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未来见?,82015

camera 2
年10月9日星期五Tel(押010)62580719E-mail押gwei@ 新知xinzh 起死回生,未来见? 姻本报记者赵广立 近日,一家名为阿尔科(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的公司,为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的重庆女作家杜虹进行了大脑冷冻。
杜虹作为中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等待“复活”的案例,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体冷冻术”这一设想,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家尼尔·琼斯发表于1931年的科幻小说《奇异的故事》。
小说中一个叫作詹姆斯的人去世后,遗体被发射到太空中。
在那里,寒冷和真空使其遗体无限期保存下来。
几百万年后,人类早已灭绝,某种外星民族发现了这具冷冻的尸体。
他们把詹姆斯的头颅复活后移植到机械人身上,詹姆斯便长生不死了。
以《星际穿越》《三体》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和小说中也出现过“人体冷冻术”的概念。
作为人类对抗死亡的“最具野心的尝试之一”,冷冻术会从科幻中走进现实吗? 冷冻技术越来越成熟 单就冷冻而言,技术上的实现已经无须多言了。
理想情况下,在心脏停跳后几分钟内死者就会接受保存剂注射,替换掉体内相当一部分水分,这样在随后的冷冻过程中,细胞内部就会发生“玻璃化”过程,不会结冰,因而也就能保存许多结构的完整性。
如果一切顺利,未来的技术进展或许就能利用这些资源“重建”一个人。
杜虹所接受的冷冻手术就是如此。
她离开人世后不久,Alcor的医生即对其遗体注射相关药物,启动冷冻过程。
经过灌注、降温、玻璃化的遗体,被送到位于美国阿尔科基金会总部。
在那里,头部被分离保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下,接受长期护理和保存。
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斯科特斯戴尔,冻室的墙上是一排高耸的银罐,每个银罐可以储存4具身体或者10个头颅。
每一个银罐都用液氮冷却到零下196摄氏度,不需要用电,银罐的运作原理和热水瓶相似。
工作人员甚至可以查看保存的人体。
一切就等待未来的科技能解冻头部、复温,再造身体(或接受捐献),实现“复活”。
得益于低温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体冷冻技术于1962年被首次提出。
这一年,拥有物理、数学双硕士学位的美国学者罗伯特·艾丁格出版了《永生不死的前景》一书,标志着人体冷冻保存运动的开端。
他在书中预言:“我猜,我们中的大多数将被用无损的方式冷冻起来。
”他还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比如,许多昆虫等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
” 阿尔科基金会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基金会有会员1027名,保存有141具经过冷冻的人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在读博士魏景亮,是此次人体冷冻手术中负责联络沟通的主要志愿者。
他向媒体展示了一封64位科学家签署的关于人体冷冻的公开信。
信件称,人体冷冻是一项合法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努力尝试。
考虑到技术发展,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现今可以达到的最佳情况下进行的人体冷冻,能够保存足够的神经系统信息, 进而使得一个人最终能够完全恢复健康。
复温是最大难题 科幻再怎么美好,终归要面对现实。
就现实困难而言,冷冻后的复温是最大难题。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危重症中心主任侯晓彤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我小时候就有科学家幻想并研究人临死前冰冻人体或细胞,期待有一天科学进步到可以复温后能够再治疗,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质的突破。
” 如今侯晓彤已四十多岁,这项技术仍存在于科学家的幻想中。
侯晓彤所从事的工作跟“起死回生”多少有些类似:在病人心脏停跳、自主呼吸停止,整个人在“呼吸循环”阻断的状态下,借助体外循环技术短期替代心肺功能,接受心脏、大血管的外科手术,并且在手术之后,恢复呼吸心跳,重获新生。
但这一切都架构在人体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人体从低温复温到正常温度,现有的技术可能会让人大失所望。
天津一家三甲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颅脑创伤、脑出血等手术中也会用到一些低温手段,现有的技术从中低温的35℃复温到37℃应该说没问题,但从亚低温的34℃复温到正常体温难度就非常大。
对于杜虹所接受的冷冻手术,该医生打比方道:“就好像用飞船把人送到织女星座去,到不到得了,能不能回来,都是不确定的事儿。
” 资料显示,现有的复苏,只能在很小的器官上完成,最大的成功是冷冻并复苏了一个兔子的肾;更大的器官就需要更高的保护剂浓度,但浓度太大细胞就承受不了。
因此,并没有任何一种冷冻后的动物被成功复苏。
