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新知Innovation
●责任编辑:吕文
ECONOMICHERALD经济导报
电话:0531-85196322E-mail:xshxzy@2019年11月18日星期
一 E看图知新Kantuzhixin “复兴号”智能动车设置应急自动运行功能 日前,中国拥有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智能动 车组在京张高铁正式参与联调 联试,最高测试速度达到350 公里/小时。
京张高铁智能型动车组在 行车、服务、维修三方面都进 行了智能化升级,如实现了自 动驾驶、智能行车。
在旅客服 务方面,通过智能环境调控技 术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 环境。
针对京张线的特点进行 了专门的功能设置,如设置了 应急自动运行功能,可确保在 一定电量的情况下能够行驶到 最近地点等。
(白青) 智能发光斑马线
发光地砖会显示三色光 近日,南通大学研发出一款“智能发光斑马线”,可极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该斑马线由嵌入式控制器、发光地砖、智能探测感应传感器等组成。
当人行横道信号灯亮红灯时,斑马线上停止线位置的发光地砖会显示红光,路口斑马线两端的发光地砖会持续不断闪烁着白光,提醒行人禁止通行,机动车可以通行;当人行信号灯亮绿灯时,停止线位置的发光地砖就会显示绿光,提醒行人可以通行,机动车禁止通行。
(范苏) 腔镜手术机器人能做前列腺癌根治术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图迈TM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上海完成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这是首例由国产腔镜机器人完成的此类手术。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真实的立体手术视野、精细控制的腕式器械等优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更有利于神经和血管的保护。
(沈则瑾) 道路噪音控制系统可将车内噪音降低一半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开发出 世界首个使用声波来阻挡道路 噪音的系统RANC,并将其应 用于有望在本月推出的劳恩斯 SUVGV80上。
该系统利用一个加速传感 器来计算从道路到车辆的振 动,进而通过一个名为DSP的 数字信号处理器来产生反向声 波,仅在0.002秒内就能将车 内噪音降低3dB,大约是噪音 音量的一半。
(亚月) 3D打印辅助显微镜下接断指 相关技术还应用于椎体骨、种植牙等手术中 ◆导报记者初磊济南报道 近日,在青岛举办的“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2019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上,一项3D打印技术在医疗及制造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揽得金奖。
有肢体残缺患者眼前一亮:其中的“3D打印+智能神经控制的假肢”技术,会让自己变完美吗? 3D打印再生医学在技术上有什么优势?在山东落地情况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
1∶1精确还原外形提前设计手术方案 山东手足显微外科学科带头人、济南显微外科医院院长黄威,以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为例,解释了3D打印再生医学的相关情况。
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作为3D打印医学的一个细分应用,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是断指再造领域的全新技术,被看做是传统技术的“递进版”。
黄威介绍,通俗而言,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就是借助3D打印技术,1∶1精确还原手指外形,提前为患者设计手术方案,根据3D打印的模型实现精准再造。
“借助于3D打印技术进行患者手指数据的采集,做到精确、美观,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关键的一步是对内部的血管、神经、肌腱、骨骼和皮肤方面进行再接修复,手术全程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一台手术要花费13个小时左右。
”黄威说,“手指的 3D打印技术为同时包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的复杂结构组织和器官的制备提供了可能,能够解决传统制造技术的弊端,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 功能、知觉和外形,会在术后三四个月逐步恢复。
” 近日,在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上,作为受邀嘉宾之
一,黄威作了一场《应用3D打印技术在手指全形再造中的临床效果》主题分享。
有参会人士 问:“接上的手指皮肤看上去和真的一样,是什么材料?” 黄威表示:“手术的皮肤是患者身上的‘真皮’。
手术中会先精准选取患者的足趾骨骼(或髂骨骨骼)与踇甲瓣,取材后进行精确修整,以确保移植后更接近正 常手指。
”“这一临床应用技术目前已经 很成熟了,国内外许多人借此补上了‘缺憾’的手指。
”他说。
