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7,玉米烙怎么做视频

怎么做 2
2017年4月7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主编:李芸编辑:王剑校对:傅克伟E-mail押zhoumoban@ LITERATURE作品
7 气象万千 那些和天气有关的美景 姻林之光 【古代许多文人认为雨声更具诗意。
其中最爱听的可能要数芭蕉叶和荷叶上的雨声了。
】 中国自然美景,包括人工园林美景,都深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这些影响总的可以分为时间和空间两方面。
空间主要是自然地理,即纬度和经度的影响。
纬度影响主要是因为北方干燥寒冷、南方湿润暖热,即分为北方温带园林和南方亚热带园林两种。
经度影响主要是,西部地区不是高山高原便是大漠,当然和东部平原地区自然景色大相径庭。
但是,我国自然美景深受气象条件影响主要还是在时间方面,因为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四季变化最鲜明的国家,因此美景的四季变化也最鲜明。
我国江南私家园林中大都设有可欣赏四季美景的景点。
扬州个园甚至用四季假山来反映我国的鲜明四季:春山用“雨后春笋”(竹林中植笋石);夏山用“夏云多奇峰”(太湖石堆成朵朵天上积云峰);秋山用“黄石丹枫”表示“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群狮舞雪”乃用浑圆团曲的白色宣石,犹如许多狮子若蹲若伏,若立若舞;成为世界绝唱。
但是除了以上影响,自然美景还受昼夜变化和随机出现的风云雨雪等各种天气现象的影响。
本文从气象学角度把它们大体分为光影景、声香景和风雨天气景三类。
光影景 先说日光景。
白居易曾说,“日光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
日光景中最美的,一般认为是晨旭与夕照。
例如杭州西湖的“葛岭朝墩”是钱塘十景之
一,葛岭最高峰“初阳台”就是著名赏日出的地方。
此外还有圆明园的“含晖楼”、琼华岛的迎旭亭等。
在美学家眼里,落日似乎更具诗情画意,圆明园和颐和园分别有“夕佳书屋”和“夕佳楼”,关中八景中的“骊山夕照”,杭州西湖的“雷峰夕照”,承德避暑山庄的“锤峰落照”等都是欣赏落日的著名景点。
清丽的月光可能是古代文人追求闲适宁静境界的最佳气象条件。
苏州网师园景点“月到风来亭”名称,取自宋邵雍“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轩名,取自苏轼“与谁同坐?清风明月和我”之意。
此外,关于赏月的著名景点还有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和中南海的“待月轩”等。
其实,“光”是景,“影”也是景。
古典园林中,梅旁的疏影、石边的怪影、花下的碎影、水中的倒影,等等,都可以成为可赏之景。
君不闻,“月移花影上阑干”“云破月来花弄影”“疏影横斜水清浅”等著名诗句?据记载,镇江还专门有座影园,就以欣赏园中的山影水影和柳影而得名。
爱听松:“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必欣然为乐”。
作者20世纪80年代曾在山西五台山菩萨顶景点上听松风,一片美妙的波涛之声,令人不忍离去。
松涛声有时可以很大,所以苏州网师园万卷堂有副对联说,“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生春万壑雷”。
紫髯喻的是松针,铁甲指的是松树皮上的鳞,“万壑雷”说的就是松涛声强如雷。
苏州拙政园的“听松风处”,怡园的“松籁阁”,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等都是专为听松风而设的景点。
风吹竹林也能发出天籁清音。
明代周叙曾描绘“有竹数百竿,微风度之,铿然有声,如击金石(《游崇阳记》)”。
苏州怡园的“玉延亭”和“四时潇洒亭”亭名都与竹有关。
玉延亭的亭名来自《亭跋》“: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
所谓戛玉,竹也;“洒然清风”系以植竹借来风声,达到“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的音乐效果。
苏州沧浪亭“翠玲珑馆”有首联曰“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
其中,“风篁类长笛”就是说风吹竹子的声音类同长笛般动听。
古代许多文人认为雨声更具诗意。
其中文人最爱听的可能要数芭蕉叶和荷叶上的雨声了。
宋代杨万里有《芭蕉雨》诗“: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细声巧学蝇作纸,大声铿如山落泉。
