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学时代已经到来,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怎么样

网络教育 7
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Tel(押010)82614599 思考 主编:钟华编辑:陈彬校对:王心怡E-mail押daxue@
7 第一步。
作为回报,Udacity会提供一系列得到 网络大学时代已经到来 各大科技公司认可的证书。
而且他们承诺会向自己的伙伴公司推荐这些学生。
换句话说,至少目前为止,无论是edX还是Udacity,其提供的都不过是一份或多份证书。
但可想见,在现在或是未来,如果想获得学 历证明或证书,学生为所选修的课程或考试支 我们处在一个网络化时代。
正如全球化带动的 付基本的费用,应该在情理之中。
教育领域全球化一样,网络化带给世界的一个巨大
变化,就是带动了教育的网络化和国际化。
在网络化 MOOCs:引发变革的新型网络教育模式 时代,美国一马当先,利用其绝对的技术优势,将传 统的远程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和广度,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大学时代,已经大踏步地 无论是Udacity、Coursera还是edX,其建设的都被统称为免费的“大规模网上课程”(简称为MOOCs)。
而正是MOOCs,引发了美国 向我们走来。
高等教育的大变革。
有学者考证,MOOC一词最早出现于 2008年,源起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开设的
门课程。
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中,有25位是交学 费的,还有大约2300位学生接受网上免费学 习。
后来,这种形式被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和 纽约市立大学的两位教授接受,并用到课程教 学当中,从此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当然,MOOCs真正发扬光大还是2011年 的秋季,这也与特龙教授的网络课程有关。
而 之所以说MOOCs改变了高等教育,是因为它 使高等教育变得触手可及,在普通人和名校名 师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正如很多媒体所报道, 姻郭英剑 百万上千万的学生。
育中的作用。
抓住当下,放眼未来,应该是两所
过去在印度与中国,人们很难想象能不出国门 Udacity: Udacity与Coursera虽然都是商业性运作,但前者是独立运作,后者则是与名校联手。
名校考量的主要因素。
聆听世界名校的名师讲座。
而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而且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难怪加州 横空出世的“21世纪大学” 虽然都推出免费网络课程,但“Coursera”似乎更受大众欢迎。
或许正是由于它所开设的课程 网络课程学习能获得证书吗 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伯格诺说,“我相信,它(MOOCs)将从根本上使教育发生彻底变革”。
2011年下半年,斯坦福大学教授、计算机都是来自名校的知名教授,这就使得Coursera 学习网上课程能获得什么证书,这应该是 据悉,尽管现在大学生还无法从这些课程 学家特龙在学校开设了一门免费网上课程“人的发展极为迅速,注册人员呈几何数增长。
截学习者和社会所关心的。
中获得学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学修课程的热 工智能”,谁知竟然有超过16万学生和网民选至今年8月16日,已经有来自196个国家的 就edX而言,完成课程学习者可获得一份情。
据edX负责人介绍,今年春季有来自160个 修,这使特龙一举成名。
今年1月,特龙宣布离108万学生至少注册了他们的一门课程。
含有课程考试分数的证书,但没有学分。
U-国家的154000余名学生注册了MIT开设的首 开斯坦福,和同样辞去弗吉尼亚大学终身教职 Coursera所开始的课程也要远远多于dacity宣称,学习他们的网络课程也要付出辛门课程。
尽管只有7100名学生通过考试,但这 的埃文斯教授等人一道,专门发展一所名为Udacity,领域极为广泛。
预计到今年秋季开学,勤的汗水。
而通过一门课程考试也会像普通大个数字也要比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数多许多。
“Udacity”的私立教育机构,其建设目标是要推他们所开设的课程会超过100门。
其发展势学课程一般富有挑战性。
当完成一门课程后, EdX的首任主任、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 行教育的大众化,号称“21世纪大学”(21st头,已经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
学生可获得一张来自任课教授签名的证书,上智能实验室主任阿加瓦尔表示,已经有120 CenturyUniversity)。
今年2月,Udacity推出了成立后的两门 EdX: 面会标明其达到的程度。
这份证书是免费的。
如果参加一般的网上考试,学生需要为此支付 多所高校表达了加入edX协作体的兴趣。
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重整教育,在世界范 免费课程。
迄今为止,他们已发布的课程有十余门,吸引了超过20万网上学习者。
防止网络教育过度商业化的教育平台 一定费用。
该公司宣布,从8月24日起,如有学生愿意,可参加由电子考试公司Pearson 围内和校园内部同时强化质量、提高效率和扩大规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 Udacity宣称自己推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学 由于担心网络教育的过度商业化发展,在VUE提供的课程考试,但需花费89美元。
高校加入类似edX的协作体中,也会更加推 习体验。
学生可在此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两家公司成立后不久,2012年5月2日,哈佛Udacity方面认为,这是迈向获得大众认可的动MOOCs的进一步发展。
也可与世界知名大学教师一道参与研究项目,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宣布结成非营利性合作 而且不是通过冗长而又枯燥的授课方式进行。
