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好不好主要看什么CPU一般怎么看好坏

好不好 0

cpu 怎样看好和差??看什么参数??

展开全部 Intel 奔腾D 840 3.2GHz(盒) 不会比 Intel Core
2 Duo E6300 1.86GHz 好 Intel Core
2 Duo E6300 1.86GHz 的速度和性能好

为什么我新买的i5 2400的处理器怎么性能变得这么差啊?使用率老是到达100%啊?

CPU使用率一直处于100%,这并不一定是CPU问题。验证和解决方法是:
一、使用PE启动电脑,在任务管理器中查看CPU使用情况,如下图:
1、由于在PE中不加载任何的服务和应用软件,所以,一般的CPU使用率是
0。 2、如果在PE中,CPU的使用率仍然是100%,那么证明是电脑的硬件问题,需要维修。
二、正常启动电脑,查看占用CPU的进程。
1、点击任务管理器的进程,如下图:
2、依次查看进程,看看占用CPU使用率最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哪一个。
3、结束使用率最高的进程后,再查看CPU的使用率,此时应该就恢复正常了。
三、根据使用率最高的进程名称,卸载或者删除它。
1、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程序和功能,如下图:
2、查找到此名称卸载它。
四、对电脑进行全面查杀病毒。 在程序和功能中,有时不一定能找到占用CPU使用率最高的那个程序,那么,就需要运用杀毒软件来对电脑进行全面的查杀,通过杀毒软件来杀灭罪魁祸首。
五、对电脑的操作系统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进程。 系统优化的软件很多,一般的电脑管家,安全卫士都带有此功能,如下图:
六、杀毒、优化,有时也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流氓软件,实在没办法清除的,必要时可以重做恢复系统或者重做系统。

CPU的好与差看什么?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 ·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认识,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量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生产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块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
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能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在前端总线的介绍中谈谈两者的区别。 ·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电脑CPU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哪里


1,CPU的架构影响力最大,例如P4 3.0GHz的架构相比Haswell架构,性能差距很远。
2,散热器性能,散热不好,会导致CPU性能下降。
3,主板供电不足时,CPU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CPU的优劣主要看哪些指标?

