福建理工学校,0..福建理工学校

怎么做 5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2) 目录
1.学校情况.........................................................................................................................................

-11.1

学校概况..............................................................................................................................

-11.2

学生情况..............................................................................................................................

-21.3

教师队伍..............................................................................................................................

-31.4设施设备.............................................................................................................................-
3

-
2.学生发展.........................................................................................................................................

-52.1

学生素质..............................................................................................................................

-52.2

技术服务..............................................................................................................................

-62.3

在校体验..............................................................................................................................

-82.4

资助情况..............................................................................................................................

-92.5就业质量............................................................................................................................-
102.6

职业发展............................................................................................................................

-112.7升学情况............................................................................................................................-
12

-
3.教育教学.......................................................................................................................................

-123.1专业建设............................................................................................................................-
123.2教学改革...........................................................................................................................-
153.3队伍建设............................................................................................................................-
243.4质量保证............................................................................................................................-
273.5规范管理情况....................................................................................................................-
29

-
4.校企合作.......................................................................................................................................

-32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324.2现代学徒制.......................................................................................................................-
334.3学生实习实训....................................................................................................................-
344.4集团化办学........................................................................................................................-
34

-
5.社会贡献.......................................................................................................................................

-355.1人才支撑(服务地方发展)............................................................................................-
355.2社会服务............................................................................................................................-
355.3对口支援............................................................................................................................-
365.4服务抗疫...........................................................................................................................-
36

-
6.国际合作.......................................................................................................................................

-40


7.举办者履责...................................................................................................................................

-40- 7.1

经费....................................................................................................................................

