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铁研究,目录Contents01

cia 2
卷首语满铁研究的二〇一
特稿 02许勇苏崇民教授访谈录 论坛 22庞淑杰全面开发馆藏满铁资料深入思考26张廷银嘉业堂售书满铁图书馆叙35张惠才中西功和他的中共党史研究 简讯 38许勇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年会召开39许勇日本「满铁会」行将解散 动态 40李魏青岛市图旧日文馆藏露真容 /mantieyanjiu 满铁研究 MANTIEYANJIU 《满铁研究》编委会 主任:关忠良魏海生顾问:国林葛剑雄张本义 沈友益李海绩李东翔编委:关忠良魏海生韩宝明 郑兰刘建设许勇 主管:满铁资料研究分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主编:韩宝明编辑:《满铁研究》编辑部 邮箱:mantieyanjiu@ 地址:北京交大图书馆611室邮编:100044期次:2012No4(总第16期) 网址:日期:2012年12月28日/mt/mtyj.html 版权声明 《满铁研究》刊载之文字和图片,其版权归作者所有。
凡转载、摘编本刊内容,请注明“转摘自《满铁研究》”,并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否则本刊将追究违反规定者的法律责任。
征文启事 《满铁研究》是一份由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满铁资料研究分会主管,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主办的史学季刊。
传递信息、交流学术,揭示历史、畅想未来是《满铁研究》的办刊理念和既定目标。
本刊设简讯、动态、特稿、书评、文摘、论坛、图库、译林、杂俎等栏目。
欢迎海内外满铁研究领域的专家和爱好者为本刊赐稿。
执行主编:许勇 卷首语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满铁研究的2012 今天是2012年12月28日,捱过了“世界末日”,《满铁研究》又与各位见面了。
本期特稿为「苏崇民教授访谈录」,在国内甚至海外的满铁史研究分野,苏崇民教授可谓大名鼎鼎,此次苏教授莅临满铁资料分会年会期间,本刊编辑有幸拜访了这位学界泰斗,并与苏老畅谈满铁之诸多话题。
访谈录虽然主题略有跳跃、篇幅略显冗长,但就是这种原汁原味、行云流水的叙述,也许更能让我们近距离地领略苏老的大师风采和人格魅力。
「对全面开发馆藏满铁资料的深入思考」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满铁资料的价值、发掘史料的动力、著录方式的变通和传统资源的数化。
吉林大学是中国满铁研究的发祥地,最早的一批开拓者,如关梦觉、邵敬勋、苏崇民、解学诗等皆出身吉大。
吉大图书馆在特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方面起步亦较早,并拥有“满铁资料库”、“亚细亚文库”等特色资源。
「嘉业堂售书满铁图书馆叙」再现了一段真实的故事,嘉业堂位于湖州南浔,是近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
一,刘承干是藏书楼的主人,号称“江浙巨富”,亦被鲁迅先生喻为“傻公子”。
嘉业堂一座私人藏书楼,按说与满铁毫不搭界,可偏偏赶上“傻公子”家道中落,开始变卖他的善本藏书,而其中的买家就包括满铁的图书馆。
当然,这位“傻公子”还没傻到家,除了将《永乐大典》残本售予大连的满铁图书馆外,抗日战争前后,他收藏的大量珍贵古籍还是卖给了国内机构,如北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重庆中央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
该文围绕着嘉业堂售书满铁图书馆这一事件,详述了涉及其中各类人物的表现、作用和心理,这些人有中国的书商、官僚、汉奸,有日本的所谓汉学家及军人,自然还包括以郑振铎为首“文献保存同志会”的爱国人士。
「中西功和他的中共党史研究」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日语译审张惠才撰写的一篇介绍中西功的文章,中西功早年毕业于东亚同文书院,在校期间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毕业后供职于满铁调查部,利用其调查员的特殊身份,中西功等日本左翼人士为中共及共产国际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后遭日方逮捕并被判处死刑。
《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中西功在死牢里编著完成的,这本书的写作水平如何暂且不说,单凭他那种随时都可能被送上断头台,还能平心静气做学问的超脱,也足以令人敬佩至极。
「市图旧日文馆藏露真容」是一篇新闻报道,说的是青岛市图书馆整理二万册旧日文馆藏的事情。
坦率地讲,无论是旧日文书,还是满铁资料,青岛市图书馆都不是收藏大户,但他们却在能在有限的馆藏资源中,发掘、整理出有价值的部分,尽力为学者和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这种务实求真的做法值得仿效。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年会召开」是件好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齐聚交大,研讨满铁,美中不足的是“学术年会”似乎少了些学术的味道。
「日本满铁会行将解散」是一条编译自该会网站的消息,如果从其创办的1946年算起,「满铁会」已经存续了近70年。
光阴荏苒,岁月无情,会员辞世,经费紧张,无人喝彩,加之其祭奠、追思的母体——满铁早已于1945年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满铁会」的散伙自然就成了早晚的事了。
龙年即将过去,蛇年就要到来。
辞旧迎新之际,鄙人并代表《满铁研究》主编韩宝明教授,祝福各位作者和读者蛇年吉祥、万事如意! -1-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苏崇民教授访谈录 许勇受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满铁研究》杂志主编韩宝明教授的委托,本刊编辑日前拜访了专程来京参会的著名学者苏崇民教授,并就涉及满铁的若干问题当面向苏老求教。
与其说是访谈,不如说是一次气氛轻松的聊天,因为谈话内容并未拘泥于事先拟好的提纲。
访谈大约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耄耋之年的苏教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吐不凡,半个世纪的专门研究和学识积淀,使得苏老一提起满铁的话题,无不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苏老不仅介绍了中日两国满铁研究的专家、著作及交流情况,还就中国满铁研究的未来走向发表高见,他对《满铁研究》的创办感到欣慰并对本刊给予殷切期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能有机缘结识苏教授并亲耳聆听其教诲,是吾等晚辈莫大的荣幸。
以下就是本刊编辑与苏崇民教授的谈话内容,基本是全文实录,仅删除了少量脱离主题及不宜公开的部分,括号内容为编者暨访者所加,用于注释及行文顺畅。
在此,本编辑要特别感谢北京交大图书馆的王树增先生,「苏崇民教授访谈录」最终成文,得益于他所提供的录像和录音。
访谈时间:2012年10月28日(周日)访谈地点: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宾馆访谈方式:当面采访访谈人:许勇(《满铁研究》杂志执行主编)被访谈人:苏崇民(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被访谈人简介:苏崇民,1931年生,辽宁省新民县人,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理事,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长。
主要著作:《满铁史》(苏崇民著中华书局1990年)、《满铁档案资料汇编》(解学诗苏崇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劳工的血与泪》(苏崇民李作权姜璧洁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等; -2-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主要论文:「满铁史概述」(历史研究1982年5期)、「ABriefHistoryoftheSouthManchurianRailwayCorporation」(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3年4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早期调查活动」(杨觉舅姜璧洁苏崇民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满铁——侵略、掠夺中国东北的机构」(现代日本经济1991年2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战后的满铁史研究」(东北亚论坛1993年4期)等。
访谈内容: 苏崇民:日本成立了一个满铁研究会,研究会的头呢(叫)浅田桥
二,这是一个非常老,非常出名的,专门研究殖民地的一个老先生。
这个浅田桥二组织一个满铁研究会,他们当时可能有
七、八个人,组成之后呢,大概是91年,他就到东北来了,他到了沈阳也到了长春,当时长春吧有个“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编委会”,主任是原省委书记,专领导搞抗联史的,叫于林,领导由东北三省(人员)组成的编委会,就邀请了他们(日本满铁研究会),就会了面,会面当时正好我那本《满铁史》刚出来,就送给他们每人一本,他们当时的调查提纲和我那个《满铁史》的目录,好多都基本相似着,他们
七、八个人是分工的,一人包一个方面,他那个方面和我的基本上是吻合的。
许勇:苏教授,我打断一下,那是不谋而合,还是您的第一手资料有所外泄,让他们知道了,还是怎么?苏崇民:他们来之前不知道,结果他们到了之后呢,我就送给他们每人一本。
许勇:因为(他们)是91年来,您那书(《满铁史》)是中华书局90年出版的,正好。
苏崇民:刚出版就送他们了,每人一本,他们就很震动,因为他们刚着手,刚有了调查提纲,还没着手写呢,到了东北之后呢,拿了现成的一本(《满铁史》)对他们很震动,后来呢,浅田就邀请我呢到日本去了一趟,就是95年,但去的那一趟呢,我很失败,怎么失败呢?一个是当时我没想谈满铁,因为他们是在“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的会上见的面,所以我就想全面地介绍一下“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研究的情况,这是一个,不是专门讲满铁;第二个呢,我当时对我的日语啊,自己没有自觉,说用日语发言,浅田就同意了,我就讲了一通,结果下来人家什么也没听懂,日本这个语(言)吧,它讲究这尾音,你是什么被动啊、主动啊,都在尾音上,我偏偏这个尾音说不清楚,所以人家都瞪大眼(听却)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反正是失败了,结果都埋怨浅田,说不应该答应我用日语来讲,这次到日本(以后),就和(满铁)研究会就有了这么个关系了。
