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4812090□E-mail:wenypp@
副刊
很多年没有来过这一方土地了。
日照和暖熨帖,初秋海滨,夏天的燥意缓缓退下去,海水依旧无际无涯,山的气象也苍茫浑厚。
想起海风山骨。
山风海骨如何?海骨大多一味嶙峋,线条简单又千变万化,又憨又灵,拙稚的朴素中见繁华,有混沌有沉静有动荡。
山风干脆坦荡潇洒,让人欢喜。
听过无数次山风,在瓦下,在窗前,在山中。
早春的风徐徐吹过,湿润生青的兴发之气荡漾开来。
夏日午后,暑气正热,山风化作笙箫,婉转缠绕在一个个山头。
深秋偶起大风,松涛呼啸如浪涛拍岸,有海水涨潮的意思。
冬天的风,凛冽如刀,一声声跌宕萧索。
倘或下了雪,风吹过,山里有鸣銮佩玉之声,像敲响了编钟。
人靠近海或走近山,能焕发生机,泯灭的童性也渐渐复苏。
在日照海边,日色大好,想起作孩子的辰光。
暑天午后,大人午睡了,推开侧门,去老房子看阳光下天井中飞舞的微尘,湿气蒸蒸而上,弥漫堂屋四周。
靠墙角石基的青苔还是湿润的,青砖上爬得高些的苔藓渐渐委顿。
打谷场上几个团筛晒满稻谷,稻穗金黄,阳光也金黄。
时间针脚绵密而义无反顾,屋檐的光影缓慢悠长,一寸寸靠近墙壁,一节节倒退。
乡村生活自有天地,周旋在屋前屋后,周旋在坛坛罐罐,即便繁忙也舒缓从容。
洗洗刷刷、缝缝补补,都是生活的味道。
此地有过一段日子叫莒国。
春秋时,齐襄公专横暴虐,公子小白离国出逃莒国避祸患。
很多年后,小白返齐坐上了君位,称齐桓公。
有一次,举行盛大的寿宴,鲍叔牙上前祝愿,说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艰难岁月。
桓公拜谢:寡人与士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谁的人生都有一段在莒的岁月,也需要“勿忘在莒”的情绪。
最难熬蹉跎在莒、前后不得,任命运的剑戟一次次穿身而过,无处可躲,躲不胜躲。
人生的明箭躲无可躲,人生的暗箭更是不知不觉在黑夜里蓦然而至,防不胜防。
零零星星读过东海之滨的莒国往事,史书泛黄,国家湮灭,臣民不在,只有海与山连绵浩渺。
原以为一砖一石建起来的城池坚不可摧,时间之水漫上来,冲洗得无影无踪。
光阴无情,何止寸金难买,丈金也买不到。
“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两千年前的川上一直流传至今。
午后有些昏沉,阳光泼辣,大放光明。
车行如水,去浮来山定林寺。
甫入山门,一株大银杏树迎面而来,赫然突兀而至。
树影塞得眼底满满的,不躲不藏轰然昂然肃然。
第一眼没有看见绿,看见的是褐色的树干与树后的青砖黑瓦,还有团团系住的红丝带,写满世间心事与凡俗的愿景。
四五千年的岁月,一棵树立在读书念经声中,立在市井嘈杂中,立在求佛拜祖 笔荟 日照兮 □胡竹峰 中,经过无数次风吹日晒、雨雪雷电。
一百多万个日夜,草木之躯变成山河湖海,化作铮铮金石。
让人疑心它是南山飞来的仙家之物,早已跳出三界。
老树是草木之神,是岁月之神,时间遗忘的沧海遗珠,使人与古代亲近。
恍惚里,从三代到春秋战国,两汉三国的风云依然演义,唐宋明清,一幕幕闪过,都是银杏前身,瞬息而已。
山川草木远比一个帝国一个王朝坚固长久。
前人古国荡然无存,植树人当年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树苗如此久远。
不远处,黄海之水依旧重复过往日日夜夜潮起潮落,带走一盏盏木船的渔火和岸边的灯光。
树干极大,如泥塑如铁铸如铜水浇灌而成,树冠更大。
一树绿叶在阴翳里,叶脉苍黄郁绿。
站在树下久了,生出沁凉感,伸手不及片叶。
不知道是不是岁月久远的缘故,觉得那一树银杏叶也很古老。
有一刹那的懵然,呆呆站立着,一瞬间是一个人的树。
每寸树皮每片树叶,都有故事都有心事。
树皮苍茫,像旧画的色泽,鼻底隐隐有旧气,是古树的气息,是砖瓦的气息,是墙角苍苔的气息。
不自然就怀旧了,想起皖西南乡野的气息,想起年少时光。
风吹过,树叶摆动极为缓慢,自在安稳,不以为意又独自沉迷。
脑海走马灯似的浮过一幕幕历史故事,身躯被一棵树缠住,心灵也被一棵树缠住。
在南方见过太多巨大的榕树,在村口,在山野,让人觉得震撼,却从未被压住。
榕树之大,只是旺盛,少了岁月时间的压力,少了投入心灵的重量。
时令秋天,除了傍晚后的潮气与偶尔飘过凉风,四野还是盛夏气象。
老银杏一树大绿,绿荫下,一头一身清凉。
枝干或伸或曲或虬或折,有一种荒落清寂意思。
再过几个月,寒风萧瑟,树叶飘零,那是另一番况味了。
树后有刘勰故居,说是故居实则是校经处。
门口对联有话头: 法汰东来传禅定,慧地北归校心经。
不知道南朝时候的格局是否也如今日模样。
当年的校经人,肉身入土,魂灵大概归于古树了。
一本本校过的经书,一代代纳入人心,上善若水的教化天下流传。
校对着古老的经书,仰望古树,叶落春生一年又一年,那时候的刘勰是长袍袈裟裹身的僧人。
在清晨午后傍晚的树下,会不会走走看看,看看远处,看看脚下,想一些虚无缥缈的心事呢。
隐逸的人逃离再远,逃不过命运的无情与时局的动荡。
狂风暴雨冰雪压住荒草,荒草总有起身的时候,人生不会重来。
人如草芥,又不如草芥。
刘勰才会说人虽集万物之灵,却像草木一样脆弱,所以要留下文章,名逾金石之坚。
这样的感受年纪越大体会越深,实在是因为体悟出人的渺小吧。
一世浮埃,念想文章灿烂不灭。
站在大树下,念头是关于回忆的。
前些年见过一幅明人手笔,画的也是大树,雨天挂在旧宫殿里,与杜牧、苏东坡、徐渭的笔墨真迹一起。
悠悠天地之间只有一棵树,粗壮如屈铁,孤零零的,树叶落尽,枝丫簇簇,一片萧瑟的秋冬残景。
天边一抹晚霞,青山隐约如沙丘。
身着白袍红衣的老人,持杖徘徊行吟,站立土坡遥遥远望,像是不忍离去,又像是无奈作别。
那一幅旷远的图纸,困囿了太多鲜活的生命。
纸本古树背景简练空旷,飘零罄尽,却有傲然不屈服的倔强,绝去甜俗蹊径,是董其昌所说的士气。