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苏州拙政园就有两处听雨景点。
“留听轩”主要是听芭蕉的,但旁边有荷池,每当秋雨天“,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留听阁”则是听荷雨声的,阁名源自唐代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
本文作者是苏州地区人,也爱听雨声。
但1959年南京大学毕业分配来北京工作后,因北京雨水很少,近年听力又差,因此不管什么雨声都爱听。
有趣的是,有些园林著作中,把嗅觉闻到的鲜花芳香也列入园景之
一。
例如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主要是欣赏荷香。
本来嘛,人们感 受园林之美都是多方面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可以使人得到欣赏和满足,胡不可称景? 阴雨雾雪天气景 日月光照固然有晴朗之美,但阴雨时也有另外的空蒙之美。
最精彩的例子当是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他把西湖晴日之美称为“浓妆”,而把阴雨时缥缈隐约、素雅朦胧之美称为“淡妆”。
游园人多数称阴天下雨为“天公不作美”。
实际上,君不闻明人韩纯玉在《菩萨蛮·西湖雨泛》中说,“日日是晴风,西湖景易穷”,“人皆游所见,我独观其变”。
正是因为天有各种风云及其变化,才能使园林景观日日生新,变化无穷,显出丰富之美。
从这点说,“天公不作美”还恰恰是“天公作美、天公生美”! 雾和阴雨天气一样,也是朦胧美。
而且雾更是“朦胧到了极致”。
降雪和积雪,又是一种美的自然景观。
古人咏雪的诗多了去了,我国园林中还有许多欣赏积雪的景点,例如燕京八景之一的香山静宜园的“西山晴雪”、承德避暑山庄的“南山积雪”等。
尤其是皇家宫苑中的金碧辉煌的色彩,再覆盖上一层洁白的积雪,真所谓“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颐和园中的“须弥灵境”就是这样的一个景点。
总之,建筑、山水和花木等,可以说是构成园林艺术美的空间元素,而季节变化、昼夜交替和不时出现的阴晴雨雪雾天气则可以认为是构成园林艺术美的时间元素。
因为“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
如此,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郭熙《林泉高致》)。
燕鸭正戏嫩飏绿远遍报有无泛起闪夕 儿儿蛙水荷飞草眺春春迎限舟涟耀照 行翔。
叫,儿鸳初花、牛山芳。
鸟,春风水漪、光河姻 春香鸣,鸯。
绽,垂羊。
岗, 花,光。
上,云芒。
塘, 严加 柳 日成 影徜 安 子行。
徉。
声香景 人的视觉固然可以赏景,但人的听觉和嗅觉同样可以感觉和享受到园林美景。
“声景”主要有风声和雨声两类。
由于树形和叶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当气流和树木、叶片发生撞击、摩擦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萧瑟优美、有的汹涌澎湃,但乐感都非常强。
这是纯自然的声音,善欣赏者谓之“天籁”。
例如,“风入寒松声自古”,听松风一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
南朝陶弘景就特 正嫩飏远有泛起夕 行蛙荷飞眺迎舟涟照 儿初花、山春水漪、河 香鸣,绽,垂岗,花,上,云塘, 鸭戏柳绿 子儿水成草 报无影闪春限徜耀 姻严 ·叫,鸳行。
牛 鸟,风徉。
光 加安 燕鸯。
羊。
遍光。
芒。
春儿 春 日翔。
芳。
爱乐者说 音乐的“橡果” 姻李近朱 【从受众聆听来看,鲜明的音乐“动机”,亦即柴可夫斯基所比喻的“橡果”一般的“种子”,大都是简洁易记的几个音符,瞬间便铭刻在人们的音乐记忆中。
】 19世纪初叶,一部叫做《卡玛林斯卡亚》的管弦乐曲问世。
淳朴的乡土气息和典雅的交响奏鸣相融,为满溢传统古典风范的欧洲乐坛带来一股新风。
此曲作者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格林卡。
他虽在欧洲受过专业音乐训练,但他的创作根基始终深扎在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沃土中。
聆听《卡玛林斯卡亚》交响幻想曲之后,柴可夫斯基惊叹道“:这是一颗橡果,它会生长成一颗橡树。
”这就是说,民族的音乐犹若一粒粒“种子”,极富有生命力,可能也可以生长成浩大的、恢宏的鸿篇巨制。
柴可夫斯基在他的最富情感深涵的《第四交响曲》终曲乐章中,就采用了俄罗斯民歌《在田野上有一棵白桦树》的音调,并在戏剧性的交响中展开,升华为整个民族形象的艺术缩影。
可以说,柴可夫斯基与格林卡在尊奉民族音乐这一点上,是比肩而立的音乐巨匠,也饱有杰作名篇传留于世。