同时呢,我和这个,日本原来满铁的元老啊,特别是野间清建立上关系了。
日本投降前,野间清曾为满铁驻南京的代表,当时满铁在上海设有事务所,那是华南、华中的大本营(主要指情报方面),南京是汪伪政府所在地,野间清身为满铁上海事务所驻南京的代表,也是个中层偏上的人物。
野间清是位进步人士,我与他建立联系后,彼此曾有书信往来,我今天请你来也是想请你看一下(苏教授起身取资料)野间清给我的一封信,这封信中夹的一份东西,这份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中西功。
许勇:今天来之前,我曾小有准备,这也是想要请教您的问题,您可能也看到了,在《满铁研究》上我曾介绍过中西功,且对他很感兴趣。
其实我想跟您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即未来满铁研究走向哪里?相关研究从哪个点切入、着手,其中一个我也是向您请教的,也是我始终在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满铁的左翼(人士)那可不是一个两个的,而是一批人,这个(课题)可不可以成为满铁研究的一个分支?!因为我对这些人早有兴趣,最早是看电视剧《潘汉年》,里面就提到了 -3-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中西功。
苏崇民:(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许勇:对!我非常敬佩这些人。
苏崇民:一个中西功,一个具岛间三郎,这两个当时都是中共党员。
许勇:而且满铁里的尾崎秀实,他也是满铁的嘱托(顾问)。
苏崇民:他是大人物。
许勇:对,中西功后来也不小,他是日共哪个县的委员长,还是日共中央委员。
苏崇民:那是他回到日本以后。
许勇:对,后来他被判死刑,没来得及执行,才幸存下来。
那个人非常了不起,我看电视剧里讲,他们跟中共,跟潘汉年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当时我们利用的一些汪伪政府的人,也为咱们工作,例如一个叫胡均鹤的人,早年他也是中共的,后来到了伪76号,所以这里边关系非常复杂。
中西功作为一个日本人,为了中国的进步事业甚至不惜献身,他能把重要的情报,据说二战中日军进攻珍珠港的情报就是中西功他们给提供出来的。
苏崇民:对,还有尾崎和佐尔格。
许勇:您接着说中西功。
苏崇民:这是野间清给中西功写信,询问一些问题,中西功给野间清的回信,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资料,因为这是野间清给我复印的。
许勇:这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苏崇民:这里面都是中西功的笔迹啦,中西功的情报,据说当时是直接送到毛泽东的面前。
中西功在满铁的地位并不高,就是个普通职员,但他的能力强啊,就成了一个主角了。
许勇:苏教授,我一看这个(资料),就感慨许多资料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个爱知大学与我关注的一个机构——东亚同文书院又联系在一起来,我在阅读满铁资料时,就注意到一个机构,它就是东亚同文书院,中西功就是该学院毕业的学生。
苏崇民:它是日本在中国办的培养间谍的学校。
许勇:对,结果是出了许多左翼人士。
而且这所学校的历届学员中,有很多精英都服役于满铁,都在满铁任职,而且满铁调查部的不少成员都是东亚同文书院历届的校友。
所以他们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群体,不光是中西功,有很多左翼的都毕业于那个学校。
这个学校最早创建于南京,后迁到上海,战后向日本政府提出复校,便演变成今日的爱知大学。
还有,苏老您刚才说到的日本那个叫什么满铁研究会,它那个会长叫。
苏崇民:浅田桥
二,这个人已经死了。
许勇:噢,已故了。
苏崇民:他1991年领着他那个团,到中国来了一趟,后来大概到了1997年,他的身体不行了,所以他的满铁研究会就没法继续主持了。
所以满铁研究会中间就时断时续的,没坚持的很好。
到后来又吸收了一部分人,包括这个冈部牧夫也参加了。
结果后来就以冈部为主,他们有的老人退出去了,有的转到其他部门,所以人员有些变化。
那么后来他到2008年才出版这本书,你看啊,这部书冈部从1990年就开始策划,到2008年才出版,这本书是日本研究满铁的最高成果了。
许勇:就相当于您那本《满铁史》在中国。
苏崇民:我那是,我那是铺路的。
许勇:您那绝对是里程碑式的。
-4-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苏崇民:他这本书是日本研究满铁最结论性的东西了。
许勇:苏老,我也曾在《满铁研究》上写了一篇介绍中国、日本和美国满铁学者情况的文章,中间也肯定提到了他(冈部牧夫),因为学者比较多,我有点混,如果没记错的话,您说的这位是不是,因为您刚才提到他游侠式的研究,也没有官方的支持,又是左翼,他是不是就是做了很多资料积累的那位。
苏崇民:不是那位,这本书主要是以他俩为主,那位是,这本书里有他。
许勇:就是他刚开始也是整理满铁史资料。
苏崇民:他是井村哲郎。
许勇:没错,是井村哲郎,是新潟大学的。
苏崇民:他现在又到哪去了。
许勇:对,好像他又跳槽了。
苏崇民:他最早在日本经济研究所。
许勇:他搞资料收集的,好像,积淀了好多年。
苏崇民:对,搞资料收集的。
经济研究所是搞情报的,是搞经济情报的,学术情报的,所以井村到中国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中国对他也是很警惕的。
许勇:苏老,您跟他也相识?苏崇民:我最早就是和他联系,因为他除了那部大本的联合目录,就是那本满铁目录,我最早看到的就是这本目录,因为有个美籍华人,搞了个什么南满铁路的调查活动,出了那么个也是目录。
其次就是井村哲郎搞的这个,所以我最初联系,就是和他来联系。
因为别人咱也不知道,和他联系上之后呢,就建立上关系嘛,那么他也到中国来,当时我不懂啊,这个经济研究所是搞什么的,我以为他是搞经济研究的,搞历史研究的,不知道它是在亚洲很大的一个情报机构。
所以他一来,我还向国家档案局报告了,说能不能和他合作搞这个项目,后来就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了,说啥也不批了,那时候我不懂这个。
哈哈。
那么,这个井村哲郎,后来在经济研究所也不太得志就出来了,出来后就一直在搞这个满铁调查部的研究,他访问了好多原来满铁调查部的老人,然后他做了很多的实际工作,调查搞的非常踏实。
许勇:所以他的第一手资料很多。
苏崇民:后来他来中国,与中国搞这方面研究的许多人就都认识了。
所以现在,可能跟中国联系最广的就是他。
许勇:因为《满铁研究》杂志上,我也从日本那边看到报道,我也给翻译过来发表在上面,有两次的会议,国际会议,咱们这边好像都派人了,一次是满铁研究会中央编译局那个魏什么海,咱们不是两个会长吗,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关忠良,还一个就是魏什么。
苏崇民:魏海生。
许勇:对魏海生。
还有一次是满铁资料馆,吉林社科院一个叫武向平的,可能是个女的,一个女博士,她也参加了那次会,在会上发言,好像那两次会议,都是您说的那位井村哲郎主持的,其中一次会就是在新潟大学召开的,是他策划的,好像在前几年开的关于满铁的学术研讨会。
这个人好像是日本目前研究满铁的核心人物。
苏崇民:对,许多满铁的论文都和他有联系。
许勇:而且,苏教授,我也注意到,日本目前开展满铁研究的有一批人,但是切入点都不一样,但是真正像井村哲郎这样从资料积累作目录开始的还真不多,就是具有第一手资料,而且编录过这种目录,接触过大量史料的人,还真没人比 -5-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得了他。
有的人就是从半截,比如说专门史,某个领域。
苏崇民:有的人在大学教某一门课,涉及到了,他就搞一个专题,就这个专题,它和满铁联系起来。
许勇:比如说以前满铁搞的惯行调查,譬如对农村的一些(问题),他涉及、切入一下。
苏崇民:他可能研究完这个问题,又去研究其他问题了。
但井村哲郎是咬着满铁调查部不放的。
许勇:对,尤其是我注意到,他曾经做过有点像是资料汇编,就跟您和解老(解学诗)主编的那个大部头的巨著(指《满铁档案资料汇编》)似的,有这种资料的积累,然后再往上提升,这样会很踏实,很厚实。
苏崇民:而且他那个资料不像我们,我们是编一些死资料,他那是活资料。
许多都是第一手的。
许勇:而且他们都是,就像您接触的野间清一样,都是亲历人啊,所以他对历史,比如和中西功的往来,这种史料别人都不可能,是最可信的。
而不是从哪里摘来的,道听途说的。
苏崇民:对,对。
满铁吧,当时有个上海事务所,它实际是满铁驻华南、华中的一个总机构,那是一个相当于大使馆的机构,当时日本人如果到上海去,一般都要到(满铁)上海事务所拜访拜访,特别是比较有点名气和地位的人,那么上海事务所的这个所长就是战后中日友好协会的会长。
许勇:您是说伊藤武雄?苏崇民:对,伊藤武雄。
所以满铁人物里头复杂就复杂在,既有中西功这样的干脆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有像调查部里面所谓的左翼转向人物,从日本来说呢,就认为他作为共产党已经是自首了,已经转向了,实际上在他内心里他没变,他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还有这样的人。
也有像上海事务所伊藤武雄他这样的,在当时呢,应该说是日本和中国之间的经常交流的这么一个人,专门和中国人打交道,但他完全是代表日本利益的。
可是呢,战后,因为他过去有和中国打交道的关系,他就成了中日友好的桥梁,还有这样一批人。
许勇:所以对伊藤武雄这个人,我觉得,苏教授,看许多满铁史料,我有许多困惑,包括您刚才说的那个,譬如说满铁上海事务所他们一群人,他们居然在做调查为满铁服务的同时,运用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这方面的唯物史观,而且他们发表了大量的带有红色带有左翼色彩的调查报告,满铁的上层居然还用这帮人,而且有的东西如中间的研究报告居然还汲取其中有用的东西,我就困惑了,一边是法西斯的侵略者,一帮子极右的东西,可是这帮用的调查人员又是带左翼色彩的,包括像您说的,中间还有些边缘人物,我就特别的不理解,你到底是,一边是法西斯,一边是左翼,就是这帮人,包括伊藤武雄也特别,您说战后他是从事日中友好,可我在网上看到许多人骂他,说他是个大间谍,战争期间他窃取了大量的有用的情报,所以说许多矛盾啊,是个矛盾体。
苏崇民:这个,抗战期间诱降汪精卫,所谓搞“中日和平”,成立汪政权,上海事务所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会谈就是在上海事务所进行的,所以他这东西很复杂。
但是,满铁那东西呢,为什么搞了那么多好像都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原因就是啊,成立满铁调查部,它需要人,它作为一个国策调查机关,要作为日本最大的调查机关,它需要人,需要人才,而不是一般的人,人才从哪里来呢?恰恰这些人在日本是挨整的,但他是人才,他们有能力,而当时真正有理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有理论。
-6-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许勇:比较系统。
苏崇民:就是啊,所以就在日本呆不住了,就大批的到东北来了,到了东北后,正赶上满铁需要扩大,调查部需要人,然后经过友人啊,满铁里边的,一个拉一个,结果拉进去一大帮。
最后不是满铁调查部事件嘛,抓了好几十啊,调查部是成千的人,抓了好几
十,按理说没伤筋动骨吧,可都是骨干啊。
许勇:你像中西功这样的,都是精英啊。
苏崇民:他都是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啊。
许勇:而且,苏老,我注意到,调查部这些左翼精英,许多全是日本名校毕业,不是帝国东大,就是京都帝大的,都是那些名校,什么法学部的,而且许多出身,家世都非常显赫,你像满铁的嘱托尾崎秀实,他跟日本的首相好像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他进满铁就是一句话的事,只不过后来篓子捅太大了,和佐尔格被那个什么了。