听之有声,思之成咏,给人沉郁、悲愤、孤寂、苍凉之感。
作画者自题有七言绝句: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同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
诗里情绪太多,逸民难掩的苦楚,史家孤愤的心事。
书上说,清军攻陷嘉兴城,画家外逃避难,家里遭劫,半生经营半为践踏,半为灰烬。
堂兄不愿降清,带着两个儿子和一妾跳水自杀。
万物如烟云过眼观之即可,身在其中,谁又能逃脱哀愁。
肉身易碎,有些人的气节却从来压不垮,寓于文字,寄于丹青墨迹,心性难熄的火种藏在碳灰里。
题画诗鲁迅多次书录条幅送给友人,说忘何人所作,将原文“日薄”易为“日落”,“西山”改换“沧溟”“,短策”写成“杖策”。
那是前辈玲珑的文心与跌宕的机巧,也是字里游戏。
画家崇祯元年曾经齐鲁,出长城,历燕山,游妫川,一路走走停停九个月,不知道有没有踏过我今日走过的土地,来到眼前这棵大银杏树下。
姑且当他来过,姑且将那一幅纸本大树当作写生图页。
生和死、古与今、虚或实从来须臾不分。
在齐鲁大地行走。
脚下土地有最初的日色,也有中华文明的曙光。
古书上说这一带人天性柔顺、好让不争,故能礼让处世,宽大宽容,也就是俗话说的有容乃大。
心想也只有这一方土地能容下这么大这么老的树。
大树多长在万木葱茏、花草杂陈的地方。
人也如此,要做自己的树,又不能脱离 人海,与世无关又唇齿相连,陶渊明离群索居也还有他的酒客。
安静的夜晚。
真是安静的夜晚,不安静又如何?或坐或卧于灯下,闲翻一本本旧书,有册《文心雕龙》“。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起句口气之大,气势恢宏,也是仕途舛逆后的慰藉。
文心是言为文章的用心,刘勰的文心以惆怅喂养而成,如青铜古物,在命运起伏与静寂里掩埋长久,出土时已经生满了铜绿。
刘勰观物体情细腻到让人惊喜,偶有诙谐。
书上说“,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
到底太多不甘,凝成奇崛的玄学与偏激的论点。
那时候的刘勰未经不惑,年轻的血性在时代与命运的压迫中一点点回流,化为文字,自笔管流淌而下。
当年劳身劳力中,靠一本本书吊着一口文气不散,《文心雕龙》更是一章章看,对灯而读,一字一句不忍错过。
书末诗赞掷地有声: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太阳是天上的日头,文字是地上的日头。
太阳光照生发万物,文字的光照打亮人心。
倘或没有文字,万古真像漫漫长夜一样漆黑沉闷了。
文字虽迥异,却记录了不同人种的光明,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刘勰家贫好学,郁郁不得志,以字为业,一生志趣信仰如此,有浩然气。
实在也是无奈,最后不得不烧发明志出家为僧。
据说他晚年自建康还籍,在浮来山营造北定林寺,最终蜷缩在山野古寺老树下。
古典悠长的浪漫背后有太多的无奈凄清。
《文心雕龙》之外,看过刘勰老来给石城寺石像写的碑记,经冬银杏的况味,别有情愫。
老来一味为文而文,少了天朗气清的贵气,没有《文心雕龙》跳脱自喜。
倒是清人赵之谦留下大楷墨迹碑记存世,苍劲有力。
踏出石阶,太阳斜挂西边,照过那一座我不知道名字的山脉。
峰峦在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不知首尾。
黄昏落日下,反复想起那幅纸本树,想起那棵老银杏。
回头看看,空无一人,几声秋蝉微弱的鸣叫,几声鸟鸣。
日暮途远,一时忘了人间何世。
树下好像立着一人,长髻古服,举头仰望,远处是落日。
日照之下,万木淡淡金黄。
日照,日出初光先照。
日照,灿烂日光映照。
是幻觉,也可能是天气太热,日照之下泛着白光,尤其是远山的石头。
草木是浅色的绿,衬得石头格外白,像匍匐着一尊尊玉麒麟。
日照灿烂,天空晴朗。
那几天贪睡,真该去海边看一次日出,东方大地曙光先照的日出,是一幅恢弘的画。
想起另外一幅纸本山水,高山大岭,白雪皑皑,长城逶迤起伏,苍苍莽莽的黄河奔流不息,大海波涛滚滚。
云开雪霁,画面一轮旭日金光灿烂。
日照兮,日照兮,照出欣欣生气。
诗苑 太平山禅心在云水之上佛像低垂并不期待世人的膜拜 雨水渗透青岩和脚步凉意如盛大莲花笼罩执着的人啊总渴望觅得一方坚实的皈依地 他曲折而上从最高楼看取猛洞河不为人知的谦卑安宁禅心在云水之中 洛塔石林这些垂直于地面的倔强与嶙峋 庚子仲秋湘西纪行 几乎只有野藤与荆棘相伴 这些硬搭与斩截而成的石门几乎无人能一次性穿越而不重复 这些暴雷也劈不散的硬骨头啊无数次劫难与抗争化为绝对的沉默 这大地上最早崛起的阵列也势必坚持到天荒地老的最后时刻 苗儿滩桔林这些金黄的、甜蜜的肉身在更广大的翠绿中半遮半掩这些散发着芳香的尤物半里之外就令人心神一振 如果你不让我细细品尝一枚桔子那我将不容分说带走一大堆桔子 如果他不曾用汗水和细心种下一片桔林那也会心甘情愿花掉银子换走桔子 没有桔子滋润的嘴唇索然无味没有桔林点燃的秋天黯然失色 惹巴拉 我们穿过一道又一道心门在夜色幻化的长桥上交谈惹巴拉的王在山顶俯视无言 我们谈论完烦心事又交换了感慨洗车河中飘曳着灯笼的红裙惹巴拉的后裔在山脚悄悄登上小船 朋友啊王的事业和纠葛与我们无关且静观这个宁静的山乡夜惹巴拉的美好也许只闪现一次 □马笑泉 乌龙山村掌声和欢笑代替了鞭炮山村迎来了它无冕的缔造者 水老师向村民和群山连连拱手旧雨新知都看清了他皱纹间的激动 四丫头隐身于穿牛仔裤的姑娘们中容光焕发目含羞色钻山豹没有现身他正在山的另一边照看大棚蔬菜 他们都叫你榜爷啊但榜爷何曾如此放松慈祥在众人的簇拥中双眼湿润拿刀者永不如执笔者幸福 心语 云零碎地悬在空中,露出几分清澈进帽里,不断将帽檐往后拉扯,我不得上的声音,这些声音一点一点融合在混在一起,无声无息地钻到我的身体 的湛蓝。
此时路边的树叶已经黄了,褪不伸出一只手去拽住,跟路边的人一样一起,将我的寒冷一瞬间无限放大。
