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好被功利化,2011年11月18日

打不开 2
星期
刘君 坊间纪事 轮椅上的白发公主 □叶倾城 电梯门打开时,里面已经太挤了。
而门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推着她的老先生,是她老伴吧。
我猜那一刻,大部分人的心情,像高峰期北京地铁上的上班族:早已退休的老人,何必跟我们这班迟到五分钟就会被扣全天工资的工蚁争时间?但是谁也没作声,只是冷淡地、艰难地后移,原本密不透风的电梯,居然神奇地又容下了两个人、一部轮椅。
电梯继续一层一层下着,我忽然看到老先生拍拍老太太,那动作好像在说:“这样不好啊。
”原来老太太正兴致勃勃、一个一个打量全电梯的人。
被老先生一惊,她笑嘻嘻地回头———回得太猛,灰色毛线帽“叭”一声掉到地上。
她说:“正好十一个人,今天光棍节呢。
” 电梯里“哄”一声笑开了。
一个一个僵立的身体仿佛突然松弛下来,像一夜之间,枯树桩上蒙上一层软软的新绿。
不知谁说:“老太太挺时髦呢,还知道光棍节。
”另一个弯腰,替老太太捡起了毛线帽,递还给老先生。
电梯到了一楼,老太太笑容满面地坐在轮椅上退出去:她有一双那么清亮的眼睛,齐整整的黑毛衣外,小马甲镶了一圈糖霜红的绒毛,嫩得像外孙女的淘汰品———但也许,这就是老太太自己的口味,永远 的公主风。
看不出年轻时候是不是个美人,瘦得很,小得很,一张脸笑开了是朵菊花,开在这深秋里,每一道皱纹都是镶着阳光的花瓣。
老先生俯身替老太太戴上帽子———掖得很细,每一缕散发都藏得好好的,又起身打量一下外面的天气,再低头摸摸她的领口袖口,放心了,继续推着轮椅出了大楼。
她一定是被保护得很好的女子吧,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天真好奇,小宝宝似的东张西望。
每一次天亮都充满期待;每一口冰淇淋都很甜美,都让她想唱“感恩的心”;她大概冒冒失失闯过很多祸,他至多只皱皱眉,原谅了她,就好像,她还是五六十年前那个青涩的小姑娘。
到现在,她很老很老了,老得不良于行,老得要坐轮椅———他就推着她,安心地,做她背后的男人,从来不阻挡她看向世界的视线。
我不曾“内牛满面”,却知道,我看到的,是永远不会来的,我曾经的“未来”。
但,只要有一个他与她存在,就是在对我说:幸福无所不在,这一个未来不会来,来的,可能是更好的未来。
刚刚的电梯里,除了我、老先生和老太太,还有八个人,而他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是否有人会急切地打电话给某人,说:“如果我老得不能走了,你会不会帮我推轮椅?” 手机语文 从“养眼”说起□李业陶 多次看到朋友称赞某一篇文章“养眼”。
单从字面分析,养可能有养护、保养的含义,如果说看了文章就对眼睛有益似乎讲不通,琢磨还是方言的可能性居多,心里揣摩是受看、顺眼的意思。
这“养眼”到底是哪儿的方言?说咱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悠久、语言丰富并不过分,如果说起方言,可能天底下没有哪一部语汇、字典、词典、成语之类的书能够概括或者说明。
因为有了方言,语言更有了地方特色,生活更增添了几分幽默、诙谐与活泼。
在我的老家,尽管若干年来一直在推广普通话,但人们日常生活中照样还在大量使用千古不变的土话。
我们这里的人习惯把“的”说做“你”,譬如白的、黑的,说出来就白你、黑你,以此类推。
一次有个外地人路过这儿,看到路边有卖猪肉的,就问道:“你的肉新鲜吗?”如果从所有权来说这样问没什么毛病,但明明是猪肉,说成“你的肉”,岂不是卖肉人也是猪吗?憨厚的卖肉人听不出有什么不对,只是很谦恭地笑笑,非常自然地回答:“刚才杀你啊!”言下之意是新杀的猪肉很新鲜,但在旁观的人听起来似乎买肉的也就被列入猪一族了,真是无形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回答。
讲方言的绝不仅仅是农村百姓。
几年前参加一个培训班,晚上大伙打扑克,人多凳子少,有位老乡学员蹲在床上,时间一长受不 了,感叹说:“打个牌挺好,就是太费腰了!”费有浪费、消耗的意思,费腰难道是把腰浪费了?显然他说的费腰是腰累腰疼,从字面分析就差之千里了。
