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演变研究,cold是什么意思

cold 3
2019年3月第27卷第1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JournalofXi’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 Mar.2019Vol.27.No.
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演变研究 ———以Cold与“冷”为例 邓奇,杨忠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本文以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典型成员cold和“冷”为例,结合功能与认知视角,对比两词语义功能演变的路径、 倾向及理据。
我们发现,两词语义功能的演变遵循不同的路径,cold的“描述语”功能愈加显著,逐步成为其主要语义 功能,“冷”的“属性”功能愈加突出,逐步成为其主要语义功能。
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表征的经验意义不尽相同,且通 过不同的认知加工模式识解经验。
两词语义功能的演变体现了不同的倾向,cold
具有“事物化”的倾向,“冷”则带有 “过程化”的倾向。
因为它们经历了不同的语法隐喻化过程,经验识解的主观性程度也具有差异。
语义功能演变的研 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共时语义认知的异同,挖掘两种语言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
感知形容词;语义演变;语义功能;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876(2019)01-0012-06 Abstract:Combiningfunctionalandcognitiveperspectives,thepapermakesacontrastbetweenEnglishandChinesesensory adjectivescoldandlengintermsofthediachronicchangesandfuturetrendsoftheirsemanticfunctions.Theunderlyingmoti- vationsarealsoexamined.Theresultsshowthatthetwowordsdifferintheirdiachronicchangesofsemanticfunctions.Asfor cold,itssemanticfunctionofepithethasbeenstrengthened,andlateresthemainsemanticfunction.Asforleng,itsse- manticfunctionofattributehasemoreandmoreprominent,andlateremergesasthemainsemanticfunction.Because EnglishandChinesespeakersconceptualizedifferenttypesofexperienceswithdifferentmodesofscanning.Thetwowordsex- hibitdivergingtendenciesintheirdiachronicchangesofsemanticfunctions.Coldshowsthetendencyofthingification,while lenginclinestowardsprocess.Becausetheyundergodifferentkindsofgrammaticalmetaphorization,construedwithdifferent degreesofsubjectivity.Thestudymayshedlightonthesynchroniccontrastofsemanticcognitionsandthecognitivemecha- nismsof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 Keywords:sensoryadjective;semanticchange;semanticfunction;subjectivity DOI:10.16362/61-1457/h.2019.01.003
1.引言 个相关联的研究问题:1)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有何异同?2)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演变 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源于其感官与外部世界的交互的倾向是什么?3)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演变的理 作用(林正军2011:11)。
感知形容词表述人们通过五据是什么? 大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性质、状态及变化。
它是
本文以典型的感知形容词cold与“冷”为例,运用功 种语义类别,是从语义视角划分经验范畴的结果,具有能语言学的概念基块(ideationbase)(Halliday&Mat- 较强的心理现实性。
语义类别有时也是语法意义的分thiessen1999)框架分析两词的语义功能,对比英汉历时 类。
语言的历时演变研究可以对共时的语言结构做出词典和语料库中的两词用例,结合认知语法框架探讨两 进一步的解释(沈家煊1999:17)。
