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朝花·观澜
2019年8月30日星期五责编刘鸿亚美编张君竹值班主任刘宜庆
稀饭的昔日今时
□涂启智
在走出“饿饭年代”许多年以后,我不止一次宣告:这辈子从此不沾稀饭、苞谷糁、红薯、南瓜,我都不会想它们。
这话引起对饥饿记忆刻骨铭心人们的强烈共鸣。
不过,我又说“过头话”了———现在,我不仅希望“日子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而且每天早上都满怀期待捧上一碗热稀饭。
“瓜菜代”岁月,早餐多半只有一碗照得见人影的稀饭。
如今的早餐,除了稀饭之外,还有很多可供搭配的选择,比如:面包、馒头、包子、油条、煮鸡蛋、红薯、玉米,以及牛奶、豆浆等,一应俱全。
早餐品种再多,人的胃囊容量终归有限,我们应该学会筛选与放弃。
早餐最经济、最实惠也最受用的搭配,我认为是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外加一点咸菜和青菜。
如此套餐,简单科学,有营养、有内容、有味道,让你一上午精力充沛,一整天心里不发慌。
清早起床,肚子里空落落的,还有些许寒意———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只有食物给我们的肠胃和身体带来温暖与抚慰———也许此时什么都能错过,唯有一碗热稀饭不可辜负。
一碗稀饭缓慢地、温柔地滑入胃囊,让肠胃润泽平和,散发丝丝热气与活力。
尤其是在雾气蒙蒙抑或大雪纷飞的冬天,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的早晨,我们都需要一碗热气扑面的稀饭。
稀饭端在手中,立马感到全身暖乎乎,逼迫寒冷退避三舍。
当稀饭落肚,身体仿佛一株快要冻僵的植物,被和煦的春风温情唤醒。
稀饭是生活的必需品,因为它非同一般的养胃护胃功能,除了属早餐标配,还有很多人甚至在中餐或者晚餐时,也喜欢吃一点稀饭。
喝酒之后,稀饭养胃效果更加明显。
酷暑盛夏时节,好多人吃不下饭,喝一碗绿豆稀饭,清热解暑,通体“巴适”,立马就能吃吗吗香。
曾几何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真的是从不吃稀饭,甚至一看见它都有些反胃。
因为童年、少年时期,一日三餐饮食除了稀饭还是稀饭,稀饭犹如一个与生俱来的“魔咒”,让我始终无法摆脱。
我小时候,生产队社员靠挣工分分粮食,母亲体弱多病,挣不了多少工分,还要供养我和妹妹上学读书,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几乎每月青黄不接,只能经常向本村本队乡亲借粮度日。
那时,一天到晚都是萝卜稀饭、南瓜稀饭、米糁糊糊、苞谷糁……吃得人有气无力、晕头转向、徒唤奈何。
某天中午,母亲破天荒做了一顿干饭,我一气狼吞虎咽五碗,撑得肚儿圆鼓鼓的,非常满足。
饭后去一个同学家,约他一起上学。
他奶奶问“中午吃啥饭?”我昂着头声音无比洪亮地回答“:干饭!”老人家立马眼睛睁大如铜铃,放射异样的光彩,声音也提高八度,表情非常夸张:“那生活很好啊!”本来,她老人家一直佝偻着腰,缩在墙旮旯椅子里,活脱脱像一只懒洋洋的虾米。
就在我说出“干饭”两个字的瞬间,她突然挺直腰杆,就像一根柱子,直直地立在那里……此情此景,时至今日,我仍觉历历在目。
直到后来,我奋起一跃“跳农门”考上师范,农村户口随之转为城镇户口,吃上商品粮,那种强烈到无以复加的饥饿感才逐渐淡化与弱化。
再浓烈的痛苦与酸楚也终将被时光稀释消融,饥饿年代已是渐行渐远。
稀饭本来对人体有益,经历饥饿折磨的人们过去、现在对它的看法泾渭分明。
过去,我是那样讨厌它,渴望摆脱无法摆脱;而今,我终能认识到稀饭的特有价值。
我们对稀饭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其实与稀饭本身关联不大,它在心灵的投影与人的生活处境密切相关。