从音乐溯源来看,作曲技巧中以简洁的典型的音调为基础,进行音乐的展开与变化,几成定规。
专业术语这叫做“动机”,形象比喻这就是一粒“种子”。
有的“种子”借用既有音调,如民歌等;有的则依据主题需要,是新的创作。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经深思熟虑的淬炼,凝成四个音符的“命运”音调。
这粒“种子”,在整部 交响曲中作了“命运敲门”式的广阔而深邃的发展。
这粒“种子”的呈现、生长和壮大,是作曲技巧,但更有深义的则是在其成为表达手段之刻,能紧系主旨而不游离。
几百年来“命运”交响曲刻镂于心的艺术力量,就取决于“命运敲门”这四个“种子”一般的音符。
从受众聆听来看,鲜明的音乐“动机”,亦即柴可夫斯基所比喻的“橡果”一般的“种子”,大都是简洁易记的几个音符,瞬间便铭刻在人们的音乐记忆中。
在看似复杂纷乱的交响织体中“,种子”一般的“动机”或“动机”一般的“种子”,总像明灭闪动的星火,撩人视线,触人听觉。
聆听交响音乐虽有高深难懂的困惑,但若寻一个醒目的线索或引导,当属“橡果”一样的这粒“种子”。
它会让人们更易于入门交响门槛。
事不只于此。
很多音乐界域的有识之士,偏爱将技巧性的音乐“动机”变为具有更明确内容与涵义的“种子”,像采撷“橡果”一般采用民族的音调,作为专业化交响音乐创作的基点。
格林卡如是、柴可夫斯基如是,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辉煌时代,各国音乐家无分是否“民族乐派”,几乎皆钟情于寻找民族的“橡果”,以现音乐深涵。
从肖邦以波兰民间舞曲如“玛祖卡“”波罗乃兹”等创立钢琴作品的经典形式,到李斯特的《匈牙利舞曲》以及刚刚步入现代音乐的拉威尔的《包列罗舞曲》等,专业性极强的音乐巨制与民族音乐难解难分地践行了经典的融合。
事实是,音乐“动机”,特别是以民族音调为“动机”的“橡果”,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技巧,更大的魅力则在于这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种 深刻的民族精神的宣示与弘扬。
音乐作为“国际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还是 具有民族特征的“个性”的音乐语境。
往往几个音符就涌现出一个民族撼动人心的力量。
不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五人团”成员的柴可夫斯基,作为19世纪晚期浪漫乐派代表人物,其作品更多带有“世界性”。
但品赏细察其作,他的音乐魂魄与音乐语言皆根系故国。
他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开篇主题来自一首民歌,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聆听之中,潸然泪下,感叹这就是俄罗斯母亲的苦难形象。
这表明,“橡果”一般的民族音乐“动机”,作为“国际语言”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有强烈的“本土性”。
这个独一无二的“个性”,便成为“国际”感知的根基。
因此,才有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说法。
交响音乐在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
外来影响为最初的交响乐留下深深烙印。
随后的发展,却不可避免地让这些“很洋”的交响音乐渐次带有国色。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为代表的中国交响音乐的兴起,让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橡果”,慢慢长成了参天“橡树”。
许多作曲家不囿于现成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而是更专业地以此为素材,形成核心的“橡果”,进行技巧精湛的发挥与创造,让具有民族精神的交响作品在中国也在世界回响。
柴可夫斯基百年一叹的“橡果”之说,高度且形象地概括了交响音乐的创作技巧以及交响作品的精神深髓。
一个多世纪以来,交响大树巍立于世,未能颓倒,无不得益于“种子”一般音乐“橡果”的强劲生命力的奠基。
阆苑有书 【披露的细节很多,没有惊心动魄,没有血腥搏杀,但仍让我们心悸不已。
生死之间,很多东西的流露真实得让人害怕。
】 单看片名,一种强烈的科幻感喷薄欲出;而开篇扼要的背景介绍,再次让人生出一探究竟的愿望。
———《钛》,俄罗斯科幻电影,2014年。
但是,最终却是耐着性子看完,一小段一小段地耐着性子看了很久才看完。
即便是牵强地借用思想片或文艺片的名义,也难掩盖其枯燥至极的事实,为此我们不妨类比一下《2001:太空奥德赛》。