因此,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演变的路径、倾向及理据。
单音节词cold和 词语义功能历时演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冷”在历时语料库中都是高频词,其历时用例频次更贴 汉感知形容词共时语义认知的异同,对比英汉感知经验近语言实际使用。
从产生机制看,单音节、简单概念都 范畴的识解机制和认知方式。
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是由是语言和认知的原生态形式(张国宪2006:82)。
两词 语用和认知规律决定的,因此是有理据的。
语言范畴是都是英汉语言体系中较早出现的基础词汇,方便进行语 非离散的,边界是模糊的,语言成分是在属于某个范畴义演变研究。
概念基块和认知语法都体现了经验主义 的典型性上形成的连续体;因此语言规律多体现为一种语言哲学观,都旨在考察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识解经 概率或倾向(沈家煊1999:16)。
本文着重探讨以下三验。
两者的结合具有合理性,且契合本文的研究目标。
·12·
2.英汉形容词语义功能的研究 语言学家起初在句法层面探讨英汉形容词的功能。
Jesperson(1942:56)认为英语与拉丁语相近,名词和形容词都涵盖在名词性词(nominal)之下。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定语。
而龙果夫(1958:146)提出,汉语的形容词和动词合成一个更大的谓词范畴。
朱德熙(1982:55)也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谓语。
近年来,功能和认知语言学家在语义层面考察英汉形容词的功能。
Givón(1984:51-52)提出形容词在时间稳定性上介于名词和动词之间。
表示事物物理特性的形容词具有近似名词的时间稳定性,不易随时间而改变。
表示温度状态或人情绪的形容词呈现出近似动词的不稳定性,易随时间而变化。
Givón(2001:53)又指出,形容词的典型成员具有静态、以名词为基础的特征,因为典型形容词源自名词,是名词指代事物抽象出来的典型属性。
Thompson(1988:180)认为形容词具有两个话语功能:一是陈述话语中已存在的参与者的属性;二是引介新的话语参与者。
Croft(1991:67)提出形容词在语义上与属性对应,其语用功能与修饰(modification)对应。
这种对应是原型的对应,是无标记的。
Langacker(1990:10-11)从认知视角讨论形容词的功能,形容词的语义功能不是由其内涵或句法功能决定,而是表示射体与某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Paradis(2001:48)认为形容词的功能是语境调整(contextualmodulation)的结果。
形容词的语义功能包括评价属性特征和表述准则特征,评价判断预设了事物属性的程度识解,准则特征是人为规定的分类参数。
张国宪(2006:26-124)从频度和标记性的角度考察汉语形容词的语义功能。
他根据情状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及变化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的基本功能是定语和谓语。
定语是在句法层面上,谓语是在篇章层面上。
状态形容词的基本功能是谓语和状语,其语用功能在于描写性。
变化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谓语。
以往研究多探讨现代英汉形容词范畴的功能,缺乏对子类词的关注,跨语言和历时的研究寥寥无几。
以往研究多关注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的研究相对薄弱。
现有研究多为内省式,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撑。
这些研究多在语言系统内部寻找英汉语义演变的理据。
语言对比研究应从语言体系以外解释语言结构,如语言功能和认知方式(沈家煊1999:20)。
因而,本文借鉴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求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倾向及理据,更好地解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经验识解和认知方式上的异同。

3.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功能语法认为概念基块是识解经验的资源,包含
个语义层次,即序列(sequence)、图形(figure)以及成分(element)。
图形表征经验,包括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以及环境(circumstance)。
参与者根据功能和过程类型又可分为描述语(epithet)、属性(attribute)、事物(thing)及类别语(classifier)。
Halliday&Matthiessen(1999:206)认为形容词表述性状(quality),语义功能介于[事物]和[过程]之间。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性状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各异(Halliday&Matthiessen1999:460)。
