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报告,河北北方学院 

牌子 1
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报告  (2021年度) 
一、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报告
1.临床医学
2.药学
二、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报告
3.临床医学
4.中医
5.农业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位授予单位 代码:10092 一级学科 名称:临床医学代码:1002 2022年3月10日
1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河北北方学院始于1945年建立的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198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张家口医学院,2003年合并成立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建设学科,2019年列入河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于1989年开始与河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临床医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
学校现有4家专业实践基地(均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直属附属医院一家,非直属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第一医院是京冀晋蒙交汇区域规模最大、科系最全、设备最先进、诊疗水平最高的三级甲等医院,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河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有创伤中心、冬奥保障国际医疗部、肿瘤研究所、GCP药物基地等。
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下设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等10个学科方向,以京冀晋蒙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为基础诊
2 治、预防和研究对象,以疑难危重病诊治技术攻关、省域死亡率外转率高的疾病为重点,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创伤急救及感染性疾病(布鲁氏杆菌脊柱炎)的诊治、危重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等方向具有明显特色。
其中危重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及布鲁氏杆菌脊柱炎四个方向进行精准诊疗,均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1.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学术类研究生导师105人,专任教师12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6人,博士学位27人,专任教师生师比1.8:1;研究生导师生师比2.2:
1。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均较合理,各二级学科带头人均为正高级职称,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深厚的科研水平及丰富的带教经验。
1.2严格导师准入,加强导师培训和考核学校制定《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研究生导师条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等文件,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持导师遴选工作。
申报导师条件涵盖师德水平、学历职称、年龄、本领域学术影响力、发表学术论文质量、在研课题的层次和数量、可支配科研经费数目、外语水平等。
过程经个人申请、部门推荐、学位评
3 定分委员会审核、研究生学院审核、组织专家评议,报请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并表决;导师聘任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决定是否续聘。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导师培训,学校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导师责任与义务、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研究生带教方法、学术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传授,并进行现场交流,不参加培训不许带教。
同时,通过学习国家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历次指示精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条例,提高全体导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导师依法执教、规范执教以情带教能力。
学校制定《硕士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研究生导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明确导师教学、科研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导师考核体系。
导师岗位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导师进行动态调整,优上劣下,坚决杜绝导师带教资格“终生制”。
年度考核重点是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与履行职责情况。
聘期考核每三年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导师的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师在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学事故、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较差(出现过校内或校外评阅人评审不合格经复审仍不合格,或答辩未通过等)、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上级有关部门抽查为问题论文、没有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或其它原因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未参加当年考核者视作不合格导师,取消其带教资格。
1.3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4 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河北北方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河北北方学院学生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等制度文件,不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导师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过程中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开展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导师培训中安排优秀导师传授培养经验,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
将立德树人作为导师准入、导师考核的原则条件及第一标准,在导师评价中,建立师德督导多元评价体系,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及仲裁等事宜,实施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定期考核、负面清单等制度,实施一票否决制。
制定导师违规惩罚管理制度,畅通学生、社会、管理部门举报渠道,强化监督。
建立全方位评价体系,将导师立德树人考核结果纳入二级单位考核指标。
1.4科研情况2021年全年共立项各级项目140项,其中省自然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科技厅民生科技专项1项、河北省财政厅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4项、河北省财政厅老年病防治专项4项、河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64(含跟踪项目2项)、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张家口市科技局项目61项。
共获得各级科研资助经费119.0万元。
2021
5 年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10项)。
荣获河北省中医药学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荣获国家职务发明专利8项。
全院共在各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55篇,其中SCI收录56篇,共58个科研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并取得成果证书。

2.研究生培养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落实“教育领先化、管理严细化、运行机制化、态度情感化、服务全程化、工作特色化”要求,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教育、指导、咨询和服务体系,抓好入学教育,扣好“第一粒扣子”,将思政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将思政工作植入毕业就业教育,全力做到教育深入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
强化导师素质建设,明确立德树人职责。
学校出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立德树人职责,提出对导师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求导师以正确政治方向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
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范实践者。
要求导师既要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又要提升研究生思想品德与政治素质,并将立德树人职责作为导师考核体系的首要指标。

6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出发点,以夯实研究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路径,达到宽基础、厚专业、精方向目的,经过长期改革与实践,共形成五个课程模块。
学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授权点具备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各专业基础实验室。
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录播室、手术实时直播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液相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蛋白质组学系统等硬件设备;拥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临床检验实训中心、BSL-2实验室、中心实验室、肿瘤研究所、屏障级实验动物室及分子生物学、现代分析检测、细胞生物学等科研平台。
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学术交流,拓展学科在周边区域影响力,充分利用北京优质人才资源,率先在本学科研究生培养中与北京大型医院学科专家建立“双导师”或“导师组”带教制度,拓展研究生临床实践渠道和联合科学研究攻关能力。
现聘任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多名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与我院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获得诸多优秀科研成果及奖励。
特聘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和脑科学系薛保建研究员和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医学院亚细胞研究中心主任、解剖与细胞科学系终身教授孔吉明定期到我校讲学,以提高我校学科的科研实力,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

7 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各科研平台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肿瘤研究所高端仪器设备和先进实验技术,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能够熟练查询、阅读相关中外文文献,独立完成了高标准的文献综述报告;熟练掌握多种科研相关实验技术,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相关实验内容。
积极参与或申报科研项目,如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等并能高水平完成;研究生能顺利按期完成综述报告、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
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均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以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部分同学能够在SCI、EI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2021年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4篇,其中SCI收录16篇。
在注重科研训练的同时强化研究生实践技能训练,学生在导师组指导下,进入临床科室开展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包括门诊、手术、查房、病历书写等,通过临床实践各学生均能够系统的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工作,独立胜任住院医师工作,能够承担本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临床带教及实践教学工作。
我校临床医学毕业硕士研究生,作风踏实,态度认真,一直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一部分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毕业后主动投入到内蒙等西部艰苦地区的基层医院就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推动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虽身处三甲医院,但主动承担下乡医疗及抗击新冠疫情的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凭借自身的精湛医术、医德水平和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在基层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8 2021年我校临床医学共有毕业研究生43名,授予学位42人。
就业研究生41人,就业率为95.35%。
其中:到医院就业39人,占总毕业生的90.7%,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占总毕业生的4.67%。

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各环节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规范、透明进行,各级招生部门多措并举确保生源质量,2020-2021年一志愿上线率稳步提升,生源质量明显改善。
课程设置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夯实研究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路径,达到宽基础、厚专业、精方向目的。
完善校院两级督导体制,学校制定《研究生教学督导条例》,成立研究生督导委员会,督导研究生教学工作,检查教学诸环节,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咨询。
同时,各二级单位成立教学督导分委员会,构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教学监导体系,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一查三审”制度。
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加强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
2021年无学术不端行为情况,全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有5篇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4.研究生招生
9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政策制定招生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培养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确定研究生招生规模、结构与布局。
同时成立了由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察小组,负责招生全过程的监督和监察。
自2015年招生以来,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报考人数显著增加。
学校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源质量。
针对区域内医疗卫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现状,充分发挥我校临床医学办学历史悠久、技术能力强的特点,结合学科实力、导师科研任务、培养经费额度、带教水平等因素,确定各专业招生指标;利用新媒体、平面媒体,建立招生官方微信平台,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契机,特别是北京联合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宣传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严格执行招生信息公开制度,严把复试关,营造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
坚持品行优先、择优录取,科学选拔,在考察考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着重考察实践操作能力。
2020年报考临床医学(学术学位)专业考生共1153人,录取89人,录取比例7.7%。
其中河北北方学院生源83名,占93.26%,其余主要为省内其它院校,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承德医学院等。
主要毕业于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等相关专业。

5.研究生奖助体系 10 学校历来重视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案例库建设、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优秀硕士论文专项资金、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资金;各培养基地投资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根据研究生培养需求更新医疗仪器设备及模型确保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需求。
学校建立了规范的奖助管理政策和多元化奖助体系。
制定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硕士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办法,确保奖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各培养基地设立专项资金,为研究生发放助医助研津贴。
2021年发放各项奖助学金近195万元。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学位点经过多年发展,在学科建设上不断向前迈进,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受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人才政策等多种因素所限,学科在引进人才方面相对缓慢,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较大。
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重要奖项较少,科研经费明显偏少。
高学历青年教师引进人数不足,尚需加大高层次及高学历青年教师引育力度,构建更加合理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2.本授权点研究生导师较多,分布在不同的医院,学生培养较分散,由多个基地进行管理培养,教师带教能力、学生培养质量还存 11 在差异。

