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CIENCEDAILY,中国科学院主

china 6
中国工程院 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CHINASCIENCEDAILY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扫二维码看科学网扫二维码科学周末扫二维码医问医答 总第 期 2017年4月28日星期
今日8版 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纸质书会消亡吗?会被电子书取代吗?这是自数字技术发展以来,一直回旋环绕在人们头脑中,也是一直拿来讨论的问题。
有许多数据以及研究都表明,随着技术的提升,电子书销售越来越乐观。
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预言纸质书将在五年内消亡。
显然,现实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还似乎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去年美国皮尤研究所的一项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在美国读过一本纸质书的人依然比看电子书的人数多出一倍以上;而英国调查机构尼尔森的最新数据显示,电子书的销量连续两年下滑,纸质书的销量则不断上涨,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是造就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力。
今年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学者戴联斌及几位年轻读者。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针对英美机构的调查数据,徐升国表示,对于纸书阅读销量回升,虽属人们意料之外,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人们都认为,在数字化大潮之下,纸质书阅读气数已尽。
”徐升国进一步解释,但经过这些年的体验以后,发现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各有优势,所以数字阅读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书阅读。
在数字阅读、新媒体阅读的体验过程中,人们发现获得知识、信息、认知都有碎片化、浅薄化的特点,而图书阅读是深度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深阅读,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阅读的必需品,所以又慢慢地回归纸质图书的阅读。
另一方面,新闻阅读、文章阅读相对碎片化,所以数字阅读在报纸期刊方面的替代效应非常显著。
这在国内的统计数据中也有体现。
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但同时,51.6%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数字阅读在增加,纸质书阅读保持比较稳定增长,没有像报纸杂志那样大规模、大幅度地断崖式下降,这与国际上的阅读趋势也比较吻合。
”徐升国表示。
年轻人成为主要驱动力 “90后”女生小马最近在读《史记》《昭明文选》,她选择看纸质书,这是因为古籍书很多语句不能一下看懂,如果用电子书查资料做笔记不方便。
另外还有一些文集校注,竖版繁体的纸质书,小马说看着比较有感觉。
小马买的纸质书还包括一些需要反复查用的专业书、儿童绘本,再有就是《秘密花园》之类的涂色书。
除了这几类,小马有时候会逛书店,有看上的,或者朋友推荐以及打折时挑选的。
她还说通过观察感觉“纸质书的销量会反弹”。
对于英美纸质书销量上涨,调查机构结论是更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是造就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力。
其中原因和小马的阅读体验比较接近,主要包括成人绘本、手绘涂色书的流行;高质量的优秀小说及网络红人的小说受到追捧; 姻本报记者温新红 儿童方面的书保持稳定。
对此,徐升国也表示认同。
在数字化的环境 下,纸质书阅读体验吸收了新的元素,在不断地进化、迭代、转型升级,越来越符合人们新的阅读体验。
像涂色本以交互的方式来阅读,将VR、AR、MR嵌入到纸质图书中,通过扫码的方式在纸书中间嵌入有声的内容,等等,这些都使纸质书焕发了新的生机,提升了人们的阅读体验。
因绘本书主要针对的是儿童,所以国内儿童类纸质书连续多年超过10%增长,“显示出人们对儿童阅读的重视,而且要求越来越高了,这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推动力量”。
徐升国认为。
对于阅读体验,不能忽视的还有书店,英国的数据显示,2016年,实体店销售量增长了7%。
国内也同样如此。
近些年,亚马逊、当当、阿里巴巴都纷纷转身扩展线下,开实体书店、阅读空间,而国内各种形态的实体空间如书吧、书咖、书院、书坊、读书会等也越来越多。
“实体书店有多重功能,除了买书外,还是阅读体验的场所。