Halliday和Matthiessen(1999:309-312)进行英汉比较时曾指出,英语中性状的主要功能是构建参与者,更靠近[事物]。
英语多将性状识解为[描述语]。
而汉语中的性状一般识解为[属性],更接近动词。
我们以概念基块框架对经验识解的划分为基础,将感官形容词的语义功能划分为[描述语]、[属性]、[事物]、[环境]、[类别语]及[过程]①。
这些语义功能在英汉语言体系中并非等量齐观,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英语词汇的演变大体可分为古英语(450—1149年)、中古英语(1150—1499年)、早期现代英语(1500—1699年)及现代英语时期(1700年至今)(李赋宁2005:2-10)。
汉语词汇的演变一般可分为上古汉语(西汉以前)、中古汉语(东汉—隋代)、近代汉语(唐代—1919年五四运动)及现代汉语时期(五四运动后至今)(王力1980:143)。
我们在以上四个历史时期分别考察cold与“冷”的语义功能演变。
文中两词的历时用例选自英汉历时词典和历时语料库。
历时词典包括《牛津英语大词典》(OED,第二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和《汉语大词典》。
OED是英语发展轨迹研究的集大成者,收词释义以书证作为依据,义项排列遵循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词义的历史演变脉络清晰。
《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汉语历时性语文词典,语义记录最为丰富,源流并重。
历时语料库包括赫尔辛基历史英语语料库(HC)和北大中文古代汉语语料库。
HC涵盖了850至1720年期间的各类英语语篇,词汇量达174.2万,以每百年分段,方便使用。
北大中文古代汉语语料库可分时段检索,收录了先秦至民国的汉语语料,含经、史、子、集各类文献,超过1亿7千万字。
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时期的语料选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北大中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
BNC与CCL都达到了口语与书面语采集的平衡,且口语都采自日常对话,书面语来自科技论文、公文、报刊评论等。
BNC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英语语料库之
一,其光盘版词次超过一亿。
CCL加工成的熟语料达到2700万字,加工程度深。
本文在英汉历时词典和语料库中搜集cold与“冷”的用例,统计四个历史时期中两词语义功能的使用频次。
词语的使用频次是它在语言系统中功能的一部分 ·13· (Zipf1935:71)。
标记性也是判定语义功能的重要参项(张国宪2006:29)。
我们考察并对比cold和“冷”各语义功能的频次和标记性的历时变化,结合功能和认知视角探索语义功能演变的路径、倾向及理据。

4.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 孙毅、朱文静(2011)结合大量颇具代表性的“冷(cold)”的习语语料,从认知隐喻学的视角来揭示和解读习语的内在特质。
cold最早承担[属性]的语义功能,表示物体寒冷的状态,见例
(1)
在古英语时期,cold仅有[属性]和[过程]两种语义功能。
[属性]的用例频次更多,标记性更低,是主要语义功能。
直至乔叟(1340—1400)时期,[描述语]的用例才出现,表示物体低温的固有属性,紧邻名词中心语,无需附加其它标记语,具有较少的句法和语境限制,标记性最低,见例
(2)
自中古英语时期起,cold的[描述语]用例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描述语]的用例频次超过了[属性],且具有更低的标记性,见例
(3),也成为了cold的主要语义功能。
在现代英语时期,cold的主要语义功能仍是[描述语]和[属性]。
[描述语]的用例最多,且标记性最低。
[属性]的频次也较高,仅次于[描述语],虽然需要be等系动词的协助,但其标记性显著低于其它语义功能。

(1)Stodon‥tgloedumforoncaldwsandwearmdonhia.(950Lindisf.Gosp.Johnxviii.)
(2)Noweinhiscoldegraue.(1386ChaucerKnt.'sT.)
(3)Withouthoarefrostes,withoutsnowe,andsuchlikecoldemeteors.(1576FlemingPanoplieEp.352) “冷”最早用作[描述语],无需附加其它标记语,句法限制较少,标记性低,见例
(4)
[描述语]的用例频次最高,是“冷”在上古汉语时期的主要语义功能。
到了汉代,[属性]的用例出现了,且频次较高,常与“热”、“暖”等出现在对举句式中,表述人或物体冰冷的状态,具有一定的标记性,见例
(5)
到了近代汉语时期,“冷”作[描述语]时,有时需要“之”或“的”的辅助,句法标记性增强,见例
(6)
(7)
但与其它语义功能相比,[描述语]的句法限制仍是最少的,与名词中心语距离较近,具有更低的标记性。
[描述语]的用例占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它语义功能,还是主要语义功能。
另一方面,在此时期,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人们的审美情趣日益通俗化,白话和小说备受青睐(杨爱姣2002:497)。
“冷”的[属性]用例增长显著,且多见于杂剧和小说中。
