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版是枝裕和,其实也很好了,2022.03.16

牌子 2
CHINAFILMNEWS中国电影报 责编:姬政鹏责校:张惠美编:李骁E-mail:zgdyb2004@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导演李亘: 低配版是枝裕和,其实也很好了 ■文/本报记者杜思梦 国前的一场戏,四十多岁的后厨老万想给小李送件礼物。
小李正在擦冰箱,唯姐和老妈妈在包春卷,大家谁也不说话,店里又空又静。
老万出来又进去,进去又出来,反复了几次,一把把个塑料袋塞给了小李,袋子里是一件绿色的运动服,那是老万第一次给同事买礼物,也是他为小李无声的送行。
“老万把衣服扔给小李的一瞬间,啪一下,我就落泪了”,李亘也说不清,那一瞬间自己为什么就被击中了,“你会觉得,他应该很羡慕小李吧。
他其实是想告诉小李,你走吧,别再回来了。
但是他自己,还是会一直在那,炒虾仁。
” 拍完《有一天》,李亘忽然意识到,“有的时候,离别并不可怕,被困住,才最可怕。
” 李亘 66岁生日那天,李雪健把儿子李亘送他的生日礼物退了回去。
李亘是拎着电脑去给父亲过生日的,他特意在电脑里装了刚做完粗剪的处女作长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以下简称《有一天》)。
电影是上一年冬天在日本拍完的,主场景在东京郊外的一家中华料理店,那是他在日本留学、打工的地方,电影拍了39天,剧组里所有人都夸他“拍得好”。
自始至终,他都没让父亲“掺和”这片子,没找父亲串戏,首映礼也不想让他去。
有一段时间,李亘特别不服被贴上“李雪健儿子”这个标签,他怎么就只能是谁谁谁的儿子,那他自己呢?不靠家里,拍不了电影?李亘打开电脑,点了播放键。
他告诉李雪健,今年生日,没什么东西送他,就把自己这部处女作电影当生日礼物送给他。
两个小时后,电脑播完了最后一帧画面,李雪健望向李亘,嘴里挤出来两个字——“不要”。
在李雪健的记忆里,儿子那天是哭着走的,临走前,孩子还跟自己说了句“老爹生日快乐”。
▶拧巴 如果要给李亘贴标签,除了“李雪健的儿子”,他还是“田壮壮的外甥”、“于蓝的侄外孙”…… 电影世家长大,李亘的人生原本早已写就,18岁高中毕业,参加艺考,第一志愿,大概率是北京电影学院,如果不想当演员,做幕后也行,至少不能离开创作。
李亘硬着头皮翻开《艺术小百科》,那是影视类艺考生备考的必备参考书,大约只背了一页,太难了,他没什么兴趣,况且,一开始他就不想学电影。
他跟家里人说了实话,决定不考了。
“我当时,就是不想去学电影”,李亘记不清为什么那么抵触,总之,后来他还是选择去了一所跟电影没什么关系的大学,成了一名日语专业的本科生。
有时候,李亘觉得自己特“拧巴”。
比如,拍电影。
原本大学四年一直刻意远离影视,却在本科毕业后,偶然跟了次组,又萌生了不如“去试试”的念头。
原本生活中佛系超脱,却在摄影机开启的瞬间,锋芒毕露。
明明刚到拍摄现场,就已经“浑身滚烫”,却反复跟主演齐溪强调克制,一滴眼泪也不让她掉。
原本最怕离别,平时一个小离别他都过不去,“矫情”到要分组配图发朋友圈,却在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里写满了离别。
就拿《有一天》来说。
刚开始,他想,只要能拍就满足了。
开拍以后,他就开始跟自己说,要拍,你就拍好。
成片后,他想的是,我要入围电影节。
真进了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又想,要上台拿奖,甚至把获奖感言都提前演练好了,感谢的名单也列好了。
最后,没得奖,他觉得也无所谓,没得就没得吧。
看影评也是,明知道自己“玻璃心”,还是要把所有关于电影的评论 一条不落地都读完。
但当看到有人说他是“低配版”是枝裕和时,他又不生气了,“低配版是枝裕和,其实也很好了,不是吗?” 对父亲的态度也一样,影片在北影节的首映,父亲到场,即使他紧张到完全听不到父亲的现场发言,也不肯承认父亲是最让他紧张的观众。
他不服被人称作“李雪健儿子”,但也会默默告诉自己,不能对不起这个名号。
“有的时候,真的很累。
”刚感慨完,他马上又补一句,“但,还是要努力呀。
” ▶电影 《有一天》的故事原型,是李亘12年的生活缩影。
他把自己投射到电影主人公李小李身上。
跟李小李一样,李亘也在是读大学的时候去日本做的交换生。
2007年,正在北京语言大学读大二的李亘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换生留学生活。
电影里,李小李拿着简历连跑7家店,没得到一个打工机会,也是李亘的亲身经历,“那时候日语也不太好,只能拿着简历一家一家跑”。
他从渊野边上车,坐了两站地,到了东京郊外,看见一家叫南国亭的中华料理店,那是他跑的第8家店,在那里,李亘遇见了后来被他拍进电影的人们。
