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ad怎么标注尺寸

尺寸 7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代码:510206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学制:全日制专科三年修业年限:实行学分制,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与职业岗位分析(一)职业面向主要面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事云计算系统建设与规划、测试、维护工作;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应用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云计算系统的技术支持工作;云计算管理平台、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及云应用软件系统的产品销售工作。
具体见表
1。
表1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 举例 电子信息大类(51) 计算机类(5102) 互联网数据服务(6450)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2-02-10-08) 云计算系统管理员 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二)职业岗位分析
1.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分析 初始岗位:云计算系统管理员;云平台运维工程师;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 云产品销售工程师;商务助理。
发展岗位:云平台开发工程师;云服务(应用)开发工程师;云计算数据分析 工程师;云产品经理;云计算系统架构师;技术总监。

1 2.岗位能力要求及对接的课程,具体见表
2。
表2岗位能力要求及对接的课程分解图表 序号12
3 岗位能力 能力要求及必须具备的知识 计算机系统集成 网络系统管理 云计算系统运行维护 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计算机组装维护 局域网组建、调试与维护 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能力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能力 网络综合布线能力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云平台运行维护管理 能力云服务运行维护管理 能力云计算系统配置与管 理能力云计算数据分析能力云架构规划设计能力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对接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系统管理 网络工程制图网络互联技术 Linux基础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Linux服务 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现数据库技术虚拟化技术 分布式存储技术Python编程 私有云设计与管理实训(+课程设计) 实践环节 计算机原理实训室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 网络安全实训室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软件实训室云计算实训 室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技术云计算领域的基础理论知 识,具备服务器、资源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等基本技术,适应新型互联网行业的发 展需求,能熟练进行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搭建部署、运营维护、开发和应用,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 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到达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富有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身体健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承担 起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

2 2.知识要求掌握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好地完成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搭建部署、运营维护、开发和应用等业务训练,具备承担云计算系统建设与管理、云服务提供、技术维护服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数理与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能力要求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客户和时代需要,展开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及实施;能完成云计算系统的搭建部署;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胜任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培训任务;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能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我提升善的能力;坚持体育锻炼,发展运动技能;能秉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展开人际沟通,协调解决问题。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体系框架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能力课程”四大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艺术鉴赏、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应用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等。
选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及全院性公共选修课。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网络工程制图、计算机网络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
其中,群平台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2)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网络互联技术、Windows系统管理、Linux基础、云计算基础架构与
3 实现、Linux服务、虚拟化技术、Java程序设计A等。

(3)专业拓展课程
A、限选课程:模块一(最低选修4学分,2选1),包括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技术。
模块二(最低选修5学分,3选1),包括分布式存储技术、网络存储与安全、 Docker容器技术。
模块三(最低选修4学分,2选1),包括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

B、任选课程(设置9学分,最低应选修5学分):包括Python编程、Android 应用与开发、Linux集群。

(4)综合能力课程包括私有云设计与管理实训(+课程设计)、专业综合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课程目标: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
主要内容:教材除前言和结束语外,由三部分共十四章组成,分别为:毛泽东思想(共四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三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七章)。
教学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专题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活动,灵活运用问题式、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和倒置式等教学方法,有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结合起来,构建“三位一体”课堂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切实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2)《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认识,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
4 法治素养;教育和激励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主要内容: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和道德素质、法治观和法治素养等。
教学要求: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注重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实效性。

(3)《形势与政策》课程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
教学要求: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突出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4)《大学英语》课程课程目标:依托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英语语言口头与书面实用技能的需要;同时将语言技能教育、跨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要内容:课程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综合、听说、实践。
课程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以线上教学平台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英语第二课堂为延伸,拓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重视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途径,开展
5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5)《体育》课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1-2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以达到终生锻炼的目的。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
发挥体育教育的特色优势,帮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理论和知识。
实践部分主要包括田径、体操等,并通过逐步完善校园师资、场地、器材等情况,实施选项教学。
教学要求: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贯穿到教学,并结合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设置。