里,胃口被打开,饥饿感便更加强烈 色的叶子卷着边,零零碎碎的挂在枝叉一股脑往前走。
公交站离单位不过
三 我的肚子还是空的,一天忙碌的工了。
牛肉面很快端上,一根根白面拥 上,像老头一般垂着头,安静地在这个五分钟的路程,等我走到那儿,裸露在作占据了我的生活。
本来还没有胃口在一起,在瓷白色的碗里不断地叠加 阳光还算温暖的下午晒着太阳。
枯败外的手指已经被冻得微微颤栗。
我背去饱腹,现在却突然想来碗热腾腾的汤成毛线团的模样,旁边整齐地摆放着 冬完整的树叶被风卷到地上,在道路两边堆积着,铺成了一片松软的枯黄色小河。
用脚轻轻去踩,堆积的落叶发出细微的“咔嚓”声,好像在生命的最后倾诉 对着风口,赶紧将手塞进怀里暖暖。
此时路边等车的人不少,人们只能在风里站着,身形带着狼狈。
幸好我运气不差,手指刚刚回暖,公交车也正巧到站。
面。
到站下车,重新戴上帽子,再走上三四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家牛肉面馆。
牛肉面馆里冒着热气,屋外的冷和室内的热交替,在玻璃门上形成一层水 几片牛肉片。
汤水清淡透彻,上面浮着一层红黄色的热油,热油卷着葱花,颜色诱人。
匆匆几口下肚,热气从外而内温暖到心里,等端起碗喝口剩下 着什么。
天色渐晚,太阳的最后一缕红 晚上突然的降温阻挡了很多人外汽。
从外面看过去,店里面的人好像坐的清汤,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来光被低沉下来的天给吞噬了。
晚风骤起,树叶拼命抓住树枝,挣扎中发出一阵“哗哗”声。
又是几片枯叶飘落。
树叶落在行人脚下,有的甚至大胆勾住大 出,我侥幸在这个点等到了一个座位。
城市的夜灯已经拉亮了,我将身体松散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发呆。
公交车速度慢,倒流的树和人在 在云雾缭绕之中。
我是熟客,店老板热情,还没点菜就先端来一杯热茶。
热水的温度传递到玻璃杯外侧,再将我冰凉冻僵的手指紧紧包裹住,我的心好像也 让胃满足之后,我再次给自己戴上帽子。
打开门,却发现此时的风已经温顺了不少。
风虽然不大,但是温度却更低了。
我低着头匆匆往家赶,冻骨的冷 衣的帽兜,开始一段冒险的旅程。
行人红黄的灯光中被拉成一个个小点。
车会暖起来。
工作一天的压力被深秋突让我板着五官,看不清眼前的路。
我顺 脚步匆匆,不顾欣赏眼前凋落的叶,便里安静,上车的人们还没有从外面的变的天无限放大,唯有寒冷后的一杯热着灯火方向走,视线里朦胧的明亮色彩 消失在城市一隅。
寒风中清醒过来,没有人愿意张开被茶可以感到满足。
突然被破坏,几片雪花轻飘飘的在眼前 中午温度还很适宜,晚上却突然降风刮着生疼的嘴巴说话。
我将头抵靠 今晚的天气成了热点新闻,邻座飘下,这仿佛是个召唤。
温。
我刚下班出来,迎面而来的大风直在车窗和后椅背的缝隙里,玻璃窗格的情侣挨在一起看着窗外狼狈的行 随后,雪从无尽的黑暗里落了下 冯 接将我额前的刘海吹起。
狂风呼啸中几片树叶刮在脸上,让我睁不开眼。
冷 外冷,好像将外面的温度传递到了我的身上,我又置身于那寒风中的尴尬 人,给这场降温下了定义——冬。
南方的秋天长,冬天来的快。
我和这座 来,落在帽子和大衣肩头,落在树枝梢头。
不一会儿地上的落叶就被重新覆 祉艾 风拍着脸,温度好像一瞬间跌落至零境地。
窗外的风声很大,隔着一层玻城市里所有人一样,在感受着秋天的盖上一层薄雪,一瞬间另一个颜色就占 下。
我将大衣外套的帽子盖在头上,扣璃都可以清晰听到树叶抖落的声音,温婉的一瞬间,突然面临另一个季节领了这个城市。
紧胸前的牛角扣,抵着风前行。
有风鼓人们牙齿打颤的声音,鞋底踩在枯叶的到来。
店里的热气和牛肉汤的味道 此刻,冬天真正来临了。
□ ·2020年12月2日 乡村 父亲一手拉着儿子的小手,一手指着前方金黄色的稻田说:那就是稻谷,就是你每天吃的白米饭。
儿子似懂非懂:白米饭怎么会是金黄色的呢?稻谷为什么会长在地上呢?父亲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就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子,带你去上山遗址馆看看,你就会知道了。
上山遗址馆北面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色,它是当地政府组织村民有意种植的,为的就是用来说明上山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被确认为——世界稻作的发源地,这也是上山遗址对人类、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在遗址周边种植一大片稻谷,有利于向游客说明上山遗址的文化内涵。
上山遗址馆坐落在浙江中部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境内,处在一个低矮的山丘上。
听村民们说,这个地方从祖上传下 女女、老老少少按照族长的分工,忙着各自的活儿,造房子的、取稻米的、打制石器的、做夹炭陶器的等等,有篝火和炊烟、有劳作的声响和呐喊、有孩童追逐嬉闹的欢笑,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场景啊! 父子俩沉浸在这样的场景之中,这倒和馆内展品的布置和环境的营造是相协调的,但儿子的好奇心远超越了这种氛围。
只听儿子仰起头对父亲说:这么黑乎乎的一粒小米,是怎么发现的呢?和我们现在的稻米一样吗? 与开始时的问题不同,这两个问题直问得父亲哑口无言。
我告诉这位父亲,跟着考古人的脚步,去倾听考古人的回答吧! 三十年前,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一下子将人类稻作文明的源头 上山秋色 ——为上山遗址发现二十年而写 □何金海 来一直都叫“上山堰”。
