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改革何时不再尴尬,红旗linux怎么样

linux 4
2014年7月5日星期
A7 主编:李骐编辑:陈英Email:scb@电话:0755-83509452 周末随笔WeekendEssay 投资是一种信仰 凯风 投资是一种信仰,唯有坚持方能有所收获。
半个月前闪电打下来时留在现场并坚持到现在的人,大多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尽管未来可能仍有反复,但本轮行情已经悄悄开始。
之所以说投资是一种信仰,因为成功的投资者本质上是谨慎的乐观主义者。
例如当我们看到汇丰PMI和官方指数双双创下新高,螺纹钢期货价格触底反弹,同时Shibor全面回落时,有理由相信一轮行情很可能会到来,而此前社交媒体上看空到1664点的言论当然只能付之一笑。
当然,仅有信仰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接近投资的本质。
比如,投资理论中的轮回思想:当相似的事情再度发生时,具有相似思维的人类往往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本周,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这对于向往和平的人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同时可能开启东亚地区军备竞赛的大门。
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此事再度论证了军工股长期走牛的背景,航天航空股涨得不亦乐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涨高了要及时卖出,军工股反复做才是王道。
轮回的思想,同样体现在笔者反复提及的国产高端替代概念股中。
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本周它们重新登台。
如智能机器概念股,随着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消失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有理由预期它们会不断获得炒作。
除了信仰,当然还要有付出。
如本周习近平访问韩国,7月1日,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透露,访问期 间,中韩双方将发表共同文件,预计签署12份双边合作文件,涉及经贸、金融、环境、领事等领域。
消息一出,相关板块风起云涌,这一概念也有望反复活跃。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息随处可得,公开信息的解释能力才是投资者不断需要提升的重点。
又如日前巴西驻华大使雷昂透露,习近平7月13日将访问巴西,双方将签近20项合作协议,其中,最瞩目的是铁路合作。
你从中又看到了什么机会? 付出需要不断研究,需要不断发掘。
如我们刚才谈到的军工股,那是明面上的,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并不叫什么航空航天,但它们位于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环节,有的还是军工所需高新材料和零部件的提供商,它们的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会给更上游带来新增需求,如有色、新材料公司等。
如此一层层发掘下去,未来炒作的蓝图或许也就徐徐展开了。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保持平稳,经济形势好转有望提振部分资源类股票,而此前的去库存化使得有色金属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改变。
从价格走势看有色金属是最先启动的,特别是基本金属铜和部分小金属的异常强劲走势。
周期股中有色股有望走出一波行情。
随着货币政策与环境稳定偏松,有利于A股中以主题和成长为主线的结构性行情继续活跃。
考虑到下周第二轮新股申购有望重新启动,市场或许再度面临缺血现象,由于在上一轮打新中很多机构感到得不偿失,这次的影响应该没有上次大。
此外创业板指连续上涨后面临短期技术压力,随时可能有调整风险。
当然,调整就是机会,洗洗更健康,后面的行情可能更精彩呢,调整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投资是一种信仰。
疯言峰语LuoFeng蒺sColumn 红旗国产操作系统为何扶不起 罗峰 市场可能被弄得有些晕头转向、一头雾水。
继“有关部门”招标时提出禁止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后,又有一起招标要求不安装Office软件,这些招标都数额不大,但共同点是针对的都是流行的微软公司产品。
与此同时,我国关于投入更多资源来开发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在内的声音和政策正在冒起。
同时,国产操作系统开发商中科红旗近日开始变卖。
这家公司经营困难的消息在业内传播已久,前段时间在央视出镜,作为专家代表来解释“禁装Windows8操作系统”并为国产软件替代外国产品打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是这家公司的支持者之
一。
显然,这个项目让很多国人失望了。
中科红旗是国产操作系统的主要推动者之
一,近日公开转让全部注册商标及软件著作权等资产,这意味着这家曾以研发出红旗Linux国产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而闻名的公司宣告破产。
倪光南是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Office软件的推动者,几年前,他就说工信部推广绿坝上网过滤软件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措施,说国家每年应花2亿美元推行国产Office预装。