那个年代,一日三餐都依赖它,日久生厌;当物质丰盈,人们不再缺吃少穿,稀饭的地位清晰凸显。
人们需要它,而它也在需要时出现,所以对它又渐生好感。
稀饭昔日今时的命运迥然不同。
《八大关花石楼》油画董良音作 吃好才能健康 朋友的朋友邀请吃饭。
尽管一再声明简单为宜,但好客的主人还是找了一家有档次的酒店,而且点了一大桌美味佳肴。
“吃吃,尽情地吃,不够再加。
”主人一再热情地招呼我们,但我们发现此君动口不动手,一晚上没见动筷,光忙着张罗客人。
见我们疑惑的眼神,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晚上从不吃东西。
满桌上他的年龄最小,不到五十岁,居然早早地“过午不食”了? 不吃不饿?中午吃得好又饱,就感觉不到饿了。
蛮有可能。
现在食物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顶两顿,不饿不奇怪。
但长此下去好不好呢?恐怕很少有人能拿出有说服 力的科学根据,因为晚饭“少吃“”不吃”只是近些年才开始兴起的所谓“健康饮食法”,实践周期还没形成,有结论也是纸上谈兵。
少吃、不吃的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健康意味着长寿。
人都期望活得长久,所以进行各方面研究寻找延长生命的方法。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的寿命普遍越来越长。
过去说七十古来稀,现在这个年龄被叫做正当年。
什么原因促使生命力更强了?众说纷纭。
物质条件变化是公认的,还有医学发达、健康意识增强,环境改变也应算是。
除此这些,应该看到和承认,就是吃得好了。
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这些以前很 □王溱 少挂齿,甚至都没见过这些美食,虽然现在医学家营养学家一再呼吁,适可而止。
但人如果缺少这些身体需要的营养元素,体魄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如此强健雄浑?答案毫无质疑:不能! 人最离不开的就是吃,吃的好与坏,对身体健康有着绝对的影响。
古人早就“过午不食”,生活条件不好时吃糠咽菜,粗茶淡饭。
这些,按有些人的观点既“健康”又“科学”,然而换来的却是五十岁便被称作老人,七十岁就活得“稀罕”。
但如今呢? 吃可以“科学化”“节制化”,但不能“强制化”。
想吃能吃要吃说明身体需要,是健康的标志。
反之,人为压制破坏身体 平衡,只能适得其反。
家乡味觉 □王开生 曾几何时,“吃货”一词匆匆挥别贬讽,华丽转身赞褒行列,以女性闻之尤为眉飞色舞,人人争当“饕餮客”为炫酷。
我与饮食之味,向来多无挑剔,东酸西辣,南甜北咸,在装潢讲究的星级酒店,或是穷乡僻壤的苍蝇小馆,皆能食得津津有味,口吐莲花。
此当是资深吃货一枚。
然居家生活之道,伙食花样调剂再频繁,一日三餐亦难免有审美疲劳之感。
饮食上的喜新厌旧,人之常情!此时,旅行,尤其是背包客一类的独自旅行,享受异地美食之趣,即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常态了。
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
年纪越长,家乡味道忆之愈深,愈浓,愈持久。
年轻时,出门游荡十数日,仍在外恋山恋水,真正是乐不思蜀。
如今,过了知天命之年,出 门逾四五日,肠胃即起“莼鲈之思”矣。
如此之感,异国他乡所触尤甚。
数年 前,美国加州之行的早餐,多以甜点、面包、咖啡、牛肉饼、膨化麦片等为主。
煮鸡蛋被细心地剥了皮,与酸奶一起,光溜溜地置于冷藏柜中,咬一口,能冰掉牙。
牛奶也是凉的。
牛肉饼膻味巨重,老远即能闻到,只好放弃。
前三天还能应付自如,第四天始,忽忆起家里早餐的榨菜丝了,且来势相当浓烈。
幸好,有无处不在的华人区超市救场,榨菜丝、火腿肠、甚至老干妈辣酱、豆腐乳,一应俱全。
