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会说话,学会了c语言能干嘛

语言 0
18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Tel(押010)62580723 读书 主编:李芸编辑:温新红校对:王心怡E-mail押dushu@ 当下,人们脚步越来越快地向前奔走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愿意回过头、俯下身,去寻找正在失落的传统和记忆。
无论是身在北京的油画家、摄影家沈继光,还是居住在台湾的美术系副教授杨凯麟,他们所寻找的,不仅仅是那些物,更是一种乡愁。
从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的木犁,到浙江慈溪天元镇的酱油壶,从四川阆中的果盘,到山西丁村的织布机……五六年的时间,选出417张照片,组成了沈继光和他助手的一本书《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下文简称《物语三千》)。
复活平民的历史,似乎是个宏大的命题,但在沈继光看来,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平民的历史,就隐藏在他走过的每一段路、拍过的每一个物件之中。
正是这样高远的目标,激励着他从一个村落跋涉到另一个村落,从一个老物件摸索到另一个老物件,让他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昨日的文明碎片,并不断从中发现平民的生活图景。
一次偶然发现 1984年,为了给油画创作搜集素材,沈继光开始走进北京的胡同去拍摄一些老建筑。
谁知这一拍,就着了迷,从此再也没放下手中的相机。
胡同,古建筑,那种宁静、坚久和庄严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沈继光,他的拍摄范围也越来越大,从胡同一直延伸到了会馆、戏楼、店铺、故居、墓地和学堂校园,等等。
用沈继光的话说,拍摄这些老建筑就像“阅读一座几百年的大城”。
而在胡同中偶然捕捉到的磨盘、石碾和井台等先民群落的生活器物,有的甚至有上千年的历史。
后来,偶尔一次拍摄,沈继光突然看到垂花门上吊着用来补袜子的袜子板,看到了老人破旧的藤椅,还有孩子使用的竹车。
这些与人的成长和时光相勾连的老物件,开始引起了沈继光 老物件会说话 姻本报见习记者张文静 的兴趣。
开始拍摄古村落里的老物件,是源于沈继 光在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的一次发现。
2000年,他去爨底下画画,看到老乡茅棚里放着马镫、油篓等物件,墙角还留存着几代人用过的木犁,这些东西让沈继光“觉得比拍摄城里的物件还更有意思”。
于是,他的镜头开始从城市的建筑和老物件转移到了村落里面,去拍摄那些几代人用过的农具、生活器物和其他老物件。
仅爨底下一个村落,沈继光就去了三四次,每一次去,都是一次挖掘。
在那里,沈继光结识了热心的老乡,他们打开自家满是尘灰的仓房,让沈继光和他的助手寻找、拍摄。
几个月之后,沈继光又来到距离爨底下约十里地的柏峪村。
那里的村委会收集了一些各家各户的旧的、老的、破的农具、器物放在一个木屋里面,对于沈继光来说,那就是一个宝藏。
“正是从那里开始,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做起来,所以才有了后来到四川、山西、河南、浙江各地去拍摄的计划。
”沈继光介绍说。
这一拍就是六年。
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06年,辗转各地拍摄的部分老物件构成了这本《物语三千》。
“从城市老建筑到古村落的老物件,我不仅是在拍这些东西,也是在抚摸历史的时光和人性的辉光。
”沈继光说道。
体味物的语言 将这本书命名为《物语三千》,是因为沈继光一直坚信,物自己是会说话、会表达的。
“它一定有它自己的生命事件和附在它身上的故事, 只要人用心去体贴这些物,自然能听懂它的语言,或者说能听懂它一多半的语言。
”拍摄老物件的一路上,沈继光也在不断地发现和体味着这些物的语言。
在沈继光眼中,这些老物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这些都是平民百姓的东西,它们和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把玩的金银玉石不同,这些老物件才是人劳动和生活要用到的最基本的东西,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
”沈继光拍摄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物件必须是经由几代人使用过的,他认为“那里面包含了时间与人情”,从而分外珍贵。
拍摄的老物件中,有一个水桶的背带让沈继光印象深刻。
一开始看到这个背带,沈继光还以为是用棕榈的毛制作的。
后来听主人说起,才知道那是用他祖母的头发编的。
“我当时一听,立刻感觉这个背带不一般了。
”沈继光说道,“那个时候那位老乡都已经50多岁了,我想一定是他祖母年轻的时候留着长辫子,把自己的头发渐渐积攒下来,最后编成了这个背带。
当她的丈夫和儿子在用水桶背水的时候,用手把攥着,把背带贴在胸膛上。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心思和情感。
” 平民的生存哲学 在沈继光看来,这些浩大的老物件不仅充满了人情,还包含着平民的生存哲学。
在长时间的拍摄中,沈继光发现,在农村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被浪费的。
“农村的器物基本上都是陶土、石头、木头和草制作的,利用当地 的树木和土地,人们就可以维系他们的全部生活。
即使这些东西用旧了、用坏了,也会回归自然。