临床转化提速应用前景广阔 两年之前,上海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李先生来到医药大省山东,寻找3D打印医学的投资机会。
“想把上海市医学3D打印技术的临床转化引到山东医院。
” 他在调研中发现,山东医疗市场中,3D打印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落地项目不多。
如今,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等也有医学3D打印技术项目的落地。
比如山东省立医院数字骨科,就是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椎体骨疾病的治疗中;济南市中心医院则将该技术应用在种植牙和骨科手术中。
据悉,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术前模型,应用于手术治疗,对手术中骨折复位、内置钢板的术前塑形、内置物的植入位置等进行术前设计,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
放眼国内市场,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戴尅戎给出了一组数字:我国每年有500万人皮肤烧伤、烫伤,33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429万人新发癌症、281万人死于癌症。
更有30万人等待肝移植,获得移植者仅为3000余人;40万人等待肾移植,获得移植者仅为6000余人。
现在的医疗手段仍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D打印技术为同时包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的复杂结构组织和器官的制备提供了可能,能够解决传统制造技术的弊端,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
同时,3D打印技术具备可重复性好和效率高等优势,临床应用潜力强。
技术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不可否认,借助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依然有不少患者被挡在“手指再造”的门外。
相比传统的断指再造手术,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因为技术含量更高,价格相对高,超过一些患者的心理预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和耗材的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会让更多患者受益。
”黄威认为。
这也折射出3D打印再生医学项目落地的难题。
由于产品价格高昂,基层医院难以承受,并且普通患者也担负不起费用,所以,技术研发的脚步有待加快。
据悉,在“3D打印+医疗”方面,如今,手术器械、药物、植入物等普遍可借助3D打印直接制造。
不止如此,3D打印还开始朝向“有生命”的组织———器官、皮肤、血管等方向发展。
前述李先生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打印出来的组织是否安全,材料是否稳定和适用,这是3D打印皮肤等能否大规模推广的关键。
E刨根问底 为什么人有左右撇子之分? 专家:DNA似乎发挥了作用,左撇子存在一些劣势 美媒称,虽然没有左撇子或右撇子基因,但DNA似乎对用手的偏好发挥了作用。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日前报道,左撇子在人类历史中始终是少数派。
大多数人———大约85%至90%———是右撇子,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左撇子占多数的人群。
科学家们仍然对这种用手分歧感到困惑。
研究人员仍在试图弄清是什么让人们更喜欢用一只手而不是另一只手,以及为什么右撇子占据统治地位。
在个体层面上,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是在发育的最早阶段决定的。
科学家2005年在《神经心理学》杂志上报告说,胎儿会在子宫里中表现出用手的偏好(例如吮吸一只手的拇指),这种倾向会在他们出生后持续。
虽然没有左撇子或右 撇子基因,但DNA似乎的确对用手的偏好发挥了作用。
试图从进化的角度回答用手偏好的问题也是复杂的。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寻找史前骨骼的某些解剖特征———比如肩胛骨的大小和密度的不对称———以及通过研究史前工具来发现考古记录中的用手偏好。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学研究所高级科学家纳塔莉·乌奥米尼说,“如果你知道这种工具是怎么拿的和怎么用的,那么你就可以考察它的磨损痕迹”,以确定这是一件左手还是右手使用的工具。
科学家甚至考察牙齿化石上斜向擦痕的方向,来判断人们当时是用哪只手撕扯嘴里的肉或动物皮的。
乌奥米尼称,研究可以发现,考古记录中右撇子占 统治地位的情况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50万年前。
目前已经灭绝的人类近亲尼安德特人,也是极其偏爱用右手的。
这使得人类在动物中显得颇为奇怪。
多种非人类物种———例如巨型类人猿———的用手偏好都呈个体性,但左撇子和右撇子的比例通常接近一半一半。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使用右手的极度偏好得以形成并不断延续?乌奥米尼对趣味科学网站说,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右手使用偏好的形成是因为它具有某种优势,那么你也许能预料左手使用偏好将彻底消亡。
