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墙”背后的故事,4版2013年

程序 0
5月4日星期六总编室主办责任编辑刘曼实习编辑高宝光 [综合新闻] 新闻热线(010)67550828电子信箱押fyxw@rmfyb.cn 天山法院深化失足未成年人帮扶 “笑脸墙”背后的故事 ———江西遂川草林法庭平和解纠纷 本报记者姚晨奕本报通讯员傅勇华饶健平 5月初,记者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法院草林法庭,看到一面巨大的“笑脸墙”。
“笑脸墙”由一张张照片组成,照片中的人个个笑容灿烂,一如身旁盛开的映山红。
“照片拍摄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当事人,还有一些是法官和当事人的合影。
”草林法庭副庭长郭建军告诉记者,照片有120多张,是法官在征得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的纠纷当事人同意后拍摄的。
“搞这个‘笑脸墙’,就是为了引导案件当事人以和平方式了结纠纷。
” “草林法庭4个人管了近半个县。
”遂川县法院院长卢和平介绍说,全县有23个乡镇,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
而草林法庭管辖了11个乡镇、25万人口,辖区总面积1330平方公里,是全省管辖范围最大的法庭,管辖的人口数甚至超过了很多县级法院。
郭建军说,法庭设立之初,每年起诉来的 案件达到了600多件。
要处理这么多案件,一方面,如果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走,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当地老表的观念中,纠纷闹上“公堂”开庭判决,大家就“撕破脸”了,三年五载难以弥合,还可能留下矛盾激化的隐患,“我们法庭除了简化诉讼程序外,还得想别的招数。
” 法官积极引导当事人,在他们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诉前调解,是第一招。
法庭收到一方当事人的民事诉状后,先指派法官与另一方当事人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如果双方同意调解,则不办理立案手续,由法官组织、指导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如果当事人要求法院出具调解书的,在立案后立即制作民事调解书。
而按照正常的诉讼流程,审理一起民事纠纷案件最快也要15天。
草林法庭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很多,这种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当事人案结事了人和。
” 第二招随即推出:在辖区11个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点,并邀请司法协理员帮助做调解。
这些巡回审判点不但是法庭巡回审判的场所,同时也是法院了解社情民意、主动发现和处理纠纷的“■望哨”。
法庭管辖的乡镇大部分都还保留着“逢圩”的习俗,其中的草林圩场更是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圩场”。
每逢这些圩场的圩日,法庭都要派出法官到巡回审判点驻守办公,接待群众,调处纠纷。
记者发现,这些巡回审判点,不仅张贴了法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每个乡镇还有4至5名司法协理员,他们的联系电话也都在巡回审判点予以公布。
法官不在巡回审判点办公时,这些司法协理员便是法官处理纠纷的得力助手。
通过巡回审判点+司法协理员的模式,草林法庭编织起了一张覆盖整个辖区的诉前调解网络。
通过这张网,辖区内大量的矛盾纠纷没有经过诉讼程序就得以解决,仅2012年,就诉前调处纠纷371起。
而近几年,草 林法庭每年受理的案件从来没有超过300件,数量最多的2011年也仅有287件。
这个数字仅仅相当于一个管辖5个乡镇几万人口法庭的年均办案数量。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郭建军指着一张照片告诉记者,照片里的黄老太62岁,去年在外地煤矿打工的儿子不幸因工死亡,矿上赔了30多万元的赔偿款。
黄老太怕儿媳改嫁,将赔偿款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
经法官调处后,黄老太与儿媳对赔偿款进行了合理分配。
两人都在照片里留下了笑脸。
郭建军说,调解时遇到思想上转不过弯的当事人,法官就会把他领到“笑脸墙”前,给他讲照片里的故事。
很多人都是听了故事后达成调解协议,再由法官拍到“笑脸墙”里去的。
记者看到,这面“笑脸墙”上照片还没有贴满。
“法庭每拍一张就贴上一张,第一面墙贴满之后,就建第二面、第三面……。
我们希望这样的笑脸越来越多。
”郭建军很有信心。
本报讯(记者王书林通讯员吴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积极参与失足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障行动,近日与天山区团委签署了《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诉讼权益合作协议书》,与新疆大学法学院联合向第二届帮扶志愿者颁发了志愿者证书和徽章。