他们热爱着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因为他们知道,这里一旦被污染了他们就失去了家园,如果乱砍滥伐树木,以后就再也找不到制作生活器物的材料了。
” 人与自然这种共命运的关系让沈继光唏嘘不已。
“从农耕社会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中,从《物语三千》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未来人的生存与自然的关系。
这也是我在做《物语三千》的时候悟出来的道理———人不能一直往前走,回过头去看,你可能会发现那些古老的、落后的、过时的东西也有存在的价值。
” 原本沈继光把书命名为《物语三千》,是认为自己起码要拍三千张老物件的照片,但在拍摄了两千多张照片后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
“后来发现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沈继光说,已经70岁的他,只靠微薄的退休金做此事,精力和财力都有限,后来基本就停止了。
拍摄老物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常常要背着摄影器材到各处去寻找,要找到最合适的拍摄背景,还要将物件的名称、规格、年代、地点、制作材料、用途乃至背后的故事等仔细地记录下来,这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不易。
没有达到原本设定的目标,沈继光却并不那么在意。
“有的地方进不去,有的东西拍不了,我的心态是能拍多少拍多少。
人同此心,你喜爱的,也有可能是别人喜爱的,一旦你开始做了这件事情,同时有人会看到这本书,也许就会接着去做这件事情。
”沈继光笑着说。
《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沈继光、高萍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祖父的六抽小柜》,杨凯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无独有偶,在海峡对岸,也有一群钟情于寻找老物件的人,他们被统称为“民艺人”,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杨凯麟就是其中一位。
如今,他将十几年来民艺路上结缘的人、物和事汇集在了这本《祖父的六抽小柜》中,为读者展开了一段关于台湾过去的记忆。
提到这本书,杨凯麟坦言,当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很错愕。
因为在2002年回到台湾之前,杨凯麟一直在法国研究当代法国哲学。
这样旗帜鲜明地一直钻研反传统的西方思想的人,怎么会写出一本谈论台湾老物件的书呢? 对此,杨凯麟表示其实自己也很矛盾。
回到台湾之后在南部教书的他,自认“有一种很难说清楚的不舒服,就是很难生活得心安理得,或者说生活得并不踏实”。
杨凯麟告诉记者,这种不踏实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台湾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之后,台湾人的生活被融入到了一种工业商品大量生产的环 打开祖父的六抽小柜 姻本报见习记者张文静 境里。
“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我对老物件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是我希望能够逃离此时此刻的台湾,回到自然而淳朴的生活当中去。
” 后来,杨凯麟逐渐发现了一些台湾日据时代和光复初期的老家具和民间生活的器物,痴迷于这些老物件的他自此走上这条民艺路。
民艺一词来源于日本学者柳宗悦,指一般平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皿,包括家中使用的木造橱柜、碗盘、玻璃花瓶等,都是民艺品。
柳宗悦认为,与古董相比,这种由匠人打造出来的民艺器物更能反映出庶民生命的美感。
书名中的六抽小柜是目前杨凯麟居所里摆设中唯一一件出自自己家族的老物件。
“小时候,我在祖父房间里玩儿,常常会一层层抽屉打开来看,所以对这个柜子非常熟悉。
”杨凯麟说道,“这是我对祖父的回忆,也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虽然祖父已经过世,老房子也没有了,但这个柜子一直在提醒着我过去的日子是那么真 实地存在过。
”对于其他寻找得来的民艺品,杨凯麟并没 有将它们束之高阁,而是摆放在家中,希望这些物件能够真正融入他的生命和生活中。
“这些物件在原来的主人家中也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虽然每天都在使用,但这些东西能够历经50年到80年的岁月留存至今,也反映出它过去的主人是多么珍惜和呵护它,它们是充满了感情和记忆的物件。
”杨凯麟说道。
在十多年的民艺路上,有很多让杨凯麟感慨的人和事,其中让他记忆深刻的一次民艺淘宝经历是关于一种孔雀椅的。
他曾经在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家中见到了这种日式风格的椅子,它因圆弧形的椅背犹如孔雀开屏而得名。
老先生家中一共有四把,但他只愿卖给杨凯麟三把。
当时杨凯麟认为老人只是需要一把可堪使用的椅子,于是隔了几天后,带着从别处购买的一把类似的椅子再次来到老先生家,想跟他交 换,但还是被他拒绝了。
杨凯麟很不解,于是老先生跟他讲了一个 久远的故事。
原来,这把椅子是老先生的祖父在上世纪30年代新建房子的时候,朋友买来庆贺的。
那时,老先生才10多岁。
可以说,这四把孔雀椅陪伴他从十几岁一直到80多岁。
老先生对杨凯麟说,他已经老了,不需要四把椅子,但至少要留下一把,每每看到它都能勾起对祖父和父亲的回忆。
