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微博怎么改名

微博怎么改名 0
Tel(押010)82614598E-mail押dxzkzbxx@ READING 读书 主编:麻晓东编辑:杨新美校对:么辰2011年8月17日星期三A7 天气是人与人交往时最常见的话题,西方人几乎所有的谈话都是先从天气开始的。
其实中国人亦是如此,我们表征“闲谈”的两个词汇———一为聊天、一为寒暄(寒为冷,暄为暖),足见得天气话题的常规性。
近日,我国家喻户晓的“气象先生”宋英杰和美国一位疯狂的天气爱好者保罗·耶格尔分别出了两本书《哪
片云彩会下雨》和《天气物语》,让我们这些常拿天气说事儿的人,不仅能在谈话中问寒问暖,还能学到详细、基础的气象学知识,特别是他们面对天气的那种精神气质,更让读者受益匪浅。
宋英杰:哪片云彩会下雨 □受访者: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 采访者:本报记者李芸 《科学时报》:在很多人眼中,《天气预报》主持人的工作是最轻松的了,一天24小时只工作几分钟,并且一档节目还有好几位主持人,但你却说了解这项工作的人才知道你们是“表面风光,损害健康”。
你们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宋英杰:实际上,CCTV-1每天19:31分的节目只是我们主持人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除了《天气预报》之外,大家还都有各自的兼项(每个人一般都同时担任3~4个频道的气象主持工作)。
这些气象主持人承担着近20个电视频道中的气象节目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播报。
加在一起,总共有接近200个气象节目。
尽管每个气象节目都很短,但每个节目的信息都必须是新鲜出炉的,没有重播;而且你需要一直处于候播状态。
可能下一次出镜就在半小时或1小时之后。
我们很多主持人通常凌晨3点多起床,应对早间大量的气象预报直播节目。
一般晚上的节目10点钟左右才结束,我们管这种值班叫“豪华套餐”。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我们从未有过任何抱怨的声音。
因为我们喜欢这份工作,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乐意去做的。
《科学时报》:关于天气预报流传着很多顺口溜,像“天气预报,一通乱报”,“道是无晴却有情”等等,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多高?为什么天气预报老让我们觉得“不靠谱”? 宋英杰: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预报并不能提供绝对的必然性。
其次,在人类对各种不确定性作出的预测中,天气预报是最准确的———2010年中国省级气象台的24小时晴雨定 《哪片云彩会下雨》,宋英杰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性预报准确率平均为81.3%。
天气预报作为被嘲讽被责骂的对 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今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的“世纪婚礼”。
之前的数日,英国同行们就在精细化地预测婚礼进行时的天气。
婚礼当天的清晨,利物浦的一位网友对我说:本来担心下雨,但看到BBC的天气预报说要下大雨,这说明下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BBC的天气预报最不靠谱了。
而最终的情况全世界人民都见证了:婚礼时,伦敦阴而不雨。
人们总觉得天气预报不准,还有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就像我们常说什么时候容易下雨一样,容易下雨的时候是刚洗完车时,不带伞时,下班时,候机时,游玩时,气象台预报晴天时…… 而记得错误,是理性的选择性记忆。
国外同行有一句自勉的话:“我们准确得神奇时,人们记不住;我们错误得离谱时,别人忘不掉。
” 但这也是一件好事,能对我们有监督作用。
牢记每一个错误,我们才能变得更智慧,也更开朗地面对公众。
《科学时报》:据说《天气预报》前 的广告时段特别“黄金”,因为《天气预报》的收视群体相当大,作为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如此受到观众的重视,你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在哪? 宋英杰:在已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问题,叫“兹云其雨”,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片云彩会下雨吗?”对于哪片云彩会下雨,人们一直在提问。
这个习惯至今没有失传———从问天、卜天到预报天气,一直是人类高级的智力游戏。
只不过过去人人都是预报员,是DIY的形式;而现在社会分工明确,天气预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其他的人在收听或求证天气信息。
《科学时报》:在你的新书《哪片云彩会下雨》中,你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天气无所谓好坏,天气也没有明确的好与坏,那对于天气,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宋英杰:天气本身并没有好坏,人对于天气的好恶,在于天气是否影响了自我的利益。
