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什么,网络教育什么学校好

网络教育 2
大学周刊HIGHEREDUCATION 2017年8月15日星期二Tel:(010)62580722 执行主编:陈彬编辑:温才妃校对:王心怡E-mail押bchen@ 大学生“升“”降”意味着什么 姻本报见习记者王之康 日前,一纸“普通本科生如不能按规定完成本 科学习,可申请转入专科”的新规着实让华中科技 “大学“火”了一把“,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更是 成为舆论的焦点;如果把时间拨至今年7月初,另外一条新闻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说的是下学期,浙江农林大学三本独立学院———暨阳学院的30名大二学生因为成绩优秀、综合测评良好,将转入校 高等教育系统应当 本部的一本或二本相关专业学习。
对比来看,前者是对“差等生”敲警钟,后者 则是对“优等生”开门路。
那么,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这一升一降又意味着什么呢? 进一步架构起淘汰之后的“出口”和 升降早有先例 “出路”,建立起四通八达 其实,不管是“本科降专科”还是“三本升一本或二本”,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史,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比如2003年,海南大学23名学生由于试读不合格,难以达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学分,由本科降为高职(专科)学习。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对学分达 的求学“立交桥”,从而降低淘汰制度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到应修学分1/2者作“降级”处理,当年有30 名本科生降到了大专。
2015年,清华大学曾规定,学生因课程学习 不合格导致一学期所取得学分低于12学分者, 转入试读,暂保留学籍一年。
试读期满,未达到解 除试读学分要求者,转入专科学习或者退学。
此 外,身体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 以申请转入专科学习。
更早,北京大学也曾规定,“学满二年及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取得的必修课程学分数达到教学计划规定必 修总学分数70%以上,且取得总学分数达到70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
”操太圣说。
学分以上者,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院(系)主管 他指出,由于一些大学生上学期间缺乏学习动 领导审核同意,报教务部批准,准予按专科毕业力,加上学校教学管理不严格,导致他们不能在规 离校,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而这一条,不得不在定期限内获得相应的学分,无法顺利毕业。
从这个 2017年正式终止。
意义上说,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可以看做是学校帮 浙江农林大学“三本升一本或二本”是该校在助学生的一种努力,让学生知道不努力学习的后 自己内部进行的尝试,而在上海,与之相类似的校果,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学生产生警示作用。
际之间的探索早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进行。
说到警示,其实有一个更为高等教育界所熟 当年,上海市教委实行插班生制度,先后允知的名词,就是最早出于江西理工大学的“学业 许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重预警”,华中科技大学也是最早推行这一制度的 点高校招收插班生,规定凡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读学校之
一。
的全日制一年级本科在读生,品德优良、身体健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 康、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习并且成绩全部合格都可华中科技大学的新政其实是对学业预警制度的 以参加插班生考试,被录取的插班新生将按录取一种补充。
因为在以前,受到“橙色警示”两次或 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者受到“红色警示”,学生会直接被退学,“华中科 总之,无论是旧闻还是新事,也不管舆论贬技大学则给了退学的学生一条出路,他们可以选 与褒,“本科降专科”和“三本升一本或二本”的表择专科继续学业,如果不愿意选择读专科,也可 象背后,都有值得探究的实质性问题。
以退学回家再考虑参加高考”。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则认 完善教育系统 为,高等教育需要构建良好的分流机制。
负向的 淘汰机制可以对学生形成约束,比如“本科降专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南京大学
科”;正向的遴选机制则可以对学生形成激励,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操太圣表示,从本质“激励与约束是硬币的两面,共同作用才有利于 上来讲,这两所高校的做法都是在教学管理上实促进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也可以说是对 施的奖惩制度,而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通我国教育系统的一种完善。
” 过适当的制度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激励 “浙江农林大学的‘三本升一本或二本’是学 其顺利完成学业,并尽量取得优异成绩。
校系统内部的正向遴选,上海所推行的插班生制 “浙江农林大学是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
度则是给了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的机会。