CPU的优劣是怎样恒量的的? 关于CPU知识方面 这个问题是比较同时钟频率(额定频率)上CPU的性能, 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CPU的一些知识: 中央处理器 CPU是电脑的心脏,一台电脑所使用的CPU基本决定了这台电脑的性能和档次。CPU发展到了今天,频率已经到了3.2GHZ。在我们决定购买哪款CPU或者阅读有关 CPU的文章时,经常会见到例如外频、倍频、缓存等参数和术语。下面我就把这些常用的和CPU有关的术语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CPU(Central P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头脑,90%以上的数据信息都是由它来完成的。它的工作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整部电脑的运行速度。CPU集成上万个晶体管,可分为控制单元(Control Unit;CU)、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存储单元(Memory Unit;MU)三大部分。以内部结构来分可分为:整数运算单元,浮点运算单元,MMX单元,L1 Cache单元和寄存器等。 主频 CPU内部的时钟频率,是CPU进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来说,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时钟频率相同的CPU性能一样。 外频 即系统总线,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倍频 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 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缓存(Cache) 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多,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令。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即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中,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由于缓存指令和数据与CPU同频工作,L1级高速缓存缓存的容量越大,存储信息越多,可减少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提高CPU的运算效率。但因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有限的CPU芯片面积上,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二级缓存 即L2 Cache。由于L1级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储器,即二级缓存。工作主频比较灵活,可与CPU同频,也可不同。CPU在读取数据时,先在L1中寻找,再从L2寻找,然后是内存,在后是外存储器。所以L2对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 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交流的速度。 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 是指CPU与扩展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扩展总线就是CPU与外部设备的桥梁。 地址总线宽度 简单的说是CPU能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可以进行读取数据的物理地址空间。 数据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生产工艺 在生产CPU过程中,要进行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其生产的精度以微米(um)来表示,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CPU的集成度,CPU的功耗也越小。这样CPU的主频也可提高,在0.25微米的生产工艺最高可以达到 600MHz的频率。而0.18微米的生产工艺CPU可达到G赫兹的水平上。0.13微米生产工艺的CPU即将面市。 工作电压 是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提高工作电压,可以加强CPU内部信号,增加CPU的稳定性能。但会导致CPU的发热问题,CPU发热将改变CPU的化学介质,降低CPU的寿命。早期CPU工作电压为5V,随着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着很大的变化,PIIICPU的电压为1.7V,解决了 CPU发热过高的问题。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英特尔开发的最早期SIMD指令集,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一指令多数据流扩展) 英特尔开发的第二代SIMD指令集,有70条指令,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 3DNow!(3D no waiting) AMD公司开发的SIMD指令集,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它的指令数为21条。 CPU的优劣是怎样恒量的的? 这个问题是比较同时钟频率(额定频率)上CPU的性能,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CPU的一些知识:中央处理器 CPU是电脑的心脏,一台电脑所使用的CPU基本决定了这台电脑的性能和档次。CPU发展到了今天,频率已经到了3.2GHZ。在我们决定购买哪款CPU或者阅读有关 CPU的文章时,经常会见到例如外频、倍频、缓存等参数和术语。下面我就把这些常用的和CPU有关的术语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CPU(Central P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头脑,90%以上的数据信息都是由它来完成的。它的工作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整部电脑的运行速度。CPU集成上万个晶体管,可分为控制单元(Control Unit;CU)、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存储单元(Memory Unit;MU)三大部分。以内部结构来分可分为:整数运算单元,浮点运算单元,MMX单元,L1 Cache单元和寄存器等。主频 CPU内部的时钟频率,是CPU进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来说,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时钟频率相同的CPU性能一样。外频即系统总线,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倍频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 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缓存(Cache) 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多,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令。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即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中,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由于缓存指令和数据与CPU同频工作,L1级高速缓存缓存的容量越大,存储信息越多,可减少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提高CPU的运算效率。但因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有限的CPU芯片面积上,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二级缓存即L2 Cache。由于L1级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储器,即二级缓存。工作主频比较灵活,可与CPU同频,也可不同。CPU在读取数据时,先在L1中寻找,再从L2寻找,然后是内存,在后是外存储器。所以L2对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交流的速度。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是指CPU与扩展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扩展总线就是CPU与外部设备的桥梁。地址总线宽度简单的说是CPU能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可以进行读取数据的物理地址空间。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生产工艺在生产CPU过程中,要进行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其生产的精度以微米(um)来表示,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CPU的集成度,CPU的功耗也越小。这样CPU的主频也可提高,在0.25微米的生产工艺最高可以达到 600MHz的频率。而0.18微米的生产工艺CPU可达到G赫兹的水平上。0.13微米生产工艺的CPU即将面市。工作电压是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提高工作电压,可以加强CPU内部信号,增加CPU的稳定性能。但会导致CPU的发热问题,CPU发热将改变CPU的化学介质,降低CPU的寿命。早期CPU工作电压为5V,随着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着很大的变化,PIIICPU的电压为1.7V,解决了 CPU发热过高的问题。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英特尔开发的最早期SIMD指令集,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一指令多数据流扩展) 英特尔开发的第二代SIMD指令集,有70条指令,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 3DNow!(3D no waiting) AMD公司开发的SIMD指令集,可以增强浮点和多媒体运算的速度,它的指令数为21条。

★ 到底看什么参数,才能看出主板的高中低档次???

主要看主板芯片组吧,这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现在出主板芯片组的有3家INTEL,NVIDIA,AMD intel现在还有卖的最低档次的是945系列,然后是今年年初的高端产品P35系列,不过现在已经属于中端了,再然后是现在的P45系列,是现在的高端产品,最后是最新的X58系列,支持INTEL最新的CORE I7 系列CPU 然后是NVIDIA,现在能买到的最老的是NFORCE 430芯片组的主板,之后还有NFORCE 520,560和现在比较新的MCP78芯片组 至于AMD,现在还有部分AMD 690芯片组的主板在卖,现在常用的是AMD770,780和790芯片组 一般来说,芯片组类型越新,主板价格越贵

CPU一般怎么看好坏

看参数 主频 缓存 核心 等等 如果你不会可以 奔腾 E5XXX 系列的 E5200<E5300<E5400 酷睿双核E7系列 E7200<E7300<E7400 E8XXX系列 E8400<E8500<E8600 速龙双核 3600+ < 3800+ 4000+ <..........5800+ 6000+ 还有其他的 系列基本也是这样 后面的数越大就越强 现在 I7 和翼龙2带的CPU都很强

标签: #好不好 #雪铁龙 #好不好 #好不好 #手表 #好学 #维生素 #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