往后的早餐,烤面包配上榨菜丝或豆腐乳,家乡的味道,算是又找回来了。
不知不觉中,近些年在国内旅行,亦有了同感。
去年初冬,独自背包探访了湘西和 黔东南的几座古镇。
一路上,无论是凤凰的水煮沱江鱼,土家族的土匪鸡,布依族的腊肉烧豆干,或是苗寨的酸汤鱼,干辣、酸辣、麻辣、香辣,轮番登场,令人不忍停箸,大快朵颐。
不能否认,此皆是一等一的原生态美食。
谁曾料想,第四天,胃里忽有种火辣辣的烧灼感,难受异常。
我深知“,想当年,胃如铁,生吃牛筋不用切”的光辉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此时,不由得想念起,家中日常的一菜一饭。
想一碟素颜的黄瓜炒腐竹,一盘蒜蓉炒蛤蜊,甚至一份西红柿炒鸡蛋。
顷刻间顿悟,这些无数个寻常日子中的粗茶淡饭,编织成了带有乡愁记忆的家的味道。
那是隐藏在味蕾深处的味觉密码,且终其一生不会改变。
有道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如此而已。
梁文蔷关注天津小画家 □高艳华 不满12岁的小女孩儿孙誉萌,是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她很喜欢绘画,她的绘画作品曾经获得过很多大赛的奖项。
因为我早年很喜欢教育,只是中途因工作需要离开教育领域,因而对出色的、有音乐和绘画特长的孩子尤其关注。
我不禁向梁文蔷推荐这个小学生,把孙誉萌的六幅画作传给享誉中外的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的幼女、在美国曾教授过中国画的梁文蔷博士,转天就收到了梁博士的精心点评。
梁博士写道“:一位12岁的孩子,能画得这样子,很不简单,可见她的天才、兴趣和努力,还有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二者缺一不可。
我不配做评论,但是你要我说一下感受,我就直言不讳了。
第一幅:叶筋决定叶子的方向,不可千篇一律地朝一个方向;第二幅:鸟太多,忌双数;第三幅:工笔画能临摹到这个样子,很不易了;第四幅: 五色牡丹,最好少画,过于俗气,有人喜欢,说是富贵气,但‘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语);第五幅:鱼太多了,国画要留白;第六幅,可加云雾,增加扑朔迷离之感。
”梁博士最后补充道,她可以自己起稿,用画笔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只是临摹,难成大家…… 尽管梁文蔷叮嘱我不要将她的话告诉孩子,但是我还是间接地转告了。
孙誉萌接到梁博士的点评非常激动,暑假刚刚开始就阅读了梁博士的著作,尤其是绘画的经历。
誉萌就给梁博士写了一封信,说:“读了这本书,了解了梁奶奶的过去,也欣赏到了梁奶奶的才华,还在书中的插图中看到了林海音、谢冰莹、季羡林、冰心等照片,还经常在我们语文书和语文教材中读到这些大家的作品!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梁奶奶对我的希望……” 梁文蔷阅信后,就将她最新创作的用 独一无二的一种画法绘制的两幅画传给我,嘱我转给孩子看。
她也把孙誉萌当作忘年交。
这两幅画分别画的是虾米和金鱼。
这可不是用画笔画的,而是梁文蔷独出心裁,用电笔在木质板上“灼”出来的。
我想起来梁实秋先生半世纪前对梁文蔷说的话“:我看到不少人画的是生虾,画烹调好的熟虾还是第一次。
”这次梁文蔷灼的如同活的鱼虾,既是对父亲的纪念,也是在绘画界首次披露,应该是对绘画的一种创新。
早在11年前,梁文蔷在《春华秋实》一书中写道“:我现在只有75岁,如果老天再给我十年,让我尽情地享受绘画的乐趣,我就很知足了。
人生的快乐不是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而是享受在迈向那个目标所经历的过程。