” 生,华中科技大学则是从消极的角度警示学生。
张端鸿说,高考招生录取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起 不过实际上,两者都是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可能 性。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是高等教育系统的责任。
“高考实际上定不了终身,只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才能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情境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
” 改革势在必行 操太圣认为,两所学校的做法是在目前国内高校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背景下的一种努力“,因为在学分制下,学习时间可以很弹性”。
对于他所说的弹性学制,其实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有过明确表述:“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 “结合两所学校的案例,打破学年制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
”操太圣说,如果我国高校依然严格实行学年制,则有可能出现一些学校借鉴这两所高校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既发挥了管理的激励功能,也体现出了学校管理的人性面。
“当然,如果未来真正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则上述两校的做法也属权宜之计,它们毕竟只是激励手段之一而已。
” 熊丙奇则认为,突破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改革大学招生和培养制度,实行大学自主招生、自主办学。
“一方面,自主招生意味着大学和学生双方在招生时就互相选择,在接下来的求学中再进一步选择也顺理成章。
”他说,另一方面,根据自主招生、自主办学的操作,大学是可以持续接受学生申请的,因此被淘汰或者主动退学的学生可以 自由申请其他大学,而本校也可接受离开其他学校学生的申请,大学招生和培养变为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
大学淘汰不合格学生,或者学生主动退学,是双方的优化选择。
“如果能推进大学自主招生和培养制度,那会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存在的学历情结和学历歧视,不会再有‘专升本’,也没有‘本降专’的升降说法,这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完全可以双向流通。
”熊丙奇说。
呼吁奖惩制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卢晓东表示,两所高校对大学生的奖惩探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特别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制度。
“一方面,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自然会有很高的学术要求,这是本质。
但同时,如果学生的努力程度没有跟上,如果没有学生一流的学习努力和付出,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反映在教学管理上,则是四年学位率低,或者说淘汰率高。
”卢晓东说,“淘汰从来不是办学目的,只是学术要求提升后的自然现象。
” 据统计,美国常青藤盟校的本科生淘汰率平均都超过20%;加州理工学院每年招收200多名本科生,其中约25%的学生会被淘汰;加拿大的本科生淘汰率为15%~20%……可以说,高淘汰率是一流大学“英才教育”和较高学术要求的本质特征。
对此,张端鸿也表露了同样的观点,并呼吁设计完善的本科教育淘汰制度。
“首先,高水平大学应当达成一种共识,如果执行严格的学术标准,入学的学生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因为学业表现不合格而毕不了业,并且要将这种‘本科教育注定存在淘汰’的观念在招生过程中就传递给学生。
”张端鸿说,高等教育系统也应当进一步架构起淘汰之后的“出口”和“出路”,“‘专业学习不适应’学生转专业机制可以为在专业内部淘汰的学生提供缓冲,上海的插班生制度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还应当为淘汰学生建立转学的‘申请-考核’制度,为他们留有继续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习的机会。
” 此外,张端鸿表示,高校还应该为淘汰学生保留修读学分,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界限也应该更加模糊,所有通过努力获得学业成就的人都应当受到尊重。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四通八达的求学‘立交桥’,从而降低淘汰制度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当然,教师和教务管理部门也应该严格执行淘汰制度。
” “另一方面,也可以仿照美国大学间的转学制度,建立我国的双向转学制度。
”卢晓东说,简单来讲,就是允许名牌大学退学学生转入一般大学就读,也允许一般院校学生通过考试转入名牌大学,“这既是对淘汰学生的一种‘出路’探寻,也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机制奖励。
” “双向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建设未来特别重要的制度,这跟‘双一流’建设特别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卢晓东指出,有了双向转学制度,顶尖高校才可以提高学术要求,追求一流的学术水准,这对一般高校的学生来说,也会极大地提升其学习动力,从而提升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学习质量和水平。