我的家乡基本上可以说是个小地方,但大地方恐怕方言也少不了。
听说国内名列前茅的一家电视台,曾经播出这样一个方言故事,有个地方把吃叫做“弄”,水饺称作“跟头”,说的是大年初一有年轻人给二奶奶拜年,二奶奶很亲切地招呼说:“快来弄你二奶奶两个跟头!”在当地很习惯的话我们听起来却感到有点儿好笑。
方言不但可以制造笑料,有时候也能误会出“猛料”。
记得在部队时,通讯参谋电话打到总机室,接电话的是小汤。
“喂,是谁?”“刘参谋,是我,小汤。
”“找一下技工。
”我们通信连只有一个技工,负责通讯技术的。
“杀了。
”小汤回答。
“什么时候杀的?”“刚杀的。
”“谁杀的?”“炊事班的人杀的。
”“你把电话接连部。
”这不出命案了吗?通讯参谋满腹狐疑与惊愕。
接电话的是连长,听了之后笑了,“小汤是湖北人,湖北人把公鸡叫鸡公,他说杀了鸡公就是杀了公鸡,可不是技工。
”原来如此,虚惊一场。
回头再说养眼,也许本来就不是什么方言,而是与时俱进应运而生的新名词,或者是网络专用语汇也未可知。
现在很多的词不但智能ABC拼不出,就是查遍词典也无踪影,但我们也要说、也要用———因为任何人不能游离于现实之外。
心灵小品 享福的点薇花□程刚 新西兰山区里有一种花,这种花美丽无比,五片花瓣五种颜色,每一片花瓣上还有两个不同于花瓣颜色的点,当地人管这种花叫点薇花。
1923年,点薇花在深山中被人发现。
由于它花开十分美丽,因此,人们开始疯狂采挖这种花,然后移植到自家的花盆里,用来装饰屋子。
更有聪明的商人,开始做起了点薇花的生意。
人们将点薇花移出深山后,为了让它更好地成长,对它呵护备至,浇水,上花肥……一样工序都不少。
但这种花似乎生命力特别脆弱,通常一朵花只开三两天便凋谢了。
为了延续这个物种,人们开始大量人工种养,但这种花无论给它多么优厚的环境条件,它就是繁殖不起来,长得低矮不说,两三天后肯定会渐渐枯萎。
无奈,人们只能采取死一批挖一批的办法,以延续它在生活中的美。
长此以往,山区里的点薇花越来越少,有时人们为了找一株点薇花,甚至要走进寂寥的深山里,一株花的价格最高被炒到了300美元。
到了上世纪八
年代中期,这种花几乎在山区里消失了。
克拉克在惠灵顿一家植物研究所工作,当他得知点薇花在当地快要灭绝后,立即致电当地政府,给出了繁殖点薇花的建议:如再发现点薇花,不要将它移走,就让它原地繁殖。
“为数不多的点薇花如果再不给它呵护,它更容易死去!”当地政府对这个建议有些置疑。
克拉克立即解释说:点薇花是一种对周边环境十分敏感的花,对声音、水分、风力,甚至它周围的物种都十分敏感,只要环境改变,它的身体机能就会紊乱,就会渐渐枯萎…… 当地政府采纳了克拉克的建议。
历尽一年艰辛后,重新找到一株点薇花,然后对这株花进行严密管护,任何人不得靠近它,任何人不得护理它。
两年后,就靠着这株点薇花,山区又重现了原来的美丽…… 点薇花在百般呵护中死去,却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生机无限。
这也给人类提了个醒: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在于给他最优厚的待遇,而在于给他最适合的环境。
强词有理 当爱好被功利化□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有一群顽童,很喜欢对着一户人家的窗户玩扔小石头的游戏,户主屡次训斥制止都无济于事。
后来,户主转变思路,好言好语地告诉这些顽童,欢迎他们以后常来这里玩游戏,如果玩够了一个小时,每人将获得五元酬劳。
顽童们大喜,有这等好事,谁不干?就这样兴致勃勃玩了几天,果然每天都能按约获得“酬劳”。
这时,户主又召集顽童们开会了。
户主说,由于自己最近经济状况欠佳,以后玩游戏的付费标准降为三元。
顽童们虽然心里不爽,但想到毕竟不是白玩,还是努力坚持下去,当然,没有以前那么来劲了。
再过些时日,户主又宣布,付费标准降为一元。
顽童们心情更加郁闷,越玩越没劲,来的人也没以前那么多了。
接下来,户主声称:自己没有能力付费了,但还是希望大家按时来玩游戏———当然,只能是白玩了。
这时,顽童们忍无可忍,纷纷抗议,再也不干了。
顽童们兴味索然地离去了,这户人家就这样把困扰自己的问题解决了。
