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B082021

白金 3
年4月20日星期二责编:陈少英美编:江龙投稿邮箱:csy@ Citsyupplement身/边/人/身/边/事 XIAMENDAILY 铁汉柔情♥张继辉“哎呀,实在不好意思,正在社区巡查呢。
”“对不起,我下班还有事。
”……听说我想采访他,翔安区城管局新店执法中队副队长蒋元驹就一直躲着我。
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蒋元驹终于答应了我的要求。
一番长谈后,我对蒋元驹更佩服了。
2014年,我和蒋元驹同批转业安置,虽然之前并不在一个部队,但由于都是转业干部,又都住在翔安新店,平时挺聊得来的。
这几年,因为工作关系,我们之间有了很多接触机会,我很欣赏他严谨的作风和乐于吃苦的精神,2019年他被翔安区表彰为经济工作先进个人,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2020年,蒋元驹被抽调至东部体育会展翔安分指挥部,成为攻坚突击队的核心成员,工作中他坚持铁腕执法与温暖服务相结合,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向拆迁户做好政策宣传,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拆除违法建设。
在他的带动下,突击队全体队员提前一周完成核心区158栋房屋的拆除工作,完成率100%,成为上级信任、群众信赖的“城管蓝”。
他们的先进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我打电话给他“:兄弟,恭喜你,你都上报纸了,向你学习。
“”快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他在电话那端憨笑着。
转业以来,蒋元驹先后在新店中队、新圩中队、内厝中队工作过,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但他始终都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群众充满柔情。
2018年年初,蒋元驹还在新圩中队,有一个村民因为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准备非法占地违建。
接到群众举报后,蒋元驹立即带领巡查队员赶到现场制止。
该村民的妻子曾发生过车祸,不能说话,除了头部外,身体其他部位都不能动。
当村民按规定来执法中队做笔录的时候,竟用轮椅推着妻子一起来,扬言如果不让他建房,就不把妻子带回家。
说完,村民撒腿就跑了。
蒋元驹十分无奈,却又不能不管,只能等到下班了,给村民的妻子买了晚餐,才带着同事开车把她送回家。
没想到,村民家大门紧闭,无论城管队员怎么喊,就是不开门。
最后蒋元驹只能报警求助,等事情处理好,已经很晚了。
后来,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一次。
蒋元驹意识到,必须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才行。
他来到村民家里,先是拉家常,让村民愿意听他说,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解释法律政策规定,终于打消了村民违建的念头。
蒋元驹常说“:我的工作决定了我必须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时刻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征文启事 ●征文内容:
1.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及工作感受,从不同视角,分享自己在城管工作中成长的历程,彰显新时代城管人昂扬的斗志和干事创业的拼劲激情。

2.讲述我市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3.围绕百年党建基本经验、党的创新理论与路线方针、新时代党建新探索,讲述基层党建实践思考和新时代城管人在党建引领下做出的积极贡献。

4.讲述城管执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在城市管理执法一线默默付出的城市劳动者的感人事迹。

5.在您眼中,人民城管精神、城管文化内涵是什么?为增强城管执法队伍的职业自豪感、集体归属感,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树立城管执法为民新形象,请您一起来支招。
●征文时间:至6月10日。
●征文要求:
1.作品切合主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健康向上,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笔触生动,语言清新,感染力强。

2.以记叙文、散文为主,篇幅1000字左右,不超过1200字。

3.应征作品必须原创,并保证未曾在任何报刊、书籍、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上发表。