现场 “来到‘三孔’才感受到震撼” ———海峡两岸大学生暑学营侧记 姻本报通讯员王红梅张明坤刘积舜记者温才妃 “徐福,万事俱备,你为何还不起航。
”“陛下,依我看,徐福他是不敢了。
”“有何不敢,我此次出航定会为陛下求得仙丹。
” 在青岛琅琊台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旁,暑学营的学生模拟石像玩起了“穿越”。
“今天我演了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是不是就有第二个女皇帝了。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靳雅萱笑着说。
日前,“发现:齐鲁文化&台湾文化”海峡两岸大学生暑学营在山东举行,旨在加强两岸青年学生文化交流,领略齐鲁风采、感受同宗情谊,在文化体验中增进友谊和文化认同,共同体会中华灿烂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
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18名大学生参加了暑学营。
他们分赴千年琅琊台、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山、崂山、青岛奥帆基地等,听专家讲齐鲁文化、跟名家学习书法、在人文景观处调研、到展览馆了解现代城市发展。
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新的理解,以前真的连儒家文化具体发源地都不知道”。
在“我心中的孔圣人”三行诗微博展示环节,梁珈嘉写道:“周游天下创儒门,一册春秋教仁义,一教传世数千载。
” 体验完儒家文化之后,接着是道家和佛教文化之旅。
游览完泰山和崂山两座名山后,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彭禹瑄沉醉其中,“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道观里体现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没有教堂和寺庙的宏伟,只有在千年古树怀抱下的静谧”。
“4800秒展现从秦朝到清朝中华文明的封禅大典,真的是太震撼了。
”“泰山脚下看泰山封禅太有感觉了。
”……观看完《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后,两岸青年对这场实景演出赞不绝口。
五天的文化之旅让两岸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交流,台湾学生表示,中华文化同根同源,他们愿意在齐鲁文化的洗礼中感受两岸青年学生追求进步的心。
体验大陆“新四大发明” 为中华文化点个赞 体验齐鲁文化是这次暑学营的“重头戏”,从囊括多个天下第一的“三孔”到帝王封禅的泰山,从尊崇周礼的鲁国文化到崇名尚利的齐国文化,从泰山皮影戏到中国传统书法,从专家报告到主题论坛,多样的文化体验让两岸的大学生眼前一亮。
“以前了解周礼和儒家文化更多是通过书本上的只言片语,真正来到‘三孔’,才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震撼。
”台湾大学的周书圣说。
龙华科技大学的梁珈嘉同样喜爱儒家文化,“开营仪式上的专家报告和半天的‘三孔’之旅让 下午四点半,唐岛湾公园的阳光依然强烈,两岸青年学生骑着共享单车从1号口沿着唐岛湾前行至5号口,沿途感受唐岛湾畔的静谧景色。
这是暑学营行程中体验“新四大发明”一项重要内容———体验共享单车。
自今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以来,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成了中国大陆的当代名片,台湾学生们也在这次旅程中亲身体验了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这是我在淘宝上买的衣服,不错吧?”崂山太清宫里,周书圣穿着一件黑色的“古装”,向他的大陆朋友“炫耀”着衣服的物美价廉。
周书圣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很感兴趣,特意为道教文化之 旅———崂山之行准备了应景的衣服,并亲 自体验了网购的便利、安全。
“这是我第一次来大陆,一切都觉得 很新鲜。
”台湾清华大学的张恩加如是说。
在这次暑学营中,台湾学生们感受到大陆 和台湾生活方式的不同,体验了大陆现代 科技生活的便捷和高效,大陆学生也加深 了对台湾风土人情、现金支付方式等方面 的了解。

了“新四大发明”,暑学营还安排 了西海岸展览馆之行,让台湾学生了解 海峡两岸大学生体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 西海岸的发展,特别是万达影视基地、皮影。
刘积舜摄 中德生态园、涵碧楼等人文景观和山水 自然景观。
台湾大学杨世铨了解了青岛西海岸春拳,他说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并邀请大陆小伙 的发展后,不禁感叹道:“你们这里的确发展得伴下次去台湾玩。
杨世铨在了解到西海岸8月的 很棒哎!” 国际啤酒节后,更是大呼:“好想留下来和你们
通过沟通和交流,两岸学生们加深了对彼此起过啤酒节!” 的认识。
台湾清华大学的陈佑铨对这次齐鲁之行 “春秋天堑,历风雨至圣瞻仰情愈浓; 感触很深,他很开心能有这样一次直观、实践式 两岸通途,跨海峡民族根源植心中; 体验大陆的机会。
他认为,这种体验是不同于教 研学两岸根源,探寻民族文化”。
科书理论、老一代的认知的,
“两岸同根同源一家 正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李博一在三行 亲是真切的感受”。
诗中写到的一样,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两岸青年同祖同源,担当有为。
友谊的小船儿横渡海峡 三行诗比赛的作品在两岸青年间耳熟能详, 在微信群里掀起一阵阵讨论热潮。
“你们玩谁是卧底吗?” 五天的齐鲁文化之旅,18
名青年一路扶持、 “当前房间里有一人,请继续邀请好友入相互帮助,手拉手在金沙滩上戏水相玩,肩并肩 房。
” 在青岛奥帆基地合影留念,一个接一个登上泰山 海峡两岸大学生暑学营微信群里,中国石油之巅玉皇顶,晚上结束行程之后再约一波青岛啤 大学(华东)的李佳进发了这样的消息,几秒钟之酒和烤串,毕营仪式上真诚倾诉衷肠,离别时刻 后,“谁是卧底”房间里已有7人,云林科技大学眼眶湿润、依依不舍……这些经历让他们收获了 的欧彤彤从不缺席,小伙伴们在行程间隙热火朝真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横渡台湾海峡,到达祖 天地玩了起来。