3.研究生国际及国内高层次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及导师科研水平,调动导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导师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逐步提高专任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中博士学位比例,提高导师指导能力。
加大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及导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在导师队伍中的比例。
形成研究方向明确、科研能力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学科团队;通过引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知名专家以及发展潜力大的博士学位教师作为学术骨干,开展高水准的课题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为导师提供国内外培训、交流机会,提高带教能力和科研能力。

2.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
根据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实施研究生“双导师”带教制度;持续完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3.进一步加大研究生高层次学术交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同时有计划地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培训、课题研究或高层次国际交流项目。
12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河北北方学院代码:10092 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名称:药学代码:1007 2022年3月9日
1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药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
1.学位授权点发展史及学科建设与发展药学一级学科隶属于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
药学系于2012年从基础医学院独立成直属系,以药理教研室为基础,自1987年就开展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全系教师保持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历经30多年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建设,迅速成长,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阶段性飞跃,综合办学实力优势凸显,成为我校优秀团队的典型代表,也形成了明显的学科和专业优势。
药理学科是我校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
药学系2003年开始招收药学本科专业,历经10余年的发展,现有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3个本科专业以及药学一级学科硕士专业。
药学系2005年取得我校首批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2008年成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及品牌特色专业”,是河北省首批入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取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使研究生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硕士学位授权涵盖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以及临床药学等7个专业。
2012年获批成为河北省首批入选国家级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列入一本招生,入选河北省一流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5年神经药理学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为学科人才的
2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培养提供了温床。
目前药学一级学科拥有硕士生导师35名,近五年培养毕业85 名(不含在职)硕士研究生。
制药企业、科研院所、中专以上药学院校、食品药品监督机构、药品销售单位对于掌握药物研究、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质量控制、筛选模型、市场营销、毒理检测和药事管理的专门人才的广泛需求构成了药学毕业研究生广阔的人才需求空间和就业市场。
近五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

2.学位点方向学校自1989年开始与河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药理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开始招生。
目前本学位授权点由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和临床药学等学科方向构成。
遵循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化学、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在中药有效成分抗痴呆及药物有效成分分析、药物筛选和药物新剂型研究方面独具特色。
对老年性痴呆症的药物治疗及行为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脑内氨基酸水平与学习记忆相关性,腺苷A1受体、NMDA受体与学习记忆相关性研究,特别是证实的“脑内腺苷受体与NMDA受体协同促记忆”的理论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学科己经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一级学科。
其中药理学是河北省重点学科,神经药理学实验室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科新建2000平米科研实验中心,购置多件高端先进仪器设备,并全方位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积极培养和引进
3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专业人才,先后建成行为药理学、神经电生理学、中药有效成分筛选、药物提取及含量分析检测、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学、药物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等8个实验技术研究室,经过四年的精心规划建设,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力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实现了借助建设省重点学科,以点带面、平衡发展,将我学科建设成为塞外综合大学的强势学科,从而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飞跃发展的建设设想。
学科致力于筛选研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靶向治疗新剂型的药物研究,现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究、中药有效成分高通量筛选及新药研发、药物新剂型及靶向治疗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学科在国内较早开展行为药理学及学习记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筛选、中药物质基础和药物新剂型研究方面独具特色。
研究方向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究该研究方向是我校药学学科从1988年开展的特色研究方向,凭借多年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探讨和防治药物研究,2015年获批了河北省神经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工作集中在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
开展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等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通过其对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内递质、受体和相关信号通路等机制的探讨,为改善神
4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记忆障碍提供理论实验依据,并进一步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药物。
研究方向二:中药有效成分的高通量筛选及新药研发该研究方向应用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技术拓展应用于中药单体制剂的改良与优化,对更多中药单体和复方最大效用的进入临床产生实用和经济价值。
本方向的工作集中于报告基因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及中药有效成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将计算机统计和分子生物学靶点技术相融合的现代化中药研究新模式,为中药及复方有效成分群大规模、现代化、高效率药效筛选及分析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并以此作为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技术平台。
研究方向三:药物新剂型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该研究方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构建纳米脂质杂化给药系统及纳米载药系统,以此增强大黄酚、蛇床子素及槲皮素的脑靶向性,改善脑缺血记忆障碍等作用。
在对蛇床子素、大黄酚研究基础上,进行纳米囊、包合物、脂质体等多种剂型的成型工艺及优化筛选研究,通过剂型改造及新剂型的研发,利用微囊、纳米囊、β-环糊精包合物和脂质体技术,增加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筛选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中药有效成分并进行剂型优化,将药物修饰特定的基团,或使用聚合物纳米颗粒、脂质体作为载体,使之易于穿越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
5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1.师资概况近两年来引进博士2名,培育博士4名,学科不断优化人员年龄、学历结构,逐渐建立起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多位教师先后到美国、加拿大访问学习,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活跃在国内药学领域。
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药学院、北京药物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进行重大科研课题协作、教师互访,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协作关系。
学位点目前拥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6名。
团队年龄、学位、职称结构比例合理,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者18人,占60%;教授、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66.7%;博士后、博士13人,在读博士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43.3%。
各学科方向均具备正高级职称教师。
团队的负责人和学术骨干教师活跃在全国药学领域,在中国药理学会、中国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以及河北省药理学会、神经科学学会、毒理学会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全体教师保持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是一支科研实力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科研经费充足,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优秀团队。

2.培养方向带头人沈丽霞,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药学系主任、药学实验中心主任。
现任河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毒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
6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家口市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SCI收录)和《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审稿专家。
承担医学和药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学导论》等课程,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授课教师。
2013年获“张家口市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河北北方学院重大项目课题和创新人才课题各1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SCI收录5篇。
张万明,教授,河北省药理学会、毒理学会理事,中国补益药理专委会委员,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编委。
主要从事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主持或参与河北省各类科研项目6项,在研课题2项。
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2篇被SCI收录。
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等8部,副主编的《无机化学》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王书华,教授,河北省药理学会、毒理学会理事,中国补益药理专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抗衰老药物构效关系研究。
主持和参加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7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

7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获各类科研成果奖3项,主编本科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教材1部。
安芳,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药物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
主持、主研、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8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
近几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获各类科研成果奖3项,参编本科学生教材两部。
现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国药学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会员。
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河北省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多次获河北北方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北方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
董晓华,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2012-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进行免疫与微生物方面研究,首次发现了Pgp3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项研究获得了美国NIH基金和Merk公司的资助。
2014-2016年在苏州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基因图谱研究。
目前正在从事Trim32基因缺失与药物成瘾、Mclk基因缺失与AD相关性的研究。
作为项目主持人,在研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曾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2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
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5部,参译著作1部。
王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药剂学教研室主任,药物制剂专业负责人,药学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担任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学专业委员委员,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神经药理学报》审稿专家。
从事神经药理学,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领域研究工作多年,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教育厅项目课题1项,主持校级项目课题6项。
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科技厅、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校级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12项。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科研论文67篇,其中自然科学研究论文60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篇。
专利2项。
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参编著作1部,参译著作1部。

3.完成和主要在研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学科2021年新申请省自然基金2项,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
目前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表一)。
全年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6篇(表二)。

