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2疫情防控期间,2019-2020-2

过大 2
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在线教学工作周报(第十三周)
1.开课情况第13周开设在线研究生课程189门,共计890学时,开课率为100%。
相比于第12周,新开课程22门,结课12门。
图1第13周研究生授课每日开课情况 图2各院(部)第13周研究生授课开课门数 1/73
2.授课情况从任课教师和学生反馈来看,师生对在线教学认可程度进一步提升,任课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教学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培养研究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式学习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本周课程,师生互动积极热烈、讨论环节交流充分、聚焦集中,效果较好。
首先,同学们已适应了网络讨论,并能主动发挥网络讨论信息量大、多媒体、节奏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了面对面交流容易走神的不足。
其次,同学们克服了以前讨论课即兴讨论的缺点,改为由主讲教师先公布问题和核心议题,学生在主讲教师做议题阐述的同时,随时打断教师的发言,进行提问或辅助讲解,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因此课堂质量得以保证。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课程的“古筝演奏”环节,受到实际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正常开展,任课教师积极应对,合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古筝艺术文化讲座”专题替代“古筝演奏”,效果不错。
《基础外语》课程任课教师通过“课前”录制授课视频,引导学生自学;“课中”使用QQ屏幕共享实施答疑、讨论、知识点梳理;“课后”针对教学视频测试,在云课堂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线授课依然存一些问题,如:任课教师不能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网络不稳定、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无法保证等。
对此任课教师做了教学改进:网课课程时间由教师自行掌握,每节课主讲内容不宜超过30分钟,剩余时间积极 2/73 采取其他方式多途径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专题报告的关键在于和学生互动,网络授课在学生互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通过预先分发资料,建立讨论组的方式完成。
任课教师需时刻做好课程直播预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平台,多种平台相互补充。

3.下一步举措
(1)加强课程考核工作的监督。

(2)加强对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学习情况的监督和指导。

(3)加强优秀在线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宣传工作。
研究生院2020年5月12日 3/73 附:各院(部)2019-2020-2学期第十三周在线授课情况总结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课程:SZ01036/6014003岩石物理学及岩石物理实验/高等岩石物理 学授课教师:范宜仁;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群:1084127267;上课时 间:6-13周,周二3、4节、周五1-2节课堂出勤:本周上课两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学生进行课程多媒体汇报,准备结课。

2.课程:6013108/S01055定量地震学授课教师:吴国忱;授课方式:QQ群,QQ群:810647040;上课时间:6- 13周:周三3-4节、周四3-4节课堂出勤:本周采用腾讯会议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纸上板书结合腾讯会议形式上课,课堂讨论 较多,本周安排课程考试,准备结课。

3.课程:6014005定量测井声学授课教师:唐晓明;授课方式:QQ群及QQ会议,QQ群:709634113;上 课时间:6-13周:周三晚上21:00-23:00;周五晚上21:00-23:00课堂出勤:本周上课两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使用QQ腾讯会议上课,课程与学生互动较好, 安排下周考试,准备结课。

4.课程:SZ01028/6013125地震波动力学授课教师:孙成禹;授课方式:QQ群+微助教平台,QQ群 (1087464604);上课时间:9-16周:周一7-8节、周五5-6节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采用QQ屏幕共享,与学生互动较多,网络出现
点问题已经解决。

5.课程:6011053/L6011014应用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 4/73 授课教师:张世奇;授课方式:微信群,腾讯会议,群号:SequenceStratigraphy;上课时间:6-13周:周二9-10节、周四9-10节 课堂出勤:本周上课两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会议模式授课,学生讨论比较积极,布置作业1次,本周结课。

6.课程:6011005岩矿测试技术授课教师:董春梅;授课方式:QQ群屏幕分享,QQ群:768557157;上课时间:9-16周:周一
3、节,周四5、6节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群共享模式讲课,与学生沟通积极,安排专家讲课2次。

7.课程:SZ01040油气资源评价授课教师:金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群:664241163;上课时间:9-16周:周二7、8节,周四5、6节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腾讯会议上课两次,安排学生自学与讨论。
与学生沟通积极。

8.课程:SZ01027/6013018地球物理软件分析与应用授课教师:王保丽;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群:1084865873;上课时间:9-16周:周三9、10节,周五1、2节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会议讲课,与学生沟通积极,云课堂布置作业2次。

9.课程:6011022微体古生物学授课教师:杨景林;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群:547929255;上课时间:9-16周:周二9、10节,周六3、4节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会议上课,课堂互动积极。
5/73 10.课程:SZ01025/6011004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授课教师:王艳忠;授课方式:QQ群屏幕分享,QQ群:662948562;上课时间:9-17周:周五3、4节,12-18周周二5、6节。
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群,发布PPT相关教材。
11.课程:6011023/6011024沉积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授课教师:周瑶琪;授课方式:QQ群视频共享,腾讯会议,微信群:岩石地球化学;上课时间:10-17周:周一1、2节,周三5、6节。
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微信电子签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签到情况,与学生沟通积极。
12.课程:SZ01014/6011028油气勘探综合技术实训授课教师:冯建伟、孟祥梅;授课方式:QQ群视频共享,腾讯会议,QQ群:874495149;上课时间:10-17周:12-16周:周一1-4节、周三7-8节。
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视频讲解软件的使用,学生互动较多,与学生沟通积极。
13.课程:7014051测井方法与技术前沿全英文国际班授课教师:李善军;授课方式:腾讯会议,微信群:测井方法与技术前沿;上课时间:13-16周:周四1-2节、周六1-2节。
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通过腾讯会议上课,学生互动较多,与学生沟通积极。
14.课程:7014012声波测井技术进展授课教师:苏远大;授课方式:QQ腾讯会议课时集中直播讲解,群中答疑,QQ群:874495149;上课时间:13-16周:周三3、4节,周五3、4节。
课堂出勤:本周上课2次,出勤率100%。
6/73 课堂作业和讨论情况:QQ腾讯会议课时集中直播讲解,群中答疑,学生互动较多,与学生沟通积极。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本周运行平稳,仅个别课堂出现网络不稳定问题。

三、建议和意见 无。
7/73 石油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开设网上课程上课情况统计:
1.课程名称《非常规油气钻完井工程》授课人数:8授课方式:直播课堂运行情况:良好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0%本周录制并上传云课堂视频和PPT:0个本周组织讨论:1次
2.课程名称《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授课人数:16授课方式:qq直播课堂运行情况:良好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全到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无本周录制并上传云课堂视频和PPT:无本周组织讨论:圆柱上波浪力的求解
3.课程名称《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授课人数:30授课方式:网课课堂运行情况:正常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正常本周组织讨论:不同调剖体系的发展历程及适用条件
4.课程名称《物理法强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授课人数:7人。
授课方式:qq直播和腾讯会议。
课堂运行情况:良好。
8/73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全部签到。
本周组织讨论:本周教师讲授,没组织讨论。

5.课程名称《油田化学剂及应用》授课人数:6授课方式:腾讯课堂课堂运行情况:良好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100%本周录制并上传云课堂视频和PPT:4个本周组织讨论:2次
6.课程名称《油田化学工程与应用课程》授课人数:85授课方式:网络授课(腾讯课堂)课堂运行情况:良好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平均)本周组织讨论:2次
7.课程名称《高等气藏工程》授课人数:7授课方式:网上授课课堂运行情况:用“腾讯会议”,效果不错,能随时与学生交流。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100%本周录制并上传云课堂视频和PPT:2个本周组织讨论:1次,通过QQ讨论
8.课程名称《高等油藏工程》授课人数:36授课方式:直播课堂运行情况:正常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 9/73 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100%本周组织讨论:1次其他总结: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9.课程名称《计算流体力学》授课人数:26授课方式:钉钉课堂运行情况:良好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实到25人其他总结:已在钉钉群上传上课PPT,并布置作业10.课程名称《现代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方法》授课人数:42+1(1名本研一体班随堂上)授课方式:腾讯课堂课堂运行情况:良好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实到40人其他总结:腾讯课堂随时可回放,并布置了课程作业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学生存在网络延迟或者断网的问题。

三、意见和建议建议学生尽快返校参加上机、实训环节课程。
10/73 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化学工程学院第13周共有12门课程线上授课。
具体授课情况如下:
1、《环境污染防治理论与新技术》授课教师:赵朝成按照第13周课表时间完成网上教学,应上课人数20人,出勤率100%。
采用腾讯会议系统正常完成课程网络授课,教学过程顺利。
讲授、交流学习内容为炼化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进展、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进展等,学生反应声音清楚、图像清晰,课程相关资料发送到本课程QQ交流群,供学生课后学习。

2、《蛋白质与酶工程》授课教师:黄方课件及拓展资料在课程QQ群里发布,授课时采用腾讯课堂直播方式授课。
授课过程中随时关注讨论区学生发言,让举手学生开麦克风进行问题回答和讨论。
跟学生不是面对面交流,尽管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一下互动环节,但是不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3、《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授课教师:赵朝成选课人数11人,共11人听课,周二上午1-2节,周四上午3-4节,除一人请假外全部参加。
课程采用腾讯会议直播讲述,同时让同学汇报相关文献,整体效果良好。

4、《绿色化工技术》授课教师:刘晨光已经按照第13周课表时间,采用腾讯网络会议系统正常完成课程网络授课。
学生上线比较踊跃,80%以上同学在线,缺课人数较少。
与学生网上咨询,授课效果比较好,学生反应声音清楚、图像清晰。

5、《能源化工技术进展》授课教师:刘晨光已经按照课表时间,采用腾讯网络会议系统完成第13周课程网络授课。
学生上线很踊跃,基本全勤在线,有时1-2人缺课。
与学生网上咨询,授课效果比较好,学生反应声音清楚、图像清晰。

6、《仪器分析技术与应用(专硕)》授课教师:李彦鹏 11/73 《仪器分析技术与应用》课程,13周开班为第3轮校管课班开课,系统选课人数32人,本周实际听课人数31人,出勤率95%以上。
缺勤原因有1位博士始终没有入群。
课程通过腾讯会议客户端,以屏幕共享模式分享课件内容,授课老师通过麦克风现场讲解。
总体教学形式与普通课堂授课保持一致。
使用腾讯会议客户端可以有效保证网络稳定,以屏幕共享模式授课保证了课件中所有内容(特别是视频、动画、幻灯片播放效果等)均可与课堂授课效果一致。
课前、课中教师均与学生沟通网络是否稳定、声音是否清晰,学生反馈均好。
另,教师开课前已将所有课件电子版上传公共邮箱以及百度网盘。
授课之后课件如有修改的,新版本随时更新至公共邮箱。
方便学生提前下载预习或课后复习用。