(6)《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是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使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并遵循信息社会规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具备支撑专业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使用学生拥有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着重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力求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教学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7)《艺术鉴赏》课程
6 课程目标:了解艺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树立唯物主义科学观;通过对有代表性作品的鉴赏,学习不同类别艺术知识,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知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艺术文化;掌握不同类型艺术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及其特色,学会该类别艺术的基本鉴赏知识;着重培养学生思考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创作者对于人性的追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将艺术鉴赏体会转化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保持自然、得体、高雅的外表形象,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理论和实践各占50%):共七章,分别为:艺术鉴赏概述、艺术发展沿革、艺术门类与艺术特征、名家名作赏析、不同类别艺术的地位和意义、艺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美学。
教学要求: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发展沿革及影响;树立唯物主义科学观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不同类型艺术特征;学习不同类别代表性作品的赏析;学会正确评价不同类型艺术;思考中华美学精神的思想内涵,感受传统艺术的文化魅力,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责任。
备注:本课程描述适用于非艺术类学生。

(8)《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课程课程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课程作为我院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职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达到以下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立职业的概念和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以及创新创业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技能、求职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学会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商业计划书等。
主要内容:职业意识培养与职业生涯发展、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创新创业基础及核心能力、创新创业培训实务等。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达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9)《应用写作》课程
7 课程目标:掌握“必需”的应用写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写出工作生活中的常用应用文书,能对具体的应用文书加以分析评鉴,并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祖国文化,热爱祖国语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应用文写作概述、日常应用文书、党政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社交礼仪文书、大学生应用文书等文体基础知识及其格式和写法,并充分挖掘本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写作训练,使学生具备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更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2)结合例文的分析讲授,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3)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想内容供给,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维护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主要内容: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常见的异常表现;解自身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掌握相关的自我心理探索和心理调适技能,如学习发展能力、压力管理、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改善和优化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主动求助的意识,减少和避免对自我心理健康不利的各种影响因素,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能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主动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11)《军事技能训练》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
8 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国防教育讲座、队列练习、喊口号、拉歌、拉练等。
队列练习是军训重头戏,它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齐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着装、整齐报数、敬礼、礼毕、跨立、分列式会操等等。
教学要求:通过军训,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军事理论》课程课程目标: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打造有特色的思政军理课,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组织纪律性,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学,提升军理课程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促进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提高,为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等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在严格执行《普通高校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逐步构建以军事必修课为主干、以思政军理教育讲座为延伸的课程教学体系。
坚持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优化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课程改革,突破传统的僵化式教学模式。
课程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无纸化考试,课程考核学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课程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同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帮助学生领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主要内容:共设10个专题:一是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青年使命;二是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使命;三是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与青年使命;四是改
9 革开放时代与青年使命;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时代新人;六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青年担当;七是建设美丽中国与青年使命担当;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九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青年学生新担当;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与青年的政治使命。
教学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要贯穿“一条主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做到“四个讲清楚”。
同时,要与时俱进完善教学内容。
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的教学,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精品思政课程的独特育人作用和优势。
(14)《劳动教育》课程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主要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
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
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教学要求: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
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15)《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做合格、守法的公民,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学会自我救助,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10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资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极地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等内容。
教学要求: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
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网络工程制图》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将绘图方法与设计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通过对二维图形的分析,完成对二维图形的绘制、修改及其尺寸的标注,拓展了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使用与管理图层、绘制二维图形、精确制图、编辑图形对象、使用文字与表格、面域与填充、尺寸标注和公差标注,使用块外部参照与设计中心、绘制三维图形、三维对象的编辑与标注,图形有输入输出等内容。
教学要求:了解图形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基本方法与方式,熟练掌握图形对象的编辑方法,提高绘制图形的效率,掌握三维图形的绘制、编辑与尺寸标注,掌握图形的打印输出。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群平台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强调基础理论学习,通过相关案例详细介绍网络理论的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物理层功能与数据通信知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局域网技术、网络层功能以及相关协议、传输层的功能以及TCP和UDP、应用层功能与服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等几大模块。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名词术语,了解网络通信的基础理论,理解网络协议和功能,熟悉应用层协议及相关服务,了解网络安全相关概念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能够用PacketTracer模拟局域网组网技术,初步掌握交换机和路由 11 器的简单配置;能够用VMWare虚拟机完成在WindowServer系统配置Web服务器、FTP服务器、DNS服务器、E-mail服务器、DHCP服务器等应用服务;了解并掌握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各项功能及配置过程。
完成实训的同时能总结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小组讨论和实操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合作意识的加强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平台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典型代表,也是学习算法课程的前导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编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且能利用C语言对一些典型的计算任务进行编程实现,并为后续算法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基本的编程语言。
同时,C语言还有利于后续Java、PHP等语言的学习提供了基本语法支持。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据类型、程序流程控制、数组、函数、变量作用域、字符串、指针、结构体、链表、共用体、枚举类型等几大模块。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基本的数据类型,掌握程序流程控制中的顺序、分支、循环控制;掌握数组、字符串的基本概念、编程方法、实用技巧;掌握函数的作用、编程规范、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指针的灵活运用;掌握结构体、链表的用途及编程方法;了解其它数据类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群平台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中小型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的职业能力,能够在动态网页中进行数据库的构建与基本操作,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达到网页设计师、网站开发工程师等职业岗位对数据库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简介,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创建、查询与管理,表、视图与索引的创建与管理,数据库安全管理、备份与恢复、存储过程与触发器、数据库编程等。
教学要求:具备安装、配置数据服务器服务能力;掌握创建数据库、检查数据库完整性、修复数据库、知晓数据库权限能力;熟悉数据库表的基础知识;熟悉数据库系统数据类型、掌握表的基本操作;熟悉数据库恢复模式,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技能。

