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星期五,2021年6月4日

微信群 2
星期五副刊专刊部电话:23602884
9 文摘张从“政央:视一哥”到省委常委12版牺古代牲笔在记中小国说中抗的日“名战侦场探的鹦“鹉外”国八12路版”12版 “连坐式孝顺”让人头大10版 舌头如火烧或因压力过大11版 “量子神药”原是压片糖果10版 有种睡不醒是甲减找麻烦11版 独自优雅 10版 打了疫苗也要做好“防疫几件事” 11版 谁也拯救不了谁 10版 青少年防沉迷多了一道保护网 11版 第113期 被侵犯的注意力10版陈冲六十12版 帮丈夫落户北京离婚索赔千万元 10版 校园欺凌,法律如何衡量教育部办公厅年初印发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欺凌事件,但如何认定还存在举证难——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业内人士指出,如何准确认定学生 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指出,未成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网络
欺凌,如何处置欺凌者成为防治学生欺 年人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根源往往 社交平台,有网友在回忆遭受校园欺凌凌工作中的难点和焦点,有必要将相关 与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等因素有关。
的帖子里如此写道。
工作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据报道,不少中学生曾经历过学生 学生欺凌绝不是“同学之间的玩 “教育部已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 欺凌,一些欺凌事件发生得非常隐蔽。
笑”。
业内人士指出,学生欺凌问题棘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 不少成年人甚至在网络上发帖,回忆在 手且沉重,相关部门不能坐以待毙,更稿》)公开征求意见,为防治工作提供了 中小学阶段被辱骂、排挤、索要钱财的 不能“选择性失明”。
参考和标准。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遭遇。
对一些被欺凌者,伤痛可能变为 向校园欺凌“亮剑” 3月27日,河南濮阳某高中宿舍 律师翁小平表示。
举证仍然是难点 梦魇伴随一生。
欺凌者若不被制止,也容易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
根据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 里,16岁的时某遭到7名学生围殴、侮 根据《征求意见稿》,殴打、脚踢、掌 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 辱。
4月14日,欺凌视频经网络流出,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 致人重伤的,不构成犯罪。
有观点认 引发舆论关注。
警方介入调查后,3人吓威胁的行为;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 为,学生欺凌更多的是适用行政处罚, 被依法刑拘。
濮阳市教育局对该校分毁坏他人财物;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 震慑力不足。
管副校长给予停职处理。
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 有专家认为,处罚固然重要,但要 校园本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 从源头解决学生欺凌问题,还需要家 方,但有的地方学生欺凌事件仍时有发隐私等五种行为均构成学生欺凌行为。
庭、学校、教育部门、司法机关等多方共 生,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引发社会 “学生欺凌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的界定,属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防共治。
广泛关注,影响非常恶劣。
今年1月,教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权利。
被欺凌造成 翁小平建议,要通过与涉事双方及 《征求意见稿》明确,对违反治安管 育部办公厅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损伤,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提现场见证人谈话、及时保留外伤认定资理或者涉嫌犯罪等严重欺凌行为,学校 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排查起诉讼,诉请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料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举证。
此外,学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 欺凌事件。
偿或财产损失赔偿。