7、《生物材料》授课教师:夏永清课前准备:提前将学生分成4个讨论小组,发布6个讨论专题,让同学们课下准备。
授课方式:课前提前在QQ群里发布,授课时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方式授课,QQ群接龙程序进行课堂点名。
授课过程中随时让学生开麦克风进行问题回答和讨论,并安排翻转课堂就所安排的某一专题进行讲解和共同讨论。

8、《生物化学与工程》授课教师:夏永清课前提前在QQ群里发布,授课时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方式授课,QQ群接龙程序进行课堂点名。
授课过程中随时让学生开麦克风进行问题回答和讨论,并安排翻转课堂就所安排的某一专题进行讲解和共同讨论。


9、《水处理工程》授课教师:赵朝成按照第13周课表时间完成网上教学,应上课人数64人,90%以上同学在线学习,缺勤原因有学生工作值班(在职同学),其他缺课学生原因不明。
采用腾讯会议系统正常完成课程网络授课,教学过程顺利。
讲授、交流学习内容为过滤技术原理及进展、氧化还原技术原理及进展、吸附技术原理及进展、离子交换技术原理及进展、电渗析技术原理等,学生反应图像清晰、声音清楚,课程相关文档通过本课程QQ交流群发送给学生课后学习。
12/73 10、《催化原理与工艺》授课教师:李春义系统选课人数45人,本周实际平均听课人数35人,出勤率77%。
本周共4次课,第一次逐个通知,全部出勤,第二次以后,来上课的基本上都是30多人。
采用腾讯会议以屏幕共享模式教学,授课过程与同学交流顺畅,网络运行稳定。
讲课内容在第一次课已经发给学生。
老师的所有联系方式都给了学生,学生学习上有什么疑问,可以顺利沟通。
11、《现代石油加工技术》授课教师:刘熠斌本课程的授课以腾讯会议为平台,以研讨作为主要授课方式。
第13周为本课程的第一周,因为有多半同学为学习过石油相关知识,因此第一堂课和第二堂课讲授石油加工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炼油现状,以教师讲授为主、第三堂课是进行主题讨论,主题为重质油组成研究进展,学生首先做报告,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评、补充。
12、《膜分离技术》授课教师:侯影飞通过腾讯会议进行授课。
选课学生13人,出勤率100%,另有1名旁听生。
本周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第一个研讨主题:讨论membrane与film用于表述膜的定义时的区别。
按照课表计划正常授课。

二、存在主要问题
1、个别同学不上线,影响课程学习。

2、个别上线的同学主要精力未放在上网课,听课效果较差,无法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
13/73
三、意见和建议在线授课不同于线下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状 态不易把握,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
建议:网课课程时间由教师自行掌握,每节课主讲内容不宜超过30分钟,采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14/73 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1:《机械振动》刘健本周是《机械振动》最后一周的教学,周一给同学布置任务,上传自学 资料包括本周的自学要求、课程PPT。
周五上午,老师讲解重点、难点,对课程做了总结,并对结课要求提交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同学对周一布置任务、学习心得等开始汇报,所有选课同学都参加,进行了开放性的分享,大家都很积极,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对布置的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分析的、补充的都很到位;最后老师进行补充点评,并对课程进一步的可以深入学习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2:《安全仿真与模拟》朱渊王彦富主要讲解了课程使用的主要工具情况,包括基本构成、理论基础、主要特点、适用情况等等,同时结合已有的科研工作,向学生教授了完成安全仿真与模拟需要的基本步骤,以及工程支持作用的体现等方面。
3:《海洋油气工程与装备》徐兴平本周是“海洋石油工程与装备”上课的第3、4周。
第3周一次课,讲解spar平台,第4周周三给同学讲解顺应塔平台和张力腿平台;周五讲水上水下器具中的隔水管及布置任务。
所有选课同学都参加,进行了开放性的分享,大家都很积极,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对布置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4:《应急技术及管理》张新梅利用腾讯QQ群屏幕分享,结合教学PPT,对《应急技术及管理》课程内容以及要点、课程参考资料、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介绍;着重讲解了应急管理的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实施动因。
本周结合今年遭遇重大突发事件的形势,结合应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了直面重大风险危机挑战的策略与方法、重特大灾害应急响应与救援处置能力建设、应急管理的社会化参与相关的内容5:《智能控制系统》赵永瑞
(1)《智能控制系统》32学时,本周是第五周的教学,学生出勤率百分百。
15/73
(2)本周第一次课,利用腾讯会议软件,讲解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等部分内容进行了讲解。
把腾讯会议的信息提前发送到微信群、QQ群,并把微信群、QQ群等作为备用和交流渠道。

(3)本周第二次课,与学生一起深入研讨了仿真程序学习情况隶属函数和Simulink的有关内容。
6:《化工安全》王彦富本周讲解课堂重点内容,布置任务的重点、难点,所有选课同学都参加,进行了开放性的分享,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课堂上老师进行补充点评,大部分同学除完成要求的自学外,针对布置的问题都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准备都很充分,提出的问题高度也很高。
7:《计算机接口控制技术》李安本课程通过QQ群、视频讲课+QQ群讨论方式授课模式。
本课程沿用了以往以理论讲课为主、讨论+作业为辅的教学方式,通过QQ群视频直播形式按课表讲授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课程内容,本周完成了第一章概论(周二)和第二章常规数字控制技术之数字控制器的模拟设计方法(周四)教学内容,初步反馈显示,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管理由课程课代表负责本课程听课考勤。
8:《机械参数测试技术》王旱祥本周《机械参数测试技术》通过钉钉视频会议授课,重点讲解了测试与测试技术概念、作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特点,系统组成及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等。
网络流畅,图像声音清晰,21名选课学生到课率100%,期间进行了学生的互动研讨。
9:《机械故障诊断学》沈蓉《机械故障诊断学》32学时,本周是第一周的教学,学生出勤率百分百。
本周第一次课,利用腾讯会议软件,结合教学PPT,对《机械故障诊断学》的课程内容以及要点、课程参考资料、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介绍。
建立了QQ群作为备用和交流渠道。
16/73 本周课程属于第一次课程,讲授了第1章绪论内容,选取了历史上重大的由于机械故障引发的事故视频,以及我国最新发生的大桥喘振事件视频,组织学生观看了视频并进行了分析,进而引出机械故障诊断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
完成了第1章绪论的学习,并完成了第2章传感器的介绍。
通过QQ群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料,供学生下载和学习使用。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无。

三、意见和建议 无。
17/73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原定开课门数:14门实际开课门数:14门开课率:100%
1.(储运何利民多相流理论与相分离技术)课程名称:多相流理论与相分离技术(专硕)和多相分离理论与技术(学硕)合堂授课教师:何利民总计学时:32授课平台及方式:采用腾讯课堂选课人数:19实际上课人数192.(储运李玉星油气水多相管流)课程名称:油气水多相管流授课教师:李玉星总计学时:48授课平台及方式:腾讯会议及QQ群选课人数:28实际上课人数:283.(储运李玉星流体相平衡)课程名称:流体相平衡授课教师:李玉星总计学时:32授课平台及方式:腾讯会议及QQ群选课人数:29实际上课人数:294.(储运刘刚油气储运系统分析)课程名称:油气储运系统分析授课教师:刘刚总计学时:4授课平台及方式:腾讯会议选课人数:7实际上课人数:75.(储运梁法春流动参数测试技术)课程名称:流动参数测试技术授课教师:梁法春总计学时:4授课平台及方式:QQ课堂,课堂讲授+课后答疑选课人数:5实际上课人数:5 18/73
6.(力学薛世峰力学与工程专题) 课程名称:力学与工程专题授课教师:薛世峰总计学时:32学时授课平台及方式:707724086@平台(硕士19级力学与工程专题)选课人数:17实际上课人数:177.(力学赵德敏工程中的非线性振动)课程名称:工程中的非线性振动授课教师:赵德敏总计学时:32授课平台及方式:腾讯课堂,直播课选课人数:5实际上课人数:
8.(力学赵德敏机械振动)课程名称:机械振动授课教师:赵德敏总计学时:32授课平台及方式:腾讯极速课堂直播课选课人数:11实际上课人数:119.(力学张立松岩石断裂力学)课程名称:岩石断裂力学授课教师:张立松总计学时:6学时授课平台及方式:qq群629581822选课人数:7实际上课人数:710.(土木高福聚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名称: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授课教师:高福聚、张如林总计学时:32授课平台及方式:腾讯会议+QQ直播选课人数:21实际上课人数:周二2011.(燃气陈树军低温热力过程与传热技术)课程名称:低温热力过程与传热技术授课教师:陈树军总计学时:3授课平台及方式:QQ直播授课选课人数:5实际上课人数:512.(燃气唐建峰天然气储存及利用) 19/73 课程名称:天然气储存及利用授课教师:唐建峰总计学时:32授课平台及方式:云课堂、雨课堂、QQ群选课人数:16实际上课人数:16人13.(建筑学邓庆尧建筑工程设计II)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设计II授课教师:邓庆尧总计学时:48学时授课平台及方式:qq在线选课人数:2实际上课人数:214.(土木颜庆智结构可靠性理论)课程名称:结构可靠性理论授课教师:颜庆智总计学时:32学时授课平台及方式:QQ群语音通话上课,正常上课,效果不错。
选课人数:26人实际上课人数:26人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在职研究生无法保证上课时间。

三、意见和建议网络教学可以发挥网络优势,并邀请专家作报告,但与学生实时交流方面欠缺一些。
20/7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材料失效分析新技术石志强 该课程采用了QQ群分享屏幕,拥有完备的学习资源(网络观看教学视频,第五章断口分析技术)。
本周开课前提早在云课堂发布了本周的学习计划和需要完成的作业。
课程的网络直播授课采用腾讯课堂进行,全部学生都上线进行了听课学习,没有缺勤现象。

2.材料多尺度模拟张军上课采用QQ分享屏幕的方法进行,教学秩序稳定,按教学计划顺利完成本周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利用网络课堂优势,扩大受众规模。

