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人才培养方案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8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二、入学要求....................................................................................................
1三、修业年限....................................................................................................
1四、职业面向....................................................................................................
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一)培养目标................................................................................................
1(二)培养规格................................................................................................
2六、课程设置....................................................................................................
4(一)公共基础课程.......................................................................................4(二)专业(技能)课程.............................................................................12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29八、实施保障..................................................................................................
32(一)师资队伍..............................................................................................
32(二)教学设施..............................................................................................
34(三)教学资源..............................................................................................
36(四)教学方法..............................................................................................
37(五)教学评价..............................................................................................
38(六)质量管理..............................................................................................
39九、毕业要求..................................................................................................
39十、附录..........................................................................................................
39
数控技术专业
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专业代码:5601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五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所属专业大类业类(代对应行业(代码)(代码)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
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
初始岗位发展岗位业技能等级证书
(3-5年)(5-8年)
装备制机械设计通用设备
1.机械工程技术
1.数控车
1.车间生
1.数控车铣加工职
造大类制造类制造业人员(2-02-07)床操作工产主管业技能等级证书
(56)(5601)(34)专
2.机械冷加工人
2.数控铣
2.机械加(初、中、高级)
业设备制员(6-18-01)床操作工工工艺员
2.多轴数控加工职
造业(35)
3.机械设备装配
3.质量检
3.数控编业技能等级证书
人员(6-05-02)验员
程技术员(初、中、高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创
1
新意识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航空航天、民用等机械制造行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机械设备装配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质量检验、车间生产主管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具有一定的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及外语知识;
(4)掌握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需的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基础知识;
(5)能够进行常用金属材料选用,成型方法和热处理方式选择;
(6)能够进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刀具、量具和夹具的正确选用和使用;
(7)具有数控机床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能够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能够使用一种常见CAD/CAM软件自动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8)能够进行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
(9)能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10)能够对数控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11)能够胜任生产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12)了解3D扫描、3D打印、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13)了解机械制造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3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4)具有识读各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5)具有进行常用金属材料选用,成型方法和热处理方式选择的能力;
(6)具有进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刀具、量具和夹具的正确选用和使用的能力;
(7)具有数控机床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能够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能够使用一种常见CAD/CAM软件自动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8)具有编制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并实施的能力;
(9)具有产品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10)具有数控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基本能力;(11)具有胜任生产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12)具有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4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明确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基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本内容;增强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中国精神教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的认同,形育;成较强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
2.能力目标:认知能力,认识自我、育;认识大学、认识职业教育、认识国
4.以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为目标的法治家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大学生教育;涯、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涯;方法能
5.以工匠精神和楚怡精神为重点的职业力,善分析、爱思考、会表达,能精神教育。
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
科学的“六观”,即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法治观。
1.知识目标:即了解资本帝国主义
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
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
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
务,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
性、进步性;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
1、本课程着重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
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
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
经验教训。
教育。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
2、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中国带来什
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学生以么;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
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
力获得较大提升,能够运用所学专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什么
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
社会遇到的各种现实热点问题。
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
3.素质目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利,为什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获得极大提高,充分理解实行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历史的主流和主线
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是什么;怎样全面认识毛泽东领导时期
义。
了解改革开放50年来,我们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
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历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历程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
振兴中华民族的历程,从而自觉地
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
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
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
共产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教学要求
1.以学习通在线课程为基础,引导学生构建课程整体知识架构。
