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明点,有什么网站可以相亲免费的

有什么 3
2021年2月22日 星期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不少老 人是在孤独中度过的。
老年空巢, 一个人,在操劳大半辈子,为家庭、 社会倾尽所能之后,在这段独属自 己的人生后半程里,他们还在渴望 着什么
?希望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余 生?尤其是那些落了单的老人,他 们是选择勇敢追爱,还是孤独终 老?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但真实的 状态和需求,又有多少人用心关注 过?换句话说,又有多少儿女能真 正走进父母的内心? 19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说: “老年的悲剧不在于已经衰老,而 在于依旧年轻。
”老年人心理的复 本期主编杂性,话题的私密性,远非一篇长 \ 撰稿 李 文所能参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摄伟志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远比我们 影 想象中更炽热地活着,值得祝福。
责半编 当年轻人表示不再爱了时,老 \ 岛全 宋 年人却正在为爱痴狂。
记者在青岛 媒体总业相亲角历时近两年跟踪调查,收集 记者设到375份老年征婚资料,期望通过 计 数据与众多悲欣交集的故事,勾勒 \ 李宁百付明兴 出一幅黄昏恋全景图。
\ 审读 昝阳 \ 偏见>>> 尴尬的“临老入花丛” 2019年夏天的某天,记者采访途中乘公交车由南到北穿越青岛老城,期间除了记者本人,车上乘客全都是老人,密闭的车厢里弥散着某种气息,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孤寂。
这是记者头一次,对我们的社会正在滑入“老龄”,有了切身的体会。
生命终究会走向凋零,这是逃无可逃的现实。
既然我们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学着理解、面对。
从2019年夏至2021年春,记者去了海泊河公园和汇泉广场相亲角四五十次,收集了375张老年征婚卡片,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尽管如此,此刻仍感到无从下笔,内心诚惶诚恐———我真的理解他们了吗? “老年人相亲,有你想象不到的狂野。
”“没了年轻时的忌惮,挥霍着岁月积攒给自己自私的充足理由,去达到性需求……”这是记者随机从网上摘抄的评论,说实话,近年来网上对老年人黄昏恋的“风评”并不友好。
外地有位大姨被年轻男子骗财,不少评论却嘲讽大姨“一把年纪了,还祸祸小伙子”,而忘了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老年人正当的欲望、需求和权利,就这样被贴上“为老不尊”的标签,被忽视、被误解、被中伤。
占据社会话语权的,总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被社会边缘化的老年人,既无力对抗偏见,也没有勇气发声。
很多落单的老人,怕人笑话“临老入花丛”,更怕子女阻挠,只能拼命压抑着对爱情的渴望,或偷偷摸摸进行,旁人很难一窥全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争取爱和欲的自由就微不足道,就该被社会装作没看见。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5388万人,占总人口18.1%。
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无配偶的达35%,有再婚意愿的达37.6%。
粗略计算一下,25388万人×35%×37.6%=3341万人。
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性需求,是无法被忽略和压抑的,毕竟生而为人的本质,就是对爱的渴望与追求。
这一点,无关老幼。
所以,记者将用文字展现的这些美好和不 那么美好的,都是火辣辣的人生。
刚需>>> 老汉比青年更愿意征婚? “老伴?想找是想找,也就想想罢了。
”今年69岁的章老师自称来相亲角是“随便转转”,8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后,他就开始了独守空房,最初几年的悲痛,这几年渐渐变成了孤独。
“没敢跟孩子提这事儿,估计同意不了,而且街坊邻居、以前的同事学生怎么看我?”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何为老年?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之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是60周岁。
但作为一项社会调查,记者将起点年龄稍作调整,定在了女55岁、男60岁。