伙伴关系,联合发起了名为“edX”的网上课程 在这里,学生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网络课程当然主要通过视频课程学习。
但 现在的视频课程已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课,而是带有隐形字幕,可随时根据需要调节,加上与 系统,由两所名校联手提供免费的网上课程,搭建共同教育平台。
据悉,该系统是专门为网上学习而设计的。
两所名校强强联合,利用各自悠久的历史 作者手记 传统大学会消失吗 课程相关的小测验和课后作业,形成一种被称为“在做中学”(learnbydoing)的模式。
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站上申请注册,并可以根据自身学习进度进行考试和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
这是它的便利和独特之处,也是现在的网络课程特征之
一。
Coursera:走商业化发展道路的网络教育机构 就在特龙教授忙于讲授公开课并开创教育机构的同时,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同事宁教授和科勒教授也在忙着近乎一样的事情。
2012年4月,他们成立了名为“Coursera”的营利性教育科技公司。
该公司宣布其目的是为有所追求的学生免费提供最好的教育,现在并不追逐盈利。
他们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名校培养的不只是成百上千的学生,而是成 传统及优势学科,试图创建一种新型网上学习 模式。
两校各自的课程设置分别为Harvardx和MITx。
他们希望借此也可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技术在当今学习(包括校园学习与网络世界)中的作用。
而就在不久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加入了进来。
实际上,最早发起“edX”的是MIT。
该校在去年宣布,要推出一项公开的网络学习计划,就叫MITx。
该项目的第一门网上课程于今年3月发布,吸引了约12万学生注册学习,其中有1万人参加了期中考试。
据报道,目前两所大学双双投入3千万美元,要在今秋打造首批5门课程。
EdX的目标是为不同年龄、不同国别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可以从名师那里学到知识和人生智慧。
但两所大学的负责人也都表示,edX不仅是为搭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学习者社区,也是为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在教 毫无疑问,网络大学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大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一个人,无论是谁,通过一部联网电脑和一个摄像头,就 能学习和授课,而且可以与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学习,通过学习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起来,这是过去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那么,网络大学时代会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是当下美国教育界争议不断的热门话题。
因为对于传统大学来说,有一个问题是必须面对的:如果学生能免费在网上获取高水平学术资源,高校就必须向大家说明,他们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要为此付出高额的学费? 特龙教授更是大胆预言,50年后世界上只会剩下10所大学在传递高等教育。
这当然给人危言耸听的感觉。
但网上课程的飞 速发展,既极大地推进了传统远程教育,拉近了人们与世界名校的距离,也改变着人们对传统高等教育的看法,则是显而易见的。
看过电影《黑客帝国》的人都知道,主人公墨菲斯给尼奥拿出了一红一蓝两粒药片,要其作出选择。
选择红药片意味着走向现实世界、面对真相,选择蓝药片则意味着可继续停留在想象世界中。
当谈到自己离开斯坦福的原因时,特龙,这位在斯坦福名噪一时的教授说,自从开创了Udacity,自己就无法再在斯坦福教书了。
虽然他也能选择继续回到课堂给20个学生上课,但他既然选择了“红药片”,还看到新乐园,就再也回不去了。
当网络大学时代到来,对于所有仍选择“蓝药片”的人们来说,未来的路在何方,是 摆在面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从“四不”承诺看大学校长的主要职责 姻杨德广 最近,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在任职大会上向全校师生员工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不再作自己的专业学术研究,不再申请自己原有学科专业的研究课题,不再谋求与教学有关的个人荣誉。
”此言一出,震惊教育界。
而就在此前不久,北师大校长董奇也提出过“四不”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
两位新校长的承诺内容何等相似,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这样的言辞也揭示了高校某些“专家型领导”工作不到位的弊端,切中了某些校领导以权谋私的痛处,摆正了大学校长在学校里的位置和主要职责。
我们可以以董奇校长的“四不”承诺为例,作一简单分析。
关于“不申报原专业新科研课题”。
高校校长一般都有较深的学术造诣,但有些人担任校长后仍舍不得丢掉专业,还要与其他教授争科研项目。
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校长完全依靠别人做科研,最后把劳动成果占为己有。
借申报课题之名,用科研经费装备好本专业实验室,为退位后继续工作创造条件者也不在少数。
在笔者看来,大学校长在任职期间不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不陷入非行政的学术事务和专业活动中去;二是有利于调动其他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三是有利于改变学术事务行政化,即科研项目应由教授牵头和主持,校长不宜用行政手段组织科研课题。
关于“不招新的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这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出很高要求。