互联网电商尽管优势凸显,但同样呈现出自己的不足,主要是体验感比较缺乏。
电商只是物的交易场所,不是人文精神的体验空间,这恰恰是线下书店的优势。
”徐升国表示,如方所、城品、钟书阁等书店,都是一种体验店,不是传统的图书销售店。
实体书店的发展变化,在徐升国看来,这是适应书店的自我更新、转型、升级的需要,发挥实体阅读空间的优势,同时结合线上来实现线上线下的OTO打通,这也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也就是说,体验性的阅读空间会成为主流的一种方向和趋势。
而从未来趋势看,体验经济同样会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模式。
利用两者的优点 有网友在网上罗列出“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比较”,不难发现,每一条都是大家在阅读中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陈能杰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直到2016年7月之前,他都在读纸质书,平均一年50本以上。
但是去年下半年由于出差频繁,书带多了有些麻烦,少带又不够看。
用Kindle阅读纯粹是为了方便。
他现在发现电子书有不少便利。
除了易携带,储存也方便,还有纸质书占用的空间太多。
不过,陈能杰说自己更偏好读纸质书,最近在家时读南怀瑾的《庄子》系列。
虽然感觉Kindle已比较接近纸书的状态,但陈能杰认为,电子书一则不能写写画画,另外艺术类还是精品印刷更好。
俞敏洪在他的文章《纸质书or电纸书》中也提到有类似的体验,“我原来只喜欢读纸质书,真正开始用电纸书(Kindle)才三年不到的时间。
现在我用纸质书和电纸书交替阅读,互相补充。
由于我在路上的时间多一些,带电纸书方便,所以读电纸书的时间反而多一些”。
记者和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读博士的奚砚昆聊了他的阅读体验,同样是“90后”,对他来说,纸质书和电子书没有太大的偏向,关键是方便。
因在美国读书,中文书少且价格高,学校图书馆的中文书数量少、类别偏且没有时效性,而他读的书类别比较多,网络小说、科普、汽车、书法、音乐、哲学、宗教等。
电子书更易获取和存档,所以奚砚昆一般选择电子书。
他认为,电子书阅读设备在发展,阅读体验越来越好,可以缩 放、调整颜色,还可以内嵌多媒体。
因选修课老师要求,奚砚昆在美国买过艺 术类书籍,“很贵”。
所以他的同学会买二手书或者借阅,还有通过各种渠道找电子书打印出来。
小马也说到价格问题,她的一位同学正在读《二十四史》的电子版,因为纸质书价格太高。
知乎上一位“95后”媒体人提到另一个问题,电子书阅读偶尔会分心,被切断成平均少于15分钟时间碎片,导致了阅读体验下降。
在他看来,纸质书的应用场景是闲暇的下午,点上一杯绿茶,静静地看完一本书,写一些随笔。
这或者是人们说的,纸质书“有读书的感觉”。
俞敏洪也说“只有纸质书才体现了书的本质”,不过,“作为一个阅读者,我觉得纸质书和电纸书两者都不能少,我尽量利用两者的优点”,这也是多数人的选择。
每个人感同身受的重要问题 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阅读?这是一个时常被拿来讨论的话题。
那么,这个话题不断讨论有意义吗?人们是否更乐于见到纸质书回归?虽然多数人认为,目前来看,电子书不会完全取代纸质书,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提升,有更多人开始选择电子书,未来两者会是什么关系?或者说,是取代还是共存? 对这些问题,徐升国分析说,一个关键点是,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各自有优势,双方在不同的方面各自充分发挥优势,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人们不会放弃数字阅读,而且仍然会 继续增加,同时纸质书的阅读在短期内不会被替代,相对来说会保持稳定的趋势,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电子书是数字阅读的一部分。
在一个可见的时间段内,纸质书和电子书是共存并行的。
”徐升国说,充分利用各自的优点,这是最佳的状态。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阅读的发展是历史无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不可逆的。
而传统纸质书继续稳定地发展,有必要性,也是必然性,这既是一种回归,也是在保持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深度化上必不可少的,否则社会就陷入到浮躁、人云亦云的状态。
比较纸质书与电子书,他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因为其背后是一个“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的重要问题”。
所以讨论两者的现状、未来、问题、优势等,能使人们重新认识两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而最终可以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纸书阅读体验的产品形态,发挥纸书的优势,同时进行自我革命。