苏崇民:他本人就是日本上层阶层里边的核心人物。
许勇:而且,好像那时说尾崎秀实,居然有一些就像您说的上层的最高(级别)的会议,他都可以旁听的。
苏崇民:对,对,哪怕最高的机密文件都可以拿到手。
当时吧,是这个太平洋战争,日本偷袭珍珠岛(港)这个事,佐尔格已经通过哪国大使报告给俄国了,苏联,对,报告给苏联了,苏联把这个消息转给了美国,可是美国当时呢,没怎么在意好像是,结果闹了那么大损失。
许勇:嗯,一种说法是没怎么在意,另一种说法是,有人说是罗斯福总统有意要这样,因为当时美国人居安不思危,所以美国民众过于享受,不意识到有这种威胁,可能军队也有这种麻痹,美国,泱泱大国,所以要来这么一个苦肉计,让你知道一下,引起他们的参战决心。
苏老,您接触的像野间清,您是去日本的时候接触他的,95年。
苏崇民:见过几面,小老头,非常亲切的。
许勇:他(野间清)还在吗?苏崇民:不在了。
许勇:刚才那个会长也不在了,已故了。
苏崇民:这个冈部牧夫去年也死了。
现在就是井村(哲郎)还在。
许勇:就是您刚才说的这个井村哲郎,他现在是主力了,您和他接触时,他这个人怎么样?苏崇民:人是非常本分的一个人。
许勇:看着不像间谍,哈,哈,开玩笑呢。
苏崇民:不是间谍,你看他干的工作,都是一点一滴一丝不苟的,没有一点取巧。
许勇:恐怕也是受他影响,所以我看那个,日本(召开)的满铁的国际会议,他当时在新潟大学时,我看有好几位,弄不好都是他的团队的人,不止他一个,可能是他带起来的。
苏崇民:嗯,是。
许勇:所以有时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物,他可能会带出一批人,带一些学生啊,包括一些教师和他合作。
苏老,您刚才提到的那个满铁研究会,我还真不太清楚。
我在那个网上,因为现在互联网也比较方便,我倒是关注到一个,因为我那个《满铁研究》,有些信息全是从网上来的。
我指的那个网,日本有个叫“满铁会”。
苏崇民:啊,你说的是满铁会。
-7-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许勇:他有一个网页。
苏崇民:满铁会,我还以为它,它还在活动?许勇:不是您说的那个,但据最新消息,前段我还看了它的网页,它好像由于经费等各方面的原因,它好像要。
苏崇民:活动有问题了。
许勇:对。
苏崇民:它人都死光了。
许勇:您说的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经费的问题,方方面面的原因,它好像要散伙了。
苏崇民:满铁会本身恐怕也很难存在下去了。
许勇:当时我看到的资料说,在日本,这方面的组织不止一个,但我以为它应该是个最大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网页,有自己的刊物。
苏崇民:它下边有很多的分支啊。
许勇:但是您说的这个满铁研究会,这个浅田桥二我以前还真没听说过。
苏崇民:这完全是两回事,这个满铁会是由回到日本的满铁社员组成的,就是要继续宣传满铁怎么怎么地,怎么好。
许勇:我说的满铁会,就叫满铁会,它有自己的网页,它是什么呢,我看它的成员呢,也是打着这个旗号,因为如同您说它的会员越来越少,当年的满铁职员越来越少,他有一些是遗族,就是满铁会员的亲属,下一代,他们搞什么呢,就是每年搞个年会,还搞一些招魂,每年到墓啊去祭扫一下,有点像参拜靖国神社似的,有时还组织一些寻访等活动。
重要的是它出版一本刊物,叫《满铁会报》,我把它的总目录已经搜藏起来,准备有时间我把它翻译过来,在《满铁研究》上介绍一下。
因为它那是从很早啊,几十年了,它整个的目录,这一点,苏老,您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这种善始善终啊,而且这种认真态度,你不能不(佩服),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他的民族呢,还是受德国人的影响,这东西就说不清楚了。
苏崇民:它那个满铁会吧,发展没发展就有点像咱们同班同级生,校友会,它滚来滚去就有点像这种了,过去都是在满铁工作的,都是在满铁的铁路上,或是在满铁哪个工厂里,他们回去以后就组织这么一个,然后好像还传给下一代了,这样的关系,逐渐变成这样一种,所以它维系的时间就比较长。
许勇:那么,苏老,您说的这个(满铁研究会),是不是现在也不太活动了。
苏崇民:这个会它始终是要把满铁精神传给下一代的。
许勇:就是它这个机构还存在?苏崇民:不知道啊,我以为它早就没了。
因为满铁这个人,当年即便是18岁,现在也80岁了。
许勇:几乎没有了。
特别惊讶的是,就是前一段我刚看到的,它的网页,它那意思就有点像告别的意思,我特别吃惊,难道日本人就不坚持了,起码它那个刊物要停办了,再一个它还组织出了好几本书,他们以满铁会的名义,编辑了许多书,比如满铁多少多少年啊,它网页上都有介绍。
而且,苏老,他们日本人还挺有意思,就在去年,是平成几年啊,他们还办了一个画展,在日本东京什么地方,地点什么的都有,它是什么画呢,我那天都给下载下来了,准备什么时候摘录在《满铁研究》发几个,它是当时满铁,以满铁为题材,都是什么呢,都是招贴画,就是当时的宣传画,画非常漂亮,那作者,有的就是当时画的,有的是作者不详,然后搞了一个画展,有那么百十来张,画的有各种背景,比如有当年的“亚细亚”号列车啊,包括什么车站,列车上的服务员等等,都是彩色画,但是许多都有满 -8-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铁的标志,它就以这个作为一个主题,在东京搞了一个小规模的画展。
他们就时不常组织这类东西,但这些东西都围绕着满铁啊,他还没有离开满铁。
苏崇民:他们满铁会好像还搞过大型的记录电影什么的。
许勇:您说的这个,我准备请教您的正好也有这个问题。
他们好像作为主力,参与了这件事。
这个我很早也在《满铁研究》上发文介绍过,但不是全译的,中间一些个别的词给它翻译过来,我有一些小的画面,介绍它,它出了一个,前些年光碟还未流行时,它出了一个什么VHS,录像带,大盘的那种,大1/2那种,好象是9盘,就是关于满铁的。
苏崇民:好像是满铁多少周年搞的。
许勇:对,对。
然后,现在就刻成光盘,光碟了,我就是始终没有机会,也没有亲朋好友在那边,我一直琢磨着将来要是有机会,我自己去日本时,一定要买它一套。
那里边都是最原始的资料,而且苏教授我就想,苏老,咱们那个,我刚才提到中央电视台拍了2部片子,那里边用到一些镜头,我都怀疑是从那(光碟)里边来的,不排除,因为他们(CCTV)要弄那太容易了。
我在日本的网上书店看到就有卖的,但它那个书店挺逗的,邮寄地点必须是日本本土,如果日本有朋友,那购买起来就很容易了。
那是一套,我都在《满铁研究》上介绍了,一共9盘,每1集的目录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全有。
我觉得那个非常的(重要),咱们应该收集。
苏崇民:满铁这个录的电影啊,实际上在“
九.一八”事变前就开始了,在“
九.一八”事变期间,它录了好多呢,就是日本占领的(镜头),后来伪满洲国成立“满映”,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其实前身就是满铁的这个制作所。
许勇:您说的没错。
还有,满铁就有类似摄影班这样的机构,然后他们拍了不少片子,就是跟随着,因为那个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满铁甚至比关东军都牛,只不过后来发生那个什么以后,倒过个来了,满铁像孙子一样为关东军服务了。
当时,苏老,您就从满铁的总裁的那个级别,您就知道。
苏崇民:大臣级的。
许勇:您就知道,您看后来它的总裁松冈洋右,包括后藤新平,那在日本那是什么位置?包括儿玉源太郎,那应该是元帅级的,大将啊,所以你关东军,前身是南满铁路守备队,所以跟人家(满铁)论不上的。
苏崇民:它是,最初啊,关东军不叫关东军,叫关东都督府,那个时候关东都督的地位是高的,他(的地位)跟满铁总裁基本平行,满铁总裁是关东都督的顾问,但是这一顾一问,就把关东都督的民事大权拿到手里去了,什么警察权啦,全是满铁总裁说了算,后来呢,关东都督府一分为
二,关东州厅管政,关东军管军,这一分,它就不如满铁地位高了。
另外还有一点,关东军驻军的人数,基本就是稳定的了,满铁是一阵的发展呢,满铁从最初成立2亿资金,后开。
许勇:再一个,苏老,实际,现在说来,道理都是相同的,跟现在一样,那是硬实力啊,你满铁的财大气粗,那它想干什么干什么,所以,那什么,关东军就不在话下了。
苏崇民:你关东军再怎么的,还是军事行动,除了军事行动以外,外交有领事馆。
许勇:而且它刚开始的时候,它的许多情报啊,都要仰仗于满铁,满铁那帮情报人员太厉害了,我最新的一期(《满铁研究》)不知您看到没有,就介绍了一位实际跟满铁不太搭边的预备役大校,他实际现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的巡视员,他原来是副厅长,他是一位预备役军人,不是现役军人,但是他业余爱好收集二战尤其是日本的遗留下的许多军用品这些东西,我关注到这个人,这一期也 -9-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做了介绍,他其中最关注的一个,他收集到许多原始的,就像您(中西功信件)这样的第一手资料,叫“兵要地志”,他收集到的这类东西基本全是满铁调查部的人搞的,实际他弄的这些东西,按说他是预备役,他对军事题材感兴趣,没想到在收集的过程中,他就发现满铁人怎么把东西调查得那么透,而且当时绘制的那些地图,他都特别的惊讶。
苏崇民:哪地方有口井,它都画出来。
许勇:对。
所以就说,许多关东军,我估计它,它也有自己的情报人员,在弄(情报)的程中,它一看,还是没有满铁(搞的情报)这么详细啊。
苏崇民:但是,往往是啥呢,是关东军委托满铁,关东军调查的时候,满铁就跟进去了。
你要是“
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出去方便啊,你关东军往出跑,到哪儿都有事啊。
许勇:这中间也产生了问题,因为苏老,我关注那个东亚同文书院,有一个日本的留学生,在咱们中国,后来好像还读的博士,她写了一本东亚同文书院的,有点像修学旅行的那个,她专门写了一篇博士论文,现在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我也买了。
然后,那本书的前言(序言?),好像就是她的导师给写的,好像她是在复旦大学,有一个教授为她写的序,那个东西在网上,而且在咱们中国,也引起了相关的人士,就是专家啊,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评价说它是介绍了东亚同文书院,另一方面说,这个日本女人,是个女博士嘛,说她实际是为他们歌功颂德。
就是说,因为这个东亚同文书院当时的学生旅行,利用学生不被中国人注意,收集大量的情报,而且这些情报后来许多都为日本军方所用。
所以从这一点,它是骂这个(日本女人),她的指导教授好像叫XXX,有点忘了,她专门写了篇博士论文,然后丰满了一下,最后在咱们中国出了本书。
写的就是东亚同文书院,介绍它的那个当时他们叫什么所谓的修学旅行,每年都有定的时间,同文书院给他们提供经费,出去以后,因为他们许多都学中文了,书院中个别也有中国学生,然后,分多少小队,有针对性的,专门有调查中国的,比如说国力的、民风民俗的,像您说的哪儿有口井什么的,地理地貌的,然后包括什么运输,包括各个地方的商业,甚至什么人力车夫,生活状况,简直就是,最后形成系统(资料)。
其实,听来也非常可怕啊,他们搞的这个东西。
苏崇民:日本的情报工作简直是无孔不入。
许勇:对,对。
现在所以我在《满铁研究》也做了一个介绍,就是这些年日本写这个相关的满铁人物,包括满铁的调查部,他们也写了许多东西,出了许多书,他们好像对满铁,尤其是调查部,评价非常高啊。
说这个就是,日本的智囊团的祖先、鼻祖,就等搞的这些,包括政府的经济、军事智囊团啊,包括像美国的兰德公司,实际上他说的有点让人感觉,满铁调查部是全世界经济情报(调查机构)的祖宗,他们是最牛的,对它(满铁调查部)的评价特别的高感觉。
苏崇民:不过他们好像最初成立的时候,好像是吸收德国的(模式和经验),咱们中国过去有个老先生啊,叫陈翰笙,这是个出名的老先生,他说满铁调查部就相当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
