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迫在眉睫,互联网如何融资

互联网 4
102014年11月25日星期
金融 互联网保险增长势头迅猛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业务收入已近去年全年2倍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记者姚进报道:今日召开的中美互联网保险峰会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保险业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95%,增长势头迅猛。
据了解,从1997年我国产生第一张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保险单开始,互联网保险在我国发展已有17年的历史。
2011年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增至60家,年均增长达 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至291亿元,3年间增幅总体达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至5437万人,增幅达566%。
“互联网保险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但同时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仍存在着很多挑战,如市场机制有待成熟、保险产品有待升级、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商业模式有待创新;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逆选择风险、产品风 险、操作风险等。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去解决。
“中国保监会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十分关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诸多问题给予规范,以确保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周延礼表示,今年8月出台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 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另据了解,在峰会期间,中国保险业协会分别与美国人寿保险协会、美国财产与责任保险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这是中保协首次与美国保险业重要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规划了中美保险业合作交流的框架,搭建了平台,巩固了成果,使双方的合作交流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② 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钱箐旎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10条措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其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和“三农”提供规范服务、完善信用体系等备受关注。
“近年来,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占比一直是努力的方向,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目前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到来以及金融市场化改革加速,加快融资结构转变,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发展直接融资箭在弦上 今年以来,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明显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前3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8%,比上年同期高出7.7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待提速。
今年前三季度,债券和股票融资虽然双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合计达2.12万亿元,但同比增长仅4.4%。
“现阶段,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可以采取的最主要直接融资手段。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两个方向,一是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二是简化小微、“三农”金融债等发行程序,意在为企业开拓更多融资渠道。
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也日益成为一个突破口。
相比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融资更为开放,为小本经营或初创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对一直处于法律边缘的股权众筹迎来利好,股权众筹或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长远来看,发展直接融资还有三方面工作需要改进: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管和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二是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加快征信制度建设,使更多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等手段直接融资。
增加金融供给主体 经济主体复杂多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千变万化。
温彬认为,多年来,出于对金融风险的审慎考虑,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形成了金融供给的同质化与实体经济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融资问题尤其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转型的瓶颈之
一。
金融供给“弹性”不足,金融机构层次不够丰富,也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不足的重要原因。
因此,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从 总量上增加金融供给,而且还可以完善和优化金融结构,特别是对普惠金融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银监会已正式批准5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
“对刚刚获批执照的5家民营银行来说,未来经营并非坦途,需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高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否则很容易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下被淘汰。
”温彬认为,这也要求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防范民营银行扩围后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包括P2P、众筹等在内的 取长补短+渗透融合 商业银行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 本报记者钱箐旎 从低调观望到积极参与,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的步伐逐渐加快。
日前,恒丰银行与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在上海召开“互联网金融战略合作研讨会”,双方就合作搭建银银平台、建立互联网金融战略合作长期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据《经济日报》记者了解,今年以 来,包括恒丰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加快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创新,是顺应金融市场化、脱媒化、网络化、订制化趋势,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其进一步拓展互联网金融市场,抢占市场先机。
互联网融资如火如荼,在满足小微群体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利好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一方面可以促进银行间的充分竞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带来非理性竞争,比如降低风险防控标准甚至违规操作等。
为此,业内专家建议,在有序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引导其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征信建设任重道远 小微企业金融资源可获得性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信用缺失和信用不透明直接推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阻碍了其发展壮大。
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完善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钱途”广阔。
“近些年来,在借鉴外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建立起针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个人征信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效果。
”周景彤表示,由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依然不健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还相当广阔。
据了解,去年12月,央行发布《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并开始相继接受北京和上海地区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和个人征信机构申请,目前首批企业征信牌照已经发放。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信用消费持续增长和互联网产业爆发式增长,征信行业的发展不可估量。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渗透和冲击,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将互联网的优势为己所用、取长补短;一方面可以通过布局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强化巩固其原有优势基础,将竞争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一位地方银监局负责人说。