(2)专业核心课程《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安装、网络设备安 12 装配置调试、网络性能优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面向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行业第一线,从业于工程项目建设、机房管理、设备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规划网络、搭建内网、沟通外网、维护网络等几大模块。
教学要求:理解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族、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ARP协议和ICMP协议,掌握和应用IP地址。
了解局域网的定义、拓扑结构、传输方式、类型,了解以太网的发展、分类,了解交换机的功能、体系结构、交换方式、技术参数、分类、外观和产品说明、三层交换机;理解网卡、中继器和集线器、网桥和交换机、虚拟局域网、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模式和管理方式、管理安全、端口、虚拟局域网、冗余链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配置。
了解广域网的概念、典型的广域网链路连接方式、广域网接入设备,了解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数据网、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网的工作原理,了解路由器的主要功能、组成、硬件结构、软件结构、接口类型,了解链路封装协议的工作原理;理解路由表和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的基础配置、广域网协议、路由、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网络地址转换、基于IP协议的语音通信、无线网络的配置。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文件备份和出厂设置恢复、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网络故障检测和排除。
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
《Windows系统管理》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WindowsServer2012的安装和基本管理及企业应用服务的配置与管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组网。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路由和远程访问、DHCP、NAT、WEB、FTP、流媒体、虚拟化等,课程中充分考虑了职业技能岗位应用需求,增加基于Windows服务器平台的常见第三方应用服务软件。
教学要求:掌握Windows用户管理、磁盘管理、NTFS文件管理;掌握路由和远程访问;掌握DHCP、DNS、Web、FTP的配置与管理;掌握流媒体、邮件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具备企业网络IP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具备企业网络服务器的规划与设计能力。
《Linux基础》课程 1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Linux系统有初步的认识,理解Linux系统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和日常管理,并具备学习后续课程《Linux服务》的能力基础,最终达到面向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行业第一线,成长为从业于工程项目建设、机房管理、设备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Linux基础知识、安装和删除、图形和文本界面、文件和目录、常用命令、Shell编程、用户管理、磁盘和文件管理、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几大模块。
教学要求:了解Linux系统、特点和组成、版本;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文本界面、文件和目录、常用命令、Shell编程、用户管理、磁盘和文件管理、日常管理和维护;了解Linux系统的设计思想;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
《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现》课程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以及云基础架构中涉及到的关键知识,让学生掌握OpenStack基本环境的搭建、各相关组件的安装方法和配置过程以及基本运维方法。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OpenStack相关知识、Mysql相关安装与配置、OpenStack基础环境的搭建、Keystone的安装与配置、Glance的安装与配置、Nova的安装与配置、Neutron的安装与配置、Cinder的安装与配置、Dashboard的安装、OpenStack基本运维。
教学要求:围绕OpenStack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搭建项目,掌握各组件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组件的关系,学会安装各组件并进行配置,掌握基本的运维方法,了解在界面方式下运用平台创建实例等的方法,适应企业对于云基础架构搭建的需求。
《Linux服务》课程课程目标:通本课程是通过项目引领的活动,熟练掌握Linux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技能,对Linux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有基本的了解,能承担中小企业的服务器管理工作任务,最终达到面向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行业第一线,成长为从业于工程项目建设、机房管理、设备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网络基本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域名系统、网络文件系统、Samba、万维网、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和网络安全等几 14 大模块。
教学要求:理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域名系统、网络文件系统、Samba、万维网、 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基本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域名系统、网络文件系统、Samba、万维网、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和网络安全的配置。
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
《虚拟化技术》课程课程目标: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之
一,通过系统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了解KVM虚拟机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法,KVM虚拟机的核心技术和工作原理,为学习云计算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云计算和虚拟化的概念;KVM的基本架构、QEMU的作用以及Intel的硬件虚拟化技术;KVM的硬件环境配置,编译和安装KVM和QEMU的步骤与方法;KVM的基础功能以及CPU和内存的过载使用;KVM的高级功能;管理KVM虚拟化的上层软件;虚拟化性能测试等。
教学要求:掌握虚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KVM基本功能;深入了解KVM的高级功能;掌握libvirt的使用;了解几种虚拟化性能测试工具并掌握测试的方法。
《Java程序设计A》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有安卓应用开发、云计算开发、人工智能设计等。
其课程目标主要是为了后续课程能顺利进行,必须熟练掌握Java的流程控制、多线程、网络编程、异常、互斥与同步等内容。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Java基本数据类型、Java流程控制、类结构、Java的GUI界面设计与开发(包括各种控件)、Java操作数据库、多线程、网络编程、异常、互斥与同步等几大模块。
教学要求: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程序流程控制;掌握Java类、继承;掌握Java的GUI界面设计与开发,包括各种控件的功能、运用,并实现具体项目;掌握Java操作数据库,并实现具体项目;学习多线程、网络编程、异常、互斥与同步等高级知识,以案例进行教学。