比如有人说今天天气真好,大晴天,阳光明媚。
这是站在瞬时的角度看天气。
其实,持续性的晴朗本身也是一种灾害。
没有绝对的好天气,也没有绝对的坏天气,更没有完美无瑕的气候,只有会趋利、能避害并把气候应用和保护到最好的人。
橘之所以成为枳,就是因为人违背天气规律去行事。
由于天气具有野性,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知性。
于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总希望“驯服”天气,譬如人工增雨、人工消雾等等。
为了规避灾害,当然无可厚非。
但我们真的需要每天的天气很乖很温柔很渺小吗? 对于天气我们应该有一种感怀——— 地球上有天气,月球上有天而无气。
月球表面白天一二百摄氏度,夜晚零下一二百摄氏度。
比起月球上的 冷暖,人间的冷暖可以尽付谈笑之间。
大气,为我们抗击明枪般的流星陨石,为我们抵御暗箭般的有害射线;大气,让我们的星球可以有水,可以有宜人的温度,可以有生命的呼吸。
拥有着大气的人,应该很大气。
《科学时报》:《哪片云彩会下雨》这本书很多内容取自微博,你现在也经常在微博上发布气象信息,和公众互动探讨气象问题,你如何看待微博这个平台? 宋英杰:我觉得气象台是最应该开微博的。
在随时记录、发布、沟通气象信息方面,微博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它及时、海量,能最简洁、最高效将气象汇集起来,并传播开去。
而且微博这种形式由于人人都能参与,离生活更近,存在感也更强。
再有,从公众对天气预报的种种误解来看,公众和气象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微博则无疑是一个好的沟通方式。
遗憾的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气象服务官方微博大多还是按传统预报时次将预报通稿粘贴到微博。
不算织围脖,而是印报纸。
很希望专业机构能够通过微博打造离公众最近的气象台。
□本报记者李芸 《天气物语》这本书的原名为WheatherWhys:Facts,Myths,andOddities,直译过来应该是“天气为什么:真实、传说与奇特”,比较合适的译法可以叫做“天气的故事:有关天气的真相、传说与有趣的故事”。
为什么译成“天气物语”呢? 本书译者、气象学博士刘芸芸说:“关于书的译名考虑了不少,比如《天气 的故事》、《天气的秘密》、《天气那些事儿》等等,最后还是定了《天气物语》,去掉了书名中原有的‘神秘’、‘古怪’之类的词汇。
一是因为作为科普书,不想给读者传递太多猎奇的心态,而是用科学的态度去了解科学知识;二是‘物语’本身就是‘故事、杂谈’的意思,比较适合本书的内容。
” 作为一本科普书,保罗·耶格尔这位有着25年经验的职业天气工作者是
几百遍这样的场景:某人不得不在一个寒冷的天气里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后就开始打喷嚏,不久他便得了感冒和流感。
而这个看似符合逻辑的结论———寒冷天气会导致疾病,却是错误的。
保罗·耶格尔说真实的原因,首先是冬季我们每天很多时间都是待在室内,无法接触新鲜空气,病菌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其次是当室外气温很低时,我们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会下降,因为身体中的大部分热量用来维持体温,不能抵抗疾病了。
再次,干燥的空气也有利于某些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尤其是冬季室内的空气要比夏季干燥许多。
因此冷空气给病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冷空气并不会导致人们感冒。
你可知道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绘画者,最好要考虑气温、风速和温度三个天气因素:因为画板的表面温度在10摄氏度到32.2摄氏度间,颜料才能很好地附着;大风会让颜料过快干燥,影响画的质 人人都爱好天气 位合适的宣讲者。
在《天气物语》一开篇,他就为读者准确了了解天气的“器”———介绍关于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术语。
湿度和热度的不均衡是怎样造成大气的循环往复流动的?降水是如何形成的,降水有哪些类型?为什么有的台风登陆东南沿海会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破坏,而有些台风登陆时突然减弱,影响很小? 除了这些硬知识,保罗·耶格尔还提供了“故事、杂谈”———包括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很多与直觉相悖的天气现象,以及很多关于天气的误解等等。
读者在阅读有关天气的有趣小故事的同时,也能了解有关天气的背景知识,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
在读《天气物语》时,你会发现很多美国的天气谚语“瑞雪兆丰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和中国的居然不谋而合。
许多美国的天气例子以及各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也正在中国上演着。
中国和美国一个位于东半球,一个位于西半球,为什么会如此相似呢? 刘芸芸说:“因为中国和美国所处的地理纬度位置几乎相同,而海陆分布(美国南部为热带海洋,东部也是宽广的海洋,其海洋巨大的能量可以带来台风等剧烈天气)及地形分布(中国西部有青藏高原,美国西部则有落基山脉)都有着类似的特征,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天气有着许多类似和可比的地方。
