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频还原,教学视频还原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头发 3
教材:《成功之路·顺利篇》第29课教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孙小晶教学对象:18-30岁的零起点留学生课题:你去过长城吗时长:50分钟教学目标:
1.生词:站、感觉、伟大、建筑、游览、非、好汉、爬、茄子
2.语法:
(1)S+V+过+OS+没+V+过+OS+V+过+O+吗/没?=S+V+没+V+过+O?
(2)S+V+过+Num.+次/遍
(3)S+V+过+Num.+次/遍+N
(4)S+V+过+Num.+次/遍+Place=S+V+过+Place+Num.+次/遍
(5)S+V+过+Pronoun.+Num.+次
3.课文:长城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人常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北京的外国朋友,差不多都要游览一下长城。
我已经游览过很多次长城了,站在长城上感觉真不一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汇
(1)掌握动词“站、感觉、游览、爬”的意义和常用搭配。

(2)准确理解形容词“伟大”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2.语法
(1)体会“S+V+过+O”的使用情境,掌握不同句式的用法。

(2)理解“S+V+过+Num.+次/遍+Place”与“S+V+过+Place+Num.+次/遍”的差别和使用规则,通过不同情境的练习帮助学生在交际中准确使用。

(3)清楚“S+V+过+Pronoun.+Num.+次”中代词宾语的位置,并能准确应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跟学生问好,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宣布上课。

二、复习旧课(3分钟) 语言知识与能力与 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文化 形容词重叠式 教师展示PPT课在教师的帮助 A:AA的/地 件,引导学生根据下一起说,然 AB:AABB的/地图片用形容词重叠后点读说。
式说出相应的句 教学方法 直观法情景法 教具PPT展示图片 子,并纠正学生在使用中的一些错误:·她的头发长长的。
·她的眼睛大大的。
·周杰伦的伞/衣服白白的。
·周杰伦的眼睛小小的。
·他的房间干干净净的。
·他高高兴兴地看电视。

三、讲授新课(44分钟) (一)语法(20分钟) 语言知识与能力与 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文化 热身,学习“S+V开门见山,直接给根据老师的提 +过+O”的语境和出语法结构“S+V示试着说出正 用法 +过+O”,引导学确的句子,并 生描述四个图片的跟读、齐读、 内容,每个句子先点读,做替换 齐说,然后点学生练习。
单独说,最后领读 一遍:
1.他去过兵马俑/西 安。

2.他参观过兵马俑。

3.他吃过北京烤 鸭。

4.她在中国的银行 换过钱。

5.我们在胡同里看 过京剧。
学习“S+V+过+
“S+V+过+O”扩展句子,根 Num.+次/遍”的用扩展为“S+V+过据图片回答教 法 +Num.+次/遍”。
师的问题,说 先让学生将讲过的出正确的句 句子扩展为“他吃子。
过一次烤鸭”、“他 去过一次西安”,然 教学方法 教具 演绎法启发提问直观法 PPT展示句法结构“S+V+过+O”然后播放四个图片在句式四周,方便学生运用句型。
以旧带新扩展法启发提问 PPT播放一组新的图片。
操练“S+V+过+O” 学习否定形式“S+没+V+过+O”,疑问形式“S+V+过+O+吗/没?”、“S+V+没+V+过+O?” 操练否定和疑问形 后提问学生“你学过太极拳吗?”、“学过几次?”帮助学生A说出正确的句子“我学过三次太极拳”,让学生B重复一遍,然后全班同学重复一遍:
1.我们看过一次京剧。

2.我们去过三次上海。

3.-你去过上海吗?-我去过三次上海。
利用图片和相关情学生跟老师景,问学生“长城说、齐说、点漂亮吗?你们怎么读说、再齐说,知道的?”引导学用所学句式描生回答“因为我去述图片。
过长城。
”依次操练“S+V+过+O”:
1.我看过泰坦尼克号。

