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老资讯,每日养老资讯2018

长安 10
年7月18日 香山颐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特别鸣谢:

幸福颐康养老产业投资公司 欢迎订阅 目录 养老视点......................................................................................................................4 河南:郑州将建统一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年底“出炉”............................

4山东:东营市召开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4

江苏:苏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5湖北:武汉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选项........................................................................6浙江:遂昌县推进空巢老人“暖巢”服务工作............................................................7以开放的姿态激活养老产业“沉睡”状态....................................................................7

多措并举做好老年人关爱工作........................................................................................

8教育、养老和医疗健康事业将为市场带来多大增长红利............................................9全国老龄办:常州特色的养老产业值得全国借鉴......................................................1011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新政策,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新发展..........................................11

调查:老年人才创业靠谱吗?......................................................................................

12深度老龄化来临: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和鼓励生育?..................................................13

党俊武: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

14探究失独老人的临终关怀!伦理困境如何应对?......................................................16

做中国医养结合养老事业新标杆..................................................................................

17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烟台探索建设机构养老四种模式..............................................19余布穷:鼓励老年人创业需量力而行..........................................................................19

“鼓励老年人创业”是饮鸩止渴..................................................................................

20

无须讳言老年人创业......................................................................................................

21 热点新闻....................................................................................................................22 老年医疗“独立自主”还要迈过哪些坎?..................................................................

22 老龄数据....................................................................................................................23 老龄蓝皮书发布..............................................................................................................

237月1号起超标电动车已全面禁售,老年代步车将何去何从...................................

24 养老类型....................................................................................................................25 浙江:杭州探索"老少相伴"养老新模式,养老院住进年轻人...................................

25浙江:杭州试点老年人“一键送餐”,一荤两素加外送仅9元..............................27浙江:积极打造家门口养老服务模式,章水探索山区居家养老新路......................29“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是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29江苏:盐城新建老年人助餐点123个,让老人安享晚年..........................................

30 养老产业....................................................................................................................30 养老产业迎来“井喷前夜”..........................................................................................

30老年人成KTV白天场主力军,免费欢唱盘活闲置资源............................................32别惦记我们的养老钱,我很害怕养老产业化!..........................................................33 智慧养老....................................................................................................................35 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各种服务“e
养老”时代真的来了...............................................

35 养老培训....................................................................................................................36 山东:潍坊鼓励职业院校设立老年教育专业..............................................................

36 老年大学....................................................................................................................37 山西:首次尝试由老年大学牵头提供免费老年教育服务,老年大学成立助教志愿 者服务队..........................................................................................................................

37 健康管理....................................................................................................................37 中老年人增强力量好处多..............................................................................................

37 养老金融....................................................................................................................39 “以房养老”是不是一块吃不到嘴里的蛋糕?..........................................................

39

发布税延养老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

39 社会保障....................................................................................................................40 山东:高密市上半年发放高龄津贴
208.9万元...........................................................40

陕西: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40养老保险补短板政策呼之欲出,突破第二第三支柱困境..........................................41

养老保险的作用有什么..................................................................................................

42 国际交流....................................................................................................................43 “消费换养老”背后的老龄化问题..............................................................................

43 热问快答....................................................................................................................44 如何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44 老年说法....................................................................................................................45 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执法检查..........................................

45安徽:合肥投资“养老床位”百余老人被骗千万......................................................

45 政府购买服务...........................................................................................................

47 河南:2016年省统筹彩票公益金支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二次)招标公告.........47北京:石景山区民政局石景山区2018年失能失智居家养老照护者培训项目公开招

标公告..............................................................................................................................

49安徽:凤阳县社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二次)招标公告..........................50甘肃:民政厅-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新建工程配套设备采购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

标公告..............................................................................................................................

52甘肃:省民政厅-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新建工程各级中心适应性装修及改造政府