3.计算材料学燕友果共有8名博士生参与了课程学习;课程采用了QQ群分享屏幕+雨课堂形式进行;采用课堂随机提问+雨课堂问题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4.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张军授课时间为星期三和星期四的上午第一二节,授课形式为QQ授课群屏幕共享,文献阅读及讨论。
全部学生都上线进行了听课学习,没有缺勤现象。

5.石油石化防腐蚀工程孙霜青授课形式为QQ授课群屏幕共享,文献阅读及讨论。
全部学生都上线进行了听课学习,没有缺勤现象。

6.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孙海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通过QQ群在线直播进行网络授课,网络流畅,5名选课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顺利完成了本周教学任务,同学们积极讨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无。
21/73
三、意见和建议无。
新能源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承压设备完整性评估技术授课人数:5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通过教师授课+专题讲座+学生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授课,最后就授课内容和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讨论。
本周课的第一节学生就自己的课题方向进行了失效案例分析,并进行了讨论;第二节就结构中的残余应力问题进行了讲解;第三-四节邀请课题组高年级研究生就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与讨论,讨论过程中,整体来说,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良好。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
2.环保技术及设备 听课人数:5人授课方式:QQ群屏幕共享、直播授课(答疑、讨论、总结)。
引导学生自学;上课时间通过QQ直播,实施答疑、讨论、知识点梳理等。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学生QQ课堂参与提问情况:100%;平均每名学生回答交流问题6次以上。
本周组织讨论:2次效果分析:学生都能准时进入课堂,并积极通过QQ交流区进行课堂问题回答;基于课程Q群实现学生线上提问、教师线上回答,促进了师生交流,效果良好;学生反映声音清晰,无滞后现象; 22/73
3.流固两相流授课形式:腾讯课堂直播,穿插师生互动讨论、实时腾讯课堂问答。
学生到课率100%,上课秩序良好。

4.两相流基础授课形式:腾讯课堂直播,穿插师生互动讨论、实时腾讯课堂问答。
学生到课率100%,上课秩序良好。

5.计算传热学近代进展授课老师:徐明海授课人数:4人 授课方式:PPT+直播(答疑、讨论)
6.过程用能分析授课老师:王照亮授课人数:5人选课,2人旁听授课方式:QQ在线直播授课方法:PPT讲解
7.工程热物理近代进展授课老师:巩亮授课人数:4人选课授课方式:QQ在线直播授课方法:翻转课程
8.承压设备完整性理论授课人数:11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通过教师授课+专题讲座+学生讨论分析的形式进行授课。
本周课的主要内容为长输管线用钢的性能及挑战。
大部分同学对课程可以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少量同学仍然回答不上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问题。
整体授课效果相比以前有较大改善。

9.金属材料失效分析授课人数:5人 23/73 授课方式:腾讯会议通过教师授课+专题讲座+学生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授课,最后就授课内容和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讨论。
本周课的第1-3节课讲授了化工设备失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当前结构的失效形式,第4节课学生就自己的课题方向进行了失效案例分析,并进行了讨论,讨论过程中,整体来说,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良好。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10.环保技术及设备进展 听课人数:11人授课方式:QQ群屏幕共享、直播授课(答疑、讨论、总结);部分课堂录屏回放 引导学生自学;上课时间通过QQ直播,实施答疑、讨论、知识点梳理等。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学生QQ课堂参与提问情况:100%;每名学生交流、回答问题4次以上。
本周组织讨论:1次效果分析:学生都能准时进入课堂,并积极通过QQ交流区进行课堂问题回答;基于课程Q群实现学生线上提问、教师线上回答,促进了师生交流,效果良好;未发生断网情况。
24/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受限于网络授课形式,课堂互动不够理想。

2.线上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难以实时掌控,个别同学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正常的听课,不过可以通过课后回看腾讯课堂回放自学。

三、意见和建议
1.研究生课程教学应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式学习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参与,多进行授课内容的讨论与交流,适当增加学生的报告分析,适当邀请校外的专家进行授课,拓宽学生的视野。
25/73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控制王延江现代信号处理(全英语))授课人数:52人(2019级47人,2020推免生5人)本周教学内容为第七章时频分析和小波变换理论中的第7.5节离散小波 变换,包括定义、多分辨率分析、二尺度差分方程及MallatDWT快速算法;7.6节小波变换的应用,包括一维和二维小波分解与重构、小波去噪等。
截止本周,本课程内容全部完成,下周一为最后一次课,将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考试时间定于下周五上午9点到11点,采用腾讯会议,部分编程内容已通知学生。
授课方式:钉钉直播;考试方式:腾讯会议。
提前告知学生预习内容,并共享中文版电子教材和课件,课堂要求学生记笔记。

2.(测绘宋冬梅遥感地学分析)授课人数:20人本周教学内容为专题;海洋目标提取;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提取;海岛海岸带信息遥感监测;海冰遥感监测;城市景观与城市热岛效益授课时间:星期二5-6节;星期四3-4节授课方式:腾讯会议(分享屏幕),本周主要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授课方式。
授课效果:教学过程较为顺利,直播教学效果较好。

3.(测绘系张爱竹,孙根云新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授课人数:14人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授课时间:星期二9-10节;星期五1-2节;授课方式:QQ直播(分享屏幕),本周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授课内容:SAR图像土壤水分反演,不透水面提取 26/73 授课效果:本周邀请专家做了两个专题报告,对新型遥感的前沿工作做 了介绍,并针对土壤水分和不透水面做了专门的文献综述分析,拓宽学生的 视野,启发科研思维,教学过程顺利,直播教学效果较好。

4.(测绘系,万剑华,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 授课人数:17
人;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实到17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雨课堂,QQ群和微信群交流;教学内容:利用雨课堂进行第四章、第五章学习内容测试,并利用腾讯会议进行复习总结;学习第六章(数字城市的现状与发展)、第七章内容(空间信息技术)内容授课效果:教学过程顺利。
课前准备:提前告知学生预习内容,在QQ群文件夹里共享了课件。

5.(测绘王振杰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授课人数:35人(课堂出勤:出勤率100%) 本周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4、5节,第四章第1、2节授课方式:QQ群分享屏幕直播(包括PPT讲解、答疑、讨论、总结) 教师提前发布了教学任务,让学生观看课程PPT的教学内容,完成课程 预习;上课时通过QQ分享屏幕直播课程PPT;就学生们的问题展开答疑、讨 论和总结。

6.(测绘黄丙湖WebGIS原理及应用)授课人数:32人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4+18)/(14+18)=100%授课时间:星期五3-4节授课方式:观看教学视频本周PPT讲解、在线视频学习,并在线操作论,主要内容如下:第5章三维Web场景5.1三维基础5.2Web场景和场景服务5.3Web场景图层5.4创建Web场景第6章时空数据与实时GIS6.1时空数据与实时GIS基础6.2物联网与WebGIS6.3用于实时GIS的WebGIS技术 27/73 6.4创建GeoEvent服务流程和数据传送授课效果:教学过程顺利,效果较好。

7.(控制刘宝弟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授课人数:9人(2019级9人)本周教学内容为字典学习专题,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文献查询和总结、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重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本周学生上课情况:100%授课时间:周三5-6节、周五5-6节授课效果:过程顺利,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

8.(测绘系范士杰海洋测绘技术与应用)授课人数:28人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28/28=100%授课时间:星期二7-8节教学内容:本周安排学生按照学术论文的要求,继续撰写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汇总如下:
(1)夏令辉,基于Sentinel-1对北极航道的海冰分类研究
(2)逯中香,基于深度学习的海表温度遥感反演
(3)吴琪,基于遥感的海岸线提取方法
(4)董丽,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5)孙立衡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
(6)王欣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线提取方法综述
(7)王慧基于卫星测高技术反演海洋重力场
(8)张迪娅基于卫星重力的阿留申弧岩浆增生速率计算及影响机理 研究
(9)郭晓非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邻海海域海雾探测方法(10)吕震IGS分析中心实时产品融合研究(11)闫凤池基于多浮标的无源水下导航定位方法(12)卞艺潼AndroidGNSS观测值的获取及质量分析 28/73 (13)张曦元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及现场实测水质数据的珠海近岸海域氮磷定量反演研究 (14)蔡丽华多源海洋重力数据融合方法研究(15)叶传龙基于中国临海领域的海平面变化预测方法研究(16)李伟嘉-水下声学定位中声速改正方法研究(17)刘兆健利用探空资料建立青岛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18)顾宇翔GNSS海洋水汽反演方法研究(19)蔡瑞阳基于EEMD-LSTM组合模型的区域海平面变化多尺度预测(20)徐洋峰面向过程的海表温度异常追踪方法研究(21)李凌昊星载海洋激光雷达测深回波分类方法(22)陈岩垂直不均匀分层的GNSS水汽层析方法研究(23)焦月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中国南海海平面变化周期分析(24)王秋如海岸带环境遥感监测典型应用研究(25)武钰林基于珠海一号高光谱数据的内陆水质参数反演(26)李华玉基于MODIS数据的黄海绿潮监测分析(27)万献慈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产养殖区提取(28)ZARINA海洋遥感
9.(计通黄庭培通信网协议分析)在线教学实施情况授课人数:20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教学内容:组织4位同学完成专题报告并进行讨论、B-MAC、TRAMA及ZMAC协议介绍及性能分析、路由协议概述。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授课效果:较好,有一位同学报告的内容有不少学生感兴趣,讨论的比较多,同时上课时我会随时提问、人数较少,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被提问,能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讨论课前准备:论文、ppt、讨论的问题本周提交作业: 29/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有的老师反映跟在校上课一样,一切正常。

2.在线教学无法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3.在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是一个常见学习模式,在网络教学情况下, 组织分组讨论效果不好。

4.课堂气氛一般,学生问题不太多,不好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

5.对于需要板书的内容,没有发现特别合适的工具。

6.仍有部分同学对刚讲过的内容也回答不上来,即使学生很少,也很难 实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意见和建议
1.开展课堂交流和讨论,加强线上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 在线教学效果。