堰字从土、从匽(yàn),匽意为“帝王退休”,土与匽合起来表示“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本义:拦河蓄水;释义:较低的挡水构筑物,作用是提高上游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说明这个地方必有溪或河,但遗址四周却并没有溪河。
只有西侧的断崖,明显有河流冲刷侵蚀的遗迹,经过考古发掘,农耕层下面都是沙滩,证明是古河道的遗留。
考古专家认为,“上山堰”不适合称呼一个史前遗址,就把堰字去了,叫上山遗址。
但在我看来,叫上山堰遗址,反而与其后的跨湖桥遗址、河姆渡遗址,堰、桥、渡等,有一种天然的呼应之妙。
上山遗址、上山文化,早已被考古界命名,人们也早已叫惯了、听惯了、用惯了。
在上山遗址馆,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径直来到一个展柜前。
大大的展柜里安放着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里是一个只有通过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楚的黑点,然而这个小小的黑点,却是上山遗址馆里最为神奇的展品,因为正是它——揭开了上山遗址的万年之谜,它是一粒碳化的稻米,一粒一万年前的稻米。
只见父亲抱起儿子,让他对着放大镜看那粒黑乎乎的稻米,儿子看了足有几分钟,还是看不够的意思:他不懂白米饭怎么会是黑的呢?一万年,他还不清楚是多长的时间,白米饭怎么能留下来呢?别说一粒小小的米饭,就是一颗铁球,埋在地底下,经历万年的侵蚀,恐怕也要锈化无形了。
这粒稻米,是2005年秋天被发现的。
我相信,那一定是个金黄色的秋日,与万年前那个金黄色的秋,几乎有些相像。
那粒金黄色的稻谷随着稻秆、稻穗和稻叶一起被上山人收割,取稻谷;然后将稻谷置于石磨盘上,用石球碾压获得稻米,剩下的碎稻壳也就是我们叫的谷糠了,稻米已经成为万年前上山人的重要粮食了,上山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食稻米部族了。
聪明的上山人还将那些碎稻壳与泥土搅拌,做成陶胎,经高温烧烤后成为夹炭陶器,用于烧制稻米等食物的炊具和存放食物、油料等的陶罐。
完全可以想象,万年前的上山人在一个个金黄色的秋天,收获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在享受香喷喷的稻米饭(包括粥)后,在巍峨的仙华山下、浦阳江畔,或晨曦中、或晚霞里,男男 追溯到七千年前,震惊了全世界,日本人更是将河姆渡视为圣地。
稻米已是人类的主粮之
一,养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民以食为天,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啊! 而上山遗址的发现,一下子又将这个伟大创造的时间点比河姆渡提前了整整三千年。
那是2004年的深秋,对上山遗址的考古挖掘进入第二阶段,也是关键阶段。
因为,送检的四个夹炭陶样品经碳-14测定,将上山遗址的年代校正数据确定为距今约11400~8600年;《中国文物报》在头版刊发了《浙江浦江县发现距今万年左右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轰动了整个考古界;特别是上山遗址夹炭陶片中蕴含的稻作文化信息,迅速点燃了考古界同行们的热情。
香港中文大学的吕烈丹博士最早向上山遗址的发现者浙江省考古所专家蒋乐平发出合作意愿,她委托另一位合作者赵志军博士专程将一台最先进的浮选机送到浦江,意在通过浮选技术,在土壤中获得更多有关稻的证据。
蒋乐平先生的同事郑云飞博士在一片夹炭陶片中测量了陶胎中保存较完整的稻谷印痕和稻粒的饱满度,提出了上山稻为栽培稻的观点;又通过对遗存小穗轴和稻叶的细心观察,确定上山稻正处于被上山人驯化的早期状态。
判断的原理很简单:野生稻的谷粒在成熟后会自然脱落,小穗轴的轴面是光滑的;而栽培稻,经人工选育后,穗粒的附着性逐渐增强,自然脱落功能退化,收获时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才能将稻粒从稻穗上打落,这样小穗轴就会出现断痕。
我们现在用打稻机、收割机取稻谷,就是最好的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第一粒上山米通过浮选技术终于找到了。
这粒小小的碳化的不起眼的上山米,终于将上山遗址定格为上山文化。
从美丽的小洲出发,过一个渡口,跨一座桥,来到了上山。
我对父子俩说:你们可以从上山开始,去跨湖桥走走、去河姆渡看看,最后去良渚歇歇。
白米饭对今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它也点燃了我们超越万年的激动:浦江万年前的祖先,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喝着香喷喷的白米粥,珍惜着稻米和谷糠;住着木结构的房屋,耕耘着脚下的黄土地,夕阳西下,枕着仙华山的彩霞,听着浦阳江的涛声,进入和美香甜的梦乡…… 刊头题字冯骥才 本报所付稿酬包括作品数字化和信息网络传播的报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邮政编码:100029办公室(:010)64810369广告部:(010)64812322发行部:(010)64811201广告发布登记证:京朝工商广登字20170068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印刷零售价:1.00元