当爱好披上功利色彩,成为一项任务、一种目的之后,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于是,我 忍不住在这里复述了一遍。
看看我们的生活吧。
单从物质角度 来考察,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连干农活也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应该比以前更为强烈。
可是,不管从感觉上还是从有关调查来看,人们的幸福感似乎并未提升,甚至有人还认为下降了。
日子好过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在精神上陷入迷茫,甚至觉得生活乏味?其中一个原因,我看就是因为有许多本来是用来调节生活的爱好,在现实中不断地被我们功利化了,职业化了,它们不再是休闲范畴的一种爱好,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而这种爱好一旦“进化”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原本的乐趣便变成了沉重的负担,甚至让本来可以轻松的生活变得不堪重负。
就拿读书来说吧。
读书本是件让人愉快的事,可对许多“求学”的人来说,却分明是件“苦差事”。
回首远去的学生时代,我至今对那种“读书”过程感到后怕,因为那时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迎接一次次考试,压力好大啊!有意思的是,走出校门后,我胸无大志,再也没有去为了“升级”文凭而读书,却几乎天天坚持读书,阅读量大大超过 学生时代,而且乐此不疲。
原因很简单: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不是任务,没有压力,全凭兴趣,所以享受到了它的乐趣。
写作也是如此。
我认为,写东西作为业余爱好是挺不错的,一旦成了职业就未必幸福了。
业余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尽情表达,不为他人所左右。
写出来了,就是成绩,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而一旦写作成了工作,那就得为稻粱谋,要么盯着钞票,违心地跟风模仿、粗制滥造,写自己并不想写的文字;要么盯着“上面”,睁着眼睛说瞎话,写一些不负责任的东西以求“过关”甚至谋取升迁。
如此写作,何乐之有? 还有体育运动。
据说,有些国家的运动员,是把运动当作生活,把比赛当作娱乐,所以,他们快乐地运动,乐趣第
一,名次第
二。
这样,面对比赛时没有压力,只有愉悦的心情,即使输了也是幸福的,真正做到了“重在参与”。
而另一些国家呢,运动员是职业的,他们锻炼的目的只有一个———拿名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地位、利益。
于是,对他们来说,成功了喜洋洋,失败了灰溜溜,可想而知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
据全球知名调查机构盖洛普的一项 李伟明 研究显示,以丹麦为首的4个北欧国家均跻身全球前五大“最幸福国家和地区”,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国则仅排第14位。
盖洛普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幸福”来说,金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
一。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员艾德·迪耶勒尔说:“尽管赚更多的钱确实会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更满意,但这对于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并没有太大影响。