”翁小平介绍,如果欺校可以在保护好未成年人隐私的前提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方案》明确,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凌者的行为构成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下,利用教室、楼道、操场等公共场所的 “法律应治未病之病,要重视对学 情节轻微的,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严肃的 他指出,学生欺凌事件存在举证难摄像头设备,帮助还原可能发生的欺凌生欺凌事件的事前干预,通过行之有效 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
情节较重的,学的问题,“如果欺凌方与受害方各执一事件的原貌。
的预防机制,将欺凌事件尽量减少。
”翁 校可给予纪律处分,并邀请公安机关参词,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很难被 “发生学生欺凌事件,如果教师和小平指出,对于已经发生的学生欺凌事 与警示教育或予以训诫。
对实施暴力、定性为‘学生欺凌’。
在实践中,欺凌事学校在监管、处置过程中存在过失,造件,要及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出处 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应将其表现记入件多以协商解决。
” 成严重后果的,需要承担连带的行政责置和跟进,“从法律的角度上看,欺凌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依法转入专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行政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他提醒。
为的处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细化,对家长 门学校就读。
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处置。
判决书显示,在江苏苏州某小学就读的白某,称多次被同学王某殴打、凌辱。
治“已病”与治“未病” 后续的投诉意见要及时跟进和处理。
”他建议在中小学生中更多地开展 记者梳理发现,多个文件已对学生白某之父要求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 “经常生活在否定的氛围里,常常普法宣传,增强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 欺凌亮出“红黄牌”;《未成年人保护法》凌进行认定。
判决书显示,“经学校学被批评、指责、体罚,或者被过度保护、溺法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恶性的学生欺 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并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和校委会研究、讨论,认为该事件尚不符合学生欺凌事件 爱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 赵琛凌事件,建议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摘自《工人日报》) 吃“临期食品”损害健康吗 食品保质期是一个人为确定的时间,并不是食品变坏的时间。
“保质期”的概念是“在保质期内,商家保证食品的风味口感符合产品的描述”。
所谓“临期”,也依然在这个保证范围内;超过了这个期限,也只是厂家不再“保证”,而不是就坏掉了。
实际上,政府监管只是规定了预包装食品需要标注保质期(除了豁免保质期的少数几个品类),而并不规定保质期的长短——标注多长是厂家的选择。
如果厂家“乱标”,会有两方面的后果:一是保质期内食品出问题的概率增加,赔偿加声誉损失会让他们得不偿失;二是风味口感下降,会让消费者不再购买他们的产品。
如果“长期食用临期食品会有害健康”,那么商家就是在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是要被重罚重判的。
对于“临期食品”,商家完全可以不打折促销,而是继续正常销售到“到期”,然后废弃没有卖掉的部分。
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不会有太多的“临期”,而且也不会是稳定持续地有货。
所以,如果一个“临期食品店”能够长期供应某种“临期食品”,就应该警惕了。
不仅是临期食品,有很多“过期食品”也是可以吃的。
比如下面这些: 冷冻食品:细菌在冷冻条件下不会生长,所以冷冻食品只要不化冻,可以无限期保存。
罐头食品:罐头食品是罐装密封之后,经过了超高温、长时间加热的食品,其食物中的细菌已经被彻底杀灭,只要不打开,就不会变坏。
低含水量的食品:细菌、真菌和霉菌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
当水分低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不能生长了。
这样的食品,就可以长期保存,比如饼干、麦片、营养棒等等。
超高温无菌灌装的饮料:典型的就是常温牛奶。
这类食品经过超高温加热,细菌被杀光,在无菌条件下灌装到无菌容器中,只要不打开,就不会变坏,过期了其实也还是安全的。
