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星期二,信路、热河路的送报,加起来有

什么时候 5
300多份,除了用自行车运送报纸,剩下全靠步行。
吴晨娣坦言,她心脏不算好,所以走路并不算太快,送报也当是锻炼身体,每天上午送报大约三个小时,去掉骑自行车的路程,每天步数在两万步以上。
记者看到,吴晨娣把自行车放在一边,挨个单元门外投送报纸,边走边卷起报纸,到了报箱前,只需要几秒便完成工作。
穿梭在不同居民楼前,比吴晨娣的红马甲更显眼的是,身后房子上的黄底红字“征收区域”。
“老早就挂上征收了,但是没有动工,不太清楚什么进展,不知道能不能看见这条路的新模样。
”一位住在阳信路的老居民告诉记者,他已经75岁,没有电梯上下楼腿脚不方便,很多老邻居都跟着子女搬走了,也不清楚都去哪了,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已经多年未见……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阳信路两侧的楼房建筑与常见建筑有所区别,比如楼梯处、圆拱门等。
王清波介绍,阳信路两侧楼房部分曾为日本居民住宅和日企职工宿舍,还有部分日本企业。
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如今阳信路的西侧依然有许多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楼房,错落的砖瓦、不同颜色的水泥、泛黄的墙皮、材质不同的窗框,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我刚来青岛的时候,就好奇青岛为啥自行车少,现在真是彻底领悟了。
”吴晨娣跟记者开起玩笑,她住在德平路,从八中到德平路之间有一个下坡,骑着自行车下坡特别畅快,但是上坡就不是那么轻松了。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每年冬天下雪,会有很多孩子在那段坡上滑冰,“弯弯曲曲一屁股滑下去,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尽管会把衣服弄脏,拍拍屁股跑回家各找各妈。
” “现在的孩子哪还会跑马路上玩,都喜欢电子产品。
”吴晨娣说,后来她很少见到下雪天在坡上滑冰的孩子。
“虽然离着这么近,还真没去过改造后的大鲍岛文化街区,听说效果不错,抽空去看看比较一下。
”提起对于阳信路的改造期望,吴晨娣期待很大,她觉得,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资源不能丢,就像是喜欢阅读的人一样,多年的看报习惯未变,无论怎么更新,变的只是建筑形式,不变的是情怀。

3 里院静卧长山路渴盼迸发新活力 老青岛人称中山路一带为“街里”,其中 “里”便是里院,也就是高处俯瞰像迷宫一样 的几何图案建筑,是一种融合中西方智慧的 高效能建筑。
虽然外表并不富丽堂皇,但是它 规模适中,空间组合变化多端,长方形、三角 形、多边形等,有的规整统
一,有的错落有序, 堪称“神奇”的建筑模式,在青岛风景的航拍 中必然会有老城区里院的存在。
一提到青岛里院,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 中山路一带,特别是“大鲍岛”区域最为显著。
殊不知,在长山路仍然保留着一大片里院。
沿着长山路步行,长山路
13号是有余 里,长山路26号是京达里,以前叫京安里, 长山路31号是福生里。
记者和王清波来到 这些里院建筑群,漫步其间依然能感受到 曾经的青岛建筑肌理。
这些里院建筑群,基本上大门都挂着 锁,标识着“征收区域”。
从窗口往屋内张望, 锈迹斑驳的楼房过道,废弃的家具,很明显已 经没有人居住。
一处拱门上刻着“1958”,年 代沧桑感呼之欲出…… 里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 西文化交织的结果,是青岛最特殊的符号。
为了更好地俯瞰长山路里院建筑群的特 点,记者提议找高点进行拍摄,环顾四周有 两栋居民楼,但是单元门都锁着,这时正好 有居民李女士回家,在说明情况后,记者、 王清波跟着李女士进入楼内。
“征收一段时间了,我们在窗户上一眼 望过去,空房子也怪冷清的,还是希望多点 人气,毕竟人是群居嘛。
”李女士指着楼外 一处里院说道。
记者看到,那是用木头搭建 的阳台底部,棚顶全部生锈,幸好楼下没有 通道,不会有行人经过。
爬上天台,可以清楚地俯瞰长山路历史 文化街区,前后大港小港、新冠高架路,一览 无余。
“果真是红瓦绿树,这就是青岛特色啊。
” 王清波站在天台上望着楼下的里院,长满枝
叶的大树掩映着红瓦,像极了一幅风景油画。
王清波研究过,青岛里院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四五十年代“,听老辈人讲,在最鼎盛的时期,青岛曾经拥有500多个里、200多个院‘,里’有货栈店铺的作用‘,院’则强调建筑的居住功能,规模比里更大。
” “长山路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会感觉到这个名字很陌生,它没有中山路那么吸引人,也没有很高的关注度,但是也存留着一片比较有特色的里院建筑群,这也是‘小鲍岛’文化区域内,仅存的一片青岛里院的建筑群。
”王清波指着身后的里院群落介绍道。
一眼望去,历史的风尘没有湮没那半个世纪的市井百态,青岛的老街老院是充满人间烟火的生活剧场,也是百姓故事的鲜活绘本,让人浮想联翩。
当年何人在此居住,盛景如何? 随着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展开,很多破旧的里院经过修葺已经焕然一新。
王清波表示,他曾多次回到老城区,特别是“大鲍岛”历史街区以及宁阳路的银鱼巷,在改造和设计的提升下,很多店铺既保留了里院老建筑原有的结构体系和底蕴,又融入了新的产业元素设计,有美术馆、精酿啤酒、咖啡、潮流品牌文创、主题集市等新业态,沧桑和新锐共生,历史和时尚共舞。
正当记者和王清波下楼的时候,已经临近午饭饭点,一名外卖员匆匆下楼,戴上头盔准备上班送餐,在居民楼下还停放着几辆外卖电动车,不少外卖小哥租住在此。
记者了解到,新版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充分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衔接在编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谋划保护青岛市域“一核五线五片多点”的历史文化格局和山水湾一体的自然格局。
结合新发展要求和地方特色,增加了革命文物、水下文物等保护要素类别,细化了保护利用的标准和措施。
用城市更新来“讲好青岛故事”,推进青岛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从复兴中山路、纺织谷再到百年老厂房焕发新生,青岛付诸了众多行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保护利用,传承城市风貌特色,成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方式之
一。