此时,大部分人已经退休,没了工作的羁绊,少了儿女的负担,终于可以用尽全力,演绎余生的最后一出大戏。
在为期近两年的调查中,调查的第一阶段,记者采集了1683名征婚者的数据。
其中,55岁及以上年龄段女士和60岁及以上年龄段男士共197人,约占全部征婚人数的12%,这个数字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8.1%,比例比较接近。
调查的第二阶段,记者专门对岛城黄昏恋群体进行了调查和数据采集,前前后后共收集到老年征婚资料375人/份。
从男女比例来看,这375人中,女士249人,占比66%;男士126人,占比34%。
如果去除55岁至59岁的79名女士,在总计296名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老年征婚者中,女士有170人,占比57%;男士有126人,占比43%。
与岛城青年征婚男女比例(女707人,占比59%;男484人,占比41%)进行对比发现,老年男士征婚比例有了2%的小幅上升。
这说明进入老年阶段,整体上女士征婚比男士要积极,老年男士比年轻男士要积极,这里面或许掺杂着身心陪伴、物质需求、生活照顾等多种因素的考量。
如果考虑到社会对黄昏恋的偏见、老年人自身的遮掩,岛城征婚的老年人比例已经很高了。
这一方面是由于对老来伴儿的渴望和需求,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岛城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老年人比较开明勇敢。
年龄>>> 83岁大爷也来征婚 “年龄,对我们来说就是个数字,没啥意义。
”375名老年征婚者中,年龄最大的男士83岁,年龄最大的女士75岁。
中国有句老话:七十
三,八十
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旧时指73岁、84岁是人生的两道坎儿。
现在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升,84岁已算稀松平常。
根据青岛市新闻办2021年1月6日发布的数据,青岛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1.43岁。
但是83岁征婚,对于很多人来说仍属于稀罕事:“这哪儿是征老伴儿,是征保姆吧?”以记者不惑的年纪,对此也感到困惑,答案或许就藏在老伴和保姆的细微差别里面。
分年龄段来看,“60后”(60岁~69岁)的女士征婚者数量,要远远多于男士。
除了64岁男士多于女士、65岁男女比例旗鼓相当外,其他“60后”各年龄层女士征婚者数量都“碾压”同龄男士。
这似乎说明,64岁至65岁对于独身男性老人来说,是一道坎儿,能不能找个伴儿、要不要找个伴儿,就靠这临门一脚了。
往前一步,是幸福;往后一步,是孤独。
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坎儿,很多人可能就不“折腾”了。
从69岁到70岁,老年女性征婚者数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一岁之差就是天壤之别。
过了70岁,女性对老伴儿的需求迅速降温;过了75岁,女性对找老伴这件事儿,基本就死心了。
数据上表现为,75岁后的女性征婚者数量为
0。
“70后”(70岁~79岁)、“80后”(80岁~83岁)的征婚者中,女性一共只有15位,而男性则多达59位,男性在人数上实现“翻身”。
反观60岁~69岁年龄段,女性共155位,而男性只有67位。
男女征婚人数上的颠倒,并不是因为“60后”征婚男性人数少,而是同龄征婚女性人数太多。
70岁之后,征婚人数大体随年龄呈下降趋势,但非常缓和,在74岁至75岁有一个小波峰。
总而言之,“60后”征婚,女士唱主角;“70后”“80后”征婚,男士唱主角。
年龄为5的整数倍时,例如65岁、70岁、75岁,对于征婚者有非常大的心理暗示作用。
收入>>> 上了年纪也不“掉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不考虑物质基础的婚姻是不现实的,虽说有钱不一定幸福,但是人到晚年显脆弱,经不起风雨飘摇,只要不是过分虚荣、不是婚骗,争取适当的物质,给晚年生活个保障,无可厚非。
在经济方面的考量,单身老人跟年轻人一样不含糊,绝不会因为上了年纪,就自降身价。
在375名老年征婚者中,多达367人“公示”了自己的收入。
说明这 2020年6月13日的海泊河公园相亲角。
降明点 身这上 在价一彼 经济 在 指标 此满 方三举意 面 百
足 才 的十轻能考五重更 量名无进 单老论
身年对步 老征征 人婚婚 跟者者 年中还 轻多是人达应一三征样百者不六谈含十钱糊七都绝人是不﹃谈 公感会因示情为﹄了的 上自前 了己提 年的只纪收有就入在自说这 一指标举足轻重,无论对征婚者还是应征者,谈钱都是谈感情的前提,只有在这点上彼此满意,才能更进一步。
这367人的平均月收入是3578.13元,最高的10000元,是名57岁的个体女老板;最低的显示仅有百元,是位66岁的外地大姨自己填写的。
分性别来看,242名女士平均月收入3108.98元,125名男士平均月收入4486.40元,显然,退休后的大爷还是比大姨更能“挣钱”。