”我此刻想说的是:梁博士,您已经健康快乐地享受了十一年了,而且依然精神矍铄,相信您创新的脚步是不会停息的。
这话引起对饥饿记忆刻骨铭心人们的强烈共鸣。
不过,我又说“过头话”了———现在,我不仅希望“日子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而且每天早上都满怀期待捧上一碗热稀饭。
“瓜菜代”岁月,早餐多半只有一碗照得见人影的稀饭。
如今的早餐,除了稀饭之外,还有很多可供搭配的选择,比如:面包、馒头、包子、油条、煮鸡蛋、红薯、玉米,以及牛奶、豆浆等,一应俱全。
早餐品种再多,人的胃囊容量终归有限,我们应该学会筛选与放弃。
早餐最经济、最实惠也最受用的搭配,我认为是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外加一点咸菜和青菜。
如此套餐,简单科学,有营养、有内容、有味道,让你一上午精力充沛,一整天心里不发慌。
清早起床,肚子里空落落的,还有些许寒意———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只有食物给我们的肠胃和身体带来温暖与抚慰———也许此时什么都能错过,唯有一碗热稀饭不可辜负。
一碗稀饭缓慢地、温柔地滑入胃囊,让肠胃润泽平和,散发丝丝热气与活力。
尤其是在雾气蒙蒙抑或大雪纷飞的冬天,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的早晨,我们都需要一碗热气扑面的稀饭。
稀饭端在手中,立马感到全身暖乎乎,逼迫寒冷退避三舍。
当稀饭落肚,身体仿佛一株快要冻僵的植物,被和煦的春风温情唤醒。
稀饭是生活的必需品,因为它非同一般的养胃护胃功能,除了属早餐标配,还有很多人甚至在中餐或者晚餐时,也喜欢吃一点稀饭。
喝酒之后,稀饭养胃效果更加明显。
酷暑盛夏时节,好多人吃不下饭,喝一碗绿豆稀饭,清热解暑,通体“巴适”,立马就能吃吗吗香。
曾几何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真的是从不吃稀饭,甚至一看见它都有些反胃。
因为童年、少年时期,一日三餐饮食除了稀饭还是稀饭,稀饭犹如一个与生俱来的“魔咒”,让我始终无法摆脱。
我小时候,生产队社员靠挣工分分粮食,母亲体弱多病,挣不了多少工分,还要供养我和妹妹上学读书,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几乎每月青黄不接,只能经常向本村本队乡亲借粮度日。
那时,一天到晚都是萝卜稀饭、南瓜稀饭、米糁糊糊、苞谷糁……吃得人有气无力、晕头转向、徒唤奈何。
某天中午,母亲破天荒做了一顿干饭,我一气狼吞虎咽五碗,撑得肚儿圆鼓鼓的,非常满足。
饭后去一个同学家,约他一起上学。
他奶奶问“中午吃啥饭?”我昂着头声音无比洪亮地回答“:干饭!”老人家立马眼睛睁大如铜铃,放射异样的光彩,声音也提高八度,表情非常夸张:“那生活很好啊!”本来,她老人家一直佝偻着腰,缩在墙旮旯椅子里,活脱脱像一只懒洋洋的虾米。
就在我说出“干饭”两个字的瞬间,她突然挺直腰杆,就像一根柱子,直直地立在那里……此情此景,时至今日,我仍觉历历在目。
直到后来,我奋起一跃“跳农门”考上师范,农村户口随之转为城镇户口,吃上商品粮,那种强烈到无以复加的饥饿感才逐渐淡化与弱化。
再浓烈的痛苦与酸楚也终将被时光稀释消融,饥饿年代已是渐行渐远。
稀饭本来对人体有益,经历饥饿折磨的人们过去、现在对它的看法泾渭分明。
过去,我是那样讨厌它,渴望摆脱无法摆脱;而今,我终能认识到稀饭的特有价值。
我们对稀饭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其实与稀饭本身关联不大,它在心灵的投影与人的生活处境密切相关。
那个年代,一日三餐都依赖它,日久生厌;当物质丰盈,人们不再缺吃少穿,稀饭的地位清晰凸显。
人们需要它,而它也在需要时出现,所以对它又渐生好感。
稀饭昔日今时的命运迥然不同。