她补充说,左撇子存在一些劣势,比如更为频繁的劳动事故。
研究人员还把左撇子与学习障碍联系到一起。
(辛华) E新鲜事儿 AI可分析人一年内死亡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称,人工智能(AI)可以通过查看某人的心脏测试结果,预测其一年之内死亡的风险———即便医生认为他们正常。
但AI如何拥有这项“特异功能”仍是未解之谜。
在此研究中,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盖辛格公司的布兰登·佛恩沃尔特及同事让AI检查了约40万人的177万例心电图(ECG),以预测未来一年内谁的死亡风险更高。
为了做到这一点,该团队训练了两种版本的AI:一种AI仅被“喂食”原始ECG数据, 其可随时间测量出电压;另一种AI则被“喂食”了ECG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数据。
研究人员使用名为“AUC”的指标来衡量这两种AI的性能,该指标可以描述模型各方面的表现,区别一年内可能死亡患者和幸存患者。
佛恩沃尔特说,结果表明,AI的得分始终高于0.85分(满分为1分,得分为0.5表示两种AI之间没有区别);而医生目前使用的风险评分模型的AUC的得分介于0.65—0.8之间。
为进行比较,研究人员还基于医生测量的ECG特征创建了一种算法,但佛恩沃尔特 说:“无论如何,基于电压的 模型的表现总比根据我们从心 电图测量得到数据而创建的模 型要好。
” 而且,即使心脏病专家认 为心电图正常的人,AI也能准 确预测其死亡风险。
3名心脏 病专家分别检查了表现正常的 心电图,但无法找出AI检测到 的风险模式。
佛恩沃尔特说:“这一发 现表明,该模型可能看到了 人类看不到的东西,或者至 少是我们忽略并认为正常的 东
西。
因此,AI有可能帮我们 厘清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误解的 东西。
” (刘霞) E开开脑洞 无氯漂白术: 为纸浆“排毒”“增白” 由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的速生杨化学浆清洁高效漂白技术,日前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传统含氯漂白会产生一定量的对环境有害物质,造成漂白废水生化处理难、周期长且工艺复杂,漂白纸浆中残余的微量有害健康成分物质,也给成纸的使用尤其是食品包装纸等带来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该重点实验室研发了速生杨化学浆清洁高效绿色漂白新技术,解决了传统含氯漂白的共性技术难题。
该项技术包括绿色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 的无元素氯、全无氯漂白系列技术,获得了白度和物理性能优良的高强度纸浆。
该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该漂白新技术,较原有无元素氯和全无氯漂白漂后纸浆白度可提高1.7%—3%,且大幅度改善了漂白废水的生化能力,漂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含量减少15%以上;利用生物酶软化和深度疏解技术制备的速生杨化学浆工艺,可节约能耗20%。
经质检机构检测,速生杨化学浆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与对照纸浆相比,主要强度指标提高10%左右,白度提高2%以上。
(马爱平) 液态柔性智能机器人: 做人体的“血管医生” 近日,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柔性电子产业和植入医疗器械的革命性突破。
《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七十二变”,甚至化身一只小虫钻到妖怪肚子里大显身手的故事,寄托了古人对于微观世界的大胆创想。
随着科技发展,柔性电子技术有望让微型智能机器人实现“七十二变”。
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超薄、柔性、可延展的“类皮肤”特性,在能源、医疗、通讯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黄显教授说,理论上,利用柔性电子技术研发的微型“软体”机器人可以反复改变形状,实现运动、抓取、运输和触觉感应等功能。
但现阶段“软体机器人”依然面临“硬伤”,需要依赖传统的刚性传感元件和电路,严重阻碍了性能的实现。
现代社 会的多元化需求急切呼唤“全柔性”机器人的出现。
受自然界柔软的水母、轮虫等腔肠动物和浮游生物的启发,黄显教授团队利用液滴的柔软无定形特性和柔性电子器件的超薄柔软特性,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液滴”———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
这是一种超小型、全柔性、可编程控制的液态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现运动、变形和传感测量。
这种机器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运动和环境适应能力之外,还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食品毒素传感器和无线能量采集模块等。
未来可应用于基因测序、化学合成、药物递送等领域,有望成为能进入人体检测治疗的“血管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建新焦德芳)