(3)专业拓展课程《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信息安全管理和信 15 息安全防范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黑客常用的攻击方法,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WindowsServer的安全、Web应用安全等内容。
教学要求: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的黑客攻击方法,掌握防范攻击的技术,掌握入侵检测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了解病毒分析技术,掌握常见反病毒技术,熟练使用各种流行杀毒软件,掌握部署网络版杀毒软件的方法。
了解数据加密技术及防火墙技术基本知识,并通过若干项目认识防火墙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防火墙的主要技术,并会使用工具进行测试。
通过系统端口扫描,系统漏洞扫描,口令漏洞等项目认识操作系统及Web应用的安全性,用软件对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扫描,从而了解操作系统安全。
《大数据技术》课程课程目标:大数据技术是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高阶课程。
该课程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大数据技术各个模块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环境模块的搭建及运行,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Hadoop基本配置与集群搭建、Hive环境搭建与应用、Hbase搭建与应用、Mahout环境部署与运行、Pig环境部署与应用、Flume环境部署与运行、Spark环境部署与运用等几大模块的学习。
教学要求:学习了解大数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Hadoop、Hive、Hbase、Mahout、Pig、Flume、Spark等模块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概念;掌握Hadoop、Hive、Hbase、Mahout、Pig、Flume、Spark等各模块的环境搭建和运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实操水平、学习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程课程目标:分布式存储技术是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高阶课程,也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重要课程之
一。
该课程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分布式存储技术各个模块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环境模块的搭建及运行,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Hadoop基本配置与集群搭建、Hive环境搭建与应用、Hbase搭建与应用、Mahout环境部署与运行、Pig环境部署与应用、Flume环境部署与运行、Spark环境部署与运用等几大模块的学习。
16 教学要求:学习了解大数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Hadoop、Hive、Hbase、Mahout、Pig、Flume、Spark等模块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概念;掌握Hadoop、Hive、Hbase、Mahout、Pig、Flume、Spark等各模块的环境搭建和运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实操水平、学习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络存储与安全》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根据5G通信行业的新业态、新技术,详细讲解了基于WindowsServer2012平台构建企业网络存储架构的相关技术,让学生掌握企业网络存储的部署与管理技能,促进专业交叉和复合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磁盘的配置与管理、动态磁盘的配置与管理、存储池的配置与管理、存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文件共享、NAS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
教学要求:掌握磁盘阵列的管理;了解ISCSI协议;掌握NAS与SAN存储的基本操作;掌握在线扩容、数据快照与恢复操作;掌握实时备份与非实时备份的部署及操作;掌握双机热备、异地备份的部署及操作;具备网络存储磁盘管理的能力;具备NAS结构数据存储的配置与管理能力;具备SAN结构数据存储的配置与管理能力;具备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Docker容器技术》课程课程目标:Docker容器技术是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高阶课程,也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重要课程之
一。
该课程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Docker容器技术各个模块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环境模块的搭建及运行,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介绍Docker与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安装、镜像、容器、仓库、数据卷、端口映射等;通过案例介绍Docker的应用方法,包括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SSH服务的镜像、Web服务器与应用、数据库的应用、各类编程语言的接口、容器云等;介绍Docker核心技术实现原理、安全、高级网络配置、work插件化网络功能等;介绍与容器开发相关的开源项目,包括Etcd、DockerMachine、DockerCompose、DockerSwarm、Mesos、es等。