” 因此通过阅读,我们既能了解美国种种天气趣事,又能学会用简单的原理去解释发生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各种天气现象,指导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在电视还是电影里,我们看过 量;而湿度太高,颜料不能有效地干透,导致画面上液态的颜料形成褶皱,色彩不协调,画面黏而未干。
除此之外,轻微的冷冻,持续低温几个小时,柑橘会更甜;温度变化,会导致汽车胎压变化……天气就是这么无所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交通、农业、健康、家庭生活等等方方面面,而懂一点天气知识,生活就会多些便利和趣味。
而这,或许就是我们人人关注天气的原因了。
《天气物语》,[美]保罗·耶格尔著,刘芸芸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上交大出版社力推科学文化品牌图书 □侯俊华耿爽 2011上海书展将于8月17日至2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上海书展是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书展,从2004年举办至今,它已经成为上海一年一度的文化生活新景观。
从今年起,上海书展更名为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把上海书展提升为国家的一件重要文化活动,提高了文化品位。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开启“走专业规模化之路”,将在本届上海书展上力推一批科学文化品牌图书。
近年来,上海交大社陆续推出一批科学人文学术著作、科学史研究著作、科学人文丛书,形成独特的科学文化品牌。
由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主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全 三册)》是中国科技史界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在2010年连续获得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2010年底推出的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王春法主编的“决策科学化译丛”,是中国第一套系统研究科学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的译丛。
该套丛书10部著作已出齐,本次将全部亮相上海书展。
本次书展上,还将推出上交大社今年出版的两本新书:一本是陈挥著的《走近王振义》,该书是首部介绍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精彩人生的纪传体著作。
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王振义求学、行医、管理、科研创新、育人成才以及和谐家庭等诸多感人趣事。
另一本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徐飞教授主编的《成蹊集———科 学人生卷》。
秉持“聆听、感悟、践行”宗旨的交大励志讲坛,5年来已延请100多位名家大师、鸿儒达人、才俊翘楚做客讲坛,与师生近距离地沟通和交流。
《成蹊集———科学人生卷》就是从这些嘉宾中选取了李政道、杨振宁、徐光宪、周光召等12位杰出的科学家,将他们的演讲内容根据录音整理下来,集结成册出版。
这12位科学大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多维度地将他们的学术见解和人生体悟娓娓道来。
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精到的学术经验和平实的人格风范,构成本书的精神内核。
此外,两年前启动的“大飞机出版工程”系列丛书已顺利出版了《飞机飞行手册》、《全球航空业》、《飞机推进》、《航空发展的历程与真相》和《运输类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等11部著作,也将在本次书展上展示与销售。
风靡全球的少儿科学探案系列 “闪电球探长”登陆中国 □麻晓东 在德国本土畅销近30年的经典少儿侦探读物“闪电球探长”于今天在上海书展抢先登陆,首批与读者见面的共8本,包括《红色的袜子》、《橙色的面具》、《黄色的珠宝箱》、《绿色的鹦鹉》、《淡紫色的手摇风琴》、《蓝色的房间》、《奇幻魔术》和超级版《闪电球探长在纽约》。
“闪电球探长”由德国施耐德出版社出版,是风靡全球的少儿科学探案系列图书,在德国本地销量已超过4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并成功入选德国阶梯阅读系列推荐书目,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德国可谓家喻户晓。
丛书讲述了主人公行走于世界各地的探案故事,将科学探案的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科普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每册书后还特别设计了“科普知识串串烧”环节,将书中的侦探情节和科普 知识巧妙地串联起来,在满足少年儿童探案好奇心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小读者学到一些在成长中既有趣又有用的科普知识。