在书面语中,“冷”作[属性]时需要带有表程度或已然义的成分等,或用于对举或比较句式中,具有一定的标记性,见例
(8)
而在口语中,语境和副语言手段可缓解[属性]的句法掣肘。
如例
(9)中,“冷”紧邻名词中心语,不需程度词等成分的协助,也没用于特殊句式中,标 ·14· 记性有所降低,因而用例增长较多。
[属性]的用例频次较高,仅次于[描述语],且标记性低于其它语义功能,也成为了词的主要语义功能。
在现代汉语时期,“冷”的主要语义功能仍是[描述语]和[属性]。
[描述语]有时需要附加“的”;[属性]在书面语中仍有句法和语境的限制;但它们的标记性低于其它语义功能,且频次较高。

(4)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
(《庄子·则阳》)
(5)今焕薪燃釜,火猛则汤热,火微则汤冷。
(东汉《论衡·谴告》)
(6)哥哥且休题别处,则说会稽城中有那等仕户财主每,遇着那太热的时节,他也不受热;遇着那太冷的时节,他也不受冷。
(元《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7)而况此处犹在门外,还未深入内地,徐鸣皋所陷之地,却在极深极冷之处。
不必说徐鸣皋,就便七子十三生,到了此地,也要骨僵而死呢。
(清《七剑十三侠》)
(8)烦蒸如坐甑,极冷似杯冰。
西堂梦草谢灵运,远地思莼张季鹰。
(明《训蒙骈句》)
(9)说罢便来扯客人的衣,说:“风冷,客官把衣遮我一遮。
”(清《东度记》) 可见,cold和“冷”语义功能的演变遵循不同的路径,cold的[描述语]功能愈加显著,逐步成为其主要语义功能,“冷”的[属性]功能愈加突出,逐步成为其主要语义功能。

5.语义功能演变的倾向 朱德熙(1985:5)曾指出,典型词类实现基本功能时,跟句法成分是对应的,而偏离基本功能时,总要丧失一些特点,发生功能游移。
从功能视角来看,邻近词类之间语义功能的转化相对自由。
形容词具有向名词或动词游移的趋势(张伯江、方梅1996:210-213)。
除却主要语义功能之外,cold的[事物]和“冷”的[过程]语义功能也比较突出,用例的比重逐步提高,仅次于主要语义功能。
词的使用频度是促发其功能变异的催化剂(张国宪2006:71-72)。
在中古英语时期,cold出现了[事物]的用例,表示空气或环境寒冷的状况,见例(10)。
此后,[事物]的用例比重逐步提高。
在早期现代和现代英语时期,[事物]的用例频次比较突出,仅次于[描述语]和[属性]。
从功能游移的角度来看,cold作[事物]时,形容词的程度性逐渐衰弱甚至消解,有时不能与程度副词并存;但其名词的空间意义却日益增强,甚至体现出数的形态变化,见例(11)和例(12)。
cold用于参与者的扩展中,部分转化为了实体,与量度关联,为经验过程提供空间。
语言共时的变异现象(variation)是历时演变过程的反映(方光焘1997:53)。
在cold的语义功能演变中,[事物]的语义功能愈加突出,词语获得了名词范畴的部分特征,体现了“事物化”的倾向。
(10)When?
ouseseanyhauehungerorcalde.(1300CursorM.) (11)[Plants]notperishingbutinexcessivecolds.(1664EvelynKal.Hort.1729.218) (12)Puristsmightargueheshould’vebeenoutinthecoldsusinghissketchbook,insteadofacamera,buthedisagrees.(BNC) 而“冷”在汉代出现了[过程]的用例,频次不高,表示冷却的动作或人和物体温度下降的过程,见例(13),多见于医籍和汉译佛经中。
到了南北朝后期,汉语温度觉形容词范畴中,只有“冷”可表示低温的相关过程和动作。
“寒”的[过程]用例消失殆尽。
自近代汉语时期起,“冷”的[过程]用例增长显著,频次比较突出,仅次于[描述语]和[属性],多见于白话和小说中。
从标记性的角度来看,在书面语中,“冷”作[过程]时,需要附加“了”等标记词,具有一定的标记性,例(14)。
而在口语中,语境和副语言手段可缓和[过程]的句法限制,标记性有所弱化,因而口语中的用例增长较多。
如在例(15)的对话语境中,[过程]以无标记形式出现。
从功能游移的角度来看,“冷”作[过程]时,形容词的程度性逐渐弱化消解,甚至不能与程度副词并存使用;但其动词的过程意义却日益增强,甚至可以附带体助词,与时间副词联用,见例(16)。
当“冷”带宾语时,与体相关联。
词语实现了较完整的及物性过程,体现了动词范畴的部分特征,如例(15)。
在“冷”的语义功能演变中,[过程]的语义功能愈加突出,词语获得了动词范畴的部分特征,呈现出“过程化”的倾向。
(13)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
(汉《金匾要略论》) (14)过了半载,事渐冷了。
汪师中遣龚四
八、董四二人,往麻地坡查理旧时产业。
(明《喻世明言》) (15)王爷道:“横来竖去,不过只是这两扇飞钹。
连日间这等搬斗,苦无大益,反长了他的恶。
不如冷他两日,他只说我们怕他,他却志骄气盈,不作准备。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 (16)范曰:“只莫采,半年便冷了。
若重行遣,适成孺子之名。
”秦甚畏范,后出之。
(北宋《朱子语类》) Cold和“冷”的语义功能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倾向,cold具有“事物化”的倾向,向名词范畴游移,“冷”则带有“过程化”的倾向,向动词范畴游移。

6.语义功能演变的理据 Cold与“冷”语义功能的演变具有不同的路径和倾向,我们结合概念基块和认知语法的框架探讨两词语义功能演变的理据。
从概念基块框架来看,两词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与其经验结构的表征有关,演变倾向关涉英汉感知经验的语法隐喻化过程。