研究生除了要完成必修课程外,主要采取单个式的培养。
这突出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大学校长本身工作十分繁重,根本不可能有充分时间和精力培养研究生。
这就导致其无法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影响了研究生质量的提高,乃误 人子弟。
校长不招收研究生的好处是,一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全校的管理工作;二有利于中青年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成长,不用再与其他教授争博导名额;三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让有能力、有水平、有科研课题的教授担任导师。
关于“不再谋求与教学有关的个人荣誉”。
此举的实质是校长不与教师争名利。
有些大学校长经常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各种评奖活动、评选活动,与其他教师干部争荣誉、争名利。
如果有的教学、科研成果确实是校长参与并作出贡献的当然可以申报,但有些教学科研成果明明是其他人带头并承担的,也得挂上校长的名字。
这严重挫伤了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
校长不申报任何科研奖,也有三个好处:一是不必去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以便集中精力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二是不会占据别人教学、科研成果,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改善与广大教师的关系,调动广大教师教 学科研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公平、公正地开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奖活动,把真正有水平、有质量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评选出来,真正起到对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
关于“个人不申报院士”。
两院院士是中国最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象征。
评选程序十分严格、规范。
有些校长为了当上院士,把大量时间花在搞科研、搞业务上,对当校长不用心、不投入。
结果是院士升不上,校长没当好。
校长不申报院士的好处是:一是有利于一心当好校长,做好学校管理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有利于党风、政风建设,不要为了当院士而去拉关系、通路子、玩弄潜规则;三是有利于丢掉包袱,轻装前进,既利于工作,又利于身心健康。
这样看来,韩校长、董校长语出惊人的“三不”和“四不”承诺,是针对当今大学校长中客观存在的时弊提出来的,为高校校长树立了榜样。
笔者认为,目前,高校主要领导多数是从专业教师岗位上转过来的,这种模式有利有弊, 有利之处是他们熟悉教学、科研,对开展工作 有利;弊端是他们又牵挂着教师职称和将来出 路,不利于安心管理工作。
因此,对于校长等领导工作,有必要制定 类似“三不”“四不”承诺的规定。
从长远来说, 高校也应建设一支专职管理队伍、职业管理专 家,可以从青年教师中选拔。
通过实践、培训、 轮岗,造就成职业管理干部队伍,包括从中培 养和选拔高校主要领导人员。
职称聘评按管理 系列实施,可以搞职员制。
一级职员相当于
级教授,让他们安下心来一心一意投入到管理 工作中。
然而,我们赞扬新校长们的承
诺,并非要 求所有高校如法炮制,要因校而异、因人而异。
如“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某 校长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学科带头人、资深专 家,仍可牵头申报课题,抽空指导课题组工作。
而且校长也应加强与工作相关的高等教育方 面的研究,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的科 学性。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选宿舍值得推广 姻胡乐乐 据报道,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推出新规,新
生在选择宿舍时,不仅可以选择4人间或2人间的宿舍类型,还可以选择早睡或晚睡的作息习惯。
此外,还有诸如是否抽烟、宗教信仰的选项,令一些网友惊呼“被其人性化瞬间秒杀”。
我们常说,教育要以人为本,学校要以学生为本。
但如何具体落实,常常没有具体的下文。
这次,厦大嘉庚学院通过人性化的网上选宿舍,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 实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校对自己的温馨关心。
现在的新生都为90后,往往难以忍受与自己的作息习惯等有太大不同的舍友。
将作息等习惯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住,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宿舍内的不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生活、学习等。
事实上,在需要什么样的舍友方面,加拿大和美国的大学已先行一步。
比如加拿大的很多大学都 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选择宿舍。
美国的许多顶尖高校也都逐渐取消男女分隔的住宿政策。
按理说,宿舍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
生硬地强行安排学生宿舍,势必会造成诸多后续的管理难题。
因此,这种人性化的宿舍管理,的确非常有必要。
而这一创新性的宿舍管理举措,也颇值得在全国高校大力推广。
他山之石 栏目主持:年智英 近年来,日本研究生教育领域为提高质量和国际化,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变革。