-407.2政策措施............................................................................................................................-
41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428.1主要问题............................................................................................................................-
428.2改进措施............................................................................................................................-
43-
I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福建理工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上下店路 61号,创办于1958年,系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省5A级平安校园、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连续六届“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全国职业院校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
以综合排名第一获得福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立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分列第
一、第八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中职专业群建设计划。
学校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各类实训室和实训场(实习工厂)60间、2563个工位,多媒体教室86间,固定资产13248.94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583.73万元,教仪(实训)设备总数5402(台/套),电子图书14.65万册。
学校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开设有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及土木水利类等7大类20个专业。
建有4个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 -1- 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2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将党支部建在业务科室,率先在中职校成立纪检委员会。
作为全省中职学校党建研究会的会长单位,在党建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方面初显成效,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被中共福建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还被授予“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构建“党建引领、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治理结构,形成“五有五治”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着力打造“有内涵、有特色、有品牌、有质量、有文化”的全省“双高”优质中职学校。
1.2学生情况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5431人,比上年度增加647人, 主要生源地为本省,今年学生巩固率为95.86%(2020年度为94.99%),比上年度提高0.87%。
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定期深入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开展调研,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宽学生选择空间。
接轨五年制大专,开展联合办学模式,提升学校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
-2- 表1.2.1福建理工学校近年学生规模情况表(单位:人) 年度 2020年2021年 招生数 全日制非全日制 2110
0 1595
0 在校生数 全日制非全日制 4784
0 5431
0 毕业生数 全日制非全日制 1272
0 723
0 1.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381人,教职员工总数270 人,“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109人,生师比为28.14:
1。
专任教师(除实习指导教师外)本科学历达10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74人,占比38.34%。
在职高级职称59人,正高级职称2人,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达31.61%。
兼职教师53人,占比27.46%。
表1.3.1教师队伍情况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1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人 2教职员工总数 人 3生师比 / 4“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总数 人 5名班主任工作室数 个 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 % 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 % 2020年381272 24.79:1111022.8038.34 2021年381270 28.14:1109031.6138.34 1.4设施设备学校占地面积53160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9.79平 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共有五大校内实训基地(汽 -3- 车实训基地、动漫实训基地、现代制造实训基地、计算机实训 基地、商贸实训基地),其中2个省级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汽车专业群实训基地和机械制造实训基地已通过省级建设验 收,汽车专业群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共有60间实训室,教学仪器设 备总值5583.73万元,生均设备值达1万多元,其中配置了对 接产业、企业、生产与服务为一体的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共 5402台(套),实训工位数达2563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0.69个,实开实训项目数198个,开出率100%;鉴定工种数 28个,设备利用率达到100%。
实训基地制度齐全、管理规范, 实训设备账册齐全,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学 校纸质流通图书共计47129册,当年新增129册,征订期刊 109种132份,报纸25种168份,生均纸质图书达12.3册。
学校电子图书146450册,音视频260小时以上。
网络信息点 数1320个,其中无线接入216个。
表1.4.1福建理工学校校内实习实训条件 序号 基本指标 单位现有水平
1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 9.79
2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 10.24
3 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 平方米 13072
4 校内实训基地数 个
5 5 校内实训室数 个 60
6 校内实训工位数 个 2563
7 实开实训项目数 个 198 -4-
8 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个
2 9
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个
1 10 省部级以上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数 个
3 11 鉴定工种数 个 28 12 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数 台(套)5402 13 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5583.73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加 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以孝道文化为载体,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健康积极向上,有理想,具备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懂得礼让、懂得感恩、懂得助人、懂得守纪。
通过加强学生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体格素质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达97.24%,专业技能课合格率达91.15%,体质评测合格率达79.78%,毕业率达92.67%,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人数1101人。
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8人,获国家级奖项5人次、省级奖项23人次。
其中我校在第七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2金2银2铜,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建筑CAD赛项荣获一等奖、智能家居设备安装与维护赛项荣获三等奖。
-5- 表2.1.1福建理工学校学生素质情况表 序号 指标 单位2020年
1 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数 人 21
2 德育管理人员数 人 103 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数 个
0 其中:国家级
3 省级 个
0
0 地市级 个
0 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数 个
0 4 其中:国家级 个
0 省级 个
0 5 体育课专任教师数 人 13
6 美育课专任教师数 人 13
7 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 % 97.41
8 学生专业技能课合格率 % 90.25
9 学生体质评测合格率 % 98.52 10 毕业率 % 92.27 11 违纪违法率 %
0 12
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获取人数人 927 1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获奖数 个
1 14 国家级奖学金 人
7 学生技能大赛省级及以上获奖人数 人 22 15 其中:国家级 人
3 省级 人 19 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6获奖项目数个
6 备注:2020年学生体质评测合格率以校内体能合格率计算。
2021年2212811001101415 97.2491.1579.7892.67 01101 2828523
6 2.2技术服务 本年度学校完成第三期的“1+X”证书申报工作,目前学 -6- 校已有7个“1+X”证书试点项目。
本年度学校开展了智能新能源汽车(中级)、网店运营推广(初级)、建筑信息模型BIM(初级)等五本证书的组织考核辅导工作,共有237名学生参加培训考试,通过学生达215人,通过率为90.72%。
同时,校技能鉴定中心与有关专业教学部配合组织“办公软件、Windows局域网专业管理”等4个专项职业技能的考证工作。
共计有864名学生参加培训考试,通过学生达781人,通过率为90.39%。
学校在开展“1+X”证书及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过程中,采取边学习培训边完善硬件设施的办法,使考场建设与培训考核工作同步,并确保考核场的设备达到完备、标准和先进,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提供硬件条件。
学校各专业教学部还将“1+X”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条件。
学校将继续申报“1+X”证书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项目,争取扩大专业项目的覆盖面,把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以社会行业企业需求为主导,利用已有或将拥有的技能培训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员工来校培训、定向人才培养等方式为企业服务,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通过与企业合作,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课程、教材、精品课及线上直播教学等方式,实现校企 -7- 合作共同开发面向行业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产品工艺开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
2.3在校体验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满意情况,定 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学校办学各方面的意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完善专业教材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对理论学习总体满意;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体验中增强专业学习的动机,学生对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总体满意;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不断完善校园设施设备,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提供阵地,以满足学生对校园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和展现自我的舞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对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总体满意;学校建有功能完善的学生公寓,每栋楼都配足生管老师,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校内还有三个食堂和一个超市,学生对食宿较为满意;学校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校园的安定稳定,学生对校园安全总体满意;学校加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提升育人水平,对口行业企业需求,力争让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对203名毕业生学校满意情况进 -8- 行调查,满意度为95.07%。
表2.3.1福建理工学校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情况调查表(人) 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39 满意154 不满意
2 无法评估
8 2.4资助情况 表2.4.1福建理工学校2021年度学校资助情况表 资助类别 国家免学费校内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学校困难补助学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勤工俭学企业奖学金 人数(人) 2021年春2021年秋 5297 5319 5297 5319 133 127
4 1428
8 10 42 金额(元)2021年春2021年秋6,886,1006,914,700741,580744,660133,000127,000 3,200345,65048,00020,73017,400 一年来,在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大力指导下,在校 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 项资助政策,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 取得成效。
本年度学校还积极开展“助学、筑梦、铸人”宣传活动、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宣传和资助征文活动,充分发挥榜样 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立德树人、资助育人成效,激励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奋发自强、励志成才、感恩奉献。
-9- 2.5
就业质量2020-2021学年,我校毕业生723人,就业人数715人, 就业率为98.89%,比去年增长0.06%,对口就业率为81.28%,比去年增长0.45%。
其中,其中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类、土木水利类专业的毕业生为387人;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和旅游服务专业的毕业生为165人、97人和19人;文化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为55人。
其中升学人数479人,五年专33人,实际直接参加就业的学生数为203人。
表2.5.1福建理工学校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序号 指标
1 就业(含升学)人数
2 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
3 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
4 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 单位2020年2021年 人 1260 715 人 159 28 人 598 175 % 80.83 81.28 就业率列居前列的专业类别分别为:加工制造类、交通运 输类、旅游服务类等。
2017
级毕业生就业起薪工资情况与往 届相比较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表2.5.2福建理工学校2017级毕业生就业起薪工资情况表 起薪工资(元)人数(人) 3000以上70 2001-300077 1001-200056 1000以下
0 表2.5.3福建理工学校就业满意度情况调查表(人) 非常满意18 满意100 比较满意234 不满意
3 无法评估
7 -10- 表2.5.4福建理工学校2017级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表(单位:人) 专业类别 毕业生数 就业人数 对口就业人数 土木水利类 35 35
6 加工制造类 98 97 24 交通运输类 254 252 84 信息技术类 165 161 22 财经商贸类 97 96 17 旅游服务类 19 19
4 文化艺术类 55 55
8 总计 723 715 185 2.6
职业发展对2017级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 用、机电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等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抽样调查,显示:2017级毕业生的税后工资较实习时有较大辐度提升。
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薪资水平比较高。
直接就业中有334名毕业生对目前薪资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18名毕业生认为非常满意,3名毕业生认为不满意。
对薪资满意度较高的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与酒店管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岗位技能型专业。
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广,技能和学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
143位及107位毕业生缴纳三险与五险,57位毕业生缴纳五险及五险一金。
-11- 学校组织优秀毕业生创业分享会。
2020年11月11日邀请2010届毕业生国贸专业廖祥健、2015届毕业生工美专业朱佳俊两名毕业生代表,分享创业历程,吸引我校上千名学子观看。
2.7升学情况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 和培养规律,为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提供多样化选择,积极为学生升学进修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2017级学生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升学人数479人,升入本科院校人数10人,升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数达469人。