事实上,国家对国产软件的采购支持是相当给力的。
中科红旗的主打产品红旗Linux早在十几年前就大规模进入市场,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又有中科院的背书,红旗Linux曾经列入政府 采购清单,在政府、国企采购中赢得了大量订单。
甚至在电脑厂商的中低端机型销售中,由于国家规定不得裸机销售,红旗Linux一度成为联想、戴尔、惠普等计算机巨头的入门级操作系统。
但结局并不好,就像金山公司的国产办公软件WPS一样,WPS曾经流行国内,后来仍被微软Office打败。
政府采购的支持,并没有使红旗Linux拥有市场生命力。
电脑行业的人是这样说的:在电脑上预装国产操作系统也没有用,大部分使用者,对预装红旗Linux的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格式化电脑然后重装Windows操作系统。
不只是红旗Linux,预装其它国产操作系统也是这样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用户不会用。
没有成熟的应用生态支撑,是各家国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无法拓展市场的关键。
作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Windows在国内市场很早就获得了普及,并凭借办公应用方面的强势力量建立起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地位,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让自己的产品链变得不可或缺。
即使是政府采购,公务员使用时也一样不习惯使用这些国产操作系统,并非不想支持国产,而是学电脑一直就是接触的Windows。
而以红旗Linux为代表的这些国产软件也未能在迎合用户需求方面做出太多的创新。
对于很多软件公司而言,并不会在操作系统一棵树上吊死,更多的用户被精品应用绑定,而非操作系统,所以细分市场创新反而有了空间,关键在于是否响应、满足了市场需求。
新股发行改革何时不再尴尬 肖国元 新股发行(IPO)重启,新股发行、上市又惹来争议。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新股发行虽然避开了“三高”,但似乎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再度陷入行政定价管制怪圈。
新股发行改革前赴后继、马不停蹄,得到的评价居然是“劳而无功”,乃至“倒退”,这多少有点令人难堪。
是的,为了抑制高发行价、高市盈率与高超募,管理层采取了一些刚性手段,压缩了灵动空间,虽然消除了“三高”,但同时也增强了行政色彩,降低了市场成色,使得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定价、募资、路演等环节一览无余、清楚明白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说这样的改变是朝市场化迈进的新举措肯定是不靠谱的。
但是,乱扣“倒退”的帽子,似乎也不合情理。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市场化本身以及这些举措与市场化之间的关联性。
不可否认,20多年来,新股发行起起落落,一直在纠结中前行。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找到令大多数人满意的方式与路径。
因此,再次惹来非议,实属正常。
不过,这倒提醒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新股发行改革以及如何评价本次发行改革的具体做法。
我想,要客观评价包括本次新股发行改革在内的证券市场改革,关键是要找准参照系。
这样才能避免两种极端:一是无端指责、一味否认;一是盲目鼓吹、自我欣赏。
客观而言,这个参照系至少涉及两大问题:其
一,从环节来看,新股发行改革是否打中了发行之蛇的“七寸”;其
二,从利益关系角度看,新股发行改革是否牵住了“牛鼻子”。
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判断现时的改革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是有功还是无功。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结出的果实。
因此,证券市场是根植于自由企业与市场经济的,与产权保护、契约精神、法治理念等息息相关。
由此而来的 西方证券市场的演绎路径与成熟做法折射着市场的灵光,浸透着行业的儒雅。
虽然不排除其光辉张扬着时代个性与国别差异,但其间更映射了证券市场的发展遵循着“大道至简”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者提供了示范与指引。
股市就是循此之路来到了中国。
国内证券市场起源于市场经济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夹缝中走出来的,也是“中体西用”哲学的结晶。
我们在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的同时从某些层面引进了市场经济,重点放在操作性强的工具层面。
这不仅是出于可行性的政治选择,更是出于功利性的经济选择。
由此,证券市场存在先天不足似乎就是命中注定的,这也决定了其后矛盾演绎的复杂性与顽固性。
因此,在思考证券市场利弊得失之时,我们必须清楚证券市场面临的诸多约束条件。
首先,股市本身并不是 官兵/漫画 孤立地存在,并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社会等具体环境。
由此,与股市相关的国企改造、企业机制改造、机构投资者培养、个人利益保护、法治建设等方面一定带有旧体制的痕迹,甚至受困于旧习而难以突围。
其次,新股发行只是股市中的一环,而且从全局与长远来看,其好坏对经济大局的影响并非是本质性的、决定性的。