9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表一承担科研项目 序项目号来源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经 开始结束 负责人 费(万 年月年月 元) 河北 脑多肽改善缺血性脑卒 省自 中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 20212023
1 H2020405298 李炜 10 然基 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蛋 0212 金委 白作用的研究 河北 基于药物体内代谢结合 省自 20212023
2 H2021405021分子对接策略研究白芍郭春燕 10 然基 0112 药效物质基础 金委 河北 基于免疫炎症机制研究 20212023 3省教JYT2021001 吴志刚
4 孕酮抗抑郁作用 0112 育厅 河北 多糖提取物可控制备纳 20212023 4省教JYT2021002米银及其协同抗癌作用王风萍
5 0112 育厅 机制研究 河北 基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20212023 5省教JYT2021013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李亚鑫
2 0112 育厅 PI3K/PKB抑制剂研究 河北 基于结构药物设计发现 20212023 6省教JYT2021014 刘斯斯
2 蛋白激酶B抑制剂 0112 育厅 河北 槲皮素通过ER介导线 20202022 7省教ZD2020135粒体相关信号通路的神沈丽霞
7 0112 育厅 经保护作用研究 河北 黄芩苷PEG-PCL纳米 20202022 8省教JYT2020007 张海红
1 胶束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0112 育厅 河北 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病理 20202022 9省教JYT2020018生理机制及蛋白质组学张元元
1 0112 育厅 研究 阻断CD28/B7共刺激 河北 通路延缓重症肌无力发 20202022 10省教JYT2020022 薛占霞
1 生和发展及影响相关细 0112 育厅 胞因子分泌水平的研究 10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基于“脑-肠轴”构建自 河北 胶束化纳米递药系统及 20202022 11省教JYT2020002 赵丽艳
4 其对ALS转基因小鼠肠 0112 育厅 道微生态研究 河北 BiVO4基光催化剂的制 20202022 12省教JYT2020014备及其在光催化合成亚余秀娟
1 0112 育厅 胺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河北 大黄酚通过Nrf2/HO- 20202022 13北方YB20200161途径减轻小鼠脑缺血王树
3 0112 学院 再灌注损伤研究 河北 从调控线粒体自噬探讨 20202022 14北方YB2020014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王书华
3 0112 学院 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河北 基于雌激素受体介导信 省自 20192021 15 H2019405057号通路的槲皮素神经保沈丽霞 10 然基 0112 护作用机制研究 金委 河北 Mclk1基因缺失介导长 省自 20192021 16 H2019405081寿的调控机制及蛋白质董晓华 10 然基 0112 组学研究 金委 基于PLC-Q-TOFMS 河北 技术和iTRAQ标记定 20192021 17省教ZD2019107量技术的桃红四物汤药郭春燕
5 0112 育厅 靶发现和药靶活性成分 的高通量筛选 河北 苦参碱诱导食管癌 20192021 18省教QN2019071EC109细胞自噬和凋亡刘丰熙
3 0112 育厅 机制的研究 河北 基于结构药物设计发现 20202022 19北方QN2020025新冠病毒RNA依赖的李亚鑫
1 0112 学院 RNA聚合酶抑制剂 河北 基于三维定量构效关 刘斯20202022 20北方QN2020028系的计算机辅助设
1 斯 0112 学院 PI3KαmTOR抑制剂 11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河北 生物法可控合成壳聚糖 王风20202022 21北方QN2020026-纳米银复合介质及其
1 萍 0112 学院 协同抗菌机制研究 表二论文发表情况 序 作者姓作者 发表年 论文标题 发表期刊 备注 号 名 类型 月 PreparationofDiferentBiVO4 CatalystsandTheirPhotocatalytic 第
1 PerformanceintheCoupling 余秀娟 catalysisletters202107SCI 作者 ReactionBetweenAlcohols andAmines Cryptotanshinonespecifically suppressesNLRP3inflammasome 第一Pharmacological
2 刘红彬 202104SCI activationandprotectsagainst 作者Research inflammasome-mediateddiseases RT-03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生物 通讯
3 安芳 军事医学 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 202109CSCD MCLK1对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 通讯中国老年学杂
4 董晓华 202108CSCD 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志 Pgp3对抗LL37杀灭沙眼衣原体 通讯中国免疫学杂
5 董晓华 202108CSCD 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志 通讯河北北方学院
6 TRIM32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董晓华 202104其他 作者学报 InSilicoStudiesofPiperidine DerivativesasProteinKinaseB LettersinDrug 通讯
7 Inhibitorsthrough3D-QSAR, 李亚鑫 Design &202109SCI 作者 MolecularDockingandMolecular Discovery DynamicsSimulation 姜黄素及其纳米制剂在中枢神经 通讯
8 张万明. 神经药理学报202111其他 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 星形胶质细胞与缺血性脑卒中的 第
9 郭子霞 神经药理学报202111其他 关系 作者 PaeoniflorinProtectsagainstANIT- Evidence-Based InducedCholestaticLiverInjuryin 第一Complementary 10 陈历生 202109SCI RatsviatheActivationofSIRT1- 作者andAlternative FXRSignalingPathway Medicine 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的制备及 通讯河北科技大学 11 张万明 202108CSCD 其理化性质 作者学报 12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MechanismofPaeoniflorinon ANIT-InducedCholestaticLiver 12 InjuryUsingIntegrated MetabolomicsandNetwork Pharmacology 第一Frontiersin 陈历生 202108SCI 作者Pharmacology 13 Lysosomeactivablepolymeric 卢凤坤第一Drugdelivery202105SCI vorinostatencapsulatingPD-L1KDfora 作者 combinationofHDACiand immunotherapy 14 槲皮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沈丽霞 通讯中国药理学与202109作者毒理学杂志 CSCD 15 雌激素介导线粒体途径的神经保沈丽霞通讯中国药理学与202109CSCD 护作用 作者毒理学杂志 Neuroprotectiveeffectofcerebroprotein 通讯中国药理学与 16 hydrolysateoncerebralischemia- 李炜 202109CSCD 作者毒理学杂志 reperfusioninjurymice Establishmentofharideind 通讯中国药理学与 17 李炜 202109CSCD ucedmicroglialinflammationmodel 作者毒理学杂志 大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研 通讯中国药理学与 18 李炜 202109CSCD 究进展 作者毒理学杂志 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 通讯中国药理学与 19 李炜 202109CSCD 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毒理学杂志
三、研究生培养 (一)课程改革与思政
1.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思政课程纳入本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学分要求,将思想政治 教育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激发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要求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确保每 门课程中至少1~2个思政教育案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为支 撑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发挥 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协同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 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 13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专业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本年度波谱色谱分析、临床药理学两门课程申报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立项建设项目2项,波谱色谱分析获学校推荐至教育厅。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学科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抓手,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学历层次高,年龄、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爱岗敬业、勇闯敢拼的优秀团队。
该团队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张家口市巾帼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提炼并推广一系列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课程门门讲立德,教师人人讲树人,思政设计进教案,堂堂都有育人点,课内启迪讲艺术,课外延伸讲协同,学生常有获得感,入脑入心入行为的课程思政育人局面。
(二)研究生科研训练学科注重对研究生应进行完整、系统的科研训练,通过“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参与科研及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表三)。
本年度获批两项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2项(槲皮素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对Aβ25-35诱导PC12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戴月英;槲皮素通过JNK对Aβ25-35诱导PC12线粒体途径凋亡的保护机制研究---赵雨薇),卢凤坤同学毕 14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业论文(共载SAHA和siRNA-PD-L1高分子聚合物胶束的构建及其 用于肿瘤协同治疗的研究)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表三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序号 学生姓名 会议名称 报告题目 NationalHealth Comparisonofpreparation
1 王脉 researchposter conditionsofPluronic presentation chrysophanolmicelles 20212nd International workpharmacology ConferenceonEnergy,
2 王脉 approachtoexploredahuang Environmentand Bioengineering(ICEEB oncoloncancer 2021) 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 2021International oforidoninfromRabdosia Conferenceon rubescensbyultrasound-
3 王银月 AgricultureScience assistedextractionand andWaterResource high-speedcountercurrent (ASWR2021) chromatography (三)研究生毕业与就业 2021届共有8名药学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共发表各类 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表四)。
毕 业生8人全部协议合同就业。
就业单位方向以医院为主(表五)。
表四学生发表论文情况 作者 题名 刊名 年 卷 Lysosome activable polymeric vorinostat Drug 卢凤坤encapsulatingPD- 2021 28 delivery L1KDfora combinationof HDACiand immunotherapy 15 期 页码
1 963-972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贾冬雪 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大鼠神经保护作 用及其机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 李兆珍李兆珍李兆珍 李兆珍 邢源张欣欣甄艳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 展远志治疗抑郁症的 药理研究老年痴呆症发病机 制及药物治疗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RT-03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生物学行为 的影响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理 化性质槲皮素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雌激素样 作用研究 神经药理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 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 志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认知障碍专家委员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 医院) 军事医学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20192019 2019 202120212020 甄艳杰 植物雌激素介导线粒体途径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保护作 用的研究进展 神经药理学报 2020 35103333 2019 45423610 19 2285-2288 06 60-63 09 711-712 06 474 2019 76 09 641-645 04 389-399 12 1744-1749 01 40 16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植物雌激素抑制线 中国药理学 粒体途径凋亡发挥 甄艳杰 与毒理学杂2019 33 神经保护作用的机 志 制 中国药理学 槲皮素神经保护作 赵雨薇 与毒理学杂2021 35 用研究进展 志 Neuroprotectiveeffect ofcerebroprotein 中国药理学 史彩云hydrolysateoncerebral与毒理学杂2021 35 ischemia-reperfusion 志 injurymice Establishmentof 中国药理学 haride 安子璇 与毒理学杂2021 35 inducedmicroglial 志 inflammationmodel 大黄对溃疡性结肠中国药理学 郭子霞炎治疗作用研究进与毒理学杂2021 35 展 志 雌激素介导线粒体中国药理学 戴月英途径的神经保护作与毒理学杂2021 35 用 志 10 877
9 644
9 674
9 681
9 655
9 644 姓名邢源甄艳杰曲子妹卢凤坤张欣欣贾冬雪张德进李兆珍 表五毕业生就业情况 就业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上饶市人民医院河北华奥医院有限公司 河北北方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河北华奥医院有限公司邻水县人民医院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17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四、研究生招生根据教育部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研究生招生工作。
招生考试录取制度健全,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指委有关规定,无超范围招生现象。
招生考试命题科学规范,命题、阅卷、复试等关键环节全程录像,管理有序。
2021年报考药学各专业考生共29人,录取10人,录取比例34.5%。
其中河北北方学院生源5名,占50%,其余主要为省内其它院校,张家口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等。
主要毕业于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