许勇:对,对。
现在感觉它好像,它用的都是这种暗力啊,并没有像中央情报局听着许多派一些刺客啊,搞刺杀什么的,这它倒是没有,但是它从无孔不入的情报搜集啊,这个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崇民:它搞情报,还搞理论,搞分析,一般简单情报收集上报就拉倒了,它则分析系统化,理论化,然后它给日本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许勇:而且,苏老,我不光看很多专家写的也流露出这种,我也有这种体会, -10-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就是当年满铁调查部中的许多,包括左翼的这些人士,就是一些重要成员,他们有一些活动,并不是组织就是上边安排的,比如说我做十分,人家领导安排就五分,他有的做的要过,做的更细,更透,而且好像有的他并不是为了钱,没有经费,就是啃着凉馒头、啃窝头,怎么自己苦行僧啊。
苏崇民:他也是一种学术调查似的。
许勇:就是啊,我就说他这种精神啊。
不图钱财啊,不图名,因为搞情报需要隐身,不可能全写上“中西功”什么的,不图名也不图利,这他动力何在啊。
苏崇民:另外,这里还一点,你比如就像中西功,他搞“中国抗战力”调查,看起来是为日本(上层)提供什么依据,日本侵略中国对中国要有了解啦,看它能力到底怎么样,实际上呢,他搞调查,他有什么结论,证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说你日本打不垮中国,他要证明这个,最后你必须与中国来讲和,你打不垮,你不可能把中国给消灭了,他是这么个目的,所以他要把这个(思想)渗透到日本的政策里边去,他有这个东西在,所以他要很科学地,如实地反映中国的情况。
许勇:原来对这段历史不是太清楚后来随着深入,有些东西需要考证一下,大概看看,我才知道,比如像中西功他们这些左翼人士,也不是完全孤立的,比如在日本驻上海的领事馆里,比如在日本军方的上层,他也不是都像东条英机那样,一味地好战的,像那个有一位叫荒木贞夫的,他们有一拨人是不主张对华作战的,他主张要对苏联的。
苏崇民:日本的军界,有主张对美国的,他是东条,战后他是(甲级)战犯,也有像石原这样的,主张对苏联。
许勇:对,石原莞尔。
苏崇民:这样的,美国就不抓他。
许勇:对,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苏崇民:可是,要就侵略中国来说,那(石原莞尔)是个罪魁祸首啊。

九.一八”事变,当时就是他跟板垣(征四郎)两人发动的。
可是,有主张侵华的,适度的,就是打到这个程度就可以啦,中国你想打败是不可能的,也有主张要打到底,有的主张打到南洋去,他也不完全都一样。
许勇:对,所以中西功他们,在这个过程中。
苏崇民:他也可以联合点(派别)。
许勇:对,他可能利用他们这种派(的矛盾),派系之间,就像您说的,他们有许多日本人比较讲究,比如地缘,比如老乡,比如同出自山口县、爱知县,有的同出一个大学,有的是这个沾亲带故,无形中他们(左翼人士)会有一些市场的,不是说一听说中西功是共产党,就天天地下怎么地,埋藏的多深,有时还真不是,就是耀武扬威地干。
苏崇民:他有,有人掩护他,但是掩护他的人可并不同意他这个(左翼观点和立场)。
许勇:是,是。
苏崇民: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当时哪个地下党员被抓去了,就搞营救,那个营救的那个(人)可能就是国民党的。
许勇:对,对,不一定同意你的立场。
苏崇民:救你这个人。
许勇:苏老,中央电视台拍的那两部片子,我在网上,就是咱们的《满铁研究》电子刊也没什么影响力,我在网上做了个博客,博客上呢,不光是文字的,也可有视频的,所以我把呢中央台它(拍摄的)那个其中的一部4集给挂在了那网上 -11-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了,所以假如有人要看那个(电视片),点击就可以(播)放。
苏崇民:哎,你那个(网址)。
许勇:我到时会给您留下。
中央(电视)台拍的那个片子真挺好的,但是遗憾的是,那里边没有,我没见到(采访)您的镜头,可能是您(当时)不在国内,没联系到。
苏崇民:我也不知道有这回事。
许勇:哎,对,它里边出现了许多镜头,跟您一起做那个(满铁研究)的解学诗。
苏崇民:对,对。
许勇:他出现了,而且它还有一些,包括另一部(片子),你看包括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的人,都出现了。
苏崇民:步平。
许勇:对,您说的没错。
天津的(满铁研究者)好像也有出现,天津的好像是社科院的。
苏崇民:是不是朝鲜族的。
许勇:好象是,您说的没错。
它中央(电视台)拍的那个片子叫什么,10频道,在“探索发现”栏目,您可能(国外)那边看不到,它叫「车轮碾过的历史」,分5集,第1集叫“国策会社”,这您都很清楚啦,第2集叫“文装的武备”,第3集叫“不穿军装的部队”,第4集叫“刺刀下的新国家”,就是所谓的“满洲国”,第5集叫“脱轨列车”,就是解体了嘛,满铁就覆灭了,这是它是在中央台的10频道,我记着就是去年或前两年(播出的)。
昨天晚上我还在网上观看,就在中央电视台,它现在有一个中国网络电视,您用那名一搜就全出来了,在线都可以看。
苏崇民:噢,那太好了。
许勇:这是中央台10频道的,还有一部也是中央台牵头拍的,它叫“重放”栏目,刚才说的那个叫“探索发现”栏目,它的名字叫「带血的轨迹」,然后副标题是“满铁真相揭秘”,这个它是4集,苏老,因为我只是大概看了看,它(两部片子)中间个别的(内容)有重复的,就可能是共用的一些史料,然后采访的人物,有的是重复,但不是很多,您想,就满铁那点事,能一点都不重复吗,它第1集叫“文装武备”,第2集叫“巧取豪夺”,第3集叫“路权风云”,第4集叫“覆亡之路”,这是它的4部,这是4集文献片,刚才我说的那部「车轮碾过的历史」是5集,我当时在《满铁研究》卷首语中曾经感叹过,就是说,(CCTV)是满铁研究的局外人呢,这些央视的编导起码都是啊,我说这些人都能关注到这个话题,那么你作为局内人是不是有所行动来,当时好像我是感慨了这么一下。
因为这(片子)里边,一方面它采访了一些研究人员,另外还有一些原始视频的,而且那个苏老,它这里边也有一些(在日本的)镜头,不一定是日本人都来中国了,好像摄制组也去日本了,因为他们也采访了一些,就您说的几个重要的(研究)人物,好像那个井哲(井村哲郎)应该出现了,但我记不住了,因为没有静下心来一分一秒地看,是跳着看。
为什么我有点印象呢,因为刚才您说的步平,我马上反应有这个人,就是他不光采访了中国的研究人员,也采访了日本的。
苏崇民:那他们肯定是到日本了,因为日本那东西,他肯定要到日本去。
许勇:我就是特别遗憾,(在)这两部片子里都没有看到您,它这个不圆满,噢,对了,苏老,它拍第2部片子时,就是那个「带血的轨迹」,那个我是从哪里发现的呢,我是在网上搜索,他们之前去了哪儿啊,他们去了抚顺,抚顺市那 -12-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有个什么社会科学院,它那当时有个院长,现在不知还是不是他,可能他们院长非常支持,以此为一个据点,开始拍摄,最后把它弄成一部片子,那人好像叫倪波,姓倪吧。
苏崇民:叫什么来着……,傅波。
许勇:傅波,没错,是傅波,我给弄错了。
苏崇民:他是从那个抚顺煤矿的特殊工人(研究方向),从那儿来扩展的,就是煤矿里的战俘,华北那边的战俘过来。
许勇:噢,那个傅波还陪着他们,我看摄制组到那个煤矿,去以前的矿井实地去拍摄什么的,没错,您说的是傅波。
苏崇民:傅波之前啊是赵丽静(音读),赵丽静好像在他们那儿是领军的(人物),后来赵丽静退下来了,傅波年轻就上来了。
许勇:他们好像是属于抚顺市委党史研究室那类的。
苏崇民:是社会科学院。
98年,好像是98年到日本,就是他们有一个劳动的会(议),我也去了,傅波也去了,我们俩个早就认识,那个解学诗他也去了。
许勇:噢,一块去的。
苏老,现在我有时就挺感慨的,你比如我弄这个《满铁研究》,弄这个杂志,其实真是挺难的,除了我们这个主编啊,就是我们的韩宝明教授,韩宝明馆长,他是支持啊,你譬如说,从那个网络,因为我那个要,需要收集资料啊,因为我们这个,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学校里啊,每个职工,最近长了点了,不是涨工资啊,是流量,原来(每月)就1个G的流量,非常可怜的,因为我在网上搜集资料,需要下载大量的东西,流量非常大的,所以我们馆长非常支持,后来就是开恩给我的流量增到我们这比较高的那个(档次),就是比一般的多许多,这我是非常感谢的。
那么,这是一方面,这是一方面给我支持,但是,你比如在稿源这方面,非常难,几乎是,我那时开玩笑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一个空手套白狼啊,什么都没有,所以您连着给我几个(稿件),我真是,天上掉馅饼。
苏崇民:我在网上发现你这个《满铁研究》,特别的高兴,哈,哈。
许勇:就是无意中看到的,所以那时候我第一次收到您给我的那个邮件,我简直真是诚惶诚恐,觉得不可相信,后来您连着给我好几篇,你说我们这个杂志,我那时在卷首语也说过,你说我们这个,当然满铁研究会里边的一些成员单位也是挺支持的,你比如辽宁省图书馆有一个研究馆员叫吴利薇的,我也未谋面,这都是,人家也是有一篇挺不错的文章,给我投来。
那时候,大连有一个现代博物馆,有一个副馆长,一位女的打过电话,也没见过面,人家给我投过2篇,就是关于满铁大连港那方面的(文章),写的也非常好。
但是这个确实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时候)还真是没有米下锅啊,所以非常(困难),那怎么办啊,没东西怎么办啊,那只能我自己来了,那没办法了,硬着头皮就弄呗。
苏崇民:是啊,我发现你这个《满铁研究》之后啊,我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
许勇:有这么块地哈,自留地啊。
苏崇民:另外,这样的话呢,将来你这个坚持办下去,将来这个《满铁研究》的影响面就越来越大了,现在如果要是存藏满铁资料的像你们这个(学校)有好几十个单位了,只要每个单位一年给你出2个材料2篇,你这个将来恐怕就是。
许勇:哪有啊,这都几年了,几年也没有(投稿),所以我呢,我这人脾气有时也比较急,甚至有时我在卷首语上都写的挺那什么的话,后来我还是都给删掉了,我有时候心里想,所谓的这么多开会的理事,理事并不理事,董事不懂事啊。
苏崇民:恐怕有时还是要邀一邀,有的人怕写完了,你感觉人家不行。
-13-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许勇:那倒不是,苏老,我是这么理解,因为现在社会都是这样,许多(单位),比如高校,他发表文章啊,都和什么职称啊关联,我这个(刊物)既没太多的稿酬,也没什么正经的刊号,所以人家(冷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为什么有时感触挺深的,就是当我搜集或是看到,人家一些并不是咱们这个圈子里的人,人家关注的这个方面,写的这方面的文章,写的这方面的著作,我就感到,你不是吃这碗饭的,居然能做这个,对吧,关键我觉得还是要研究啊。
苏崇民:是。
许勇:这个东西,宝藏就躺在你身边啊。
苏崇民:这个和我们的成员有关系,因为基本上都是存藏单位,存藏资料的单位吧,他们呢,平常没这个任务,没这方面的任务,这方面就需要你呢给吹风,你给他阵地了,他感觉有地方了,东西能发表,他在这方面就会有积极性,不然的话,你比如像满铁资料,这里面,确实有哪个同僚发现了某方面的重要材料,但单是一个材料,他没法处理啊,你给他一个阵地,给他一个发表的地方,他可能这方面的积极性就高起来了。
不然的话,就是拿到了宝物,他也不知怎么处理,有这个问题。
他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个东西挺重要,别人甚至没有发表过的,但他拿到以后,它还是个资料,所以你给他一个,让他有机会发表。
许勇:对,苏老,这是一个原因,但我感觉啊,恐怕还是跟当下人们,尤其是人们的心里浮躁有关系,尤其是我看了您给我的第一篇文章,更加深了我的这种看法,就是想当年您那时老一辈的,叫关梦觉,还有一个叫邵敬勋,就是您们那老一代是开路先锋啊,做这些(满铁研究),哪有什么名啊,哪有什么利啊,完全是出自对这种历史,对后人有个交代,图什么啊,什么也不图啊。