可以说,就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而言,股市只是一块小小的试验田。
再次,新股发行涉及的利益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发行价高低、募资多少具有强烈的时空性,对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也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作为管理者,证监会只是部门监管者,只能在现有框架内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跨部门、跨层级的掣肘是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国内证券市场仍处在市场化过程中,处在挣脱行政不合理约束而发育自己的过程中。
与此相关的监管 也纠结在计划与市场的过渡地带与罅隙之中,所有的改革选择不过是管制下的选择,其运作空间非常狭窄,甚至有一些不能突破的红线、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这是新股发行必须面对的窘境,也是证券市场的尴尬。
回顾历史,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几起几落,最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也试过。
但是,结果是,除了离谱的高价、露骨的利益输送、决绝的套现之外,不曾产生符合市场各方预期的结果,期望借用市场机制对证券市场进行全方位革故鼎新再造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新股发行是企业入市的起点,也是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生发关系的起点。
因此,在新股发行端口设置标准、规范行为具有牵“牛鼻子”的意义。
也正因为这样,市场化以此为肇始是合理选择。
但是,如上所述,市场化不是单一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依赖“自选动作”,更受制于外围环境与条件。
因此,脱离基本面的举措往往失去市场化的真义而走上极端。
所以,合理的选择应该兼顾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两方面,既要满足公司的筹资需求,让直接投资成为一些公司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但是要避免入市权利的滥用,兼顾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要顾及投资者的利益,让上市公司在运作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让投资者分享成长的果实。
这样,限制发行价、控制融资规模、减少老股转让等就是现实的选择。
另外,在机构投资者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市场化的名义完全放手投行业务也是不稳妥的。
可以说,保障合理融资、促进机制转变、保护投资者权益,是新股发行与证券市场改革必须兼顾的三大目标。
当然,对新股发行施加行政性管制也是暂时的、过渡性的。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配套外围的一系列改革。
否则,证券市场的尴尬还会延续下去。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A股牛市在路上 林隆鹏 自2008年以来,对中国经济向坏的预期一直主导着中国股市。
在美国标准普尔指数自667点一路上涨,迭创历史新高,涨幅高达194%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依然熊途漫漫真如铁,沪指自高点6124点回到2000点一带,众投资者十年一梦心茫然。
所幸创业板在2013年爆发强大的生命力,创业板指数自585点起涨至最高点1571点,涨幅也高达168%,勉强可和标普指数相提并论。
在创业板指数狂涨的一年半中,上证指数则是在2000点上下波动。
创业板的大牛市到底是熊市中昙花一现的板块反弹,还是代表着牛市的曙光照耀到熊市的冰面上?中国股市是不是七年熊市之后已经具备牛市来临的可能性了呢? 游戏规则变化了 回顾中国股市自1990年底成立以来,经历过三轮完整的大牛熊市。
1990年底,中国股市设立,股市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体量很小,慢慢吸引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入场,沪指于1991年5月17日从104.98点开始起步,基本上马不停蹄地涨到了1429点,之后大跌至386.85点,在政策救市下,再一路狂涨,于1993年2月16日涨到1558.95点,构筑双头,牛市结束。
此轮行情涨幅1384%,是在证券市场从无到有,管理层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决心设立证券市场背景下产生的。
1994年7月29日,沪指已经跌至低点325.89点。
朱镕基总理明确救市基调,发布救市三大政策,股指展开了长达7年的慢牛,最终涨到2245.43点。
此轮行情涨幅590%,是在中央终于明确股 市的地位,提出股市为国企改革服务的背景下产生的。
此后,在全流通的阴影下,股指反复下挫直至2005年6月6日998点。
证监会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勇气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又恰逢国际流动性泛滥,资源价格直上云霄,于是,股指掀开了两年半高达5倍的上涨,达到了6124点。
这一轮行情是在管理层全面解决股权分置,非流通股权全流通的背景下完成的。