一 E看图知新Kantuzhixin “复兴号”智能动车设置应急自动运行功能 日前,中国拥有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智能动 车组在京张高铁正式参与联调 联试,最高测试速度达到350 公里/小时。
京张高铁智能型动车组在 行车、服务、维修三方面都进 行了智能化升级,如实现了自 动驾驶、智能行车。
在旅客服 务方面,通过智能环境调控技 术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 环境。
针对京张线的特点进行 了专门的功能设置,如设置了 应急自动运行功能,可确保在 一定电量的情况下能够行驶到 最近地点等。
(白青) 智能发光斑马线
发光地砖会显示三色光 近日,南通大学研发出一款“智能发光斑马线”,可极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该斑马线由嵌入式控制器、发光地砖、智能探测感应传感器等组成。
当人行横道信号灯亮红灯时,斑马线上停止线位置的发光地砖会显示红光,路口斑马线两端的发光地砖会持续不断闪烁着白光,提醒行人禁止通行,机动车可以通行;当人行信号灯亮绿灯时,停止线位置的发光地砖就会显示绿光,提醒行人可以通行,机动车禁止通行。
(范苏) 腔镜手术机器人能做前列腺癌根治术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图迈TM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上海完成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这是首例由国产腔镜机器人完成的此类手术。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真实的立体手术视野、精细控制的腕式器械等优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更有利于神经和血管的保护。
(沈则瑾) 道路噪音控制系统可将车内噪音降低一半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开发出 世界首个使用声波来阻挡道路 噪音的系统RANC,并将其应 用于有望在本月推出的劳恩斯 SUVGV80上。
该系统利用一个加速传感 器来计算从道路到车辆的振 动,进而通过一个名为DSP的 数字信号处理器来产生反向声 波,仅在0.002秒内就能将车 内噪音降低3dB,大约是噪音 音量的一半。
(亚月) 3D打印辅助显微镜下接断指 相关技术还应用于椎体骨、种植牙等手术中 ◆导报记者初磊济南报道 近日,在青岛举办的“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2019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上,一项3D打印技术在医疗及制造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揽得金奖。
有肢体残缺患者眼前一亮:其中的“3D打印+智能神经控制的假肢”技术,会让自己变完美吗? 3D打印再生医学在技术上有什么优势?在山东落地情况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
1∶1精确还原外形提前设计手术方案 山东手足显微外科学科带头人、济南显微外科医院院长黄威,以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为例,解释了3D打印再生医学的相关情况。
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作为3D打印医学的一个细分应用,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是断指再造领域的全新技术,被看做是传统技术的“递进版”。
黄威介绍,通俗而言,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就是借助3D打印技术,1∶1精确还原手指外形,提前为患者设计手术方案,根据3D打印的模型实现精准再造。
“借助于3D打印技术进行患者手指数据的采集,做到精确、美观,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关键的一步是对内部的血管、神经、肌腱、骨骼和皮肤方面进行再接修复,手术全程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一台手术要花费13个小时左右。
”黄威说,“手指的 3D打印技术为同时包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的复杂结构组织和器官的制备提供了可能,能够解决传统制造技术的弊端,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 功能、知觉和外形,会在术后三四个月逐步恢复。
” 近日,在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上,作为受邀嘉宾之
一,黄威作了一场《应用3D打印技术在手指全形再造中的临床效果》主题分享。
有参会人士 问:“接上的手指皮肤看上去和真的一样,是什么材料?” 黄威表示:“手术的皮肤是患者身上的‘真皮’。
手术中会先精准选取患者的足趾骨骼(或髂骨骨骼)与踇甲瓣,取材后进行精确修整,以确保移植后更接近正 常手指。
”“这一临床应用技术目前已经 很成熟了,国内外许多人借此补上了‘缺憾’的手指。
”他说。
临床转化提速应用前景广阔 两年之前,上海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李先生来到医药大省山东,寻找3D打印医学的投资机会。