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54福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55 关于我们....................................................................................................................56
联系我们....................................................................................................................58 2018
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视点 河南:郑州将建统一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年底“出炉” 让养老机构中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安享幸福晚年!年底,我市九成以上养老院管理服务质量指标要合格。
昨日,市民政局印发《2018年郑州市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我市将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养老机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年底九成以上养老院管理服务质量合格 在养老院,什么样的服务算是合格的?今年底将有“标准”。
根据《方案》,到2018年底,全市养老机构管理服务质量类指标合格率在90%以上,设施改造和设备添置类指标合格率大幅提升,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内部管理基本制度全面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统一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与工作制度初步建成。
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持续改善,老年人养老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明年底农村半数,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 根据《方案》,我市将继续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工程实施,到2019年底,全面构建“中心敬老院+区域敬老院+委托代养”的供养新模式,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能力在50%以上。
同时,组织开展农村敬老院星级评定,推进机构管理服务规范化,不断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养老机构内部设诊所,取消行政审批 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市场中,为养老机构简政放权。
《方案》中提出,我市将制定出台《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加强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为保证养老机构的各项标准,各县(市)、区要对2017年基础性指标全部合格(含经整治合格)的养老机构,组织开展再评估,确保已整治问题不反弹,确保所有养老机构基础性指标全部合格,排查发现的所有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消除。
(来源:郑州晚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721 山东:东营市召开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 7
月13日,山东省东营市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副市长刘美华出席现场推进会并就医养结合工作提出要求。
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垦利区康力老年公寓、垦利区幸福老年养护中心、东营区爱德护老院、东营区亲祥源运兴养老服务中心、胜利街道中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5个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专业服
4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务组织。
刘美华指出,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健康养老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东营市养老服务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通过“建改管”,努力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引进大型知名养老集团,用先进理念、先进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要加快打造信息化、智慧化支撑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省、市、县三级联网,支持发展智能居家养老服务。
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有效途径,多措并举、抓好示范,加快推进医养结合。
会上印发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养老服务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把《三年行动计划》与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方案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落实。
(来源:东营市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547/aid/52684 江苏:苏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为进一步扩大苏州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苏州市人民
政府就全面放开我市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制定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已于近日印发。
本次印发的实施意见,可以说是满满的干货,苏小新梳理了一下几条。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服务机构(含运营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的
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进一步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含外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
降低登记条件。
注册登记实行“零收费”,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设立、变更登记费及工本费)。
简化审批流程。
凡申请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无需提供资金来源证明、验资证明和资产评估报告。
对于养老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鼓励其依法办理法人登记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养老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并建立定期培训和淘汰机制,所有养老机构制定本院的服务规范,配有康复、营养、心理辅导等能力的专业人员;到2020年,所有社区、村都建有标准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照料、配餐送餐、保健康复、医疗护理、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养老服务,“十三五”期末,所有镇、街道至少建有一所嵌入式、小型化的养老机构;到2020年,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2%以上,虚拟养老院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5%以上;到2020年,全市新建和现有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达到10个以上;到2020年,各市、区原则上保留一所市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对其他具备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逐步推进转制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到2020年,所有镇(街道)根据老年人口分布及养老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应建有一所床位在150张以上、以医疗护理为主、公建民营的保障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到2020年,6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设立老年人康复活动场所;
5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到2020年底,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70%以上。
强化政策保障能力,保障养老供地 市及各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用地政策,符合国有建设用地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也可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加大扶持力度 提高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凡新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不低于2万元,利用闲置资源改扩建的每张床位补贴不低于1万元;调整床位运营补贴,取消自理老人运营补贴,凡收住本市户籍老年人入住的,对部分失能老人,给予每人每月运营补贴150元,对失能老人,每人每月250元;凡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单位的护理站,给予建设及设施设备添置50%的费用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可享受相关政策优惠。
吸引社会参与 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转变为企业。
鼓励境外投资者在我市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
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兴办或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
“十三五”期间,每个市、区至少培育两家以上(分别为同一个法人)品牌养老服务机构。
其中,一家能连锁3个以上养老机构,总床位在300张以上;一家能连锁5处以上,使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至少能提供助餐、助浴和助医等三种以上基本服务功能),床位或躺椅总数在80张以上,且每家日均服务老人均在50人次以上。
到2020年,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比例不低于70%。
注重人才培养 对与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连续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岗位工作满5年的大中专毕业生,由各市、区政府给予3~6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入职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养老服务机构每年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10人及以上(劳务派遣用工形式除外),且履行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均满1年及以上的,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招用本市户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且缴纳社保满6个月的,按每吸纳1人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来源: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679 湖北:武汉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选项 武汉正着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一手抓年轻人的创新创业,一手抓老年人的养老服
务,加快形成一套系统集成的养老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让老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
长江日报从本周始开辟“关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栏,分12期介绍我市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及成效。
首期聚焦武汉构建的汉版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家里干净多了,多亏你经常来做清洁。
”10日上午,温馨苑小区92岁的金爷爷,见到了晚晴枫
6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居家养老护理员刘桂莲。
刘桂莲一进门便打扫起了客厅卫生,接着为老人清洗厨房和卫生间,整理衣柜,忙完又跟老人聊起了家常。
“她做事过细,服务蛮有耐心,比亲女儿还亲。
” 据了解,金爷爷享受的是江岸区在全省首创的政府为高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014年开始,该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可免费享受平均每天1小时(或者全年365小时)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括家政清洁、心理疏导、膳食、陪同、医疗康复等服务内容。
“福利院环境和硬件条件好,医疗服务蛮到位,住得放心。
”跟金爷爷在家养老不同,83岁的钱奶奶因中风偏瘫,去年选择住进武汉市社会福利院。
不久前,该院附属武汉济民老年医院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钱奶奶今后不出福利院,就能刷医保享受三甲医院优质医疗服务。
市民政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武汉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78.8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0.95%。
我市老龄人口最近几年以年均3.2%、约8万人的速度递增,并有不断加速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突破200万人。
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里,住进养老院也能看病,在社区可享受社会组织开展的文娱活动、家电维修等为老服务。
近年来,我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注重养老服务设施增量,又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以信息化为手段对接居家养老、以社会化为支撑强化社区养老、以市场化为依托发展机构养老、以政策化为保障推进医养结合”的立体式、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
覆盖老人家里、社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武汉178万老人有了多种养老选择。
(来源:长江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668 浙江:遂昌县推进空巢老人“暖巢”服务工作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完善空巢老人安全关爱服务体系,遂昌县
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县民政局、团县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空巢老人“暖巢”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根据《方案》,将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关爱互助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服务;推动当地卫生院与空巢老人签订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医疗服务;在条件成熟的城市社区试行“亲情通”信息服务系统,为空巢老人免费发放手机和服务券,记录其居住、生活、身体情况;并在做好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民办养老事业和社会化养老服务。
同时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社会各界为老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子女履行经济赡养和亲情关爱责任,引导更多的人和组织参与到为老服务中去,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来源:遂昌县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722 以开放的姿态激活养老产业“沉睡”状态 通过改革,以开放的思维来解决养老这个民生痛点,才是出路所在。
苏州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
场、充分释放社会的力量也是顺势而为,这种对现实的回应也完全符合养老行业作为朝阳产业的特点,所以它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7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苏州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7月11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苏州市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7月12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意见的通知。
这一系列政策以开放的姿态,激活养老产业“沉睡”状态,令人振奋。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话题。
在苏州,截至去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78万余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8%。
从家庭人口结构来看,社会主要处于“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一对小两口再加一个孩子)的形式,加上社会竞争激烈,各方面压力加大,父母的养老往往也让人到中年的子女感到疲惫不堪。
这种情况下,借助外力来实现父辈们的“老有颐养”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不过,相比于井喷的养老服务需求,供给远远不够。
有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看,全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率仅为16%,有近84%的老年需求暂时还没有得到满足,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状态。
对于苏州而言,虽然政府注重夯实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领先。
但是相比于人口老龄化严峻的趋势,相比于老年人爆发式增长的刚需,我们的养老服务还需要再发力。
井喷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这是当前养老服务面临的最大矛盾。
试想,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何谈服务的提档升级,所以要先解决“有”。
民生服务政府是主导。
近几年各级政府也是不遗余力在积极作为,但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如何用有限的支点去撬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这才是智慧。
很显然,通过改革,以开放的思维来解决养老这个民生痛点,才是出路所在。
苏州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充分释放社会的力量也是顺势而为,这种对现实的回应也完全符合养老行业作为朝阳产业的特点,所以它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未来,更加开放的养老服务蓝图已经勾勒,发展的目标、市场的空间、政府的扶持包括民办力量的发力点,这些都清晰可见,所以,未来苏州的养老服务值得看好。
在总量提升的同时,多元化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满足。
不过,有一些思路也需要同步厘清: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市场化不等于高端化。
养老服务属于民生服务,它更需要解决的是寻常百姓的养老痛点。
如今已有高端养老机构布局苏州,但每月上万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却步,结果有高端养老机构常住户不足总容量的10%。
这就提醒,在放开的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引导优化供给的结构,要让辐射苏州本土居民、改善普通人家的养老难题成为重中之重。
其次,要注意规避资本涌入过程中鱼龙混杂状态的出现。
因为政府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不排除一些机构会“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做养老产业,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再者,让社会力量唱主角之后,市场的繁荣需要政府进行更有限的监管。
如何建立服务的标准体系、进入退出机制和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助力相关人才的储备,等等,都需要政府去提升这些方面应对的能力。
(来源:苏州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697 多措并举做好老年人关爱工作 今年以来,盱城街道办事处不断创新为老服务工作思路,本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
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原则,坚持亲情化服务,扎实做好老龄工作,确保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
一是大力推动帮扶队伍建设。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街道采取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共同参与的方式,认真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
成立由社区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开展亲情关怀;并建立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帮助快速响应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全覆盖的了解老人需求,提供服务并联系亲属。
二是掌握需求做好老年人各项服务。
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养老、医疗救助覆盖面,由县民政局引入的禾康智慧养老正式进驻我街道,为我街道80周岁以上计2542名老人
8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免费发放手机,接通24小时服务平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等各项服务,适时为社区老年人安排健康知识讲座。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和户外LED电子大屏幕形式宣传维护社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居民敬老、爱老、助老、养老意识;定期开展宣传关爱老年人活动,积极推行“结对互助”、“楼里自助”和“邻里自助”的居民互助养老模式,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在各社区因地制宜组织老年人开展“科学健身,有益健康”的主题健身活动;各社区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开设舞蹈、器乐、京剧、书画、健身养生、健身运动等6大类学科,大力发展各项文化娱乐、健身保健、老年教育、生活照料等各种为老服务项目;健全维护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培育老龄民间组织,丰富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
五是做好节日慰问。
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尤其是在元旦、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该街道适时对辖区困难老人进行慰问,年均走访慰问特困老人100余人,发放慰问金及生活必需品计16万余元。
(来源:盱眙县人民政府)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670 教育、养老和医疗健康事业将为市场带来多大增长红利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教育、养老和医疗健康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没有淡出社
会的视线焦点。
改革开放初期,问题导向的改革方法论驱动着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传统上高度集中统一由政府和国有企业承担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开始转制,社会力量兴办学校和办医院,社会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模式逐步得以确立。
企业和政府的负担有所减轻,居民家庭的负担开始增加。
经济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刺激了教育、养老和医疗领域的市场主体供给。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发挥到极致,政府的生产性投资偏好更是助推经济腾飞的加速器。
在此过程中,教育、养老和医疗健康领域的公共保障作用逐渐缺失,政府缺位现象开始有所蔓延,社会出现了“上学难”和“看病贵”的现象,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保障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的公共性。
随着民生财政政策的加速实施,政府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教育支出、社保支出、医疗支出已经称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2018年政府预算数据显示,财政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分别达到了16400亿元、16482亿元、9472亿元,这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居民的教育、养老和医疗健康需求,预期未来财政投入规模持续扩大。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有支出就会有收入,政府的支出构成了市场的收入。
那么,三大领域的财政支出规模超过了4万亿元,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资本市场肯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教育领域,民办教育蓬勃发展,2016年11月全国人大修改并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确立了民办教育营利与非营利分类发展的原则,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力量兴办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2017年,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大陆教育公司普遍收获了较大的市值涨幅,民办教育企业也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期望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使得教育行业具备了强逆周期属性,教育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加码关注。
养老领域,借力税收政策的税延养老试点已经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业内测算,通过税延养老险刺激个人缴纳保费的积极性,直接撬动的商业养老险保费规模在未来5年内超过万亿元,成为保
9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险市场最大增量资金来源。
2018年3月,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标志着基金公司可正式开展养老目标基金创新业务。
随着养老型基金市场的逐渐成长,未来资本市场红利可期。
不仅如此,资本市场正在寻找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的切入点,瞄准人口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巨大潜在商机。
医疗领域,沪深两市的医疗板块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非常突出。
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截至7月初,沪深两市共有90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除1家公司发布业绩不确定外,其余89家公司的81家公司中报数据预喜,其中预计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50%的公司达到了28家,20%-50%之间的有36家。
有7家公司预计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0%,3家公司同比增长超过1000%。
随着“互联网+医疗+养老”的深度融合,独角兽企业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崛起。
现在,医疗健康和养老领域最稀缺已经不是资本,而是高质量的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儿科医生、全科医生的缺口很大,公立三甲医院、地市级医院、民营医院等,一直都在花式百出地争夺医生资源。
三大领域的家庭支出需求,与政府财政支出形成了强互补和大红利,共同撑起了庞大的市场前景。
纷繁复杂的市场运作难免引起社会各界的质疑,认为市场的狂欢可能导致三大领域公共属性的褪色,于是加强政府监管和控制的声浪愈来愈强。
然而,这又可能产生政府越位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使得我们积累了足够的智慧去分清三大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市场的功能在于通过价格信号来激励供给和满足需求,而政府除了必要的监管外,更重要的是保障需求方分享发展的红利,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养老、医疗健康服务的底线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这个底线应当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提高。
(来源:中国网)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661 全国老龄办:常州特色的养老产业值得全国借鉴 11
日至12日,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一行来我市调研养老产业发展状况。
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工作汇报,调研组认为我市各类养老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常州特色的养老产业大格局,值得全国借鉴。
吴玉韶一行在常期间,前往茅山颐养园、茅山南湖养生家园、常州钱景康复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养老服务特色街区、常州国际健康养老产品展示中心等处察看,与民政部门、养老企业和涉老机构负责人座谈,全面了解我市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集聚养老产业发展。
编制出台了《常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常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和《常州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形成三位一体规划体系;在天宁区规划建设占地110公顷、核心区面积50公顷,主导养老、康复、医疗、产品、培训、教育六大产业的全省首家省级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在新北区河海街道打造形成了从机构到居家、从线上服务到线下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特色街区,并投资1.5亿元,建成面积7000平方米国际养老产品展示体验中心;依托武进高新区和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积极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生产制造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应用示范中心、康复辅具综合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
(来源:中国江苏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673 10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11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新政策,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新发展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
失能半失能人群庞大: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4063万人,完全失能1000多万人。
老龄人口走失严重:有调查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
失智和缺乏照料是走失主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升,生育率下降,老龄化迅速,老年抚养比快速上升,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老人空巢独居增多,失能和高龄老人比例高,养老及护理需求大范围爆发,亟待解决。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这是国家层面对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所作的首个顶层设计,《意见》明确,到2020年,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护理服务体系,形成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格局。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护理服务业领域,扩大护理服务供给 《意见》指出,改革发展护理服务业将遵循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原则。
政府通过完善支持政
策、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促进护理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护理服务业领域,扩大护理服务供给,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完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通过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机构或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扩大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及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
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级医院等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主要提供日常医疗护理、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接续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日间照护、居家护理和家庭病床。
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大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帮扶带动接续性医疗机构和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提升。
鼓励统筹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服务资源,健全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在健全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方面,《意见》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统筹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和
养老服务资源,逐步形成有序共享、功能合理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鼓励二级以上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接续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与养老机构的紧密对接,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康复、慢病管理、中医保健等服务。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规定举办医务室、护理站等,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到2020年,实现护理服务供给更加合理目标。
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有序合理,分工协作更加紧密。
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数量显著增加,康复护理、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母婴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不断扩大。
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鼓励院校、行业学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护理员培训 《意见》提出,加强护理从业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推进院校护理人才培养。
合理确定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加快推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母婴护理、中医护理、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适应护理服务业发展需求。
加快辅助型护理人员培养培训。
大力加强辅助型护理人员(以 11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下简称护理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人员从业服务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行业学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护理员培训,提高其病患、老年人、残疾人、母婴生活照护从业技能,扩大护理服务业人员队伍,拓宽社会就业渠道。
完善护理员培训和就业政策。
积极支持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参加护理员培训。
充分利用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资金,鼓励各类人员到护理服务业领域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服务水平 《意见》要求,加强护理学科和中医护理能力建设,制定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
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防治、康复促进、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意见》明确,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积极优化护理流程,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效率和管理效能。
推动护理领域生活性服务业态创新,改进服务流程,积极发展智慧健康护理等新型业态。
医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流程、无缝隙、专业便利的智慧护理服务。
此外,《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护理产业,鼓励各地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等,支持开发和创新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相关产品用品、设备设施等。
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培育一批护理产品用品、设备设施等相关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需要。
为做好相关筹资安排,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商业保险,以及与老年护理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等。
太和·自在城,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引领发展全新颐养生活方式,计划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融旅游、生态农林、主题公园、文化、养生、养老、科研、医疗护理等集于一体的综合型颐养旅游服务产业项目,紧跟国家发展政策,以项目基地为中心,资源整合,太和·自在城+北京颐养,太和·自在城+和正医院,太和·自在城+颐养自在通,太和·自在城+和颐学校等等,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中国颐养产业生态圈,推动颐养服务产业健康向前发展。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674 调查:老年人才创业靠谱吗? 有人说,老年人坐在家里都容易被骗,走上社会创业,那岂不是“自投落网”,确实,创业是件
蛮复杂的事情,对于老年人才创业,您怎么看呢? 我们来看看其他人,看看日本人、韩国人关于老年人创业是怎么回事:近日,《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
这其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的内容,引发了热议。
甲方:有余力有热情,创业有“余热” 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三大要素。
辽宁出台新政支持老年人才创业,有助于发挥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作用,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支持老年人才创业靠谱吗?也有不少声音表示出担忧,“现在老年人安坐家中,能防住各路骗 12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子,已经算是跟上时代了。
创业本就是一项九死一生的挑战,对于精力不如年轻人的老年人来说,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这种担忧,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首先,在创业中了解社会、融入当下,能帮助老年人提高免疫力,更好地练就防骗本领。
其次,相较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创业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比如,老年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人脉更广、阅历更丰富、心态更平和。
这些优势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成功率。
60岁创业的“十三香”王守义,用32年将香料做到极致,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世界;七旬高龄的褚时健与妻子承包山林种橙,花了10年时间让“褚橙”从云南红到北京……显然,老年人创业成功已经不是个例。
说到老年人才创业,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活到老干到老”在全世界闻名。
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新创业人群中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为了支持老年人创业,近年来,日本重启了“创业塾”行动,由政府委托的地方金融机构、工商团体、律师、税务、创业家等担任讲师,合力开设创业课程,解决老年人创业的疑难杂症。
支持老年人才创业,重在引导与扶持。
中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做法,通过观念引导、政策促进、补贴刺激、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帮助老年人发挥余热,改善老年生活。
无论是“安享晚年”还是“退而不休”,都是老年人的自我选择。
如果老年人尚有余力,有技术,有热情,那么,创业又何妨! 乙方:无资金无经验,创业“看上去很美” 为应对社会老龄化,辽宁省提出要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
听上去这似乎是个好办法,既能减轻社会负担又能发挥老年人能动性。
具体而言,国内有褚时健这样的优秀例子,更有发达国家的数据支撑——日本新创业者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日本老年人能行,那咱们国家老年人也行。
果真如此吗? 对于日本老人创业现象,旅日作家徐静波有他的解读。
他认为,日本老年人创业有经济基础,从平均水平看,在60岁退休时,积蓄加一次性退休金有折合人民币100万元左右。
日本人习惯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老人来说,创业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延续。
有资金来源,有行动意愿,这才是日本老人创业的根本支撑。
反观中国,老年人创业的第一道坎就是资金关。
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有多少老人能拿出足够的资金去创业?有哪家银行愿意贷款给退休老人创业?没有足额积蓄,没有贷款来源,老人只能拿出“棺材本”创业,一旦失败,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救济危机。
韩国也同样有老龄化压力,老人创业带来了失败率高、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韩国老人的典型创业方式是开餐馆,然而数据显示,在韩国每1000人就有11家餐厅,创业老人涌进过度拥挤的“小型服务业”,失败率高在所难免。
我国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市场化程度不高,老人在年轻时就普遍缺乏创业经历,老年创业时或许难免重蹈韩国老人覆辙,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警醒。
南橘北枳。
别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比起鼓励创业,更应扶持能吸纳老人就业的行业与项目。
创业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用创业这把钥匙开老龄化社会这把锁,则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更像是仓促之下的无奈之举。
创业不应成为红头文件上的时尚词汇,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要更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办法。
(来源:新华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676 深度老龄化来临: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和鼓励生育? 老年人养老负担过重和年轻人惜生是两个相互纠缠的话题,今后这两方面话题还会不断涌现。