《八大关花石楼》油画董良音作 吃好才能健康 朋友的朋友邀请吃饭。
尽管一再声明简单为宜,但好客的主人还是找了一家有档次的酒店,而且点了一大桌美味佳肴。
“吃吃,尽情地吃,不够再加。
”主人一再热情地招呼我们,但我们发现此君动口不动手,一晚上没见动筷,光忙着张罗客人。
见我们疑惑的眼神,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晚上从不吃东西。
满桌上他的年龄最小,不到五十岁,居然早早地“过午不食”了? 不吃不饿?中午吃得好又饱,就感觉不到饿了。
蛮有可能。
现在食物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顶两顿,不饿不奇怪。
但长此下去好不好呢?恐怕很少有人能拿出有说服 力的科学根据,因为晚饭“少吃“”不吃”只是近些年才开始兴起的所谓“健康饮食法”,实践周期还没形成,有结论也是纸上谈兵。
少吃、不吃的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健康意味着长寿。
人都期望活得长久,所以进行各方面研究寻找延长生命的方法。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的寿命普遍越来越长。
过去说七十古来稀,现在这个年龄被叫做正当年。
什么原因促使生命力更强了?众说纷纭。
物质条件变化是公认的,还有医学发达、健康意识增强,环境改变也应算是。
除此这些,应该看到和承认,就是吃得好了。
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这些以前很 □王溱 少挂齿,甚至都没见过这些美食,虽然现在医学家营养学家一再呼吁,适可而止。
但人如果缺少这些身体需要的营养元素,体魄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如此强健雄浑?答案毫无质疑:不能! 人最离不开的就是吃,吃的好与坏,对身体健康有着绝对的影响。
古人早就“过午不食”,生活条件不好时吃糠咽菜,粗茶淡饭。
这些,按有些人的观点既“健康”又“科学”,然而换来的却是五十岁便被称作老人,七十岁就活得“稀罕”。
但如今呢? 吃可以“科学化”“节制化”,但不能“强制化”。
想吃能吃要吃说明身体需要,是健康的标志。
反之,人为压制破坏身体 平衡,只能适得其反。
家乡味觉 □王开生 曾几何时,“吃货”一词匆匆挥别贬讽,华丽转身赞褒行列,以女性闻之尤为眉飞色舞,人人争当“饕餮客”为炫酷。
我与饮食之味,向来多无挑剔,东酸西辣,南甜北咸,在装潢讲究的星级酒店,或是穷乡僻壤的苍蝇小馆,皆能食得津津有味,口吐莲花。
此当是资深吃货一枚。
然居家生活之道,伙食花样调剂再频繁,一日三餐亦难免有审美疲劳之感。
饮食上的喜新厌旧,人之常情!此时,旅行,尤其是背包客一类的独自旅行,享受异地美食之趣,即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常态了。
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
年纪越长,家乡味道忆之愈深,愈浓,愈持久。
年轻时,出门游荡十数日,仍在外恋山恋水,真正是乐不思蜀。
如今,过了知天命之年,出 门逾四五日,肠胃即起“莼鲈之思”矣。
如此之感,异国他乡所触尤甚。
数年 前,美国加州之行的早餐,多以甜点、面包、咖啡、牛肉饼、膨化麦片等为主。
煮鸡蛋被细心地剥了皮,与酸奶一起,光溜溜地置于冷藏柜中,咬一口,能冰掉牙。
牛奶也是凉的。
牛肉饼膻味巨重,老远即能闻到,只好放弃。
前三天还能应付自如,第四天始,忽忆起家里早餐的榨菜丝了,且来势相当浓烈。
幸好,有无处不在的华人区超市救场,榨菜丝、火腿肠、甚至老干妈辣酱、豆腐乳,一应俱全。
往后的早餐,烤面包配上榨菜丝或豆腐乳,家乡的味道,算是又找回来了。
不知不觉中,近些年在国内旅行,亦有了同感。
去年初冬,独自背包探访了湘西和 黔东南的几座古镇。