3.教育教学 3.1专业建设 3.1.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重视专业建设的规划、调整及优化,建立了以区域经 济发展、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设置与调整专业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符合办学定位、精准对接产业、结构优化清晰的专业布局;各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专业建设专题研究,对专业调整、设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进一步调整细化了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技能方向,使学校专业设置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结合行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实际,决定计算机应用专业不再招生,扩大2019年新增设 -12-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两个专业及2020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的招生规模。
3.1.2专业设置学校专业设置合理,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适应学 校发展的需要。
通过调整目前已形成较为稳定发展的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及土木水利类等七大类别20个专业,有6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机械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方向)专业被确认为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培育项目,现代制造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实训基地2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汽车专业群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双证书”专业数达18个,“1+X”证书试点专业达到7个,所有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
3.1.3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学校积极完善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 经商贸类四大类别的专业群建设。
通过重点专业群建设逐步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所设专业均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对接,所有专业均有合作企业,专业建设过程实现了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
这些企业参与相关专业建设全过程,培养师资,开发 -13- 课程,共建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大大缩短了学生到企业的岗位适应期,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合作企业的高度评价。
如:电子商务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将工艺美术、会计电算化、物流服务与管理聚合为专业群,专业群各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专业积极与企业共建订单班,主要培养从事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电商运营、美工设计和电商客服人才。
四个专业职业岗位相关,优化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集聚效应。
2021年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被立项为福建省建设高水平中职专业群(省级“双高计划”)。
学校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各专业教学部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发挥行业、企业、学校三方优势,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特别是与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合作,在机械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及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形成了每学期至少2次的校企座谈研讨,一年至少1次的企业、戴姆勒培训中心与学校三方的专业建设研讨会。
汽车专业与福州万商汽车服务公司的紧密合作,在校内建设汽车服务中心;与福建省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等联合建立福建理工学校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等,对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开发与设置、学生实训、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调整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指导 -14- 专业建设,优化专业培养体系,共同开发课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修订教学计划,有效拓展专业技能方向,深化产教融合。
3.2教学改革 3.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不断推进和优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 冠名班、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双证”融合、结合“1+X”证书试点制度,推进“三教”改革,“课证融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各专业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这个核心,结合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实施“双证”融合,“课证融通”。
结合“1+X”证书试点制度,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等7个“1+X”证书的试点工作,推进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X证书(中级)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X证书(初级)考核点建设;各专业教学部积极开展研讨,深入研究“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站标准、考核要求与专业教学标准、实训基地、培训内容的对接,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书证融通”和“课证融合”。
比如汽车专业在课程体系中融入“1+X”证书课程,完成“1+X”证书制度试点中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智能新能源汽车2个中级证书的考证工作,会计等专业完成网店运营推广、 -15- 金税财务应用两个初级证书的考证任务,建筑专业完成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初级证书的考证任务等。
2021年累计1101名学生参加各类考证,通过人数为996人,通过率达90.46%。
同时教师能力明显提升,教学方法探索了出了新模式,积极探索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三教”改革成效明显,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各专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进一步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建立了跟岗、顶岗实习校企共导共育机制,确保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推动了教、学、做的统
一。

(2)积极推进校企全过程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校共同开发的实训课程校本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推进专业教学紧贴产业需求、技术进步和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实际。
比如:汽车专业与福州万商等企业校企共同开发网络课程、融媒体教材、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5门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与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奔驰冠名班订单培养,探索并实践了“校企一体,双元融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共商培养方案、共定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共研教学模式、共施教学过程、共评学生质量”的“六共”长 -16- 效合作育人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3)以项目为引领,推进能力阶次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引入真实项目,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实战化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比如:电子商务专业践行现代学徒制,坚持工学结合、生产实习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与福州蚂蚁乐购公司、福建葫芦弟弟电子商务公司、福州行超贸易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服务项目,校内电商物流专业校企共建快递腾云小站,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电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电商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学生以组成团队完成真实项目运作,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举办校园电商节,借助蚂蚁乐购等商城平台,采用O2O电商网店运营模式,完成真实电商交易活动,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战技能水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3.2.2课程改革
(1)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积极开展专业调研, 参照《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设置课程,结合“1+X”证书试点,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推行课证融通,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一系列的职业素养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将课程思政融入到 -17- 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教育部规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学校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劳动教育等课程纳入各专业必修课。
在专业技能课程开设方面,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等级标准,将“双证书”及“1+X”证书试点要求纳入教学体系,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立能力标准和课程评价体系,强调课程内容体现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以突出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与行业专家、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努力构建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素质结构。