酸奶:酸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食品,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活细菌。
为了抑制这些细菌的活动,所以需要冷藏。
酸奶的环境并不适合致病细菌生长,所以稍微过期,也还是可以吃的。
这些食品,即便是过期了,只要包装依然完好,打开后气味、味道和形态没有异常,一般也还是可以吃的。
这些食品的“保质”,主要针对的就是风 云无心味和口感。
(摘自《北京青年报》 新型职业伤害,法律管得了吗 失眠、焦虑、腰椎病、颈椎病、内分泌 法律管得了“996”吗 此外,互联网企业的监视、监管手段 疾病……互联网等新职业、新业态加班 一面是新型职业伤害日益凸显,也成为新型职业伤害的推手,容易给人 现象严重,给众多从业者带来难以界定的新型职业伤害。
这些长期的、慢性的、 一面是相关伤害及相应保障尚未纳入现有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带来过去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如何给“996”划出红线 隐蔽的伤害如何纳入法律法规?新业态防治法》的规定实际上针对的仍然是 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表示,从2019 下如何创造更良好的工作环境?记者采传统制造业范畴的健康风险问题。
”复年到2021年,我国“996”问题处于企业 访了相关专家。
“不加班不成活”不容小觑 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戴俊明表示,如今职业病侵犯的人群和行业,已 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鲜少见到“996”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 “90后”张瑞(化名)曾在某互联网不再仅仅是过去普遍认为的工业人群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
头部公司担任内容审核员,尽管薪水可和工业产业,而是向科技行业、现代服 从现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看,企 观,还是选择在去年离职。
务业等领域蔓延。
业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仅会被 “太累了。
早上8点多出门,晚上10 据了解,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 点多到家,一整天的工作都是盯着电脑罗列了10类132种职业病,包括尘肺、职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 屏幕,干眼症、颈椎病、腰椎痛、腱鞘炎都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肿瘤等,同样是以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受访专家认为, 找上了门。
”张瑞说,遇到加班多的时候,传统制造业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主,当下相对于目前的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该 整个生物钟都乱套了,即使下班回家也互联网等行业出现的新型职业伤害相关处罚力度明显过低,难以对超时加班起 睡不着,失眠久了还会陷入抑郁状态。
疾病并未被列入其中。
到预防威慑作用。
在互联网等行业,像张瑞这样的情 在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的同时,互联 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山西省法学 况并不鲜见。
近年,随着互联网行业不网企业过度追求绩效无疑是新型职业伤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彭云业建议,应 断发展,各种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害丛生的重要原因。
一位互联网从业者及时修订职业病防治法等劳动保护方面 新的职业和劳动方式带来的新型职业伤说,大厂习惯把项目时间压缩得非常紧,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新出现的职业伤害 害日益受到关注。
多位受访者谈到,互很多国外乙方会因此拒绝合作,但大厂及相关保障纳入其中。
同时,相关劳动 联网等行业从业人员长期从事高强度工内部员工没有选择权。
与国外互联网公法规中关于劳动部门履责的规定应当进 作,不仅颈椎病、视力下降、内分泌疾病司以半年甚至一年为周期考核不同,国一步明确,尤其是对不作为的责任人要 等新型职业病很普遍,失眠、焦虑、抑郁内互联网企业会将考核周期缩短至一两加大问责力度。
此外,企业工会也应成 等心理疾病也日益增多。
给劳动者带来的困扰往往是长期的、慢性的、隐蔽的。
个月,员工的考核完成率在50%~80%,工作量超出日常工作可承受的范围。
马晓媛王皓为员工维权的重要保障。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全职妈妈:勇敢抑或无奈 “30年前养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双筷子,现在养一个孩子要花掉半辈子积蓄。
”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开销已占夫妻俩工资的一半;上了幼儿园,每个月的学费和兴趣班的花费可能用完俩人一个月的工资。