同样的,通过追问,促使人们更多探索电子书的未来、前景及方向。
“西方学者的诸多研究其实都试图理清阅读行为中读者、文本、作者三者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
”戴联斌表示,技术进步和媒介变革,其实都在不同程度地改变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关系,或阅读、文本、书写之间的关系,当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革命也是如此,这些关系应该是阅读史关注的中心。
“所以我认为,讨论两者关系问题,往小里说是关系到出版业者的生死存亡,往大里说是关系到产业、经济与文化的今天、明天与未来。
”徐升国最后表示。
访谈 技术进步只意味着契机和可能性 姻本报记者温新红 阅读是很复杂的行为,学者戴联斌刚刚出版了一本名为《从书籍史到阅读史》的著作,书中提到,阅读史要讨论的问题,不仅涉及书籍、文本、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具体环境,与科学史也密切相关。
书写技术、印刷技术,及至今天的数字技术,都会影响人的阅读行为和知识生产。
但数字阅读会如何及在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生产和认知演进,这是人们关心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大、当下无法回答的问题。
记者请戴联斌从书籍史和阅读史的角度分析了电子书的影响。
《中国科学报》:你认为电子书是纯技术进步的结果吗? 戴联斌:在历史学者看来,任何一种历史进步都不是纯技术进步的结果,电子书也是如此。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当然极大地推动了电子书的生产和使用,但历史地讲,技术进步只意味着契机和可能性。
在书籍的发展史中,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和推广无疑是革命性的。
但这一场制作技术革命并不意味着阅读行为的革命。
在欧洲,谷腾堡以后摇篮本的读者,事实上沿袭了抄本时代的阅读习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表现形式。
类似的沿袭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过。
电子书代表印刷术后一场新的制作技术革命,其中的文字符号、语言特征、物理介质、技术功能和指数等如何作用于读者的眼睛、大脑,进而影响其阐释行为,这些都还有待各学科的专家深入研究。
鉴于历史经验,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对阅读行为本身的冲击至多可能是准革命性的。
(下转第7版) 天舟天宫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加注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实现完美收官 本报讯(记者倪思洁通讯员王新国、杨欣)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关闭交会对接设备,进行对接通道复压和检漏,以及设置组合体运行状态,并由天宫二号控制组合体转入天宫二号在后、天舟一号在前的飞行姿态,做好推进剂补加试验相关准备工作。
此次推进剂在轨补加持续约5天,先后进 行了补加管路检漏、天宫二号贮箱气体回收、推进剂输送、推进剂吹除等关键步骤。
在地面操作人员精确控制下,整个在轨补加过程由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共同配合完成,其中,天舟一号负责贮箱增压、补加管路检漏,并向天宫二号输送推进剂;天宫二号负责贮箱气体回收,并接收货运飞船输送推进剂。
按计划,天舟一号将在6月中下旬开展第二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进一步巩固取得的技术成果。
此次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看点 中国移动推出新一轮提速降费举措 4月26日,中国移动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新一轮提速降费新举措。
一是大幅下调国际长途直拨资费。
自5月1日起,大幅下调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49元/分钟,49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99元/分钟。
二是全面下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漫游资费。
沿线全部6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语音资费下调至0.99元/分钟。
三是大幅下调互联网专线资费。
自5月17日起,互联网专线起步带宽从2M上调到10M,对协议期内带宽200M以内的客户,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经申请速率可免费升至上一档。
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小微宽带”特惠产品、全网流量“任我用”资费、系列流量优惠活动、“任我看”视频流量优惠包等举措。