2.专题报告的关键在于和学生互动,网络授课在学生互动方面还存在
定的问题,可以通过预先分发资料,建立讨论组的方式完成。
另外,如何邀请专家做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院系部门可以讨论建立相关资助机制。
30/73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控制华陈权仪表智能化技术)总体情况:良好。
时间:周一晚上9-11节,周三晚上9-11节。
主要教学内容:微处理器的选择研讨;智能仪表的总体设计;数据采集 与控制(模拟量输入部分)。
教学方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QQ群+腾讯会议),授课以腾讯会议 直播为主,学生在腾讯会议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进行PPT汇报/研讨。
教师同步通过qq群发布相关资料,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网上提交作业,互动式答疑、研讨。
以“项目”形式完成第一个作业“查阅、对比不同MCU厂商、不同型号MCU”,每位同学有明确的分工,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撰写报告,并在腾讯会议以团队的形式每组抽查1人进行PPT汇报/研讨。
教学效果分析:本周周一课程,在腾讯会议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进行PPT汇报/研讨,每组抽查1人进行PPT汇报/研讨,各组汇报了国内外不同MCU芯片厂商生产不同功能、性能的MCU产品,对比分析了各厂家、厂家自己各不同型号MCU的异同点,大家课后都做了认真的资料查阅、对比分析,并完成了word报告和ppt汇报,积极参与了汇报与研讨。
本周周三课程,授课以腾讯会议直播为主,留出了10分钟进行研讨。

2.(控制王宇红自适应控制)总体情况:良好。
时间:周一:9-11、周六:9-11。
教学内容:
(1)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
I。

(2)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
教学方式:腾讯课堂,以教师讲授,腾讯课堂讨论互动为主要模式,同时针对学生以博士为主,布置自学。
教师利用QQ与学生随时交流,并在QQ群中进行答疑。
31/73 教学效果分析:出勤情况良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3.(控制张晓东最优控制)总体情况:良好。
时间:周三上午1-4节、周五下午5-8节。
主要教学内容:本周学习带有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只考虑控制受限时的问题。
当控制受限时,控制u不能任意取值,此时需要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解决。
根据时性能指标最小,得到控制约束下的最优性必要条件。
针对最短时间问题、最小燃料问题的案例,应用利用极大值原理,获得最优控制与最优轨迹。
教学方式:采用混合式SPOCC教学模式,以智慧树为主,教学视频、教材、课件等发布在智慧树平台。
通过智慧树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通过视频、讲义等英文资料进行学习。
教师通过QQ群进行重点内容讲解,指导学生学习。
每次课布置在线或离线作业,学生通过智慧树平台提交。
教学效果分析:本周内容的难点在于控制受限时,最优性必要条件的推导。
对于双积分器在u受限时的最短时间问题,其控制u取伴随向量的符号函数的相反数。
这一控制u的取值方法,是根据极大值原理获得的。
通过学生的问题情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疑问,但经过解答能够理解。
此外对于开关线问题求解时坐标的计算,也是疑问比较多的地方。
该处需要学生根据状态轨迹的方程,结合控制改变的时刻进行计算。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研讨时,部分学生没有电脑上网,只能通过手机观看视频、QQ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参与讨论,但无法用ppt等文件形式进行汇报。

三、意见和建议无。
32/7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13周原定安排的课程门数6门、总计学时26学 时;在线开课的课程门数6门、总计26学时,开课率100%。
马力老师:《数据挖掘》课程在本周仍采用qq群视频屏幕分享功能实施 在线直播教学。
前1节课,教师主要讲授了时序数列挖掘方法及其相关算法概述。
后3节课,四个小分组分别进行报告自己的研究内容(基于深度学习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胶囊网络、时序数据分析和结合直方图均衡和模糊集理论的红外图像增强),并由其他分组提问解答,共同讨论探讨。
59人选课,55人出勤。
张俊三老师:《网络信息检索与搜索引擎》,本周授课内容:语言模型、SVM模型。
学生均按时到课,视频直播流畅,课程中交互效果良好。
张国平老师:在周四下午对研究生19级学生(17人)完成了2.5个学时的《软件体系结构》的钉钉视频教学,有17人在线学习,同时完成了1.5个学时的讨论,有四个同学发言。
教学内容和进度与物理课堂教学一致(第五章应用架构设计),教学工程正常。
石乐义老师:《信息安全》第13周周四上午继续开课,本周的进度安排是:信息安全第四篇密码学中的4.1密码学概述、4.2密码学的发展、4.3古典密码学、4.4对称加密技术、4.5DES数据加密标准。
裴振奎老师:《人工神经网络》课程第13周直播2次。
周二讲授:反馈式神经网络。
主要包括:Elman神经网络模型;Elman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Elman神经网络的MATLAB仿真实例;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的应用。
要求学生完成Hopfield神经网络的MATLAB仿真实现。
周四讲授:支持向量机。
主要包括:统计学习理论;线性分类向量机;核函数与支持向量机。
要求学生用支持向量机设计完成一个分类问题。
李克文老师:《智能算法理论及应用》课程采用QQ平台视频教学,本周讲述了模式定理,GA在函数优化领域应用案例。
教学情况正常,所有学生均按时参加学习。
33/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张国平老师:直播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较难把握,往往对难点 问题进行细致解释,但仍然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理解。
石乐义老师:学生学习状况不如面授更直接。
李克文老师:线上教学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设计更多细节内容及研 讨内容,以便于提高网上教学效果。

三、意见和建议 无。
34/73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经管霍江林金融风险管理)授课人数:2人授课方式:QQ学习群课堂直播,QQ群答疑,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并对讨 论过程进行总结,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学生课下自学参与情况:2人,100%。
本周QQ群上传PPT:1个,案例资料1个。
本周组织讨论:2次。

2.(经管李治国高级宏观经济学)授课人数:16人授课方式:QQ直播(答疑、讨论、总结)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讨论:1次
3.(经管郝增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授课人数:周二49人,周四49人授课方式:QQ腾讯课堂直播课程本周开课,教师通过QQ腾讯课堂直播进行直播。
学习了供应链契 约。
三个组学生(每组3人)通过QQ群对与供应链契约相关的三篇论文进行了解读。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课堂讨论:1次。
出现的问题及建议等:无
4.(经管范丽伟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授课人数:30人授课方式:钉钉直播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
5.(马院鲁彦平公共政策分析) 35/73 授课人数:3人授课方式:QQ直播老师通过屏幕分享,结合ppt进行讲解,并随时进行互动;提前把要讨论的文献发到qq群,让学生课下阅读,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并进行点评总结。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上传qq群PPT及文献:1个。
本周组织讨论:2次。

6.(经管张雪慧中级经济学)授课方式:腾讯课堂(直播串讲,答疑,习题讲解)噼哩噼哩(上课视频)QQ群(ppt,教材,非上课时间答疑),提前给学生发送教材电子版及本周上课ppt,提醒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课时间通过腾讯课堂直播串讲,讨论。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全勤本周上传ppt:1章本周组织讨论:1次
7.(经管王爱东投资学)授课人数:周三晚上24人,周四晚上24人授课方式:QQ电话直播课程本周开课,教师通过QQ电话进行授课。
学习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学的一般理论。
发放了学习材料,布置了两个思考题,每个学生在群里上交了书面作业。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课堂讨论:1次。

8.(经管赵振智管理会计研究)授课人数:周三13人,周四13人授课方式:QQ小组讨论直播;腾讯课堂讲授。
课程本周开课,教师通过QQ腾讯课堂直播进行直播。
周三晚上六个组学 36/73 生(每组2-3人)通过QQ群对作业成本性态相关的两篇论文和相关案例进行 了解读。
周四晚上教师主讲环境会计相关理论,并布置论文研读。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课堂讨论:1次。

9.(外国语学院张永宁信息检索) 授课人数:58人+14人 授课方式:腾讯课堂直播课(PPT、直播讲解、讨论、问答、总结),课 件、课程资源、作业等 授课内容: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检索技巧;国内外数据库,免费网络 资源;上机实践指导。
通过课程
PPT、教材、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 学;上课时间通过QQ群、组织讨论、讲解答疑、知识点梳理、点评总结等。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67/72=93% 本周学生课堂/自学参与情况:93% 本周上传PPT:2个课件,参考资料4份 本周组织讨论:1次 10.(经管教师姓名:王菊娥 课程名:商法非全) 授课人数:65 授课方式:课程QQ群现场教学+云课堂资源配套学习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5月16日上午缺4人、下午缺5人,5月17 日上午缺5人、下午缺5人。
其中,因多数单位都复工赶任务进度,每天上 课会有几位同学未到,但他们会安排时间积极完成云课堂中的学习任务。
本周组织讨论:在QQ

平台上与同学们把课堂内容与生活工作实务相结合 展开研讨,引导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商事法规的法理及应用注意事项。
每天课 堂内容多,但同学们都认真学习与参与,表现棒棒! 其他:本课堂学生中除了教学正常安排的学生外,还有进修生、补修 生、旁听生和二次听课学生,因为大家都意识本课程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11.

(经管教师姓名:吕肖东课程名:人力资源管理非全) 授课人数:84 授课方式:QQ课堂,QQ群 37/73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绝大多少学员能够按照要求签到,签退 本周组织讨论:我国人力资源特征,基于能力的工作分析该如何做;人 类资源规划中应考虑的要素。
12(经管教师姓名:王爱东 课程名:财务管理非全) 授课人数:49 授课方式:QQ课堂,QQ群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90%能够按照要求签到,签退 本周组织讨论:共分组讨论四次,每次讨论,每个组选出代表发言并提交 书面答案。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云课堂线上学习、检测与作业,非全日制提前修读没有学号的同学参 与不了。

2、非全日制学生线上上课的组织相比面授更加困难,由于这类学生的学 习和工作、家庭存在冲突,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这类学生线上上课受到的干扰更大。

3、小组讨论存在搭便车现象,而且不容易控制。

4、由于不能见面,交流不充分,缺少感情色彩。

三、意见和建议提前了解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在国外的在职学生,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掌控。
38/73 理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理学院左文杰随机过程平台:腾讯课堂+QQ群,在线教学:考虑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带课本回家,我首先把电子课本发给 学生,每节课上课之前把ppt课件发给学生进行预习,然后上课时打开两台电脑,笔记本进行腾讯课堂直播,台式机打开QQ群进行辅助,课后把直播视频回放发给同学们,作业过程QQ群有个作业布置进行发布和反馈。
互动方式:
(1)主要采取提问问题的方式进行,对个别同学开启静音或者采取举手回答,并在平时成绩里进行记录,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主要发在QQ群里,我能及时看到,两个电脑同时进行,能及时看到学生反馈,学生不太明白的问题也及时反馈给我;
(2)课后大家有不会的问题,也通过QQ及时反馈给我,我认为比较有代表的问题,就在大群里统一讲解,并在上课时进行强调。
课后:我把上课视频重修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
作业处理:每一周在作业群布置作业平台发布作业,学生进行拍照反馈,我在线登记和批改。
效果:调查问卷显示声音画面都比较清楚,没有卡的现象,学生掌握也很好。