五、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1.导师队伍建设为建设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学校制定了《硕士生导师遴选办法》、《研究生导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
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新晋导师资格审查和初步考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终审。
学校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导师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对导师考核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没通过考核的导师将被警告或取消导师资格。
根据国家及河北省的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本校的导师管理条例等文件,并严格执行文件中对导师的管理要求,导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导师带教相关培训。
提高导师的教育思想水平,定期对导师进行导师培训,明确导师的职责权利义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重视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的教 18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育,引导研究生全面发展。
注重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引导研究生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校研究生学院全程监督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导师协助研究生学院做好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期考核、学年考评、毕业鉴定和就业指导等工作。
本年度对导师进行包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新聘导师培训”、“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创新型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应用”等多次相关培训。

2.教学管理学校制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生指导相关制度,包括《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条例》、《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河北北方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二级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等系列文件。
所有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相关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保质保量完成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督促实施,学校将导师是否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作为导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通过《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研究生评教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实施,规范教学过程。
研究生课程主讲教师由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授、副教授,以及教学效果好、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承担, 19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通过常规教学检查、教学运行过程专项检查、领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制度等形式实施监督,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较高。

3.学风建设⑴加强研究生入学学术道德教育。
学校制定了《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对学位授予工作中舞弊作伪行为及相关人员处理办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常态化工作,强化师生的学术诚信观念。
采取发放材料、网络宣传、聘请专家讲授座谈、组织师生观看相关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让师生熟知相关政策,将解读国家和学校有关政策作为新导师和新生的重要一课。
研究生新生入学后,学院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对研究生新生进行入学学术道德教育。
开学第一课”内容包括“学术道德与科研操守——论文写作预警”,“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等。
研究生出现学术舞弊作伪行为的,在各类评优、奖学金评定和学位论文审查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对有关导师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多年来学校、研究生学院及学科组常抓不懈,成效显著,未出现学术不端人员或行为。
⑵将学术诚信作为导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研究生学术诚信作为学院导师带教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制。
对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负有责任的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将对导师作出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
20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⑶组织研究生收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每年学校组织研究生收看该宣讲报告会,会后通过组织师生交流会、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报告会的收看效果。
⑷继续将学术不端监测结果作为学位授予的必要条件,对出现学术诚信问题的导师和学生严肃处理。
研究生所在的培养学院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对研究生培养具有第一管理责任,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预审、评阅、答辩等过程管理环节,对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4.保证生源质量采取措施学校严把招生质量关,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招生目录的审定、复试考核工作;成立由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察小组,负责对招生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监察;制定《入学考试安全保密工作实施细则》、《招生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硕士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保密室工作守则》等文件,并按照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招生过程实行专人专管,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并加大初试笔试科目设计的科学性,全面考核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复试进行更加具有学科针对性的考核内容设置,更准确的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及学科研究潜质。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发挥办学历史长、技术实力强、科研积淀厚的学科优势吸引生源;突出“双导师制”培养特色吸引生源;针对区域医疗人才短缺,明确就业去向,吸引区 21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域生源;严把复试关,择优录取,抓住优质生源;加大新生奖助力度,留住贫困生源。
生源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虽然学位点在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教学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等几个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国家开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们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目前在以下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教师数量偏少,学科平台的创新能力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以及解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2、教师研究方向缺乏凝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3、缺乏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
(二)改进措施
1、构建药学特色鲜明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能与高水平大学对接的药学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一批活跃在药学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以及享有学术口碑和社会声誉的杰出校友,使学校成为省内高端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凝聚高水平药学师资队伍建设师德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师资队伍 22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全力引进一支以院士、国家杰青入选者、学校杰出人才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积极宣传与调研,充分发掘全校的可统筹力量,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青年人才、河北省“333人才工程”等国家和地方人才工程入选者为骨干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努力培养一支优秀学术带头人后备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建设与申报省级教学科研团队。

3、产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密切关注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协同,不断强化神经药理学的基础和优势,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
学科将以提升神经药理学优势发展学科的为努力方向。
创新科研模式,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突出学科特色,积极开展纵向、横向科学研究,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发挥学科优势,服务行业需求铸就药学专业领域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声誉,以培育“懂医精药,善研善成”为使命,着力加强药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科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形成学科和社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增强主动服务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与全国各类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战略合作,持续扩大学校的服务力和影响力。
积极与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快科研成果产出。
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3 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深入医药企业,密切加强与企业联系,为药企解决面临的技术难题。
24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位授予单位 代码:10092 名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 代码:10512022年3月10日
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度建设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河北北方学院始于1945年建立的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198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张家口医学院,2003年合并成立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建设学科,2019年列入河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于1989年开始与河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临床医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
学校现有4家专业实践基地(均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直属附属医院一家,非直属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第一医院是京冀晋蒙交汇区域规模最大、科系最全、设备最先进、诊疗水平最高的三级甲等医院,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河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有创伤中心、冬奥保障国际医疗部、肿瘤研究所、GCP药物基地等。
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1.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学校现有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导师357人(包括河北省人民医院、
2 邯郸市中心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培养基地导师243人),专任教师1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5人,博士学位16人,专任教师生师比2.9:1;研究生导师生师比1.6:
1。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均较合理,各二级学科带头人均为正高级职称,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深厚的科研水平及丰富的带教经验。
1.2严格导师准入,加强导师培训和考核学校制定《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研究生导师条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等文件,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持导师遴选工作。
申报导师条件涵盖师德水平、学历职称、年龄、本领域学术影响力、发表学术论文质量、在研课题的层次和数量、可支配科研经费数目、外语水平等。
过程经个人申请、部门推荐、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研究生部审核、组织专家评议,报请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并表决;导师聘任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决定是否续聘。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导师培训,学校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导师责任与义务、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研究生带教方法、学术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传授,并进行现场交流,不参加培训不许带教。
同时,通过学习国家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历次指示精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条例,提高全体导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导师依法执教、规范执教以情带教能力。
学校制定《硕士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研究生导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明确导
3 师教学、科研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导师考核体系。
导师岗位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导师进行动态调整,优上劣下,坚决杜绝导师带教资格“终生制”。
年度考核重点是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与履行职责情况。
聘期考核每三年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导师的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师在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学事故、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较差(出现过校内或校外评阅人评审不合格经复审仍不合格,或答辩未通过等)、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上级有关部门抽查为问题论文、没有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或其它原因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未参加当年考核者视作不合格导师,取消其带教资格。
1.3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河北北方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河北北方学院学生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等制度文件,不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导师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过程中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开展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导师培训中安排优秀导师传授培养经验,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

4 将立德树人作为导师准入、导师考核的原则条件及第一标准,在导师评价中,建立师德督导多元评价体系,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及仲裁等事宜,实施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定期考核、负面清单等制度,实施一票否决制。
制定导师违规惩罚管理制度,畅通学生、社会、管理部门举报渠道,强化监督。
建立全方位评价体系,将导师立德树人考核结果纳入二级单位考核指标。
1.4科研情况2021年全年共立项各级项目140项,其中省自然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科技厅民生科技专项1项、河北省财政厅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4项、河北省财政厅老年病防治专项4项、河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64(含跟踪项目2项)、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张家口市科技局项目61项。
共获得各级科研资助经费119.0万元。
2021年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10项)。
荣获河北省中医药学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荣获国家职务发明专利8项。
全院共在各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55篇,其中SCI收录56篇,共58个科研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并取得成果证书。