“我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买回的三把椅子我也很珍惜。
”杨凯麟说道,“每一个民艺品,都曾经跟着一个爱惜它的主人,可能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使用才来到我们面前。
它们是有物的灵魂的,与现在那些工厂里大规模生产的、没有特殊脸孔的商品很不一样。
” 为何出版这本书,其实杨凯麟早已在书的自序中用一句话来说明了———“属于台湾的时间质地与美感,或许就是这本书出版的理由。
” 书里书外 探索未知之地是人类的天性。
18世纪60年代末,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之后,又一位“航海大家”登上了历史舞台。
机遇始自天文学方面的一个推算:1769年6月3日将会有一次“金星凌日”。
观测这一现象,是确定太阳视差进而算出太阳与地球之间距离的极好机会。
为此,英国皇家学会建议政府安排一次远航,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进行观测。
皇家学会推荐领队远航的是一位绘制海图的权威人士,可落实“任务”的英国海军却另有一番盘算。
他们提出,皇家学会的人选可以作为文职观察员随行,但舰上的指挥官必须由海军军官担任。
他们属意的那位军官,就是当时虽名不见经传但已有多年航海经验、担任过海洋测量员的詹姆斯·库克。
1768年8月26日,由40岁的海军上尉库克率领的“奋进”号(又译“努力”号)从普利茅斯港启航。
102名船员中,包括一名天文学家、两名植物学家和一名擅长博物学的画家。
这一搭载科学家的远航,事实上也开创了未来科学探险的先例。
顺风顺水,船队一路向西航行,经马德拉 库克船长的日记 姻尹传红 群岛后到达里约热内卢,再绕航合恩角,于1769年4月10日到达塔希提岛。
这一路上,所到之处库克船长都细致地进行观测、测量并绘制海图,还将有关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写进了日记里。
就在发生金星凌日的头天晚上,出现了一个意外:测量所要用到的四分仪竟然被偷走了。
船员们知道,笃定是生性好偷盗的塔希提人干的。
一干人马随即行动起来。
经过一番解释和协商,被偷走的仪器,以零件的形式,一件一件地被归还并复原。
6月3日,那难得一遇的神奇现象如期而至。
库克船长布置了3个观测点。
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们清楚地看见一团气体或者朦胧的阴影包住行星,这极大地影响了对两个星体接触时间的观察,特别是内圈的接触。
”尽管如此,“任务”也算完成得不错了。
对金星凌日的观测结束后,库克拆开海军部给他的密函,开始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在南太平洋寻找广阔且“未知的南方大陆”。
这一由海军大臣于1768年7月30日签署的秘密指令还提出:“在执行此项任务期间,只要你觉得对航海有用,你随时要对那个岛以及那个港湾、海湾的测量图、平面图和风景素描等进行 修订改正。
”船队于是继续向南航行。
他们花了大约
个月时间绕过了一些岛屿间水面狭窄的群岛(库克命名为“社会群岛”),依然没有见到“南方大陆”的踪影。
通过南纬40度以后,天气愈发恶劣,库克下令向西航行,来到了荷兰探险家在1642年发现的新西兰。
在登岛探察期间,他们遭到了土著人的围攻,随后又见识了有食人习俗的土著。
1770年4月19日抵达澳洲大陆东海岸时,他们发现了许多欧洲人从未知晓的植物以及奇怪的袋鼠。
同年5月下旬,库克船队进入太平洋上最大的暗礁区———大堡礁。
过后不久,一个明月当空的热带夜晚,“奋进”号不幸在一个巨大的珊瑚礁上搁浅。
库克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们竭力抗争,攻坚克难,终于脱离险情。
1771年7月12日,库克船队返回英国。
他们的第一次航行,给世界地图增加了共约有5000多英里的海岸线,成就了历史性的辉煌业绩。
1772年12月至1775年3月,库克船长进行他的第二次航海旅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南大洋航行,并在1773年1月17日实现横跨南极圈的创举,书写了人类南进的新 纪录。
不过,虽然他曾经几次非常接近南极洲,但终因冰山阻隔,未能真正看到这块近似传说的“南方大陆”。
1776年7月12日,库克船长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航海旅程。
这位“水手之中的水手”科学知识渊博、航海经验丰富。
他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一个举措是,远航中经常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并以科学方法食用,不仅使船员们避免了可怕的败血症的威胁,而且始终保持健硕的身体和昂扬的斗志。
不幸的是,1778年2月14日,在夏威夷的凯阿拉凯库亚湾,库克船队与当地土著因误会发生严重冲突,库克船长于混战中丧生,尸体惨遭肢解。
库克船长是继哥伦布之后在海洋地理方面拥有奠基性发现的著名航海家。
他的一句名言时常让人们回味:“我不打算止于比前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尽人所能走到最远。
”毫无疑问,世界地图将永远带着他的印记。
《库克船长日记———“努力”号于1768~1771年的航行》,[英]詹姆斯·库克著,[新西兰]比格尔霍尔编,刘秉仁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4月出版 新书上架 1《.数学与对称》,丘成桐、刘克峰、杨乐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荩本书是“数学与人文丛书”的第十三辑。
本专辑选登的几篇文章,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对称性思想的演变历史。