4.投稿一律采用电子文档,以Word格式保存,文件名为“征文+标题+姓名”,邮件文末请注明投稿人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
老照片♥天赐 天马山野炊 上世纪80年代末集美中学师生天马山野炊,右蹲者为作者。
厦门天马山,一座曾经丝毫没有名气,海拔仅为394米的山峰,却成了集美中学学生历年春游、秋游的必去之处,延续了30多年。
学校老师风趣地说,天马山是集美中学的“根据地”。
期中考结束,该给初一学生放松一下了。
年级通知,周
六、日分两批春游,登天马山,以班级为单位,八人一组,可选择野炊,也可自带干粮,由学生自己决定。
一听说春游,学生们可高兴了,周五下午一放学,奔向菜市场,购置第二天的食物。
最为激动的要数寄宿生,周六清晨四点半,宿舍一片闹腾,敲脸盆、敲饭盒,等待天亮。
8时集合,7时学生就陆陆续续到校,背锅、带桶、提菜油米盐的,个个手里不闲着,围在一起,谈论中午的菜肴。
8时整,100多人排成长龙,浩浩荡荡向天马山出发。
学校距离天马山约4公里,走一个多小时到达山脚。
山路尽是沙土碎石,登到山顶已是气喘吁吁。
山上空气清新,无限风光。
休息片刻,准备做饭。
同学们寻找垒灶生火最佳处,然后分头行动,挖坑、找石头、垒灶、捡枯枝、提水、切菜……个个手忙脚乱,不亦乐乎。
对平时很少干家务的同学来说,生火是小事,做饭却是棘手事。
做菜还好,不在乎色与香,煮得熟就行。
煮干饭可得讲究下水的功夫,水下多了,煮糊状,水下少了,或是焦了,或是半生不熟。
煮得如何,组内同学不会埋怨,不会互相责怪的。
同学们轮流献技。
山头炊烟袅袅,香气飘溢。
吃饭时,东一堆,西一堆,坐着、蹲着、站着,大家边吃边聊,山间洋溢着同学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热情的学生邀请老师到他们组里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带干粮的同学也赶紧凑过去蹭吃。
饭罢,下棋,打扑克,自由活动,开心。
下午,填土灭火,平整,清扫,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下山回家。
晚上,学生还要伏案疾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春游——登天马山”。
这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徒步登山,锻炼学生的意志力;野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野外做饭,饭菜虽然没有家里的香,但享受的是一次集体生活的乐趣。
徒步之乐,留给学生美好回忆,至今记忆犹新。
而今,为保护学生安全,学校集体包车外出旅游;为保护生态,严禁野外用火,“野炊”成了往事。
真怀念那时母校的学习生活啊。
集美红色记忆征文征图选登 投稿邮箱:zfk@ 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 永远的红色丰碑 ♥许志军 上周末和同事相约,一同来到集美李林园,缅怀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的爱国烈士、女英雄李林。
走进李林园,前方是一座长方形石碑,刻着薄一波为李林烈士题的词“李林烈士女中豪杰;为国捐躯永垂史册”。
石碑上方是一尊李林骑骏马、持手枪英勇战斗的铜像。
李林,幼年侨居南洋,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积极参加革命、抗击日军。
她曾率部队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机智灵活,指挥有度,接连获胜。
李林面对敌人的屠刀和枪口,视死如归,这种对党无比忠诚的精神,赓续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凝聚了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站在浔江畔,倾听海涛声。
面对盎然勃发的鲜花翠柏,仿若看到了年仅25岁的李林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在血雨腥风中,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不顾怀有三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临危不惧,被围困后仍英勇抗击,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而牺牲…… 走进李林烈士纪念馆,场馆内展 出了李林生平照片和全国各地开展纪念活动的168幅照片,并通过48幅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李林灿若朝霞、艳丽如花的壮烈一生。
每一个画面都彰显着李林超乎常人的意志、忘我工作、奋斗、奉献的精神。
唯有把红色基因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落到行动上,才能激荡雄风浩气,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
在李林烈士纪念馆内,还陈列着李林的30余件实物,展示了李林在艰苦岁月里不屈不挠的斗志,挥洒智慧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后来,李林被称为“中华民族英雄最光辉典型”“归国华侨的楷模,青年知识分子的典范,中国妇女的旗帜”,她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更是一座永远的红色丰碑。
养浩然之气,励鸿鹄之志。
走出李林园,我远远回望,心底油然而生无比敬慕之情。
向后看,就是向前进,我们重温革命历史,纪念革命英雄,从英雄前辈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品质。
以国家的名义,铭记历史纪念英雄,是最深的敬意,更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与责任。
“集美红色记忆”征文征图启事 为广泛深入挖掘集美地方党史资源和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集美区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共同举办“集美红色记忆”征文征图活动,分故事征文和老照片(物件)征集两个部分,到5月31日为止。

一、故事征文:●参考选题:
1.参观集美革命遗址(遗迹、胜地)见闻、感悟;
2.集美英雄先烈激励我成长;
3.记一位学党史勇担当的党员干部;
4.传承集美红色传统的感人故事;
5.弘扬集美红色精神,我在岗位作贡献;
6.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见证集美地方党史在发展;
7.我自豪从事党史宣讲、研究工作等。
●征文要求:
1.以记叙文、散文为主,8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