合作协议书及其实施细则,就失足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作出约定:法院在审判涉罪未成年人时,由团委指派社会调查员对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犯罪前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在开庭审理时向法庭宣读,作为案件处理的依据。
实施细则对社会调查员的选拔、培训、职责、保密义务都作出了约定。
对合适成年人应具备的条件、参与刑事诉讼时 行使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产生程序、任职时限、保密义务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协议书的签订,有效地解决了法院审理涉少刑事案件法定代理人缺位时未成年人诉讼权益保护问题,对加强失足未成年人帮教、敦促其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帮扶志愿者是天山区法院与新疆大学法学院开展的一项意在帮扶、挽救未成年缓刑犯的活动。
由新疆大学法学院推荐志愿者,天山区法院负责组织、培训,带领志愿者开展各项帮扶活动。
活动开展既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一种创新尝试,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帮扶志愿者活动于2011年开展以来,适时为帮扶对象提供生活帮助与心理疏导,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犯未出现重新犯罪,大多数返回学校重拾学业,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
洪洞四项措施提升审执质量 重庆四中院名家讲坛研讨司法公信 本报讯如何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日前,由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13年度重点课题“司法公信建设研究”举行开题论证。
应邀出席的西南政法大学学者王学辉、赵树坤、张武举与一线法官共同研讨司法公信建设问题,司法实务界与法学理论学术界展开深入交流,良性互动。
(艾庆平) 鄱阳“夜间法庭”服务群众 本报讯近日,随着一声法槌的敲击,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法官宣布“现在开庭”,此时已经是晚上7时30分。
据了解,一些务工人员,白天没时间参加诉讼;每年农忙时节,务农人员白天在田间干活,也只能晚上才有一些空闲时间。
遇到诉讼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到庭。
针对这种情况,该院积极开展巡回审判,设立“夜间法庭”,为务工务农人员提供方便及时的司法服务。
该院制定了“夜间法庭”的告知制、选择制、保障制和奖惩制等四项制度。
为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将“夜间法庭”工作纳入法庭绩效考核。
“夜间法庭”极大地方便了对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当事人诉讼,架设起了亲民、利民、为民的“连心桥”。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院“夜间法庭”共巡回审结民事案件11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邹来水) 成都武侯:为地震灾民追回救急款 本报讯(记者王鑫通讯员张绍忠)芦山地震发生后,唐某等三名灾民终于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手中领取到被拖欠的8万元劳务费,并再三向法官表达真诚的感谢。
年月200810,某路桥工程公司承包了康定县一水电站工程后,将其中的厂房、控制室、住宿、办公楼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劳务分包给来自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的唐某等三人。
工程竣工并经结算后,该公司尚欠唐某等13万余元。
年月20096,该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吴某出具了欠条。
年月20117,武侯法院对双方争议进行协调后,出具了民事调解书,确认路桥公司限期向唐某等支付上述款项并由吴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但到期后上述公司并未自动履行,唐某等三人于2012年6月申请执行。
该公司早已不在注册地办公,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禹某均不知下落,也查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
今年4月24日,唐某等人又来到武侯法院,称在这次芦山地震中,家中房屋受到损坏,目前除依靠政府救助外,自己也希望能有资金进行生产自救。
但吴某并没有按承诺支付款项,所以希望法院能尽快恢复对原调解书的执行。
4月26日,被执行人吴某经传唤到庭。
但经长时间劝导和教育,吴某仍全然不顾申请人受灾之后面临的困境,消极应对。
法官对吴某进行训诫后,吴某才勉强同意考虑先支付5万元。
但唐某等却认为该金额实在不足以救急。
鉴于吴某拒不履行义务,法院遂决定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这才让吴某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并主动与申请人协商,立即筹措了3万元,并表示剩余的款项将在两个月内全部清偿。