中国股市近25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游戏规则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每一次游戏规则的设立或者改变就带来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也是一次财富大规模转移的过程。
同时,这个设立或者改变也有意无意中与新的政府管理层上台时间相吻合。
而今股市又一次到了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候,管理层提出混合所有制经营,并且明确指示股市要“紧紧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营就是国资改革,就是允许国资民营化。
这又是一次历史性的改革突破,这次改革必然也将会给股市带来改革红利,从而推动股市展开一轮相当可观的大牛市。
有很多投资者担心这轮改革将会停滞不前,不能持续,可能会虎头蛇尾。
这是没有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事实上,仔细分析当前改革的背景,就可以发现改革势在必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任何一届政府要干实事,为民谋福利,甚至于开万世太平,就必须以丰厚的财政收入来做底子,这样才有能力大投入。
目前除去政府常规税收外,政府手上有两大存量资源就是土地和国有股权。
政府常规税收仅仅能够用来支付日常开支,上届各地政府把土 地财政发挥到极致,房地产价格已经高居不下,民怨不小,又因为中国人口增长高峰期在2012年左右达到顶点,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就达到拐点,房地产行业也就面临着历史性的拐点。
而且政府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大量投入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基建带来巨额负债,再依赖土地财政已经难以维系。
因此,动用政府另一块存量资源,即转让国有股权已经是无可替代的选择。
如今,本届政府推动混合所有制经营之时,正是处在股市如此低迷,国有股权股价如此低廉之时,很显然这次游戏规则的改变将又是一次大规模的财富再分配。
土地与股权最大的区别在于,股市参与的门槛很低,远低于房地产,而只要认识到这个财富大转移,平民百姓皆可参与,那么,在新一轮的财富再分配又要开始的时候,您还能站在那里袖手旁观吗? 锁定牛市投资的方向 如果牛市真的来了,那么应该往哪个方向投资呢?这又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笔者有投资九字箴言:看大势、抓热点、选龙头。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都刻着时代烙印,成功的企业也存在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只有跟随时势,顺应时势才能把握到最大的投资机会。
国际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产业经济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转化的转折期,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其增加值比重快速上升,“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组合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人均GDP达到4000-6000美元,是产业经济从“重工业阶段”向“消费服务与科技 创新阶段”转化的转折期,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下降,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入快速上升期。
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科技创新层出不穷。
2003年左右中国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进入“重工业阶段”,2005年牛市发动,“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相关行业成为股市大热点,其龙头代表股山东黄金两年半大涨130倍,中国船舶大涨100倍。
201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跨入4000美元,产业经济进入到“消费服务与科技创新阶段”,2013年,这个阶段经济的代表创业板成为投资大热点,创业板指数大涨了168%,其龙头代表股中青宝仅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大涨12倍,网宿科技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涨了11倍。
这些股票之所以能如此大涨,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就是因为它们顺应了时势,代表了历史发展大趋势,才造就如此“英雄”! 很显然,中国产业经济“消费服务与科技创新阶段”只是刚刚开始,这个历史趋势如滚滚车轮势不可挡,投资必须顺应这个大趋势。
所以,如果中国股市出现大牛市,那么,2013年创业板的大涨就是牛市的曙光照在熊市的冰面上,这样的趋势将可以引导整个中国股市爆发出牛市。
其次,中国国内的政治大趋势就是改革,改革的红利将会泽润方方面面,比如国资改革、土地流转,在这改革的大方向上,必然将会涌现出牛股的身影。
总而言之,中国股市未来投资两大方向就是:消费服务与科技创新+改革红利。
抓住这两大方向就是顺应政治经济大趋势,抓住了投资主脉络。

标签: #北京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运维培训哪里好 #诺顿 #防火墙 #路由 #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