回国后,李亘每年都要回一趟“南国亭”,直到电影2019年开拍,他一共回去了12趟,他把每一次回去发生的故事、碰到的问题、说过的话,写进电影,垒起了《有一天》的雏形。
“所有人物都有原型。
不然,那么多人,怎么编呀?”话题转向电影,李亘讲话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代理店长唯姐、青木、邱邱、后厨师傅……都是李亘在南国亭遇见的,而南国亭,李亘说,“那就是我打工的餐厅,我的主场”。
电影拍摄主场地就选在了现实 里的南国亭,为此,南国亭还特意停业了12天,专门留给李亘拍摄。
“一到那儿,还没开拍呢,我就浑身滚烫了”,李亘形容那种感觉像“发烧”,但他立刻意识到,这也叫“自我陶醉”,绝对不行。
拍摄的时候,他反复提醒自己,克制、你得克制。
他对演员也这么要求,跟齐溪说,克制克制,电影里一次又一次的离别,齐溪陷入了情绪旋涡,她想哭,李亘不同意,一滴眼泪也不让掉。
在后来的采访中,齐溪把《有一天》的拍摄感受总结成了一句话——“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电影里,齐溪出演南国亭代理店长唯姐,飒爽又重情义。
最开始的拍摄那几天,齐溪特别想为电影多做点儿什么,她问李亘,能不能给她一些大特写,以便让观众更直接地接收到共情点,结果“导演都不想做”。
齐溪后来才明白,李亘想要的克制,究竟要到达什么程度。
电影结尾,李小李结束了交换生学习准备回国,唯姐为他送行,“那是电影里最后一场告别,他都不让我哭,你可想而知,他克制成啥样”。
“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我要拍离别主题,我可能会做得更撕心裂肺,也许,不会让齐溪那么克制。
”现实中,李亘害怕离别,“我挺矫情的,一个小小的离别,我都会过不去”,为了消解离别带来的情绪,李亘有时候得喝两杯,忍不住发个朋友圈,还得想着分组、部分可见。
面对一个从头到尾讨论“离别”的电影,李亘说,是“离别”找上了他,“一开始,我只想写这几个人物,后来,我才发现,这里面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一个离别。
原来是这个东西,让我这么想去描述这群人。
” 尽管电影里每一个离别,都在李亘近乎偏执的“克制”要求下,压平了情绪冲突,但有几次,监视器后的李亘自己在片场没忍住。
让李亘“破防”的戏,是小李要回 ▶父亲 李亘不确定,当时要把《有一天》当作生日礼物送给父亲时,是否仅仅因为来不及准备生日礼物。
他唯一清楚的是,最开始拍这个片子,不是因为父亲,但电影拍完,他又含糊了“可能,也是为了他。
” 电影的两次首映礼,一次李雪健亲自到场,一次正赶上他去青岛拍《流浪地球2》,来不了,就写了封长信,让爱人带到现场,念给大家。
李亘记得,电影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映前,他原本不想让父亲到场,他跑去跟父亲讲,“你最好不要来,抢我镜头”。
首映那天,李亘说,因为父亲在场,自己特别紧张,以至于父亲当天的发言,他一个字都没听到。
过了几天,他刷视频刷到,才知道父亲那天讲了什么。
“我在之前某个阶段会很想脱离‘李雪健儿子’这个称呼,或者是特别 不服被贴上标签这件事情。
”在李雪健的光环下,李亘的确要顶着更大的压力,第一关就是来自父亲的压力。
谈起被父亲生日时“退货”,李亘承认受到了打击,“打击不在于他没要,而在于出问题了,怎么办?” 从《有一天》开机,李亘在拍摄现场接收到的,都是来自团队的肯定,在这支堪称“金牌”的团队里,有文念中、杜笃之、姚弘易的挂帅,“大家给我的都是正向反馈,每天问我,导演你想要什么?”这让李亘产生了一种幻觉,“我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
拍完我就觉得我就该拿奖去了。
我当时就觉得,我早就跟你们说过,我能当导演,你们看吧。
” 直到,李雪健给他浇了第一盆冷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自我和无知,“别人都夸你,真不是说,这个东西就那么牛了,你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拍的什么都是好的。
剪辑老师觉得这个要拿掉,那个要拿掉,你不同意,你什么都想要,这个东西,必然是四不像。
” 《有一天》返工了一年,再次坐上剪辑台,李亘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杂念像拔草一样一根根除掉,他不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想很多、自己的作品很电影,他让影片回到了初始状态,《有一天》流露出了一种新的气质,与众不同的气质,李亘的气质。
2021年2月,李雪健过67岁生日,李亘带着爸爸妈妈,去看了一场放映,大银幕上放的还是《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108分钟后,场灯亮起,李雪健挤出了一句话“嗯,不难看了。
