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丰产农民笑,如何烙葱油饼视频

葱油饼 0
162015年12月21日星期
中国故事 只为丰产农民笑 ——记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校长付玲 本报记者吴陆牧 挂断电话,付玲抓起桌上的笔记本,急匆匆走出办公室。
此时,时针刚指向12月15日的中午13时。
“周师傅,马上走了哟,村民们全都在教室里等着了。
”喊上司机小周,付玲向38公里外的铁峰乡桐元村赶去。
急,是因为知道村民们在盼。
桐元村家家户户都种猕猴桃,眼下正值瓜果冬季管护的关键时期,村民们盼望着能有专家过来,传授果树修整和施肥技巧,为来年丰产做准备。
这不,刚才村主任任孟树打来电话说,原本14:30才开始的培训,已经有30名学员早早赶到现场。
付玲是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的校长,像这样的农技培训班,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办过多少期。
1993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她一头扎进田间地头,22年来始终坚守在农技岗位。
她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大地丰产,农民欢笑”。
把学校办到村里去,办在产业上 时已入冬,铁峰山上浓雾弥漫,细雨不断。
天很冷,但桐元村村民们心头都热乎乎的,大家知道,付校长这一回是来“传经授宝”的。
这是一场农民“田间学校”的学习日活动,主角是村里猕猴桃合作社的30名种植大户,主题是“猕猴桃管护技术”。
课程环节并不复杂,先是学员分组就当前的农事活动和技术难题进行讨论,接着各组小组长分别上台介绍情况,并听专家现场点评,最后是走进田间地头直接操作和指导。
听说有几户人家今年的猕猴桃产量超过了1万公斤,村民陈明芬一下就愣住了:“为啥我家的产量才5000多公斤?”“你家的树是不是遭了病虫害?”“去年咋给果树修的枝?枝没修好,产量肯定下来。
”……讨论环节很热闹,大家都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为陈明芬“支招”。
听完大家发言,付玲在展板上写下“以树定产,以产定枝”几个大字。
她说,这是果树修枝的原则“,咱们修枝的时候要记住‘三去三保’,就是去弱枝,保强枝;去密枝,保稀枝;去夏枝,保春枝”。
付玲的课,村民们爱听。
而她创新的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更是让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啥?“好懂,顶用!”村民李相前笑着说,这种培训“零距离”、有互动,大伙儿学到了技术,赚到了钱,越干越有信心。
时间拉回到2010年。
这一年,万州区在重庆率先启动了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试点。
学校该办在哪儿?学校该怎么办?怎样更好地向农民传授农技知识?这些问题一开始就涌上了付玲的心头。
一番调研过后,付玲想通了,只有围绕产业,把学校办到村里去,才能接地气,农民才会有兴趣。
她提出了“大户带动型”“公司推动型”和“专业合作社领办型”三种田间学校建设模式,并率先在万州区的长岭镇龙立村、溪口乡九树村、铁峰乡桐元村进行试点。
第一次参加“田间学校”培训时,龙立村村民熊同正被讨论环节给“吓”到了:“我是来学习技术的,怎么还要参加讨论啊?”许多学员刚开始都跟熊同正有着同样反应,因为他们怕发言,不敢讲,也不愿 ② ① ③ 图①付玲(右一)正在田间进行现场操作指导。
图②付玲(左一)在桐元村为学员授课。
图③付玲在办公室。
本报记者 吴陆牧摄 说。
而这在付玲看来,正是“田间学校”与传统农技教学最大的区别,她不仅鼓励学员讨论发言,还与大家一起做趣味游戏,想方设法让学员们多动口动脑,提高学习参与度,破除传统农技培训中老师填鸭式教学、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痛点”。
付玲希望通过“田间学校”培养起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她在试点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民田间学校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培训对象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学用结合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2012年,农业部在万州召开全国农民田间学校现场会,付玲创新总结的办学模式开始向全国推广。
如今,万州区已经建设了40个农民田间学校,注册农民学员近1000人。
为移民安稳致富提供智力支撑 一遇到技术上的困难,丁书清就想到去找付校长。