” 说话者有年薪20万元的30岁职场妈妈;有零收入的全职妈妈,她们的言语中有无奈、有不甘。
这些无奈的背后,是高昂的养育成本,是养育一个孩子所面临的各种困境。
高强度重复劳作失眠已成为常态 保姆+保洁+陪护+幼师+厨师,是来自北京市的33岁全职妈妈王晓给自己身份的总结。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王晓还要去做网课规划师、儿童心理师,但全职妈妈的贡献却被人们严重低估了。
辞职做全职妈妈的第135天,也是北京市民杜宇(化名)连续失眠的第10天。
她最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太压抑了,特别希望能有一天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哪怕去搬砖、扛水泥,只要能清静就好”。
现在杜宇最害怕和外 界交流。
其中一个原因是,自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
工作家庭难兼顾职业生涯被中断 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妈妈重返职场的原因中,有71.3%是因为“不想和社会脱节”,59.9%是因为“想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
但即使如此,每年还是有一大批职业女性辞掉工作,做回全职妈妈,这是她们无可奈何的选择。
生活在北方四线城市的李鑫然,怀孕前是一家500强企业地方分公司的金牌销售。
生娃后,她白天上班,孩子由婆婆照看,自己上午、下午各抽出半小时回家哺乳,晚上再接婆婆的班。
这样的生活令她非常疲惫,不得不辞职带娃。
来自北京市的金莉(化名)做全职妈妈的原因是为了女儿的教育。
她正式加入“鸡娃妈妈”的行列,给女儿报了8个培训班。
金莉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力托举女儿,但内心是挣扎的,她最怕别人问:“你做全职妈妈是不是太浪费了?” 无奈失去社交圈逐渐与社会脱节 虽然长期承担着高强度的劳作,全 职妈妈得到的保障却很脆弱。
婚姻法并没有条款明确保护家庭主妇的权益,一旦遭遇离婚,她们毫无优势。
除非孩子年龄还小需要母亲照顾,否则经济更好的一方更容易获得抚养权。
有律师指出,几乎所有离婚诉讼中,男方即使是净身出户,在离婚后也能迅速积累财富,因为男方多年来持续在事业上的积累,保证了他们的职业素养、收入水平几乎丧失职业经验的全职妈妈,所附带的自身资产为零。
有招聘网站就“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机会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认同在职场上女性比男性更辛苦。
全方位综合施策降低成本是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涉及生育政策的内容包括: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赵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摘自《法治日报》) 直播行网业红主两播年极入百分万?化严重 一直以来,直播在大众眼里都是一个暴利行业,“美女主播一夜被打赏30万”“直播睡觉夜入2万”“00后靠直播月入10万”,网红主播薇娅更是以90亿元财富首次上富人榜。
“主播”这一行业逐渐被打上“高收入”的标签。
然而,据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超1.3亿,大多数主播月收入3000至5000元。
在直播的生态中,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行业病灶。
某平台主播小林今年24岁,毕业后做唱跳主播,如今粉丝3万。
她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观众打赏,她也曾抱着“夜入十万”的梦,而现实很快泼了她一盆冷水。
“刚开始基本没有人看,我请朋友帮我刷礼物热场,就是倒贴钱。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曾让她很痛苦,但是她现在看开了,接受了自己就是个普通 热点 责任编辑:杨玉燕 人、一个小主播的现实。
目前除去成本和各种分成,小林每月收入在7000元左右,因为是“个体户”,没有社保。
从直播带货兴起之初,头部主播的“战绩”就被各种“天文数字”不断刷新,出现了越来越多上亿的成绩单。
“现在一场直播没有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发战报写新闻稿了。
”某淘宝店铺直播运营负责人说道,“大家都只看到了头部主播们战绩光鲜、吃香喝辣,而中腰部主播只能喝粥。
” 吴莉莉(化名)是直接和粉丝数百万的淘宝店铺签约,因为店铺本身已经成熟且有一定流量,每天直播稳定有10万人观看,她工作的主要压力则来自带货量。
“每晚直播结束,大家复盘销量的时候是我最紧张的时候,这和我的工资直接挂钩。
”吴莉莉说,她每月工资能拿2万元到8万元,还有年终奖。
但吴莉莉依然很焦虑:“店铺的竞争对手很多,消费者不一定会选我家的。
我的竞争对手也很多,哪天有个更优秀的主播出现,我就没有饭碗了。
” 盒子今年28岁,做游戏主播已经3年了,在家人眼里,他一直都是不务正业,“一把年纪不出去上班,天天坐在家里打游戏”。
盒子有了年龄危机,自 申潇轶今年以来就开始纠结退圈的问题。
(摘自《潇湘晨报》) “集赞有礼”“分享返现”暗藏猫腻 近来,部分商家为了扩大宣传效波市鄞州区消委会横溪消保分会调 果、拉新、引流等,会以让用户转发链解,商家才愿意兑现承诺,并在微信上 接或图片、收集好友点赞、邀好友“砍对活动内容及时作出补充说明。