2.研究生培养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落实“教育领先化、管理严细化、运行机制化、态度情感化、服务全程化、工作特色化”要求,
5 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教育、指导、咨询和服务体系,抓好入学教育,扣好“第一粒扣子”,将思政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将思政工作植入毕业就业教育,全力做到教育深入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
强化导师素质建设,明确立德树人职责。
学校出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立德树人职责,提出对导师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求导师以正确政治方向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
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范实践者。
要求导师既要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又要提升研究生思想品德与政治素质,并将立德树人职责作为导师考核体系的首要指标。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多措并举,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严格培养过程及临床轮转过程管理及监督,执业医师资格和住培结业考试直接关系研究生毕业,是研究生关注的重点,学校及各基地通过强化理论学习、规范技能培训、购置专业题库、全真模拟测试等多种途径提升执业医师及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确保研究生顺利毕业;严控研究生毕业出口,加强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培训力度,严格实施学位论文“一查三审”制度,一贯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严格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制度。
近两年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增高,在河北省历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中均
6 取得优异成绩。
2021年学位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首次通过率91%;2021年无学术不端行为情况,全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在教育部及河北省学位办抽检中,无一篇存在问题学位论文,12篇学位论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全年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10篇,其中SCI/EI收录29篇。
学校重视案例库建设,制定了《河北北方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案例编写专项资金,鼓励导师参加学会组织的案例培训会议、积极申报案例库建设项目,将案例库建设项目列入学校重要科研项目的范畴。
2021年我院《鼻窦解剖及导航阅片教学案例编写及临床应用》项目成功获批2022年省级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
学校制定了《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规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建立学术活动基金,对研究生到国外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交流的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学校临床医学毕业硕士研究生,作风踏实,态度认真,一直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一部分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毕业后主动投入到内蒙等西部艰苦地区的基层医院就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推动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虽身处三甲医院,但主动承担下乡医疗及抗击新冠疫情的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凭借自身的精湛医术、医德水平和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在基层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2021年我校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共毕业144人,授予学位141
7 人,就业研究生133人,就业率为92.36%。
其中:到医院就业125人,占总毕业生的86.8%;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占总毕业生的1.4%.
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各环节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规范、透明进行,各级招生部门多措并举确保生源质量,2020-2021年一志愿上线率稳步提升,生源质量明显改善。
课程设置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采用暑期集中授课模式,遴选高年资、高学历教师进行理论授课,确保教学质量。
各培养基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安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加强培养过程监督管理,严把各环节考核标准,实践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实施学位论文“一查三审”制度。
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加强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制度。
严格按照学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落实分流淘机制,2020-2021年未出现分流淘汰情况。

4.研究生招生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政策制定招生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培养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确定研究生招生规模、结构与布局。
同时成立了由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察小组,负责招生全
8 过程的监督和监察。
自2015年招生以来,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报考人数显著增加。
学校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源质量。
针对区域内医疗卫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现状,充分发挥我校临床医学办学历史悠久、技术能力强的特点,结合学科实力、导师科研任务、培养经费额度、带教水平等因素,确定各专业招生指标;利用新媒体、平面媒体,建立招生官方微信平台,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契机,特别是北京联合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宣传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严格执行招生信息公开制度,严把复试关,营造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
坚持品行优先、择优录取,科学选拔,在考察考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着重考察实践操作能力。
2021年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考生共687人,录取256人,录取比例37.26%。
其中河北北方学院生源181名,占70.7%,其余主要为省内其它院校,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承德医学院等。
主要毕业于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相关专业。

5.研究生奖助体系学校历来重视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案例库建设、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优秀硕士论文专项资金、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资金;各培养基地投资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根据研究生培养需求更新医疗仪器设备及模型确保
9 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需求。
学校建立了规范的奖助管理政策和多元化奖助体系。
制定了《研 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硕士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办法,确保奖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各培养基地设立专项资金,为研究生发放助医助研津贴。
2021年发放各项奖助学金近560万元,发放研究生助医助研津贴160.5万元。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学位点经过多年发展,在学科建设上不断向前迈进,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受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人才政策等多种因素所限,学科在引进人才方面相对缓慢,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较大。
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重要奖项较少,科研经费明显偏少。
高学历青年教师引进人数不足,尚需加大高层次及高学历青年教师引育力度,构建更加合理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2.研究生培养同质化需进一步加强。
本学位点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生人数较多,由四个基地进行管理培训,教师带教能力、学生培养质量还存在差异性。

3.研究生国际级国内高层次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及导师科研水平,调动导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导师申报高水平的科 10 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逐步提高专任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中博士学位比例,提高导师指导能力。
加大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及导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在导师队伍中的比例。
形成研究方向明确、科研能力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学科团队;通过引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知名专家以及发展潜力大的博士学位教师作为学术骨干,开展高水准的课题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为导师提供国内外培训、交流机会,提高带教能力和科研能力。

2.加大对各基地研究生导师的培训与考核力度,持续完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细化临床技能教学课程建设,加强学生临床思维培养,推进教考分离,以促进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3.进一步加大研究生高层次学术交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同时有计划地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培训、课题研究或高层次国际交流项目。
11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河北北方学院代码:10092 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名称:中医 代码:1057 2022年3月10日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学位授权点发展史 学校2014年获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根据中医专业学位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制定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认定办法》,并根据该办法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遴选了石家庄市中医院和秦皇岛市中医医院2所医院作为中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2015年开始招生,中医专硕现有导师112人,在校研究生185人。
2019年通过中医专硕专项评估。
石家庄中医院2020年获批省级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

2.中医专硕学位领域与特色 中医专硕专业学位下设了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眼科学七个方向。

(1)中医内科学本学科实力雄厚,以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重点培育专科、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建设中医专科为平台,以省市级名中医为引领,师资梯队结构合理,长期从事内科常见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本学科历年承担了省级、厅局级等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获厅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学科研究中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在肾病、肿瘤、呼吸、消化、心血管、脑病、内分泌、血液病等方面具有优势。
已毕业研究生4届。

(2)中医外科学本学科为我校优势特色学科,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其中皮肤科和肛肠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脉管科是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现已发展成为有较大规模,人员结构较为合理,设备先进、齐全,省内同专业中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科。
在学术理论、技术力量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3)中医骨伤学中医骨伤学是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和市重点发展学科,本学科注重发挥传统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路线。
在治疗四肢脊柱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运用“中药、细胞调控疗法”配合“血管移植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有独特疗效。
重视治疗中利用手法整复、中药、功能锻炼等中医传统疗法,提倡无创、微创理念在骨科的运用,取得了满意疗效。

(4)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是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设有“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工作室”、“田淑霄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本学科在”整体观”和“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通过内服中药及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构建从预防到治疗再到调理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诊疗模式,在不孕症、慢性盆腔痛、月经失调、绝经前后诸证相关疾病、痛经、中医保胎等优势病种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5)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主要依托针灸科、推拿科和康复科3个科室,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为主旨,坚持中医传统特色治疗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坚持传统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为一体,设有“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针灸传承工作室”“全国筋膜内热针临床教学 基地”“美式整脊临床教学基地”。
其中针灸学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

(6)中西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市级重点学科,本学科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医,坚持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先进理论和诊疗技术,对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在在治疗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脾胃病、内分泌、肾病等方面方面有突出优势。