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同时,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 13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辽宁鼓励老年人工作、年轻人生二孩的政策背景是,该省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据辽宁省老龄 办公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65%。
2017年辽宁养老金存额可支付月数为5.9个月,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中为倒数第
五,远低于平均水平17.2个月。
为此,7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要求各城市将上解部分的养老保险基金交到中央,再由中央统一调剂,拨付给亏空较大的地方。
辽宁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对全国也是个警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201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
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
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即30年后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那时我们怎么养老?而养老服务最大的“痛点”不是养老机构和护理人员数量的巨大缺口,而是社会财富不够充裕,导致“未富先老”。
最近,江西宜春一市民在社保局官网上建议大家“为国家着想”放弃领取养老金。
官方给出的答复是此建议不具有可操作性。
那么,解决养老问题和鼓励生育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第
一,先要做大“财富蛋糕”,激活和激发全社会的创富热情,为今后养老打厚实财富的底子。
辽宁22.65%的老龄化,已接近日本深度老龄化水平,却不具备日本社会的富裕化程度,这才是问题所在。
所以要优化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以法治替代人治,稳定人们的长期预期,留住钱,留住人。

二,振兴东北,乃至全国经济升级,实现高质量增长,关键还在人。
《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兴辽英才计划”,引进和留住人才具有同样重要性。
要注意的是,一是要引进天下英才振兴经济,二是要搞好培训、提高本土劳动力素质,将人口红利转化为素质红利,为产业升级换代作好准备。

三,鼓励年轻人生育需要进一步降低高昂的养育成本。
现在许多夫妇连一胎都不愿意生。
为此,政府需要在税收、教育等方面切实减轻育龄夫妇养育孩子的负担:包括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负担。
最近,《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如果得到有效实施,无疑有利于减轻育龄夫妇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的负担。
最后,可以“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但鼓励他们创业就要慎重了。
现在老年人能防住各种骗子,已经算是跟得上时代了。
“创业”这个高难度动作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206 党俊武: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 中国的“大卫生”“大健康”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卫生、健康问题,更不是短寿时代和年轻社
会意义上的卫生、健康问题,而是长寿时代和老龄社会意义上的卫生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彻底进行观念变革,树立全新的“大卫生观”“大健康观”观念。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告别短寿旧时代和年轻社会、迎来长寿新时代和老龄社会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想,并集中体现为党的十九大作出的积极应对的长远战略部署,这既表明了世界上老龄化压力第一大国积极应对挑战赢得伟大胜利的坚强决心,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晚年生活的庄严承诺,更是人类应对长寿新时代和老龄社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
释放长寿红利需要深化改革 站在老龄社会的新起点、新视野和新方位,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可多得。
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积 14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极作为,开发长寿时代的巨大红利,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必然战略选择,也是长寿新时代和老龄社会条件下实现全体人民健康而寿、富足而老的美好生活的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自1999年建立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想和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全民自觉意识显著提升,相关顶层设计显露雏形,相应重大制度安排积极推进,老龄工作、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取得重大成就。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特征显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制度安排体系还不完善,精神准备还不充分,特别是动员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共同应对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迫切需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深化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当前,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重大转折,关系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战役的成败。
按照习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想,老龄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不是简单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或者老年人的健康医疗问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有人口领域的战略安排,更要有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既要有社会治理领域的战略储备,更要有社会发展领域全民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安排;既要有文化领域的事业产业支撑,更要有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引领;既要有立足全球视野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要有落地生根的区域性的战略部署;既要有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机制的健全完善,更要有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主动行动。
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思想的必然逻辑,也是落实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改革老龄工作体制机制的基点。
形成老龄工作发展大格局 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全民性、全域性、全局性需要,强化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拟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等具体职能。
总结1999年以来近20年老龄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新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需要把握好“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的老龄工作的未来方向和历史性任务。
全面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科学理论论断,也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的战略思想论断。
全党全社会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居今思远,全面谋划,从当前做起,从人人做起,全面付诸实施。
着力构建老龄工作的大格局。
老龄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完善中央贯通地方、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老龄委协调督察、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动员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部门共同推动老龄工作的大格局。
要确保各级老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挥有关社会组织作用,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科学把握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职能。
新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是综合性的,应当包括:拟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政策,拟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拟定老龄事业的法律法规草案、规章、标准、规范,拟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监督管理老龄产业市场,指导、协调开展老龄社会国情宣传教育、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宣传教育以及积极老龄观宣传教育,协调推进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建设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组织指导老龄工作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外宣传、援外工作,督促、检查中央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事项在有关部门和各地的落实情况,负责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日常工作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担。
地方参照全国老龄工作中及其办公室设置。
加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自身建设。
中国的老龄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养老、健康问题和医疗问题,而是关系未来发展全局和全体人民的重大战略问题。
新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 15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精神要求,立意高远,谋划和做好全国的老龄工作,切实强化自身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既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又是全国老龄工作的牵头部门,既要做好本部门的老龄工作,更要牵头做好全局的老龄工作,防止以部门的局部老龄工作替代全局性的老龄工作,在做好全国健康工作的同时,重点是协调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部分特别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全国的老龄工作。
老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用医养结合等来表述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作为老龄工作牵头部门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
这就需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结合当前和今后中长期的重大老龄问题,尽快明确任务清单。
至于医养结合,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事业层面主要指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产业层面主要解决实现医养结合的相应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支撑问题。
目前,关于医养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还没有破题,需要抓紧研究,明确定位、各相关主体的责任边界和具体任务。
(来源:智能养老)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677 探究失独老人的临终关怀!伦理困境如何应对?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数量庞大,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简称“失
独家庭”)的规模也日益增多。
而相较之下,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尤其是针对失独老人的临终关怀,发展还是相对滞后。
其中的伦理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临终关怀的本质 临终关怀的本质是对救治无望的病人的临终照护,不在于延长病人的生病,而是为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获取尊严为宗旨;遵从其个人意愿,助其消除焦虑,减轻痛苦,安心地、平静地走完最后一程。
临终关怀偏重人的生命质量,强调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有尊严地活着。

