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视界,长安睿骋cc这款车怎么样

长安 4
中国经营报CHINABUSINESSJOURNAL2022.8.1 车视界 C5~C8 WWW.CB.COM.CN C5主编/童海华编辑/张硕赵毅石英婧美编/谢楠校对/刘军tonghaihua@ 二手车市场“松绑”进行时 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 多年来,国内二手车商一直呼吁取消二手车限迁,但二手车流通梗阻始终未能破除。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一系列政策的陆续推出,或将为国内二手车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
近期,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各地区严格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自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含国家明 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
《通知》规定的时间窗口即将来临。
据悉,《通知》提出了全面发展二手车流通的一系列举措。
这些举措从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备案,到二手车的会计处理、发票开具,再到车辆的跨区域流通、转移登记,几乎覆盖了二手车流通的全环节、各领域。
“二手车是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
环,二手车流通受阻会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限迁政策取消以后,二手车将进一步实现全国自由流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与此同时,二手车市场也将在限迁政策取消以后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将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位资深二手车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四川省、重庆市、天津市、珠三角等已宣布解禁二手车限迁,这将对进一步活跃二手车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二手车限迁问题,当前,各地亦在着手打通二手车流通的其他堵点难点。
近日,北京市商务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二手车流通促进汽车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推动在汽车经销企业或二手车交易市场,一站式完成二手车交易、纳税、保险和登记等流程;实现交易方在车辆所在地直接办理交易登记手续。
“上述措施若落地,有利于加快我国二手车市场流通。
”上述资深二手车商对记者表示。
破除行业藩篱 今年5月以来,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取消频频被提及。
如果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那么二手车交易可以说是促进汽车消费循环的加速器。
“二手车是汽车全生命周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搞活二手车流通,能够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消费增量,带动汽车后市场,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在国新办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位居全球第
一。
汽车保有量到达一定程度后,二手车市场就开始放量,这是国际上汽车消费的普遍规律。
2021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759万辆,不到汽车保有总量的6%,远低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比例,二手车跨区域限迁、商品属性不明确、经销业务受限多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二手车限迁,是指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环保、使用年限等)的外地二手车不予上牌的限制性政策。
“限迁始于北京,为筹办2008年奥运会,对外地迁入二手车设置了严格的环保门槛,而后引发连锁反应,全国各地陆续出台限迁规定,割裂了二手车市场的全国大流通。
”近日,在2022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指出,此前一直存在的二手车限迁问题,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重大顽疾。
一位不愿具名的二手车经销 二手车是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二手车流通受阻会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商告诉记者,此前,出于环境治理的压力以及税收收入的考虑,不少省市对于异地二手车采取限制迁入的态度。
然而,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却误伤了二手车市场。
为进一步扫清二手车市场流通障碍,从2016年开始,国家频频出台政策,明确要求各地取消限迁政策,但各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落实不力的现象。
近两年,为进一步盘活二手车市场,国家重拳出击,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5月以来,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取消频频被提及。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并推出汽车领域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实施购置税减征支持政策;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在全国范围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
6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会议决定,要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
对于小型非营运二手车,8月1日起全面取消符合国五排放标准车的迁入限制,10月1日起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转移登记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
进入7月,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知》,对上述提到的促进汽车消费的要求进行了细化落实,政策发力点覆盖了汽车生命周期的全环节和各领域,全力推动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记者注意到,在二手车流通一直受限制的北京市,二手车流通限制政策也有所松动。
7月18日,北京市商务局等11部门印发《若干措施》,明确将通过多种措施为二手车交易提供便利,加快二手车流通,扩大汽车供给与消费。
不过,虽然《通知》指出,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含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 本报资料室/图 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但北京市出台的《若干措施》并未对关于取消国五排放标准二手车限迁的内容有所提及。