经验变化分为瞬时性(transience)与 永久性(permanence)。
前者指经验随着时间的展开而识解为[过程]。
后者指经验历经时间不变,且在(具体或抽象)空间占据一定位置,识解为[事物](Halliday&Matthiessen1999:177)。
瞬时性与永久性是经验变化连续统的两级,性状的识解介于二者之间。
我们按表征对象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程度来衡量词语的各语义功能,建立起“事物—过程”的连续统,如下: 事物—类别语—描述语—属性—环境—过程靠近[事物]一端的语义功能与名词近似,表征的经验具有类似实体的稳定性,不易随时间而变化。
[描述语]在小句中毗邻[事物]。
根据象似性理论(沈家煊1993:2),两个语言结构在语义上越相似,相距越近。
因为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理据性,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关联。
[描述语]表述的经验意义与其句法位置之间的关联具有一定程度的象似性。
它常表示事物的内在固有属性,最符合名词中心语对概念意义的要求(Feist2012:208-209)。
[描述语]表征的经验结构近似于[事物],一般具有时间稳定性。
靠近[过程]一端的语义功能表征的经验则呈现出近似动词的动态性,易随着时间而改变。
[属性]靠近小句中的[过程],与[事物]也相距较近。
[属性]表征的经验意义与其句法位置之间存在无标记性关联(Croft1991:53)。
它表征的经验结构更近似[过程],但又与[事物]相关。
它主要表示事物的临时状态或现有情态,表述的经验变化体现了时间的临时性,介于瞬时性与永久性之间。
cold的[描述语]功能越来越显著,逐步成为其主要功能;[事物]也愈加突出,体现了“事物化”的倾向。
这说明cold常用于表征稳定性的经验变化,有时间性固化的倾向。
“冷”的[属性]功能越来越显著,逐步成为其主要功能;[过程]也愈加突出,呈现出“过程化”的倾向。
可见,“冷”多用于表征临时性的经验变化,有时间性动态化的倾向。
cold与“冷”语义功能演变的差异体现的是恒久性和临时性经验的对立。
它是人类时间感知的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张国宪2006:308),事物、性状及动作的识解中都存在这种认知上的对立。
cold与“冷”语义功能的演变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英汉语言使用者经验表达的需要。
在古英语与上古汉语时期,cold多用作[属性],表示物体寒冷的状态,表达了人们对温度经验的判断。
“冷”多作[描述语],表示物体低温的固有属性。
两词表征的经验意义和它们的语义功能之间都存在无标记关联。
到了中古英语与中古汉语时期,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人们想要表述新的经验意义,现有的语义功能和新的经验意义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
语言历时演变的动力之一是建立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象似性关联(Wurzel1989:104-109)。
因此新的语义功能应运而生,以表述新的经验意义,新的语义功能与新的经验意义之间又形成无标记组配。
在之 ·15· 后的演变过程中,新增的语义功能的用例增长显著,频次的增加促进了功能的变异,词语表征的经验意义愈加趋近于相邻范畴,出现了向相邻范畴游移的倾向。
Halliday(2007:76-77)阐述了语法隐喻化的过程,各等级由抽象到具体为:连接成分→环境→过程→性状→事物。
如上文所述,cold具有“事物化”的倾向。
[事物]是小句的名词中心语,表述某一实体,直接参与过程。
它既可表示引发事件者或受影响的一方,例如动作者(Actor);又可为小句提供时间或空间上的参考点,即较为明确的时间或空间界限,例如范围(Range),见例(11)和例(12)。
[事物]承载图形中主要的语义信息,是经验范畴化的基础。
它具有时空稳定性,语义组织较为复杂,拥有通过扩展划分事物类别的无限潜力,也易于指称化(Halliday&Matthiessen1999:267)。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语言需要承载的信息量逐步增大。
因而,cold的“事物化”倾向一般是源于语言使用者表征物质世界低温经验信息的需求,以实现概念意义。
而“冷”具有“过程化”的倾向。
[过程]是小句的核心意义成分,表述动作行为。
“冷”表示事物特征的变化过程或改变特征的动作时,多用于口语对话语境,关涉说话者对温度或其它情感、认知经验的判断,见例(15)—(17)。
及物性过程常常含有不同程度的情态意义和情感评价。
因而,“冷”的“过程化”倾向多关涉语言使用者表征情感或认知经验变化的需求,以实现人际意义。
(17)吴用劝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
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
”(《水浒全传》) cold与“冷”的语义功能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倾向,这也与英汉词类范畴的识解差异有关。
Halliday和Matthiessen(1999:309-312)曾提出,英语注重事物的分类,倾向于将性状事物化、抽象化和概括化;汉语更重视过程的分类,倾向于将性状过程化、具体化和隐喻化,因此其动化度较高。
