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为什么有的公众号一天可以发多次

公众 0
A04观点 2021年2月23日星期
编辑/汪鑫校对/杨丹电话:0553-3827246 新闻热线:3838110 老夏侃股 到了老夏这个年龄的人不太容易感动了,但双休日看到《解放军报》的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我真的被感动了。
这些牺牲的战士还那么年轻,其中一位叫陈祥榕的烈士出生于2001年,牺牲时只有19岁,太可惜了!想想他比老夏的儿子还小十来岁,忍不住心塞泪流。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过一句话: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 致敬英雄! 好。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眼下春暖花开,景色怡人,人们踏春郊游,尽享美景,但我们必须要知道,这安宁和平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众多像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一样的军人在默默奉献和牺牲。
在牛年的第一篇侃股里老夏就说,炒股赚钱了,首先要感谢国家,内心里更加 热爱祖国。
这不是一句空话,没有强大的国家,你就是一个任人欺凌的蝼蚁,还奢谈什么炒股赚钱! 老夏一再说,炒股要赚钱,必须是爱国者。
许多人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更有人讥讽老夏“硬要把炒股这么俗气的东西搞得那么高大上”。
其实不然,股市是一个靠信心支撑的市场,信心又来自于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和国家不满,平日里满身都是戾气和 负能量,你投资的钱和你心里所想的事就会背道而驰,映射到交易上一定会很挣扎,知行无法做到合
一,这样的人在股市赚钱很难。
所以,一个合格的股民必须懂得感激、感恩,懂得感谢每一个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奉献和牺牲的人们。
让我们向英雄致敬!主持人:夏云来E-mail:xyl128159@ 画里有话 智慧助老 如今,智能手机已融入日常生活,预约就诊、购物、乘坐交通工具、使用健康码等,手机都能带来很大便利,但很多老年人并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
为此,不少社区开设智能手机培训课堂,组织志愿者为老年居民讲解智能手机使用知识,让老年人也能乐享“智慧生活”。
这正是:开设手机课堂,助老技能增长。
跨越数字鸿沟,智慧生活共享。
勾犇图徐之文据人民网 锐评论 餐厅劝阻浪费行为不是骚扰是责任 一段“服务员提醒顾客合理消费避免浪费被骂”的视频近日在网上引起热议。
视频显示,一对青年男女在北京丰台区某火锅店就餐时执意加菜,不顾服务员避免浪费的提醒,并拍桌子吼道“我乐意”“管得着吗”。
2月19日,涉事餐厅发布声明,表示已为顾客免单并赔礼道歉。
负责人表示,餐厅将坚持引导顾客合理就餐、杜绝浪费,并为受委屈的服务员颁发“安慰奖”。
该餐厅一般人均消费140多元,两个人花300元左右就能吃饱吃好。
涉事的两名顾客此次消费过程中点了20多种涮品和凉菜,总计1125元,其中很多菜都没有动过,两人的行为已构成了明显的浪费,因此餐厅服务员进行劝导,这是合理且必要的。
舆论对服务员普遍持同情支持的态度,但也有一些网友认为,餐厅服务员三番五次劝导顾客“不是提醒是骚扰”,这种观点是对餐厅浪费劝阻权的误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第七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 点餐。
餐厅服务员对有明显的浪费行为 或趋势的顾客进行劝导,绝不是什么骚 扰,而是履行责任的表现。
当然,一些网友的“骚扰说”也有提示 意义——我们该怎样平衡调和顾客的消 费选择权和餐饮单位的浪费劝阻权?消 费者有自主选择权,点什么餐、点多少餐 属于消费选择权的范畴。
餐饮服务单位 及其服务员有劝导消费者合理消费、避免 浪费的权利和义务。
这两种权利不可避 免地要发生冲突,而前者属于比较成熟的 权利,既有消费习惯支撑,也有消法等法 律支撑,后者则属于刚性和依据不足的权 利,从目前看主要属于道德权利。
对顾客的消费选择权理应尊重和保 障,但尊重和保障的底线就是浪费线,面 对顾客逾越底线行使消费选择权,餐饮服 务提供者不能听之任之、一味退让,也不 能和稀泥。
这就需要法律给餐饮服务提 供者撑腰,把浪费劝阻权“武装”起来,明 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劝阻浪费的具体适用 情形、劝阻的方式和边界、劝阻的保障手 段和法律后果、针对浪费行为的制衡措 施、法律责任等,赋予浪费劝阻权更多刚 性力量,让餐饮服务员有底气有能力使用 浪费劝阻权与浪费行为进行博弈,对浪费 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李英锋 百家观点 治理网络“理财课”乱象