北京环境违法举报最高奖励5万元 据北京市环保局透露,新修订的北京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规定已于本月19日发布实施。
为了便于市民快捷参与,新规定中对重大环境污染线索且取证有一定难度或风险的,不再硬性要求举报人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照片(影像)等,只需要提供被举报对象名称、发生地、违法事实并协助环保部门调查处理。
经查属实的,即可对举报人给予相应奖励,降低了市民参与有奖举报的难度。
新规定对相同情形下的奖励标准进行了调整,仍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200元、3000元、5000元、50000元。
给予举报人50000元奖励的环境违法行为包括: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等等。
(周天整理) 周末聊吧 4月20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表声明,宣布撤回旗下《肿瘤生物学》期刊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
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作者,撤稿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
这一事件无疑成了近期国内学术圈热议的焦点。
评审人造假和论文造假的确不是一个范畴的问题,前者涉及程序,后者涉及研究内容。
但要说两者全无关联,恐怕并不妥当。
程序合规是保证内容真实的一道保险锁,如果在程序上公然违规,不但有失公平,也是给质疑内容的真实性提供了一个正当合理的理由。
因此,在107篇被撤回的文章中,是否也存在内容造假,需要调查,而不是简单地撇清界限。
再者,无论是评审人造假还是论文造假都是学术诚信丧失的表现,本质并无差别。
事件发生以后,关于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是否该为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承担主要责任的问题,引起了圈内人士的激烈争论。
有学者发现,《肿瘤生物 假 如 学 术 期 ■胡 刊 珉琦 不 再 信 任 作 者 学》尤其在2013年到2014 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不到 500篇,突然增加到了1600多 篇。
因此,质疑杂志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 牺牲了编辑工作的质量。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但这不是促使107篇论文评审人造假的原 因,它与国内学术失信之间也没有必然关系! 实际上,由作者推荐审稿人是一种惯 例。
期刊可以选择是否采用这个审稿人,也 可以采用自己的审稿人。
但无论期刊如何选 择,它所接受的前提是,投稿人提供了真实、 有效的信息。
最根本的是,学术界本身就是 以诚信为基础的,诚信丧失会让学术的存在 失去一切价值。
因此,所有期刊的审核制度 都不是以“有罪推定”为前提的! 如果期刊编辑失去对投稿者的信任,花 费大量的时间对作者提供的基本信息都进 行逐一核对,会大大降低效率。
这种由于信 任被破坏,程序运作成本的提升以及因此带 来的不便,最终影响的还是作者本人,甚至 是学术圈里的每一个人。
在此之前,有舆论抱怨国外学术期刊对 中国
的论文格外“关照”,甚至草木皆兵,是 对国内学术的偏见。
可今日,暗示期刊编辑 应更严格地审核来自国内的投稿,难道不是 一种讽刺? 诚信并不完全是道德范畴的问题,严格 的学术制度和健康的环境会对行为本身起 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相反,评价制度不合理, 使得论文与切身利益相关,这样的制度化缺 陷足以成为不端行为的导火索。
其次,对这 些行为调查和处理程度不够,同样拉低了
个国家的科学诚信表现。
因此,在彻底透支信任之前,每一位科 研工作者只能追求更高的自律性,用有限的 力量影响环境,而对制度回归理性的要求和 建议,则是管理者需要付之努力的。
导读 真菌“吃”掉塑料垃圾难题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团队近
日宣布,在塑料生物降解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塔宾曲霉菌对聚氨基甲酸酯的生物降解作用。
详见第3版 保护雉鸡,不应只在“爱鸟月” 2017年是中国农历鸡年,我国也是世界上珍稀濒危雉类多样性最高的国家,对雉鸡的知识普及与保护也成为了今年“爱鸟月”的一个重要内容。
详见第4版 血糖与水果也可兼得 这项涉及50万人的研究,其结果显示,与极少摄入新鲜水果的人相比,经常摄入新鲜水果的人患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降低。
详见第8版 休刊启事 根据出版计划,本报于5月1日休刊。
敬请留意。
祝广大读者五一快乐!

标签: #长安 #文件 #显卡 #怎么看 #会员 #cs #怎么回事 #ch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