吃饭去吧。
” 在《有一天》北影节首映礼上,李雪健把生日那天没说完的后半句话,补给了儿子:“我在心里说,这小子,可以干导演了。
” 至于“李雪健儿子”这个标签,李亘已经有了新的态度:“我确实因为这个头衔有所收获,为什么要抵触?它就是我的一个标签,我能不能对得起这个头衔,也是看我的作品和努力程度。
” 3月11日,《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正式上映。
访谈·综合
7 王宝强导演《八角笼中》开机 本报讯近日,由王宝强执导的最新作品《八角笼中》在成都举行开机仪式,导演兼主演王宝强与其他主创参加了开机仪式。
影片《八角笼中》取材于“格斗孤儿”这一真实事件,讲述了这个极具社会争议的故事。
影片《八角笼中》是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第二部影片。
时隔五年,王宝强聚焦于当年轰动全国的“格斗孤儿”真实事件,以此为原型,耗时三年,力求为观众呈现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
此前,王宝强塑造的众多经典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担任导演还是在角色塑造方面,他都将在《
角笼中》这部作品中实现自我的重 大突破。
(影子) 《一周的朋友》发特辑 本报讯近日,青春校园电影《一周的朋友》发布“宝藏女孩”特辑和“姐妹贴贴”海报,赵今麦和沈月饰演一对成为好闺蜜的同桌,戏里戏外两人的互动尽显女生情谊。
影片根据 叶月抹茶同名漫画改编,赵今麦、林一领衔主演,沈月特别出演,汪佳辉领衔主演,由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导演林孝谦执导、吕安弦编剧,将于4月2日全国院线上映。
“宝藏女孩”特辑全程温馨有爱,赵今麦沈月化身片场气氛担当。
林湘之(赵今麦饰)和宋晓楠(沈月饰)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位女生,一位是内向寡言的“学霸”,另一位则是活泼开朗的“开心果”。
初识时,宋晓楠霸气保护林湘之,成为朋友后,两人互相安慰。
两位宝藏女孩也感染了片场的其他主创们。
林一和赵今麦打羽毛球时,摄影机记录下了“降维打击”精彩一幕。
打打闹闹、笑声不断,末日生存小队四人的调皮日常让人看了忍不住嘴角上扬。
(花花) 落落新作《遇见你》定档5月1日 本报讯近日,由导演、编剧、作家落落执导,青年演员李汶翰、徐若晗主演的生活流青春爱情片《遇见你》定档5月1日。
电影同步释出极具生活感的“有幸遇见”版预告及“定格”海报,其自然细腻的画风令人眼前一亮。
一张张日常胶片真实展现了周灿(李汶翰饰)和余骄阳(徐若晗饰)这对小情侣的恋爱日常,如此生活化的镜头也像极了现实里真实的情侣们。
一同曝光的定档海报同样亮点频出,俏皮的甜蜜互动搭配走心的告白话语,定格下了最暖心美好的爱情瞬间,氛围感拉满。
画面中,周灿和余骄阳头戴塑料桶互相“贴贴”,既青春又可爱,配以“和你的每一刻,都值得”内心独白,传达了 每个深陷热恋的男孩女孩的恋爱 心境,只要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每 一刻都值得纪念! (花花) 《年少有你》“追忆青春”版海报首发 本报讯3月9日,由张善南执导,颜景枝制片,张善南、方露微编剧,张善南、李明源、范云飞、郭素洁、李炎峰、王天宇主演,颜世魁、区天瑞友情出演的青春校园喜剧电影《年少有你》释出“追忆青春”版海报及“友情岁月”版预告,海报中手持相框将青春与未来合并,意气风发和成熟稳重同框出现。
友情岁月版预告则围绕墨彩宁和顾天琦的校园生活展开,“青春”、“校园”等主题体现的淋漓尽致,带大家重温学生时代的那些趣事,一同怀念那些并肩奋斗的日子。
(花花) 《月球陨落》定档3月25日 本报讯日前,灾难片《月球陨 落》宣布定档3月25日,影片同时 发布定档预告及海报。
《2012》十年 后,罗兰·艾默里奇回归,带来颠覆 想象的超强全新设定。
《月球陨落》以月球脱离原有 轨道,撞向地球为故事开端,在所 剩无几的时间内,人类必须竭尽所 能发掘出深藏在月球中的秘密,才 有希望使岌岌可危的地球免于灾 难,进而阻止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 发生。
正如预告片中所呈现的,面 对惊世灾难,人类逃无可逃。
据悉,片中,罗兰·艾默里奇用 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
1700个特 效镜头再度为观众带来一场大银 幕的极致视觉盛宴。
(花花)

标签: #cmc #相机 #牌子 #牌子 #comfortable #单位 #corridor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