二、失独老人临终关怀中的伦理困境
1、知情同意与善意隐瞒的冲突对于绝症,我国通常提倡采取保护性的医疗措施,即对临终患者善意隐瞒其真实病情,避免给患者带来沉痛打击。
但事实上,于情于理于法,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都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决定权,如此一来,往往会造成一些伦理冲突。
对于有子女的老人,医院的做法是告知患者子女,让其代为作出医疗选择。
然而失独老人在失去独生子女的同时,也失去了代替自己做出选择的最佳人选。
问题也就变得更为复杂。

2、中国传统善终文化与临终关怀服务的现实困境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看重善终。
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老一辈人更为传统,子孙满堂,晚年有人侍汤奉药。
但作为失独老人,这一切都难以得到满足。
临终关怀服务团队可以提供优质的临终关怀服务,但是来源于亲生子女的心理慰藉却是不可代替的。
心理慰慰和精神关怀是临终老人最渴望的。
这就是优质的临终服务与无法弥补的心理安慰构成的伦理困境。

3、治疗与弃疗的艰难抉择失独老人在生死的抉择上要比一般人更加艰难。
选择继续治疗意味着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选择放弃治疗则意味着等待死亡的降临。
纠结、困惑甚至痛苦,让老人们身心更受折磨。

三、伦理困境如何应对? 16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1、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委婉地告知其病情。
及时做好心理和情绪疏导,不让老人过度沉溺于痛苦之中;在告知之前,根据老人的真实身体情况,替老人做好选择方案。

