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高考仍6月7、8日进行,A022022

资质 2
年4月29日星期五编创吉亮亮视觉孟萌审校王玮 豫见新闻 我省今年高考仍6月7、8日进行 科目设置、考场安排、防疫要求……你关心的问题这里有解答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樊雪婧 今年,高考什么时间考?疫情防控之下,高考考场如何安排?考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防疫要求?哪些考生能享受政策加分? 昨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发出《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高考仍将于6月7日、8日开考,我省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总分满分为750分。
科目时间日期 6月7日6月8日 9:00~11:0015:00~17:00 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数学外语 高考时间确定,仍为6月7日、8日 2022年河南高考考试时间表 根据《通知》,2022年高考时间仍为6月7日、8日。
今年,河南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其中“,3”为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含听力),是考生必考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由考生根据本人情况选考其
一。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每科满分为300分,其他各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满分为750分。
此外,报考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除参加文化科目考试外,还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专业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和相关高校组织安排。
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今年,河南暂不组织报考外语专业考生的口试工作。
河南各地就近就地原则分配考场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保证考试安全和公平的前提下,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根据当地标准化考点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考场。
要强化考前人员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 招生考试机构应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制定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考前管理方案并及早发布。
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隔离考场、设施 如何进入考场?《通知》要求,制订考生进入考点的健康筛查结果快速核验方案,避免考点出现人员聚集。
原则上安排接种过疫苗的人员担任考务工作。
考生所在学校要统一组织考生有序应考;考点学校负责本考点考生考试期间疫情防控,按要求配备一名由卫健部门派驻的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齐配足防疫物资,加强考生与考务工作人员防疫知识和操作培训,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全面规范消毒、保持人员间距、有序错峰离场等各项措施。
6月26日起,分三批填报志愿 根据安排,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 (1)6月26日8∶00~28日18∶00。
军队招飞、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艺术本科提前批、专升本、对口招生(本、专科)志愿; (2)6月30日8∶00~7月2日18∶00。
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特殊类型招生、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3)7月4日8∶00~6日18∶00。
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
考生考前14天本地健康监测 值得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考前14天本地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
根据要求,我省将开展考前健康筛查,各地 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共同制定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筛查方案和组考处置预案,明确健康筛查对象、项目和时效,以及健康筛查异常考生参加考试的防疫组考方案。
今年,继续并强化“无声入场” 根据《通知》,今年将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把考场入口关,切实有效地严防替考;全省考场继续配备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继续实行考区“统一文具”,继续实行并强化“无声入场”检查,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强化考点手机集中存放管理,严防考生携带手机、高科技作弊器材等入场,加强考试期间无线电作弊信号联网侦测、阻断干扰。
加强对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 评卷等关键环节、关键人员的管理;加强标准化考点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升级技术措施,提升综合平台智能化水平,确保运行规范有效。
加强考务人员选聘培训、管理与监督,每个考场配备3名监考员,每4个考场配备1名视频监考员,监考员考前随机分派考场,考中拍照定位;严格执行考点巡考和考场视频回放制度,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和涉考违法犯罪。
这五类考生不能参加2022年高考 据了解,有下列情况的考生,不能参与高考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扫码了解2022年高考,河南考生加分政策。
立足中原大地助力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打造校地合作新标杆 当下,一股非凡强劲的力量,正从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前沿阵地郑州高新区喷涌而出。
扎根于此并赋能国家区域科创发展的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是孕育着饱满希望的一处力量源泉。
运行3年来,这家浙豫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在推动郑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智能人才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层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闪亮成绩单。
搭建科研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近日,研究院干了件让河南农业界备受鼓舞的大事:与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和生物育种基地,成功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注:抗虫除草剂)的高产玉米落地河南。
“我们计划培育适应南北气候的粮食新品种,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研究院负责人透露,这项科研成果不仅帮助河南增产增收,更 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为我国种业面临的“卡脖子”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据了解,类似的联合研发中心,研究院目前共建成7个。
前不久,该院投入2000多万元,拥有近200台(套)国际先进检测设备的大健康研究与检测中心,顺利获得国家CMA资质认证,可为食品、药品等领域提供优质可靠的检验检测服务。
汇聚顶尖精英打造人才高地 “2019年初,时值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之际,郑州市和浙江大学因势而动,研究院应运落户。
”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该院始终重视培育英才,全院现有高层次人才40余名,其中外籍院士1人,聘任期间晋升长江1人、杰青1人、入 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人。
顶尖英才济济,迸发科技创新活 力。
据了解,2021年研究院团队获得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导申报项目19个。
建设孵化基地助力创新创业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孵化基地,是我们的任务。
”该院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院已吸收40余家企业入孵,培育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值近2000万元。
“研究院手里的科技‘宝贝’很多,都要释放出来。
”该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助推郑州创新创业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冯小萍)

标签: #多核 #细胞 #中文 #carbon #主板 #都是 #软件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