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020年7月16日

cvv 8
星期
军人修养E-mail:jfjbshyxy@ 责任编辑/张萱苗盼桃
6 修养视点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 “七一”前夕,习主席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 编信中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对理想信念问题作了深刻阐释,反 者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
“军人修养”专版今天推出一组文章,与您一道学习领会按习主席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
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向贤彪 习主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鲜红党旗下写下忠贞不渝,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从战争年代的方志敏、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到和平建设时期的焦裕禄、谷文昌、杨业功、黄大年等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为党的事业不惧牺牲、为人民的利益勇于奉献,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以此安身立命,则境界高远、心胸开阔,意志坚强、斗志顽强,最终将“小我”升华为“大我”,进而进入“忘我”和“无我”之境,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
理想信念是照亮前路的灯塔。
当年,是什么使那些革命前辈远赴欧洲和苏俄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是什么让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舍弃优越的生活环境,不惧千辛万苦、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是什么令无数共产党人在战场上赴汤蹈火,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信仰的力量,是理想的召唤!理想信念犹如前方的灯塔,照亮一代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路,指引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接续奋斗,把胜利的旗帜插在新中国的土地上,把中国这艘巨轮驶入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人的成长离不开物质之“钙”,更 离不开精神之“钙”,精神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
有了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从容镇定,慷慨陈词:“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舍生取义。
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革命军人本色。
“无魂有体就像稻草人”。
有政治灵魂的人,才是大写的人;有精神支柱的人,才能做到无私无畏。
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补足精神上的“钙”,挺直精神脊梁,决不能当“稻草人”、得“软骨病”。
理想信念是革命军人的力量之 源。
在长征中,红军将士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这些工农子弟大都没多少文化,也很少读过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但在共产党人的感召下,经历严酷斗争考验,他们懂得了革命真理,建立起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了为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而斗争的钢铁意志。
正是这种“地可动、山可摇,革命意志不可撼;血可流、命可舍,理想信念不可移”的革命精神,使红军具有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使这支几度面临绝境的队伍,在处境极端严酷、作战极其惨烈的征程中向死而生,完成了中国革命史上这次伟大的远征。
今天,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也要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基石来加固,作为政治灵魂来坚守,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强军兴军征程上,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我们更加需要筑牢精神支柱。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
牢记习主席的谆谆教导,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在实践中不断锤炼革命军人的“硬骨头”,传承红色基因、挺直精神脊梁,就一定能不辱使命,续写人民军队新的荣光。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周燕虎 习主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一幢高楼大厦要想屹立不倒,尤为关键的就是无比坚固的支柱。
否则,就算外表再华美,也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随时都可能面临倒塌的危险。
同样,一个人要面对风霜雪雨而初心如磐、意志如铁,历经艰难险阻而不屈不挠、奋勇向前,走过千山万水而精神昂扬、意气风发,就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主席谆谆告诫我们“: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而是内心深处所信仰和坚守的核心理念,始终闪耀着为中国人民 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芒,是我们一切奋斗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支撑。
一个人如果丧失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很容易得“软骨病”,迷惘迟疑的观点、及时行乐的思想、贪图私利的行为、懈怠无为的作风,就会乘虚而入,在严峻考验面前就会败下阵来。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现实中,少数人把理想信念看得虚无缥缈,把追名逐利视为事业追求,在大是大非和重大考验面前不是当战士而是当绅士,不注重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导致精神家园杂草丛生,思想变得锈迹斑斑,由此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滋生了视拼搏奋斗为畏途、把负重前行当吃亏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导致 政治上变质、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等种种问题。
没有崇高理想的人生是灰暗迷茫的,缺乏信念支撑的奋斗很难行稳致远。
回望历史来路,我们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归根结底就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无论千沟万壑、千难万险,都能矢志不渝、砥砺前行,“虽九死其犹未悔”。
