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号机出错原是时间系统惹祸,民生热线042016年

都打 3
9月13日星期
“1号!”齐刷刷6个人现身 排号机出错原是时间系统惹祸 蜜热线关注2382258 昨日,达川区政务中心一楼大厅内新设置的排号机系统出现错误,导致不少办理业务的市民都拿到了重复号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不便。
经过近半小时紧急调试后,错误被排除,业务办理恢复了正常。
主编王爱民编辑潘丹官方微信dzwbwx官方微博dazhouxinwen投稿邮箱 dzwbbjzx@报料热线:2382258 拿到重复号码 “政务中心大厅的排号机出问题了,好多人拿到了重复号码。
”昨日一早,市民王先生打进本报热线2382258反映,他早上去位于南城骑龙大道的达川区政务中心办业务,在排号机上取号后,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等到工作人员叫他,结果有好几名市民同时出现在窗口,大家把排的号拿出来一看,竟然都是相同序号,到底该谁先办理?大家为此发生了争 执。
就在王先生打进电话后, 陆续有不少市民打进本报热线反映达川区政务中心的排号机出现故障,导致多位市民拿到相同的号,场面有些混乱。
“既然是新系统投入使用,为什么不早日调试好,弄得乱糟糟的?”不少市民觉得排号机应该在新系统投入使用前就调试妥当,以免耽误大家办事。
现场已恢复正常 接到反映后,记者立即乘车赶到达川区政务中心。
在一楼大厅,秩序已经恢复正常,需要办理业务的市民先从排号机上拿号,然后等候工作人员叫号,再上前办理业务。
“早些时候排号机确实出现了问题,导致不少市民拿到重复的号,我知道的1号就有6个。
”大厅一位工作人员说,从8月23日起,我省公安户籍系统进行全面更新,以后办理业务不再需要纸质资料。
9月11 日,公安机关安排人员前来安装新系统并进行调试,同时将窗口内系统和排号机都连接在一起,但不知哪里出错,导致市民在排号机上拿到了重复号码。
大家都争着办业务,从而引发了一点混乱。
“出现问题后,我们立即整顿秩序,同时按号数的先后顺序为市民办理业务,大家也很配合,场面很快得到控制。
”该工作人员说,随后,调试人员对排号机再次进行了调试,大厅才恢复正常秩序。
时间系统惹祸 为什么会出现重复号码?据仍在现场的调试人员张先生说,这次系统调试时间很紧,他们11日从成都赶到达州进行调试,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过,因为11日是周日,没人来办事,也无法检测。
当天早上,他对排队叫号系统进行检查时,发现时间是2013年,赶紧 进行调整,并多次进行机器重启,结果每次重启后,系统叫号数都归零重置,又从1号排起,导致出现了重复号码,对此给市民带来的不便他表示非常抱歉。
目前排号机已经调试好,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本报记者杨航) 宣汉隘口乡村民很无奈: 14年过去了多缴的农业税何时能退还? 丁山帮办 “国家明文规定取消农业税,乡政府却依然向我们收取。
事后,乡政府信誓旦旦向村民写下承诺书归还这笔钱,谁知14年过去了,却仍然不见动静!”昨日,家住宣汉县隘口乡长岗村9组的村民孙邦荣求助本报“丁山帮办”栏目。
乡政府承诺2004年底退还 据孙邦荣介绍,2002年上半年,他们从新闻中看到国家将要取消农业税的消息,而当时,该乡乡政府却称没有收到正式文件,在2002年下半年依然向各村委会下达了征收农业税的通知。
之后,村民们像往年一样按标准缴纳了农业税,他家缴了178元。
2002年底,取消农业税的正式文件下来了,乡政府又退不出所收的农业税,只好找了个折中的办法——政府向村民写一张书面承诺书。
承诺书内容大致是,欠村民的农业税到2004年底如数归还给村民。
但遗憾的是,到2004年底,政府工作人员又称没有钱,还不出来。
14年了依然未退钱 直到10年后的2014年下半年,乡政府工作人员让村民把承诺书、户口簿各复印一份交给村委会,以村委会为单位统一交给乡政府。
“我们每个人花了2块钱的复印费,但资料交上去到现在,仍是石沉大海!”孙邦荣说,现在又过了两年时间,仍然没有“响动”。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联系了宣汉县隘口乡人民政府。
该乡办公室侯姓的工作人员称,此事已经过去了10多年,属历史遗留问题。
但他已经把孙邦荣所反映的问题作了详细记录,他会将此情况及时向新一届领导班子汇报,相信一定会有相关方案给予解决。
(本报记者罗丁山) 找工作请朋友帮忙5千元“打点费”打了水漂 律师提醒:较大金额,最好书面约定 蜜热线提醒2382258 “委托朋友办事,给了几千元的‘打点费’,结果到最后事没办成,钱也打水漂了。
”近日,市民高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称,就在她感觉自己上当受骗后,想找朋友要回这笔钱,被却断然拒绝。
朋友承诺:“这事包在我身上,没问题” 高女士告诉记者,几个月前,她到达城一家公司应聘文职工作,当时应聘的人很多,为此她有些担忧。
一天晚上,她参加了一个朋友聚会,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说,他就在那家公司上班,高女士工作的事不是什么难事,请几个领导吃个饭,表示一下,应该没问题。
“第二天,我花了三千多元钱,和朋友一起精心挑选了礼物,临走前还给了朋友两千多元钱,委托他一定帮忙办妥此事。
”高女士说,但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一点音讯 都没有,“给朋友打电话,说领导已经定好了人选,我不能到公司上班。
”对此,高女士很是郁闷,当时朋友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所以她才花了五千多元钱请他帮忙,而现在,朋友说领导已定了人选,就算完事,高女士的钱莫名其妙就没了。
“我很怀疑买的礼物和给他的钱,他到底有没有用在给我办事上。
回头想想,朋友拿了礼物和钱后,就没跟我联系过,要不是我主动问起,他可能都不会跟我说。
”高女士很强烈地感觉自己被骗了,前几天,她找到朋友,要求归还这笔“打点费”,不想朋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给你办了事,虽然没成,难道这笔钱还要我来出吗?” 高女士为此很是心烦,她想知道,有没有相关规定约束这类事件,她的钱能要回吗? 律师提醒:较大金额最好书面约定 随后,记者联系了达城执业律师郑传富。
郑律师称,如果高女士的朋友确有如实转交,结果不尽如人意,那么也不应过分责备朋友。
但如果对方确实并没有如实按照承诺转交财物,据相关法律规定,那么高女士的朋友就属于不当得利。
郑律师提醒市民,遇到需要委托朋友帮忙办理事情,涉及数额较大的金钱,最好双方做出书面说明,这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本报记者杨秀琴)

标签: #土豆 #土豆 #什么意思 #材质 #sort #什么叫 #大学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