日照和暖熨帖,初秋海滨,夏天的燥意缓缓退下去,海水依旧无际无涯,山的气象也苍茫浑厚。
想起海风山骨。
山风海骨如何?海骨大多一味嶙峋,线条简单又千变万化,又憨又灵,拙稚的朴素中见繁华,有混沌有沉静有动荡。
山风干脆坦荡潇洒,让人欢喜。
听过无数次山风,在瓦下,在窗前,在山中。
早春的风徐徐吹过,湿润生青的兴发之气荡漾开来。
夏日午后,暑气正热,山风化作笙箫,婉转缠绕在一个个山头。
深秋偶起大风,松涛呼啸如浪涛拍岸,有海水涨潮的意思。
冬天的风,凛冽如刀,一声声跌宕萧索。
倘或下了雪,风吹过,山里有鸣銮佩玉之声,像敲响了编钟。
人靠近海或走近山,能焕发生机,泯灭的童性也渐渐复苏。
在日照海边,日色大好,想起作孩子的辰光。
暑天午后,大人午睡了,推开侧门,去老房子看阳光下天井中飞舞的微尘,湿气蒸蒸而上,弥漫堂屋四周。
靠墙角石基的青苔还是湿润的,青砖上爬得高些的苔藓渐渐委顿。
打谷场上几个团筛晒满稻谷,稻穗金黄,阳光也金黄。
时间针脚绵密而义无反顾,屋檐的光影缓慢悠长,一寸寸靠近墙壁,一节节倒退。
乡村生活自有天地,周旋在屋前屋后,周旋在坛坛罐罐,即便繁忙也舒缓从容。
洗洗刷刷、缝缝补补,都是生活的味道。
此地有过一段日子叫莒国。
春秋时,齐襄公专横暴虐,公子小白离国出逃莒国避祸患。
很多年后,小白返齐坐上了君位,称齐桓公。
有一次,举行盛大的寿宴,鲍叔牙上前祝愿,说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艰难岁月。
桓公拜谢:寡人与士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谁的人生都有一段在莒的岁月,也需要“勿忘在莒”的情绪。
最难熬蹉跎在莒、前后不得,任命运的剑戟一次次穿身而过,无处可躲,躲不胜躲。
人生的明箭躲无可躲,人生的暗箭更是不知不觉在黑夜里蓦然而至,防不胜防。
零零星星读过东海之滨的莒国往事,史书泛黄,国家湮灭,臣民不在,只有海与山连绵浩渺。
原以为一砖一石建起来的城池坚不可摧,时间之水漫上来,冲洗得无影无踪。
光阴无情,何止寸金难买,丈金也买不到。
“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两千年前的川上一直流传至今。
午后有些昏沉,阳光泼辣,大放光明。
车行如水,去浮来山定林寺。
甫入山门,一株大银杏树迎面而来,赫然突兀而至。
树影塞得眼底满满的,不躲不藏轰然昂然肃然。
第一眼没有看见绿,看见的是褐色的树干与树后的青砖黑瓦,还有团团系住的红丝带,写满世间心事与凡俗的愿景。
四五千年的岁月,一棵树立在读书念经声中,立在市井嘈杂中,立在求佛拜祖 笔荟 日照兮 □胡竹峰 中,经过无数次风吹日晒、雨雪雷电。
一百多万个日夜,草木之躯变成山河湖海,化作铮铮金石。
让人疑心它是南山飞来的仙家之物,早已跳出三界。
老树是草木之神,是岁月之神,时间遗忘的沧海遗珠,使人与古代亲近。
恍惚里,从三代到春秋战国,两汉三国的风云依然演义,唐宋明清,一幕幕闪过,都是银杏前身,瞬息而已。
山川草木远比一个帝国一个王朝坚固长久。
前人古国荡然无存,植树人当年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树苗如此久远。
不远处,黄海之水依旧重复过往日日夜夜潮起潮落,带走一盏盏木船的渔火和岸边的灯光。
树干极大,如泥塑如铁铸如铜水浇灌而成,树冠更大。
一树绿叶在阴翳里,叶脉苍黄郁绿。
站在树下久了,生出沁凉感,伸手不及片叶。
不知道是不是岁月久远的缘故,觉得那一树银杏叶也很古老。
有一刹那的懵然,呆呆站立着,一瞬间是一个人的树。
每寸树皮每片树叶,都有故事都有心事。
树皮苍茫,像旧画的色泽,鼻底隐隐有旧气,是古树的气息,是砖瓦的气息,是墙角苍苔的气息。
不自然就怀旧了,想起皖西南乡野的气息,想起年少时光。
风吹过,树叶摆动极为缓慢,自在安稳,不以为意又独自沉迷。
脑海走马灯似的浮过一幕幕历史故事,身躯被一棵树缠住,心灵也被一棵树缠住。
在南方见过太多巨大的榕树,在村口,在山野,让人觉得震撼,却从未被压住。
榕树之大,只是旺盛,少了岁月时间的压力,少了投入心灵的重量。
时令秋天,除了傍晚后的潮气与偶尔飘过凉风,四野还是盛夏气象。
老银杏一树大绿,绿荫下,一头一身清凉。
枝干或伸或曲或虬或折,有一种荒落清寂意思。
再过几个月,寒风萧瑟,树叶飘零,那是另一番况味了。
树后有刘勰故居,说是故居实则是校经处。
门口对联有话头: 法汰东来传禅定,慧地北归校心经。
不知道南朝时候的格局是否也如今日模样。
当年的校经人,肉身入土,魂灵大概归于古树了。
一本本校过的经书,一代代纳入人心,上善若水的教化天下流传。
校对着古老的经书,仰望古树,叶落春生一年又一年,那时候的刘勰是长袍袈裟裹身的僧人。
在清晨午后傍晚的树下,会不会走走看看,看看远处,看看脚下,想一些虚无缥缈的心事呢。
隐逸的人逃离再远,逃不过命运的无情与时局的动荡。
狂风暴雨冰雪压住荒草,荒草总有起身的时候,人生不会重来。
人如草芥,又不如草芥。
刘勰才会说人虽集万物之灵,却像草木一样脆弱,所以要留下文章,名逾金石之坚。
这样的感受年纪越大体会越深,实在是因为体悟出人的渺小吧。
一世浮埃,念想文章灿烂不灭。
站在大树下,念头是关于回忆的。
前些年见过一幅明人手笔,画的也是大树,雨天挂在旧宫殿里,与杜牧、苏东坡、徐渭的笔墨真迹一起。
悠悠天地之间只有一棵树,粗壮如屈铁,孤零零的,树叶落尽,枝丫簇簇,一片萧瑟的秋冬残景。
天边一抹晚霞,青山隐约如沙丘。
身着白袍红衣的老人,持杖徘徊行吟,站立土坡遥遥远望,像是不忍离去,又像是无奈作别。
那一幅旷远的图纸,困囿了太多鲜活的生命。
纸本古树背景简练空旷,飘零罄尽,却有傲然不屈服的倔强,绝去甜俗蹊径,是董其昌所说的士气。
听之有声,思之成咏,给人沉郁、悲愤、孤寂、苍凉之感。