教学要求:学习了解Docker容器技术,掌握Docker与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概念,Docker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SSH服务的镜像、Web服务器与应用、数据库的应用、 17 各类编程语言的接口、容器云等的应用方法;掌握Docker核心技术实现原理、安全、高级网络配置、work插件化网络功能;培养学生实操水平、学习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课程目标:根据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讲授网络传输介质、综合布线使用工具、综合布线各子系统施工、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测试与验收等相关知识。
侧重于让学生掌握运用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
培养综合布线工程的网络工程实施、测试与验收方法、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招投标等技能。
通过高地建设、体验教学、工程教育,提升学生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培养具有一定的数理能力与逻辑思维,兼具较强执行能力、较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和弱电系统工程的布线施工相关内容。
围绕综合布线七大子系统的结构,对综合布线应用场景进行模拟,设置的应用场景由小到大,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由浅入深。
课程实施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中完成,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中融合知识点和技能点,现学现用。
教学要求:认识与了解综合布线系统;能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能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熟悉安装综合布线环境;能安装铜缆布线系统;能安装光缆布线系统;能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能测试综合布线系统;能验收综合布线工程;具备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
《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课程目标:掌握AutoCAD基本绘制和修改技术;掌握二维文字、尺寸标注技术;掌握平面设计,三维基本模型设计方法,能使用AutoCAD+Visio绘制网络布线规划方案图。
主要内容:AutoCAD概述(应用、基本操作、作图环境设置),CAD二维基本绘制和修改,CAD三维基本绘制和修改,CAD文字与表格,CAD尺寸标注,CAD填充、图块操作,二维设计应用实践,三维建模设计应用实践项目训练。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图基本规范、制图过程、方法与技巧,掌握人机交互、图档管理、对象生成与修改、三维设计、注释与剖面线填充、打印与发布图形的基本操作,提高绘图的速度和质量,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教学。
18 《Python编程》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介绍Python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力求培养学生使用Python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Python的基础语法知识、控制语句、函数与模块、文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Tkinter图形界面设计、Python数据库应用、网络编程和多线程、Python操作XML文件等。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Python语言的核心内容,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实际运用Python语言编写实用的程序。
《Android应用与开发》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学习Android开发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编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初步掌握Android智能手机编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应的程序编写技能。
教学内容: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Android程序结构和资源使用、用户界面设计、事件处理、数据存储、SQLite数据库、四大组件、网络编程、高级编程等。
教学要求:掌握Android编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程序编写技能。
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
《Linux集群》课程课程目标:Linux集群是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高阶课程。
该课程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Linux集群和自动化运维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关环境模块的搭建及运行,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介绍了Nginx/HAProxyKeepalived、LVSKeepalived/DR及DNS轮询等常见的Web集群负载均衡高可用技术,以及ZooKeeper集群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Linux集群涉及的核心概念及常用软件;掌握负载均衡关键技术;了解并熟悉Python的基础概念及进阶知识;掌握Python在Linux集群中的实践应用;能运用轻量级自动化运维工具Fabric;掌握云原生环境下的负载均衡实现;能掌握高可用高并发系统架构设计等。