一路上,无论是凤凰的水煮沱江鱼,土家族的土匪鸡,布依族的腊肉烧豆干,或是苗寨的酸汤鱼,干辣、酸辣、麻辣、香辣,轮番登场,令人不忍停箸,大快朵颐。
不能否认,此皆是一等一的原生态美食。
谁曾料想,第四天,胃里忽有种火辣辣的烧灼感,难受异常。
我深知“,想当年,胃如铁,生吃牛筋不用切”的光辉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此时,不由得想念起,家中日常的一菜一饭。
想一碟素颜的黄瓜炒腐竹,一盘蒜蓉炒蛤蜊,甚至一份西红柿炒鸡蛋。
顷刻间顿悟,这些无数个寻常日子中的粗茶淡饭,编织成了带有乡愁记忆的家的味道。
那是隐藏在味蕾深处的味觉密码,且终其一生不会改变。
有道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如此而已。
梁文蔷关注天津小画家 □高艳华 不满12岁的小女孩儿孙誉萌,是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她很喜欢绘画,她的绘画作品曾经获得过很多大赛的奖项。
因为我早年很喜欢教育,只是中途因工作需要离开教育领域,因而对出色的、有音乐和绘画特长的孩子尤其关注。
我不禁向梁文蔷推荐这个小学生,把孙誉萌的六幅画作传给享誉中外的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的幼女、在美国曾教授过中国画的梁文蔷博士,转天就收到了梁博士的精心点评。
梁博士写道“:一位12岁的孩子,能画得这样子,很不简单,可见她的天才、兴趣和努力,还有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二者缺一不可。
我不配做评论,但是你要我说一下感受,我就直言不讳了。
第一幅:叶筋决定叶子的方向,不可千篇一律地朝一个方向;第二幅:鸟太多,忌双数;第三幅:工笔画能临摹到这个样子,很不易了;第四幅: 五色牡丹,最好少画,过于俗气,有人喜欢,说是富贵气,但‘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语);第五幅:鱼太多了,国画要留白;第六幅,可加云雾,增加扑朔迷离之感。
”梁博士最后补充道,她可以自己起稿,用画笔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只是临摹,难成大家…… 尽管梁文蔷叮嘱我不要将她的话告诉孩子,但是我还是间接地转告了。
孙誉萌接到梁博士的点评非常激动,暑假刚刚开始就阅读了梁博士的著作,尤其是绘画的经历。
誉萌就给梁博士写了一封信,说:“读了这本书,了解了梁奶奶的过去,也欣赏到了梁奶奶的才华,还在书中的插图中看到了林海音、谢冰莹、季羡林、冰心等照片,还经常在我们语文书和语文教材中读到这些大家的作品!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梁奶奶对我的希望……” 梁文蔷阅信后,就将她最新创作的用 独一无二的一种画法绘制的两幅画传给我,嘱我转给孩子看。
她也把孙誉萌当作忘年交。
这两幅画分别画的是虾米和金鱼。
这可不是用画笔画的,而是梁文蔷独出心裁,用电笔在木质板上“灼”出来的。
我想起来梁实秋先生半世纪前对梁文蔷说的话“:我看到不少人画的是生虾,画烹调好的熟虾还是第一次。
”这次梁文蔷灼的如同活的鱼虾,既是对父亲的纪念,也是在绘画界首次披露,应该是对绘画的一种创新。
早在11年前,梁文蔷在《春华秋实》一书中写道“:我现在只有75岁,如果老天再给我十年,让我尽情地享受绘画的乐趣,我就很知足了。
人生的快乐不是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而是享受在迈向那个目标所经历的过程。
”我此刻想说的是:梁博士,您已经健康快乐地享受了十一年了,而且依然精神矍铄,相信您创新的脚步是不会停息的。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