“想把上海市医学3D打印技术的临床转化引到山东医院。
” 他在调研中发现,山东医疗市场中,3D打印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落地项目不多。
如今,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等也有医学3D打印技术项目的落地。
比如山东省立医院数字骨科,就是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椎体骨疾病的治疗中;济南市中心医院则将该技术应用在种植牙和骨科手术中。
据悉,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术前模型,应用于手术治疗,对手术中骨折复位、内置钢板的术前塑形、内置物的植入位置等进行术前设计,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
放眼国内市场,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戴尅戎给出了一组数字:我国每年有500万人皮肤烧伤、烫伤,33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429万人新发癌症、281万人死于癌症。
更有30万人等待肝移植,获得移植者仅为3000余人;40万人等待肾移植,获得移植者仅为6000余人。
现在的医疗手段仍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D打印技术为同时包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的复杂结构组织和器官的制备提供了可能,能够解决传统制造技术的弊端,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
同时,3D打印技术具备可重复性好和效率高等优势,临床应用潜力强。
技术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不可否认,借助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依然有不少患者被挡在“手指再造”的门外。
相比传统的断指再造手术,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因为技术含量更高,价格相对高,超过一些患者的心理预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和耗材的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会让更多患者受益。
”黄威认为。
这也折射出3D打印再生医学项目落地的难题。
由于产品价格高昂,基层医院难以承受,并且普通患者也担负不起费用,所以,技术研发的脚步有待加快。
据悉,在“3D打印+医疗”方面,如今,手术器械、药物、植入物等普遍可借助3D打印直接制造。
不止如此,3D打印还开始朝向“有生命”的组织———器官、皮肤、血管等方向发展。
前述李先生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打印出来的组织是否安全,材料是否稳定和适用,这是3D打印皮肤等能否大规模推广的关键。
E刨根问底 为什么人有左右撇子之分? 专家:DNA似乎发挥了作用,左撇子存在一些劣势 美媒称,虽然没有左撇子或右撇子基因,但DNA似乎对用手的偏好发挥了作用。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日前报道,左撇子在人类历史中始终是少数派。
大多数人———大约85%至90%———是右撇子,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左撇子占多数的人群。
科学家们仍然对这种用手分歧感到困惑。
研究人员仍在试图弄清是什么让人们更喜欢用一只手而不是另一只手,以及为什么右撇子占据统治地位。
在个体层面上,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是在发育的最早阶段决定的。
科学家2005年在《神经心理学》杂志上报告说,胎儿会在子宫里中表现出用手的偏好(例如吮吸一只手的拇指),这种倾向会在他们出生后持续。
虽然没有左撇子或右 撇子基因,但DNA似乎的确对用手的偏好发挥了作用。
试图从进化的角度回答用手偏好的问题也是复杂的。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寻找史前骨骼的某些解剖特征———比如肩胛骨的大小和密度的不对称———以及通过研究史前工具来发现考古记录中的用手偏好。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学研究所高级科学家纳塔莉·乌奥米尼说,“如果你知道这种工具是怎么拿的和怎么用的,那么你就可以考察它的磨损痕迹”,以确定这是一件左手还是右手使用的工具。
科学家甚至考察牙齿化石上斜向擦痕的方向,来判断人们当时是用哪只手撕扯嘴里的肉或动物皮的。
乌奥米尼称,研究可以发现,考古记录中右撇子占 统治地位的情况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50万年前。
目前已经灭绝的人类近亲尼安德特人,也是极其偏爱用右手的。
这使得人类在动物中显得颇为奇怪。
多种非人类物种———例如巨型类人猿———的用手偏好都呈个体性,但左撇子和右撇子的比例通常接近一半一半。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使用右手的极度偏好得以形成并不断延续?乌奥米尼对趣味科学网站说,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右手使用偏好的形成是因为它具有某种优势,那么你也许能预料左手使用偏好将彻底消亡。
