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计划”受挫PSA频繁“被抛弃”?,雪铁龙c5口碑怎么样

雪铁龙 3
中国经营报CHINABUSINESSJOURNAL2012.9.17编辑/周树远美编/叶涵校对/陈丽zhoushuyuan@611982852@ 汽车C5 欧洲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增长乏力、联盟伙伴有意“疏远”、PSA面临压力有增无减 “强心计划”受挫PSA频繁“被抛弃”? 本报记者何勇卫小雨上海北京报道 6个多月前才建立起来的PSA和通用的联盟关系,现在似乎正在出现“裂痕”。
日前,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由于通用有关方面担心联盟后PSA的新车可能与通用本身的车型形成竞争,故反对向PSA提供通用的中级车平台技术。
由于合作共享通用平台技术 合作生隙 是当时双方联盟最主要的一个合作内容,因此通用此次反对与PSA共享平台一事已经说明双方的联盟关系正在出现松动。
而另外一方面,面对欧洲市场的持续低迷,通用也正在考虑减持其在PSA所持的7%股份,这对于希望借助联盟关系重整欧美市场以及提高在中国市场影响力的PSA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PSA最近的日子有点难过。
在欧洲工厂深陷关闭和裁员风波之际,近日又传来其与通用的联盟关系可能“破裂”的坏消息。
而对于通用拒绝向PSA提供通用中级车平台技术并合作生产相关车型的消息,PSA亚洲运营部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并没有听到这样的消息,这仅仅是外界的猜测而已。
” 但通用欧宝业务部一名发言人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意味深长地说,对于合作生产等最终交易的达成,期望较之前有所下降,“倘若以为已经达成了一致,那还为时过早。
我们主要焦点集中于采购、物流等方面的合作。
” 按照通用和PSA今年2月份达成的联盟协议,双方的主要合作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双方在整车平台、零部件和模块领域将实现资源共享;在采购方面,双方将成立一家全球合资采购企业,该企业将负责联盟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产品、服务的采购。
二是双方将在中型车领域进行合作,初期合作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乘用车、MPV和跨界车方面,长期双方也将考虑开发一个新的低排放车型共享平台。
根据共享平台的计划,PSA未来的标致508和雪铁龙C5车型有望 共享通用汽车的下一代中级车Epsilon平台,PSA也计划利用该平台在2015年前后推出下一代中型车以取代雪铁龙C5,而标致508的未来车款也将诞生在该平台上。
目前通用已经更新了Epsilon平台,在这个改进版平台上,通用汽车已开发出了雪佛兰Impala、2013款迈锐宝、GMCAcadia、别克君越以及2013款凯迪拉克XTS等车型。
对于此次合作,双方此前都信心满满。
通用和PSA都认为,这项能使未来5年双方实现每年节约开支20亿美元的联盟方案是个双赢的结果。
然而好景不长,“盟友”之间的友谊并不是想象那般美好,此次通用拒绝共享中级车平台将直接导致双方的合作生隙,双方欲在2016年推出第一款基于共享平台生产的车型计划也恐将生变。
据德国《明镜周刊》的说法,此次通用拒绝与PSA共享中级车平台的重要原因是,通用(中国)和通用别克品牌高管担心PSA的新车可能与通用本身的车型产生竞争关系,并影响到通用车型的销量。
对此,通用(中国)一位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仅表示,他们也得知了与PSA在某些领域的合作或将出现变化的消息,“而具体内容还要进一步向通用美国总部求证。
” 通用CEO埃克森 PSA集团CEO菲利普·瓦兰 PSA原本想借助跟通用的联盟改变其在欧美市场销量不断下滑的局面,但现在看来,通用等合作伙伴却正有意疏离跟PSA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且此事或将殃及PSA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时,不久前曾因业绩下滑招致PSA家族不满的PSA现任CEO菲利普·瓦兰的前途,也将再次变得模糊不定。
图为PSA与通用在今年2月签署联盟协议时,双方CEO的合影。
图片来源: 处境艰难 实际上,在通用之前,PSA已遭遇到了另外一合作伙伴宝马的“抛弃”。
不久前,宝马CEO诺伯特·雷瑟夫在一场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到2016年,宝马与PSA之间的发动机合作关系将不再延长。
早在2006年,宝马和PSA就在小排量发动机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 双方共同开发Prince四缸发动机。
而据业内知情人士表示,宝马准 备解除与PSA合作关系的主要原因之
一,也是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车型受到威胁,尤其是PSA正在逐渐把旗下高端车型品牌DS推向市场时,宝马显然不希望自己相关车型的市场前景受到影响。