从认知语法的视角来看,cold与“冷”语义功能的演变具有不同的路径和倾向,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采用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识解温度觉经验,且经验识解的主观性程度不尽相同。
词语的语义功能源于其认知加工方式(Langacker1987:248)。
英汉语言使用者以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识解温度觉经验,形成不同的语言结构,体现不同的认知概念。
cold常表述人或物体的固有属性,表征稳定性的经验变化,其认知加工方式主要基于总体扫描(summaryscanning)。
性状的各个侧面以同时或累加的方式被激活,构成一个完整的完型。
因此,它在经验识解上表示出时间恒长性,均质的时间结构没有内在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冷”则多用于表征临时性的经验变化,其认知加工方式主要基于序列扫描(sequentialscanning)。
一系列经验的表征形式被依次激活,以时间 ·16· 为背景依次转换,构成一个依次展开的连贯场景,各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展示出来的意象都是同质的,具有相对的时间稳定性。
cold与“冷”在识解时对应的侧面不同。
cold与“冷”语义功能的演变倾向不同,因为它们经验识解的主观性程度具有差异。
说话人进行言语场景的概念化时,必须在自己和所建构的场景之间建立一种识解关系。
主观性(subjectivity)程度主要在于概念化主体和概念化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Langacker1999:133135)。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功能是客观现实与主观认识相结合的产物。
说话人作为感知主体,通过调整自身与感知客体之间的关系,用语言反映客观世界或表达自我。
“冷”作[属性]时,常常明示了感知经验的感觉者,感知主体也进入了感知域,成为感知客体,如例
(9)
Thompson&Tao(2010:22)也认为[属性]多体现说话人的个体感受或评价。
“冷”作[过程]时,感知主体得到凸显,体现了其对经验(尤其是情感和认知经验)的态度或认知。
如例(15)和(17)中,说话者将自己认同于小句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中的参与者。
“冷”的“过程化”倾向彰显了汉语说话者作为感知主体对经验识解的参与或表达。
cold作[描述语]时,感知主体完全置于感知域之外,被隐匿起来,注意力聚焦在感知客体上。
如例
(3)中,说话人通过心理上的“自我分离”,想象自己成为对方或第三方,表述事物的温度觉特征。
感知主体被弱化,感知客体得到凸显。
cold作[事物]时,感知主体完全处于台下,削弱了说话人作为识解者的参与,不涉及感知者的判断和评价。
cold的“事物化”的倾向突出了感知客体,弱化了英语说话者作为感知主体对经验识解的参与或表达。
语言形式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它的概念内容,也取决于这一概念内容是如何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张国宪2006:1)。
可见,英汉语言使用者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认知方式识解感知经验,从而形成不同的概念表征。

6.结语 本文以英汉感知形容词中的典型成员cold和“冷”为例,结合概念基块和认知语法的框架对比两词语义功能演变的路径、趋向及理据。
cold和“冷”语义功能的演变遵循不同的路径,cold的[描述语]功能愈加显著,逐步成为其主要功能,“冷”的[属性]功能愈加突出,逐步成为其主要功能。
两词的语义功能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倾向,cold具有“事物化”的倾向,“冷”则带有“过程化”的倾向。
从功能视角来看,cold与“冷”语义功能演变的差异关涉英汉语言使用者对恒久性和临时性经验的表征。
cold常被用于表征稳定性的经验变化,有时间性固化的倾向;“冷”多被用于表征临时性的经验变化,有时间性动态化的倾向。
两词语义功能的演变体现了不同的倾向,因为它们经历了不同的语法隐喻化过程,前者实现 概念意义,后者实现人际意义。
从认知视角来看,两词语义功能演变的差异是基于 英汉语言使用者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
cold主要是基于总体扫描,“冷”倾向于序列扫描;两者识解时对应的侧面不同。
两词语义功能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倾向,因为它们经验识解的主观性程度具有差异。
cold的“事物化”的倾向突出了感知客体,弱化了英语说话者作为感知主体对经验识解的参与或表达;而“冷”的“过程化”倾向彰显了汉语说话者作为感知主体对经验识解的参与或表达。
注释: ①本文中,我们用方扩号表示词的语义功能,以免引起歧义,如[描述语]。
参考文献 [1]Croft,
W.SyntacticCategoriesandGrammaticalRelations:TheCognitiveOrganizationofInformation[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1. [2]Feist,
J.PremodifiersinEnglish:TheirStructureandSignificanc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2. [3]Givón,