2《.没有鱼的世界》,[美]马克·库兰斯基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荩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作家写给女儿的亲子读物,讲述一对父女的海洋环保故事。
3《.NASA火星漫游车大揭秘(图解版)》,[美]贝克著,刘佳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荩本书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三代火星 漫游车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描述。
4《.化学元素之旅》,[英]杰克逊著,李莹 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荩改变历史的100个化学元素的重大 发现。
每个故事都涉及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
5《.奇趣科学馆:宇宙大爆炸》,纸上魔方著,重庆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荩宇宙都有什么?宇宙中其他星球上有人吗?本书用图画书形式来讲述科学知识。
6《.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学课》,本米勒著,金立峰、陈青石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7月出版 荩本书仅用八堂课,把从近代物理发现的小粒子,到气候变迁的重大议题,从我们身上的DNA,到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宏观现象,用最逗趣的比喻呈现出来。
7《.足球王国:巴西足球史》,[英]大卫·戈德布拉特著,搜达足球译,中国长安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荩本书由英国著名足球评论员大卫·戈德布拉特执笔,探讨了以足球为象征的巴西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8《.你不是一个人世界杯》,黄健翔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荩本书分为六部分,包括中国与世界 杯以及世界杯与政治、宗教、科技、文化的关系等。
9《.内马尔:无畏质疑》,[丹麦]彼得·班克著,李贵莲、王宁轶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荩镜头之外,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成就了他?成功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他还能走多远? 10《.C罗》,[意]卢卡·凯奥里著,夏静宇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荩知名畅销书作家卢卡为球迷献上精心制作的球星C罗传记。
(信息来源: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当网)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因为地震而面临核芯溶解。
日本当局紧急撤离核电厂20公里内的居民,但动物们都被留了下来。
就在大家撤离之时,摄影师太田康介却冲入灾区,他没带任何防护设备,却备足了猫狗粮和水。
他去寻找救助那些被遗忘的动物们,同时用相机记录下它们的生存现况。
这些照片,集结成了《被遗忘的动物们》一书。
回忆起那场地震,太田康介依旧心有余悸。
“日本大地震一发生,我就直觉事态严重。
我经历过采访战地及阪神大地震的现场震撼,照理说对于残破的景象已经司空见惯,但这次当我目睹大浪涌上陆地的景象时,整个人不寒而栗。
” “地震发生后,核电厂出现意外,政 动物姻在本 报记者 灾王 俊 区徘徊宁 府要求居民撤离,我在新闻上看到几个 义工团体在这些地区从事猫狗的营救活动。
”太田康介 回忆说,“刚开始我还未意识到跟自己有关,或许是因为 当时还没有切身的感受。
不过,接下来我在网络上看到 一张照片:拍摄地点在距离核电厂
20公里之内的警戒 区域,一群狗儿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徘徊,大概是肚子 饿了在找东西吃。
我就被触动了。
” 因为自己家里也有宠物,那些画面让太田康介心痛 不已。
之后,他找到从事猫狗救援行动的朋友,收购大量 狗食和饮用水,随即从东京出发,这距离他看到那群狗 儿的照片仅仅两天。
“绝不能因为人类造的孽而让猫狗牺牲。
即便能救 活一只猫狗也要尽力而为。
这就是我行动时的心情。
”太 田康介说,“同时,我也希望透过我的镜头,让更多人了 解当地的状况。
” 翻开这本
书,里边每一张照片,都讲述了一个真 实的动物故事:未拴狗绳的狗儿执着地坚守在没水没 粮的家中,带着粉红色项圈的猫咪被汽车碾毙在马路 中央,一息尚存的牛眼睁睁地看着饿死同伴的尸体哀 嚎……每只逃难的动物眼神中都满溢着忧伤和不解: 它们不久之前还是温暖家庭的一分子,为什么突然间 一切变成了这样? “动物的眼神让人心酸。
这种眼神也给我们一种启 示,并不是人类撤走了就算解决问题。
人类造成的灾难, 所有的生命都要一起承担。
”太田康介痛心地感叹道。
《被遗忘的动物们》,[日]
太田康介著,叶韦利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1月出版

标签: #cc #孕妇 #编程学出来能干嘛 #游戏 #citespace #程序员 #维生素 #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