并且,目前的冷冻就是采取高浓度保护剂的办法,并不完全清楚这样到底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他们怎么说 ●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我不认识杜虹,但是关注她和家人的选择,钦佩这种先驱性的探索和尝试。
但是我认为,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要“复活”冷冻中的人体面临巨大障碍。
我认为死亡是人类必然面临的结局,如果未来一旦有技术可以实现“永生”,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人体冷冻和长期保存的规定,但是,这一行为探索打破生命周期,将对医学伦理形成巨大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教授朱宏伟:人的思维意识主要由脑部产生,但是身体其他部分,例如心脏分泌激素,也有自主的节律,能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移植后的新复合体到底是谁,他的社会属性如何,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答案。
当然,当前的人体冷冻手术瞄准的是未来医疗科技的进步。
杜虹的家属得到的是一份50年后、有可能落空的预言:“再见面,最短也是50年以后。
” 50年够不够?侯晓彤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具体研究不太清楚,我觉得有可能,但真的不好预期时间。
” 大脑的冷冻更复杂 医疗人员与研究人员如今已经非常善于冷冻和复苏人体器官,包括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和用于生育的胚胎与卵子等。
但是冻结大脑与此完全不同。
实际上,还没有人死亡被冻结后复活的奇迹发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大脑成像专家温弗里德·登科认为,要想帮助冷冻的人复苏,至少还需要40年才能实现。
可是那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找到能够治愈当前绝症的方法。
让冷冻的大脑复苏有多复杂?人类大脑是由数以十亿计的细胞组成的,最为重要的是确保它们保持完整连接。
如果这些连接也被完整冰冻,未来科学家就有可能从冷冻大脑中读取它们,将人重新唤醒。
或将这些连接复制出来,将其植入到合成(或实验室中培育)出来的大脑与身体中,也有可能上传到计算机中。
最困难的部分是,研究人员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连接,以便创造出完全相同的记忆和人格。
人脑连接组项目旨在加强了解这个网络,但是要想取得重大进展,可能还需要数十年时间和无数资金支持。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江基尧曾经率先使用“超深低温技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
他认为人脑的冷冻和复苏难以想象:“我根本无法想象在零下196摄氏度保存的头部是什么样子。
相比于其他任何一种细胞,脑神经细胞尤其娇嫩,耐缺血缺氧的时间非常短 暂,在常温下4到6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损伤,难以想象在液氮中保存,更从未有过复温的探索。
” 有科学家认为,单从冷冻大脑这个方面说,无论是“复活”还是永生,有一种可能的方向是人脑+电脑的方式。
在这些角度,倒是已有哲学家和理论家等提出理论和进行研究。
科学实验还是商业骗局? 对于女作家杜虹冷冻头颅并被期许50年后复苏整件事,江基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医学的范畴,而是一种商业行为。
” 前文中不愿具名的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也称:“我不能臆测未来。
”但就目前而言,问题很多,疑点很多,“说不准是不是骗局”。
Alcor基金会主席西蒙·考威尔对于“冷冻大脑,等待复活”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重新定义死亡”:“50年前你突然倒在餐厅里,心跳停止了,人们就会认为,你已经死了。
但是现在医护人员会立刻对你进行心肺复苏,你可能重新清醒。
但按照50年前的标准,你已经死去了。
人体冰冻保存技术只是更往前一步来挑战死亡的定义,今天人们死去,仅仅意味着当前的医学技术已经无能为力了,但是这不代表未来就没有办法。
所以与其火化或者土葬,我们试图阻止身体的衰退。
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 谷歌“googleX”神秘创新部门主管、未来学家、人工智能学家雷·库兹韦尔预言:2045年,生物人将不存在,长生不老不是梦,纳米机器人代替人类心脏,50年内克服死亡问题……在《如何创造思维》这本书里,库兹韦尔坚信人类一定会制造出可与人脑相媲美的“仿生大脑新皮质”。
他预言,只要仿生大脑新皮质与人脑新皮质“对接”起来,就能迎来无可限量的人类智能大爆发。
军事空间 俄护卫舰遭遇﹃心脏﹄危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交恶,让一直依赖乌克兰军事产品的俄罗斯蒙受了巨大损失。
今年《简氏防务周刊》就曾报道,正在建造的俄罗斯海军22350型护卫舰“戈尔什科夫”级的第三艘和第四艘的进度可能因为乌克兰停止向俄罗斯提供舰上的主动力系统而被迫延期。
除此之外,11356M型护卫舰第四艘“布塔科夫上将”号也是其中之
一。
原定于2017年交付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服役的该护卫舰,却因为遭遇乌克兰拒绝提供动力设备,而不得不选择放弃安装动力系统就直接下水。
11356M型护卫舰,也称作“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级护卫舰”。