苏崇民:这是国家任务啊,那时候还真没有什么凭职称需要什么论文什么的,没有那个东西,56年评过一次职称,那就是领导认为谁能升谁就升啊。
许勇:而且您那时候也不是专门,专业就是搞这个满铁(研究)。
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然后等于放下来,专门去弄(满铁研究),结果一弄就几十年。
现在,当下的人恐怕这方面的精神不行了。
什么都是谈钱啊,谈经费啊,当然这是一方面,但是,尤其是做这个满铁这个研究,真是,你若不是能静下心来,我就说,我在满铁卷首语中,其中一期就这么说的嘛,就是说确实要坐下来,静下心来,把这些东西都抛在脑后,才能,这只是起步,而且,就像您说的。
您说的非常对,做满铁研究,一方面守着宝藏,珍贵的资料,还有一点,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我说的什么意思呢,你研究满铁,那么,满铁它归根结底它还是要以铁为主啊,它毕竟是铁路啊,它里边,您写的那个「絮絮叨叨……」那篇文章里,也提到了非常详尽的数据,就是它运营的收入大部分还是来自铁路,就是说你多少对铁路这个行业的特征,你多少要了解一下,你要知道一些,你不一定是专家,但多少要了解一些,包括对日本,它的近代史,日本它整个从国铁到私铁,整个这个发展沿革,都得有一定的了解。
再有就是,我这么认为,你对日语多少要有点基础,否则的话,你从何谈起研究满铁啊。
苏崇民:看不懂。
许勇:对,因为大量的文献都是日文的。
苏崇民:现在一个当务之急啊,就是这么能够把这日文,用什么软件能把它翻成中文。
许勇:您说的太对了,苏老,我那时跟韩馆长说,有人说要做什么事情,我说你啊,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啊,你就做一件最简单的,你就先开一个日语的速成班,你就把这些有志于搞满铁研究的,您先把这日语普及普及,最起码最基本的东西, -14-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完全可以用短时间突击一下嘛。
否则的话,你一点都不明白,有的人说:日语太容易了,那不都是汉字嘛,那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那汉子有的那意思完全是天地之别的,那不是那么回事啊。
反正,这事弄起来是挺难的。
所以这么多年,您能坚持下来,您真是令人钦佩啊。
苏崇民:我这是已经啊,基本脱离了,这次我回来,那个《满铁档案资料汇编》一出版,我就算松下那个担子来了,所以把我搜集的资料啊,有关满铁资料啊,照片啦,胶卷啦,什么还有抄写复印的,全都送给吉大图书馆了,我都交出去了,我手里没东西了。
许勇:收山了,苏崇民:收山了,你看,人在XXXX,我只能网上看点东西,我自己手里的东西。
许勇:苏老,您现在还时常的上网?苏崇民:啊,是有时上网,我上网才发现你这《满铁研究》的。
因为我到XXXX之后,只是沈老和我有联系,沈老经常把满铁资料研究分会的什么材料啊,给我寄去,所以我非常佩服沈老,你想啊,这个老人退休之后,把这么大个担子担起来了,你说要钱没钱。
许勇:人家沈老,上海一解放,上海交通大学军管会成立校务委员会,第一任校务委员主任是吴有训,就是咱们中国资深的科学家,里边都是各方面的精英,著名教授,咱们共产党接管上海以后,派去组成的校务委员会,里边其中就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位就是沈友益,那是老资格啊,地下党,跟丁关根,前一段去世的,咱们的中宣部长,政治局委员,他们是同班同学。
苏崇民:来回走都是坐地铁。
许勇:那时就坐公交车啊,原来教育部的大司长啊。
苏崇民:所以我就感觉啊,满铁这个资料分会,坚持下来,完成这么大一个艰巨任务,沈老的人格力量。
许勇:没错,是的。
而且,沈老吧,人特别善良。
因为那时满铁(分会)搞那个馆藏目录,最后出版是东方出版中心嘛,上海的那个,它最早好像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前两年有一次开年会,在交大,它出版社就是这本联合目录的责任编辑来了,我跟他谈的挺好,那个老师特别好,他是姓褚,褚赣生,他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他是东方出版中心的高级编辑,我跟他聊,聊得非常投机,褚先生非常好,他是77级复旦大学的,他跟那个谁呢,我不知道您清楚不,就是现在,他也是《满铁研究》的顾问,就是我们这个杂志(版权页上)也写着他的名字,但是还没见过,这个人有一定的知名度,叫葛剑雄。
苏崇民:名字知道,但没见过面。
许勇:挺有名的,他现在兼的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馆长,但他本人是研究地理的,在咱们国家他也是位小有名气的学者,他(褚赣生)跟葛剑雄他们在上海都非常熟悉,然后他还跟另一位人,在上海复旦不知是不是一个系的,但他们都是同乡,还是上海复旦前后或者应该是一届的同学,这个人是一位作家,擅长以写报告文学出名,而恰恰这个人写的两本书,就跟满铁挂钩了,我呢,这两本书我都买了,这个褚先生跟那个作家非常熟悉,那时还和我开玩笑,说什么时候去上海,然后把他叫去,他在南昌,在南昌大学他有自己的工作室,是一个也算是教授,他写的两本书好像在咱们国内还获过奖,影响非常大,这个人我不知道您关注没有,他叫胡平,您可以上网搜一下,他写的两本书也特别有意思,他提到,为什么他还有点发言权,因为他去过日本,可能专门做了一些调查,然后回来写了两本书,头一本书好像发行量挺大的,在新闻出版署搞的全国评奖还得过奖, -15-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那本畅销书叫《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这本书好像在中国获奖,而且很畅销,这是他的第一本,这本书我买了在家里放着没来得及看,还有一本书叫《情报日本》,里边有大篇幅提到日本的满铁调查部,而且他许多东西都是他去了日本以后的亲身感受,就是到了日本以后,感受到日本对情报对什么这种敏感程度,不光是就像您刚才说的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各方面,然后有感而发,然后里边涉及到满铁的,而且里边居然有一些照片,也都是一些当年,包括我刚才说到的,东亚同文书院,一些人物的历史照片什么的,它都有,所以这也是我比较觉得有意思的,就是,一位畅销书的作者,他居然写涉及到日本的,你怎么说呢,算报告文学还是什么大部头的,然后里边涉及到满铁,涉及到满铁当年做的这些调查,然后我的《满铁研究》上也介绍了这个人,就是胡平这位作家。
再有就是最近的一期(《满铁研究》),我又发现在东北,不知道您是否知道这个人,叫梁波,您看搞满铁(研究)的尽是叫“波”的,刚才您认识那位叫傅波,这人叫梁波,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副所长、纪委书记。
苏崇民:自动化研究所的,搞自然科学的?许勇:对,但是,苏老,他本人还真不是搞自然科学的,他是在东北大学拿的博士学位,他的导师姓什么?可能姓高?这个人经历挺不凡的,他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当过一等秘书,在日本呆过,然后他现在呢,专门研究什么呢,他研究日本在中国的技术、科技、科研机构,您知道吧,他新出了一本书叫《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这是他去年最新出版的一本专著,里边实际大部头的写的都是,尤其是您说的中央试验所,就是大连的那个,大篇幅的都是写那个,这个人不光写这个,还到各处去演讲,这个人他是从事这个偏支的研究。
苏崇民:战后啊,就是咱们建国之后啊,满铁这个中央试验所,原来有的人啊,对咱们中国建国以后啊,技术方面,好像搞过什么会来帮助咱们。
许勇:对,它现在那个,大连的化学物理所的前身,可能就和它(满铁中央试验所)有点关系,就是大连,中科院下属的一个所。
当时,这个研究所(试验所)一方面研究可能跟铁路相关的,再有一个当时,满铁搞那个化学那方面,石油那类的,叫什么页什么油。
苏崇民:在抚顺那啊,页岩油。
许勇:对,页岩油。
苏崇民:还有煤炭液化,当时都是先进技术啦。
许勇:苏老,他们搞那玩意真是够超前的啊,您知道煤炭液化,咱们现在刚刚成功啊,咱们中国现在有一个,我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有个神华,神华集团,他们煤转油刚刚试产成功,这几年。
苏崇民:有个公司,好像在内蒙是那块。
许勇:对,神华集团在内蒙有一个,现在已经投产了,就是从煤生产高质量的柴油,就是满铁那个时候,就搞类似的(研究)。
苏崇民:煤炭液化。
许勇:对,你说它真是,搞的真挺早的。
苏崇民:页岩油现在好像也。
许勇:好像您的《满铁史》里也提到了(页岩油)。
苏崇民:对,对。
页岩油现在好像也作为一种,将来和天然气一样,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就像海底的那种。
许勇:叫什么冰啊,油冰。
苏崇民:不过当时它那个页岩油,是从页岩里炼出来的,现在呢,可能是从地底 -16-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下抽上来的。
许勇:对,对。
我说当时满铁这个机构,简直是了不得啊。
苏崇民:是,当时在日本,它的技术是领先的。
另外在管理上啊,它吸收当时美国,美国那个管理,叫什么管理?就是每个人,你这个工作,哪个需要几分钟,几秒钟。
许勇:泰罗制。
苏崇民:唉,对了。
它(满铁)从美国吸收进来了,这在日本是第一个,战后,它(泰罗制)又影响到日本这个复兴。
许勇:苏老,累不累,歇一会吧,咱们就是闲聊。
再有一个,就是苏老,现在,我这《满铁研究》也做过介绍,还有人关注什么,就是满铁的电影,这个人原来是一个电影学的博士,现在北大艺术学院,好像已经是教授了,叫什么李建新?我那《满铁研究》也做过介绍,他专门从电影那个角度,研究当时这个包括伪满,包括满铁的电影,从那个角度研究。
苏崇民:就是满铁那个摄影队啊,它这个“
九.一八”事变前就拍了一些电影,干什么呢,拿到日本去放去,就说明中国如何如何排日。
许勇:煽动。
苏崇民:就是,为“
九.一八”事变造舆论嘛,满铁在这也是一个方面。
许勇:您最近这些年,对中东铁路(历史)也有所关注?苏崇民:中东路啊,我应该说没研究,它只是说和满铁。
许勇:有交集。
苏崇民:南满铁路原本就是中东路的一部分。
许勇:它等于是日俄战争以后,它接手了。
苏崇民:日本从俄国手里抢去的。
许勇:对,但是苏老,我就(纳闷),它既然接手,为何不全部接?然后有一段还留给了苏联(俄国)。
苏崇民:它是啊,日本打胜是打胜了,但是那个胜呢,但也不是呢。
许勇:完胜。
苏崇民:对,完胜,就是说讲和要是讲不好的话,它(日本)也不见得有便宜,是那么一个情况,俄国并没让它(日本)打趴下,只是俄国呢,西欧那边有事了,俄国急于把这边做个结束,所以俄国让步,让步了。
许勇:因为我能看出来,他们挺客气的,双方的将领在那握手拍照。
苏崇民:它呢,本来要求从哈尔滨到大连,俄国不干,它进了哈尔滨就把中东路掐成两段了,你想它要是进了哈尔滨,哈尔滨要是有它的势力,俄国从满洲里到哈尔滨到绥芬河,就等于让它从中间切了一个,所以,俄国绝不同意,而且过了松花江,俄国也不同意它过松花江啊,所以就定在长春了。
这长春呢,到哈尔滨有一段距离,中间又有松花江隔着,这样的话呢,俄国势力在北边,它势力在南边,就这么个情况。
所以就妥协在长春了,这样的话呢,丁字形大铁路,原来的中东路啊,满洲里到绥芬河,哈尔滨到大连,现在从长春这掐了一段,把南边这段掐了一段,剩下从长春到哈尔滨还是俄国的,这就发生以后好多好多纠纷。
就从这出来的,因为它不只到哈尔滨,而是到长春,长春呢,中东路是宽轨,南满铁路是标准轨,轨距不一样,火车到这不能直接通过去,得倒车,但是呢,南满铁路若不和中东路联络的话,它就是长春到大连的一个地方铁路,它这铁路价值就很低了,它只有和中东路连上,才能和欧洲连上,才能成为世界欧亚大通道的一个部分,这边呢通过大连港和上海那边联系,通过沈阳和北京联系,它就活了, -17-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不然的话,它是死路一条。