作画者自题有七言绝句: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同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
诗里情绪太多,逸民难掩的苦楚,史家孤愤的心事。
书上说,清军攻陷嘉兴城,画家外逃避难,家里遭劫,半生经营半为践踏,半为灰烬。
堂兄不愿降清,带着两个儿子和一妾跳水自杀。
万物如烟云过眼观之即可,身在其中,谁又能逃脱哀愁。
肉身易碎,有些人的气节却从来压不垮,寓于文字,寄于丹青墨迹,心性难熄的火种藏在碳灰里。
题画诗鲁迅多次书录条幅送给友人,说忘何人所作,将原文“日薄”易为“日落”,“西山”改换“沧溟”“,短策”写成“杖策”。
那是前辈玲珑的文心与跌宕的机巧,也是字里游戏。
画家崇祯元年曾经齐鲁,出长城,历燕山,游妫川,一路走走停停九个月,不知道有没有踏过我今日走过的土地,来到眼前这棵大银杏树下。
姑且当他来过,姑且将那一幅纸本大树当作写生图页。
生和死、古与今、虚或实从来须臾不分。
在齐鲁大地行走。
脚下土地有最初的日色,也有中华文明的曙光。
古书上说这一带人天性柔顺、好让不争,故能礼让处世,宽大宽容,也就是俗话说的有容乃大。
心想也只有这一方土地能容下这么大这么老的树。
大树多长在万木葱茏、花草杂陈的地方。
人也如此,要做自己的树,又不能脱离 人海,与世无关又唇齿相连,陶渊明离群索居也还有他的酒客。
安静的夜晚。
真是安静的夜晚,不安静又如何?或坐或卧于灯下,闲翻一本本旧书,有册《文心雕龙》“。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起句口气之大,气势恢宏,也是仕途舛逆后的慰藉。
文心是言为文章的用心,刘勰的文心以惆怅喂养而成,如青铜古物,在命运起伏与静寂里掩埋长久,出土时已经生满了铜绿。
刘勰观物体情细腻到让人惊喜,偶有诙谐。
书上说“,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
到底太多不甘,凝成奇崛的玄学与偏激的论点。
那时候的刘勰未经不惑,年轻的血性在时代与命运的压迫中一点点回流,化为文字,自笔管流淌而下。
当年劳身劳力中,靠一本本书吊着一口文气不散,《文心雕龙》更是一章章看,对灯而读,一字一句不忍错过。
书末诗赞掷地有声: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太阳是天上的日头,文字是地上的日头。
太阳光照生发万物,文字的光照打亮人心。
倘或没有文字,万古真像漫漫长夜一样漆黑沉闷了。
文字虽迥异,却记录了不同人种的光明,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刘勰家贫好学,郁郁不得志,以字为业,一生志趣信仰如此,有浩然气。
实在也是无奈,最后不得不烧发明志出家为僧。
据说他晚年自建康还籍,在浮来山营造北定林寺,最终蜷缩在山野古寺老树下。
古典悠长的浪漫背后有太多的无奈凄清。
《文心雕龙》之外,看过刘勰老来给石城寺石像写的碑记,经冬银杏的况味,别有情愫。
老来一味为文而文,少了天朗气清的贵气,没有《文心雕龙》跳脱自喜。
倒是清人赵之谦留下大楷墨迹碑记存世,苍劲有力。
踏出石阶,太阳斜挂西边,照过那一座我不知道名字的山脉。
峰峦在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不知首尾。
黄昏落日下,反复想起那幅纸本树,想起那棵老银杏。
回头看看,空无一人,几声秋蝉微弱的鸣叫,几声鸟鸣。
日暮途远,一时忘了人间何世。
树下好像立着一人,长髻古服,举头仰望,远处是落日。
日照之下,万木淡淡金黄。
日照,日出初光先照。
日照,灿烂日光映照。
是幻觉,也可能是天气太热,日照之下泛着白光,尤其是远山的石头。
草木是浅色的绿,衬得石头格外白,像匍匐着一尊尊玉麒麟。
日照灿烂,天空晴朗。
那几天贪睡,真该去海边看一次日出,东方大地曙光先照的日出,是一幅恢弘的画。
想起另外一幅纸本山水,高山大岭,白雪皑皑,长城逶迤起伏,苍苍莽莽的黄河奔流不息,大海波涛滚滚。
云开雪霁,画面一轮旭日金光灿烂。
日照兮,日照兮,照出欣欣生气。
诗苑 太平山禅心在云水之上佛像低垂并不期待世人的膜拜 雨水渗透青岩和脚步凉意如盛大莲花笼罩执着的人啊总渴望觅得一方坚实的皈依地 他曲折而上从最高楼看取猛洞河不为人知的谦卑安宁禅心在云水之中 洛塔石林这些垂直于地面的倔强与嶙峋 庚子仲秋湘西纪行 几乎只有野藤与荆棘相伴 这些硬搭与斩截而成的石门几乎无人能一次性穿越而不重复 这些暴雷也劈不散的硬骨头啊无数次劫难与抗争化为绝对的沉默 这大地上最早崛起的阵列也势必坚持到天荒地老的最后时刻 苗儿滩桔林这些金黄的、甜蜜的肉身在更广大的翠绿中半遮半掩这些散发着芳香的尤物半里之外就令人心神一振 如果你不让我细细品尝一枚桔子那我将不容分说带走一大堆桔子 如果他不曾用汗水和细心种下一片桔林那也会心甘情愿花掉银子换走桔子 没有桔子滋润的嘴唇索然无味没有桔林点燃的秋天黯然失色 惹巴拉 我们穿过一道又一道心门在夜色幻化的长桥上交谈惹巴拉的王在山顶俯视无言 我们谈论完烦心事又交换了感慨洗车河中飘曳着灯笼的红裙惹巴拉的后裔在山脚悄悄登上小船 朋友啊王的事业和纠葛与我们无关且静观这个宁静的山乡夜惹巴拉的美好也许只闪现一次 □马笑泉 乌龙山村掌声和欢笑代替了鞭炮山村迎来了它无冕的缔造者 水老师向村民和群山连连拱手旧雨新知都看清了他皱纹间的激动 四丫头隐身于穿牛仔裤的姑娘们中容光焕发目含羞色钻山豹没有现身他正在山的另一边照看大棚蔬菜 他们都叫你榜爷啊但榜爷何曾如此放松慈祥在众人的簇拥中双眼湿润拿刀者永不如执笔者幸福 心语 云零碎地悬在空中,露出几分清澈进帽里,不断将帽檐往后拉扯,我不得上的声音,这些声音一点一点融合在混在一起,无声无息地钻到我的身体 的湛蓝。
此时路边的树叶已经黄了,褪不伸出一只手去拽住,跟路边的人一样一起,将我的寒冷一瞬间无限放大。
里,胃口被打开,饥饿感便更加强烈 色的叶子卷着边,零零碎碎的挂在枝叉一股脑往前走。
公交站离单位不过