(7)中医眼科学中医眼科学是特色学科,技术力量配备合理,设备齐全,可以开展多种中西医诊疗项目。
特别是针对干眼、小儿睑板腺囊肿、过敏性眼病、睑缘炎及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虹膜炎、眼外肌麻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眼病,已经形成临床疗效显著的眼科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3.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基地石家庄市中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皮肤科、 针灸科、脑病科、肛肠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脑病科、皮肤科、肛肠科、护理学、针灸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针灸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科7个(脾胃病科、肛肠病科、心病科、脑病科、脉管科、肾病科、治未病科),市重点中医专科和市重点发展学科17个(肛肠科、中医心脑血管病防治专业、中医肛肠科专业、中医心脑血管病防治专业、中医皮肤科专业、肺病科、妇一科、糖尿病科、肿瘤科、老年病科、高血压病科、骨伤科、药剂科、治未 病科、外科、急诊科、康复科);国家重点研究室1个(痔病外治法重点研究室),省级重点研究室2个(皮肤外治特色疗法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心病淤毒证重点研究室);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6个(邢月朋、薛芳、王淑玲、田淑霄、郭纪生、张士舜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省级名中医工作室3个(刘真、郭光业、于慧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院士工作站1个(石家庄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
培养基地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内分泌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及培育专科2个(肿瘤科、治未病中心),省级重点中医专科3个(脑病科、肛肠科、皮肤科),市级医学重点、重点发展及特色专科8个(脑病康复科、脾胃科、检验科、肺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省级重点研究室1个(河北省中医药中风病重点研究室),市级重点研究室1个(秦皇岛市消渴病及并病重点研究室);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范振域名中医工作室、李淑荣名中医工作室),省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周潮名中医工作室、张学新名中医工作室)。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1.1师资队伍结构 2021年中医专硕师资队伍,共计576人(含行业教师514),其中正高级109人(19%),副高级157人(27%),中级290人(50%);具体博士学位22人(4%),硕士学位346人(60%);60岁以上18人(3%),46-60岁152人(26%),36-45岁246人(43%),35岁及以下160人(28%)。
1.2导师与学生比例2021年底中医专硕导师112人,其中校内25人,基地87人, 在校中医专硕研究生185,比例为1:1.65。
1.3导师队伍组成与结构
(1)导师队伍职称结构主任中医师(教授)68人,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44人,高级职称100%。

(2)导师队伍学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硕士学位者48人。

(3)导师队伍年龄结构31-40岁的8人,41-50岁的54人,51-60岁的50人。

(4)各领域导师团队建设情况中医内科学方向导师46人,其中正高34人,副高12人;中医外科学方向导师17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8人;中医妇科方向导师9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4人;中医骨伤学导师13人,正高6人,副高7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导师15人,正高10人,副高5人;针灸推拿学导师10人,正高3人,副高7人。
中医五官科学2人,正高1人,副高1人。

(5)学校与基地导师比例2021年底中医专硕导师112人,其中校内25人,基地87人,学校与基地导师比例为1:3.48。
1.4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行业导师选聘、双导师制落实(1)2021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导师遴选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条例》,按标准对导师进 行选聘,目前已经完成初选。
2021年中医专硕新遴选13名导师,石家庄市中医院4名,秦皇岛市中医医院2名,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1名,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3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2名,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1名。

(2)导师培训为营造培训氛围,学校结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宣传表彰活动,统一划定时间作为导师培训周,各培养单位在培训周内根据各自工作实际,自定时间、自主组织新导师集中培训。
2021年围绕“导师立德树人”、“学术道德建设”两大主题。
各培养单位组织导师集中学习了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及学校印发的《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等文件,深入学习全国、省和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此外,为提高导师住培和科研水平,不定期开展了住培培训”和“科研课题申报”的培训,2021年组织了11次导师培训,共计389余人次。

(3)导师考核严格落实《研究生导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意见》,对导师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重点是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与履行职责情况。
聘期考核每两年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导师的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并结合聘期年度考核进行全面考核。
师德考核放在导师考核首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考核合格者方可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2021年中医专硕进行导师考核,其中101名导师,1名导师年龄超龄(杜俊宝),1名导师未提交导师考核资料,均不进行下一轮带教,其余导师考核合格。

(4)双导师制落实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导师队伍由培养基地导师(一导)和校内专业学位导师或行业导师(二导)组成,前者全面负责学生的科研工作和临床实践工作,后者协助一导指导研究生的开题、答辩和论文工作。
学院定期组织“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交流会”,并组建“硕导微信群”,促进导师之间的沟通合作和经验交流。
1.5导师科研情况2021年,本专业导师发表论文45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4篇;获专利4项;获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新承担课题厅局级16项;在研科研课题80项,经费总数299.304万元,人均科研经费2.67万元。

2.投入及奖助情况2021年学校划拨基地95.8125万元用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包括教学补贴、奖励、教学设施改善、进修培训、带教补贴等开支。
同时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79.9万元,覆盖学生比例100%。
此外,基地自行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基地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29万元。

3.人才培养3.1.注重思政教育
(1)构建“中医魂·国风情”育人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融通、五个模块、四个通道、两个依托”。
一个中心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两个融通是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融通;五个模块分别是教育引领、技能训练、人文培育、文体审美、互联互 通;四个通道是中医药文化的挖掘、传授、传播、传承;两个依托分别是“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

(2)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在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意见》《课程思政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确保每门课程中至少1~2个思政教育案例,强化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2021年《中医经典医籍》被评为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打造研究生党支部“思源”品牌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指导,以创新的“井字”党建工作模式为路径。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守初心,思学习之源;二是爱心义诊,情系百姓,思职业之源;三是开展临床病例辨析大比拼活动,思专业之源;四是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学素养,入脑入心入行,思能力之源;五是听专题讲座,领科研精神,思学术之源;六是行遵师重道,强医德医术,思传承之源;七是善做好人好事,参加志愿服务,思服务之源;八是红色走访,奋进新时代,思使命之源。
“研究生党支部井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立项2019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GXDJ2019B164),并于2020年获河北省党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
2021年10月研究生支部教师蔡嘉鑫党建课题《探索互联网+党建有效模式》获河北省党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发表党建相关论文2篇:
(1)蔡嘉鑫,王莹等.探索高校“互联网+党建”有效模式-以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例[J].中外企业文化,2021(01):155-156;
(2)蔡嘉鑫.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 升实践的研究[J].决策探索,2021年7(中)期:39-403.2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等课程改革
(1)注重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一是构建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培养目标融入专业培养方案中,在教学中突出课程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形成以专业课为主、全方面渗透的教学模式。
开设了《医学法律法规》《医学人文关怀》,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规范临床中的诊疗过程;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二是以住院医师规培、师承教育和社会实践为依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通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学习、社区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等,将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实践活动、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

(2)构建了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良好职 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中医临床医师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既突出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注重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经典传承。
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经典》《临床科研方法》《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法律法规》,重在强化中医经典、法律意识和医患沟通,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理法方药综合运用和医患沟通能力。
专业课为《中医经典医籍》《名医学术思想传承》以及中医内、外、妇、儿研究进展等课程,共计5学分,重在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知识和技能,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医认识,和诊疗能力。
选修课为《循证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医学 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学术讲座》等,至少修够5学分,注重与医学学科交叉和科研思维训练,特别增加了传染病防治的相关内容。
名医学术思想传承,18学时,名老中医药专家对中医理论有着深刻的认识,经历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医药学特有的重要的智力资源,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和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
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内、外、妇、儿及中药方面及中药运用方面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
旨在从临床实际出发,进而指导临床,应用于临床。
中医内科学治疗研究进展,36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缺血性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消渴病、高血压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旨在研究生阶段能把内科疾病理论知识、临床技术及诊疗思维融会贯通,为以后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一定基础,为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做准备。
中医外科学治疗研究进展,18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疮疡、皮肤性病、骨质疏松症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旨在研究生阶段能把外科疾病理论知识、临床技术及诊疗思维融会贯通,为以后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一定基础,为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做准备。
中医妇儿科学治疗,18学时,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医妇科性激素六项的临床应用和妇科急腹症及血症临床诊断思路。
初步具备基本的中医妇科临床思维及科研思维;小儿推拿、流派以及小儿咳嗽 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将本科期间所学习的疾病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
3.3研究生案例教学 临床基地石家庄市中医院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均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临床科室按照培训标准,每月组织住培和专硕学员进行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科室开展的疑难病例讨论、术前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均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参加。
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所应用的病例均为学员所在科室相关且较为典型的常见病、多发病。
通过每月的教学查房和教学病例讨论等,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而真实的案例,对于相关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加深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疾病的理解也更加形象与深刻,对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们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诊疗能力,对培养合格的临床专业性中医医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案例库建设:学校重视案例库建设,鼓励和支持导师建设案例库,2021年新增了7个校级案例。
同时还鼓励导师借助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相关案例资源进行授课,从而拓宽案例的建设,提高案例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4实践教学与职业教育衔接情况 根据《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培养和轮转安排严格按照《河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执行。
第一阶段为通科能力训练,在中医各专科轮转培训24个月,培养中医临床工作能力。
第二阶段为专科能力训练,专科轮转9个月。
同时开展跟师学 习,每周不少于半天。
通过跟师门诊,参加教学查房、主任查房、病例讨论、科室小讲座,直接管理病人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病历书写、门诊接诊、技能操作、制定治疗方案等能力。
研究生各科室轮转完毕后,由科室对其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出科考核成绩作为临床技能培训平时成绩的依据;年度考核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考核研究生年度临床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完成培训内容的时间和数量;硕士生完成轮转后,参加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毕业综合考核,成绩作为研究生临床能力结业考核成绩。
本年度2018级60人,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为100%,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3人未通过;2019级60人,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为100%;2020级60人,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为96.67%(58人)。
3.5教学改革 2021年李刚老师《以得才兼备为导向的﹤经典医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李浩杰老师《基于中医临床决策为向导的中医外科案例库检核及应用》成功申报校级教改课题。
3.6研究生学术交流 2021年基地共主办或承办17次学术会议,另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37个学术会议。
3.7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20级学生曾伟祎同学荣获2021年省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周聪《外用万应膏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效果的临床观察》荣获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
3.8研究生授予学位中医专硕培养方案规定,硕士生完成课程学习,修满学分,通过 临床能力综合考核,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可向学校提出申请授予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2021届学生毕业论文,均为“同意答辩”,通过率为100%;1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篇论文顺利通过河北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
2021届学生60人,专业学位授予比例为95%(57人)。
3.9研究生招生情况 严格执行《入学考试安全保密工作实施细则》《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公平公正。
2021年中医专硕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数量290人、录取比例17.24%、录取人数65人,其中河北省58人、河南省2人、安徽省1人、北京市1人、湖南省1人、上海市1人、四川省1人。
生源质量逐步提高,特别是中医内科方向,最低分高于全国录取分数线近20分。
3.10研究生就业情况2021届毕业生共计60人,就业52人(87%),其中34人签订 协议,未签合同就业的18人;未就业的8人(13%)。
据调查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尚未找到满意单位。
3.11学风建设(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开展、学术不端行为) 学校重视导师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制定了《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管理办法》等文件; 每年召开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项会议,并在导师培训会上重点解读相关文件;建立学位论文“一查三审”制度予以监督。
本年度无学术不端行为。
3.12保证生源质量采取措施等 自2015年起录取质量和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通过广泛宣传,采用差额复试,合理把握调剂政策等途径,生源质量较之前有了提高。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问题
(1)导师科研水平和能力不高,学术与学绩一般;中青年教师领 军人才不足,需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2)特色不突出。