4 地铁送来合租客小老板变“团长” 记者和王清波一起,沿着阳信路穿过德 平路、热河路经过包头路到达长山路,步行大 约500米,有四家房屋中介,还有两家是小卖 部兼房屋租售。
记者看到,与连锁房屋中介不 同,基本上每家中介门口还是老式手写的房 屋租售单。
“价格太高的负担不起,年轻人基本上都 是合租,合租一个月五六百,有的能在一千块 钱,他们也就是晚上回来睡觉,白天忙工作很 少在家。
”一家房产中介负责人顾女士告诉记 者,长山路周围有泰山路地铁口,交通较为便 利,再者紧邻科技街,步行只需要百米,不少 年轻打工的在此租房。
“现在这些老楼都安装了单元门锁,几年 前全都是开着的。
”王清波介绍,因为长山路 附近的楼房大多为上世纪
90年代建造,各项 基础设施并不算好,起初都没有单元门锁,外 人随便就能进入。
如今整条路走下来,记者看 到基本上都安装了智能单元门锁。
路边,韩锡叶正在整理快递,将快递分 类签收,忙得顾不上跟记者搭话,但是当记 者说到长山路被纳入历史文化街区的时 候,小卖铺店主韩锡叶放下手中的活,立马 拾起了兴趣。
“是要全部拆掉改造吗?什么时候改造? 改造成什么样子啊?”韩锡叶一连问了记者
个问题,说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小卖部现在挣不了多少,一个小店多种 业务,总归是不闲着。
”53
岁的韩锡叶介绍, 她是胶南人,搬来长山路居住了9年,租了
个30平方米的房子,一开始用来做小卖 部,现在成了“团长”、快递点负责人,最后 才是小卖部主人。
记者看到,网购平台的一些货物和快 递盒子堆积在韩锡叶身旁,周围都是老楼, 快递员无法挨家挨户送上门,便全都寄存 到韩锡叶的快递点。
自从
2021年各大平台 社区团购盛行后,周围居民线上订货后到 她店里取货。
2022年7月5日星期二责编王炎美编王琳审读昝阳 长山路一处拱门上,刻有“1958”字样。
阳信路4号院内,一组粉色绣球花开正艳。
阳信路的一处石台阶,颇具老城区的特色。
阳信路4号别墅,爬山虎染绿了建筑外墙。

标签: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考试时间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