三 我的肚子还是空的,一天忙碌的工了。
牛肉面很快端上,一根根白面拥 上,像老头一般垂着头,安静地在这个五分钟的路程,等我走到那儿,裸露在作占据了我的生活。
本来还没有胃口在一起,在瓷白色的碗里不断地叠加 阳光还算温暖的下午晒着太阳。
枯败外的手指已经被冻得微微颤栗。
我背去饱腹,现在却突然想来碗热腾腾的汤成毛线团的模样,旁边整齐地摆放着 冬完整的树叶被风卷到地上,在道路两边堆积着,铺成了一片松软的枯黄色小河。
用脚轻轻去踩,堆积的落叶发出细微的“咔嚓”声,好像在生命的最后倾诉 对着风口,赶紧将手塞进怀里暖暖。
此时路边等车的人不少,人们只能在风里站着,身形带着狼狈。
幸好我运气不差,手指刚刚回暖,公交车也正巧到站。
面。
到站下车,重新戴上帽子,再走上三四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家牛肉面馆。
牛肉面馆里冒着热气,屋外的冷和室内的热交替,在玻璃门上形成一层水 几片牛肉片。
汤水清淡透彻,上面浮着一层红黄色的热油,热油卷着葱花,颜色诱人。
匆匆几口下肚,热气从外而内温暖到心里,等端起碗喝口剩下 着什么。
天色渐晚,太阳的最后一缕红 晚上突然的降温阻挡了很多人外汽。
从外面看过去,店里面的人好像坐的清汤,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来光被低沉下来的天给吞噬了。
晚风骤起,树叶拼命抓住树枝,挣扎中发出一阵“哗哗”声。
又是几片枯叶飘落。
树叶落在行人脚下,有的甚至大胆勾住大 出,我侥幸在这个点等到了一个座位。
城市的夜灯已经拉亮了,我将身体松散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发呆。
公交车速度慢,倒流的树和人在 在云雾缭绕之中。
我是熟客,店老板热情,还没点菜就先端来一杯热茶。
热水的温度传递到玻璃杯外侧,再将我冰凉冻僵的手指紧紧包裹住,我的心好像也 让胃满足之后,我再次给自己戴上帽子。
打开门,却发现此时的风已经温顺了不少。
风虽然不大,但是温度却更低了。
我低着头匆匆往家赶,冻骨的冷 衣的帽兜,开始一段冒险的旅程。
行人红黄的灯光中被拉成一个个小点。
车会暖起来。
工作一天的压力被深秋突让我板着五官,看不清眼前的路。
我顺 脚步匆匆,不顾欣赏眼前凋落的叶,便里安静,上车的人们还没有从外面的变的天无限放大,唯有寒冷后的一杯热着灯火方向走,视线里朦胧的明亮色彩 消失在城市一隅。
寒风中清醒过来,没有人愿意张开被茶可以感到满足。
突然被破坏,几片雪花轻飘飘的在眼前 中午温度还很适宜,晚上却突然降风刮着生疼的嘴巴说话。
我将头抵靠 今晚的天气成了热点新闻,邻座飘下,这仿佛是个召唤。
温。
我刚下班出来,迎面而来的大风直在车窗和后椅背的缝隙里,玻璃窗格的情侣挨在一起看着窗外狼狈的行 随后,雪从无尽的黑暗里落了下 冯 接将我额前的刘海吹起。
狂风呼啸中几片树叶刮在脸上,让我睁不开眼。
冷 外冷,好像将外面的温度传递到了我的身上,我又置身于那寒风中的尴尬 人,给这场降温下了定义——冬。
南方的秋天长,冬天来的快。
我和这座 来,落在帽子和大衣肩头,落在树枝梢头。
不一会儿地上的落叶就被重新覆 祉艾 风拍着脸,温度好像一瞬间跌落至零境地。
窗外的风声很大,隔着一层玻城市里所有人一样,在感受着秋天的盖上一层薄雪,一瞬间另一个颜色就占 下。
我将大衣外套的帽子盖在头上,扣璃都可以清晰听到树叶抖落的声音,温婉的一瞬间,突然面临另一个季节领了这个城市。
紧胸前的牛角扣,抵着风前行。
有风鼓人们牙齿打颤的声音,鞋底踩在枯叶的到来。
店里的热气和牛肉汤的味道 此刻,冬天真正来临了。
□ ·2020年12月2日 乡村 父亲一手拉着儿子的小手,一手指着前方金黄色的稻田说:那就是稻谷,就是你每天吃的白米饭。
儿子似懂非懂:白米饭怎么会是金黄色的呢?稻谷为什么会长在地上呢?父亲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就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子,带你去上山遗址馆看看,你就会知道了。
上山遗址馆北面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色,它是当地政府组织村民有意种植的,为的就是用来说明上山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被确认为——世界稻作的发源地,这也是上山遗址对人类、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在遗址周边种植一大片稻谷,有利于向游客说明上山遗址的文化内涵。
上山遗址馆坐落在浙江中部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境内,处在一个低矮的山丘上。
听村民们说,这个地方从祖上传下 女女、老老少少按照族长的分工,忙着各自的活儿,造房子的、取稻米的、打制石器的、做夹炭陶器的等等,有篝火和炊烟、有劳作的声响和呐喊、有孩童追逐嬉闹的欢笑,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场景啊! 父子俩沉浸在这样的场景之中,这倒和馆内展品的布置和环境的营造是相协调的,但儿子的好奇心远超越了这种氛围。
只听儿子仰起头对父亲说:这么黑乎乎的一粒小米,是怎么发现的呢?和我们现在的稻米一样吗? 与开始时的问题不同,这两个问题直问得父亲哑口无言。
我告诉这位父亲,跟着考古人的脚步,去倾听考古人的回答吧! 三十年前,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一下子将人类稻作文明的源头 上山秋色 ——为上山遗址发现二十年而写 □何金海 来一直都叫“上山堰”。