考虑到灾区当天单边放行只进不出,法官便以最快速度办理了相关财务领款手续,将8万元救急款交到了唐某等人手中,助他们当日顺利返家。
本报讯(记者陈伟)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法院在案件审执质量上狠下功夫,去年以来推出了“一案一析、一天一人、一周一报、一月一核”四项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案件全部审限内结案,发改案件去年不到10件,执行周期大幅缩短,无上访案件。
该院的“四对一”制度,分别由四个部门主抓执行。
“一案一析”是指将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和改判的民商事案件进行逐案分析,将发还、改判的原因形成分析报告,给相关业务庭和审判人员,以此提高审判质量。
此项工作由院审监庭负责;“一天一人”指在信访接 待大厅每天有一名院领导接访,9名院领导配备3名机动人员,若当日接访领导有其他事项,则由机动人员顶岗,但无论如何要保证有一名院领导接访,以此高效妥善化解信访案件。
此项工作由信访处负责;“一周一报”即由院执行局每周一对所辖三个庭和协调办公室上周执行案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排名,以简报形式向全院通报。
通报内容为收结案情况、款物兑付情况等,以此促进执行工作全面提升;“一月一核”则是由院政治处将各庭处室上报的、涉及审判的16项指标进行抽查、汇总、排队,然后通报全院,督促全院审判工作上水平。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的青年法官走进驻军某部“红一连”,与部队官兵开展“互学共建”活动。
图为青年法官参观“红一连”连史馆。
张治军汤新平王凯泉摄 本报讯继2005年后,2012年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法院老城法庭再次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老城法庭已成为青年法官成长的有效载体,成为服务群众的文明窗口。
老城法庭通过制定一系列文明措施,如设立便民联系点,发放法官联系卡和便民服务卡,做到接打电话需致问候语,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开展了以“接待群众热心、为民办事诚心、接受询问虚心、答复问题耐心”和“进门有迎声、问话有答声、办事有回声、出门有送声”的“四心四声”活动,立案窗口做到“三个一”,即一声问候暖心、一杯热茶解渴、 坚持“全国青年文明号”精神 澄迈老城法庭为民服务不走样 一张椅子让座,让来办事的群众感到亲切、温暖。
服务是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永恒主题。
老城法庭努力打造集立案、调解、审判、咨询、宣传、调研功能为一体的法庭。
并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镇司法所、村(居)民调解委员会“三位一体”的调解网络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纠纷化 解在基层。
在法庭调解的案件中,约35%通过调解网络成功调解。
近年来,老城法庭这个青年集体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保持了案件审理无错案、无申诉、无抗诉、无上访、无投诉、无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无矛盾激化、无超审限的优秀纪录。
(方茜) 孝昌QQ网上办案便民利民 本报讯(记者程勇陈群安通讯员汪新元田毅刚)“虽然我没有亲自来法院参加诉讼,却通过QQ网上参加了整个庭审过程,我的意见法官也充分地考虑到了,刚才的调解内容我都同意。
这样处理很好,我没有意见,调解书就直接邮寄给我吧。
”这是近日湖北省孝昌县人民法院王店人民法庭QQ网上开庭的一幕。
原告刘某起诉被告胡某要与之离婚,原、被告二人一直在广东打工,请假不易,不能按时出庭参加诉讼。
本来按照程序只要送达了应诉文书就可以缺席审理,但为了更好地查明事实,维护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主审此案的王店法庭法官在征得原、被告双方的意见后,通过网上QQ让远在千里之外的胡某在开庭时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使得这起涉及婚生子抚养权的离婚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为了创新和落实司法为民措施,有效解决老百姓“打官 司难”的现状,王店法庭注册申请了一个QQ号———1612632424,为网友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立案答疑。
如果网友想要立案,可以在网上通过QQ提交立案材料,该庭法官收到材料后予以预审,针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提出应补充和完善的内容及其他注意事项。
自该平台建立以来,已有近300名当事人得到了法律咨询辅导,有20余起案件通过QQ立案。
“小身手可以显大本事,小点子可以露大智慧。
”这是该院院长刘涛明在今年全院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工作理念。
