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做“有趣”科研,ccd是什么

ccd 0
6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Tel:(010)62580698 研发 执行主编:童岱编辑:沈春蕾校对:王心怡E-mail押clshen@ “团队既有统一的规划,又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以确保科研顺利进展。
”作为“香江学者计划”第一批入选者,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副研究员周亮从香港的导师、香港大学教授支志明团队学到了——— 精益求精做“有趣”科研 姻本报记者杨琪 2014年春节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副研究员周亮即将结束为期两年的“香江学者计划”。
“收获不少,感慨不少。
”周亮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道。
追随“偶像”赴港 2011年3月底,周亮收到一封来自长春应化所人事处的邮件,内容为申报参与第一批“香江学者计划”遴选。
当看到邮件中出现香港二字时,他不禁留意“香江学者计划”中导师的信息。
“突然眼前一亮,我发现支志明教授赫然在列。
他所研究的项目是运用在照明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这也正是我目前的研究领域!” 香港大学教授支志明是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他完成的“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就在此前,备受海内外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空置两年。
“他是我的偶像!如果能有机会跟随支志明老师学习几年,一定获益匪浅!”周亮想到。
幸运的是“,香江学者计划”欢迎应届博士毕业生申报,因此他打算试一试。
这一想法得到了周亮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应化所书记张洪杰的大力支持“。
张洪杰老师嘱咐我抓紧时间写出申请书。
”就这样,原本以为与己无缘的“香江学者计划”近在咫尺。
真正进入申报环节,周亮感受到的是两岸对人才遴选过程的严格与谨慎。
第一轮是由内地专家组从众多报名者中选出100名候选者;第二轮,候选者与导师配对;最后,港方再次筛选。
“在张洪杰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幸运地成为‘香江学者计划’第一批的入选者。
”他说。
进入科研状态 周亮所在的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国内外颇具盛名,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产出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解决了多项国家战略需求问题。
近20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发设计一直是该实验室的重要领域。
铱配合物具有优越的光物理与电化学性能,发光效率高发射光谱宽,因而被视为制备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理想材料。
然而,铱配合物电致发光领域的专利技术长期被欧美国家封锁垄断,因此科研人员需要在研发中首先突破材料体系的束缚。
支志明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於光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电致磷光的可能性,并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因此推翻了一批国际范围内的专利。
为了打破欧美国家的专利封锁与垄断,支志明重点研究过渡金属铂配合物的发光材料与器件;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科学问题后,逐渐证明了铂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前景与 价值,形成了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体系,为我国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体系打开了通道。
到港之后,支志明指导周亮针对过渡金属铂配合物的发光材料与器件展开研究,“在支志明老师的团队中,我逐渐进入科研状态。
” 只争上游不跟风 “两年的科研与学习很顺利、很开心,我收获非常大。
”周亮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首先是对待学术的态度,他们从不跟风,只争上游。
”这是他的感受之
一。
支志明带领团队攻关难题,勇攀科学高峰,“他们一定要占领科学的高地”。
到港的第一年中,周亮与团队的交流过程中,经常听到的话语是:这一课题某某已经做过了,你能保证自己做得比他还好吗?如果别人已经研究出来了,你再做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定要做原创性的科研。
第二年,周亮开始做一些原创性探索,这被他称为“有趣”的研究。
支志明给出的指导意见是:一定要做得更好。
“一旦你进入状态,支志明老师就会更加严格,你必须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比如,对于实验的数据链,支志明不断要求周亮进一步提高与完善,反复检查数据链的逻辑是否存在瑕疵。
“曾经我认为,有些实验已经无需再验证了,数据链已经很完整。
但是在支志明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经过反复实验反复验证,我发现数据链的 完美度的确可以不断提高。
”周亮说。
支志明团队还给周亮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团 队协作。
“团队既有统一的规划,又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以确保科研顺利进展。
”他说。
研究团队中明确规定具体工作由谁来完成。
每个环节上都安排了专业人员,所以即便自己也能做一些事情,但肯定不如他们专业。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我应该努力将自己所负责的科研工作做好。
”周亮说。
相关链接 2010年12月19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香港学者协会举行“香江学者计划”内地与香港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签约仪式。