该护卫舰由俄罗斯北方设计局设计,失去的“心脏”来自乌克兰的M7N1燃—燃联合动力装 机 置(COGAG)。
其中,每套系统包括两台用于巡航的UGT6000燃气轮机,两台用 于高速航行的UGT160OP 燃气轮机,全部由乌克兰生 产。
然而,目前乌克兰只向 俄罗斯交付了3套M7N1动力装置,后续舰 的动力系统如何解决尚不明确。
虽然有一艘患上了“心脏病”,但是 11356M型护卫舰的配置与功能依然可圈 可点。
该护卫舰排水量3850吨,可执行反 舰、反潜及防空任务,可作为海军特遣部队 独立执行任务,也可执行护航任务。
此前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其基本设计、动力系统、电子装备与武器等都大致与塔尔瓦级护卫舰相同,但是更换了其中的导弹发射器,由原本塔尔瓦级的3S19单臂导弹发射器(即Shtil-1防空导弹系统),换成三组12联装垂直发射器,能够发射9M317ME导弹。
相较于原本的9M317,9M317ME的弹翼缩小,尾部控制面可以折叠,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使导弹储存筒尺寸得以缩小;同时,弹尾设置与尾舵连动的燃气舵,具备向量推力控制能力,导弹垂直升空后得以大角度转向目标。
据称,9M317ME的拦截高度范围为海平面5m至15000m,有效射程3500m至50km。
此外,11356M型护卫舰上共搭载8枚“俱乐部”系列的反舰/对陆攻击巡航导弹、1门100毫米舰炮、两座“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1座“施基利”防空导弹系统、2具鱼雷发射管和1座反潜火箭系统,同时舰上还可搭载1架Ka-28或Ka-31舰载直升机。
由于无法获得更多的燃气轮机,俄罗斯海军还将一艘早前被放弃建造的22380系列轻型护卫舰开工。
因为,22380系列护卫舰使用的是柴油机,不需要再从乌克兰进口燃气轮机,免遭乌克兰“卡脖子”之苦。
(原鸣根据网络整理) 数码时代 CameraRestricta:一部禁止你拍照的相机 毫无疑问,相机的功能就是用来拍照。
但是站在照片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拍摄了一张和别人作品相差无二的“标准照”,多少会有点儿沮丧。
本着发现新角度的目的,德国设计师PhillippSchmitt研发了这款名为CameraRestricta的新相机,而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你即将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告诉你有多少人已经在这个地点用相同的角度拍过了类似的照片。
言下之意非常明显“:嘿伙计,赶紧去找个新角度!” CameraRestricta由外壳、驱动快门的电子元件以及一部智能手机组成。
相机外壳是3D打印而成的,而智能手机则负责处理GPS定位、提供数据连接、生成噪音,同时还要做取景器。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CameraRestricta并不是一部硬件相机,而是一个可以控制拍照的App。
相机中内置了GPS,可以识别拍摄者所在的位置,然后App会将这一位置与网上打上了地理标记的其他照片比对。
比对过程如下:Schmitt在后台搭建了一个Node.js服务器,智能手机的App会向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而服务器再向Flickr和Panoramio发出带有地理标记的照片查询。
如果在这个地方35米×35米范围内已经有了太多的照片,相机就会利用WebAudioAPI发出嘈杂的噪音,警告这个地方已经被别人拍过很多次了。
如果被拍摄的照片数超过设定的阀值,那么App就会锁定快门与取景器,禁止用户再拍摄。
这样一部以限制拍照为目的的相机,被媒体评论为“人格分裂”,似乎未必是相机的天然职能。
但研发者Schmitt本人对于是不是有人会买这部相机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个尝试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拍摄者好好思考拍摄的意义,能够找到与众不同的拍摄角度。
毕竟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普及以来,拍照已经成了件 没有多少仪式感的事情,但除了烂在存储卡或者电脑里,或者在社交网站晒一晒之外,这些图像失去了在拍照被作为一件严肃事情对待时的仪式感。
同时,CameraRestricta还探索了不可见的算法可以来控制我们看得见的照片。
再者,这个项目其实还是对欧洲议会不久前一项议案的探索。
这项议案的内容是禁止游客拍摄有版权的建筑和雕塑,即使是在公众场合也不行。
虽然议案最终被否决,但Schmitt的发明表明,一旦此类法案通过,实施在技术上是有保障的,只需悄悄升级一下用户的智能手机就行。
(北绛整理) 战争对于人类来说具有 强烈的毁灭性,为了保证安 全,人类给自己发明了防弹 衣、头盔等护具。
同样,战争对 于大自然的植物与土壤来说 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甚至会造 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不少爆发 过战争的土地上,爆炸后的残
姻 留物让那里的土地寸草不生,本 其中,在爆炸物中不可或缺的报 三硝基甲苯(TNT)就是罪魁记 祸首之
一。
者 一直以来,不少科学家都袁 通过微生物“解决”残留在土 一雪 壤中的TNT,不过,近日,《科 学》刊登了一篇来自英国约克 大学的论文,试图通过改变植 物体内的植物酶,让其对TNT 产生“免疫”。
报道称,这项研 究提高了研发出一个被称为 “爆炸物补救技术”的新方法 的可能性。