(2)教材选用与课程、数字资源开发建设。
学校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全面把关。
学校在教材选用上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或部委级的“优秀教材”和“推荐教材”,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和涉及国家主权、安全、民族、宗教等内容的教材,选用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的教材。
同时为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要求,组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课程内容开发与更新,共同编写针对性强、能跟市场变化、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特色校本教材。
比如: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共建电商企业实战课程《电商客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 -18- 学标准与教学内容,开发并优化《国际贸易实务》《金牌客服》Moodle课程,由电商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电商实战中夯实技能水平。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利用与福建奔驰公司合作开发了《装载车制造与教学》《小台钳制作与教学》《汽车零部件认识与测绘》等校本教材,汽车专业开发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六门核心课程。
汽车教学部与万商企业等校企校共同开发的实训课程校本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推进专业教学紧贴产业需求、技术进步和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实际,共同编写完善《北汽EU260纯电动汽车技术》《奔驰271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两门精品课程;优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技术》两门Moodle网络在线课程建设。
汽车教学部在开发校本教材同时,结合现有教学设备,车型车系的维修手册等开发配套的实训指导书,使得实训效率大大提高,并遵循维修手册,使实训过程更接近实战,学生毕业后可以和企业无缝对接。
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上已优化完善《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网络综合布线》《三维动画师》《排版设计师》等九门优质课程的建设。
学校多形式积极促进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全校统一平台“智慧校园”,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与线上教学想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普及应用,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19- 能力提升工程2.0,鼓励和推动教师积极参加网络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课程教学资源等多元的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专业数达10个,数字化专业课程数39个,校企共同开发课程11门,参与开发国家共建共享计划课程17门,网络课程31门,4个重点建设专业CAI课件15个,精品课程24门。
数字教学资源增量明显,总量已经超过3.26T,后续还会逐年递增。