(4)综合能力课程《私有云设计与管理实训(+课程设计)》课程 19 课程目标:构建企业内部的私有云虚拟化环境,采用最新的云计算、虚拟化、高可用集群等技术,创建一个高可用,稳定性,高性能,可扩展,可管理的云计算架构,并将所有的业务应用及数据迁移到该云平台上去。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于VMWare和OpenStack两种解决方案,从技术选型、规划和建设、设计和部署、平台建设和管理、优秀实践、成熟度评估6个维度对私有云的建设展开全景式的讲解和实训。
教学要求:通过分组,团队合作,实现对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设备进行虚拟化、池化管理和使用并能模拟建立企业级私有云。
《专业综合技能培训》课程课程目标:通过专业综合技能培训,整合专业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主要内容:项目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交付、维护等。
教学要求:根据企业项目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实现该方案,完成项目设计开发。
《顶岗实习》课程课程目标:通过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测试验收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综合技能和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云计算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测试验收等环节。
教学要求:能根据网络项目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并尽可能利用学校实训条件和实习条件实现该方案,形成项目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实施、测试与验收等环节的规范文档。

七、教学活动周数分配具体安排见表
3。
表3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入学教育、课堂复习 顶岗实习、 20 机动学期学年 1一 23二4 5三 6合计 军事技能教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周 训练 毕业教育
3 142
1 182 182 182 2(专业综合技能162 培训) 20
3 8410 22
1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合计 202020202020 合计404040120 (一)课程计划 本专业总学时为2600学时,总学分为134学分,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 以上。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为736学时,占总学时28%,40学分;专业(技能) 课程学时为1864学时,占总学时的72%,94学分。
选修课教学时数为374学时,占 总学时的14%,20学分。
具体安排见表
4。
表4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必修课 其中选修课 学时 736186426002226374 占总学时比例(%) 28 7210086 14 学分 409413411420 占总学分比相关标准要求 例(%)学时不少于总学 30时的1/47010085 学时不少于总学15时的10% 实践性教学学时 1554 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比(%)60 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 (二)教学进程安排 具体见表
5。
表5教学进程安排表 21 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周学时数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课程类别序、性质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
分学时理论实践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备注 教学教学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20周 周学时数/学期时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199000502B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36324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299000512B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6324 2/36 ▲ 2/36 ▲ 399000522B499000532B 思想道德与法治
(1)思想道德与法治
(2) 24203 3026 42/24
4 2/30 599000032A 形势与政策
(1) 880
(8) 699000612A 形势与政策
(2) 880
(8) 799000622C 形势与政策
(3) 1808
(8) 899000062A 形势与政策
(4) 880
(8) 999000072A 形势与政策
(5) 880
(8) 1099000082B 大学英语
(1) 35630264/56 ▲ 1199000092B 大学英语
(2) 4724626 4/72 ▲ 1299000122B 体育
(1) 2364322/36 ▲ 1399000132B 体育
(2) 236432 2/36 ▲ 必1499000142B 体育
(3) 236432 2/36 ▲ 修1599000542B 信息技术 34824243/48 ▲ 公课 共 1699000592B 劳动教育 232428 32 基础1799000602B 国家安全教育 11616016 课 1899000582B 艺术鉴赏 2321616 32 程 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1999000172B
(1) 1266(12) 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2099000182B(2)21266 (12) 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2199000192B
(3) 1266 (12) 2299000572B 应用写作 232284 2/32 2399000632B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266(12) 2499000642B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21587 (15) 2599000652B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 532
(5) 2699000212C 军事技能训练 25605656 2799000202A 军事理论课 11212012 11/28 小计 38698365333 8/1614/1614/8880
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 199000283A 120200 20 选 青年学生使命担当 修2全院性公共选修课(说明:1189918 课 第2~5学期开设) 小计 23829902000180 22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101060010B 网络工程制图 11/28 40736394342 8/1814/1614/8826
0 47028426/70 必2修 课 专业(含3群 基础平 课程台4课) 01060020B01060040B01060230B 计算机网络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58442426/84 61085454 6/108 61085454 6/108 小计合计 12/15 21370178192 6/1086/10800
4 12/15 21370178192 6/1086/10800
4 101060050B 网络互联技术 61085454 6/108 201060070B301060080B Windows系统管理Linux基础 472363661085454 4/726/108 必401060060B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现61085454 专业修核心课 专课程业(技能)课程 501060130B601060110B701060150B Linux服务虚拟化技术Java程序设计
A 小计 47236366108545461085454 38684342342 合计 模块一(2选1)模块专业限二拓展选(课程课3选1) 模块三(2选 01060091B01060241B01060121B01060181B01060251B01060191C01060261C 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网络存储与安全Docker容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 38684342342472363635427275964848472363647236364720723542727 23 6/108 4/72 6/108 6/108 12/2110/1816/28
0 0 608 12/2110/1816/28
0 0 608 4/72 3/546/96 4/72 4/724/723/54
0 ▲群平台 课▲群平台 课▲群平台 课0 0“1+X”证书 ▲▲“1+X”证书 0
0 最低应选修4学分 最低应选修5学分 最低应选修4学分 1) 任1选2课
3 01060171B01060201B01060271B Python编程Android应用与开发 Linux集群 596484823618182361818 6/96 最低 应选2/36 修
5 2/36 学分 可选修课程学分(说明:设置的可选课程 学分应达到最低要求选修课程学分的1.3366602943660007/12631/5340 小计 倍以上) 最低要求选修学分 183361322040004/7216/2640 合计 183361322040004/7216/2640 私有云设计与管理实训(+ 101060200C 382082 6/82 课程设计) 2必 综合修能力课
3 课程 01060210C01060220C 专业综合技能培训顶岗实习 小计 合计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总学时 最低应修满学分 256056 2周 含毕 123360336 28/33业论6文(设 计) 28/3317474047400006/138
6 28/3317474047400006/138
6 12/1518/3216/2820/36 28/33 9418646521212 22/402 4480
6 23/4323/4326/5020/44 28/33 134260010461554 24/428 4459
6 23/4323/4326/5020/44 28/33 134260010461554 24/428 4459
6 说明:
1.每学期考试科目均用“▲”在备注栏标注,没标注的为该学期考查科目;
2.《健康教育》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以专题形式开展,不占用总学时。