许勇:它就成网了。
苏崇民:哎,它连上才能活,许勇:有些事情,尽管它是把苏俄(打败了)。
苏崇民:它必须向俄国(表示)好感。
许勇:妥协。
苏崇民:妥协。
不然的话,你这路就是死路一条,仅仅是个地方铁路。
所以它必须向俄国表示好意,所以后藤新平第一任满铁总裁吧,上任就跑到俄国去了,到俄国那儿,表示友好。
你看,两个铁路,就有个接续协定了,但是虽然有接续协定,就说铁路可以联运了,但是到了长春还是要倒车,轨距不一样啊。
许勇:它那转向架要换。
苏崇民:所以长春就变得很重要了。
后来,你比如说,南边的货物都归满铁运了,但是东北更大的地片在北边,当时叫北满嘛,更多的农产品你比如大豆啊,在北满,谁能运北满的大豆谁就能掌握北满的大豆牛耳啊,这样呢,这两条铁路就有了运货竞争力,中东路要通过海参崴出口,满铁要通过大连出口,满铁要发展大连,中东路就要发展海参崴,这样两边就交锋了。
许勇:它可能具体就反映在运价上。
苏崇民:对啊,关键就涉及到哈尔滨到长春这段了,你从哈尔滨运到长春是中东路啊,你满铁管不着啊,是不是,那么,这个中东路就把这段运价定的非常高,非常高的话呢,这么点路挺高的路费(运费),不合适啊,往海参威那边走吧,东行,东行和南行,南行从大连出口,东行从海参崴出口,这就是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斗争了多少年就是基本内容,斗争结果是什么呢?径自减价啊,满铁打算把北满的大豆吸(引)到它的线上来,就得降低长春到大连的价啊,运价啊,因为中东铁路把哈尔滨到长春这段(运价)定的挺老高,那么除了降价之外还怎么办呢,用大车,用大车从哈尔滨、齐齐哈尔往长春运。
许勇:我不走铁路了,我逃过去这段。
苏崇民:不走铁路了,特别是冬天啊,冻了,那大车满地跑啊。
还有一个,收买土匪,破坏中东铁路的东段,就是哈尔滨到海参崴那边去,用土匪来破坏,然后我减价,用大车,就这么斗。
中间有一段,一次大战之后,俄国搞十月革命,俄国内部。
许勇:江山换了,布尔什维克了。
苏崇民:各国啊,出兵干涉西伯利亚,美国日本。
许勇:就是《列宁在1918》,白匪那帮。
苏崇民:联合控制了中东路,这期间,日本在中东路的势力就大了,在这个情况下。
许勇:乘虚而入。
苏崇民:哎,我就压迫中东路,你给我这段(哈尔滨—长春)降价,就这样,另外呢,绥芬河到海参崴那还有一段呢,那是俄国的铁路啊,那不是中东路啊,俄国叫乌苏里铁路,乌苏里铁路这一时间也被日本军队势力控制了,那你乌苏里铁路也得给我让路的意思,你也得给我,就说我要和你订协定,满铁和它有协定,往你那边多少,往我这边多少,你那边去多了,你得给我钱,我这边来多了,我给你钱,就是这样来瓜分北满的大豆运输,这是运货的货主主要来源呢货物,这涉及到这两个铁路的,好像成长的问题。
那么他这一斗呢,东北农民得点好处,你也降价,我也想法降价。
-18-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许勇:运费就便宜了。
苏崇民:运费便宜了,对东北经济发展有利了。
这个当然不是他们的愿望了。
许勇:是,是。
苏崇民:但是,当然对张作霖也有利啊,因为当时张作霖是东北王啊,对东北的经济发展当然就有好处,因为这两条铁路斗嘛。
许勇:但是这不是初衷,这是无心插柳。
苏崇民:“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将所有铁路拿到手之后,它就垄断运价了,那运价就直线涨上去了,农民就苦了。
所以,这两条铁路有这么一段(历史)。
许勇:通过您说的这个,等于说你在研究满铁尤其是涉及到运输这一块,沿革史的时候,恐怕中东铁路这一段还真跳不过,因为它们彼此要发生联系的。
苏崇民:就是这点关系,但中东铁路我没有专门研究过。
许勇:苏老,那两位前辈是不是都不在了。
苏崇民:关梦觉、邵敬勋,早就不在了。
许勇:关梦觉教授,我在网上搜集到一些他的资料,而且我那期给您三位都做了个介绍,内容不是很详尽,我就是把您的著作查了一下。
然后,那个教授,您的文章里也提到了,我在网上查,他的史料非常少,但我觉得那个邵教授也不是一般人,因为我看了一下,他早年在西北的时候,就是西北什么农学院还是林学院。
苏崇民:刚解放,他是第一任的校长,为什么呢。
许勇:西北的学校都合并了,叫什么西北林业科技大学,我看那校史上,最早的院长就是他。
苏崇民:最早就是他。
许勇:创始人嘛。
苏崇民:为什么是他呢,因为解放之前,他就护校了,他一直和地下党好像有联系,他原来叫什么,原来不是这个名字,所以你查不到他,这个“一
二.九”运动时,他是师范大学的学生会主席,你想呢,南下请愿团的头头之
一。
许勇:我看他资历非常老,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解放后,有几所学校合并成,他是其中一所的校长,我也记不清,是财政部的什么学校,财政学校什么,这个人非常厉害。
苏崇民:我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啊。
许勇:我看您写他是良师益友。
苏崇民:他领我去见高崇民什么的,都是民盟的头头,吉林省副省长叫XXX,都是请我去见这些人物,都是他老朋友,所以他资格很老的。
许勇:他是前几年故去的?苏崇民:他是哪年故去的呢,好多年了,因为他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是六七十岁了,相当老了。
许勇:那他后来也来了吉大了。
苏崇民:他啊,他是到吉大了,他到吉大是经济系副主任的身份。
许勇:那关老,最早也在吉大。
苏崇民:关老是吉大经济系主任,关老大概把他要去的。
许勇:我看学校好像还给塑了个塑像啊。
苏崇民:关老啊,关老资格可老。
许勇:好像是经济系的创始人,您是不是原来就是经济系的。
苏崇民:我就是经济系的。
-19-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许勇:我在学校的网页上看到,好像哪届的校友集资,给关老塑个碑好像。
苏崇民:塑像。
许勇:对,塑像。
苏崇民:关老是抗战时期,西安一家大报的主笔啊,几天就一篇社论。
许勇:著名报人。
苏崇民:著名报人,笔杆子。
他是民盟的中央常委,后来东北解放的时候,他是一个省的教育厅长啊。
许勇:关老是东北人哈,但那个邵教授是哪里人?苏崇民:也是东北人,都是东北人,大概原来都是东北大学的。
许勇:就是您说张学良办的那个大学。
苏崇民:哎,对。
关梦觉大概一小就是才子。
许勇:神童。
苏崇民:神童,许勇:苏教授,您是东北人?苏崇民:我也是东北人。
许勇:那苏老,最后您给我们提提您的建议,比如对用我的话形容这本非著名不像样的刊物,您有什么寄语?苏崇民:我就是希望你这个(《满铁研究》)刊物啊,越办越红火,将来在中国一提到满铁,首先就想到。
许勇:首先就想到苏教授。
苏崇民:首先就想到《满铁研究》,然后呢,我借你这个阵地,有点什么东西,我就在你这儿(发表)。
许勇:那绝对没问题,您看,您给我那个(稿件),我绝对是头版头条,那没什么说的。
苏崇民:再有我在会上不是有个建议嘛,希望他们各个存藏单位,都去在他那个满铁资料里面,去找些线索,你比如什么地方有个大惨案,哪个政协出的什么文史资料上,说当时日本人杀人啦,那么谁杀的,哪个部队,究竟是哪年哪月哪日,这个记忆这东西吧,特别是现在写的那个回忆录,事是有的,但是时间地点都可能有很大差错,而且这东西日本人他不承认,他一口咬定,这个地方我们没去过,他硬不承认。
许勇:你要有确凿的证据。
苏崇民:确凿!确凿的证据,比如说,政协文史资料上哪地方写的我们哪年哪儿发生什么惨案,杀了我们多少人,那么最好是有资料,这个期间,日本是哪个部队到过那,是不是,什么部队到过那,什么地点,那个村子叫什么名,这个东西越详细越好。
许勇:多少师团,多少连队。
苏崇民:对,就这个吧,跟满铁资料很可能起了大作用,很可能的,因为满铁本身它就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它倒不见得自己来揭露这个惨案,但是很可能涉及到时间地点什么的,这就对上号了,一对上号以后,这个资料价值就不一样了,不然的话,你这儿写日军暴行,这地有暴行,那儿有暴行,他一口否认,没有这个事,我们没去过,你就完啦,现在证明你是哪年哪月哪日,你哪个师团的什么(部队)在这驻扎过,你从这路过过,你那个剿总的哪个什么计划,你的计划给抖出来了,这就不一样了,这个正式的文史资料就活了,不然的话啊,你写多少啊,你出再厚,人家摇脑袋,南京大屠杀他都可以否认。
是不是,你把这个搞实了以 -20-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后,日本人一看,他自己的记载,他没法否认,所以我的想法,一个呢,把这些东西兜出来,从那满铁资料里头啊,把它找出来,把它集中起来,甚至可以将来集中出它本什么东西,然后呢,特别是把这东西提供给日本学者,让他们写东西,咱们写东西吧,我这《满铁史》他翻译过去了,在日本能起点作用。
许勇:对,您说的这个确实非常重要。
就是有的放矢地去搜集这些资料,而且是越详尽越好,就让它看到后说不出什么来,你不能说笼统的。
苏崇民:就这个事啊,如果我们把它办成了,那确实是让满铁资料发挥了一个作用,当然,满铁资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在目前来看呢,这方面比较重要。
许勇:最后苏老,我再问一个和这也粘点边的(问题),就是这些年啊,在做这个满铁的过程中,也有些这方面的观点,就是对满铁资料的所谓安全性问题,保密性问题,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您随便、简单说一句。
苏崇民:我的意思,日本人80年、100年前形成的资料,它越绝密的,我们现在越应该把它抖(搂)出来,这就是我的意思!许勇:我双手赞成。
苏崇民:对中国的安全,它威胁不了什么,它涉及不到安全问题。
但是呢,有些资料,我们不想让日本人知道,我跟你举个例子,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档案,日本人向咱们要,咱们不给,绝密,你想想看,它内容不是绝密的,但东西本身是绝密的,我们不想让日本人知道,是不是,他几次三番要,我们就是不给他,不告诉他现在在哪儿,那这个就是绝密了,这个东西,咱们把它保的严严的,甚至有这东西也不让他知道,当然更不能让他看,那是这类的。
至于说它内容一般的满铁资料,特别是图书馆存藏的一些东西,没有什么,影响不了国家安全。
许勇:我觉得没错,对,只能就说你没有的,日本应该说一般的都有,都知道,没必要,而且都这个年代,按照知识产权(规定)也早解密了,没有必要像现在还有一些(单位)保密啊、怕日本人知道啊。
苏崇民:问题是有的部门它说理说不清,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它说清楚。
许勇:还真有(安全问题),因为上次我开满铁会啊,吉大的图书馆的副馆长,您可能都知道,就您那个学校的,她就说,真有日本人来查,后来怎么真涉及(惊动)到吉林省还是长春市安全部门了,过问了,好像涉及到这个问题了。
苏崇民:另外说那学生来吧,收集资料,他也怕,说把资料整到衣服里边,他越这么整,人家越怀疑。
许勇:您就公开复印,公开拿走,拿到海关大摇大摆去也就完了。
苏崇民:后来我到吉大图书馆去了,图书馆馆长告诉我,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没事了。
咱们这回算是认识了,不光网上认识。
这个东西,将来我有时间想翻译一下,介绍一下中西功这个(信函)。
中国有个叫王学文的,就领导这个中西功啊,王学文在建国之后,写过一本书《政治经济学序论》,和苏联专家的观点不一样,就被打下去了。
-21-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对全面开发馆藏满铁资料的深入思考 庞淑杰☎
一、前言满铁资料是一批具有特殊形成背景、有独特开发价值、有很强现实用途的历 史文献。
以2007年《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的出版为标志,对这批难得的文献的发掘整理获得实质性进展。