价”等方式,低价销售或者赠送产品。
今年2月,山东省日照市消费者李 但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商家推出的此先生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一张图 类活动暗藏猫腻。
片上显示,某楼盘正在开展集赞送礼品 去年底,浙江宁波消费者朱女士的活动,活动时间为2月3日至17日。
在朋友圈看到某水果店的微信活动消李先生转发该图片并取得相应数量的 息:店家承诺,按照活动要求分享该微点赞后,于2月8日前往售楼处领取礼 信广告并让朋友点赞,当日24点前累品,不料工作人员态度蛮横,拒绝发放 计得到50个赞,就可以享受菠萝蜜买1礼品。
李先生向日照市东港区消协投 斤送1斤的优惠。
诉后,活动主办方才补发了相关礼品。
朱女士觉得很划算,便按照店家 此外,线上商家也有类似情况,广 的活动要求在朋友圈集赞。
截至当日泛存在于购物、餐饮、票务、教育培训 24点,朱女士共集得68个“点赞”,并截等领域,比如打卡返现、好友助力免 屏保存。
第二天,朱女士前往该水果单、“邀得1人,直接提现100元”等,但 店准备购买菠萝蜜时,店员却告知她实际上消费者很难获得免单或提现。
“点赞”是前一天集满的,不能作为当 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策研 天的优惠依据,但在活动告示中商家并未对集赞的时限进行说明。
后经宁 杨召奎究,及时制止和查处不良营销行为,维 护市场竞争秩序。
(资摘) 鲜榨橙汁售卖机,真的保鲜吗 手机扫码后,自动清洗、削皮、榨汁、灌装……只需不到1分钟,就能喝上一杯酸甜的鲜榨橙汁。
有商家宣称,自动售卖机由专人每天清洗,橙子每两天一更新,5℃恒温保鲜。
然而,这个鲜真的有保证吗? 今年1月,渝北区检察院在巡查时发现,该商圈内的多处鲜榨橙汁自动售卖机,既没有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公示,也没有张贴食品经营许可证。
为此,该院在辖区内医院、商场、公园、地铁站等地开展专项调查发现,辖区内238台食品自动售卖设备中绝大部分没有进行信息公示,少数经营者甚至对公示要求“毫不知情”。
“如果连公示都没有,一旦出现橙子变质、残渣清理不干净等情形,消费 者喝着‘味不对’,该找谁?”该院随即对该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立案调查。
经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批,该院于今年2月5日分别向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相关街道办事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清查辖区内人流密集场所的食品自动售卖设备情况,引导相关主体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依法公示相关信息,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联合海关开展食品自动售货销售商专项检查,排查商场、公园、医院等场所食品售货销售商45户,并逐一约谈信息公示不到位的销售商,责令限期改正。
此外,相关街道办事处 满宁谭小兵还建立监管台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摘自《检察日报》) 社群管理师成职场新宠 “社群管理师”在沪上甚至全国都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它的出现,是因企业真实需求而催生。
“伴随着互联网运用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用户的管理也在出现转变。
”上海美智人才服务有限公司CEO饶志芳告诉记者,诸如麦当劳、星巴克、瑞幸、医美、服装等快消、餐饮等大批企业愈发重视用户的线上感受度,从而在其线下门店不断推出专属的微信群,希望能够吸纳忠实客户。
然而,微信群建立之后,该由谁来管理,又应该如何运营好呢?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专业外包。
“市场上目前并没有这种人才。
”饶志芳表示,或许很多人都当过“群主”,可是如何做好庞大数量的企业微信群“群主”,却没有那么简单。
因此,“社群管理师”应运而生。
作为上海首家培训机构,饶志芳所在的七分网和企业微信共同研发出这一创新技能岗位,尝试性地培养了首批百位学员,并根据不同企业的各自需求推荐上岗。
作为“社群管理师”,首要的任务,就是不能让手中的微信群变为“死群”。
因此,与用户的及时有效交流,非常重要。
在“社群管理师”的背后,有一个“知识库”起到了极大作用,“我们事先与企业进行沟通,设想总结出用户可能提出的问题,然后将标准答案全部录入,方便管理师操作。
”饶志芳说。
作为一位“社群管理师”,徐诺言每天要为客户同时管理多达近300个群,以每个群200人计算,她一个人就要面对近6万人。
在徐诺言看来,她自己身兼数职,同时还是“群主”、“营销”、“宣传”。
此外“,社群管理师”还要想方设法调动群里的积极性,确保成员的活跃度。
徐诺言“做一休一”,刚上岗2个月,月收入已达到4000元左右,而若升 罗菁至项目管理,则可达到万元。
(摘自《劳动报》)今晚文摘文章见报后,请原作者速与编辑部联系,以便寄发稿费。
联系电话:(022)23602884

标签: #截图 #微博 #公众 #微信如何取消 #备份 #账单 #异常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