按年龄段对比收入情况,可以发现从60岁至83岁,收入起伏不大,毕竟老人都是以退休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退休后和退休前收入对比,此前岛城1318名“公布”收入的年轻征婚者,平均月入7424.47元,是老年征婚者平均月收入的两倍多。
老年人“造富能力”的下降,势必造成话语权的下降,再婚就容易受儿女干涉。
除了部分标注“收入不限”“相当”“稳定”或者压根儿没有填写收入的之 外,375名老年征婚者中只有一名外地大爷明确表示“没有收入也可以谈”,287人对未来老伴儿的收入提出了明确的数字要求,最高6000元、最低1000元,平均3390.59元。
217名老年征婚女士要求老伴儿平均月入3773.73元,稍高于自己的平均水平。
其中,要求对方月入6000元的仅有5人,占2%;要求对方月入5000元的有28人,占13%;要求对方月入4000元的88人,占41%;要求对方月入3000元的人数最多,有96人,占四成多。
70名老年征婚男性要求老伴儿平均月入2202.86元,既达到自己收入的一半即可。
其中,有54人要求对方月收入2000元,占近八成;要求月收入3000元的有14人,要求月收入1000元的仅有两人。
房子>>> 没房的大爷想找个“房” 房子是归途,亦是归宿,对老年人来说,意味着稳定、安心———老有所依,遮风挡雨。
在记者调查的375名老年征婚者中,304人明确表示有房,占比81%;69人未注明住房情况,只有两人表示在青岛没有房子,但打算定居。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老年征婚者拥有房产的比例高出青年15%。
到了这把年纪,如果是老青岛人,基本是有房子的;如果是外地来青定居,也多是通过打拼用积蓄购了房。
分性别来看,249名老年征婚女士中,185人明确有房子,占比74%;126名老年征婚男士中,119人明确有房子,占比94%。
男士有房率高出女性20%,几乎人人有房。
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社会上老年男性有房率本身就很高;二是有房是老年男性征婚的硬杠杠,没有房子的或许被挡在了征婚市场之外。
未来老伴必须要有房吗?375名被 调查者中,101人没有明确要求,或可理解为最好有房,没有也能接受。
但是话虽如此,没房子肯定没啥竞争力。
无论男女都希望另一半尽量有住房,而且最好是独居,不希望同对方儿女搅和在一起。
249名老年征婚女士中,238人明确要求对方必须有房,而126名老年征婚男士中,仅有36人明确要求对方必须有房。
相比较而言,女士较男士更看重对方有没有房子。
“没房,免谈!这个年纪,没房谁敢找?!”“如果对方没有住房,住进我家,亲朋邻居还不笑话死我?”……这是征婚女士的普遍看法。
375人中,只有7名有房女士,可以接受对方没房,但有房当然更好;63名无房女士中,仅有4人可以接受对方也没有房子,即年轻人说的“裸婚”;375人中仅有的7名无房男士,全部要求对方必须有房。
学历>>> 上了年纪也要看学历 书到用时方恨少,老来征婚用得着。
在很多人看来,人到黄昏,阅历足以填平学历的“鸿沟”,人生坎坷起伏,起点上的差距不算个啥,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记者统计的岛城375名老年征婚者中,351人标注了学历,其中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41人,高中学历91人,中专学历42人,初中学历154人,小学文化18人。
为啥说老年人征婚,学历仍然至关重要呢?记者此次调查的375名老年征婚者中,从不同学历对应的收入情况来看,即使到了退休年龄,收入仍与学历高度相关,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生活越有保障。
特殊之处在于,中专学历征婚者收入远高于初、高中学历的。
这是缘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专生含金量相当高,拿网友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那时的中专约介于现在的“985”和“211”大学之间。
考上中专意味着“农转非”、毕业就端上铁饭碗,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理由看不起中专学历的父辈。
对于未来老伴的学历要求,普遍的规律是,学历越高的越重视学历,一是他们有资格提这样的要求,二是他们认为学历意味着生活品质以及共同语言。
征婚者一般可以接受比自己低一档的学历,比如自己本科,对方至少是大专。
举例来说,41名大专学历的老年征婚者中,18人对老伴学历有要求,其中两人要求大专,13人要求高中,3人要求中专。
此外,老年征婚市场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基本以本地人为主。
外地老人在青征婚,普遍是子女在青工作,随同前来定居。
375名老年征婚者中,除两人未标注户籍外,329人为本市人,占比近九成,其余44名外地人中女性32人,男性占12人。

标签: #学历 #做什么 #电信 #网络电视 #网络 #都不 #赚钱快 #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