(3)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互动。
学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及信息化技术应用,全校86间教室进行了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全面应用;建立了专业的录播室,为提升教师的微课制作及视频录制、线上教学等提供专业服务;定制开发了“校园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信息系统--智慧校园平台,涵盖了系统总框架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学习空间平台、教学资源、教务常规管理平台、学籍管理平台、选修课管理平台、学生综合管理平台、学生就业管理平台、信息提升工程2.0等十多个子系统,同时对原有教学资源库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整合,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互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撑作用,积极应用成熟的资源,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撑。
全校教师根据《福建省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上工程 -20- 2.0意见》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能力。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三优联评、微课制作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比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各教学部积极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使用、MOODLE课程的开发、课件评比等,运用生产服务模拟流程场景、数字仿真、网络虚拟现实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真实性,积极推进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如:会计专业教学使用网中网会计软件提高教学效率,电商专业教学使用蚂蚁乐购商城平台提高电商实战技能教学效果;汽车专业在腾讯平台开设名师团队直播课堂等。
3.2.3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各专业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按照生产服务实际设计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积极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促进技能教学的改革和课程模式的更新,积极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学生专业技 -21- 能水平,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比如:机械专业、汽车专业、商贸专业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将过去“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引入德国、台湾、新加坡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吸取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的教育理念,借鉴合作公司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思想,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入实训教学中,探索实行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计算机专业教学部在教学方法上引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形成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四主”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练、做”四位一体,以“做”为主,“学、练”结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学校智慧校园(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
如机械专业教学部在疫情期间,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保证在校生正常教学进度,同时集中为走读生、隔离观察的 -22- 学生采用直播、单独辅导等方式教学,保证了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重视各级各类大赛成果转化,做到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如机械专业教学部在蓝荣杰技能大师团队的带领下,创新创业的金奖作品积极申请专利,实现了大赛成果的转化,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技能赛,以赛促教取得显著成效。
3.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以提升教师专业素 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进行统筹考虑,建立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不断完善教师进修培养、培训、校级公开课、参加企业生产实践、考核及奖惩激励等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有力保障了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培养的常态化,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师资的转型与能力提高。
二是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科研活动,以做项目提升师资队伍实战能力。
学校建立了汽车、机械名师工作室、林杰省级技能大师、劳模工作室、蓝荣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名师引领,各专业教学部挑选骨干教师组成项目组,创建 -23- 教学创新团队,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科研活动。
如各专业教学部校企教学项目的开发、教学资源的开发、校本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技能竞赛指导、MOODLE课程开发、参加各级教学能力、教学技能比赛、校级和省级各类课题立项研究等,通过承担教科研项目,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八位老师获得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工作者奖;2021年教师荣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个;获得第七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个,成效显著。
3.3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 模、最美教师等先进人物事迹,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班主 任、“最美青工”候选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培养、评选、选树、 表彰师德典型,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发扬勤勉踏实的治学 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让广大教师感受道德模范的精神 力量。
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开展教师节表彰活动、举办专家 讲座等,大力弘扬师德师风正能量。
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履职尽 责,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无私奉献,其中
2021年获得厅直属 机关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员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林娟玲 老师荣获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
1 人,“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1人,福建省直“最美青工” 2人。
-24- 二是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打造“红色党建引领、双师队伍引培、创新团队引擎、多元评价引导”的“四引”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形成一支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改革创新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实施专业群双带头人培养计划,不断完善进修培养、培训、校级公开课、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企业生产实践等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
2020—2021学年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4人;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师资闽台联合培养等各类省级以上的培训10人次;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14人次,输送教师下企业生产实践180人次等。
另一方面开展企业人才引培工程,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层次教师引进力度,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省级蓝荣杰技能大师工作室与福建奔驰杨瑾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对互助。
与万商签订《师资互聘协议》促进校企协同育人,与福建奔驰、云度、有伦等公司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题研讨会。
学校与东南汽车有限公司共建“林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为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工作。
省级蓝荣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学生技能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自行申请或与福建奔驰共同申请8项专利,汽车专业教学部与福建东南汽车公司合作,申请2项专利等。
-25- 同时,经上级部门批准,调整学校岗位设置总量为381个,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为381人。
修订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细则,适当增加正高级职称岗位数,修订完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建立健全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本学年有15位老师通过高讲评审,提高学校高职称教师比例;3位高级讲师入选国家学分银行专家库。
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已被省级立项并推荐教育部。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及其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学校各类名师教学团队前往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前往职业院校传经送宝,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还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教学团队定点帮扶、骨干教师驻点支教、开展技能赛专项指导,学校获得“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职业院校决胜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上做了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分享,是上台交流经验的全国唯一中职学校。
三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我校坚持研究培训常态化、全员化,激励比赛制度化、品牌化。
对内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创新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组织任课教师参加“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促进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改革,推进课程改 -26- 革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对外积极引导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为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和提升的机会。
四是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教师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本年8项校本课题立项,省级课题结题5项,其中1项重点课题获优秀课题。
选送22篇论文参加福建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
教师发表CN及以上刊物论文44篇,各科室推荐的71篇论文参评“三育人”论文征集。
3.4质量保证学校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统筹协调和指 导专业建设,推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科学制定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课程标准,重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推进多主体多形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逐步形成了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与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评价主体、评价方 -27- 式、评价过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贯彻落实《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修订《福建理工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完善《福建理工学校学生课程学业成绩考核实施办法》,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福建理工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福建理工学校实习考核评价制度》《福建理工学校现代学徒制学徒实习考核制度》《福建理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福建理工学校学生跟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明确评价项目与对象,制订评价内涵与指标,积极探索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为参照,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及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体系,推进多主体多形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形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技能鉴定、企业评价学生等评价主体,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人为本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价,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2021年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中,我校共有1606人参加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和 -28- 专业基础知识合格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合格率达97.26%(2020年合格率为95.84%),