事实证明,只要理想信念坚定,精神支柱强固,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一路破浪前行。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中倾注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蕴含着“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斗争精神,激荡着“惊涛骇浪从容渡,越 是艰险越向前”的磅礴力量,是我们党攻破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和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阔步新时代强军征程,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
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新时代革命军人要想人生不迷航、奋斗有力量、事业迎辉煌,重中之重就是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永恒课题紧抓不放,把强固精神支柱作为毕生追求永不懈怠。
如此,方能持续迸发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无论风雨满天还是荆棘遍地,都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不为各种诱惑所动;保持“视名利如过隙”的高尚品质,不为各种得失所惑;保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不为各种困难所阻,让理想信念的火炬在心中熊熊燃烧,无私无我、无惧无畏,冲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劈波斩浪中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樊伟伟 “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七一”前夕,习主席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寄语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是一场灵魂、意志、党性、行为的全面修炼。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虽然少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却要面对多元思想文化交织激荡的考验,广大党员唯有警钟长鸣,时时扭住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经得起多元思想冲击、各种利益诱惑、艰巨任务磨 练、困苦环境考验。
理想的纯粹、信念的坚定,不是与 生俱来、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理论的滋养浸润,建立在对科学理论深刻认知基础上。
理论学习领悟得越深,内化得就越好,理想信念就会越牢固。
广大党员当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吃透精神实质,研机析理掌握科学方法,从而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理解,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历程,深切感 悟我们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精神谱系、制胜密码,才能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培植坚不可摧的信仰信念,争做党的理想最自觉的追随者、党的核心最坚定的捍卫者、党的号令最忠实的执行者。
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时时夯实、不断锤炼。
开国上将李聚奎在临终前把儿女们叫到床前说:“我,一个老共产党员,一辈子为信仰奋斗,没有个人私产。
”他颤颤巍巍地把在5张白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的遗产清单交给5个孩子。
孩子们接过展读,那上面赫然写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什么是理想坚定、信念如磐?这就是最好的注解。
现实中,广大党员应像革命前辈那样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通过组织生活 淬炼、党内文化浸润、纪律规矩约束、重大任务磨砺等途径,不断增强党的意识、组织观念和斗争精神,确保理想信念纯粹、没有丝毫杂质,政治立场坚定、没有丝毫杂念,纪律规矩严明、没有丝毫杂音。
坚定理想信念既体现在对未来的信心,更要落实于今天的行动。
唯有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执着奋斗,才能释放理想信念的巨大威力。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许多共产党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怕危险、冲锋在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事实再一次证明,只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在一场场考验中“越是艰险越向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现在,强国强军伟大事业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党员干部更应知责思进、担责有为,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守,越是任务艰巨越是勇挑重担,越是创业艰难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清苦寂寞越是甘于奉献,让理想之火永远熊熊燃烧,让信念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91208部队) 言简意赅 参加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有的同志在自我批评环节尚能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而对他人开展批评时,则有些敷衍了事,不愿进行深入批评,一说就是诸如“只顾工作不顾家”“经常加班不注意身体”“休假制度落实不够好”之类的话。
这些话看似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表扬。
这种隔靴搔痒的“表扬式批评”,有违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初衷,不仅影响党内民主氛围,使上级难以掌握真 “表扬式批评”当戒■第969医院丁福辉 实情况,也会破坏风气,让个人不能充分认清自身存在问题,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变了味。
如此既不利于部队建设,也不利于个人成长。
出现“表扬式批评”,主要还是老好人思想作怪。
有的 同志“怕”字当头不敢讲真话,批评上级怕遭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
说到底,是怕个人利益受损失。
如此便不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是原则性弱化、党性缺失的表现。
“表扬式批评”要不得。
一方面,每名党员都应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看待批评和自我批评,认识到敢批评也是一种担当,同志之间要真批评、真提醒、真帮助,为了事业健康发展,为了同志不出问题,必须真刀真枪,勇于直面问题、揭短亮丑、找出“病灶”,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
另一方面,其他同志出现问题苗头时要及时对其扯扯袖子、提个醒,必要时用“辣味”的批评,让对方脸上虽感火辣辣、心里却是热乎乎,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目的。
谈心录 ●越是到了跑“最后一棒”的时候,越要以冲锋姿态干事业,冲破困惑与干扰,让军旅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当军旅中的成长进步触到了“天花板”,面临转业或退休的时候,有的人更加爱岗恋岗,一如既往地充满热情工作,像个高速飞驰的“风火轮”;有的人却早早地没了锐气,失了斗志,像个拍不起的“软皮球”。