面对林林总总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商业银行应如何开拓市场?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丁蔚认为,互联网金融考量的核心,还是金融经营的专业化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是“守正”,坚持和巩固商业银行既有的优势,夯实“安身之本”;二是“出奇”,借助互联网创新经营方式,形成“立命之道”。
非对称降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下调20个基点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记者陈果静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获悉:受降息影响,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今日下调了20个基点,至5.56%。
贷款基础利率(LPR)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考虑抵押、期限、利率浮动方式和类型等要素,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加减点确定。
去年10月25日起,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开始正式运行。
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不同,LPR是市场化的利率,以一批重要的商业银行实际发生的贷款利率为基础。
但在贷款基础利率培育和完善的过渡期内,央行仍会继续公布贷款基准利率,以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据了解,目前,LPR报价银行团现由9家商业银行组成。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计算和发布贷款基础利率。
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一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并于11:30对外发布。
前10月保费同比增18.25% 险资运用余额突破8.8万亿元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记者姚进报道:中国保监会今日发布的2014年1月至10月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17301.50亿元,同比增长18.25%。
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173.01亿元,同比增长16.29%;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128.38亿元(不包括中华联合控股寿险业务),同比增长19.36%。
数据显示,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869.37亿元,同比增长15.72%;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595.51亿元,同比增长16.75%;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66.56亿元,同比增长45.25%;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70.05亿元,同比增长17.57%。
产险业务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47.54亿元,同比增长12.55%;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92.68亿元,同比增长5.28%。
资金运用方面,截至10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88010.87亿元,较年初增长14.49%。
其中,银行存款24642.68亿元,占比28%;债券35735.05亿元,占比40.6%;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8925.21亿元,占比10.14%;其他投资18707.93亿元,占比21.26%。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基金航母”护航高精尖产业 本报讯记者杨学聪报道:为进一步深化产融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起“一母八子”的产业基金体系,未来规模将扩展到100亿元以上。
这艘规模庞大的“基金航母”将为区内高精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该产业基金业务体系以亦庄国投为投融资主体、以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为母基金,服务于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截至目前,在亦庄国投母基金率领下,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博泰方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创投基金等8只子基金已经发展成熟,预计未来母基金体系旗下基金数量将达到16只以上,规模扩展到100亿元以上。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言杰表示,目前开发区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移动通讯产业、数字电视产业、云计算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
在金融领域,开发区正在积极加快产业金融示范区建设,构建“6+1+N”产业金融服务体系(“6”是指以产业投资为重点、间接融资为配合、融资担保为纽带、科技保险为后盾、企业信用为基础、培育上市为目标的六大金融资源体系,“1”是指政府,“N”是指特色园区和企业,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服务,实现六类金融资源与园区企业有效对接),打造以亦庄国投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为母基金的基金业务体系,服务于开发区高精尖产业领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为打造首都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蔡年华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降息,笔者认为,这将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看到的是,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市场中的作用趋于淡化。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债券发行规模井喷、信托业务不断壮大,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已低于60%,其他类型的债务融资工具定价基准主要参考银行间债券市场和SHIBOR利率;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一般性存款向理财产品转化步伐加快。
截至2014年6月,理财产品规模已近16万亿元,占到一般性存款20%左右;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吸引资金向货币基金转化,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 对银行负债结构的改善极为有限。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完全放 开,实行市场化定价,此次非对称降息存款利率下降25个基点,但浮动上限提高至20%。
综合来看,如果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20%,则与降息前执行的上浮10%利率相同,银行负债成本并未下降。
而贷款基准利率下降40个基点,在负债成本未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完全有可能通过加大贷款利率上浮比例来稳定净利差。
因此,本轮降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降息周期的启动。
实际上,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央行启动非对称降息的一个重要效果就是加快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本轮降息主要在两方面为利率市场化打下坚实 基础。
首先,进一步提高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至20%,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
利率市场化完成的关键一步是存款利率的放开。
目前银行负债来源主要由一般性存款、表内理财和同业存款三部分组成,由于后两者定价主要参考SHIBOR利率,且一般高于存款基准利率。
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会对一般性存款形成挤压,如果仅下调存款基准利率而不提高上浮比例,一般性存款将加速向理财产品转化,降息并不一定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而提高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则可提高银行自主定价权,也为后期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工具铺路。
其次,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区间得到扩 大。
央行此次降息还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进行了简并,存款利率不再公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也简并为1年以内(含1年)、1年至5年(含5年)和5年以上3个档次,其中1年以内合并后,1年期贷款利率与降息前6个月期利率一致,3年期和5年期合并。
随着,贷款期限区间的扩大,商业银行在此区间的贷款利率定价有了更多选择,也有利于发挥市场化的贷款基础利率(LPR)的价格指导作用。
因此,不难看出,通过本次非对称降息,利率市场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推进,这将有助于金融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分配,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
(作者单位:渤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瑞丽支行积极实施信贷结构调 整,推进战略业务发展,重点支持边贸、珠宝、红木家具 等行业的信贷需求。
截至10月底,该行中小企业贷款 已达3.5亿元。
图为当地一家木材加工厂工人在制造家 具小件。
梁志强摄(新华社发) 本版编辑梁睿孟飞电子邮箱jjrbjr@

标签: #拆装 #花卷 #视频下载 #婴儿 #动画 #朋友圈 #网络教育 #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