A、B等级达39.85%;专业基础 知识合格率达98.63%(2020年合格率为98.9%),
A、B等级达57.10%;1054人参加公共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99.15%(2020年合格率为98.93%)。
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围绕考纲开展课程教学,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考查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继续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专业教学的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5规范管理情况 3.5.1规范教学管理坚持常规管理制度化,严格规范教学工作管理,落实抓好 教学工作检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做好平时教学巡视和晚辅导巡视工作,组织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做好教学测评,严格教师日常考核和学期及学年全面考核,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质量。
每学期,组织教师参与公开课活动,没有课程安排的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听课活动,进行有效的观摩和教学交流。
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双方签订《“结对子”协议书》,指导期结束, -29- 被指导教师要提交一份成长总结或论文。
3.5.2规范学生管理继续推进“新三化管理”,做到管导结合、防控并举,教 育前移,注重过程。
开展仪容仪表、宿舍安全、校园欺凌专项检查,宿舍内务检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充分利用班、团会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学生品德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三爱三节教育;严格执行学校宿舍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夜间巡查、值班、晚点名和查铺制度;设置校园110,提升学生管理部门信息接收能力,切实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学校试行学生二级管理制度,学校对学生管理权下放到各专业教学部,各专业教学部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用人单位或企业需求情况,优化学生管理,提高管理效果,促进学生管理的创新,并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起到提质培优的目的。
3.5.3规范财务管理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财经制度,继 续推进内控建设,依托OA平台推进报销流程的改进,对原有的《报销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对中央专项项目建设、专业群建设、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等经费使用进行具体核算,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杜绝超范 -30- 围、超经费预算情况的发生。
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有经手人签字,分管领导签字,校长批示方可生效。
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经过学校同意,及时开票,及时入账。
积极开源节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
3.5.4规范后勤管理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设施的服务能力,强化 校园环境全面整治工作。
加强食堂饮食卫生管理,严格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推动明厨亮灶工作,坚持日常检查和膳委会定期检查制度。
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
3.5.5规范安全管理制定《2021年综治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校长与 分管副校长、分管副校长与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具体岗位人员等逐层签订责任书,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稳定全方位责任体系和查究制度。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防震减灾日”“安全宣传教育周”“安全生产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开展“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及演练工作,不定期对全校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切实保障学校安全稳定。
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并邀请法制辅导员到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防 -31- 毒、防骗等教育活动。
着力提升校园三防建设,加强内部治安管理,对学校的重 点要害部位严格坚持定期检查制度,规范巡逻要求和异常信息的反馈工作。
加强校园安保机构建设,联合仓山保安公司强化对驻校专职安保人员的业务培训。
3.5.6管理信息化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
完成了基于全校统一认证的校园
卡通平台,完成了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及应用,整合了包括校园网、OA办公平台、校园一卡通等22个子系统,推出了具有自主品牌的“智慧校园”APP,并加以推广应用,基本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目前学校与64家企业履行校企合作协议,其中本年度新 增11家。
企业参与相关专业全过程建设,大大缩短了学生到企业的岗位适应期,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合作企业的高度评价。
同时组织教师到相关公司培训,学习企业文化精神、先进的技能技术、高效的教学管理理念等,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共同评价管理、共建双师队伍、共同促进就业,最终实现三方共享共赢。
校企共同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在 -32- 开发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制定并实施“多元性、过程性、校企共评性”评价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
每年定期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促进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
学校每年举办校企对接会,实现行业企业与教育教学紧密对接。
2020年9月24日,我校蓝荣杰技能大师工作室与福建奔驰杨瑾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福建奔驰总装车间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2020年11月12日,学校邀请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长、“福建十大工匠”林杰高级技师到我校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全体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匠心筑梦”的专题讲座。
2021年3月26日,我校与福州万商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举行校企战略合作师资互聘仪式。
在疫情期间学校也重注学生顶岗及就业问题,举办校企线上对接会,企业线上面试等方试,实现行业企业与教育教学紧密对接。
4.2现代学徒制学校积极与福建奔驰汽车公司、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州连江宜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万商名车有限公司、厦门建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订单班”合作,并举行“福建奔驰”“东南汽车”“中能电气”等专班奖学金颁发仪式。
2020年10月28 -33- 日福建奔驰公司的陈增铭、周恒勇、苏诗陆、李韧平四位内训师为19级、20级奔驰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三堂精彩的公开课;2021年4月14日,我校邀请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杨瑾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杨瑾大师进校为19机械奔驰班学生授课。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长、“福建十大工匠”林杰高级技师带领团队每月到校为我校汽修类专业学生上课。
4.3学生实习实训我校对2018级部分班级安排下企业顶岗实习,涉及12 个专业20多家企业。
因疫情影响,我校采取线上方式举办校园招聘会。
学校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协议,切实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监管,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实习情况跟踪工作。
合作培训中心定期走访顶岗企业,做好顶岗实习生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4.4集团化办学我校牵头组建的福建省闽台汽车工业职教集团于2020年 12月被教育厅认定为福建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为本次入选的11所院校中唯一的省属中职学校。
福建省闽台汽车工业职教集团以服务海西经济建设、促进福建汽车行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汽车行业高素质的复合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各自优势,加强行企校协同育人,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实现资源互 -34- 补、政策共享、连锁培养、科学发展的共赢发展局面。
我校依托福建省闽台汽车工业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集团成员间交流互访、构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推动1+X证书(中级)试点工作等方式,强化集团成员间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并在长期合作实践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社会贡献 5.1人才支撑(服务地方发展)学校历年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 或行业发展情况,利用两个省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和福建省中职党建研究会会长单位优势,进行市场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形成人才需求分析报告,以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实现“学校、学生、社会”三赢局面。
2020-2021学年,我校毕业生723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479人(不含五年专33人),直接就业人数203人,对口就业率为81.28%。
用人单位对所招聘的中职毕业生总体评价满意的达到95%以上,大多数的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对当前的工作岗位较为适应。
但中职毕业生的年龄较小导致思想、工作稳定性等问题较为突出。
5.2社会服务 -35- 2021年度我校利用学校的人员、设备、技术优势,对社区、企业、社会考务、职业技能大赛赛务,开展多方面社会服务工作(详见附件案例5-1),成功承办2021年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省属赛建筑CAD、汽车机电维修2个赛项,2021年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建筑CAD、智能家居2个赛项,承办7场社会性考务工作,参加考生7507人,为福建连江宜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州长盛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禹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7场培训,培训人数420人日。
5.3对口支援2020年12月5日,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决胜脱贫攻坚经 验交流会上作闽宁合作、精准帮扶经验交流,是上台分享经验的全国唯一中职学校。
2020年,学校与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共建共享精品课程、资源库、智慧课堂、远程教室等1门(个),进一步沟通共建共享事宜。
5.4服务抗疫 5.4.1基本情况一年来,根据2020年全省秋季和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疫 情防控工作部署会的会议精神以及《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学校秋季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 -36- 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中小学校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及学校“三案九制”要求,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全面开学相关工作,制定2020年秋季、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压实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落细“四早”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精准摸排师生健康情况,多次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及疫情防控演练,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加强心理支持疏导,全力做好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做到精准防控,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全面覆盖,严守校园疫情防控三道防线,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安全有序。
5.4.2志愿服务疫情发生以后,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我校疫情防控工作“三案九制”,细化联防联控举措、强化人员条件保障、完善应急处置流程,严守校园疫情防控三道防线,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秋季学期开学之际,校党委发出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筑牢师生安全防线》倡议书。
全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作为,党员志愿者助力社区共战疫情、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参与整理学生宿舍、协助学生返校报到及维持就餐秩序等,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7- 5.4.3宣传教育方面
(1)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我校通过网站、短 信、微信、微博、班级群等渠道,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讲述师生参与抗“疫”感人事迹,学校党委书记亲自上好2020—2021学年开学第一课《同个梦想,同一堂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做好师生防疫培训。
制定师生健康防疫手册,充分利用网络、微信、手机短信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
邀请福州市仓山区疾控中心主任开展疫情防控培训讲座,掌握必要的防控消毒知识,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提供疫情防控信息咨询与支持服务。