3.顶岗实习为6个月,计12学分,336学时。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对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提出有关要求。
本专业具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有专 兼职教师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聘 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 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专业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如下:
1.本专业专职教师 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教学质量优秀,实践能力强。

2.本专业兼职教师 专业根据课程进度,聘请校外合作单位的兼职教师担任职业技术课程的指导工作。
(二)教学设施 24 对教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提出有关要求。

1.教室要求 支持多媒体教学的课室场地。

2.实训要求 序号
A.校内实训室 实训室名称 网络基础1实训室 实训项目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 网络安全2实训室 网络综合3布线实训 室 4Linux实训室 多媒体教5学应用系 统实训室 云计算实6训室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存储与安全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Linux基础Linux服务Windows系统管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现虚拟化技术 分布式存储技术 设备配置主要设备名称教师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 学生机服务器、网络攻防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学生机 信息布线实训机架光纤熔接机 信息布线实训工具箱服务器 路由器、交换机学生机教师机 学生机 运算节点、控制节点路由器、交换机 学生机 数量2456685662448602 60 66 64
B.校外实训基地 企业类型技术服务 公司 设备供应商 数量23 功能信息技术服务 IT培训网络安全服务ICT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行业解决方案网络设备供应 可接纳学生人数/年604020303060 备注 注:“企业类型”表示什么样的企业,例如:技术服务公司、设备供应商、经销商、企事业单位、制造类企 业、设计类企业等。
(三)教学资源 25 对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等提出有关要求。
资源类型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 有关要求严格审查教材选用,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职业教育国家、省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根据专业建设开发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和实践指导书。
学院图书馆,本专业书籍超过1000种,5000册以上。
主要包括本专业教材以及行业期刊杂志相关资源。
数字资源配备 配置与课程配套的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
1.专业课程资源(含电子课件、在线课程、微课等):教师根据课程配套云班课资源,超星慕课平台资源。