2.以教科书为核心,将书本知识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效融合,突出理论性和实效性的统
一。
3.以学生为主体,减少知识单向灌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分组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4.以“两结合”考核模式为标准,注重平时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
1、本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中有较多的课堂提问。
适当布置课外阅读和作业,使课堂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
本课程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采用贯通课堂讲授、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三种教学方法的长处,使课堂讲授和网络学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
2、本课程考试采用学生平时表现和闭卷笔试相结合方式,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平时考核则根据学生考勤情况、课堂发言、经典阅读、实践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给出成绩。
5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4.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1.线下课堂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数字化学习与课堂学习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启发式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引导学习读原文、学经典、悟原理;
3.考核评价: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70%+期末考试30%。
平时考核在线学习30%+线下学习40%。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重视课堂互动,做好学情分
1.知识目标: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
析,认真组织教学。
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
2.教师在课堂上对时事热点进
握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老师的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关注、
1.中宣部每学期印发的“形势与政策”教授过程中理解掌握政策,学会正
分析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学要点;
确分析当前形势。
生理解党和国家基本政策的能力。
2.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校“形势与
3.重视课后拓展与总结。
利用信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政策”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内容。
息化手段,加强师生联系与互
感,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激励
动,挖掘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视
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
野,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力奋斗。
4.按照形成性考核占40%+终结
性考核占60%的权重比进行课
程考核与评价。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1.采用“理论讲解+场景模拟”
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
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案例
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
教学法: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
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
的案例达到实践教学目标;
(2)
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
现场教学法:现场课程理论讲
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授,学练做相结合;
(3)“互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联网+”教学法:通过线上资源
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自我探索;
3.职业社会认知;
4.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5.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开展网络课程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考核通过获取学分;
(4)情景教学法: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沉浸式的体验;
3.教学资源:教材、企业案例、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微课教学视频、富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
(如PPT课件、图片、音频、习
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
题库、作业库、试题库等)、网
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
络教学平台;
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
4.考核要求:采用形成性考核+
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
终结性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
与评价。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
度。
绩的70%,终结性考核占30%。
6
课程名称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具备诚信待人、与人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1.大学生创业现状、注意事项;
2.创业原理包括创业的核心要素、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3.创业项目产生:项目来源,项目产生方法;
4.创业团队:团队组建、员工管理和激励;
5.创业计划书编制、攥写、评估;
6.创业融资及风险;
7.创业过程管理;
8.大学生创业模拟体验。
1.知识目标: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
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
解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本专业就业
情况、现行就业政策及体系;了解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调适相关
知识;掌握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
1.大学生就业形式和就业质量报告解
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读;
掌握大学生求职的流程、离校手续
2.大学生求职的目标定位;
和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
3.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
2.能力目标:运用职业测评系统,
4.大学生求职的基本流程;
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
5.大学生求职信息的搜集渠道;
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
6.大学生求职的简历制作和材料准备;
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
7.大学生求职面试的技巧和基本礼仪;
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
8.大学生求职的基本权益保障;
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
9.大学生求职的心理调适;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10.职场适应与职场发展。
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
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
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教学要求
1.
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情境教学法:通过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强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赛事提升法: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3)“互联网+”教学法:通过线上资源开展网络课程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考核通过获取学分;
3.教学资源:教材、企业案例、微课教学视频、PPT课件、图片、音频、网络教学平台;
4.考核要求:采用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方式(60%)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1.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线上视频学习,任务完成+线下授课的模式。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完成求职问题的思考;
(2)测评工具运用:在教学中通过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等;
(3)“线上资源”教学法:通过线上资源开展网络课程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考核通过获取学分;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自己的所学,真正地解决问题;
3.教学资源:教材、企业案例、微课教学视频、富媒体教学课件(如PPT课件、图片、音频、习题库、作业库、试题库等)、网络教学平台;
4.考核要求:采用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占40%。
7
课程名称
实用语文
应用数学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提高和强化对本民族
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
学生继续积累母语的有关知识,继续培养其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学会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心理和情趣。
3.素质目标: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学生,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结合起来,发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因素,帮助学生
1.文学欣赏。
以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为主体,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为知识模块,安排四个专题。
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发展线索、创作规律、欣赏方法有较为全面的阐述。
分析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2.语言应用,安排两个专题。
讲授汉语口语表达的基础知识、说话能力实践训练。
3.写作能力。
联系我学生语言表达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切实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应用能力,了解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规范及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
感。