时至今日,虽然成绩斐然,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与学术界及社会公众所希冀的其应该发挥的历史作用的期望值,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这批资料物尽其用,展现其更大的效用,需要业内专业人士站在更高的位置,以新颖的视角重新进行一番认识、思考。

二、辉煌的学术成果,彰显了满铁资料的独特价值 在历届学校和图书馆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协调下,经过我馆工作人员常年艰苦的努力,我馆的馆藏满铁资料已经基本完成整理、著录和清点工作。
从2009年3月起,到2010年年末,已进行初级分类、标录简单数据,共计完成31000多条日文满铁资料的著录、清点、排架工作,为学校内外的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提供了大量完备资料文献。
① 长期以来,我校东北亚研究领域的教师、学者在相关学科研究活动中,将满铁资料作为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充分利用,获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成绩。
我校建有东北亚研究院和东北亚研究中心,多年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满铁资料作为有力度的基础素材,功不可没。
而就与满铁资料相关的研究实力而言,我省社科院所属的有关单位,也位于全国排名的前列,人才济济,著述颇丰。
而满铁资料在其中发挥的基础作用,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我校学者们认为,东北亚研究中心的重大科研项目,如“二十世纪中日俄三国关系史研究”、“东北区域政治、经济、历史与社会发展”等,都可以从满铁资料中寻找到有力的文献支持,其中第二个项目是国家批准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满铁资料所覆盖范围,不仅包括中国东北地区,也涉及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半岛,提供了包含图们江区域在内的东北亚地区相关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民情方面详尽而准确的材料。
2012年7月,我校“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研究”正式获准立项,成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这项工程属于东北亚研究的组成部分,最早由课题首席专家东北亚研究院朱显平教授领衔竞标。
包括满铁资料在内,我校丰富完备、高效运作、国内领先的图书文献支持辅助系统,以及借助这些充实多样的资料而取得的过硬学术成果,成为我校投标该项目获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不再赘述,略列一二已能说明问题。
学术界的成就,是对从事文献资源保障工作的图书馆人艰辛付出的最好酬劳。
有理由相信,对满铁资料的深度开发,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三、学术活动的需求,提供了加速开发挖掘工作的推动力 社会需求,是振兴学术研究的催化剂。
这些年来,与满铁资料相关的东北亚区域研究,都高度契合了我国国家战略层级的众多课题。
首先,中日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
一,历史与现实纠结在一起,需要探索的问题深广而复杂。
☎庞淑杰,女,副研究馆员,吉林大学中心图书馆流通部主任。
-22-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其次,东北亚地区,是本世纪最具有现实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热点区域,汇集了全世界的目光。
自从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1年筹备建立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后,大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计划稳步推进,正在向纵深发展;而近年来我省长吉图一体化开发计划,也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在可预见的将来,围绕该地区一系列发展变化的复杂格局,讨论、争议的热度都不会降温。
政府需要决策依据,民间渴望知情和参与。
对以上话题的探讨,为本地区的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专题学术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阵地。
除东北亚研究院,我校还有门类齐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院系,有雄厚的研究东北亚地区历史、文化、政治的学术力量,对全方位、多侧面利用满铁资料,有强劲的需求。
2012年3月30日,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在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宣读了“关于印发《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的通知”,标志着吉林大学新一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正式启动。
在这份计划书里,明确指出:社科研究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加强东北亚问题、欧盟问题、国际问题和国别问题的长期跟踪研究,重建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吉林大学朝鲜研究所、吉林大学韩国研究所、吉林大学俄罗斯研究所、吉林大学蒙古研究所等国别问题研究机构,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准高层次的国家智库,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
”这些目标的实现,必然对相应的文献保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有关东北亚区域的学术活动空前繁荣与活跃,使得作为涉及该领域的第一手材料的满铁资料,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甚至引起国外专家的浓厚兴趣。
本世纪初,满铁资料获得了各界的重新评价,其价值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而我馆早就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建立了东北亚研究数据库,由满铁资料库、亚细亚文库、东北地方志、俄罗斯老地图库等构成。
② 随着依托该部分文献所进行的挖掘活动的逐次展开、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成果日渐增多,这批资料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加强,从而引发专家学者对满铁资料刮目相看。
学术资料发挥的作用越大,利用率愈高,则需求就愈加强劲,这将会推动资料整理工作的加快和质量的提高;有了学术资料源源不断的供给,也会促进相关科研工作的繁荣,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教学科研的需要,对我馆加快全面整理满铁资料、开发较高水平二次文献,提出了迫切要求。
学术决策机构的呼吁与争取,会推动科研行政机构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并采取实际步骤,在经费、设备、人员方面加以扶持与倾斜,为挖掘整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制度性保障。
需要特别指出之处的是,有关满铁相关领域的研究,虽已卓有成效,但还有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可供开拓。
加上近年来研究方法的创新,新的交叉学科的创立,为相关研究更上一个台阶提供了先决条件,也为进一步发挥满铁资料的独特作用打开了空间。
综上所述,加速推进“全面开发满铁资料工程”的大环境已日趋成熟。

四、严谨而灵活的著录方式,是完善文献组织流程的优化选择 我馆有各类满铁文献资料将近5万多册,其中有部分亚细亚文库的俄文图书,还有一部分西文资料,而大部分为日文的满铁资料,现正在做进一步的精细加工和整理、保护和开发。
各地满铁资料数量浩繁,类别形式庞杂,有图书(包括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期刊、年度出版物、报告、学会会刊、回忆录、汇刊等)、非书资料 -23-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地图、绘图、模型)等。
以高标准加以整理,以期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效果,决非易事。
国内其他有满铁资料馆藏的图书情报或研究机构,在清理过程中都结合了本馆资料的实际情形与特色,除了按通行得著录规则行事外,为了方便读者,都采取了灵活的手法。
这种方式是可取的,我们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摸索。
作为年代跨度较大的历史文献,满铁资料中连续出版物很多,这些资料中,丛书和多卷书的著录编目问题,一直以来就争议不断。
按照现在通行的著录规则,完全采用集中著录,将造成一些丛书“内容揭示不全”的缺憾,查全率、查准率下降,多少有些违背“读者需要为核心”的原则。
③出于对馆藏业务、读者服务的实际需求要,整理与著录过程中,应力争做到全面揭示“每种丛书所包含的文献名称”,这样,读者就能检索到该丛书的每篇文章。
为实现这一目标,有业内专家认为,应该采用集中著录和分散著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比较完整的著录与标引。
也有业内专家提出分卷著录的方式,认为鉴于计算机处理、存储信息的特殊性,虽然整套著录的方式还应该保留,但其功能应该趋于弱化,而应当着重分卷著录,这样更有利于读者检索以及馆藏业务需要。
特别是在资源数字化过程中,上述问题更显得突出,到了不得不面对的阶段。
我馆早已经加入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着手开展“满铁资料特色库数字化”工作。
2010年10月,CADAL中的“满铁资料(日文图书和连续出版物)描述元数据规范(试用稿)”出台,其中在“前言-资源分析”一项下的“著录对象之间的关系”一节中规定:“满铁资料之间存在各个复杂关联,本规范对此分析如下:包含关系,指从书、总集等文献分散著录时,子目与从编的关系在“相关资源”元素中加以著录。
又在正文“从编”一节的“注释”中规定:“当从书、总集的各个物理单位以卷册为单位分散著录时,著录所属丛书题名、总集题名”。
这样,就很合理地解决了这一普遍性问题。
我馆沈秀丽和贾雪梅同志参与了这个规范的制定,可以说,它包含了我图馆多年满铁资料整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折射出实际工作者对相关理论的探索与提升。