2.理学院丁永臻多元统计分析利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QQ平台实施线上教学。
按课表时间上课,时间是每周四的上午。
除了将电子书发到QQ平台外,每次上课前将学习要求、PPT课件资料发到QQ上,并指定好学生每次课要学习的爱课程上三门多元统计的视频。
上课时间着重讨论、答疑,提前拟定好每次课的随堂测试题,下课后学生提交电子版,老师批阅评定成绩,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共有17人,都能够及时签到学习。

3.理学院刘冰计算凝聚态物理 39/73 按照教学大纲用QQ群在线直播上课,课前让学生调研相关计算方法应用文章,关注计算方法的应用进行讲解讨论,课后布置作业,主要让学生查阅图书资料,理解和掌握所讲课程内容,并进行补充扩展。

4.理学院吕志凤有机合成方法
(1)教学方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线上重点问题讲解及答疑。
使用腾讯会议+雨课堂嵌套进行线上教学,本周雨课堂、腾讯会议都比较流畅,只有9名学生(1名学生因陪母亲看病而请假),线上交流互动及答疑比较好。
本周除正常教学任务外,还重点讲评了2-3周的作业。
课堂情况截图如下:
(2)课前、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40/73 为了提高在线教学效果,提前将课件、预习任务(含测试题)上传到雨课堂,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预习情况。
课后布置一定量作业,主要是化工产品合成方法调研。
目前预习任务及课程作业学生完成度比较高。
学生有问题的题目,直播课进行板书讲解。
具体如下图:第4周作业及第5周学习任务都未到截止日期。

5.理学院渐令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学授课人数:13人授课方式:钉钉(视频授课、slide、手写板书)提前准备好上课用的幻灯片,给学生预习。
上课时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讲解并梳理知识点。
通过随机连麦的方式与学生讨论问题,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 41/73
6.理学院傅惠结构与量化基础授课人数:13人授课方式:QQ群+分享直播本周上课学生签到情况:100%基本情况:上课前一周将讲义发到QQ群通知学生下载,上课提前10分钟QQ群签到,提前5分钟分享直播。
课堂采用PPT讲解,辅助电脑画图工具进行板书。
无网络拥堵现象,学生反映良好!互动方式采用个别连麦提问或群内留言方式。
作业采用群内上传照片或文档。

7.理学院李锋杰反应扩散方程理论研究生“反应扩散方程理论”借助钉钉直播平台(为了满足师生互动的需要,避免网络拥堵,由云课堂改到钉钉进行直播进行授课),按照课表于3月8日晚上7点到9点50完成上课任务。
4名选课学生都参与上课,另外还有一名未学科的学生参与了旁听。
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网络通讯正常。
达到了上课效果。
上课期间,三位同学参加了互动。

8.理学院王宁光纤传感原理与技术授课人数:5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直播:理论讲解腾讯会议:当堂讨论、提问等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讨论课程讨论情况:对平板波导特征方程的推导,引导学生讨论,理出推导思路,并由学生自行推导相关公式,而后对推导过程和不同推导方法进行讨论,参与程度较高,互动性好,教学效果显著。

9.课程名称:Python语言与数据分析上课教师:梁锡军授课形式:网络授课使用软件:钉钉授课方式:直播授课内容:第2章初始Python;第3章Python基本数据类型听课人数:14人 42/73 缺课人数:0人学时:2学时*2次本周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Python基本编程网格、学习Python基本数据类型及操作。
本周网络授课,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与学生互动多次。
从学习的反馈情况看,授课效果良好,学生感觉学习这门课比较轻松,也愿意在授课过程中参与互动。
此门课程属于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
演示例子较多,恰好适合网络教学。
10.理学院徐先锋数字图像处理授课人数:5人授课方式:QQ腾讯群屏幕分享直播+雨课堂QQ群分享屏幕:直播讲解,讨论雨课堂测试。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讨论课程讨论情况: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回答情况比较好。
组织学生学习与课程内容相关前沿文献,讨论加深学习效果。
11.理学院吕锋值分布论授课人数:3人授课方式:QQ直播:理论讲解QQ群:当堂提问,讨论提前布置内容,让学生预习本周开课2次,4课时,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讨论课程:课下讨论一次,学生讨论积极性高。
12.理学院宋允全贝叶斯分析授课人数:8人授课方式:腾讯课堂(视频授课、slide、手写板书) 43/73 提前准备好上课用的幻灯片,给学生预习。
上课时通过腾讯课堂直播的方式讲解并梳理知识点。
通过随机连麦的方式与学生讨论问题,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13.理学院沈跃无损检测技术授课人数:4人授课方式:腾讯课堂:理论讲解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基本情况:上课前通过QQ将上课码发到本课程群中,学生通过扫码进入课堂,采用PPT模式上课讲解。
优点是占用网络资源较少,网络流畅,学生反映效果良好;不足点是课堂缺少即时互动,学生只能在讨论区通过文字反映问题。
14.理学院蒋达清随机微分方程授课人数:7人授课方式:QQ群+分享屏幕:理论讲解,当堂提问,讨论在线教学:考虑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带课本回家,我首先把PPT,电子课本发给学生,每节课上课之前把ppt课件发给学生进行预习,然后上课时QQ群+分享屏幕进行课堂直播,作业过程QQ群有个作业布置进行发布和反馈。
互动方式:
(1)主要采取提问问题的方式进行,可直接回答,并在平时成绩里进行记录,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主要发在QQ群里,我能及时听到,能及时看到学生反馈,学生不太明白的问题也及时反馈给我;
(2)课后大家有不会的问题,也通过QQ及时反馈给我,我认为比较有代表的问题,就在大群里统一讲解,并在上课时进行强调。
上课时间为周五和周六的5-7节。
基本上没有发生断网或卡顿的情况,课堂教学顺利。
本周开课2次,6课时,学生上课全勤,效果良好。
作业处理:每周在QQ群布置作业,学生进行拍照反馈。
效果:声音画面都比较清楚,没有卡的现象,学生掌握也很好。
15.理学院吴伟现代有机合成化学进展授课人数:2人 44/73 授课方式:腾讯会议+QQ群(答疑、讨论、总结)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上传课件
2,阅读文献2本周组织讨论:2次直播同时挂微课宝手写板讲解,师生的互动交流顺畅,效果不错。
16.理学院张庆轩(王芳珠、王创业)高等物理化学授课人数:21人授课方式:腾讯课堂+QQ群(讨论、答疑、布置作业)本周上课学生签到情况:100%基本情况:上课前通过QQ将上课码发到本课程群中,学生通过扫码进入课堂,采用PPT模式上课讲解。
网络流畅,个别同学中间反映看不到ppt了,但刷新后就又好了,学生反映效果良好;上课以教师讲课为主,有少量互动在讨论区以文字形式进行,总的来讲,互动情况较少。
使用surface,在onenote中可以通过手写进行教学,避免了只有ppt的单一性。
17.理学院田璐璐(刘军)现代数值方法授课人数:3人授课方式:钉钉直播进行理论讲解并随时讨论+QQ群(答疑、讨论)上课时间为周二和周五晚上,直播没有发生卡顿情况,课堂教学秩序良好。
本周开课2次,共6课时,学生上课全勤。
互动方式:主要采取提问问题的方式进行,可直接回答,并在平时成绩里进行记录,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有问题连麦讨论,能及时看到学生反馈;课后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也通过QQ及时反馈给我。
效果:声音画面都比较清楚,没有卡的现象,学生积极性较高,作业及时完成。
18.理学院尼浩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授课人数:3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直播授课+qq群(讨论、答疑)本周上课学生签到情况:100% 45/73 基本情况:上课前通过QQ将上在线会议发到本课程群中,学生进入会议,采用PPT模式上课讲解,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上课以教师讲课为主,互动直接语音讨论。
效果:在线会议的方式讨论的较为充分,学生积极性较好,网络流畅没有卡顿现象。
19.理学院王娟凸分析授课人数:4人授课方式:QQ直播(授课视频、PPT)+(答疑、讨论、总结)上课时间通过QQ直播授课,同时实施答疑、讨论、知识点梳理等。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20.理学院周峰回归分析授课人数:8人授课方式:QQ腾讯课堂直播,Apowermirror手写板投影.由于现在线上资料较少,而且此门课为新开课。
为教学效果,认真准备做好PPT,提前发给学生。
采用PPT讲解为主,手写板为辅的教学模式。
QQ群:提问,讨论雨课堂:预习,复习,作业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本周组织讨论课程讨论情况:布置作业题1道,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回答情况比较好。
21.理学院李燕定性理论授课人数:5人授课方式:钉钉在线直播(视频授课、和冠手写板)上课前把课本的pdf发到钉钉群,每次课程的内容安排提前告诉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时间。
上课时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讲解并梳理知识点,并随机连麦的方式与学生讨论问题,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上课时间是周四9-12节,周日9-12节。
22.理学院尼浩高等固体物理授课人数:7人 46/73 授课方式:qq会议在线直播+视频学习+qq群讨论本周学生签到情况:100&基本情况:上课前,教师在qq群发布会议号,学生加入在线会议。
采用ppt模式上课讲解。
网络流畅,无卡顿现象。
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方式。
部分内容采用学生看视频学习,课堂开展讨论的方式。
总的来看,课程进展有序,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23.理学院宋允全案例事务课授课人数:14人授课方式:腾讯课堂(视频授课、在线讨论、手写板书) 提前准备好上课用的幻灯片,给学生预习。
上课时通过腾讯课堂直播的方式讲解并梳理知识点。
通过随机连麦的方式与学生讨论问题,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24.理学院王殿生现代新能源物理学在线教学方式:QQ群+分屏直播授课人数:8人第13周,按照教学计划,讲解第2章太阳能,除了教师讲解之外,学生自己制作讲解视频,分享身边的太阳能应用案例,通过连麦语音和QQ群消息等方式,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共同研讨;还与学生一起分享了“1665年伦敦瘟疫时期的牛顿”,讲解了牛顿在避疫的两年时间里,在数学、光学和力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激励学生积极应对现在疫情的影响,努力做好自己的研究和学习工作。
学生互动研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47/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受限于平台的运行稳定与否,云课堂可能会出现卡顿情况,影响线 上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云课堂也缺少实时互动语音互动的功能;QQ电话也比较卡,许多老师改成了腾讯课堂,效果普遍反映较好。