作者德国作家乌瑟尔·舍弗勒女士1938年生于德国纽伦堡市,是德国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和儿童图书作家,擅长用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滋养孩子的心灵。
“闪电球探长”是舍弗勒的代表作品,书中的侦探故事贴近生活,文字简洁易读,知识点清晰准确。
插画图文的细节时常暗含破案的关键线索,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及逻辑分析能力。
该系列图书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余30册图书将于年底全部推出与小读者见面。
据出版方介绍,为配合新书发布,首届“我与闪电球探长”有奖参与活动也于8月17日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通过向读者小朋友们征集 文章、画稿、音频视频等,最终将于2012年5月评选出优秀参选作品并进行展示,大奖获得者将赢取免费德国游,将有机会与“闪电球探长”的作者舍弗勒女士见面,并探访格林童话作者格林兄弟的家乡。
阅读现场 李小林回忆与布什家族的交往 牛仔风格平民本色 小布什自传中文版面世 本报讯“卸任后,一些事情会时不时地提醒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清晨带着小狗巴尼在家附近散步。
十多年来,我都没有这样了。
这对于巴尼来说从来没有过,它一生下来就待在白宫、戴维营和克劳福德。
巴尼发现了邻居的草坪,在那里很快方便完。
我,美国的前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着塑料袋,捡起我过去8年都逃避的东西。
”小布什在他的自传里这样写道。
8月10日,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自传《抉择时刻》中文版在京首发。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外交部美大司负责美国事务的参赞安钢等出席了发布会。
与一般的自传不同,《抉择时刻》只选择记录小布什人生中那些重要的“拐点”,披露他当总 统期间所作重大决策的内幕,故取名为《抉择时刻》。
李小林与布什家族之间多年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布什家族多年的好朋友,李小林去美国时常会去布什家做客,老布什当年来中国也是她负责接待的。
小布什卸任后到中国的第一次访问就是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于去年出席在上海举办的沃特金融论坛。
李小林认为《抉择时刻》一书真实反映了布什的自我,非常感人。
“老布什是个公认的杰出政治家,无论他多么高龄,他可 以在10分钟之内把世界上热点问题的精华部分总结出来,令人叹服。
而小布什则是‘平民’、‘牛仔’的风格,这也是他本性的流露。
他不装腔作势,特别是卸任后,非常平民。
”(李芸) 书界动态对邪恶多一些了解 本报讯关于那些被称作邪恶的大脑,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些解释对其他人又有什么意义?近日,由知名精神病专家迈克尔·H·斯通撰著的《剖析恶魔》中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史无前例的学术著作中,作者带领人们以另外一种暂新的视角来探讨邪恶的概念和现实。
本书作者迈克尔·H·斯通是哥伦比亚内外科医师学会的临床精神病学教授。
他出版了十本专著,大部分都是关于人格障碍,包括可治和不可治案例。
他还做过探索频道《最邪恶的人》系列节目的主持人。
斯通在《剖析恶魔》一书中,清楚地解释了对邪恶多一些了解将如何大大有助于我们的司法系统。
他预言有一天我们可 以在某些儿童出现早期暴力倾向时就诊断出野蛮倾向,从而得到纠正,这样就能避免将来无可挽回的悲剧的发生。
(李芸) 养生就是顺天时 本报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顺应天 时。
养生需顺应天时,否则不但起不到养 生的作用,反而会大大增加生病的机会。
近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春 夏秋冬话养生》,从日常生活方式和衣食 住行上切入,为读者详细讲解了四季养生 的智慧。
本书的作者王凤岐教授,是著名的 中医内科专家,师承国医泰斗秦伯已, 从医
50多年。
现年过七旬的王教授依 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
在他看来,现在 太多人讲述的是养生之术,而非养生之 道。
而养生必须要道术结合,只有先明 白养生的道理,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养 生之术。
作者在《春夏秋冬话养生》一书中,并 非单纯的从理论讲起,而是通过自己多年 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耳 熟能详的事情由浅到深的剖析其中的养 生之道,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养生之术。
除 了养生之道,书中也穿插不少民谚民俗和 精彩故事,将复杂的中医养生理论,用通 俗的道理阐释出来。
(杨新美)

标签: #视频 #电脑 #在线视频 #网上购物 #网络 #手机 #电脑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