”另据2010年初发布的一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显示:“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反而较低。
”我们知道,在这些地方生活,是时刻要算好经济账的。
看来,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仅有钱是未必幸福的,如果满脑子只想着赚钱,心里只打着利益的算盘,那么,虽有钱,但心累,幸福反而要远离你了。
是不是幸福,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生活。
别让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沾上功利的色彩,别让内在需求变成了外在需要。
对爱好来说,“玩”的过程比结果重要,脱离功利观,让生活通过它们回归到快乐之中。
如果那些好端端的乐趣都被“整”到让人厌烦甚至恐惧的地步,拼命工作又有什么意思?桂冠加身又有什么感觉? 纸上博客 眺望另一种生活□许仙 有一天傍晚,我和妻子站在阳台上,看到外面的绿树在夕阳里婆娑起舞,树下有很多人在说在唱在笑,总之那是一群欢乐的人们。
妻子就问我,你说他们和我们是不是过着一样的生活?我说从本质上看,应该是一样的;但生活有时候形式即内容,所以说也未必一样。
妻子皱了下眉头说,你能不能别搞得这么复杂,就直接告诉我,是,还是不是?我说生活本身就不简单,但你硬要给个统一的说法,那就是一样的:大家都在眺望另一种生活,就像现在的你和我。
我接着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最珍贵的,那就是: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本质。
尽管我和你就像两棵树,站在这儿一动不动;但我们是两棵内心骚动的树,一边经历着现实生活的风风雨雨,一边感叹着生活不应该是这样,而应该是那样的,并向往着、憧憬着。
那就是我们对另一种生活的眺望,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遗憾和缺陷,我们希望在另一种生活中得以避免,有一份完美的人生。
其实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所以男人就喊:工作总是这么累,崩溃啊崩溃;票子总是不够花,崩溃啊崩溃;车子总是不够好,崩溃啊崩溃;房子总是不够大,崩溃啊崩溃。
而女人也跟着喊:减肥总是这么累,崩溃啊崩溃;老公总是看美眉,崩溃啊崩溃;衣服总是不够穿,崩溃啊崩溃;化妆品总是这么贵,崩溃啊崩溃。
无欲,世界则不会进步;有欲,则人心永无止境。
像《红楼梦》的结局,满天飞雪,白茫茫的一片,世界是大同了,但这是人类的末日。
相比之下,我倒还是喜欢乔伊斯的短篇《死者》的结局:虽然“整个爱尔兰全在下雪”,虽然男主角加布里埃尔的灵魂在慢慢地睡去,但“当他听着雪花穿越宇宙在飘扬,轻轻地,微微 地,如同他们的最后结局那样,飘落在所有生者和死者身上”,毕竟他还在眺望另一种生活。
至于它是什么?加布里埃尔一时也无法回答,可是他不断地把目光投向窗外。
大家都知道,《死者》是《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就像《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对自己一生创作的总结一样,《死者》是乔伊斯对他20岁之前在都柏林生活的一个总结和检视,也是对《都柏林人》各篇的总结。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加布里埃尔的虚无与茫然,是新生活尚未开始的虚无与茫然。
如果说加布里埃尔的眺望,是对另一种生活“得不到的”的写照,那么他的妻子格莉塔则一生都眺望“已失去的”。
她永远也无法忘却那个在她十七岁那年死去的情人。
他是为她而死的。