记者注意到,2022年6月及7月,多位网友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询问是否可以把外地国五排放标准汽车转籍到北京,以及北京是否会在今年8月开始推行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等问题时,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均回复称,依据北京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六十五条“符合本市新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与本市新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当的机动车,方可在本市办理注册登记或者转入手续”。
经市政府批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本市新增(含外省市转入登记)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重型燃气车需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根据地方性法规,由于国五排放标准车辆不符合本市新车排放标准要求,如办理转入本市手续,违反法规规定。
市场扩容可期 长期来看,二手车市场宜疏不宜堵,只有取消了二手车限迁政策,才能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取消二手车限迁,对车市的刺激效果已然开始显现。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7月28日发布的二手车周度快报(2022年7月18日~7月24日),7月第三周,我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06万辆,环比上周微增0.73%,与6月同期相比减少1.3%。
每年7月是传统的二手车交易淡季,多地极端天气以及涉及甘肃、广西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市场需求表现不旺。
“不过,我们也看到从经销商反馈的情况来看,受‘购置税减半’政策传导,以及‘国五’二手车取消限迁等利好因素影响,重点地区二手车的交易相对较好,经销商们盼来了苦等多年的省外国 五优质车源,车源的丰富就导致收车的价格有所下探,用更低的价格收购品质更好的车辆,因此二手车经营者的经营信心也在逐渐回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表示。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2022年1~6月,国内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758.52万辆,同比下降10.07%,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4.9万辆,累计交易金额为5263.32亿元。
2022年6月,国内二手车市场交易141.6万辆,环比增长19.2%,交易金额为959.41亿元。
虽然上半年二手车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通过数据可以看到,2022年6月,二手车市场出现了回暖的态势。
“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取消二手车限迁的区域进一步扩大,是二手车市场6月的交易规模明显好于5月的原因所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表示。
解除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推出,对二手车市场来说是一大利好,也给不景气的二手车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该政策的出台会加速二手车流通,同时促进整个行业向正规化、规范化转型。
另外,10月1日起转移登记实行单独签注、核发临时号牌。
汽车销售企业将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将购进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按照“库存商品”科目进行会计核算,明确了二手车的商品属性。
此项政策不仅降低了二手车的流 通时间成本,经销商还可以通过车辆抵押贷款,真正实现为二手车业务插上金融的翅膀,彻底扭转二手车经营企业“小、散、乱”的现状。
上述资深二手车商告诉记者,长期来看,二手车市场宜疏不宜堵,只有取消了二手车限迁政策,扫除了当前二手车行业存在的一些障碍,才能促进二手车市场以及整体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二手车市场的潜力还有待开发。
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在成熟的国际汽车市场中,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的比例一般在1.5:1以上。
然而,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二手车与新车销量比仅为0.87:
1。
冲破动力电池高价束缚曾庆洪放话:广汽自己造电池 本报记者黄琳赵毅深圳报道 7月下旬,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动力电池企业、车企等众多行业相关高层和专家人士出席大会,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重构动力电池产业链等展开讨论。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现场直言“: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并透露“甚至在 考虑购买锂矿”。
随后,有市场消息称,广汽埃安正在筹建动力电池公司及动力电池量产生产线。
与此同时,广汽埃安联合投资的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已于日前正式注册成立。
这意味着,广汽埃安能源产业布局迈出新的实质性一步。
据介绍,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技术研发、电池运营管理等开展业务,预计未来将投资49.6亿元。
拒为动力电池企业打工 当业内陷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困境中,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均开始伸手触及上游产业链。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庆洪谈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提出,动力电池产业链目前存在上游价格高企、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和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同时,在曾庆洪发表的《打造绿色新动力共创低碳新未来》演讲中,其指出,在电池发展过程中,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电池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剧。
电池企业将成本压力传导给主机厂,主机厂也被迫后向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
曾庆洪表示:“动力电池成本占比整车约40%~60%,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端飞速增长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一路暴涨,比如今年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至51.5万元/吨,一年多的时间涨幅超10倍,价格压力直接传导至整车厂,新能源汽车出现涨价潮。
”基于此,曾庆洪建议国家层面加强电池行业监督引导和统筹协调,改善供需失衡,协调价格回调到合理区间。
除了提出建议,为了摆脱被动力电池企业束缚的命运,广汽集团也正试图把控动力电池产业链。