2.数字电子资源(包括期刊、电子资源、外刊等,学习网址):超星电子图书馆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启 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
体化教学、仿真虚拟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
(五)学习评价 本专业每门课程针对学生学习效果设计多样化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参与、过程 评价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素质 能力。
(六)质量管理
1.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坚持“以生为本,服务于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四位一体”与分类评 价相结合、“多方”系统与精细评教相结合,监控目标与自我改进相结合,通过学生 座谈会、教学检查、教师听评课活动、教学督导、教研活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 多种方式,帮助教师主动剖析自身差距和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并共享经验,促进教师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效。

2.建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的体系诊改机制。
建立依托职教集团, 校行企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每年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修订,紧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云计算技术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以行业标准 引领、体现岗位培养特色为目标,完善职业特色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岗位实 训条件建设标准,促进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 与生产过程对接。
26
3.健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达成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设计评价主体多元参与、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占比达40%以上;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对学生实习进行全过程跟踪,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实施“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将专业课程考试与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等“1+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同步考试(评价),促进书证融通,合理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素质能力。

4.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
通过了解学校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的就业广为、薪酬待遇、企业文化、交际能力等信息,掌握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岗位表现,及时反馈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跟踪行业最新动态。

十、毕业要求(一)基本素质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品德及操行考核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标。
(二)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实施学分制改革选课制,学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获得的总学分达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且必修课全部合格。
最低应修满13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应修满38学分,专业(技能)必修课程应修满76学分,选修课程应修满20学分。
学分置换按《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学分互换认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不得免修和学分置换。
取得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者,可以置换云计算技术类课程4学分;取得网络系统规划与部署“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者,可以置换网络规划设计类课程4学分。
(三)等级证书要求具体见表6、
7。
表6: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1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颁证机构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 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 初级、中级 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开发有限公司 获证要求建议考取 备注 27 网络系统规划与部署 福建中锐网络股份有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限公司 建议考取 表7:基本技能证书(说明:主要指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证书) 序号123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颁证机构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能力考试B级 考试委员会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二级 试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四级 试 试委员会 获证要求建议考取建议考取 备注 28 十
一、附录 (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学期
☆☆☆ ☆☆ -------------------------- ------ △△ 二------------------------------------△△ 三------------------------------------△△ 四------------------------------------△△ ◆◆五--------------------------------◆◆ △△ ◇ ◇◇◇◇◇◇
◇◇◇◇◇ ◇◇◇◇◇◇◇◇ ☆ ◎◎◎◎◎◎
1、以符号的形式填写;
2、符号说明:军训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教学-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演出● 复习考试△ 综合实训◆ 教育见习、实习、研 29 (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计划变更申请表 申请系(部): 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课学期考试或考查专业合计总时数 专业:变更前 年级:变更后 变更原因,提交教指委(系、部)分委会讨论结果(可 另附页) 专业主任签名:系(部)意见 年月日教务处意见 系领导签名(公章): 处领导签名(公章):年月日 日 年月 分管院领导意见 院领导签章: 年月日 说明:
1、专业教学计划调整须在每学期十二周之前由申请专业填写,经由系(部)审批后,交教务处和院领导审批。

2、此表一式四份,一份存系,一份存专业教研室,两份存教务处教学运行科管理用以及专业教学计划存档。

3、变更原因需说明教指委(系、部)分委会讨论通过情况。
30

标签: #文件 #打不开 #文件 #文件 #文件 #文件 #文件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