(3)规培通过率不高,就业率不高。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优化导师队伍结构,进行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 学术骨干3层人才梯队建设;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为导师提供国内外培训、交流机会,努力提高导师临床带教和科研能力,鼓励导师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继续凝练特色,以中医临床胜任力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案例库建设力度,注重中医思维训练和中医临床能力培养。
加大学生科研培训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3)强化规培考核,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2022年3月10日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位授予单位----------------------------- 代码:10092名称: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代码:0951 2022年2月10日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概况河北北方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9月由张家口医学院、张 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和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三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是河北省西北部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省属本科院校。
学校扎根塞外,艰苦办学,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确立了“崇德求是,博专致用”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吃苦、上手快、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农业教育源于1923年肇建的“察哈尔实业学校”(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
近百年来,学校立足河北、辐射京津晋蒙、面向全国,把培养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朴实的校风、学风,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了3万余名农业科技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第一批“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单位;农学专业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农学团队为河北省级教学团队;成就了诸如全国知名养禽专家朱元照教授、“塞北兔之父”杨正教授、省长特别奖获得者徐长金教授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被誉为冀西北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
学校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014年获得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2018年通过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至2021年底,已为社会培养127名农业硕士高素质应用人才。
(一)学位点方向(专业领域)目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食品加工与安全、畜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和农村发展六个领域。
农艺与种业领域包括园艺、草业、种业三个方向。
涉及主要农作物、园艺作物、草业及其相应作物的种子和种苗全产业链生产、经营和管理。
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包括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两个方向。
涵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土壤改良与培肥、肥料加工与施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业环境监测评价与污染治理、农业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植物有害生物及其防治、外来入侵生物及其防控、植物有害生物分类、现代植保和施肥装备研发、植物检验检疫、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及管理体系创新等方面。
主要为土壤肥料、植物保护领域相关行政部门、行业与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培养精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涵盖果蔬产品、畜禽产品、粮油食品加工,以及农产品贮藏保鲜、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等方面。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畜牧领域设置养殖方向,涵盖动物生产、动物繁育原理与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动物生产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掌握牛、羊、猪、鸡等主要畜禽的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高层次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为畜牧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设置农业信息技术方向。
通过信息技术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
主要为农业信息化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农村发展领域设置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主要培养能够掌握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发展规划等学科的农村发展理论和知识,能够运用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农村发展问题,尤其是对区域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的实践型、应用型和专业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建设与发展农艺与种业领域依托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农学专业,“农学、园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河北省高等学校农业创新高地,和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省级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培养方向:①园艺方向:掌握园艺作物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园艺类农艺与 种业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地方等工作的能力;②草业方向:依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草业创新团队张家口综合实验推广站等国家、省厅级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培养方向:掌握草业科学的框架、草地的各种功能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界面理论,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草地,具备从事生产与管理、技术与推广、经营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③种业方向:掌握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植物种业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等作为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该领域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科研条件优越。
目前已形成多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①作物养分资源管理相关研究;②蔬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③观赏植物抗虫机理研究;④谷子、小麦等作物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⑤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⑥昆虫化学生态学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张家口市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张家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等校内学科平台及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该领域获得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①研究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利用、特色果蔬贮藏保鲜,研究 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的迫切问题。
②以当地特色农产品、野生果蔬为研究对象,开展食品的营养价值评定、天然产物中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技术、功能性评价等研究,开发营养保健功能食品新产品。
③以农业安全生产为目标,开展农药、兽药、违禁添加物等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检测识别机制及技术研究,保障食品安全。
畜牧领域坚持以“突出重点,适应需求,凝炼特色,注重创新”为基本原则推进本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
依托省重点发展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不断加强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高效养殖岗、河北省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肉鸡疫病防控岗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创新团队建设等特色产业团队建设,注重坝上长尾鸡、北京油鸡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保护、创新与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制定多项地方性标准以及养殖规范。
依据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不断推动原有研究方向的拓宽,并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做出积极探索,强化不同研究方向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创立以综合型和应用型为特色的发展方向。
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为适应未来生产实践需要打下基础。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位点方向为智慧农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智慧农业领域已形成鲜明特色并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基于AdHoc网络的精准农业信息安全传输研究”、“有机蔬菜的质量监控与可信电销网络系统的建立”等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
部分课题成果与张家口中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在张家口坝上部分地区实现产业化。
近5年,该领域承担农业推广项目10余项,总经费1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2部,获各类专利10余项。
农村发展领域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教学内容能够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在论文研究方面要求选题应来源于农村发展实践中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整体上符合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导师配置方面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基地导师组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科研经历丰富,其中13名校内导师中有9人为教授,4人为副教授;校外导师中4人均为正高级,从事与农村发展领域相关的工作,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实践。
农村发展领域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体现三大特色,一是知识体系的设置顺应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理论探讨农村与区域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制度与政策等问题。
二是导师团队科研方向聚焦于农牧交错带、京津冀区域等特殊区域“三农”问题。
三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农村发展需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 (一)师资总量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出台了《研究生导师条例》,严格规定导师遴选条件及标准,明确定期考核制度,持续开展入职培训和指导过程培训,实现了导师队伍建设工作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
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硕士专业现有校内、外导师、行业专家、骨干教师总计16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人,占教师总数62.7%;副教授56人,占教师总人数33.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计66人,总数占教师总人数39.1%。
人均工作年限24年以上。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国家和省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
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与措施,实现农业硕士导师录用、聘任、晋升、考核和待遇等方面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学校遴选研究生导师以硕士点的研究生教育需要为前提,根据硕士点的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和导师梯队的建设要求,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通过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遴选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导师。
在导师选择方面,认真执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既弥补高等学校导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又便于对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兼职导师的聘任除了对职称的要求外,还对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承担研究课题情况提出要求,重点考虑实际指导能力和水平。
(二)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科研硕果丰富2021年主要承担科研项目63项,其中在研课题32项,已完成31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0项,省级青年基金3项;累计经费达1144.2万元。
2021年发表学术论文79篇,SCI类12篇,CSCD核心库、核心来源1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0篇,其他类型25篇;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9篇,通讯作者身份发表40篇。
科研获奖2项,获得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
涉及知识产权项目3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动植物新品种证书10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
在研究生交流学习方面,为激发研究生求知热情,明确研究生阶段发展目标,促进学术交流,增强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相统
一。
农业硕士专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
2021年,派送多名师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会议等各级会议、报告、讲座等70余场次,取得了丰硕成果,提高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
于苗、杜乾同学分别在2021河北省食品学会年会暨京津翼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上做了题为《分子印迹在喹诺同 药物中的研究进展》和《黎麦抗氧化肽研究进展》的报告,方博和谢卓言分别在2021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林牧渔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做了题为《“双碳”目标下京津冀西北部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和《“双循环”新格局下京津冀西北部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的报告。