2、学生上课情况可以通过钉钉观看录像时长掌握,但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听课时长(学生可能走神)。
在线交流不能代替面对面交流,信息传递不够准确。
在QQ上讲课是语音+PPT分享,节奏慢,看不到同学们的实时动态,有疑问不能及时解答,只能靠了解,同学们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待考查。

3、网络教学效果不如课堂上课,没有白板,讲解只能PPT、拍照片,相对不方便、不及时,教师不能及时应景在黑板写字、画图及提问等等,只能写在纸上进行拍照到QQ群,耽误时间,由于数学课程需要手写推导,虽然用电子教鞭部分解决但还是不能完全做到书写自如。

4、作业处理较麻烦,批改作业较困难。
上课签到和互动成绩统计功能受到影响。

三、意见和建议
1、直播软件中“腾讯课堂”比较好用,快捷方便,不卡,老师有手机下载“腾讯课堂教师版”即可。

2、仿照本科生教学要求,允许在非直播授课情形下错峰学习。

3、需要助教建立更多的试题库课堂推送题目。

4、建议增加白板,特别是数学课的教师最好发一个电子手写板用来书写和推导公式。
最好有个手写板同步到电脑。

5、研究生的课不能仅以讲课为主,“学生自学+老师质询+学生总结”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48/73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1、英语系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本周英语方向包括英语语言文学、英语MTI共有20门课开课,老师们利 用QQ屏幕共享、腾讯课堂、QQ直播、钉钉直播+QQ群互动答题+微信群打卡预习、腾讯会议、云课堂等方式进行了线上教学,教师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很顺利、师生互动热烈,个别课程直播网络有延迟、网络偶尔出现卡顿等情况,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沟通和调整,顺利地完成第13周的教学任务。

1.英语语言文学徐万治语用学 QQ屏幕共享;网络很流畅、师生随时语音交流、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很高。

2.英语语言文学刘典忠应用语言学 QQ群直播;网络流畅、互动频繁。

3.英语语言文学冯晓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QQ屏幕共享;网络顺畅,效果很好。

4.英语语言文学刘艳芹外语教学法研究 QQ直播;上课进行顺利,师生互动效果很好。

5.英语语言文学张英莉科研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QQ屏幕共享,网络顺畅,师生课堂互动很好。

6.英语语言文学展伟伟认知语言学 腾讯课堂+QQ屏幕共享;随时互动、同学们热情很高。

7.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翻硕刘典忠翻译批评与欣赏 QQ直播;讨论热烈,连麦顺利。

8.英语翻硕武学锋石油专业英语 QQ群交流与腾讯会议直播互动;教学效果良好,师生互动频繁。

9.英语翻硕穆莉萍计算机辅助翻译 腾讯课堂+QQ邮箱作业+QQ签到;网络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卡顿。
10.英语翻硕陈效新口译工作坊 QQ分享屏幕+QQ群互动;直播过程中也出现间歇性卡顿与回音现象。
49/73 11.英语翻硕郑琳跨文化交际QQ群PPT+视频学习,讲解+互动;授课顺利,整体教学效果良好。
12.英语翻硕朱珊同声传译QQ群直播+互动练习;比较顺利,效果良好,互动频繁。
网络语音质量 一般。
13.英语翻硕王书亭中外翻译简史 QQ群PPT+音频学习,讲解+互动;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效果有保证。
14.英语翻硕张琦科技口译 采用QQ分屏形式,整体平台运行比较平稳,直播过程中出现间歇性卡顿与回音现象。
15.英语翻硕淳柳科技翻译 钉钉直播课件讲解+QQ群互动答题+云课堂作业;网络有问题。
16.英语翻硕徐文彬法律翻译 QQ课堂直播;整体教学效果较好,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17.英语翻硕徐保华商务口译 Zoom直播+qq群+云课堂;整体教学效果较好。
18.英语翻硕戴瑞亮国际贸易实务 石大云课堂;整体教学效果较好,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19.英语翻硕(非全日制)穆莉萍计算机辅助翻译 腾讯课堂;网络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卡顿。
20.英语翻硕(非全日制)徐文彬法律翻译 钉钉直播;网络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卡顿。
50/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网络偶尔卡顿。

2.口译课程由于网络原因,会出现听不清、网络卡顿的现象。

三、意见和建议
1.对有问题的课程,已与相关老师和学生沟通,希望能有所改善。

2.网络卡顿问题对翻译课程影响较大,建议回放发给学生,及时巩固。

3.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口译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辅导。

4.通过布置课下任务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线下自学与训练能力,通过师生 之间的网上交流、沟通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
51/73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2、俄语系 本周俄语翻译硕士19级在线课程数量为5门,总共16学时。

1.(俄语赵小华经贸俄语翻译) 本周授课时段为周一1-2节和周四5-6节,共4学时。
本课程按照既定培养方案进行,授课方式为“微信群辅导+钉钉在线直 播”。
本周两次上课讲授的主题均为俄语商务信函。
这一主题的讲授以实践为 主,理论为辅相结合,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商务信函的基本概念、特征、类 别,格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邀请函和询价函的中俄互译练习。
本周授课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正常进行,没有断网等客观因素影响上课 进度,学生们也能够按照既定课程计划做好课前准备和积极参与直播互动。
整体无旷课情况。

2.(俄语
姜训禄俄语实用笔译) 授课时段为周一5-6节,共2学时,本周该课程结束授课。
该课程主要采用腾讯课堂+微信群在线辅导。
课前,任课教师将本周所需 课程资料上传到课程群,供学生预习,学生通过网上直播、互动,结合课下 自主学习、作业,能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本周在线教学正常,学生能 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由于网络问题,个别学生互动回答问 题连麦连不上,后通过微信语音留言的方式参与互动。
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互 动,积极性较高,保证了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另外,直播卡顿部分的内容 学生可以回看。

3.(俄语
孙大满石油俄语翻译(下)) 该课程本周的授课时间为周二7-8节和周四9-10节,共四学时,主要采 用QQ群的群课堂功能进行授课。
授课过程中,学生分别以段落为单位进行翻译,然后教师以段落为单位 讲解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接着,师生就翻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交流。
最后,任课教师提供相对完美的翻译文本供学生参考,并发布相应的 作业。
另外,课余时间任课教师采用
QQ群、微信群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 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巩固。
52/73 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要求进行授课,授课期间,学生未出现缺勤、迟到、早退等现象,总体效果良好。

4.(俄语杨明清石油专业俄语)本周授课时段及学时数:周日1-4节,共4学时;授课人数共13人;授课平台为微信群。
本周的总体授课状况良好。
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要求进行授课,课前,任课教师将课堂相关资料上传至微信群,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课上,任课教师针对授课材料进行讲解、分析,师生互动过程采取提问和答疑方式进行。
学生能够按时上课,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
另外,课余时间任课教师采用微信群与学生随时就课程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巩固。

5.(俄语伊娜俄语国家文化)该课程授课时段为周一的9-10节,共两学时。
课程主要采用ZOOM实时会议功能授课。
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要求进行授课。
授课期间,学生未出现缺勤、迟到、早退等现象,总体效果良好。
课程全程采用俄语授课,课前,任课教师在平台上传相关学习资料,课上进行师生互动和答疑环节,任课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语法和发音错误进行纠正,然后布置作业。
另外,课余时间任课教师采用微信群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同学积极思考,从而充分掌握上课内容。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在线授课过程中,由于师生互动过程中信息传递的不及时性导致了课堂互动体验真实性的缺失;
2.平台稳定性和网络状况对网上授课的影响仍然较大。

三、意见和建议任课教师需时刻做好课程直播预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平 台,做到多种平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53/73 54/73
3、公共外语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第十三周研究生基础外语原定安排8门课程,共56学时;实际共有8门 课程在线开课,总计56学时,开课率100%。
8门在线课程本周开课情况如下:
1.(基础英语沈丹、淳柳、王艳、孙玉超、孔媛媛)授课方式:云课堂(授课视频、PPT)+QQ屏幕共享(直播、答疑、讨论、总结)通过提前录制授课视频,引导学生自学;上课时间通过QQ屏幕共享实施答疑、讨论、知识点梳理等,课上针对教学视频测试,在云课堂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效果: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顺利。
学生对于网络教学方式已经比较熟悉,有疑问或困难都可以通过QQ群与老师及其他同学及时交流,获取帮助。
90%以上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课堂进行顺利。
出勤率良好。

2.(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郭月琴、郑琳、王艳、吕鹏飞)《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本周在线教学顺利完成。
授课方式:云课堂(授课视频、PPT)+QQ群作业反馈答疑具体实施:上课时间通过qq分享屏幕直播讨论了resultsanddiscussion部分的具体实例分析,反馈了上周method部分作业完成情况,分析了主要错误和问题。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99%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97%上周作业提交情况:100%本周布置作业情况:云课堂1个,qq群在线作业一个
3.(出国留学英语马金芳)授课人数:70人授课方式:QQ群发通知、互动答疑讨论、补充学习资料;腾讯会议语音直播授课;石大云课堂观看学习视频与提交相关作业;结合微助教和批改网完成其他相关教学任务。
老师提前录制授课视频发布至云课堂或QQ群,引导 55/73 学生自学部分内容;上课时间通过直播讲解更多内容,答疑讨论等。
本课程课时有限但内容丰富,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作业,多数学生积极配合,在本周的小组任务中,有些同学甚至表现出平时上课还要高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不仅高标准超要求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积极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
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96%本周学生云课堂自学参与情况:89%本周上传至云课堂和QQ群的学习视频:12段
4.(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孔媛媛、郭月琴、邹文轩)授课方式:云课堂(授课视频、PPT)或雨课堂+QQ直播(答疑、讨论、总结)通过提前录制授课视频,设置练习,引导学生学习;上课时间通过QQ直播实施答疑、讨论、知识点梳理等。
本周课程组录制并上传云课堂录课视频6条,课件1个,在线讨论1个,在线测试1个本周组织讨论情况:
1.复习:根据所讲重点,依次进行问答练习。
一般以例证为主,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通过课堂交流,发现学生对于上周所学内容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误解和理解不透彻的方面进一步讲解。