而研究生教育重点化、强调大学财政自主权、逐步减少日常性经费拨款、加大竞争性科技经费投入、加大研究生资助力度等,则成为这场改革中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领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革,逐 法渐由规模扩张和制度完善为重点的阶 段进入了以质量提高为中心的阶段。
2007年,文部省正式颁布了其第一个 人《研究生教育振兴施策纲要》,明确了日 本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一是研究生教育 化实质化,强化有组织地开展教育的课程 式改革;二是国际通用性和信赖性,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三是形成有国际竞争 后力的卓越教育和研究基地。
在此背景下, 日本研究生教育财政机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的统一教育收费日国立大学不考虑其所在地区和学 科专业,均采用由政府设定的统一学费 本标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收费相 同。
根据2007年文部省颁发的《关于国姻立大学学费及其他费用条例》,研究生丁 研入学考试费标准是3万日元,入学时交颖 纳入学金28.2万日元,每年学费53.58胡 究万日元。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文部静 科学省赋予各国立大学一定的自主衡量权。
近年来,国立大学学费呈现上升 生趋势。
公立大学研究生收费标准由所在 地议会决定,本地学生学费较外地学生便宜,专业学科之间的学费也存在差 教异。
私立大学的学费设定不受政府的行 政干预,但必须公开财务报表,对学费 育标准设定原因作出明确的说明。
财政拨款因类型而异 财日本不同类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各级财政支持,但财 政政支持的方式和财政资金来源不同。
对 国立大学实行的是国家财政为主体的“运营费交付金制度”;对公立大学实行 机的是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经常 费补助金”为辅的财政制度;对私立大 制学通过“私学助成事业”进行财政补贴。
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之后,日本国家财政通过“运营费交付金”制度弥补国立大学收入不足部分,目前运营费交付金占整个国立大学经费来源的51%左右。
在“运营费交付金”管理制度下,学费收入、附属医院收入等成为国立大学的自筹资金。
文部科学省核定各法人的日常运作所需经费,把最终核定额扣除各法人的自筹资金后的差额,即“运营费交付金”一次性交付各大学法人,其中捐赠和一些委托项目不影响“运营费交付金”的计算。
根据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公立大学收入与支出缺口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
但为了消除不同地区公立大学间的差距,中央财政通过地方交付金的形式对地方公立大学进行补助,在会计处理上,公立大学是地方公共团体整体预算、决算的科目之
一,少部分公立大学法人化,采取“地方运营费交付金”的形式得到地方财政支持。
随着私立大学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其地位的提升,1975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国家财政主要通过进程费资助制度向私立大学提供财政补贴。
从2002年开始,文部科学省设立了“推动研究生教育高度化的特别经费”这一专项经费,直接向私立大学研究生教育进行财政补助。
目前中央财政对私立大学财政特别补助的比例已经接近35%,日常经费补贴12%左右,保障了私立大学平稳发展。
加大博士生资助力度 日本学生资助模式主要是通过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进行助学贷款,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育英会的“育英奖学金”。
“育英奖学金”是将奖、贷两种政策的优点结合起来,向学业优秀、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息或低息的助学贷款。
每年的奖贷有三种资金来源:一是政府拨款;二是财政融资;三是从借贷者处回收的贷款。
除此之外,近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大学加大自身对学术型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经济支持力度。
根据规定,各研究生院必须向博士研究生提供助教和助研的岗位和机会,不断强化学校对研究生的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潜心向学。
日本政府承诺提供助教和助研活动顺利开展的资金,并对于各研究生院实行的奖学金、学费减免等助学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
财政手段确保教育公平 对于日本的研究生教育财政机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其作用。
首先,强调研究生教育机构、大学的财政自主权。
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解除了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的僵化管理,扩大了高校在组织管理和财政方面的自主权。
其次,研究生教育重点化,延续了以教师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
2004年以后的“运营费交付金”是以2003年的收支决算为基数计算的,而2003年以前的预算表中是以教师研究经费为主。
此次“运营费交付金”改革并没有根本触动各国立大学支出的财政标准,而是延续了以教师为主的财政投入机制。

三,逐步减少日常性财政经费拨款,加大竞争性科技经费投入。
在国立大学“运营费交付金”计算公式中,通常采用“效率性系数”和“经营改善系数”逐渐减少国家财政对国立大学的日常性经费拨款。
最后,日本政府通过财政手段,保障了各类大学的教育公平。
2004年法人化改革之前,中央财政对国立大学的财政拨款无学校、无地域、无学科差异。
地方公立大学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中央则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地区间的差异。

标签: #烧烤 #婚纱 #相片 #短片 #视频教程 #怎么做 #快手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