三、研究生培养过程 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硕士专业是河北省在冀西北重点布局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该专业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立足河北、辐射京津晋蒙、面向全国,培养身体健康、思想道德品质好、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农业、综合职业技能高的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人才培养水平常年保持在省内前列,成为农业行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持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一)将课程思政的概念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核心课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将思政课程纳入本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学分要求。
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激发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要求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确保每门课程中至少1~2个思政教育案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如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推出的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围绕教学资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课程改革,将思政点引入教学中:讲授《食品安全案例》课程时,用“量变到质变,凡事都有度”的思政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地对待食品中的污染物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讲授《食品加工与贮运专题》课 程时,教育学生明白“爱粮节粮,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授《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课程时,通过回顾重大食品安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影响食品安全性的根源性因素是食品生产者“不诚信”,并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作为新时代的食品专业研究生应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诚信守法,做“懂法、守法”的“食品人”。
经过多年打磨和积累,农业硕士思政教育成效明显,学生政治素质明显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二)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案例教学、专业实践和交流学习,推进产学结合 在案例教学方面,积极推进案例库建设,案例素材完全来源于生产实践,体现领域内重点问题和行业需求,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客观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对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
目前,已有1个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6个省级案例库建设项目和3个校级案例库建设项目获得立项资助。
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蕴藏在案例中的理论知识和有效可行的实践做法,将理论知识、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等要素统一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出了参与型、竞赛型、活动型和实践学习型4种案例教学模式。
在专业实践方面,体现三结合原则,即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
实践方式较为灵活。
一是进入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实践锻炼,并由实践基地导师负责指导教学。
目前,已建成30余个实践基地以及10余个校内实习基地,此外还建有3个跨地域联合培养基地。
实践基地数量充足,学科分布合理,可 满足各领域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要求。
二是依据培养方案,结合基地实际,制定研究生在基地的培训细则,并明确培养考核要求,要求实践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训练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专业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向所在院系进行汇报,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三)压实各方主体责任,认真谋划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按照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及各领域的培养方案,研究生须满足如下条件才可获得学位: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研究,考核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授予标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以河北北方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省级及其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本人专业相关且字数在2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
在学位授予方面,论文答辩是重要环节。
2021年受疫情影响,为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答辩工作,结合防疫工作要求,农业硕士专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组织答辩并紧紧围绕以下几点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做好事前筹划和合理安排,细化工作预案,做到有备无患;二是保证网络答辩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与现场答辩保持同等质量;三是确保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质量,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四是关心关爱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困难,加强人文关怀,尤其增加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经过各领域的共同努力,2021年共有48名研究生获得学位,学位授予工作顺利完成。
(四)积极推动研究生就业工作,就业率和就业单位质量逐年提升,受到社会好评 为全力保障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顺利就业,认真分析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精准帮扶,有序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通过精准摸排就业情况、推送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作用,2021年实现100%就业率。
48名毕业生中2人升学深造,4人自主创业,42人就业,就业单位中以机关事业、大型企业为主。

四、研究生招生情况 (一)招生选拔根据教育部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研究生招生工作。
招生考试录取制度健全,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指委有关规定,无超范围招生现象。
招生考试命题科学规范,命题、阅卷、复试等关键环节全程录像,管理有序。
学校农业硕士生源充足,生源质量逐渐提高,结构改善明显。
2021年我校招收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食品加工与安全、畜牧、农村发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等6个领域的农业硕士,报名人数为207人(其中全日制167人,非全日制40人),录取人数为61人,其中全日制55人,非全日制6人,录取比例为29.47%。
(二)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1年,在研究生学院研招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及全力支持下,通过监审室的全程监督,研究生学院研招办坚持严格公开、公正、公平招生工作纪律,通过出台吸引优质生源激励政策、实施精细化招生措施、开展多途径招生宣传、规范复试工作流程,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总体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全部统考录取的61名考生,初试成绩超 过国家复试线10分以上,占90.16%,较去年略有下降,其中超过国家复试线30分以上的考生41人,占67.21%,较去年提高了9.21%(其中超过国家复试线50分的考生共28人,比去年增加了25人;超过国家复试线100分以上的6人)。
在全部录取的61名考生共来源于26所本科院校,有3名考生本科院校为211、双一流院校(其中2名考生本科毕业院校为双一流高校),占12.33%。
二是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所有调剂考生的第一志愿均为农业专硕,比例为100%,比去年提高了75%,生源质量提高、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我校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严格执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
为建设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学校制定了《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遴选办法》、《研究生导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
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新晋导师资格审查和初步考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终审。
学校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导师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对导师考核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没通过考核的导师将被警告或取消导师资格。
导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导师带教相关培训。
研究生培养严格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并设立导师组,导师组包含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
行业导师选聘主要从各基地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选聘,选聘条件与校内导师选聘条件相同。
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研究生合作培养协议,基地导师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并与校内导师共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指导。
(二)严格执行研究生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学校制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生指导相关制度,包括《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条例》、《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河北北方学院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河北北方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二级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等系列文件。
所有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相关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保质保量完成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督促实施,学校将导师是否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作为导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标准引领、体现特色,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学校2015年、2018年、2020年分别制定和修订了农业硕士各领域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对高端农业人才的需求,坚持“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宽、厚、新、实”为原则,充分考虑不同领域农业硕士的培养特点。
培养方案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论文写作三位一体的的培养方式,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领域主干课)、实践教学、专业选修课、专业补修课五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若干课程,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培养全过程,规定研究生在实践基地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
各领域培养方案培养环节完备,对实践教学、论文选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
(四)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健康学术氛围。
⒈将学术诚信作为导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研究生学术诚信作为学院导师带教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制。
对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负有责任的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将对导师作出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
⒉加强研究生入学学术道德教育。
研究生新生入学后,学院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对研究生新生进行入学学术道德教育。
开学第一课”内容包括“学术道德与科研操守——论文写作预警”,“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等。
⒊组织研究生收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每年学校组织研究生收看该宣讲报告会,会后通过组织师生交流会、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报告会的收看效果。
⒋继续将学术不端监测结果作为学位授予的必要条件,对出现学术诚信问题的导师和学生严肃处理。
研究生所在的培养学院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对研究生培养具有第一管理责任,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预审、评阅、答辩等过程管理环节,对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⒌保证生源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提高生源质量、打造精品研究生、推动学科建设更上台阶”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教师和研究生充分利用各种学术交流机会,宣传学科的优势和特点;二是制定对一志愿考生的奖励和各种倾斜政策,鼓励考生一志愿报考;三是建立快速反应的信息传输渠 道,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期间根据工作需要延长在岗时间,及时回应考生关注的问题,提供细致周到的咨询服务;四是严格规范招生程序,杜绝违规操作,研究生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过程指导和监管,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提高研究生师资队伍德育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本项工作与研究生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加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现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基层党支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研究生辅导员非常重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利用自身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合作,开展思政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本专业多名辅导员被评为“冀青之星”。
多名辅导员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本年度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⒈导师科研成果较多,但国家级研究项目、应用性成果转化项目和科研获奖偏少,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⒉传统的研究生教学方式、方法仍占据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地位,不利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⒊部分领域存在校外实践基地不足且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改进建议和思路举措⒈凝练特色、优化专业领域。
减少招生领域数量,发挥强势领域实力,进一步提高专业领域水平、办出特色。
⒉多措并举、提升学科科研水平。
建立学术产出的考评和奖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加强科研团队的培育,激励团队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并服务农业硕士的培养。
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为任课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应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农业硕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案例库建设,引导教师运用鲜活案例库开展教学工作。
⒋拓展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各领域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在稳固现有基地基础上,拓展更多实践基地,力争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实践岗位,因材施教,培养更高质量的社会需要人才。

标签: #c盘怎么分盘 #csgo #文件夹 #csgo #格式 #命令 #分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