堰字从土、从匽(yàn),匽意为“帝王退休”,土与匽合起来表示“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本义:拦河蓄水;释义:较低的挡水构筑物,作用是提高上游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说明这个地方必有溪或河,但遗址四周却并没有溪河。
只有西侧的断崖,明显有河流冲刷侵蚀的遗迹,经过考古发掘,农耕层下面都是沙滩,证明是古河道的遗留。
考古专家认为,“上山堰”不适合称呼一个史前遗址,就把堰字去了,叫上山遗址。
但在我看来,叫上山堰遗址,反而与其后的跨湖桥遗址、河姆渡遗址,堰、桥、渡等,有一种天然的呼应之妙。
上山遗址、上山文化,早已被考古界命名,人们也早已叫惯了、听惯了、用惯了。
在上山遗址馆,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径直来到一个展柜前。
大大的展柜里安放着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里是一个只有通过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楚的黑点,然而这个小小的黑点,却是上山遗址馆里最为神奇的展品,因为正是它——揭开了上山遗址的万年之谜,它是一粒碳化的稻米,一粒一万年前的稻米。
只见父亲抱起儿子,让他对着放大镜看那粒黑乎乎的稻米,儿子看了足有几分钟,还是看不够的意思:他不懂白米饭怎么会是黑的呢?一万年,他还不清楚是多长的时间,白米饭怎么能留下来呢?别说一粒小小的米饭,就是一颗铁球,埋在地底下,经历万年的侵蚀,恐怕也要锈化无形了。
这粒稻米,是2005年秋天被发现的。
我相信,那一定是个金黄色的秋日,与万年前那个金黄色的秋,几乎有些相像。
那粒金黄色的稻谷随着稻秆、稻穗和稻叶一起被上山人收割,取稻谷;然后将稻谷置于石磨盘上,用石球碾压获得稻米,剩下的碎稻壳也就是我们叫的谷糠了,稻米已经成为万年前上山人的重要粮食了,上山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食稻米部族了。
聪明的上山人还将那些碎稻壳与泥土搅拌,做成陶胎,经高温烧烤后成为夹炭陶器,用于烧制稻米等食物的炊具和存放食物、油料等的陶罐。
完全可以想象,万年前的上山人在一个个金黄色的秋天,收获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在享受香喷喷的稻米饭(包括粥)后,在巍峨的仙华山下、浦阳江畔,或晨曦中、或晚霞里,男男 追溯到七千年前,震惊了全世界,日本人更是将河姆渡视为圣地。
稻米已是人类的主粮之
一,养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民以食为天,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啊! 而上山遗址的发现,一下子又将这个伟大创造的时间点比河姆渡提前了整整三千年。
那是2004年的深秋,对上山遗址的考古挖掘进入第二阶段,也是关键阶段。
因为,送检的四个夹炭陶样品经碳-14测定,将上山遗址的年代校正数据确定为距今约11400~8600年;《中国文物报》在头版刊发了《浙江浦江县发现距今万年左右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轰动了整个考古界;特别是上山遗址夹炭陶片中蕴含的稻作文化信息,迅速点燃了考古界同行们的热情。
香港中文大学的吕烈丹博士最早向上山遗址的发现者浙江省考古所专家蒋乐平发出合作意愿,她委托另一位合作者赵志军博士专程将一台最先进的浮选机送到浦江,意在通过浮选技术,在土壤中获得更多有关稻的证据。
蒋乐平先生的同事郑云飞博士在一片夹炭陶片中测量了陶胎中保存较完整的稻谷印痕和稻粒的饱满度,提出了上山稻为栽培稻的观点;又通过对遗存小穗轴和稻叶的细心观察,确定上山稻正处于被上山人驯化的早期状态。
判断的原理很简单:野生稻的谷粒在成熟后会自然脱落,小穗轴的轴面是光滑的;而栽培稻,经人工选育后,穗粒的附着性逐渐增强,自然脱落功能退化,收获时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才能将稻粒从稻穗上打落,这样小穗轴就会出现断痕。
我们现在用打稻机、收割机取稻谷,就是最好的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第一粒上山米通过浮选技术终于找到了。
这粒小小的碳化的不起眼的上山米,终于将上山遗址定格为上山文化。
从美丽的小洲出发,过一个渡口,跨一座桥,来到了上山。
我对父子俩说:你们可以从上山开始,去跨湖桥走走、去河姆渡看看,最后去良渚歇歇。
白米饭对今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它也点燃了我们超越万年的激动:浦江万年前的祖先,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喝着香喷喷的白米粥,珍惜着稻米和谷糠;住着木结构的房屋,耕耘着脚下的黄土地,夕阳西下,枕着仙华山的彩霞,听着浦阳江的涛声,进入和美香甜的梦乡…… 刊头题字冯骥才 本报所付稿酬包括作品数字化和信息网络传播的报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邮政编码:100029办公室(:010)64810369广告部:(010)64812322发行部:(010)64811201广告发布登记证:京朝工商广登字20170068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印刷零售价:1.00元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