2.我吃过北京烤鸭。

3.我们都喝过青岛啤酒。

4.她去过三里屯。
再让学生说重复说回答问题,了一遍“你去过三里解否定、疑问屯吗?”然后问学式的结构。
生“你们去过哈尔滨吗?”帮助学生说出“我没去过哈尔滨”。
问学生如果是“问一问”应该怎么说,告诉学生应该是“你去过哈尔滨吗?”、“你去过哈尔滨没?”或者“你去没去过哈尔滨?”先引导学生说出一操练句型,两 启发提问情景法 演绎法讲解 交际法 PPT展示图片,再次出现“S+V+过+O”句型结构。
PPT展示哈尔滨的图片、汉字、拼音及否定句、疑问句的句型结构。
PPT展示五个 式 由“S+V+过+Num.+次/遍+Place”过渡到“S+V+过+Place+Num.+次/遍” 讲解“S+V+过+Pronoun.+Num.+次” 组正确的句子,然两对话、齐说、后每个图片都让一单独说。
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答,全班齐说一遍后点同学说:
1.示范:师:你学过太极拳吗?
生:子玉学过/没学过太极拳。

2.生:你听过他的歌吗?生:我听过/没听过他的歌。

3.生:你去过故宫吗?生:我去过/没去过故宫。

1.拿出实物书,问学总结句型用法生“你看过这本书吗?”引导学生说“我看过一遍这本书”。

2.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我爬过很多次/一次长城。

3.教师问学生“还可以怎么说?”并告诉学生还可以表达为“我爬过长城很多次”。

3.出示两种句型结构,并结合手势指出,“如果都是地方,那么放在这儿,放在这儿都行”。

1.教师展示两个句学习句式的结子“我见过他很多构和用法。
次”、“他去过那儿一次”,问学生“这两句话和刚才的句子一样吗?”
2.教师指出句式“S+V+过+Pronoun. 启发提问 讲解启发提问 对比 讲解对比归纳法 图片。
书本、PPT播放图片 操练:说一说语法小结 +Num.+次”,并总结“因为它们都是代词,所以位置要在这儿”(利用手势指出位置)。
根据教师的提示和PPT中的图片说出句子:
1.师:你来过几次中国? 生:我来过中国两次。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我来过两次中国。

2.生:他喝过很多次白酒。
生:爸爸打过他很多次。
复习所学句式和例句,方便学生理清思路,再次加深学生记忆。
跟着老师说句子、两两对话练习,齐读。
齐读,复习学习过的内容。
示范启发提问 直观法 (二)生词(4分钟) 语言知识与能力与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教学方法 文化 认读生词:站、感觉、第一遍,老师领读, 跟读 直观法 伟大、建筑、游览、学生跟读; 齐读 讲解 非、好汉、爬、茄子第二遍,学生齐读; 点读 翻译法 第三遍:教师打乱 认读 顺序点学生读。
第四遍,去掉拼音, 让学生认读。
在认读过程中,规 范学生的语音语 调,纠正语音偏误, 讲解某些字的写 法。
巩固声调 教师通过
PPT展示按照一声、二直观法 表格,巩固生词声声、三声、四声 调,第一遍有拼音,的顺序分别读 第二遍去掉拼音。
字,然后读词。
教具PPT展示所有生词及其拼音、英文释义。
PPT展示四声单词表格 先巩固单个字的发音,后连成词,巩固词的发音。
特别注意“感觉、茄子、伟大、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声调”。
(三)继续学习新词语(12分钟) 语言知识与能力与 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文化 站感觉 带领学生由单词→在教师的提示 伟大建筑有……短语→句子学习词和引导下学习 历史 汇的用法: 词汇用法,并 不到长城非好汉
1.站 为课文学习带 差不多(都)游览站在这儿。
打下良好基 爬 老师站在这儿。
础。
茄子 -老师站在哪儿? -老师站在前面。
(利用动作表现 “站”和“坐”)同 学们坐着上课,老师 站着上课。

2.感觉 感觉很好。
感觉非常好。
现在我的感觉非常 好。
他的感觉非常好。
爱珍的感觉非常好。
-你们去过长城吗? 有什么感觉? -站在长城上,感觉 好极了。

3.伟大 伟大的人。
孔子是伟大的人。
-谁是伟大的人? 孔子是伟大的人。

4.建筑 伟大的建筑。
是伟大的建筑。
长城是伟大的建筑。
故宫/颐和园是伟大 的建筑。
教学方法 扩展法
启发提问以旧代新文化对比 教具 PPT按照一定的编排顺序展示单词。
-你们国家有什么建筑?-埃菲尔铁塔是伟大的建筑。