当她缅怀情人时的悲恸与眼泪,让加布里埃尔无法不吃死者的醋,因为他从来没有像死者那样拥有妻子的芳心,所以他感慨万千:“最好是趁着某种热情旺盛之际果敢地走向那世界,而不是随着年华的凋谢而凄清地枯萎死亡。
他不由想到在他身 边躺着的她,这么多年来是怎样在心中珍藏着她情人对她说不想再活时的那双眼睛的形象。
”由此可见,即使是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他们对另一种生活的眺望也可能是“同床异梦”的。
那天在阳台上,我问妻子你眺望的另一种生活是什么呢?她说,我希望过这样一种生活:在杭州生活五年,然后到南京生活三年;然后到北京生活五年;然后到拉萨生活两年;然后到昆明生活三年;然后到西双版纳生活五年;然后到桂林生活三年……就这样一生在美丽的城市间驿动,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人生呀!听她这么说,我甚是惊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妻子几乎足不出户,难得出门一趟,走不了一里半里的,她就跑回家去看看防盗门是否锁好?原来,她的心里还珍藏着这样的梦想?接着妻子也问我,那你呢?我想了想,我说我也不知道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这种生活肯定不是我想要的。
/hzxsr 时尚辞典 “HOLD不住”俱乐部 □余平 最近“HOLD不住”成了我们部门里的流行语,不少同事因为压力大坚持不住了,他们信心缺失,遇到事情不知所措,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部门经理打趣地说:“你们成天嚷着‘HOLD不住’,咱们部门也成了‘HOLD不住’俱乐部了。
” 小陈自从贷款买房后就把“HOLD不住”挂在嘴边,物价上涨,银行又不断加息,他们小两口收入却不见增长,小陈的压力与日俱增。
他说自己每天早上一睁眼脑袋里就是六十万元的房贷,为了供房,他和老婆不逛商场,不下馆子,更别说去旅游了。
出纳凌子明年就要“奔三”了,以前追她的男孩够组成一支足球队,凌子却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如今那些男孩或为人夫,或为人父,只留下凌子“剩女也愁嫁”。
“我‘HOLD不住’了,特别是听到和我同龄的女人们谈论自己的老公和孩子,我只能尽量回避。
”凌子无奈地说。
凌子已经好几年没参加同学聚会了,如今还没嫁人的她怕在同学聚会上饱受异议,那对她简直是一种煎熬。
“HOLD不住”俱乐部里的老韩无疑是个“资深会员”,他说别人身上的“鸭梨”论个数,他身上的“鸭梨”用筐挑。
老韩四十多岁,业务底子薄,业绩总排在公司的下游,时刻面临被裁员的风险,工作压力大;老韩的父亲没有收入,去年中了风需要人服侍,这花费了老韩不少精力和金钱;老韩的儿子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有几次都是在夜里一两点他把儿子从网吧里揪出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业有成,老韩感到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公司上级对部门经理考核得很严格,完不成任务随时可能“下课”,经理的压力也不小。
我们问部门经理是否要加入“HOLD不住”俱乐部,经理笑了,他说:“没有压力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既然有‘鸭梨’就要面对它,用放松的心态一口口去啃掉它,用快乐的心情一点点去消化它,整天喊着‘HOLD不住’于事无补,离‘HOLD住’只会越来越远。
” 经理的话让我们这些“HOLD不住”俱乐部的会员们陷入了沉思。
人在旅途 身份证、登机牌、无处不在的安全提示、只差要搜身的安检、行李托运……一系列的动作,已暗示你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的不同寻常,因为它是飞机。
距离飞机还有2小时、5千米之遥,心就开始虚悬着,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着天不着地,不知落向何处。