49岁的丁书清是万州区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一名三峡农村移民。
12月14日上午,他早早地来到万州农广校,见到付玲就赶紧说明来意:“我在甘宁镇仙云村建了一个100多亩的花卉苗木基地,明年开年就要对100万株李子树苗进行嫁接了,可是工人们不熟悉嫁接技术,想请个农技专家过来作一场技术培训。
”付玲二话没说,拿起电话就联系了万州区果树站的专家,约定在12月28日上午前往仙云村进行实地指导。
在丁书清眼里,付玲一直都是他创业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1993年,丁书清一家从重庆奉节县移民到了万州区双河口街道的一碗水社区。
起初,他卖瓷砖建材,亏了;接着去开了两年出租车,也没赚到钱;最后,在家养起了50只白羽肉鸡,没想到这鸡还总闹病。
这时,他参加了付玲组织的一期移民创业培训班。
15天的免费培训和交流,不仅让丁书清弄明白了鸡生病的原因,掌握了预防和治疗的技术,还认识了很多同行。
他说,正是这次移民培训坚定了自己从事养殖业的信 心。
2010年,在得知丁书清成立的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的想法后,付玲邀请了山东、河南等地的专家来到万州,专门就家禽养殖管理为48名社员代表开了一期培训班。
如今,丁书清的合作社有养殖户329户,总产值已经突破2亿元。
他几次想请付玲吃饭都被婉拒“:付校长说,看到你们安稳致富,我就心满意足了!” 事实上,不管是对付玲个人,还是对万州农广校来说,移民培训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万州区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区,动态搬迁移民超过26万人,占整个库区的五分之
一。
2003年,万州区政府将万州农广校命名为移民技能培训基地,致力于帮助移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但除了技术培训,付玲心里更看重的是移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她深知移民对于安稳致富的渴望,如何创造出符合移民需求和生产实际的培训方式是她思考的重点。
“方便、实用、实效是关键!”付玲提出了就近培训、进村办班,集中培训和巡回指导相结合,短期办班和长期跟踪服务相结合的移民培训模式,把农业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制作成一张张“菜单”,让学员们“照单点菜”。
这几年,在付玲带领下,万州农广校先后在武陵、新田、太龙等重点移民乡镇举办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06期,带出了新田镇五溪村的冉振爱、溪口乡大溪社区的曾绍武等一大批移民致富带头人。
“有为”才能在农民心里“有位” 时近年底,付玲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
在整理全年的培训档案之余,她得空就往村里跑。
她的想法很简单,“一开年就要启动春季的农村科普培训,我得赶紧调研,收集农民们迫切需要的农技知识,帮他们安排课程”。
12月10日下午,甘宁镇桐坪村的村委会驻地。
得知付校长来了,村民们都开心地小跑着过来,围坐在她身边。
“今年的培训效果,大家总体感觉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我们改进的?”“培训好处多哟,上回 咱们讨论的方法很管用,那个肥料我用了以后效果不错。
”“我想多要几本李子树的培训教材,咱们学校还有没有?”…… 村民们的需求,付玲听得专注,记得详细。
22年来,她的足迹遍及万州区每一个村组,不是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农技知识,就是坐东家炕,进西家门,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工作时,村民们称呼她“付校长”;私下里,大家都把她比作“农技天使”。
曾有人劝付玲,你当校长的,走几个点看看就行了,用不着经常往基层跑。
她的回答是“:有为才有位,主动作为才能在农民心里有位置,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有位置。
” 是的,农广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与其他培训单位相比,不论是办学条件还是硬件设施都不具备优势,何况万州有着近40所职业学校,一味等靠要只能一事无成。
万州农广校副校长周宗渝说,“万州农广校能受到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凭的就是付玲那一股‘闯劲’”。
她是“没事也要找事做”,带领着万州农广校多渠道争取培训项目,除了农业部门的培训外,还承担了移民局、劳动局等部门的农村技能培训任务。