按照协议,2011~2014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每年将选派50名内地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赴香港部分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时间一般为两年。
培养的专业领域集中在基础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方面。
第一批“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共43人,其中,来自中科院系统的为12名。
来自中科院的学者轻松愉快地融入了新环境,他们在对科学前沿的把握、团队意识、开拓意识上表现不俗。
3年来,该计划已选拔三期学者150余人赴港学习,并得到了内地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广泛认可和热烈响应。
现场 西双版纳植物园哀牢山生态站: 为观测天气土壤安装“24小时电子眼” ■本报记者张雯雯 在国家财政部修购专项经费的支持下,2013年12月1日~1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哀牢山生态站在林外气象综合观测场安装了一台全自动气象监测仪器———PWS100(以下简称PWS100),用于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的实时监测。
同时,科研人员还在综合气象观测场和林内铁塔实验区安装了土壤水分自动测量系统,已调试完成开始测量土壤水分。
此次采购安装的PWS100包含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到传感器横臂;一个激光头和两个感应探头,每一个感应探头与激光头的轴保持20度的夹角。
PWS100能够测量降水,并确定雨粒大小和速度,它自身携带的粒子分类级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如雨、小雨、雪、雾等。
据介绍,PWS100测量范围宽,可探测雨粒径范围为0.1~30毫米,降雨强度范围为0~400毫米/小时。
PWS100探测类型广,毛毛雨、小雨、中雨、暴雨、雪粒、雪片、冰雹、冰粒、米雪、雨夹雪等均可探测,并可识别WMO4680电码表中的59种代码全自动化工作等特点,能够自动对降水量和可见气象因素进行测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海港和机场等场所的气象监测。
多年来,哀牢山生态站的天气现象和能见度的观测工作主要依靠人工主观判断。
人工观测的指标主要有云量,天气的晴、阴等。
“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判断会有差别。
人工一天只观 测三次,而且是在白天,现在的仪器每分钟都可以记录数据,可以准确地看到一天24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就不会出现人工在观测能见度时,特别是在夜间会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误差,观测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地局限了。
”该生态站的监测主管鲁志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PWS100的安装将与人工监测形成数据的参考和校正,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
此外,科研人员还安装土壤水分测量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介电常数实部、温度校准后的介电常数实部、介电常数虚部、介电常数虚部的土壤环境参数数据。
该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一台CR800数据采集器,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任务。
采集器自身带有4MB的存储空间,通过可移动的数据存储模块扩展到2G数据存储以方便用户长时间记录数据。
安装好的土壤水分自动测量系统共设置有10、20、40、60和100厘米共5个不同土壤深度,测量频率为30分钟一次。
鲁志云认为,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一个关键因子,在干湿季明显的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不但直接影响着土壤特性和植物生长,而且间接地影响植物分布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气候的变化。
对哀牢山亚热带森林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土壤呼吸和森林碳通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了解该地区植物生长与更新,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安装完成的水分自动测量系统调试天气现象仪为安装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探头打孔鲁志云摄 “嫦娥”缘何明眸善睐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参研我国探月工程创新回顾 姻通讯员陈桂萍张岗峰本报记者张行勇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登陆月球。
12月15日晚,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号”月球车用全景相机与着陆器互拍,瞬间将“玉兔号”和着陆器上美丽的五星红旗定格成为永恒,吸引了中国乃至世界亿万人民的目光。
这宣告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也意味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再为我国探月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此后,全景相机将随“玉兔号”在月球巡视漫游。
嫦娥将用探空法宝———月基光学望远镜,眺望星空。
在全景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的陪伴下,“玉兔”和“嫦娥”的月宫之旅将不再清冷寂寞。
坐落于古城西南郊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从原理、技术到应用创新,为探月工程配置了立体相机、全景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等闪亮明眸。