2、开展科学的死亡观教育和伦理引导,普及正确的生命观。
失独老人多数已无欲无求,无所惦念,让他们尽快接受此刻的处境,引导、陪伴他们走完最后一段路。

3、尊重患者,遵从患者的意愿。
为其营造祥和热闹的氛围,作为失独老人,家庭团圆,子孙陪伴终究是临终期盼。
即便无法真正实现,让老人感受到关怀,感受到尊严,感受到幸福,相信老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也能走得更加安详! (来源:老年故事) /Home/Article/index/id/457/aid/52685 做中国医养结合养老事业新标杆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两亿的国家,正“跑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越来越多的老年
人需要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如何完善老年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东海之滨的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自成立至今,按照医养结合模式,形成了集“老年医疗、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医院,是目前上海市规模最大的老年护理医院,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新典范。
从上海市区出发,沿高架桥奔向浦东新区,经高速公路驱车近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东海之滨一个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美丽别墅楼群。
这里繁花点点、景色青葱,一幢幢西班牙风格的别墅楼群,错落有致。
如果不说这是一家养老护理医院,记者还以为是疗养休闲之处。
这所由光明食品集团投资创建,东海总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集“老年医疗、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老年护理医院,经过10年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上海市起步较早、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老年护理医院。
据悉,医院占地6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占51%。
庭园美景、曲径通幽式的宁静,已成为老年人修身养病的好地方。
一流设施:满足老人需求 穿过绿树成荫的小道和回廊,我们看到的是由一组组别墅楼群改建成的各大病区,无障碍设施、监控长廊、液压电梯、温馨休息厅、康复锻炼器材、多功能活动室一应俱全,这里有床位1900余张。
据东海老年护理医院蔡泽中院长介绍,医院建立了八个临床科室共二十六个病区,配备有门诊和完善的医技科室。
目前,医院拥有30多名主任、副主任医师,100多名中青年医师,近150余名康复治疗师及70多名其他技术人员,250多名专业护士以及450多名生活护理员。
“在老人看护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人性化的温馨护理,为老年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发挥医疗机构优势,促进医养融合,让老人得到专业护理的同时,也让看病救治更加及时有效。
” 记者了解到,医院本着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创建医疗、护理、康复最佳环境。
新大楼的病房设计,全部参照国际先进标准,按照老年病人的特殊需要人性化设计。
每间病房都是3人间的标准化病房,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储物柜。
全部配备有冷暖两用空调、彩色电视、病房呼叫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等先进的卫生医疗设施,能更好地满足老年病人的需求。
据介绍,各病区的管理和医疗系统都配备了符合现代化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化通讯网络,实现了医生、护士、护工及病人的各类信息数据无缝对接。
并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布局各类无障碍设施、监控长廊、液压电梯、温馨休息厅等结构,在每个病区都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室、 17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护理浴室,并配有中心图书馆、健身房。
特色护理:提供专业服务 “我初来医院时不能走,现在可以步行半小时。
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很专业的。
”年近80岁王奶奶坐在轮椅上告诉记者,“老有所医,有保证!”老人目光慈祥,面带微笑,看上去气色不错。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医院遵照上海市《老年护理院安全卫生要求》标准,为住院老人提供安全、可靠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
这里的每一个病种,都有极其详尽的专科护理规程;这里的每一位护士,都需要接受全方位的护理礼仪培训;这里的二十六个病区,每周都会有各种娱乐活动。
“十六年来,先后收治老年患者5万余例,获得了老人及家属们的称赞。
” 记者了解到,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需求为目标;以质量为核心,保障病人安全为主线”,努力“让躺着的老人坐起来,坐着的老人站起来,站着的老人走起来”。
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创立了“专科护理、特色(褥疮)护理、心理护理、护士礼仪”四大护理特色。
令人感叹的是,这个住着1700多位老人的护理医院,患病卧床的老人无一人有褥疮发生。
更具特色的是,医院实行的是24小时无家属陪伴式生活照护服务,每位病人都配有责任护工,代替工作繁忙的子女,照顾病人起居、饮食、沐浴等生活琐事。
到了晚上,每间病房里都有护工搭铺值守,贴身陪护。
给予老年病人们安心的照护,为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
文化助力:丰富老年生活 为满足老年人积极向上的多样化精神、情感和心理需求,医院还积极实践“文化养老”的新模式,让老人们全方位感受到医院的关怀、节日的快乐和家的温暖。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喜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兴趣活动,如文化学习、琴棋书画、农林园艺、休闲观光、保健讲座等;还经常组织老人们外出游览森林公园,观赏鲜花港的郁金香,让大自然的美好带给老人们愉悦的心情,以此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身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的陆奶奶已经在这里住了两年多了。
“这里的医生、护士、护工们都很好,我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陆奶奶告诉记者起初刚来的时候,情绪上很抵触,多亏医生、护士们苦口婆心地劝说,还想尽办法满足她爱唱戏、想表演的欲望。
“如今,我可以轻松地唱上十几段京剧。
” 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护士站工作台和护士治疗室十分洁净、物品摆放规整、台账清晰明了,病区环境整洁温馨,老人们在走廊里聊天,都洋溢着笑脸,一派其乐融融。
护士们更是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亲自设计、亲手制作了各式方便、贴心、实用的护理“小玩意儿”:马甲式约束带、纱网手部约束带,让失智老人的卧床安全舒适;彩色服药识别卡,方便了喂药。
图文并茂的台历样式翻身卡,翻身时间、卧位姿势,一目了然。
护士们花费心思、千挑万选的买来适合老人用的叩背器、洗澡椅,这些“小玩意儿”实用、方便、舒适,这些“小心思”更体现出护士们的贴心、细心、暖心和爱心;老人们住的安心、顺心;家属们更是省心、放心。
四位一体:争创养老新典范 上海作为全国首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截至2017年底,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83.60万人,比上年增加25.81万人。
目前,上海二三级医院以及社区康复床位,都存在一床难求的状态。
而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医疗、护理、康复等一体化条件,这已成为上海各级政府和养老组织关注的重要议题。
“医院的建设发展,顺应了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趋势,缓解了老年人养老治病需求,这其中政府倾注了很多心血。
”蔡泽中告诉记者,医院坚持“心系民生、回报社会”的办院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不仅重视治愈老人的身体疾病,还注重解决老人的心理疾病,“比养老院多一个医疗功能,比医院多一个养老功能,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养老难题。
” 18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谈及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未来,蔡泽中表示,医院将按照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依托医疗、康复、老年养护、健康管理“四位一体”的模式,立足本院“老年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的成功模式,着力解决看病难、养老难、康复难的社会问题,用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养老标准服务广大老年人。
同时,在实践中做好医养结合、康养一体的管理机制探索和制度完善,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放眼国际,努力将医院打造成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老龄化事业相适应的标志性医院,引领上海市养老事业发展的示范性医院。
(来源:《中国城市报》)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700 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烟台探索建设机构养老四种模式 作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烟台市探索建设机构养老“大养老+小医疗”“大医疗+小养
老”“医疗+养老共建”“居家养老+医疗网络”四种模式,目前,全市有35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37家医院开设了老年病门诊,在基层医疗机构建成125个国医堂,25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提升了老人护理水平。
老年人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选择养老机构时就会重点考虑就医是否方便。
目前烟台医疗机构开设的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免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市卫计委家庭发展科主任闫程翔:“老人房间内都配备有氧气、吸引、呼叫等系统,如果有什么意外发生,医护人员可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同时,借助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优势,内设的养老机构实行24小时护士值班制度,每天陪同入住的老人进行门诊就医,协助办理住院手续,为老人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导老人服药,做基础护理治疗。
对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由医护人员每天重点巡诊,每周对所有入住老人进行一次大查房。
” 在医疗机构开设的养老机构中,医疗区与养老区之间建立转会诊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老人的就诊和治疗。
部分医疗机构还启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需会诊的老人,通过组织医疗机构专家或通过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邀请国内著名医院专家开展会诊,为入住老人提供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医疗机构内设的养老机构还为入住的老人单独设立餐厅,配备营养师,为老人制定营养餐谱。
机构大多建有图书区、棋牌室、书画区、手工区等休闲活动场所,让老人娱乐生活充实快乐。
闫程翔:“烟台市以公立医院开设老年病专科为重点,镇街卫生院开设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构建起了医疗、养老、康复等相互衔接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这样就避免了入住医疗机构的老人一旦过了疾病急性期就需要另外寻养老机构的弊端,同时解决了一级以下医疗机构住院床位闲置率比较高的问题。
” (来源:胶东在线)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705 余布穷:鼓励老年人创业需量力而行 辽宁省最近新闻不断。
先是“鼓励生育二孩”引发热议,接着“支持老年人自主创业”又成焦
点。
两则新闻的出处,均是《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两个以往少见的政策,针对的都是老龄化问题。
今年6月,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19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同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7.3%。
辽宁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其实,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并非辽宁首创。
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就已经提出,“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
老龄化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减弱,势必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发展。
要缓解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全面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除了提高生育率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成为应对的选项之
一。
在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日本,老年人创业并不新鲜。
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中小企业厅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新创业人群中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可见,老年人并不是社会的累赘或包袱,而是社会的人力资源和财富。
应对经济增长率的降低,一定要重视老年人在社会的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官方用的口径是“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而不是笼统地“鼓励老年人创业”,意思并不是把所有老人都推向创业市场。
老年人投入创业及创业成功的比例,不可能比30岁的人群更高。
文化保守心理等当然会有影响,但真正在其间主导遴选的,其实还是市场机制。
老年人创业成功的榜样,当然一直有。
褚时健在74岁那年与妻子承包山林种橙,花了十年时间让褚橙红遍大江南北,已成传奇。
从常理上讲,老年人才自主创业的优势在于,他们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和人脉都比年轻人更丰富,心态也更平和、更稳重,对创业的方向和后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有较为充分的准备,不会盲目投资,行业选择也更具发展前途。
但创业本身九死一生,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对老年人来说恐怕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的老年人,安坐家中能防住各种骗子的骗,已经算是跟得上时代了。
再让他们走出家门走向市场,风险怎么识别?
年轻人创业失败,还可以从头再来;老年人一旦创业失败,可能连养老钱也赔进去了。
真要支持老年人创业,除了出台政策,后续恐怕还得有更给力的具体细则,出台具体的优惠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但这样的优惠与倾斜如果真能起作用,又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市场信号:用财政或政策资源,支持一个承受力弱、能力相对也弱的群体创业,实际在整体上降低了全社会的效率,增加了投资风险。