周宗渝与付玲共事了12年,他说,“从付玲身上,我们常能感受到一名基层 农广人应有的精神和情怀,那是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对新农村事业的热爱,对农村教育的责任以及对进取的执着”。
这些年,付玲相继获得了“移民培训先进工作者”“重庆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就在几天前,她入选了农业部的“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
“这些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万州农广校的每一个人。
”来不及与学员分享这一荣誉带来的喜悦,付玲匆匆朝着下一个调研点赶去…… 冬季的中原大地,寒 河南 五保 风凛冽。
在河南省扶沟县白 潭镇敬老院内,一个瘦小麻 利的身影,穿梭于每个院民 的房间,不停为怕冷的五保 老人添加铺盖——她就是敬 老院的院长陆新梅。
现年64岁的陆新梅,担 本报记者 任白潭镇敬老院院长已经 23个年头。
23年来,她把
保老人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
何时该添置夏衣冬被,她提前做好准备;老人的生日她记在笔记本上,准时备办酒菜,为老人祝寿;老人有了病痛,她请医拿药,忙个不 秦海波 ﹃贴心通讯员 停;冬季里,她一夜起来几 :次,担心哪位老人被子没盖 好;盛夏晌午,她从没休息 史晓康 过,担心哪位老人受热中 暑。
为老人端屎端尿、洗衣 梳头、铺床叠被等,对她来说 更是家常便饭。
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很多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为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陆新梅千方百计 ﹄ 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 孝顺女儿。
70多岁的老人 陈喜积劳成疾,患了奇怪的 腿病,无法行走。
陆新梅每 天用架子车拉着他到医院治 疗,整整拉了4个月。
老人的腿一天一天好起来,自己 能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动,他感激地说:“你不嫌苦不嫌 累,真比俺亲闺女还要亲啊!” 陆新梅把每位孤老都当做自己的亲人,既当院长, 又当女儿。
老人去世,她要为他们理发、剪指甲、洗面、 掏耳朵;每到清明节,还要为老人祭扫。
82
岁的岳吉 利老人弥留之际把她叫到床前,送上“梅子,你要活 120岁”的祝福话语,来表达对她的深深谢意。
23年来,办院遇到多少困难,只有陆新梅自己知 道。
2002年,国家取消农村提留,养老院的经费也“下 乡入村”,无法保障。
很多人建议陆新梅解散养老院, 连老支书都劝她:“新梅,别干了,你有能力又肯干,去 找点别的事干吧。
”然而,看着一个个无家可归的老人, 陆新梅怎么也狠不下心。
最终,她把家里
10多亩地种 出来的粮食拉到敬老院,还置办了打面机、压面条机, 对外经营,来贴补敬老院经费的不足。
为给老人改善生活,陆新梅带着员工和院民开荒 种地、养鸡养羊,让大家不仅能吃上时令蔬菜,还能
周吃上几顿肉蛋。
在敬老院厨房的西墙上,挂着老人 每周的食谱:青菜炒肉、白菜豆腐、炒鸡蛋,包子、馒头、 米饭、杂粮油饼……不但菜不重样,主食也每天都有新 变化。
为让老人吃得新鲜,陆新梅带领员工每天早早 就开始烙油饼、包饺子……一直忙到老人都吃完饭。
在敬老院干活,又脏又累,收入也低,每人每月工 资仅有
800元。
找不到员工,陆新梅就动员自己的亲 戚邻居来,除了老伴和儿子、女儿,还有娘家的侄女、女 儿的婆婆。
让陆新梅最感动的还是儿媳冯翠霞,为不 给婆婆增加负担,她在附近的小学上班,还动员自己的 父亲来院里帮忙。
由于工作突出,陆新梅多次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 之星”、河南省敬老院管理先进工作者、周口市“十佳好 媳妇”等。
今年
3月,她还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孝老 爱亲的先进典型。
让视障学生平等追梦 武警总部烟台疗养院司机班班长杨红荣: 冬日暖阳照进武警总部烟台疗养院的大院里,孙书伟老人拉着救命恩人杨红荣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历经84天的艰难寻找,在烟台市媒体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两位善良的人又见面了。
事情要从今年9月7日说起。
这天下午,武警总部烟台疗养院司机班班长杨红荣和战友们在滨海路上进行体能训练,由于腿部有伤,杨红荣跑在队尾。
经过第二海水浴场附近时,忽听有人大喊:“救人啊!”杨红荣循声望去,只见远处海面上,一位老人在海浪中拼命挣扎,情况十分危急。
杨红荣没顾上多想,脱掉上衣和鞋子,向海面跑去。
风大浪急,他刚跳下去就感觉水深不见底。
此时已是深秋,海水冰凉,杨红荣不顾一切用力向老人游去。