见证我国探月工程 2004年1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
西安光机所为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任务研制了多个有效载荷与部件,见证了我国探月工程的一步步脚印。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发射并开始实施为期一年零四个月 的绕月科学探测任务。
西安光机所研制的CCD立体相机和干涉成像光谱仪,分别承担了为月球“画像”,即获取全月球影像图,以及参与完成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特点等两大科学探测任务。
同时还承担了此次探月工程紫外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中等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研制任务。
根据国家探月工程总体实施计划的部署,继嫦娥一号任务圆满完成后,嫦娥二号工程也随即全面展开。
2008年8月8日,西安光机所正式受命为嫦娥二号研制高精度的立体成像相机。
嫦娥二号承担为探月工程由“绕月”转“落月”进行技术储备和后续工程探路的任务。
同时,嫦娥二号力争在100千米环月轨道获取分辨率优于10米———国际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面影像图。
西安光机所探月团队连续奋战,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通常需要2到3年的研制任务。
在嫦娥二号执行任务中,CCD立体相机用堪称完美的表现成功获取分辨率约1.3米的月球虹湾地区高清晰图像,并获取7米分辨率的全月图,为嫦娥三号的落月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2010年1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宣告嫦娥二号工程圆满成功。
再担重任参研“嫦娥三号”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为嫦娥三号的落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13年12月2日,承担我国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关键任务的嫦娥三号成功发射。
它携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携带着中华民族千年的登月梦,奔向月球。
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获取月球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
鉴于在嫦娥一号、二号任务中的完美表现,西安光机所再担重任,受命为嫦娥三号任务研制两个有效载荷及多个部件,研制的有效载荷承担两项科学任务及两项工程任务。
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巡视器有效载荷全景相机,承担着陆器和巡视器互相拍摄、随巡视器对月面开展巡视勘察两项工程任务及获取月表巡视区的三维光学图像,用于巡视区地形地貌、撞击坑及地质构造解析和综合研究的科学任务,其中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相互拍摄是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标志;西安光机所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共同研制的着陆器有效载荷紫外月基光学望远镜,承担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的科学任务,这是世界月球探测史上的创举;西安光机所研制的箭载摄像装置对运载火 箭发射、飞行过程实时监测,使嫦娥飞天首次实现现场直播;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巡视器导航、避障相机光学系统在月面巡视勘察过程中导引巡视器安全行驶;研制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辅助卫星及着陆器定姿测量。
反复论证协力攻关 相比于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有效载荷应用环境发生了改变,不是在轨道上使用,而是在月面上工作,工作环境将更加严酷和更加复杂,对系统重量、体积和功耗等方面要求更加苛刻。
西安光机所科研人员协力攻关,通过多次反复论证、实验和优化设计,最终研制出能适应恶劣环境,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全景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箭载摄像装置、导航与避障相机光学系统以及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使我国亿万人民实现亲眼见证嫦娥飞天的过程、月面奇观的景象、月望深空繁星等诸多历史性的时刻。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从遥遥惊鸿一瞥到“嫦娥”飞奔虹湾,西安光机所为“嫦娥”配备皎洁明眸,带着全世界人民体验月宫的神秘,揭开月球的面纱。
说道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让人遗憾的消息,一些风华正茂的学生以不恰当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些年富力强、卓有成绩的科研人员非正常离开了人世。
谈论中,大多数对这些人表示不理解。
为什么我国的科研人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么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状态? 我们平时看到很多科研人员满腔热情,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就我个人少量的观察,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健康,不是高血压,就是糖尿病、前列腺炎、心肺病等,这些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病,却过早出现在了中青年人的身上,尽管有时候并不严重,但是也是疾病的前兆,我们称之为亚健康,发生这样的现象是有原因的。
以下几种导致这种现象的副作用是我个人的体会。
一是人情社会的交往模式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是个人情社会(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在这个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同事所包围,每个人都在介入别人的生活。