假如说当年的《2001:太空奥德赛》过于晦涩,需要耐着性子才能看完,那么相比《钛》催人欲睡的程度,《2001:太空奥德赛》简直有点迪士尼“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味道了———毕竟还能勉强往下看啊。
《钛》描述了十名囚犯被流放的故事———说起来“流放”倒是颇具俄罗斯历史特色。
此外除去利用小成本特技制作了一些沙地和沼泽中可能出现的诡异生命,以及一些简单的机械电子装置,整部作品基本上就是以下几类概念的叠加:寻找出路、人性展示、观念冲突、对抗系统、幸福彼岸。
当然,“寻找出路”自然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说实话,这种“荒漠求生”(放大了的“密室逃脱”)故事,理论上可以讲述得很有意思,但在影视表达上依旧有其先天不足的硬伤。
不是不能拍,比如“移动迷宫”,但要拍得成功确有难度。
另外也不要强调什么构思独特,在这里构思并不独特,而再独特的构思没有漂亮的故事依旧寸步难行。
不客气地说,俄罗斯的科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人不禁想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英国文学祖母”之称的多丽丝·莱辛,不禁想起她那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描述了一对姐弟在战争废墟中的流浪。
浩劫后的世界充满艰辛,但姐弟俩最终还是找到了幸福之地。
这部作品时空延展极大,主人公的经历也丰富多彩,但真要被拍成电影,其效果估计与《钛》不相上下———前提还是找两位特别牛特别牛的、非常擅长把概念拍出情节的优秀编剧与导演合作。
除了《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莱辛还有很多类似的非现实作品。
这些作品都具有科幻小说的外表或特征,都有一个极具幻想性的背景,但并不属于科幻作品,作者只是借用这种形式来反映社会现实。
有关自己作品是否科幻小说的认定,莱辛基本上就持这种态度,在这点上她与小库特·冯尼格有着“大面积”的心灵相通。
一般来说,科幻作品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表达科学本身之美,对于科学本身的“悉 ︽钛︾、 心描述”甚至是“顶礼膜拜”;
种则是折射工具,以幻想这样的 多文学手法将现实以一种非现实 方式表达出来。
就后者而言,多 丽丝·莱辛如是、小库特·冯尼格 丽亦如是、乔治·奥威尔等一系列 作家均如是。
但事实上,当现实能够被直 丝接表达时,折射的方式反而显得 有些苍白。
即使是把人物或事件 ·置于一种极端状况下并给予极 端处理,也远不如直接表现出来姻 更为震撼。
比如上述的《钛》,说 星河 莱穿了无外乎是写了所谓人性,极 端状态下人性的诸多方面而已, 在这里每个角色都不过是一个 辛鲜明的符号。
那就让我们回到现实,回到 一个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都 与格外近的现实:2017年1月28 日马来西亚的游船海难。
相关事 件,各种报道已铺天盖地。
让人欣 游慰的是,现在的报道已不再是简 单陈述,而是对每一个个体的经 船历做出了具体描述,客观、直白, 而且不做任何道德判断。
这样的 报道让我们看到,在异常事件出 海现时,经历者不再是一组组冷静 的数据,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披露的细节很多,没有惊心 难动魄,没有血腥搏杀,但仍让我 们心悸不已。
生死之间,很多东 西的流露真实得让人害怕。
在这 里我不想谴责任何人,毕竟在那 个时候自己的生命高于一切;但同样的,我也不 会对这些人的行为表示理解,丝毫不会。
我真的 很希望电影人,能够把这种人性直白地反映到银 幕上面,然后不做任何评价,不做任何道德判断, 让观众自己来体味与领略。

——这种事件,这种人性的表达,假如拍 成电影,几乎可以不用任何手法,只需直白表 达即可。
千里涂鸦 知道是家 姻郑千里 【人类社会在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从过去对很多事物“不知道”,而到后来“知道”、今后“知道”,是一种不断探究世界、不断探究未知的乐趣。
】 李昌教授的头衔和光环很多。
但李昌曾和我说过:他最得意的头衔,除了当二十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再就是“发明家”。
今年元宵佳节过后,李昌诚邀我到鄂尔多斯访问。
在中国民航学院副院长任上,1999年李昌毅然“下海”,创办天津三维成像技术公司非常成功。
这次李昌“摇身一变”,以鄂尔多斯金泽科技公司总经理的名义邀我造访,让我分享了他丰富的知识“大餐”。
李昌有名言:科学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科学;文化滋润了科学,文化就像是水;科学促进了文化,科学就像是山。