2.投稿一律采用电子文档,以Word格式保存文件并命名为“征文+标题+姓名”。

二、征集老照片(物件):反映集美地方党史的人物或事件的老照片,铭刻着红色记忆的老物件(含奖杯、奖状、表彰通报等),请将老物件拍摄下来,附上200字左右图片说明。
文件命名为“照片+标题+姓名”。
难忘往事♥康业岭 半个包子 清晨上班,一辆电动自行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我扭头望去,一个年轻人单手骑电动车,另一只手正拿着热腾腾的包子往嘴里送。
“师傅,注意交通安全。
”我忍不住善意提醒。
对方举起半个包子,冲我摆手“。
兄弟,公司有规定,不能迟到!”那一个瞬间我怔住了,一件难以忘记的往事涌上心头。
十八岁那年,高考在即,我因为成绩不理想,选择只身一人去了广州。
随身带了五百元,除去车费、中介费和吃饭,进入电子厂时,身上只剩下130元。
那一刻,我真的后悔了。
回想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时光,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是多么幸福的事呀!事已至此,我只能咬牙做下去。
我把100元压在了箱底,以备回家作为盘 缠。
头发长了,忍耐着炎热不去理;肚子饿了,忍着饥饿喝口白开水。
工厂的早餐是米汤撒点葱花和盐巴;午餐是白米饭,豆角炒肉,南瓜炖菜;晚餐和中午的饭菜基本上一样,如果能冷不丁吃上一块肉,那也是分餐师傅的手“抖一抖”的馈赠。
电子厂订单多,加班加点是常事。
我和一位叫尤俊的湖南人比较要好,他也是高中毕业,因为家庭原因而辍学打工了。
也许是同病相怜的原因,他比较照顾我。
我当过搬运工,安装过电子纽扣,做过质检员。
一天晚上,我和尤俊走出厂区去逛街。
走到一家包子铺时,他邀请我吃包子。
我知道他家庭比较困难,就建议买一个包子俩人分。
来广州近一个月,我第一次尝到包子的味道。
我吃得很慢,味道特 别香,内心却是排江倒海。
我不止一次扪心自问,难道我就这样放弃学业打一辈子工吗?那晚,我和他畅谈了很多,我们的感情愈加亲近。
两个月后,我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仓库保管员。
当我把好消息告诉尤俊时,他很为我高兴。
那天下班后,我特意买了一个肉包,和他分了吃。
还请他到路边摊吃了一碗热干面。
半个包子,成了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三个月后,当我再去找他时,他的舍友告诉我,他已经离职去了别的工厂。
不久,我断然拒绝了领导的挽留,登上了回家的客车,我要去参军了。
此后,部队、军校、转业到地方,吃过无数个包子,然而当年的那半个包子味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更难忘的是奋斗的青春记忆。
夕阳红♥石兆佳且向花间留晚照 厦门大学刚刚迎来百年校庆,校园内外花团锦簇、一片喜气,也引发了我这个老摄友的兴致。
我一退休就报名参加了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摄影班。
老师李世雄可是大名鼎鼎的摄影家。
李老师课讲得很好,人又儒雅谦和,给我们上课是他的公益活动,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真是万分荣幸。
李老师要求我们读摄影史,树立起自己的审美。
他给我们讲摄影美学,讲摄影语言的三大特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人百听不厌。
我的同学有好多都成了高手行家,每学期还坚持来听课。
我这个对摄影完全不懂,连相机都不会用的外行,听了之后大受启发。
去年秋天,我报名参加了《厦门日报》摄影旅游团,在李世雄老 师的好弟兄何东方先生的带领下,前往尤溪采风。
还因此结识了来自温州的摄影高手王文光,并且成为朋友。
此番校庆前后,我从微信上看到了王文光摄友拍摄的厦大校园美景,发现他对线条特别敏感,捕捉得特别敏锐,富有艺术特色。
因此请他帮我拍几张,他爽快地答应了。
没想到我这个“老厦大”还不如他对校园美景了解得深切透彻。
他带我在文庆亭边、西校门口、陈嘉庚铜像前后,化学化工学院附近取景拍照。
我惊讶地发现他取景独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用的虽是普通手机,却能拍出很好的效果。
另外一位摄影高手是我的忘年交林郁如教授。
我退休后和她一起去南京和 扬州旅游,那是四年前的春天,南京鸡鸣寺的樱花开得正闹,扬州瘦西湖的风光正好,兴化的油菜花黄得醉人,林教授用手机给我拍下许多美照。
后来,她带我到鼓浪屿休养了五天,这是我第一次在鼓浪屿住下。
于是,鼓浪屿的大街小巷成为我们镜头的目标,我俩乐此不疲,拍下万国建筑博物馆的万千风情。
如今,数码摄影功能强大,这对摄影爱好者实在是福音。
只是我年老愚钝,学了几年摄影仍未登堂入室,实在汗颜。
不过因为此项爱好,倒交到一些同好,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和情趣。