2.作业反馈:学生对于上周所学习的内容把握得很好,90%成绩为良好,课堂以典型题目为例(学生出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了讲解
3.预习:讨论本周主题
4.提示学习重点,指导学生依次观看录课视频并讲解学习要点
5.答疑及布置课后作业
5.(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臧嫦艳、马金芳)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本周授课班级:2、3、5班。
第十三周任课老师按时上课,通过云课堂和QQ群结合进行上课。
上课状况良好。
学生能够及时按照要求上课,参与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

6.(英语国家经典文学作品赏析吕鹏飞) 56/73 本周课程《英语国家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以云课堂为基础,辅之以QQ平台进行网络教学。
云课堂上有录制教学视频和在线测试及讨论等内容。
QQ平台进行即时的辅导和答疑,及即时的互动交流。
教学活动平稳进行,教学效果满意。

7.(跨文化沟通王艳)《跨文化沟通》1班本周上课内容及步骤:QQ屏幕分享反馈上周作业;学生在云课堂观看视频和文本并完成练习;QQ屏幕分享总结讲解;课堂小测试;布置课后作业。
签到率100%,学生完成作业率90%以上。

8.(能源英语武学锋、孙继平)本周上课班级:1班、2班、3班、4班、5班教学方式:应用腾讯会议+QQ群、云课堂进行在线直播学习和课后自主学习。
本周直播顺利。
所有学生在直播过程中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直播效果良好。
本周“能源英语”课程课堂上采用了课文讲解,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师生在课堂上结合PPT图文图片展示,对文中的技术术语、课文难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以达到理解相关能源领域的基本常识以及掌握在该语境下常用的语言表达结构,对词汇及专业术语加强记忆并做到学以致用,对相关科技文章能够读懂和翻译的教学目标。
57/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平台问题:云课堂有时登录不上,有时会出现卡顿,需要重新登录或 刷新得以解决;
2.极个别学生优慕课签到出现闪退,需要重新登录或老师代签解决。

3.个别学生反馈作业和测试提交后平台上仍然没有内容。

4.部分学生登录云课堂看教学视频会偶有卡顿。

5.直播时偶尔出现了平台滞后或音量突然变小的情况。

6.个别学生因设备、技术原因不能登陆优慕课完成相关任务;或者直播 时无法语音交流。

7.进行QQ或腾讯会议直播时,会有学生掉线,无法保证所有学生可以 一直在线。
课堂进行在线测试时,很多学生无法登陆云课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
只能延长时间,课后完成。

三、意见和建议
1.希望石大云课堂更加稳定。

2.云课堂在线测试的功能需进一步完善,希望能增加听力的在线测试功 能。

3.云课堂的登录在线的时间是否可以延长。

4.加强对学生观看视频和提交作业情况的监督。

5.因网络授课,作业量大,建议云课堂可以像雨课堂或者批改网,除了 在线测试,其他作业也可以实现给出批改建议的功能。
58/73 文法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1、法学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法学谌爱华国际法学)授课方式:QQ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可以按照计划如何进行,效果不错,同学们能够看到PPT,也能积极参与互动
2.(法学董金鑫国际经济法专题)授课方式:云课堂,腾讯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可以按照计划如何进行,效果不错,同学们能够看到PPT,也能积 极参与互动
3.(法学冷凌刑事诉讼法学(法硕非法学全日制)、刑事诉讼专题研 究(学硕)2门)授课方式:QQ直播+云课堂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正常授课,效果一般、网络有时不稳定,影响屏幕分享的效果,语音互 动效果较好;难以了解学生的即时反应
4.(法学刘玉林经济法学)授课方式:钉钉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按照规定的上课计划正常进行。
在线教学效果良好,可以正常给同 学们讲授课程内容。

5.(法学秦勇宏观调控法专题、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法专题3门)授课方式:QQ+云课堂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按照计划进行,学生都能参与,回复及时。
59/73
6.(法学孙增芹国际经济法学全日制、非全日制)授课方式:QQ群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能够按计划正常进行,效果良好,学生互动灵活方便,资料的获取与展示比较方便。

7.(法学王学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授课方式:石大云平台、QQ语音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按教学计划正常进行,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教学效果好。

8.(法学杨春然环境刑法专题(法学硕士、法律(法学)2门)授课方式:QQ群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按照计划正常展开,通过在线ppt语音QQ讲课,课上连线进行启发式、研讨式授课,8人的课堂,先后有8位同学进行互动讨论,取得不错的效果。

9.(法学由然环境资源保护法学)授课方式:QQ群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能够按计划正常进行,效果良好,学生互动灵活方便10.(法学张学亮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授课方式:钉钉直播授课时间:按照原定时间授课课程按照原定计划执行,可以正常上课和学生交流,教学效果良好。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家庭环境影响授课效果。

2、由于采用网络授课的形式,课程受限于平台的运行稳定与否。

3、在线交流不能代替面对面交流,信息传递不够准确。
60/73
三、意见和建议
1.通过多种教学设计,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通过适当引进部分公共资源和授课资源,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3.布置专题学习,进行研讨式教学。
61/73
2、汉语国际教育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文法学院郭杨跨文化交际)授课人数:26人授课方式:QQ群直播(授课、讨论、总结)上课时间:周一14:00-16:00(1班)具体实施:按计划进行,总体情况良好,应到27人,实到26人。
此外 2名汉硕留学生也参与了课程。

2.(文法学院齐卫华汉语言要素教学1班)授课人数:23人,缺1人(留学生)授课方式:中国大学慕课上课时间:周二78节;课程按预定计划正常进行,所选课程为本专业本课程类较高水平的慕 课,并与本课程高度吻合。
课上发放本次课学习具体内容及要求,课程设有随堂测试,课后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按时上交。
从学生作业情况看,掌握情况较好;教学效果良好。

3.(外国语学院李秋雨《国别与地域文化》(1班))授课人数:27人授课方式:QQ直播上课时间:星期五0304能按正常计划进行,效果良好,通过与学生互动问题和在线答题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课堂、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

4.(文法学院马丽丽《教学设计与管理》(1班))授课人数:27人授课方式:QQ直播学堂在线上课时间:周四1-2节(1班)本课程按课表计划正常上课,教师提前一天在QQ课堂群传课件,提前十分钟传录制的课程视频,学生自行下载课件和视频学习,并在QQ群就感兴趣 62/73 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上课过程顺利,从作业和交流情况看,同学们认真学习了在线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5.(文法学院苏静《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1班)授课人数:27人,请假1人,缺1人(留学生)授课方式:QQ群腾讯会议钉钉课堂上课时间:周三1-2节因为教学条件限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古筝演奏”调整为“古筝艺术文化讲座”,效果良好。

6.(文法学院刘清《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2班)授课人数:8人授课方式:QQ群雨课堂上课时间:周日1-2节全日制班课程均按计划进行,总体情况良好,应到9人,实到9人。

7.(文法学院沈壮娟《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1班))授课人数:26人,缺勤1(留学生)人;授课方式:腾讯会议上课时间:周二14:00-16:00(全日制)邀请汉办志愿者徐艺丹来班里现场展示案例,效果较好。
均按计划进行,总体情况良好。

8.(文法学院罗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授课人数:36人,缺1人(留学生)授课方式:腾讯课堂星期日第7-8节课程按计划正常进行,教学效果反馈较好。
应到学生人数37人,实到学生人数35人,请假1人。
(1名汉硕留学生在海外,当地不具备在线教学条件,给他提供相应教学资源进行自学) 63/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个别留学生无相关硬件,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进行学习。

2.网络容易出问题,掉线、屏幕分享等容易中断。

三、意见和建议
1.研究生的课不能仅以讲课为主,应增加更多的教学互动,让学生有参 与感。
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

2.直播授课限制性较大,可以准备更为不受限于直播时间的学习内容。

3.非全日制研究生周末班课多时间少,在线教学讲重点、讲拓展应用, 进行翻转课堂。
64/73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任课教师: 刘继高),本周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基本教学秩序和教学情况与以往相同。
本周重点讨论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四),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希腊人的氏族,与第三章的易洛魁人氏族不同的是,希腊人在历史上出现的时候“已经站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了”,所以他们的氏族不再是古老的母系氏族,而是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时代。
所以马克思评价说,“但是,透过希腊氏族,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蒙昧人(例如易洛魁人)。
”希腊人的部落已经带有人为地进行地域划分的特点,所以对希腊人的研究是联结易洛魁人(原始的氏族)与欧洲早期国家的诞生(如德意志人、法兰西人)的关键扭结。
第四章对希腊人的氏族的研究,揭示了父系氏族的基本特征以及父系氏族向以地域为标志的最初的国家诞生的关系。
通过教学QQ群,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任课教师:徐越),按教学日历正常进行网上授课。
本周授课内容为第12讲,本讲为阶段讨论课,由徐越主持,六位选课硕士学生均参与课堂讨论。
第一节课,师生围绕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与当代价值”进行主题讨论。
主讲教师就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发展过程、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进行讲解,指出国内外代表学者的主流观点和分歧所在。
王佳等同学分别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发表了个人观点。
第二节课,主讲教师就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矛盾与危机”进行了主题报告,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并非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结,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大框架。
选课同学就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第三节为自由提问时间,师生就关心的专业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讲授课讨论充分,问题意识突出,学习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
本周为《马克思 65/73 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阶段性讨论课,3课时均为在线讨论。
本次讨论课交流充分、聚焦集中,效果较好。
主要经验为:第
一,师生互动积极热烈。
经过半个学期的摸索,同学们业已适应了网络讨论,并能主动发挥网络讨论信息量大、多媒体、节奏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了面对面交流容易走神的不足。