求生本能使得老人在挣扎中胡乱抓 好人救好人,感动一座城 本报记者姜天骄 住杨红荣的肩膀和手臂,不住地把他往水下按,杨红荣连着呛了几口水。
他定了定神,抱住老人的腰部,双脚踩水,把老人推送向岸边。
当他已经能够踩到水底时,因为体能消耗过大,脚下一滑,跪倒在地。
此时,岸边群众和老人的家属立刻围上前来,有的拿来干衣服,有的递上矿泉水。
杨红荣看见老人已经脱离危险,便悄然离去。
当老人清醒过来准备感谢救命恩人时,却发现小伙子已不在身边。
目击者李鹏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当天我在岸边散步,只看见一位老人脱衣准备下水,起初以为是冬泳爱好者,后来发现他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头挂着一个网兜,朝着海面上的漂浮物游去”。
被救者孙书伟的儿子告诉记者,老人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着很深的感 情,他经常告诉家里人,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海洋环境。
退休后,老人做起了维护海边卫生的志愿者,经常下海捡拾废弃垃圾。
这一次,老人因想捞起一个塑料瓶下了水,没想到抓了几次都没抓住,反而越漂越远。
突然一个浪打过来,老人就被埋在水里,挣扎了几次都没有起来。
若不是杨红荣及时相救,恐怕会丢了性命。
事情发生后,目击者将用手机拍下的救人视频发到了网上。
这段视频的点击量和转发量迅速增长,当地多家媒体刊发稿件《烟台好小伙勇救落水老人不留名》,共同发起寻人行动。
经过84天的艰难寻找,孙书伟和杨红荣终于见面了。
杨红荣手捧孙书伟老人送来的锦旗,腼腆地笑了:“我做的事情太平常了,倒是老人这么大年纪还热衷环保事业,令人感动。
今后我会经常看望老人,也希望老人 再到海边捡拾垃圾时能够带上我们。
”疗养院院长杨永文告诉记者,“我们 鼓励官兵不仅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能为。
我们武警官兵始终把舍己救人、甘愿牺牲作为军人本色和崇高追求”。
武警总部烟台疗养院政治处主任孙刚提起自己的兵连连赞叹:“杨红荣有情有义,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向灾区捐款4次;当得知士官王立兵因家人病重花光了积蓄,他二话不说寄出3000元钱……” 事情在网上传播后,网友纷纷点赞。
有人说:“一场见义勇为,难寻两位好人,无论是勇敢救人的小伙子杨红荣,还是热心环保的老人孙书伟,都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还有人说,“危急时刻更显军人本色,是他们守护这座城,温暖这座城”。
还有网友们呼吁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烟台市已有20余万人响应。
今年37岁的徐明是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障资源中心的一名教师。
两岁时,她因高烧仅存微弱视力,后投身特殊教育工作。
徐明说,让残疾人能够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同健全人共同学习,是她学生时代的梦想。
而今,她要让这个梦想在学生身上成为现实。
徐明克服种种困难,为视障大学生制作英语、特殊教育等专业教材和盲文试卷。
2005年,在她制作的教材支撑下,盲人大学生全纳教育在长春大学实施。
10余年间,徐明制作盲文教材近百册,制作盲文试卷万余份,校方也为她更新了盲文打印机等辅助设备。
徐明说:“未来,盲人学生一定能完全融入高等教育中去,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我会和同事一道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支撑,为他们争取平等追梦的机会。
” 图为徐明通过盲文打印机打印盲文教材。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更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请扫 二维码 本版编辑美编邮箱 闫静郎冰高妍jjrbzggs@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读者服务窗:dzzs@010-58393509查号台:58392088邮编:100054传真:58392840定价:每月24.75元每份:1.00元广告许可证:京西工商广字第8166号广告部:58392178发行部:58393115昨日(北京)开印时间:3∶30印完时间:4∶30本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视频会议 #快手 #奇骏 #科学 #苹果 #宝宝 #衣服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