用镜头记录下日新月异的时代,记录下生活的美好,有道是:“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军旅♥李文炳 海上历险记 4月23日是海军成立72周年,最近战友微信群讨论分外热烈,有战友上传了一张护卫艇编队训练的老照片,让我瞬间回忆起往昔一段舰艇编队的惊险经历。
45年前,我在东海舰队训练团学习的是航海操舵专业(舰艇驾驶员),这门专业是舰艇上最主要的岗位。
舰艇航行时,艇上几十名(大舰几百名)官兵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就掌握在操舵手手中。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我们结业后下艇都要再当一年的新兵。
首先学习舰艇上许多共同科目,克服晕船。
出海训练,只有风平浪静时,在老班长的保驾下才有机会动手操作舵轮。
我的老班长李元林是莆田人,他1969年入伍,当时已经服役8年,即将退役。
为了让我早日能独立操作,除了平时理论上传帮带,在出海时他也让我多实地操作。
下艇半年后,有一次到浙江三门湾附近进行舰艇编队训练。
老班长让我上岗操作,我们4艘舰艇开始组成单纵队航行,即每艘艇要保持一定距离,后面舰艇跟随前艇航迹并保持航向,这样的队形对操舵兵要求比较简单。
航行一段时间,前面的指挥艇发出组成梯队形的命令,即压浪队形,后面的舰艇要压住前面舰艇劈开的涌浪,并保持同航向航行,这对操舵兵要求非常高。
听到艇长下达口令“左舵,执行梯队,保持航向”,我是第一次操作这么高难度的队形,心里一慌,转向舵角过大,舰艇偏队出列,吃了前面舰艇劈出的涌浪。
记得当时舰艇速度约26节,一节等于一海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也就是说其速度相当于汽车行驶50公里每小时。
当时舰艇倾斜至甲板几乎贴近海面,李元林立即抢过舵轮调整航向,让舰艇顺浪航行,艇长也同时下令减速,才避免了舰艇倾翻的可能。
当舰艇返回队形时,大家才看到我满嘴及全身都是血。
卫生员检查后,发现我被舵轮敲断两颗门牙。
返航时,指导员李如宝一直安慰我,舰艇靠码头后,还派战友陪我到医疗所治疗。
后来又让我到舟山基地医院补了两颗“闪闪金牙”。
这两颗“闪闪金牙”伴随我整整25年。
那些年很纠结,说话都不敢太张口,担心“曝光”,毕竟才20岁的年轻小伙子就“老掉牙”,直到2000年有了新技术才换上烤瓷牙。
40年后战友重逢回顾此事,大家都觉得我是幸运者,如果当时钢铁的舵轮打到头上,就不是断牙那么简单了…… 如今国泰民安,当年见证事故的护卫艇胡艇长、于副艇长已离我们而去,李如宝在江苏泰州,老班长李元林在莆田安度晚年。
我们这批老战友常通过微信联系,大家都为自己年轻时保卫祖国海疆而自豪。
感悟♥汪志远 “白金”之约 第十九届厦马首冠“白金”(厦马获评2021“世界田联精英白金标”赛事)开赛,正值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如约而至,以5小时4分27秒安全完赛。
今年厦马不愧是“白金”赛事,保障很贴心,沿途各保障点既有解渴的饮用水,也有补充能量的水果蛋糕,还在几个关键点布置了“雨雾”降温。
提示很入心,“在42.195公里外,另一个你在等你”“坚持就是胜利,完赛即是冠军”“还有5公里,就可以发朋友圈了”等标语,一直鼓励参赛运动员奋勇向前。
细节很暖心,今年比赛风大,为防止参赛人员感冒,保障袋里还放置了“老姜红糖”,让运动员“马上补充能量,疲劳一扫而光”;完赛结束后,还有专门工作人员为完赛运动员挂“纪念牌”,保证仪式感。
我钟爱厦马,不仅仅是因为挑战自我,更主要的是改变了自我。
经过多年磨砺,我从追求“快”和“远”,慢慢回复到追求“本”和“真”。
从一个人孤单“傻跑”,到鼓动单位同事成立“红罂戒毒跑团”一起跑。
我常常告诫新跑友,马拉松赛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和健康第
一。
就好比“水滴石穿”,水要不停地滴,并滴在同一个地方,那是水厉害,还是时间厉害?既不是水厉害,也不是时间厉害,而是坚持厉害! 我常常用并不耀眼的成绩完赛厦马,就是基于这种理念。
厦马既是汗水的积累,也是脚步的丈量,用汗水积累经验,用脚步丈量人生。
如果平时不注重跑量的积累,仅凭一时心血来潮,是很难“化腐朽为神奇”的。
因此,许多专业运动员在退役后都说:“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慢跑可以让你跑得更久。
” 今年的厦马,因疫情原因推迟至4月举办,在这个口罩依旧是必需品的时节,能取下口罩,尽情奔跑、尽情呼吸是多么的幸福。
我也曾扪心自问,自己已年过五
十,平时工作任务也不轻松,为什么还要这么折腾参加马拉松赛?因为我一直有一种不服输、挑战自我的勇气,这也是我连续十七年参加厦马的最大收获,我也坚信,用厦马精神点缀的人生旅途必将更加精彩。
“白金”属于厦马,属于美丽年轻的马拉松之城,更属于每一个参加厦马的跑者,厦马与我的“白金”之约将伴随我的一生。

标签: #怎么样编程 #cpu #变速箱 #吃了 #优缺点 #ios14.3怎么样 #质量 #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