T.Syntax:AFunctional-typologicalIntroduction(Vol.Ⅰ)[M].Amsterdam:JohnBenjamins,1984. [4]Givón,
T.Syntax:AnIntroduction(Vol.Ⅰ)[M].Amsterdam:JohnBenjamins,2001. [5]Halliday,
M.A.
K.Languageandknowledge:Theunpackingoftext[A].InJ.
J.Webster(ed.).TheLanguageofScience[C].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7:157-181. [6]Halliday,
M.A.
K.&C.
M.I.
M.Matthiessen.ConstruingExperienceThroughMeaning:ALanguage-basedApproachtoCognition[M].London:Continnium,1999. [7]Jesperson,
O.AModernEnglishGrammaronHistoricalPrinciples(Vol.Ⅵ)[M].Copenhagen:Munksgard,1942. [8]Langacker,R.
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Ⅰ&Ⅵ)[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7. [9]Langacker,R.
W.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M].Berlin:MoutondeGruyter,1990. [10]Langacker,R.
W.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York:MoutondeGruyter,1999. [11]Paradis,
C.Adjectivesandboundedness[J].CognitiveLinguistics,2001
(1):47-65. [12]Thompson,
S.A.ADiscourseapproachtothecrosslinguisticcategory“Adjective”[A].InJ.
A.Hawkins(ed.).ExplainingLanguageUniversals[C].Oxford:BasilBlackwell,1988:167-185. [13]Thompson,
S.A.&Tao,Hongyin.Conversation,grammar,andfixedness:Adjectivesinmandarinrevisited[J].ChineseLanguageandDiscourse,2010
(1):3-30. [14]Wurzel,
W.U.InflectionalMorphologyandNaturalness[M].Kluwer:Dordrecht,1989. [15]Zipf,
G.K.ThePsycho-BiologyofLanguage[M].Boston:HoughtonMifflin,1935. [16]方光焘.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词义衍化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11
(6):11-15.[19]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0]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
(1):4-
8.[2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孙毅,朱文静.习语的认知隐喻学机理读释———基于“冷 (cold)”语料的汉英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11
(6):70-74.[2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构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 学版),2002
(4):496-502.[25]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 社,1996.[26]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6.[2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8]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论证理论视角下英汉政府公文语法隐喻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8YJA74003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奇,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杨忠,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责任编校吕生禄 ·17·

标签: #card #cancel #文件 #有什么区别 #单位 #ct #证书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