二,讨论聚焦一点,讨论与分享相结合。
之所以这次网课能保证质量,是因为克服了以前讨论课即兴讨论的缺点,由主讲教师先公布问题和核心议题,学生在主讲教师做议题阐述的同时,随时打断教师的发言,进行提问或辅助讲解——无论是质疑还是辅讲,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因此课堂质量得以保证。
建议:鼓励学生课堂参与,将提问贯穿于网课之中,似乎可在本课程未来的授课中大胆尝试一下。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任课教师:原丽红),本周继续学习和讨论了葛兰西实践哲学、领导权理论、知识分子理论,主要目的是对照和结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无产阶级被碎片化,没有思想的劳动与没有劳动的思想的分离,造成整个社会精神上升力的疲软,消费主义盛行,探讨中国在由富向强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知识分子在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是什么?讨论自然地引发出几个问题:今天知识分子的内涵应当是什么?知识的垄断被打破,思想与劳动的关系会走向何方?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政方向)(任课教师:霍洪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必修课,3学分48学时,由石超、张会芸、霍洪波担任主讲教师,每人承担16学时教学任务,本周由霍洪波老师主讲,主要学习内容是经典原著。
本周教学方式继续采用“基于文献研读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于疫情影响,本学期采用在线教学模式,以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作为平台,以语音会议的形式开展科研论文研读会(读书会)。
本周事先对学生布置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十大关系》三篇文章供学生研读。
上课之前学生提前提交了研读报告,表述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和不懂的问题,课上每人就研读的收获进行讲述,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随后老师带领同学对文献的重要自然段进行深入的研读,并概括大意,每次课后根据所研读的文献布置小作业(如摘要撰写训练、观点论证训练等)。
66/73 本课程已开课数周,同学对网上学习方式也很熟悉,学习热情和学习投入基本不用外在监督,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和实体课堂几乎没有区别,基本达到学习效果。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近代史方向)(任课教师:于泳),研究生专业课,目前授课教师为于泳,通过qq语音直播加课下文献研读方式展开。
开课已经13周,本周为最后一周。
本次为于泳担任主讲的第四周(学期周第12周)。
本周进行了两次次课堂教学。
课堂人数3人。
阅读文献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研究生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加以提升引导。
本周主要讨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内部的结构层次、逻辑,“团结——批评——团结”式的工作方法、统筹兼顾的工业布局等十二个应怎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领域。
除了讨论文献内容外,还继续讨论了师生研讨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等相关问题。
本周教师讲解80分钟,师生研讨生20分钟。
在最后一节课,师生着重探讨了如何阅读文献,如何理解文献的中心论点与次级论据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探讨了如何进行文献综述与文献述评、书评写作的规范和做学术札记等方面的内容。

6、《自然辩证法概论》(任课教师:叶立国),本课程为1学分18课时课程,原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8课时、见面研讨10课时。
鉴于当前疫情情况,我们不得不对上课方式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教学安排历时八周,每周大约两课时教学内容。
课程采用“网络SPOC学习”与“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每位同学需要在教学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参与研讨、完成在线测试、课程作业和作业互评。
小组内部QQ群中进行相关问题研讨,为了培养大家的合作学习能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除了在论坛上参与讨论外,建议先在小组内部进行研讨,解决问题。
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以小组名义在课程平台向老师提问。
每周一讲,SPOC选上教学,本周教学内容“第三讲地震能预测吗(下)”,教学顺利。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可能由于网络的原因,感觉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和实体课堂相比在交流上不够顺畅,互动性稍显不足。
视频授课在眼神、形体语言等方面与学生的交流还是不如课堂教学。
67/73
2、偶有卡顿和噪音。

3、石大云课堂上网速度慢,经常登录不上。

4、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实时讨论,网络情况不稳定,讨论时断时续,时间浪费严重。

5、石大云课堂无法管理学生,权限不在任课教师处。

6、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平台与学生对话,保持听课率。
教师要熟悉网络教学的优点,并加以运用。

7、值得师生共同思考的问题是,内容安排是否合适?由于技术支持等原因,是否影响了讨论的进一步深化?是否可以让学生主讲一些内容?现有微信群授课情况下,能否再生动活泼一些?另外,怎么加强对老师课堂的监管也是需要思考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8、线上展示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分风采展示。
个别同学电脑不支持qq分享屏幕?
9、缺少面对面沟通,对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状态不是很了解。

三、意见和建议
1.因学生人数少,研究生教学使用微信群是适合的,对于大课堂来说可能会 有一些不便和问题。

2.研究生公共课和大于30人的课堂的教学效果问题。
线上教学可能存在的 问题是:第
一、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的听课投入?(实体课堂都可能听课不认真,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认真听课?);第
二,研究生教学需要基于研究的研讨,人数较多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虚拟研讨?像“自然辩证法”课程,在大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时监控、督导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使之能真正投入并学有所获,是需要认真思考并拿出有效办法的一个现实问题。

3.提高授课效率,可在QQ群中随机点名、发言加分,教师可以以QQ群接龙形式考察学生在线上课情况。
或随即点名发言,以保证课堂管理与学生学习集中度。

4.在统筹线上课程教学的同时,现在应该考虑回归线下之后,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对接,实现连贯的教学效果。

5.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沟通看,研究生小课堂(15人以内)采用现成的云课堂、雨课堂、对分课堂、腾讯课堂、QQ群、微信群等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 68/73 学,与实体课堂没有实质性差异,主要原因是研究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比较强烈,学习自觉性高,上课人数少便于全方位沟通。
教师即使信息素养和网络教学技术水平不够,利用微信群和QQ群、腾讯会议进行教学,也没有问题。

6.线上授课应区别于实体课堂,有部分教师在网上直播中仍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方式,2个小时几乎全部是教师讲授,缺乏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也没有及时做好学生听课效果的反馈。
网络平台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每个知识点的视频长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因此,建议教师压缩网络直播中讲授的时间,增加师生互动的次数。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7.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教师的热情投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至若何种上课方式只是外形而非内核。
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如不读书不思考,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子虚乌有罢了,因为学生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基于此,网课要产生真正的效果,重点应放在学生返校之后的考核上面。

8、可以再通过学生渠道了解一下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全面客观把握动态,掌控全局。

9、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沟通看,研究生公共课采用现成的石大云课堂和QQ群相结合进行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是必须的。
石大云课堂的信息发布比较清晰明确,学生登录后可以一目了然。
QQ群具有登录方便,不卡顿的优点,两者相互配合,教学效果比较好。
10、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公共课人数较多,讨论发言不能同时进行,必须进行分别时间和人数的限制。
在每一次授课中,采取经常与学生对话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听课率。
11、通过与同学的讨论与交流,认为将每个人的问题嵌入到阅读文本中,让每个同学都了解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在文本中进行回应,补充在线交流的不足。
12、课程还需进一步加强整体设计。
13、在大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时监控、督导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使之能真正投入并学有所获,是需要认真思考并拿出有效办法的一个现实问题。
14、有的老师反映教学人数与研究生教学系统中输入的名单有出入,待核实;另一方面人数过多难以开展讨论,影响教学效果。
69/73 15、給独立开课的老师在石大云课堂上设置独立的户头,以便于出题考试的管理。
16、由于是线上教学,所以与现实中的课堂教学相比,老师对学生的管控稍微要差些,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也没有课堂上集中。
后续教师应该采取更适当的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7、由于个别学生不是本专业出身,基础稍微差些,应该加大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让他们及时学习和消化相关知识。
18、课后教师要加大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做好后续的教学改进措施。
19、强化对文科学生的实质性考核,否则网络上课不过徒具形式而已。
20、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认真研讨、总结这段特殊时期的教学情况,出台有关管理细则,规范下一阶段教学活动。
这段时间由于情况特殊,许多部门、许多人是匆忙上阵,没有经验,开始时难免有些问题。
21、建议学校多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及时分享,变危机为机遇,提高我们的教学及管理水平。
22、建议有关服务部门做好跟踪、总结工作,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为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高良好的技术支持。
23、多征求来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4、加强监管,严肃纪律,对出现问题,对照正常时期的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25、研究生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很重要,后面要加大对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的要求,培养他们读文献的好习惯。
26、研究生小课堂(15人以内)采用优秀的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是一种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之
一,建议学校多多引进国内优质网络课程,在将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之后,能与实体课堂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
27、腾讯会议平台经教学实践反复检验,可作为课程教学平台。
对于研究生课程而言,由于教学设计中有讨论和分享两个环节,因此特别要求平台的互动性 70/73 和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畅通。
腾讯会议能够将语音授课与即时文件分享相结合,符合小班在线教学的基本要求。
28、同学汇报应结合教材制作PPT,讲师讲授应摆脱对PPT依赖。
对于学生而言,30分钟的主题发言,在实体课堂中时常足够,但在网络课堂上,由于存在网络卡顿和课堂讨论无法同时多人进行的现实困难。
一方面,要求学生准备发言稿时要简明扼要,避免出现因为过于细致而出现遗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的讲解中主动进行穿插提问。
29、学生讲解,似乎可用思维导图代替PPT(这样就不用存在翻页的问题了)。
需要承认,迄今为止各位主讲同学的PPT设计非常精心,想必也是花费了很多课下时间,但制作精美的PPT并非我课程的主要目的。
30、应允许根据需要对个别课时进行灵活调整,开学后进行,而不是完全按教学进度规范进展。
31、加强课下作业布置。
32、根据学习情况,建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应加强对经典原著方面的学习和研读,提升理论素养,对相关学科的力量知识也有必要增强,有条件的话开设相关学科。
71/73 体育教学部研究生线上教学第13周网课总结
一、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课程名称:体育测量与评价授课教师:张晓明授课人数:9人授课方式:钉钉本周学生上课签到情况:100%在线教学实施情况:
(1)整体教学过程顺畅,同时使用钉钉视频会议+桌面共享功能,可以 增加互动。

(2)大家适应了网络教学,能按时出勤。
课程以讲为主,中间穿插讨论 播放实验室器材使用视频等。
“视频会议+桌面分享功能”解决部分讨论问题是无法语音联动问题,但不足之处是无法回放。

2.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教师:商勇授课时间:周四12节、周五12节授课班级:2019级授课人数:9人参加人数9人出勤率100%授课方式:采用“钉钉”平台线上授课:课前:通报学习计划、授课内容,安排课前资料准备;课堂:通过钉钉视频会议授课(授课视频、PPT)、知识点梳理、提问、讨论等;课下:安排学生课后和课前“拓展阅读”的内容5篇,通过阅读拓展视野,诱发思维,深化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
教学效果:该课程教学已进行了20学时,继续采用已经熟练使用过的“钉钉”平台,学生课前、课下阅读、资料准备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过程无信息不畅、断网等情况发生,课上视频、PPT播放、提问、讨论等启发式教学顺利实现;课堂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课下拓展阅读材料通过微信群发送。
72/73
二、任课老师反馈存在主要问题
1.无法掌握学生听课质量,课堂秩序无法保证。

2.实验教学无法在现场进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不够。

3.特殊时期,采用线上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把控越 来越好,课堂气氛活跃,交流顺畅。

三、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主动增加研究生自学环节;学生在课下多自学,课上多讨论。

2.建议线上课程教学在后“疫情”时期也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继续保留,此类教学方式对于培养研究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73/73

标签: #文件夹 #文件夹 #程序 #过大 #文件共享 #找不到 #打不开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