(3)做好应对舆情工作。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安全管理,完善数据管理系统,保障个人信息和系统安全。
安排专人应对舆情,有关人员熟悉处置舆情的流程和要点。
制定舆情引导策略,引导舆论走向,向在校师生澄清事实真相,防止虚假消息进一步扩散。
同时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对网络信息不盲从、对舆情不扩散,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4)做好师生心理辅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力量作用,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功能,开通心理支持热线, -38- 积极做好师生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和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工作。
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直播平台。

(5)积极做好开学动员部署和开学演练。
多次召开返校复学疫情防控动员部署会,将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提高应对应变能力;也多次邀请仓山区卫健委、仓山区疾控中心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
我校开展了多次开学疫情防控演练,明确处置流程和各环节负责人,提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将应急处置流程图张贴在校园醒目位置以及通知师生员工。

(6)加强疫情报告工作。
每天下午5点前学校每个科室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微信群进行接龙报告,汇报当天本科室教职员工及家属的身体情况及接触人员情况。
学生科做好全校学生身体情况的摸排汇总。
办公室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学校的“日报告”“零报告”疫情防控工作。
5.4.4物资储备方面多渠道、多方式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测温枪等防疫 物资的储备,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安装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等消毒用品,引导师生员工勤洗手。
制定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制度,加强防控物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物资购置、领取和发放,严格规范做好相关物资的统计、出入库登记和安全管理,在合理测算物资需求的基础上做好物资储备盘点工作。
-39- 5.4.5认真总结抗疫服务工作案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理工学校党委坚决扛 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着力激发支部+科室、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信念、责任、奉献,着力发挥领导、宣传、督办、服务等诸多功能,把投身防控一线作为实践初心,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冲在前、作表率,形成了《四“以”坚持聚合力硬核力量战疫情》的工作案例(详见附件案例5-2),促进了党建与业务双融合,提升了抗疫凝聚力,增强了服务抗疫能力,为取得学校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6.国际合作学校常年与福建奔驰汽车公司开展“订单班”合作,每年 举行“福建奔驰”专班奖学金颁发仪式。
2020年10月28日福建奔驰公司的陈增铭、周恒勇、苏诗陆、李韧平四位内训师为19级、20级奔驰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三堂精彩的公开课;2021年4月14日,我校邀请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杨瑾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杨瑾大师进校为19机械奔驰班学生授课。

7.举办者履责 7.1经费福建省财政根据政策文件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同时, 加大教育专项投入,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实训基地建设、信息 -40- 化建设及“1+X”证书试点建设。
7.1.1生均公用经费2021年根据闽财指[2021]36号文件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2439.52万元; 7.1.2专项经费
(1)拨入2020年省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0.1万 元;
(2)拨入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专项资 金689万元;
(3)拨入2021年省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422万 元;
(4)拨入2021年省属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省级补 助资金10万元;
(5)拨入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奖励经费30万元;
(6)拨入其他用结余结转和其他收入安排的专项资金(省 属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补助资金)22.5万元。
7.2政策措施学校构建“党建引领、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 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
根据《福建理工学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有关规章制度,明确“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议事范围、 -41- 议事程序,重大事项均提交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切实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实现依法治校、依章管理,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
学校持续深化制度“废改立”工作,本年修订出台了11项管理制度。
召开学校首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
逐步推行学生“二级管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实现学生精细化管理。
学校推行绩效工资改革,着力构建符合教职工成才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规范学校津贴补贴发放,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这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领 全体教职工群策群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还需优化。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尚不够完善,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教学创新团队及教学名师队伍的数量及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42-
(2)校园文化建设还需加强。
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打造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的学校品牌形象,凸显理工的文化底蕴。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的校园文化认同感。
8.2改进措施
(1)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贯彻执行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计划》的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学校师生思想意识的把控和研判,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

(2)以双高校建设为契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清晰定位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精准把握学校办学治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建设校园文化,夯实双高校建设任务,切实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进一步增强服务师生意识。
积极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建立、拓宽和畅通与师生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
对领导干部巡视校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发挥校长信箱、纪检信箱的作用,实行校长接待日制度,切实解决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43-
(4)探索构建“345”三全育人体系。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二级管理研究,探索构建具有理工特色的“345”三全育人模式,即“3”三支队伍全员育人,“4”四维体系全程育人,“5”五方并举全方位育人。
2021年,学校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压力,新一届文明校园、高水平示范校、高水平专业群的申报,生源爆满与师资不足、场地紧张的矛盾等叠加挑战,学校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坚实抓牢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理工学校2021年11月29日 -44- 附件 案例5-1福建理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员、设备、技术优势开展多方面社会服务 福建理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员、设备、技术优势,对社区、企业、社会考务、职业技能大赛赛务,开展多方面社会服务工作。

(1)社区服务活动:福建理工学校长期与杨桥河南社区合作共建,以学校力所能及,社区有需要的思路,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助力社区抗击疫情、帮助社区居民家电维修、学雷锋志愿务服等活动。
此类活动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师生人力资源和中职学校的专业技术优势,较好地服务社会,同时,社会服务活动对学生思想也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实现社校共育。
在学校开展社校共育活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校合作模式。
通过多方面的社区服务活动,最终形成“校社共建”的学校特色。
也在社区民众中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好评,形成了良好的社校合作氛围,获得了“南街街道优秀党建联盟单位”称号。
在2021年度学校共开展了2次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加1次联席会议。

(2)承办社会考务和技能大赛赛项:福建理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优势,承办省、省属技能大赛赛项。
2021年度成功承办2021年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省属赛建筑CAD、汽车机电维修2个赛项、2021年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建筑CAD、智能家居2个赛项。
承办7场社会性考务工作,参加考生7507人。
-45-
(3)助力企业发展:福建理工学校充发展学校教师技术优势,助力企业发展,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2021年度为福建连江宜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州长盛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禹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7场培训,培训人数420人日。
有1位教师担任“1+X”考证专家,12人次担任考评员。
此外,18人次出任全省各地市技能赛裁判,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凸显。
学校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对外务服工作,既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也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体现了学校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
-46- 案例5-2四“以”坚持聚合力硬核力量战疫情 ——福建理工学校抗疫工作案例
一、实施背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理工学校党委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着力激发支部+科室、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信念、责任、奉献,着力发挥领导、宣传、督办、服务等诸多功能,把投身防控一线作为实践初心,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冲在前、作表率,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在疫情阻击战、疫情歼灭战中的完胜战绩。