“此外,宝马希望与 PSA解除合作关系的想法的产生,与彼时PSA与通用越走越近有关。
这导致宝马重新评估了其与PSA的合作前景。
”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现在来看,PSA似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与宝马之间的合作渐行渐远之时,与通用新建立的联盟关系也开始“摇摇欲坠”。
实际上,今年2月份PSA和通用签署联盟协议时,双方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通过合作共同改变在欧美市场销量不断下滑的局面。
尤其对PSA来说,由于近两年欧洲经济表现持续低迷,其在欧洲的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011年,PSA在欧洲的销量下滑了6.8%。
而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PSA在欧洲的销量又同比下降了13.7%,其中标致品牌新车销量同比下降了15.1%,雪铁龙品牌下降了12.1%,这也直接导致PSA集团汽车业务上半年亏损近7亿欧元。
而受欧洲业绩不佳的影响,上半年PSA全球销量也下滑了13%。
“一直以来,PSA都过于依赖欧洲市场了,这导致其欧洲业务过于庞大,难以转身。
当危机来临时, 殃及中国 就会对PSA以欧洲为核心的战略产生较大影响。
”有业内人士认为,正是PSA管理层总是想把更多资源留在本土的做法,加速了PSA目前的危机处境。
不久前,因为业绩不佳等问题,PSA家族还曾多次召开内部会议,主题就是希望PSA的现任CEO菲利普·瓦兰“下课”。
不难发现,PSA与其他企业建立的联盟或者合作关系尚未发挥出作用,相反,PSA自身处境却越来越艰难。
日前,法国经济财政和外贸部公布了报告,承认PSA目前面临的困难局面,并同意了PSA的重组和裁员计划。
而对于PSA来说,更大的坏消息恐怕还在后面———通用汽车近日公开表示,倘若欧洲金融危机继续恶化,对该地区车市销量及车企股价造成更严重的冲击,通用则有可能减持其在PSA中所持的7%股份(今年2月份通用与PSA结成联盟时,作为结盟条件的其中一项,通用持有了PSA总共7%的股份)。
显然,通用此番表态也将进一步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再度面临巨大压力。
眼下,合作伙伴正在渐渐离自己远去,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在欧美市场业务将受到影响外,PSA在中国的业务前景也开始变得模糊。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面对欧洲本土市场的低迷,PSA已经开始逐渐加大对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力度。
尤其在今年,PSA除了已经将其高端品牌车型DS系列引入中国市场外,还加大了在华合资结构的调整力度———不久前,神龙公司(PSA与东风汽车的合资公司)将旗下东风标致与东风雪铁龙两大商务部进行了整合,力求合力出击市场;而最近,PSA还正在 酝酿对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以及DS系列品牌的定位做进一步调整。
来自PSA亚洲运营部的消息显示,PSA正与神龙公司和长安PSA(长安与PSA的合资公司)就品牌定位调整进行商谈,不久后调整方案将会出炉。
而在进口车方面,PSA也加快了引进速度,PSA计划争取今年让雪铁龙进口车部分的销量和网络与2011年相比实现翻番。
“虽然PSA近几年逐渐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品牌影响力较弱、竞争对手强劲、中国市场增幅整体下滑等原因,PSA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没有明显的增长,法系车仍旧未能在中国车市中占据主流 位置。
”汽车业知名分析师张志勇称,也正因为如此,PSA希望借助与通用的结盟来改变这一处境“,但从现实情况看,PSA在华的发展前景显然会再次遭到质疑。
” 按照PSA当初与通用联盟的愿景,如果与通用可以共享技术平台,将为其在中国市场持续低迷的现下注入“强心剂”。
2011年,PS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3.3%,这与PSA在2020年达到8%市场份额的目标相差甚远,为了实现目标,PSA急需在中国市场全面发力。
与之相对的是,通用在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稳坐中国第一大汽车产销企业的位置已有数年之久。
“如果双方在欧洲合作顺利并进一步将这种合作在华延伸,这对PSA的益处将是很明显的。
”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对通用来说,与PSA共享平台只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对PSA来说,利用通用的技术平台来生产车型,既可以借助通用在华的技术和品牌效应来拓展市场,还可以通过双方共享平台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但至少在眼下,欧洲市场的持续低迷和中国市场增长乏力以及来自联盟伙伴的有意“疏远”,PSA所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是有增无减。