其实,针对社会深度老龄化现象,《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还有“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等其他政策。
相比“支持老年人才创业”,这些措施更接近政策制定者的初心。
(来源:金融界)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708 “鼓励老年人创业”是饮鸩止渴 近日,一则“鼓励老年人创业”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新闻源于辽宁省近日出台
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该规划,就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
新闻一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呵呵。
好在,大多数上网、留言的朋友都是年轻些的朋友,老年人不是太多。
不知老年朋友们看到鼓励他们自主创业的政策,会有何感想。
提及自主创业,我们更多的是想到年轻人、大学生创业。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有近90%的我国在校大学生有创业的意向,20%有强烈的创业意向。
但2016年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仅占毕业生总数的3%左右,而在这些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创业成功率只有2%左 20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右。
真可谓创业艰难。
年轻人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毕竟年轻就是资本,创业失败,没什么,只不过是重头再来。
但与年轻人相比,大多数老年人创业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虽然说,姜是老的辣,老年人生活、工作经验要更丰富些,但体力与精力却不足,更不必提,创业实质是一项创新,需要的是灵感迸发、思维革新,需要有信心与勇气。
老年人,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家庭,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本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却又被推到了自主创业的前台。
让老年人去自主创新,照我看来,只是某些部门与官僚不切实际拍脑袋的空想,不计后果推卸责任的乱为。
可能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老年人去自主创业了,养老责任之类,就可以由老年人自行承担了。
可殊不知,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只是带来更大的社会危机。
老年人抵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创业失败,不仅会给本人和家庭带来灭顶之灾,更会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安定隐患。
(来源:黄河新闻网)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709 无须讳言老年人创业 辽宁省政府近日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该规划提出一个政策方向“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引发社会热议和巨大反响。
这两天,舆论热议的是一条应对老龄化的措施——“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
在不少人看来,年轻人创业都要冒相当大的风险,换做脑力、体力都衰退,尤其是学习能力较为缺乏的老年人,支持他们创业真的是个好点子吗? 老龄化社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按照专家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15年达到10%,并将继续提高到2030年的18%,在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
这就意味着2个年轻人就要抚养1个老年人,如此情形下,“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未必不是一个未雨绸缪之策。
然而,让老年人创业,有些人恐怕不免要担忧:现在老年人懂得互联网吗?懂得产品、风投、月活、转化、销售、分成、估值、融资、IPO吗?没这金刚钻,如何揽得动瓷器活?加上他们脑力、体力衰退,再要他们走市场、做产品,恐怕有点儿强人所难。
如此想法,恐怕就落入“言必称希腊”式的窠臼中。
创业,世界那么大,能做的事情很多,未必一定要互联网。
诚然,老年人的脑力、体力比不上年轻人,但不要忘了,俗话说,姜是老的辣,老年人也有他们特别的优势。
老年人人生经历广、社会经验丰富,老年人有久经考验、比较成熟的人脉关系,老年人有比较平和的处世心态、有比较深的人生智慧,这一些特点,就是老年人创业上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老年人开拓人生一片新天地的例子,并不鲜见。
众所周知的肯德基爷爷——山德士上校历经挫折,在66岁的时候又二次创业、一直孜孜不倦勤奋工作到90岁高龄,创造了肯德基。
褚时健73岁的时候,才开始种橙,也创造了响当当的“褚橙”。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中小企业厅发布的《中小企业白皮书》,在日本新创业人群中,约1/3就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也就是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才创业政策的推出,是适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而老年人创业并不可怕,同样具有大好前景,同时也能够给经济发展大局带来不一样的特别色彩。
但另一方面,社会应当给这未雨绸缪的政策,提供良好的配套环境和培育条件。
一是应当做好老年人继续学习的配套,相应的创业技能、互联网知识、金融知识乃至财务知识的培训,缺一不可,增强老年人的现代商业知识储备。
二是要做好法律和财政的保驾护航,营造更好的创业市场氛围,坚决打击针对老年人的商业欺诈,施行相应的促进政策、补贴措施,在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通过良好的全局设计,多方面帮助老年人发挥余热,也助力“老年人才自主创业”真正走出一片天地。
(来源:泉州网) 21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2710 热点新闻 老年医疗“独立自主”还要迈过哪些坎? 长期被边缘化的老年医学,最近似乎热了起来。
6
月28日,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正式投入运营;6月26日,深圳市人民医院正式引入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老年医学团队;而在今年5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医院成立。
不过,热潮之下,老年医疗服务却仍存不少尴尬。
老人看病像“盲人摸象” “老年人看个病可真难!”72岁的刘女士是北京海淀区的一位“老漂族”,老家在安徽。
去年年末,她因为头痛,在离家最近的一家三甲医院跑了四趟,做了各种检查,病还没确诊,她又在从医院出来的路上摔了一跤,导致腿部胫骨骨折。
对于老年人的看病难题,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铮深有感触。
“老人看病,就像盲人摸象,心脏科看心脏,呼吸科看呼吸,对老人来讲,疾病却都是相互缠绕的,需要从全人和功能角度评估老人状态。
”陈铮说,老年医学与普通内科学有本质区别,一般人看病是要把病治好,老年医学更多关注老人的共病、生活质量和功能,包括预防、康复、长期失能后的照护到临终关怀,这一点,很多专科医生和卫生行政人员却不是很了解。
“老人一个科一个科去看病非常辛苦、效果也不好,老人疾病应该是综合评估后治理,科室设置要以综合症状来定。
”北京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亦指出,老年人一体多病,需要连续的医疗服务,普通综合医院并不适合。
不过,面对2.41亿老年人的巨大医疗需求,专业的老年医疗服务却严重供给不足。
截止到2017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级以上老年病医院总共仅124个,其中民营24个,三级医院2家。
而全国1500多家三级医院只有不足150家(不到10%)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并且很多是干部保健性质,不面向社会人群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形成老年病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的建设模式。
以北京隆福医院为例,该院早在2001年就成为北京首批老年医院之
一,遗憾的是,从发牌至今已经17年,在国家医院管理分类标准里一直没有设置“老年医院”一项,隆福医院至今没拿到分类机构的正式执照。
老年医学存在几大痛点 一些业内人士则指出,不少非营利性老年医院因为生存状态堪忧,甚至“羞于”挂老年医院招牌。
个中原因在于,老年人住院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大、花费多,与年轻患者相比,医院实际付出医疗费较高、床位周转时间太长,医保报销却“一视同仁”,长期以来也没有政府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挂得不甘心、不情愿。
事实上,老年医学在医卫领域的地位也一度被弱化。
比如,2007年,北京就有很多医院取消了老年病区;在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就把老年医学列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二级学科)下属亚专科(三级学科)。
另外,我国也尚无国家级老年医学高校教育教材体系,缺乏系统培养机制和标准。
目前我国培养老年专业医生仅一所三类学院(成都医学院),仅 22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个别医学院在4年级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
为此,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等42位委员联 名提交了“关于提高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地位”的第2187号(医疗体育类247号)建议。
当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对2187号建议做出三点答复,包括在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职业医疗卫生学校增设老年医学专业学位、修改《住院医师规培方案》中老年医学为二级学科、建立国家级老年医学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模式等。
这是国家部委对老年医学和老年医院首次给予正式回应。
关键是解决标准问题 尽管政策层面已有推动的迹象,但现实的桎梏仍在。
北京医院院长、新设立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教授此前透露,2016年初,受原国家卫计委委托,他带领全国老年医学专家起草了县级老年病医院建设标准,但后来中途搁浅,一直也没实施下来。
专家们分歧焦点在于,国家已规定每个县必须有中医医院、传染病、妇幼保健和精神病医院,是否还有必要再设立老年医院。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也曾提出“增设老年病区科室,改造老年医院”的建议,希望三甲医院增设“老年病区”科室,选择部分大城市二级医院改造成老年医院,既可以解决病人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最大程度缓解医疗资源。
陈铮认为,老年医学内容、性质和范围与普通内科有区别。
目前解决我国老年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是老年医院标准,国家应早日出台老年医院和老年专科的建设标准,至少要在老年急症、康复、安宁疗护方面有所突破;第二是医保支付,老年医学和临终关怀并非增加支付支出,相反,国内外很多文献已证实,老年医学和临终关怀管理到位、支付体系理顺后,医疗支付费用将会下降。
(来源:泉州广播电视报) /Home/Article/index/id/457/aid/52671 老龄数据 老龄蓝皮书发布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
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蓝皮书指出,我国约有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一半老年人从不锻炼。
此外,网络消费已成为老年人消费新热点。
全国有9000多万的60岁以上老年在业人口。
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约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其中,城镇、男性、低龄、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非独居的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更好;在日常保健行为方面,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参加了体检且从不吸烟、喝酒和服用保健品,但是几乎一半的老年人也从不锻炼,睡眠质量不高;在医疗保障方面,我国近乎全体老年人均享受社会医疗保险,但是,老年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比例却较低。
老年人更倾向于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但面临收费高、排队久等问题,过去一年,老年人医疗自付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一半。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广大居民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老年人也不例外。
蓝皮书指出,城镇低龄老年人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
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其中城镇老年人这一比例为9.1%,高于农村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网络消费的比例最高,达到12.7%;大部分老年人上网主要是看新闻,这一比例占到了85%,其次是看影视剧,占到了65.4%,聊天和炒股票各占到21.2%和14%,网上购物占到了12.4%。
此外,报告显示,老年人力资源储量丰富。
自1990年以来,中国老年在业人口的数量快速增加, 23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在业人口为9235.3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3188.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在业人口也增加了1395.4万,25年间增长了115%。
老年在业人口以低龄、健康老人为主,60至64岁占了42.8%。
(来源:《北京晚报》) /Home/Article/index/id/615/aid/52682 7月1号起超标电动车已全面禁售,老年代步车将何去何从 近年来,北京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迷你汽车”,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老年代步车。
这些车不用上牌,违章停车不会受罚,司机不用考驾照,想行驶得慢开非机动车道,想行驶得快开机动车道,似乎拥有城市交通的绝对特权,却也蕴藏着重重隐患。
从7月1号起,北京市全面禁止销售各类“超标电动车”,包含超标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四轮车以及老年代步车等。
禁售之后老年代步车何去何从?
记者翁宇君。
本期的今日交通我们一起来关注: 早上9点,在东二环广渠门桥下,一辆红色的老年代步车沿着东向西的机动车道逆行而来,车子慢慢减速停在了崇文门外菜市场的路边,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提着帆布袋推开车门,她说她刚刚把两个孙女送到幼儿园:现在上小班幼儿园离这远五里地,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我也带不了啊,都是接孩子送孩子上学就能走下雨阴天孩子浇不着。
7月1号起超标电动车已全面禁售老年代步车将何去何从近几年来,北京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代步车,本周二早高峰记者打车从东二环广渠门桥自东向西一直到西三环六里桥,沿途18个红绿灯路口,有9个出现了1辆以上的老年代步车,多的路口甚至高达7辆。
不少老年代步车闯灯、逆行,随意变道,给道路交通带来了隐患。
几位车主说:自家用或者接送孩子是吧,不看红绿灯,然后你按喇叭不给你让。
他有没有牌照,什么没有。
没人贴条扎路边就停那了,有时候突然就停了,也没有任何征兆的如果精神不集中容易撞。
今年7月1号起,北京市全面禁售各类超标电动车,老年代步车也在禁售范围内,市工商局执法协作处副处长玄洪波表示:违规电动车销售中央治理行动,针对的违规车型主要包括几类,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违规的电动两轮车主要是电动摩托,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和老年代步车。