5.有……历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长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埃菲尔铁塔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长城是伟大的建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6.差不多外国人差不多都要去长城。
来中国的外国人差不多都要去长城。

6.游览游览长城/故宫。
我想游览长城/故宫。

7.爬(重点是搭配)爬山。
我喜欢爬山。
我们班同学差不多都喜欢爬山。
爬楼(师:长城也很高,所以也可以说爬长城。
)-你爬过长城吗?-我爬过很多次长城。
-我爬过长城很多次。

8.茄子吃茄子。
-你喜欢吃茄子吗?-我喜欢吃茄子-他喜欢吃茄子。
我们班同学差不多都喜欢吃茄子。
(照相的时候常常说茄子,为什么?) 生词强化与小结 茄子代表微笑。
复习单词,和课文接轨:
1.游览(搭配) 学生根据图片复习所学的单词、预习课文。
游览长城/天坛/故宫 王府井/前门/青岛。

2.伟大 孔子是伟大的人。
长城是伟大的建筑。

3.爬 爬山/楼/长城。

4.(再次播放单词页 PPT)
(1)站在长城上, 感觉好极了。

(2)长城是伟大的 建筑,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3)中国人常常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

(4)我们爬过很多 次长城。

(5)来中国的外国 人差不多都想游览 长城。
直观法
情景法 播放PPT图片 (四)学习课文(8分钟) 语言知识与能力与 教师教学行为 文化 朗读、操练课文
1.“我说,你听” 教师根据PPT语速 均匀朗读课文,让学 生关注关键词: ·长城是中国最…… 的……,有两千多年 的……了。
·中国人常常说:“不 学生学习行为 按照提示词(复杂层次和简单层次)按照集体说→单说→齐说的方式学习和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直观法扩展法 教具 PPT依次展示复杂提示词、简单提示词、四幅图片。
到……非……”,来北京的外国朋友,差不多都要……一下长城。
·我已经……过很多……长城了,站在长城上……真不一样。

2.“你说说”让学生根据PPT的提示词齐说课文内容。

3.点读学生。

4.将课文提示词换成更简单的,依次让学生先整体说,后单独说,再齐说:·长城是……。
·中国人常说……来北京的外国朋友……。
·我已经……了,站在长城上……。

5.看图说课文教师将提示词换成四幅图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先齐说后单独说。

四、结课(2分钟)利用幻灯片重现本节课的句型结构,并对例句进行复述。

五、优点与不足
1.优点:
(1)循序渐进,过渡自然。
无论是在讲授语法结构还是课文的过程中,都层层递进,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地安排学习内容。
在讲解语法时,教师从“S+V+过+O”的用法过渡到“S+V+过+Num.+次/遍”的用法,由“S+V+过+Num.+次/遍+Place”过渡到“S+V+过+Place+Num.+次/遍”,然后对比它们与“S+V+过+Pronoun.+Num.+次”在结构上的不同点和注意事项。
在词汇学习中,教师由字到词再到短语和句子的应用,并且都和课文内容相联系,不断复习已经学习过的语法点。
课文学习在词汇和语法讲解中已经打好了基础,在朗读和操练的过程中,教师将提示词分成详细提示、简单提示、图片提示三个部分,让学生不断重复,最 终达到能完整复述课文的目的。

(2)初级阶段学生的汉语基础较薄弱,对语法知识理解有限,语法教学相对抽象枯燥,本课以归纳法、演绎法进行语法结构教学,最终能使学习者运用正确的语言规则进行交际,到达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2.不足: 由于课文形式为叙述体,语法讲解和操练的句型较多,虽然课堂中师生互动不少,但教师主要采用了机械性操练和设置情景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句子的操练方式,不够多样化,反复的机械结构操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感,分散注意力。
教师应在教学各个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S+V+过+O”后,可以让同学们用句型自由造句,说一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S+V+过+Num.+次/遍”中,也可以设置一些有趣味的小游戏,例如“猜猜看”:提前准备一些纸条,每个纸条上有一个指令,学生轮流抽取一张纸条根据指令做动作,其他学生猜出指令是什么,以此类推。

标签: #几个 #画眉 #游戏 #视频会议 #电脑 #飞镖 #快捷方式 #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