她补充说,左撇子存在一些劣势,比如更为频繁的劳动事故。
研究人员还把左撇子与学习障碍联系到一起。
(辛华) E新鲜事儿 AI可分析人一年内死亡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称,人工智能(AI)可以通过查看某人的心脏测试结果,预测其一年之内死亡的风险———即便医生认为他们正常。
但AI如何拥有这项“特异功能”仍是未解之谜。
在此研究中,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盖辛格公司的布兰登·佛恩沃尔特及同事让AI检查了约40万人的177万例心电图(ECG),以预测未来一年内谁的死亡风险更高。
为了做到这一点,该团队训练了两种版本的AI:一种AI仅被“喂食”原始ECG数据, 其可随时间测量出电压;另一种AI则被“喂食”了ECG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数据。
研究人员使用名为“AUC”的指标来衡量这两种AI的性能,该指标可以描述模型各方面的表现,区别一年内可能死亡患者和幸存患者。
佛恩沃尔特说,结果表明,AI的得分始终高于0.85分(满分为1分,得分为0.5表示两种AI之间没有区别);而医生目前使用的风险评分模型的AUC的得分介于0.65—0.8之间。
为进行比较,研究人员还基于医生测量的ECG特征创建了一种算法,但佛恩沃尔特 说:“无论如何,基于电压的 模型的表现总比根据我们从心 电图测量得到数据而创建的模 型要好。
” 而且,即使心脏病专家认 为心电图正常的人,AI也能准 确预测其死亡风险。
3名心脏 病专家分别检查了表现正常的 心电图,但无法找出AI检测到 的风险模式。
佛恩沃尔特说:“这一发 现表明,该模型可能看到了 人类看不到的东西,或者至 少是我们忽略并认为正常的 东
西。
因此,AI有可能帮我们 厘清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误解的 东西。
” (刘霞) E开开脑洞 无氯漂白术: 为纸浆“排毒”“增白” 由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的速生杨化学浆清洁高效漂白技术,日前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传统含氯漂白会产生一定量的对环境有害物质,造成漂白废水生化处理难、周期长且工艺复杂,漂白纸浆中残余的微量有害健康成分物质,也给成纸的使用尤其是食品包装纸等带来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该重点实验室研发了速生杨化学浆清洁高效绿色漂白新技术,解决了传统含氯漂白的共性技术难题。
该项技术包括绿色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 的无元素氯、全无氯漂白系列技术,获得了白度和物理性能优良的高强度纸浆。
该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该漂白新技术,较原有无元素氯和全无氯漂白漂后纸浆白度可提高1.7%—3%,且大幅度改善了漂白废水的生化能力,漂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含量减少15%以上;利用生物酶软化和深度疏解技术制备的速生杨化学浆工艺,可节约能耗20%。
经质检机构检测,速生杨化学浆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与对照纸浆相比,主要强度指标提高10%左右,白度提高2%以上。
(马爱平) 液态柔性智能机器人: 做人体的“血管医生” 近日,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柔性电子产业和植入医疗器械的革命性突破。
《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七十二变”,甚至化身一只小虫钻到妖怪肚子里大显身手的故事,寄托了古人对于微观世界的大胆创想。
随着科技发展,柔性电子技术有望让微型智能机器人实现“七十二变”。
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超薄、柔性、可延展的“类皮肤”特性,在能源、医疗、通讯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黄显教授说,理论上,利用柔性电子技术研发的微型“软体”机器人可以反复改变形状,实现运动、抓取、运输和触觉感应等功能。
但现阶段“软体机器人”依然面临“硬伤”,需要依赖传统的刚性传感元件和电路,严重阻碍了性能的实现。
现代社 会的多元化需求急切呼唤“全柔性”机器人的出现。
受自然界柔软的水母、轮虫等腔肠动物和浮游生物的启发,黄显教授团队利用液滴的柔软无定形特性和柔性电子器件的超薄柔软特性,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液滴”———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
这是一种超小型、全柔性、可编程控制的液态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现运动、变形和传感测量。
这种机器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运动和环境适应能力之外,还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食品毒素传感器和无线能量采集模块等。
未来可应用于基因测序、化学合成、药物递送等领域,有望成为能进入人体检测治疗的“血管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建新焦德芳)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