山和水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应邀到墨西哥和韩国讲学,李昌都会讲到他独创的“深度学”。
李昌认为“深度学”的方法论大有学问。
他花了多年精力写出一本《深度学》的书。
李昌对我解释:这里“深”是名词“,度”是动词。
李昌2015年暂别天津“,冒傻气”来到鄂尔多斯,执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包括“光明蒙古包”,这与他长期酷爱科技与艺术有关。
早在2006年李昌就开始研究“深度学”,在扬州研究中国的园林,包括苏州、无锡和上海的园林。
李昌到园林现场考察,悉心测量和拍照。
他钻研了大量与园林有关的古籍,如明朝末年造园大家计成的《园治》,了解中国古人对三维图像究竟做了哪些研究。
李昌通过研究中国园林发现,我国古人极其智慧,在立体视觉上早已玩得炉火纯青。
计成在《园治》一书里写了好多的数,譬如窗户、窗棂的间隔都有具体的几尺几寸,李昌拿着尺子到园林里多次丈量,发现和计成所写的数根本都对不上。
李昌一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哪肯就此罢休?他灵机一动地乘了一个系数,乘完系数后,计成设计的园林本质就显露出来:人两眼的间距。
计成敏锐抓住人眼观察景物的秘密:观测景物的“尺子”在哪?就是自己的两眼间距。
李昌以“深度学”理论写了很多文章,包括写中国园林与三维成像技术,云游四海讲学。
将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技科结合,天衣无缝嫁接在“光明蒙古包”上,是李昌2016年初实践中选择的课题。
李昌在鄂尔多斯革弊创新,以“光明蒙古包”为载体,做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文章。
李昌侃侃而谈:选择在鄂尔多斯做公益事业,因为我要努力成为“知道家”。
“知道家”这个新词,让我不由眼前一亮。
我当即和李昌有共鸣:人类社会在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从过去对很多事物“不知道”,而到后来“知道”、今后“知道”,是一种不断探究世界、不断探究未知的乐趣。
爱因斯坦是“知道家”。
早在一百多年前,虽然不能预言相对论的实际应用,但他却对“知道”相对论乐此不疲; 海森伯是“知道家”。
虽然当时海森伯很难判定量子力学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但他迫切“知道”量子力学,毕生孜孜以求; 孔夫子是“知道家”。
孔夫子为实现伟大的抱负,周游列国也曾惶惶不可终日,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却是至理名言。
……因为做“光明蒙古包”,李昌从过去三维成像技术轻车熟路,果敢转向研究太阳能光伏,知道了“太阳带”。
鄂尔多斯地处“太阳带”,那么在日出日落时,光伏照如何分布在蒙古包穹庐上?穹庐是一个斜面,李昌经过精准计算知道:鄂尔多斯蒙古包的穹顶角度,正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角度,亦即37度。
李昌举一反
三,搞移动通讯铁塔上的光伏太阳能装置。
其设计技术方案也已基本解决,付诸金泽公司的生产实践。
李昌认为,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好玩”的艺术与技术问题。
从艺术角度看,高塔杵起来就变成“高大上”的公共艺术,甚至成为城市的一处地标,譬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小蛮腰”。
从技术问题看,60米高的移动通信铁塔,怎么安全地攀上去施工?太阳能光伏板如何安全安装、方便除尘?李昌年轻时做过舞美,每次剧团演出都要把舞台背景升上天幕。
李昌受到背景升上天幕的启发,把这一招数用在60米高的移动通信铁塔上。
高塔太阳能光伏板的清洁问题,当然也难不倒“知道家”。
李昌联想到吹奏的笛子:笛子上的那些窟窿眼,实际上是控制发声的频率。
由李昌设计,在光伏太阳板上钻了好多孔隙,每个孔隙都对应一个频率,钻了许多孔隙的太阳能板会闻风而“歌”,将高塔上的尘埃都振动下来。
利用音频为高塔除尘“,知道家”李昌这样异想天开。
“知道家”李昌脚踏实地,却仰望星空。
在我离开鄂尔多斯后没多久,李昌发来了一组照片、他3月7日刚攀援上60米移动通信高塔的照片。
照片里的李昌一脸严肃,神情凝重。
李昌当晚给我发来的微信坦言:或许我不必自己攀上高塔,毕竟年岁不饶人,可能攀上去就再也回不到地面。
但如果我不亲自上去,有些工艺和工装问题就无从解决。
“知道家”李昌无畏攀登,跃上人生的一种崭新高度。

标签: #广场 #萤石 #壁纸 #笔记本电脑 #手机 #音视频 #手机 #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