至于PSA接下来将采取什么新的方式来应对危机,我们将保持持续关注。
戴尔华丽转身的背后 戴尔大中华区总裁杨超 戴尔正以惊人的速度向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大踏步转型,如果现在还把戴尔看作是一家单纯的硬件设备公司,那么你错了。
正如戴尔大中华区总裁杨超所说,今天的戴尔已经与5年前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戴尔正在提供公司史上最强大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并通过收购最新的技术和能力,重组运营,优化全球供应链———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为客户提供简单且易于部署的最佳IT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成长并获得成功。
根据最新的财季报告,现在戴尔的企业解决方案和服务营收对戴尔毛利率的贡献超过了50%,并占据了总营收的1/3强(占总营收的34%),达到每年近200亿美元的规模。
戴尔在中国已经成功为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国美电器、 广州大学在内的诸多金融、制造、教育、医疗客户搭建解决方案平台,在企业解决方案、咨询、服务、云存储等技术解决方案层面,为客户带来了与五年前大不相同的体验。
在健康医疗领域,戴尔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T服务供应商;在教育行业戴尔硬件维持和服务供应全球排名第一;而且戴尔还是全球第一大的iSCSI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戴尔x86服务器出货量居市场第一……这个曾经在PC市场缔造全新商业服务模式的公司,已经迅速开辟了新的战场。
“对任何企业或者商业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做出选择。
”现任戴尔公司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戴尔全球新兴市场董事长闵毅达(AmitMidha)这样说。
然而,如此坚决而果断的转型,戴尔是如何实现的?在转型过程中,戴尔采取了并购和自我发展并行的模式。
戴尔在过去几年共进行了20余次并购,其中大部分并购公司都位于硅谷。
其中包括咨询公司佩罗、云计算设备制造商Wyse、虚拟化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Compellent等。
今年7月,戴尔又完成对软件公司QuestSoftware的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网络、存储、软件方面的综合实力。
在过去的五年中,戴尔的新增业 务规模从100亿增加到200亿,这一部分源自于新收购的公司所取得的成绩。
在自我发展层面,戴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倾听客户的声音,并根据不同层面的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戴尔公司董事长兼CEO迈克尔·戴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如果一直跟着竞争对手走,就很有可能随着他走向错误的道路,但是客户从来不会把你引入歧途。
” 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也促使戴尔不断调整其品牌宣传策略,并于去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以“激发无限”为口号的全新品牌推广活动。
该活动通过展示各个重要行业的成功案例,例如,老师鼓励学生去探究课堂以外的知识,供应链管理人员万无一失地处理着每天数以千计的订单,证券交易所的职员将数据转换为切实可用的分析———向大家展示戴尔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客户达成目标。
今天,中国作为全球第
三、亚太首个市场已经启动了该项目,这也进一步展现了戴尔对中国客户的承诺。
杨超对“激发无限”品牌推广活动在中国的登陆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是戴尔长远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非常看好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前景,会在这里持续投入。
戴尔一直以来致力于倾听客户的需求,‘激发无限’品牌推广活动可以让中国客户能够进一步了解我们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更好地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竞争环境中繁荣和发展。

标签: #长安 #长安 #雪铁龙 #大众 #戒指 #维生素 #维生素 #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