需综合施策 “一元理财课,投资小白也能学”“只要九块
九,投资大V带你飞”…… 打开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各式各样的网络“理财课”广告铺天盖地,就连不少金融从业人员都持续收到相关推送。
可是当人们进了课程群,就会发现其中不少机构和个人是在以“理财课”为名,行诈骗之实。
有机构在销售课程中先以低价诱导,但课程并无实质内容。
在距离课程结束前的一两天,授课老师便开始推销如何买股票、基金的课程,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不少学员购买后发现,新课根本没有开始,课程群也被解散,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甚至有骗子以“反传销打假”“传授理财干货”为口号,一面打着“理财科普”的幌子,一面进行线下拉人的诈骗活动。
面对穿着各式马甲的“理财课”,监管部门、平台企业、金融机构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合力遏制这类诈骗行为。
各地银保监部门曾对类似的金融诈骗活动发布过消费提示,但提示内容有时会赶不上某些“理财课”花样翻新的速度。
因此,在常态化监管的同时,监管机构可以指导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对支付等资金流向、可疑收款方的监测,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提示客户,最大程度减少客户损失。
从2016年开始,网信部门曾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具有认证、审核等义务。
1月22日,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对各种账号主体进行了规范。
对此,各平台须依规履行相关责任。
平台企业应加强内容审核,但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有的平台对于理财内容的发布和审核仍显宽松。
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只要通过注册,后期发文基本上是一路绿灯。
另外,现有的网络“理财课”多数会借用社交平台来导流或吸粉,对于发布主体是否有诈骗行为识别难度较大。
因此,下一步应强化平台对理财内容的发布审核管理。
此外,投资者也需要加强投资知识学习,增强识别网络“理财课”是否存在风险的本领。
目前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自有平台进行投资者教育,但说到底,这些平台做投资者教育只能算是“兼职”,不少平台还掺杂了营销任务。
做一名成熟投资者,一方面应擦亮眼睛,对各种投资套路增强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要总想着“赚快钱”,不懂不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等投资理念应该长期坚持,并做到知行合
一。
于泳 热点评论 用好压岁钱适应新年俗 和往年春节一样,孩子们都会收到数额不菲的压岁钱。
收到压岁钱,孩子高兴,家长却纠结了,因为有的孩子拿到钱就开始胡乱花,逛超市、买玩具、打游戏,这令家长们很是头疼。
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压岁钱,成了家长们关注的话题。
压岁即为压祟,古代的时候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最初的压岁钱只是徒有钱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以流通消费的货币,而是只具有象征意义的钱样载体,上面刻着吉祥语。
压岁钱的初心是长辈给孩子的祝福和关怀。
那么,当下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压岁钱,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压岁钱的意义,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其次,和孩子一起制定可行方案。
每个家庭的做法可能不同,但都应适应“厉行节约”“用之有度”的新年俗。
有理财专家就建议:把孩子的压岁钱分成三份,一份用于合理消费;一份存入银行;一份与他人分享——用于帮助急需帮助的人。
这个建议,为孩子胡乱花钱设置了障碍,让压岁钱利人利己,更好地发挥价值,家长们不妨一试。
宋维宙

标签: #尺度 #公众 #公众 #公众 #自己的 #工资 #几个 #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