但从记者的走访来看,目前仍有不少商铺顶风作案,销售老年代步车。
本周三下午5点,记者来到清华大学西门外中关村北大街,这里有近10家电动车销售门店,而不少门店外仍然大大方方的摆放着各种款型的老年代步车,一家门店的店员热情地推荐道:这21000两万,现在的天热买的少,因为现在拿到就18500,因为我们主要面对老人代步车,放心。
此外,一些商家为了应对工商的检查,悄悄把促销场地挪到了附近的小区内。
在房山区智怡嘉园小区的停车位上,整齐停放了十几辆崭新的老年代步车,每辆车的车窗上都贴着促销价格和联系电话,价格从4000到9000元不等。
更多的商铺则转为地下交易,偷偷销售给有需求的消费者。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来到智怡嘉园附近的一家电动车门店,店主谨慎地介绍了一款在售的车型:今天他们给送车去了,送到三环里也是买这种代步车,库房就有基本上生人就不敢卖。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维说老年代步车从山东一带兴起,厂商层次不齐,全国的年产量能突破100万辆:从全国来看,年产量能够突破100万,主要的这些厂商就是在山东河北江苏这一带,但是这些厂商呢参差不齐,无序生产。
严格意义上真正的老年电动代步车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类的电动轮椅车,速度应该在10公里以下,但现在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车早已偷换概念,速度能达到四五十公里,这样的速度使得它们无论在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行驶都格格不入,国家发改委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表示:鉴于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这么一个速度的交通工具出来的话,那我无法给你提供相对分离的这种路权,就意味着你要么你跟非机动车混行,要么你给机动车风险都会对效率产生影响,同时对安全产生隐患这些车辆速度比肩机动车,但质量却寥寥草草,没有国家标准制约。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表示这样的车辆其实是不允许上路的:从它的性能上来讲它是一个机 24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动车,那么机动车呢按照我们国家要求来看,机动车都是按照标准去生产,而且必须放到机动车目录里头,现在关于私人滴度电动车的标准国家还在研究之中,为标准呢生产出来以后他又不能放到机动车目录里头,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这种车辆是不允许生产,质量无保障,路权不明确,老年代步车上路隐患重重。
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近五年,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
中消协此前曾经在市场上购买3辆老年代步车进行安全性碰撞试验,结果显示代步车驾驶者均有可能出现骨折等风险,中消协投诉部汽车投诉负责人谢龙介绍:实验速度呢是每小时32公里,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低了,模拟的是代步车正面撞击前面的障碍物,那么根据这个实际撞的情况,呢这三辆车的里面这个假设都是有骨折风险的,有的是颅骨,也有骨折情况,如果说是真人在上面是有这个生命危险的。
此外,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购买老年代步车的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难的困境,谢龙表示:你如果说明知道这个产品是危险的有瑕疵的,你去购买国家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消费者保护力度是有限的。
正因为老年代步车游走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又存在种种隐患,国家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对低速电动车提出的治理思路,中国电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维说: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一个工作思路,升级一批呢就是对常规达到电动乘用车要求的低速车生产企业,引导它们转型升级,成为真正的这个车企规范一批呢就是说针对低速电动车制定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淘汰一批就不用说了,达不到这些要求的几率就应该关停。
从7月1号起的禁售迈出了强化源头管理的第一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认为在国家对老年代步车的标准出台前,加强执法是减少老年代步车隐患的方法:首先要源头管理非常明确,在国家的标准出台之前不允许生产这样的车辆,质检部门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另外呢从销售环节上来讲,工商部门也应该加强执法,禁止销售不合格产品第三就是在东南市场上的要严格不合格的不允许它上路。
2016年10月,国家标准委正式立项并下达《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制定计划,周期为24个月。
按计划四轮低速电动车国家标准截至今年10月就将制定完毕。
工信部装备司今年3月发布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推进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
老年代步车是否如草案所示,将被划入乘用车范畴,目前仍没有明确答案。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低速四轮电动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将更加规范化,而标准的确立将有助于理清管理老年代步车头绪,中国电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维表示:我们城市管理者能够在路权的问题停车的这些问题,还有老百姓的这个利益这一块能够找出一个一个平衡点,另外就是把他的身份类别路权法律中的这个地位都明确了,那可能会有一个相应规范的一个管理方式。
(来源:北京广播网) /Home/Article/index/id/457/aid/52704 养老类型 浙江:杭州探索"老少相伴"养老新模式,养老院住进年轻人 日常生活里,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轨迹几乎是“平行”的,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阅历、生
活节奏、生活方式。
他们“心事”也迥然不同,老年人面临空巢、无助、孤独等问题,年轻人肩负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尤其是在城市,两者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在杭州滨江区,一个名叫“陪伴是最长情告白”(下称“陪伴”)的项目,旨在让他们的轨迹“相交”——年轻人可以用志愿服务抵扣房租入住养老公寓,老人们得到陪伴和服务,年轻人获得优 25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惠住宿和志愿服务锻炼。
这个项目已经在滨江绿康阳光家园“小范围”试点了半年,最初由周边企业推荐志愿者参加,好 评不断。
今年5月中旬,滨江区向社会正式公开招募项目志愿者,经过个人申报、相关单位筛选、面试等流程,7月初,11个在周边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入围,并于7月9日起陆续入住阳光家园。
养老院住进年轻人,这种全新的养老模式能否探出一条新路? 老人有了“小伙伴”,养老也能日日“鲜” 绿康阳光家园有10幢现代化的公寓,沿着正门的大草坪走过两幢老人公寓和食堂,就是志愿者入住的4号楼。
在志愿者杨云海的房间里,有落地窗、大阳台、工作台、独立卫生间、两张铺着格子床单的单人床。
“房间都是朝南的,配套齐全,比我原来工作室的小单间强多了。
”杨云海说,室友也即将入住。
退休干部老韩告诉记者,在阳光家园,社会志愿者的身影并不少见,但他们有更多期待。
老韩是名资深书画爱好者,住进阳光家园后当起书画小组组长,每周组织30多位老人练习书画。
“老人水平参差不齐,我也不是专业的,缺少相对固定、系统的指导。
”老韩说。
缺少活动组织、兴趣指导人员,是园内兴趣小组普遍存在的情况;而稳定、长期的陪伴和互动,更是老人们对志愿服务的普遍需求。
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中,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滨江区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就业、居住,滨江团区委和民政部门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一批初到杭州、充满活力的群体上。
在一些大城市,将年轻人引入养老空间的做法已先后涌现。
德国的“在居住中提供帮助”计划,可为大学生在养老院或是长者家中提供一间比较廉价的住房,作为回报,大学生需帮着老年人做家务且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美国西雅图的一个组织,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代际学习中心”,并在全美得到推广;在上海,普陀区一家养老机构探索“老少融合”养老新模式,在养老床位之外增加了专供年轻人入住的“公益床位”。
去年12月,在滨江团区委、区民政局和阳光家园的共同商议下,“陪伴”项目开始试行。
参与首批试点的8个志愿者由附近企业推荐,经相关部门审核,为养老机构里的老人提供志愿陪伴服务,主要内容就是陪他们聊天、看书、写字,教有需求的老人们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等,每月达到20个小时的陪伴服务时间,即可以每月几百元的优惠价格入住养老院。
“在可承受范围内拿出一定比例的房源,分批招募年轻人入住,对我们来说既能给老人带来更多活力,也能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阳光家园社工部主任王恺说。
阳光家园是杭州市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一体,共有2000张床位,其中养老部分有800张,目前有600余位老人入住。
志愿者入住的8个房间,属于养老院自理养老区。
年轻人的“新天地”,养老事业值得拼 今年1月初,经由单位团委推荐入住阳光家园后,萧山女孩王婕每天下班都会回到这里,去公共活动室陪伴老人,帮打球的老人捡捡球、陪“落单”的老人聊聊天、帮老人拍照发给子女……在5月份首次公开招募志愿者时,王婕申请继续留在养老院,“趁结婚前一两年再多陪陪这里的老人。
” 根据滨江团区委5月份公开的招募要求,“陪伴”项目志愿者申请人应为单身青年,在滨江区内用人单位工作、签约1年以上,且在市区(八城区)无住房。
经由区民政局核定的优秀志愿者和有相关专业背景、爱好特长类的申请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
蔡静茹觉得自己加入“陪伴”项目是特别的缘分。
在南京工作一年后,蔡静茹因为工作变动来到滨江区,单位附近动辄上千元的房租让她许久没有定下住所。
偶然在微博上看到“陪伴”项目的招募信息后,她立马打电话询问。
打动蔡静茹的不仅是低价房租,“那时奶奶刚过世没多久,能和老人住在一起,我觉得是对这份情谊的延续,也能让我提前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父母。
” 学生时期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和乐观开朗的性格,让蔡静茹对在养老院的生活充满自信,“这里什么都等待着去尝试,有比外面的生活更充实的可能性。
”说起各种活动经历,这个纤瘦的女孩迸发出满满的活力。
在阳光家园志愿者活动负责人陈桐的规划中,服务开展将以志愿者为主体,调动养老 26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院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年轻人能动性。
与蔡静茹不同,杨云海对自己将要开展的志愿服务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
这个国画专业的安徽男 孩自毕业后一直从事书画相关的工作,去年还在滨江创立了一个少儿书画教育工作室,与阳光家园相距20分钟车程。
平日里,工作室也会吸引一些附近的老人来参观交流,这让杨云海一直在考虑通过公益的方式,扩展传统书画普及群体。
通过报名、筛选和面试流程之后,杨云海提前一周搬进了阳光家园与老人接触。
听说养老院里住进了年轻的书画老师,老韩和组员们第一时间找了过来。
“我们每周六在园里老年大学教室有固定书法小组活动,是不是可以带我们练习?”“我们组里的老人水平相差较大,能不能有针对性地教课?”面对老人们提出的需求,杨云海一一记录,准备在正式“开课”后实践。
在了解了杨云海的计划后,蔡静茹很快开始策划书画展览等相关活动。
在他们看来,养老院不只是老人们的住所,更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的集聚地。
对于养老院的老人来说,微信视频、素描、舞蹈这些新鲜事开始进入养老生活,而这些孙子辈的年轻人也成为他们一部分情感寄托。
养老院“年轻态”,“人生重叠”显关怀 西雅图大学兼职教授埃文·布里格斯,曾为“代际学习中心”拍过纪录片,结尾的一句话值得人
们深思:这是两类人为数不多的人生重叠时间。
在这个重叠的时间里,折射的是社会的互动和关怀。
在王婕看来,年轻人住进养老院,尤其对于那些有着公益热情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她已经发现,跟试点时期相比,新一期项目突出志愿服务的特色。
“试点期,我们的志愿服务以日常性的陪伴为主,接下来或许能满足老人更深层的需求。
”最近,阳光家园将展开一个老人“心愿墙”的活动,“只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就是个很好的尝试。
”王婕说。
志愿活动项目制,也是王恺和相关部门设想的进一步改善方向。
王恺认为,相较于其他社会志愿活动,“陪伴”项目志愿者在时间和与老人的联系上更具优势,志愿活动可以循序渐进、更加系统。
这也是滨江团区委在公开招募时,将医学、心理学等专业性特长放在优先考虑条件中的原因。
对于项目是否可持续和可借鉴,阳光家园负责人坦言,新模式还在探索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在此次滨江团区委和区民政局发布的公开招募信息中,就完善了志愿者的退出机制。
承租期内,志愿者与所在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或出现企业迁出滨江、歇业等情形,承租人员将被取消准租资格并按规定腾退房源。
“志愿者服务时间是否达到要求,老人对志愿服务评价满意度高不高,仍然是考核的主要标准。
”滨江团区委负责人说。
对于滨江区探索的这种模式,有专家认为,面对剩余空床位,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有自主权决定如何使用。
而杭州另一家养老院的院长也坦言,城郊的部分养老机构空床率较高,确实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但如果租给年轻人,可能引发两代人相处上的矛盾。
滨江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将进一步推广“陪伴”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不局限在养老机构内,社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也将成为陪伴服务的对象。
而通过入住申请的青年志愿者,房租较去年会有所降低,从每月五六百元降到每月三百元。
(来源:浙江新闻) /Home/Article/index/id/520/aid/52711 浙江:杭州试点老年人“一键送餐”,一荤两素加外送仅
9元 “咚咚咚……”7月13日中午11点,家住杭州西湖区文二路21号3幢的邱国铮,又听到了熟悉的敲门声。
“邱阿姨,中午好!”门外,来自西溪街道的志愿者杨兆汇,将两份热腾腾的午餐递给了邱国铮。
“今天吃什么?”“干菜鸭块、木耳蛋白肉、炒空心菜;鹌鹑蛋烧肉、洋葱土豆片、香菇青菜!” 27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像年轻人一样“点外卖”,是该街道不少老人的新“福利”。
今年7月初,西溪街道在杭州范围内率先推出“一键送餐”,老年人只需在免费赠送的手机上按一个键,就能享受送餐上门。
而且,一荤两素加外送,一顿只要花9元钱。
截至目前,西溪街道的近百位老人,已经习惯于每天吃“外卖”了。
餐费不到市场价的一半 邱国铮今年89岁,老伴93岁。
虽然身体还算硬朗,可随着天热起来,吃饭慢慢成了难题。
“我住4楼,下楼以后走20多分钟才能到菜场。
每天冒着大太阳买菜,真当有点吃不消!”这时候,“一键送餐”帮了大忙。
在街道免费配送的老人手机上,邱国铮只需要长按绿色的“2号键”,就能接通“一键送餐”的服务后台。
工作人员会把第二天的菜单报过来,邱国铮选定,就可以送货上门。
老年人吃饭,干净卫生最重要。
邱国铮仔细问过,餐点都是由莫干山路上的新开元酒店做的,质量过硬;另外,菜每天不重样,做法也适合老年人的口味:酥软、少油少盐;此外,一荤两素加外送费才卖9元。
“如果按市场价,至少要20元呢,便宜了一半多!”“7月初试了第一次,觉得不错。
之后每周一到周
五,都点外卖,双休日女儿过来做饭。
以前最让人烦心的买菜、做饭,现在都不是个事儿!”邱国铮告诉记者。
老人手机“一键升级” 炎炎夏日,怎么样解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一键送餐”可谓一种新尝试。
“社区位于市中心,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人口却有7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20%。
”邱国铮所在的文锦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葛毅勋告诉记者,这里老小区居多,没有电梯,加剧了老人的“吃饭难”。