万一天气不好,万一飞机出现故障,万一机长打了一个小瞌睡,万一有人举着乌黑的枪口劫机……早上拎着皮箱笑着与家人告别,心里早已万一……如果……假设了无数遍。
飞机不出事是最安全的,一出事就是最危险的。
并非第一次乘坐飞机,但每次坐,都会心弦紧绷,坐飞机真是考验人的心理素质啊。
此时,所有关于飞机、飞翔的诗意、浪漫荡然无存,诗意喜欢呆在想像的窠中。
飞机舱口,美丽的空姐优雅而从容:“欢迎您乘坐本次航班!”机舱内小而温馨,那氛围很是熨贴。
行李在行李舱内各就各位,每个人都有一张座椅的地盘,没有偷盗的危险,人与人之间 在天上飞□王爱芹 不需要设防。
物的安全警报解除了,人的安全就成了全程的重中之重。
每个人熟练地系好安全带,关了手机,在生命面前,大家都变得高度自觉。
飞机开始滑行,这次坐的是小飞机,上升过程中,感觉机翼有些上下抖动,像人酒喝高了,把握不住自己的步履。
这时心里直后悔:来时怎么没想着买点保险呢!万一……也给家人创造点剩余价值。
想到这,我忽然感到自己很悲壮,很崇高。
除了飞机滑动的巨大响声,机舱内没有任何声音。
扭头瞧瞧,有的闭眼假寐,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向舱外闲看,大家都是陌生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去处,各有各的身份……但一上了飞机,都变得绅士、淑女起来。
没有谁把不安、紧张袒露在脸上,没有谁大声喧哗、吵闹。
在陌生人面前,人人尽力描绘自己高大阳光的一面。
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人人有向善的愿望。
只是太静了,静得让你愈发忐忑、不安,反而怀念起火车的嘈杂来。
嘈杂至少证明大家踏实、有念想。
我开始嘀咕:为什 么不选择坐火车呢?那毕竟是在大地上奔驰啊! 飞机终于升到它的正常飞行高度,开始平稳前行了。
天空是它的路,它比乘客更清楚前进的方向,可是它也无法未卜先知:下面哪片云挟带着雨,哪片云躲藏着雷电。
上帝站在天庭,洞察一切,但他总是保持沉默。
我一直身体僵硬地坐着,只有内心有了安全感,人的身体才能放松。
两小时、三小时,我都这样四肢僵硬头脑僵直。
舱内很少有人走动,我不喜欢有人走来走去,似乎这样会破坏飞机的平衡。
我拿起了报纸,上面哪条消息都进不了我的脑子,即使明星绯闻、血腥情杀。
前排有个穿格子衬衫盖着大红羽绒服“呼呼”大睡的小伙子。
从登上飞机,就见他在酣睡,仿佛躺在自家舒适的席梦思床上。
看我迷惑不解,同座说他是机上的飞行员。
整日悬在半空依然笑看云卷云舒,他们这些人一定被上帝改造过了。
我对前面那个闲人免进的驾驶舱充满了向往,甚至敬畏。
此时,它掌握着全机人的命运,俨然成了上帝。
个体的 我们除了老老实实地服从、遵守,还有什么? 终于,飞机的轮子开始着地了。
我长吁一口气。
大家纷纷开始收拾东西,打开手机,有些人还相互攀谈起来。
处于松弛状态的人很容易地有了交流的欲望,人们仿佛在这一刻发现了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真谛。
我只想回到大地上。
踩着弦梯下来,脚终于踏踏实实地交给了大地,心也跟着从半空收了回来,大地真好。
人们迫不及待地向出口奔去,向目的地奔去,刚刚产生的信任、友谊突然结束了,陌生又占据了内心,大家各走各的路。
我回头看了一眼飞机,它孤零零地停在偌大的飞机场上,羽翼低垂,有些伤感、落寞。
可就是它,刚才让我提心吊胆了三个小时。
大多数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时候,飞机是安全的。
可是,每次,我对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视而不见,而将那百分之零点一无限地放大,让自己一次次陷入紧张、恐惧、忧心忡忡中。
我们的眼睛肯定没出问题,是我们的心理罹患了重疾。

标签: #文件管理 #cf #雪铁龙 #跳箱 #caterpillar #怎么回事 #cucumber #clo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