植物应对TNT 植物配备﹃防弹衣﹄ 以往的研究显示,爆炸物中含有TNT对植物有着严重的毒害作用,对于土壤本身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因为TNT的沉淀物会堵塞植物根部,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尽管有些有毒和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已经被各国禁止使用,但TNT在国家的防御上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应对TNT造成的生态危害,英国约克大学生物学系新型农业产品中心科研组阐述了植物内TNT的毒性机制,并且发现植物体内一种关键的植物酶———MDHAR6。
它和TNT发生反应,产生对细胞产生巨大伤害的反应性过氧化物。
但如果植物体内没有这种酶,就会增强植物对TNT的耐受性。
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将相关植物品种内的这种酶当作目标可使科学家研发出对TNT具有抵抗力的植物。
在军事基地和垃圾制造场等污染地带,这种新植物不仅可以再次生长,还能清理爆炸物。
研究小组的利兹·瑞罗特博士表示:“只是通过清除TNT的急性毒性,就可使以植物为基础的系统成功用于清理污染场地。
从这个目标来说,我们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科学》中的文章也指出:“英国约克大学生物学家如今迈出重要一步,使清理受爆炸物污染的数百万公顷土地成为可能。
” 特殊的植物酶 “因为战争、工业化进程因素是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如果只依靠自然环境净化,需要很长时间。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曹树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众多方法中,寻找植物体内与某种特定化学元素产生作用的机制是不少科学家关注的领域。
此次,约克大学研究小组发现的MDHAR6,就是植物的特有成分,“它是维生素C氧化还原途径上的酶。
”曹树青解释道。
如果它在植物体内,其含有的因子会与TNT结合产生活性氧,即臭氧,后者会破坏植物体内细胞。
但将其从植物中敲除后,该植物就可以在TNT的环境中存活。
据曹树青介绍,在这植物处理污染领域中包含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提高其耐受度,净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其二则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让它降低或不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而保证食品安全。
只是一种想法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着手筛选和培育对重金属具有超常规吸收和富集能力的植物,通过种植这些“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
不过,TNT与重金属并不相同,前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一般在处理TNT时都会采用微生物的方式。
“微生物的方式不会用于处理重金属,因为重金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它不会自然降解和消失,只有通过植物等手段,将其从土壤中析出才能加以去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曹树青率领的研究团队也在从事植物修复环境的工作,“我们的研究主要针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并且发现植物中一种名1,4-糖苷水解酶及其介导的甘露糖,作为信号分子,激活谷胱甘肽依赖的植物螯合素合成途径上的相关基因协调表达,从而增加植物对镉积累和耐受,特别是针对土壤中的镉”。
而针对植物抗击TNT,陈同斌表示:“此次约克大学的研究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想法,它距离实现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 战争污染更危险 与人类工业历史发展相比,植物治理污染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从事这项研究的人并不多,因为研究周期长,有些研究不能立竿见影,而且有些恶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也不适用。
”曹树青说道,“近些年,因为环境污染逐渐威胁到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才开始引起人们关注这个领域。
” 而与工业污染相对应的,战争污染也正在极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比如,在越战期间,美军曾经投放了许多带有毒气的炸药,使当地的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如今交战区“怪病”患者成百倍增加,甚至有60%的婴儿一出生就是残疾。
在我国,有统计数据表明日军遗弃毒气弹达200万发,这些化学武器已造成2000人左右受害,大部分受害者生活不能自理。
“战争污染治理其实是个更为迫切的问题,只不过因为毕竟敏感所以相关研究很少见报。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民间企业也加入到治理战争污染中来。
”陈同斌说。

标签: #货币 #clock #cpu #candy #开头 #品牌 #cry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