具体而言,包括深化合资合作,持续推动时代广汽动力电池等项目 扩大配套份额;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产业投资并购力度,对核心零部件如芯片、三电、智能网联等,以10%左右股比战略投资,助推广汽在ICV/EV/XEV领域迅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1年10月,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启动了投资3.36亿元的自研电池中试线建设项目,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同时量产线建设也在谋划中,据曾庆洪透露,在“十四五”期间,广汽计划投入850亿元~1000亿元,强化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曾庆洪在现场直言“: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出现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其谈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时表示,业内存在一定炒作行为,而价格的高企给产业链带来的是短期困扰。
在他看来,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据悉,广汽埃安AIONS车型的电池投诉多集中在2019年发布的车型上。
而该系列车型基本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811三元锂电池。
在经历过多起电池自燃等投诉后,广汽埃安将部分电池的供应商转成了如今的中创新航。
拓展能源产业布局 随着动力电池的不断发展,更多材质的动力电池正在被业内开发,包括近期大热的钒电池、钠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等。
同时,入局制造动力电池的企业也增多,例如聚焦男装业务的红日风能拟与超壹动力投资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等。
包括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被更多的车企重视。
在广汽集团通过广汽埃安布局电池试制线之际,广汽集团对能源的布局也在加速。
日前,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由广汽集团持股55%、广汽埃安持股45%,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兼任该公司董事长。
今年3月,广汽集团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智慧高效能源云平台,推动研究储能系统技术“、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
该项目总投资49.6亿元,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分3年注资),其中广汽集团与子公司广汽埃安按持股比例分别出资5.5亿元和4.5亿元。
据介绍,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技术研发,电池运营管理,能源交易,太阳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开展业务。
此前,古惠南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生态最重要的就是“生”,并以此将能源生态中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特别是清洁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够通过能源生态中的储存得到有效利用。
除此之外,广汽集团近日还与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汤科技”)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结合广汽集团的汽车整车生产和研发技术,以及商汤科技在智能驾驶、智能车舱、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AI工具链、超算中心等领域的优势深入挖掘合作机会,开展全面业务合作。
二季度利润率15.1%沃尔沃电气化转型持续加速 本报记者于典石英婧上海报道 上半年各大车企品牌的成绩单已相继出炉。
日前,沃尔沃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二季度收入达到713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达到108亿瑞典克朗(息税前),利润率为15.1%。
面对全球贸易的持续动荡、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链受限等诸多挑战,沃尔沃汽车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依旧稳定。
业绩数据显示,沃尔沃汽车第二季度全球零售销量达143006辆, 复杂的全球局势不仅影响了沃尔沃汽车在多个地区市场的销售交付,还影响了在中国和欧洲的生产进程,其中也包括诸多电气化产品的产销。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第二季度沃尔沃RECHARGE车型销量依旧占到全球总销量的31%,高于去年同期的24%,其中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达7.3%。
而在供应链方面的持续维稳和改善作用下,6月沃尔沃汽车的产量强劲回升,并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逐步提升。
在这样的积极影响下,RECHARGE系列产品的销 量占比将有望持续提升。
从6月销量数据来看,沃尔沃 汽车在中国大陆共售出16448辆,环比增长73.9%。
其中,沃尔沃汽车旗下北欧旗舰型SUVXC90表现亮眼,共售出2292辆,同比大幅增长42%,环比增幅高达76%。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以及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到1001万辆。
从全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 多年保持领先水平,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在此背景下,沃尔沃汽车持续扩充RECHARGE产品矩阵,多款新能源车型升级上新。
近期,新款XC60RECHARGET8插电式混合动力、新款S90RECHARGET8插电式混合动力长续航版以及新款S60RECHARGET8插电式混合动力四驱长续航智雅极夜黑版迎来升级上市。
据了解,新款XC60RECHARGET8提供三款车型,以强大的动力操控与四驱实力、一如既 往的安全守护,以及全面提升的豪华氛围再显“全能实力”。
新款S90RECHARGET8提供两款车型,在豪华之上打造出纯正的“北欧移动歌剧院”。
新款S60RECHARGET8极夜黑限量版则以冷静的纯粹黑色,营造出传承赛道的运动格调。
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正持续推动全球气候行动。
今年上半年的碳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了10%,公司正向着实现2025年每辆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平均降低40%的目标稳步向前。
据悉,沃尔沃汽车将持续加快向纯电豪华车企转型的步伐。
2022年的全年目标仍然是将纯电动汽车产品的销量占比保持在两位数,较2021年的销量实现翻番。
沃尔沃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骆文襟(JimRowan)表示:“沃尔沃汽车第二季度依然能够保持稳定收益,对此我感到十分满意。
沃尔沃汽车产品的市场表现依旧强劲,短期的业务挑战并不会影响我们对于中长期战略的专注与信心。
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们只会加快变革的步伐。

标签: #无忧 #长安 #猎豹 #连球c19钓椅怎么样 #c4l #丰田 #amd #18款cs75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