1.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初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
量、复数、直线与平面、空间几何
1.集合的概念、几种不等式的解法、逻
体、直线与圆锥曲线及其内在联系;辑关系;
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三类基本初等函
--数列与其极限、函数的极限与连数;
续、导数与微分,极值,不定积分
3.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
与定积分及其应用、计数原理、概关系式;
率初步、线性代数初步及其内在联
4.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基本运算、解斜
三
系。
角形;
2.能力目标:
5.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通过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思想
6.直线与平面的概念及位置关系;
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
7.空间几何体;
学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基
8.直线与圆锥曲线;
本运算的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的逻
9.数列与其极限概念与计算;
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具有10.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概念与计算;
本课程应用问题分析、解决的训练11.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概念与计算;
实践,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12.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概念与计算及其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
3.素质目标:
13.计数原理;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责14.概率初步;
任心、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15.线性代数初步;
能力、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
能力、一定的数学文化修养、一定
的认识自我和确定自身发展目标的
能力。
教学要求
1.教师精讲重点篇目引导学生进入专题,学生通过自学与泛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2.以情育人。
教师分析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融入自己的感受,用对文学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感染学生。
3.师生互动和古今贯通。
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学作品的学习之中;内容上,将优秀文学遗产之中的人文精神与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贯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
5.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1.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案例教学,由教师提出与学生将来专业挂钩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2.教师必须重视实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导入、实操训练等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理论教学;
4.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8
课程名称
实用英语
实用化学
技术物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
1.知识目标:通过对词汇、表达方
主。
够用为度”的人才培养大方
式和英语基础语法规则的学习,掌
向,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
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1.3000-6500个基本词汇、400个左右与
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职业相关词汇以及1700常用词组的学
力。
2.能力目标:能借助词典阅读习;
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
2.简单实用的语法规则的学习与重温;
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
3.口语、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各
和书面交流。
项能力的训练。
3.素质目标: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线上+线下”的外语混合式教学新生态,由专兼任英语教室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2.以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采取形成
适应不同语言工作环境和应对不同
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
工作对象的能力。
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
价。
1.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认识材料、能源和资源、及新高科技与化学的关系。
2.能力目标:具备运用化学知识正确地解释周围环境中物质变化的初步能力,具备观察、分析处理涉及化学知识一般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运用一般化学知识于现代生活和职业中的应急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3.素质目标:具备观察仔细、思维严谨、考虑问题细心、全面、逻辑性强、精益求精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意识
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案例教
学,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
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看
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2.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具备
把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应用于生
1.物质的结构和变化;
活和职业中去的意识和能力,培
2.电解质溶液;
养学生运用一般化学知识于现
3.常见金属、非金属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代生活和职业中的应急应变能
金属非金属材料;
力和适应能力。
包括防火(防爆)
4.烃及其衍生物、糖类蛋白质、有机高与灭火;食物的中毒与解毒;常
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
见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的
正确使用、储运与烧伤处理;燃
气(毒气)的泄露与处理知识。
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
展理论教学;
4.采取形成性考核(70%)+终结
性考核(30%)形式进行课程考
核与评价。
1、以学生为主体,并以此发展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物理的理
物理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方
论知识,掌握相关问题的解题方法,
式,增强物理实验教学,并让学
深入理解,深入学习。
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
2、能力目标: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能够应用到所学专业,能够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运用物理,深入思考。
3、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思维,考
1、力学的分析
2、直线、曲线几种运动的计算方法
3、电场磁场的理解与应用
4、涉及光、气体问题的基础概念和应用
性。
2、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通过工具将这种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比如:网络视频,实验等。
虑问题的细心全面、增强逻辑性,
3、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探索,在学习
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合
上精益求精。
适的调整。
对不同能力的学生,
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
1.心理健康绪论;
论和基本概念;了解大学阶段人的
2.大学生自我意识;
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
3.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
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4.大学生情绪管理;
2.能力目标:掌握一定的自我探索、
5.大学生人际交往;
心理调适、心理发展技能。
6.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
3.素质目标: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
7.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
自主意识;树立助人自助求助的意
8.大学生人格。
识;促进自我探索,优化心理品质。
1.结合学院大一新生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内容,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教学途径。
9
课程名称
体育与健康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信息素养
科技信息讲座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增进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3.素质目标:能够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知识目标:系统的了解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应用基础技术。
2.技能目标:能独立进行文档的排版编辑工作,制作项目演示文稿,能完成一般数据计算和分析;熟练掌握Officer2010等办公软件的应用;通过全国等级考试。
3.素质目标:树立“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专业学习和职业综合技能的需要;
1.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信息素养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身边环境信息状况,了解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与途径。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常用信息检索工具,能获取和利用常用生活与学习信息。
3.素质目标:树立信息意识;遵循信息伦理道德,增强个人安全信息保护能力,培养工匠精神,提升逻辑思辨能力。
1.知识目标:结合专业了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
2.能力目标:掌握常用的获取科技信息检索工具及方法。
3.素质目标:增强科学素养,培养一丝不苟开展科学知识学习的科学态度;培养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学习,在运动参
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身体
1.体育健康理论
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其锻炼
2.三大球类运动
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
3.田径
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锻
4.体操(垫上技巧)
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
5.武术
础;
6.
上一篇345,怎么做网页
下一篇万维网,网页打不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