国南部宝岛;这份友谊将不断延续,等待有缘相 毕营仪式上,周书圣为大家表演了武术和咏聚的下一次重逢。
中国大学评论 8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署名文章《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文章中,蔡奇指出:“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尖锐,已经影响了首都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我们再不‘舍’,就很难有‘得’,甚至还会有‘失’。
我们要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通过疏解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提升首都功能。
” 目前,北京高等教育机构众多,从祖国各地来北京求学的学子和参加培训的在职人员数量非常庞大,这本来是北京的财富。
然而,在“人口资源矛盾突出尖锐”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舍”,才能更好地将首都建设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疏解非首都功能, 笔者并不是建议将北京的姻高等教育机构都搬离,也不是李建议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缩小学锋生规模和培训规模,而是建议亮北京的高等教育机构尽快采用远程开放教育的手段,此举不仅能缓解首都人口压力,还可以扩大学习者和培训者的规模,提升教学和培训的质量。
现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丰富的学习与培训资源,也有了大量的互联网学习者。
国际上对远程学习的大量实证研究显示,只要方法得当,远程学习的学习效果并不比面对面学习的效果差。
笔者在今年春季学期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不要求学生一定来教室上课,但是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和学生保持紧密的反馈、交流与互动,最终结果显示教学效果并不差。
可见,北京高等教育机构广泛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与培训,以此来疏解人口压力,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的。
其实,目前北京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利用 远程教育大有作为 远程方式展开教学与培训了。
比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就已经开展了远程培训。
这样可以一方面减 少北京瞬时人口的规模,另外一方面将清华 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国进行辐射。
而北京市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果要大面积 推广远程教育与培训,需要尽快在以下三个 方面加强基础建设与制度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的软硬件设 施建设。
比如,提升服务器的服务能力,提高网 络访问速度,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培训教师和教 学支持人员。
这样可以降低远程教育的生均成 本,提高远程教育的效率,使得远程教育大规模 地畅通开展,从而有利于学习者形成在线学习、 移动学习的习惯,最终使得远程教育超越面对 面学习成为学习者的更优选择。
其次,无论是教学还是培训,对于面授和 远程教育要进行统一管理。
比如,无论是入学 门槛还是毕业条件,都要一视同仁;无论是结 业证、毕业证还是学位证,都得是一式一样。
只有统一管理,才能消除远程教育和培训的 效果差异,扭转社会上对远程教育和培训的 负面印象,才能吸引更多的学习者选择远程 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培训。
最后,要尽快形成学习成果的积累、转换与 互认机制。
远程学习内含着教与学之间的时空 分离,这给学习者带来时空灵活性、低廉学习成 本(比如减少了交通费、住宿费等)的同时,也往 往伴随着课程完成率低于传统面授学习完成率 的缺陷。
一个应对手段,就是让学习者的学习成 果能够积累、转换与互认。
这样远程学习者不会 因为某一门或者某几门课程未完成而影响到其 他已经完成的课程,从而促使远程学习者坚持 学习下去,最终通过学习成果的转换与互认获 得培训证书、学历与学位等。
上述三个方面的建设,难度是依次递进 的。
也就是说加强远程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建 设最容易实现,其次对面授和远程教育的统 一管理则需要做更多的协调才能实现,而学 习成果的积累、转换与互认机制可能需要教 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才有可能实现。
但如 果北京市的高等教育机构真的能够实现上述 三个方面的建设,首都的远程教育与培训就 能全面展开,对人口的疏解就会水到渠成了。
如果北京的远程教育与培训能够全面展 开,不仅能够实现人口压力的疏解,还能给北京 甚至全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首先,促进北京 的国际化。
因为远程教育与培训能够较为方便 地吸引世界各地的学习者甚至教师,所以随着 北京远程教育与培训向全球的发展,北京国际 化的程度必然也会提升,还能为“一带一路”倡 议助力。
其次,带动全国的移动学习。
目前我国 移动支付的普及化程度让世界惊艳。
如果北京 作为首善之区,能够带动全国的移动学习,那么 我们国家的移动学习也必将如同移动支付一样 走向世界之巅。
移动学习的普及会比移动支付 的普及对中国的影响更大,因为移动学习的普 及会带来人力资本的迅速增长,而人力资本的 增长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与创新。
总之,远程教育是一个疏解北京非首都 功能的有效抓手。
如果能够在北京全面推广 远程教育与培训,那么不但人口压力疏解水 到渠成,还能促进北京的国际化、促进全国移 动学习的普及化。

标签: #视频 #视频播放器 #视频格式 #格式 #软件 #视频剪辑 #视频格式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