为解决问题,去年5月起,由西溪街道“心汇西溪”公益组织牵头,向老年人开展送餐服务。
可是,订餐需要老人亲自跑到社区,或者社工上门订餐,多多少少有些不方便。
去年底,西湖区向辖区内的老人配送了一批手机,用于紧急医疗呼叫等功能,也给了“一键送餐”带来了突破口。
西溪街道与上海的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对老人们的手机进行了升级——老人一键拨打电话,由科技公司服务后台接听,之后,服务后台将老人的订餐需求传给街道,再由街道分配给社区进行送餐。
与过去相比,“一键送餐”有不少优点。
比如,老人足不出户就可订餐;又比如,老人每天下午2点前,可以随时预定或者取消第二天的餐点,需求更精准,浪费更少,有利于餐饮公司给出更优惠的价格。
“大酒店、写字楼、学校……我们和区域内的优质餐饮机构一家一家谈,争取最优惠的价格,再由社区的志愿者每天配送,才有了这么低的价格。
”文锦社区民政委员薛晶晶表示。
将成老年食堂的好补充 目前,西溪街道的“一键送餐”服务仅限中餐。
“我们调研过,一方面老年人早、晚餐吃得比较
随便,对中餐的要求最高;另一方面,中午气温最高,老年人对送餐的需求最大。
”西溪街道公益中心的金艺嘉告诉记者,她也是“心汇西溪”的负责人。
“我们的试点证明,只要饭菜质量好,使用方便,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一样,习惯每天点外卖。
”目前,西溪街道的老年食堂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交付。
届时,西溪街道将形成一个步行15分钟之内的养老食堂覆盖圈。
金艺嘉认为,未来,“一键送餐”将成为老年食堂服务的好补充。
“目前,一键送餐每天只有
A、B两款可供选择。
一旦老年食堂投入使用,按照预计规模,届时每天供应的菜品可以到达几十种。
如果老人使用‘一键送餐’,选择也会丰富得多。
一旦条件成熟,我们也会开展早餐、晚餐的‘一键送餐’。
”她表示。
(来源:浙江在线) /Home/Article/index/id/518/aid/52669 28 2018
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浙江:积极打造家门口养老服务模式,章水探索山区居家养老新路 一边做传统糕点一边听戏文,好不开心热闹。
日前,在海曙区章水镇樟村,一场家门口养老服务·女不在身边,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不佳。
该镇负责养老工作的郑平告诉笔者,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章水镇党委、政府从2012年开始,尝试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家门口养老服务模式,力争让占比达40%的老年人“生活有照料,困难能解决,日常有人看望”。
政府出资,第三方上门服务 章水镇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老人最希望得到的养老服务是配餐送饭和精神慰藉。
“这两项内容都很实际,一个是解决吃饭问题的物质养老,另一个是解决孤独空虚的精神养老。
”郑平表示,相较条件成熟的城市社区,章水镇要全面推开这两项服务,面临着场地、资金、人力等诸多困难。
为此,章水镇独辟蹊径,引入第三方“打包”承接养老服务。
“政府出钱,第三方机构打理,这样既解决政府人力不足的问题,也方便养老工作立即开展。
”该镇在每一个村和社区设立了服务点,每个服务点有专人负责,引进的第三方机构在几个村里实行驻点式养老服务。
“每周上门两次,为服务对象提供贴心服务。
”已经在章水开展工作五个年头的工作人员邵锡波表示,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不在身边和高龄老人是优先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涉及洗头、洗脚、剪指甲、打扫卫生以及聊天解闷等,如果老人有其他服务需求,工作人员会反馈总结,下次上门时“按单下菜”。
本土志愿者关怀式养老 章水镇还想到了挖掘本土资源,用以弥补第三方机构的人手不足。
“我们经过筛选,在每个村招募了2名至3名有爱心、能吃苦,能说会唱的村民志愿者。
有了志愿者加盟,服务面扩大了,对老年人的服务也更具针对性。
”郑平说,镇里还安排服务小组和结对人员,帮老人代缴各种费用、代办手续等。
今年62岁的周燕萍前年加入了养老志愿者行列。
“结对老人就在村内,我可以第一时间获悉老人的需求。
”周燕萍回忆,94岁高龄的许阿婆第一次享受洗脚服务时,感动得流泪;81岁的鲍老伯起初拒绝志愿者上门,如今主动加入文艺助老服务队,“现在很多老人盼望我上门,自己的服务被老人需要,很有成就感。
”针对老人精神养老的需求,近日,地处四明山深处的李家坑村发出“回家陪父母吃饭”的倡议:每个月回家陪父母吃饭,饭钱由村里承担。
“效果不错,倡议一出,不少子女主动响应,现在基本月月能回家聚餐,老人们也很开心。
”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伟说。
章水镇党委书记周宏杉告诉笔者,该镇正在有关村摸底子、增设施,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站升级换代,并在条件具备时推出送餐服务。
(来源:宁波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518/aid/52686 “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是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 据媒体报道:在杭州滨江区有一个名叫“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养老项目,年轻人可以用志愿服
务抵扣房租入住养老公寓,旨在让老人们可以得到年轻人相应的陪伴和服务。
今年5月中旬,滨江区向社会正式公开招募项目志愿者,经过个人申报、相关单位筛选、面试等流程,7月初,11个在周边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入围,并陆续入住阳光家园。
让“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是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养老院在可承受范围内拿出一定比例的房源, 29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招募年轻人入住,充分发挥年轻人的能动性,既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朝气与活力,也能为社会养老服务注入更多新鲜元素,可有效弥补当前养老院普遍存在的老年人生活单调、缺乏陪伴等问题,填补了亲情养老的不足。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多,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关养老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尝试。
“年轻人住进养老院”不仅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年轻人的陪伴与服务,更让年轻人也将从中受益,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得到了住宿优惠,减轻了经济压力,也让自己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共处与关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能够让入住的年轻人和养老院的老人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实现“双赢”。
当然,这种新型的养老助老模式仅仅是迈出第一步,还有很多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之处。
志愿服务可以循序渐进,更加专业系统。
除了以陪伴为主,还应该满足老年人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通过不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技能,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和退出机制,推动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大连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520/aid/52687 江苏:盐城新建老年人助餐点
123个,让老人安享晚年 记者7月16日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全市新建老年人助餐点123个,其中大市区重点打造11个示范性助餐点,着力构建“街道(社区)助餐点+社会餐饮服务+网络订餐配送”的助餐体系,确保广大老年人三餐暖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持续推进老年人助餐点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各地依托城乡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和社会餐饮企业共建成老年人助餐点354家,其中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的53家。
今年,市民政、老龄部门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按照机关企事业助餐、品牌连锁助餐、新建示范助餐点、优质商户助餐、互联网+助餐、邻里互助助餐、老年人自主助餐等多种模式,深入开展老年人助残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来源:盐阜大众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2702 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迎来“井喷前夜” 北京朝阳区的李玉霞最近忙着给父亲找家公立养老院,然而一个月下来还没有结果,有家养老院
排队老人甚至高达数百位。
记者在一线城市了解到,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较为普遍,井喷的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
“大问题背后是大机遇,只要措施得当,养老会较快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表示。
30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作为在养老行业打拼10余年的先行者,湖南“华人照护”公司CEO龙攀认为,养老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房地产之后下一个产业“富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
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一对夫妻照顾4-6个老人不堪重负。
尤其是我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占高达4000余万,家庭难以照护。
《快乐老人报》社长赵宝泉认为,正在步入老龄化的首批城市“中产”消费能力较为坚挺,消费意愿较强烈,渴望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
一大批嗅觉灵敏的产业巨头已经悄然布局养老产业。
日本最大养老服务企业“日医学馆”、法国的“养老巨鳄”欧葆庭等知名国际养老企业均在我国投巨资建养老院;泰康人寿、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已有多家养老社区进入到运营阶段;万科、华润、恒大一批地产商大推“养老地产”项目,虽然有的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动摇地产巨头们做养老的决心。
不过,要想加速“井喷”,我国养老产业仍需突破系列瓶颈,比如产业发展仍相对粗放,存在养老床位和从业人员缺口较大、不少养老机构设施和服务水平有限、老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副教授谢琼认为,必须紧密结合我国老年群体的现状,从政策支持居家养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规范养老服务标准等方面多措并举,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才能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和加快发展。
教育培训市场方兴未艾 在2017年的资本市场上,中国教育板块独树一帜,吸引了近130亿美元的投资,较上年增长近一倍,这是中国教育行业首次实现年度百亿美元引资。
“民众教育需求旺盛,社会资本看好教育市场的前景,资本才会加速流入。
”潇湘大同教育集团董事长刘良春说。
近期,尽管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但高压之下,校外培训并未“降温”。
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单人年培训费用最高超10万元,大量品牌培训机构仍大受追捧,甚至一些“小作坊”式培训班也人满为患。
随着80后、90后为人父母,他们对教育更加重视,早教幼教、素质教育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人大关,语言培训行业持续升温;能力危机下,围绕成年人再教育的各种培训班如火如荼;甚至连部分老年大学也出现了“一票难求”,有的不得不采取了“预报名+摇号”的报名形式。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居民储蓄消费意愿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家庭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教育支出,其年均增速为20%左右。
不过,我国培训行业鱼龙混杂,“大市场,小作坊”现象非常突出。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国家要在维护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惩治违规现象,引导群众合理消费,降低非理性的教育支出,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健康领域需求加速上升 去美国治疗癌症、去英国做心脏手术、到德国看骨科、去日本体检、去韩国美容……赴国外寻求
高质量健康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中高等收入群体的选择。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海外就医患者数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海外医疗中介服务市场规模2012年为2.1亿元,到2016年时翻了11倍,达到23.5亿元。
“数十亿元市场需求外流,实在是可惜。
”华大基因湖南分公司总经理曹泽民表示。
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服务产业规模要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
而据有关市场机构调查,2017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规模为4.9万亿元,两者之间差距很大。
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康服务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31 2018年7月18日《每日养老资讯》 对于各路资本来说,健康服务产业已经成为竞相追逐的“蓝海”。
三胞集团等服务业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布局健康产业;腾讯、百度、阿里均开发多个产品系统进入医疗AI领域;恒大、万达、绿城等地产巨头也斥巨资进入健康产业;甚至连携程、途牛网等以旅游为主业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出多款国内或海外就医产品,希望从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
不过,我国健康服务产业仍有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薄弱、“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等等。
业内人士建议,要通过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合理配置资源,加大和优化供给,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化医疗保障体系。
(来源:中国网财经) /Home/Article/index/id/522/aid/52663 老年人成KTV白天场主力军,免费欢唱盘活闲置资源 约上三五好友,到KTV吼上几嗓子,不再是年轻人的特权。
飙高音、唱红歌……说不定,你身边的大爷大妈已经在KTV里“C位出道”啦!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南京量贩式KTV下午场,几乎已成中老年人的主场。
“我们还年轻,并不老”“一起唱歌,就是图个开心”……中老年消费群体也盘活了KTV的闲置资源。
探访:我们不老的,我们这里还有“小鲜肉” 7月3日午饭时间刚过,姜大妈和三位好友就来到莫愁湖附近的一家KTV唱歌。
“早晨要在家里做家务,下午在家没什么事,就会过来唱唱歌。
”姜大妈告诉记者,她们这个唱歌小队退休前都是同事。
退休后大家经济都比较独立,孩子们也很支持她们多出来玩玩。
学音乐、摄影、游泳、旅游……退休后的生活让姜大妈和朋友们过得无比精彩。
“我没想到自己还是大妈呢,我们不服老的。
” 汉中门附近的一家KTV,是70岁的沙大妈和朋友们固定聚会的“据点”。
每周二下午,他们都会来这里唱歌。
“每次来的朋友不固定,但都是亲

标签: #打不开 #网页浏览器 #电脑 #近视 #证书 #cad #蛋白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