因此,大多数时候,国人都要忙于应酬,而应酬的主要方式就是喝酒吃饭。
科研人员一样不能免俗,有时候为了课题,为了一个团队的发展,也需要同样的交往。
交往多了,酒宴也就多了,身体自然就消化不了这些交往带来的副作用,亚健康 科 研 生 活 姻彭 : 思龙 冲 出 亚 健 康 就自然产生。
二是社会物质发展转型带来的副作 用。
我国社会在过去三十年中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物质 的快速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极度匮乏,到了现 在的随意吃喝,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可是我们的 消费和饮食习惯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身体对食物的消化 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的。
比如,一个台湾朋友跟我去 内
蒙古考察旅游,一天三餐羊肉,他胃口好,每顿都吃得 比较饱,第三天晚上,就得了急性肠胃炎。
由此可知,我们 改变了饮食结构的同时,我们的身体可能还没有很快地 适应当前的饮食结构,因此各种消化疾病自然就容易产 生。
科研人员可能在饮食上稍微注意一些,但是固有的习 惯和新的形势之间的不协调,同样产生身体的不适应,这 种不适应最终表现为亚健康。
三是急速发展过程中的功利性带来的副作用。
由 于我国社会处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快速的发展 使得所有人对未来的期待抱有很高的目标,各个不同 集体之间需要在社会中调整自己的位置,谁都不想落 后
,于是各种竞争性的考核机制诞生了。
这些考核机制 假定过去的速度至少保持不变,体制里的人是能量无 限的,因而很多考核也比较超前,而且是快速变化的。
可是,人并不是能量无限的,因此,处于这个考核体制 中的所有,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都比较焦虑,这种焦 虑正是很多心理和生理疾病的直接诱因。
四是历史性人才断档带来的副作用。
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面临着技术性人才的断档。
于是大量的年轻人 提前进入了战壕,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并不是非常 成熟的团队承担着国家关键的工程,这时候,很多环节 都充满了风险。
只要是比较负责任的领导,都不会希望 自己的团队失败。
当遇到一些需要持续好多年的大工 程时,压力可以摧垮哪怕是最坚强的人。
如今看来,人才的断档似乎是解决了,但是一个较 大的后果是,中青年占据了大部分重要的位置,后来者 呢?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和上一代比,晋升速度就要 大大地放缓,甚至比正常还要慢,他们遇到了玻璃天花 板。
错了,以前是玻璃天花板,现在就是玻璃钢天花板, 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是很难突破这层天花板的。
这也 造成了上位者劳累,后进者忧虑。
不管是劳累还是忧 虑,都是亚健康的主要凶手。
五是社会抚养教育模式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的青 壮年不仅仅要面对工作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 也让他们多了很多的负担。
老人大多数有各种大大小 小的病,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照顾。
而我国的教育氛围 也让一个家庭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 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教育一个孩子,大多数时 候会牺牲一个成年人的大好青春。
这种对上的养老,对 下的过度付出,导致我国的中青壮年拥有了其他国家 所不具备的三座大山:老人、子女和事业。
前不久跟
个朋友聚会,他年纪不大已经满头白发。
他就是在我国 典型的三座大山下的科研人。
六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缺陷带来的副作用。
我们的 医疗体系迄今为止还只是关注表面的疾病,比如每年 体检一次,但是很少有控制疾病的作用。
其原因在于, 这些手段只能发现外在的病,而不能发现潜在的病,更 不能阻止病情的发生。
实际上,美国在上个世纪五六
年代同样面临社会的亚健康,于是大量的临床心理学 诞生了。
尽管我国的心理学已经拿来了一些理论和方 法,但是就个人感觉,在社会生活中还没有形成气候。
除了一些明显不正常的人去看心理医生,一些看似正 常,实质上已经亚健康的人,更需要心理介入。
中医强 调治未病,并不完全是靠医药来调理,实际上,中医在 施治的过程中还辅助于心理辅导。
一个高明的中医给 的建议绝对不是简单的调理,而是心理健康咨询。
黄帝 内经开篇的养心术就可以作为证明。
根据上面个人的简单观察,避免亚健康可以从几 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于人情交往,有所为有所不为。
交 往是一把双刃剑,所有人都觉得累,但是都被这种氛围 所绑架。
适当地放下,有节制地往来可能是必需的。

是饮食结构需要调整,身体要适当锻炼。
三是对各种考 核看得淡一些。
与其去符合急功近利的考核,还不如静 下心来,好好做点有长远意义的科研。
四是人才要分 流,不能总走独木桥。
要做的事情很多,可做的事情也 很多,不一定非要做什么别人现在认可的事情,走自己 的路才很重要。
五是养老服小,在可见的未来这是个很 重要的任务,只能想办法处理得更好。
六是抽点时间看 看中国古典文化书籍,看看现代心理学,自己给自己咨 询,可能会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
适当的时候,也 可以去专业咨询。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但是否处 于亚健康,自己应该能够有所感知,并且尽可能了解其 原因,避免一些明显的诱因,主动寻找跳出亚健康的出 路,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怕健康而 放弃了事业,在放弃和追求中间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可 能是我们主要要思考的。
希望我们都能晚点进入亚健 康,为了幸福,为了事业,早点冲出亚健康。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标签: #cfa #cookie #错误代码 #压缩文件 #文件格式 #不接受 #工区 #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