在接力奋进的强军路上,忠诚担当的党员干部应当勇跑自己的“最后一棒”,并且要努力做“最棒”的那一棒,给年轻的战友们交好棒、做榜样。
以最旺的激情跑好“最后一棒”。
不忘初心,激情永在,是共产党人永葆革命青春的源头活水。
真正的爱岗敬业者不是不会产生松懈情绪,而是从未停止与之斗争。
越是即将转身、人生转场的时候,越应当对工作“时时放心不下”,把想干要干的事情往前赶,不给自己省气力,不让事业欠账,不让自己留遗憾。
任弼时同志长期抱病工作,竭诚奉献“,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被称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
杨善洲同志退休不休息,率领群众义务植树20多年,昔日荒山披绿装。
没有一生信念如磐,便没有一生激情澎湃。
为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辛苦一辈子,是无上的光荣和幸福。
无论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应时刻铭记组织培育恩情,珍惜工作岗位,珍惜组织信任,不负群众期待,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始终有一心想干事、努力干成事的激情,有不懈追求的动力,以担当作为的姿态为戎马生涯画上精彩句号。
以最佳的水平跑好“最后一棒”。
有人说,“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
言外之意就是“切莫高水平低发挥”。
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有着过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是单位建设的宝贵财富。
干工作愿不愿拿出高水准、展现高水平,反映精神状态,体现责任担当“。
浪费”自己的经验,不愿贡献聪明才智,小则对单位工作不尽责,大则对党的事业不负责,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厚爱。
怠惰无为、讲求清闲,不是转身之时该有的样子;心不在焉、得过且过,更不是“最后一棒”该有的形象。
党龄和军龄越长,越要珍惜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机会,体现责任和情怀,始终初心不改、追求不变,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无论在什么岗位、干到什么时候,都要把初心使命铭刻于心、落实于行,拿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劲头,抱定为党工作和奋斗的信念,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以最强的毅力跑好“最后一棒”。
进退去留看格局,荣辱面前显境界,得失之间见党性。
心中有大局、有觉悟的党员干部,不会失去盼头就没了劲 把﹃最后一■李棒光辉﹄跑成﹃最棒﹄ 头、到了尽头就不再带头。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职业生涯“最后一公里”往往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段路。
从个人角度看,一些同志就是在“最后一公里”的时候,因为松懈麻痹而虎头蛇尾,给军旅职业生涯留下“败笔”。
从党的事业看,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怀着历史责任感,竭尽全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
行百里者半九十”。
越是到了跑“最后一棒”的时候,越要以冲锋姿态干事业,冲破困惑与干扰,让军旅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确保打好自己最光荣的一战、走出最完美的一站。
虚心向学完善自己 ■张晓博 生活寄语 ●学习、借鉴、积累,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虚心向学,多学他人之长,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古往今来,凡具大才者,多是善于学习他人、吸收他人智慧的人。
从他人身上,他们学习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充实自己、矫正偏差,进而不断完善自己,取得一番成就。
生命有限,但学海无涯,唯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涯的学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知识的积累,在于传承和创新,人类的智慧就是在不断传承、创新、再传承、再创新中发展的,时代的进步就是后人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发扬、创新开拓。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不是苹果砸在了牛顿脑袋上那么简单,牛顿的那句名言“我之所以看得很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仅仅是出于谦逊。
事实上,牛顿科学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他借鉴了许多前辈们的经验推理论断,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等等。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很多发明,但他发明电灯的理论支撑,源于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而法拉第的理论则受益于著名化学家戴维的研究成果。
有些道理说起来简单易懂,但真正落到实践中会发现,单靠个人的力量,很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摸索,还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学习、借鉴、积累,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人无完人,学无止境。
虚心向学,多学 他人之长,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现实中常有一些人能力不足,在工作没干好时为自己辩解:“换别人干,还不一定如我呢。
”这是一种明显的自负心理。
一旦自负,就容易让视野模糊、方向偏离,沿着自我设定的道路走下去,尽头多半会是死胡同。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突出的一面,值得学习的一面,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就看不起他人,也不能自己做得不够好就觉得别人还不如自己行。
多向优秀的人学习,也许借鉴了他们的某些想法、某种认知、某次实践的经验,就可能少走弯路、不栽跟头,就能更好地促进自身成长。
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
”自己遇到沟堑,从中吸取教训固然能有益于增长智慧,而积极借鉴他人遭遇沟堑的教训,也未尝不能“长一智”。
现实中,一个单位某个人犯了错误、挨了批评、受了处分,有些人非但不觉得这是一种警示,还把事情当成笑柄议论。
殊不知,倘若不抱着重视前车之鉴的态度去对待,下次错误很可能就会落到自己头上。
只有善于从别人的失误乃至失败中吸取教训,结合自身反省不足,积极改进,才能让自己的前行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同时,也应抱着关心他人、治病救人的态度,对犯错误的同志拉一把、扶一下,共同应对前进中的风雨坎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个人正是因为会学习、善借鉴、能探索,善于通过学习借鉴他人来充实提高自己,以正德养性、吸收智慧、积蓄力量,才能够避免一些沟堑,从容应对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让自己的人生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69246部队)

标签: #citizenship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单位 #python #中文 #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