二、主要做法
1.坚持以责任为重,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在党校委的领导下紧跟党中央防疫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成立福建理工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
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吹响战疫号角,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同时制订和完善防疫方案,细化岗位责任落实,促进党建与业务相互融通,发扬敢打硬仗,共克时艰,打赢防疫攻坚战。
一是提高贯彻落实防疫精神的效率。
针对疫情防控的形势,明确凡是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无论何时何地,均第一时间加急处理,全力加快公文流转速度,确保有关疫情文件传达及时、落实迅速、督办到位。
二是响应部署及时。
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性,及时编制和不断完善《福建理工学校疫情防控“三案九制”》及应急预案,组织发布疫情防控各类文件通知30多篇,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 -47- 行力作用。
三是建立校地联防联控机制。
我校加入仓山区高校疫情防控校地联防联控工作专班,与当地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工信等部门及所在的建新镇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建立与空军医院、仓山区疾控中心“点对点”协作机制。
四是在有效避免人群聚集前提下,全面启用线上线下会议系统,推行在线会议,网上会商,线下落实,统一做好各部门对接,确保政令通畅,同时充分发挥福建省信息化示范学校在线课程应用的优势,利用自主品牌的“智慧校园平台”保障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活动。

2.坚持以宣传为要,积极凝聚战疫共识。
一是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微信公众号、QQ群和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各党支部召开线上线下会议,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教育厅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有关决策部署,确保内容全保真、精神传达不偏差,切实把全校党员师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省教育厅的部署要求上来,凝聚战疫信念、汇聚战疫正能量;二是组织各科室利用微信平台和学校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疫情防控重要通知和防控部署,广泛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加强爱国卫生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完善师生健康防疫手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
对所有学生及家长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强调疫情防控要求。
三是做好应对舆情工作,制定舆情引导策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安全管理,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对网络信息不盲从、对舆情不扩散,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四是加强健康教育。
-48- 学校把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定期对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
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健全落实师生员工及后勤人员的健康“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9月3日党委书记、校长给师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五是深挖全校师生员工、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最美班主任”、“最美奋斗者”等典型事例和人物,策划了“战役有我,理工人在行动”系列报道,推送疫情防控宣传报道30余篇,进而强化学校疫情防控的舆论宣传引导,其中2篇报道被教育部职教司主办的职教之音、职教小微转发。

3.坚持以服务为首,构建抗疫服务型党组织。
一是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储备。
为了有效应对复学后的防疫防控工作,学校办公室、总务科、学生科、人事科等部门,从防护用品、检测物品、消毒器械方面配齐防护物资,在争取上级物资支持的同时,通过社会询价采购和接受合作企业、校友捐赠等方式,全面保障学校防疫物资储备,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强化学生体魄,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健身,学校公共教学部、学生科组织策划“疫”起运动“云”上竞技的健身运动,通过开展简单非接触性体育项目发展加强学生心肺功能,并通过视频录制方式展示宅家、在校锻炼的风采,活动得到福建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宣传报道。
三是今年8月26日以来,福建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疫情形势突发严峻,为积极响应不离市、不离校的号召,别开生面组织学生在校过一个的有意义的中秋节。
四是做好师生心理辅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力量作用,发挥学校心理健康 -49- 发展中心的功能,开通心理支持热线,积极做好师生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和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工作。
五是用心用情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对师生员工核酸检测3000多人次,不断推进教职工接种疫苗工作。
目前除有禁忌症外,教职员工均已经接种疫苗,截止9月3日接种率达89%。
建成了热成像体温检测应用系统,增设感应式水龙头,加强校园环境消杀及卫生清洁,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4.坚持以奉献为荣,发挥抗疫先锋模范作用。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刻,组建了学校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捐款和献血活动,党员响应率达到100%,鲜红的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是积极发挥学校与杨桥河南社会的党建联盟作用,组织了11名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队员赴杨桥河南社区,每年组织两次以上党员进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大力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
二是积极组织返校复学志愿服务活动、新学期迎新服务志愿活动。
组织协调十三个党支部241人次党员志愿者在宿舍整理、行李搬运、体温测量、校园消杀、宣传报道、心理辅导、挂钩班级协管等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发动26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让党旗在防疫战线上高高飘扬。
三是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向防疫一线捐款,充分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也充分体现了大家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三、实际成效
1.共同体意识增强,抗疫凝聚力明显提升。
疫情面前,上下同心是最强大的斗争动力。
坚定信念、凝聚力量、聚集资源,以群众为本,把 -50- 支部+科室、党员+群众打造成战斗综合体,党员领导干部全员靠前指挥,积极细化任务分工、自觉下沉师生群众,全员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使学校疫情各项防控有力、有度、有成效。

2.党建与业务双融合,服务能力增强。
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在学校防疫防控工作中,全体党员干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突出发挥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四方的作用,成功组建一支队伍庞大、素质精良、人员稳定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承担起疫情防控的宣传员、监督员、引导员和服务员,为取得学校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心理疏导,确保信息畅通,切实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快起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51-

标签: #文件夹加密 #文件 #方舟 #小心 #视频文件 #文件 #程序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