他说,王店法庭试行QQ网上办案这一便民诉讼的新尝试,就是把这个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刘涛明表示,孝昌法院将进一步规范QQ网上便民诉讼,使其在新一轮便民诉讼网络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还要将这种尝试推而广之,通过一个个小点子、小制度的实施,推动孝昌法院跨越式发展。
天全:连夜完成救灾物资发放 本报讯“4·20”芦山地震后,四川省天全县人民法院迅速启动一级应急预案,认真做好应急工作,积极处理各类紧急情况。
4月29日晚,应城厢镇人民政府请求,天全法院紧急抽调干警到城厢镇为东城村、梅子村、沙坝村等各村村民发放救灾物资,共协助搬运、发放救灾物资2000余件,直至深夜2点。
为确保救灾物资的接收和发放工作规范有序,让受灾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帮助,天全法院紧急研究应急方案,将处突小组六名干警按两人一组配合城厢 镇救灾物资发放工作。
当晚,大雨将至,一辆辆 满载四面八方对灾区人民无限关爱的货物的运输车陆续驶来。
干警们用电筒等帮助照明,将物资转移到地势较高较干燥的地方。
根据天全县应急指挥部和城厢镇人民政府连夜研究的分配方案,天全法院干警协助对本区域的常住人员、流动人员和暂住人员进行救灾物资发放。
为确保物资公平、及时的发放,该院干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发放原则,坚持责任落实到人,坚决保证救灾物资发放到最需要的灾民手中。
(吴少丽) 本报讯“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 省宝兴县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受损严重。
为了 维持正常的审判秩序,震后第三天,宝兴法院 在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分别在院 机关和灵关法庭搭建两个帐篷法庭,解决抗 震救灾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受 灾群众及救援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抗震救灾 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通过近十天的运行,帐篷法庭充分发挥 作用。
一是严把立案关,对涉灾案件开辟 “绿色通道”,做好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的矛 盾纠纷化解工作;二是运用多元矛盾纠纷化 解机制,就地解决,防止矛盾升级;三是参 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5·12”地震中涉 灾纠纷的相关司法解释,为震后社会矛盾的 化解做好准备;四是及时执结涉受灾群众执 行案件,将执行到位的执行款及时发放到当 事人。
截至4月30日,两个帐篷法庭共化解纠 纷11件,执结6件涉受灾群众执行案件,发 放执行款24万余元,接待受灾群众法律咨询 100余人次。
(李春蓉) 宝兴:震后帐篷法庭运行效果好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法院注重结合当地民俗民情民风巡回审理家事纠纷、化解亲属矛盾。
1991年,张大爷的母亲订立公证遗嘱,将其名下房屋过户给其弟弟,而由张大爷继续居住。
张大爷过世后其老伴王某一直住在该房屋内,从而引发矛盾。
图为4月28日法官深入现场,释法析理,最终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陈德严杜宏亮王建军摄 本报讯目前,四川省荥经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仍然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荥经法院刑庭全体干警在震后一边坚持抗灾自救,一边坚守审判岗位,4月30日该院在帐篷法庭成功组织一起敲诈勒索案件被告人退还4万元赃款。
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被告人段治金借口荥经县某砂场周边土地被己租用,强行要求受害人张仕勇、刘星元、钟 荥经:促敲诈勒索案被告人退赃 吉保退出该砂场股份。
段被拒绝后,对受害该案时间已久,3名受害人因受到惊吓 人家庭进行威胁恐吓。
3名受害人为保护家均已更换了电话号码。
法官再三联系受害人 人安全,凑了4万元交给被告人后报警。
荥的亲戚朋友,有的甚至通过派出所才联系到 经法院受理此案后,被告人表示愿意退还全受害人。
4月30日,3名受害人来到荥经法 部赃款,并对受害人表示歉意。
院,收到还款后心情激动:“我们没有想到 被敲诈的钱还能够拿回来!感谢法院,感谢法官,这钱是我们的辛苦钱,谢谢法院为我们做出的努力。
” (蒲彦桦) 抗震救灾在继续 社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22号(南区)邮政编码:100062法院公告咨询:(010)67550885\6\7“公告来稿请注明”详见2、3版中缝广告咨询:(010)67550870广告传真:(010)67195418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崇工商广字第0047号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今日八版零售:每份0.90元印刷:

标签: #长城 #cad #程序 #拼音 #汉字 #程序 #ios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