整理满铁资料,首先要揭示出文献内容和外部形式特征,为人们完整认识文献实体提供保障;然后,力争适合当代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先进标准,并保证编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为联机检索、共享建库打下基础。
而且,全国各馆满铁资料中对丛书、多卷书的著录标准应该保持一致,以期将来联网联库。

五、资源数字化,是文献深度开发的必由之路 我馆特色库收集有满铁资料、亚细亚文库图书,主要共本校的师生阅览,但也接待过校外读者,现已自建了满铁资料库和亚细亚文库两个特色数据库,包括在东北亚研究数据库中。
但是,囊括全部文献的满铁资料库还没有建设完成,这两个数据库录入完成的,只是满铁资料的一部分,只有基本信息,尚有很大完善和升级的空间。
满铁资料珍稀宝贵,且年代久远,加上过去在妥善保护、管理方面略有欠缺,造成部分图书风化和破损,抢救性挖掘的任务也迫在眉睫。
无论是站在长久保存的立场、还是出于有效利用的考虑,历史文献的全文数字化都是行之有效的选择。
与本馆其他书库的文献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质量相比,特色库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数字资源品种不全、数量不足,即尚未实现目标文献的全部数字化。
加紧将更多的史料数字化,以扩充、丰富、完善两个数据库,为我校重点学科提供权威、充足、方便实用资源数据库,是高校馆履行文献保障功能应尽之责。
完善与发展高校教育保障体系之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毋庸置疑是当务之急。
-24-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在校园网上建成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多个数字资源库,是我馆项目建设的目标;自建满铁资料库这类重点专题数据库,是我校建立完整而有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题中之议。
在最近实施的《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中,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购买国际国内权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库的使用权,为实现科研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国际化水平提供条件支撑。
建设若干个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把部分数据库建设成为在国内国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数据和信息中心。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大规模实施历史文献数字化工程,且推进十分迅速,建立了林林种种的海量数据库,开设网站,数据上传,读者可以直接在终端阅读全文。
比如,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大规模馆藏资源数字化工程,进展迅速,成绩斐然。
④这也是我国馆藏历史文献处理与提供服务的发展方向。
2009年,吉林大学作为CADAL建设的数字资源中心,在完成CADAL一期任务后,以“满铁资料特色库数字化”工程进入该项目二期中,旨在达成与CADL资源共享受共建设的目标。
文献资源数字化,当然需要一些必备的条件,也需要大量的程序繁琐的前期准备工作。
就我馆而言,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馆里组织人员对满铁资料进行了查重,设施了“准备图书数据、书单制作、合准参建馆数据、申请所选图书的Bookid”等步骤,并向CADAL中心提交了5100条数据,接着开始对5100条数据做元数据编辑、制作工作。
目前,我馆正在对这5100册图书做全文扫描的数字化加工工作。
截止到4月中旬,已经完成200册。
我馆满铁俄文图书,也再整理中,现在时做元数据的录入、分编工作,并且将要采用外包作业的方式,。
这些都是资源数字化的实际步骤。
不过,相对于我馆有待全面开发的丰富的满铁文献而言,未来的工作任重道远。
业内人士要有紧迫感,在数字化诸条件具备后,就应该加快速度,分步实施。
时不我待,越早越主动,相比先进国家和地区,我们已经有明显差距。

六、结束语 相对于满铁资料本身极其丰富的内容、所蕴含的尚难做出精确估量的潜在价值,现阶段图书情报界和出版界所进行整理和开发,其投入的力量及获得的成果,就略显单薄。
全面深入地加快推进满铁资料的挖掘利用,是一向前途广阔的工程,作为构建二次文献业务的主体,图书情报界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各地拥有这批馆藏的各个类型图书馆,在相关技术与物资的蓄积、人才的储备、专业人士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已有相当起色,对有利、不利条件也有了清醒的认识,且对图书馆人的历史使命大都形成了共识,相信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事业,将会有一辉煌前景。
参考文献:
1.乔万敏、王学明等,《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徐晓红.《满铁资料的界定》[J],《图书馆建设》,2011
(7)
3.文榕生.理智对待文献分类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
(4)
4.大沼太兵卫.大规模デジタル化の进步状况とデジタル化资料の提供について[J],图书馆杂志,2011
(6) 收稿日期:202.11.02 -25-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嘉业堂售书满铁图书馆叙 ——兼及郑振铎对中华古籍的竭心保护 张廷银刘应梅 【摘要】抗战时期,刘承幹嘉业堂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压力而向属于日本的满铁大连图书馆出售藏书。
围绕这次售书,中日双方多人染指其中,并展开了激烈复杂的较量。
从而,不仅体现了文化的角逐,更反映了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也包含了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
以郑振铎为代表的“文献保存同志会”虽然不是此次事件的主角,但他们的参与无疑使事件的过程更趋复杂,结果更难明朗。
而他们敢于在如此复杂的事件中挺身而出,正反映了他们为保护中华文化典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关键词】嘉业堂刘承幹满铁图书馆 刘承幹嘉业堂是近代中国江南四大藏书楼之
一,庋藏宋元以来珍本秘籍1.3万部,18万册。
其中宋版“前四史”、《魏鹤山集》以及明抄《永乐大典》、《明实录》和清抄本《宋会要辑本》等,皆为海内外稀见的孤本,因而一直为广大的学者、藏书家及书贾们所关注。
在本世纪
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大举侵略中华,江南大地一片动荡,又加刘承幹的家庭矛盾日剧,财用积储渐空,急需大量资金维持日用。
于是,在1939年至1943年间他就将许多藏书售与满铁大连图书馆。

1 从国家图书馆所藏《嘉业堂藏书出售信函》(以下简称《信函》),可以看到涉及其中的不仅有刘承幹、罗振玉、罗振常、许汝棻及日本人松崎鹤雄、牧次郎等,以“文献保存同志会”名义参与的郑振铎也积极地为保护民族文献而奔走。
兹通过信函所反映的复杂情况的描述,来显示郑振铎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参与的主要人物从《信函》可以知悉,中方涉足此次售书事件的,除了藏书主人刘承幹外,计有王季烈、罗振玉、罗振常、许汝棻、汪郁年、施韵秋、汪精卫、梁众异(梁鸿志)、陈济川、刘诗孙、陈崇实、李紫东、景嘉等人。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刘承幹,而发挥了重要干预作用的则是王季烈、许汝棻、罗振玉和施韵秋。
王季烈(1873~1952)原籍江苏长州,清光绪间进士,早年在日本留学,回国后曾做过清朝学部郎中,民国后又担任过京师学务局长,为伪满洲傀儡政权的建立多方奔走。
也潜心学术,于戏剧曲艺研究方面很有建树,著有《螾庐曲谈》,编有《集成曲谱》,与张元济共同整理校订《孤本元明杂剧》。
他在思想上比刘承幹更倾向满清政权,又与刘承幹同出苏杭的大家门第,因而二人过从甚密,在许多大事上,刘承幹都要向他请教,或依靠他的关系从中调停。
在刘承幹向满铁大连图书馆售书的过程中,他利用了与大连地区的实力派及日方人士均有联系的条件,为刘承幹多方借箸而筹。
罗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也在日本留过学,是近代声名远扬的大学者,又是清朝的遗老,曾在伪满洲国担任过监察长。
在嘉业堂售书满铁大连 1原文已经笔者整理,在《文献》2002年4期、2003年1期、2期分批刊出。
注中所示各函次序,即是整理发表时所标的次序。
-26-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图书馆时,他已辞去伪监察长一职,寓居大连(旅顺)。
他较早就与刘承幹相识,并在藏书、刻书等方面,对刘有过帮助。
与日本学者藤田丰
八、狩野直喜等交往较深,在溥仪出逃天津过程中,又跟日本的政界、军方频繁来往。
所以,在嘉业堂售书满铁时,他也担当了穿针引线、调停协商的角色。
许汝棻(1863~?),字鲁山,江苏镇江人。
清朝举人,曾任福建财政监理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任文教部次长之职,1937年辞职。
据罗继祖《庭闻忆略》,许汝棻、王季烈、罗振玉三人关系密切,彼此交往十分频繁。
王季烈编纂《莫厘王氏族谱》,许汝棻欣然做序,盛赞王氏家风祖德。
王季烈、罗振玉、许汝棻三人共同的特点是:与刘承幹的交情较深;三人之间彼此也比较熟悉,可以相互信任;都曾在清政府或满洲国身居要职,有比较一致的政治倾向;与日本国或日本人有联系,能够通过某种途径,和日本文化界以至军政界进行对话。
施韵秋(?~1944),名维藩,字天游,韵秋为其号,江苏海门人。
被刘承幹聘为书楼办事员兼南浔初中教师。
由于工作关系,他平素就与中日双方的学者有来往,刘承幹对他又比较赏识和信任,在嘉业堂售书日本人的活动中,他不但在各方之间进行联系和磋商,而且还常常替刘承幹做主,代办处理某些事宜。
除以上五人外,还有:罗振玉之堂弟罗振常,在上海设书肆,从事古籍收藏及刊印发售事业;李紫东、陈济川是南北两地的书贾,与当时的许多中日学者及藏书家有频繁的来往;刘诗孙当时为燕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与日本交往密切;汪精卫、梁众异是大汉奸,又兼有藏书之好。
这些人与罗振玉、王季烈、许汝棻等人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要么与日本人有关系,要么对藏书或刻书有兴趣。
日本方面与刘承幹发生关系的主要有松崎鹤雄、松井、牧次郎、小竹、福崎以及桥川时雄。
松崎鹤雄,号柔甫,日本汉学家。
于1901年到中国,拜叶德辉、王闓运等人为师,学习中国文化。
之后,又通过介绍,多次到嘉业堂观书,受到刘承幹的热情接待,和刘氏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
与罗振玉、王季烈也有不薄的交情。
大连图书馆购买嘉业堂藏书时,他正供职于该馆,当然也是该馆的代理人。
松井是侵华日军驻上海警备司令,据刘承幹《嘉业老人八十自叙》的介绍,
2 他与松崎鹤雄有妻舅姻亲。
正是由于松崎鹤雄的请求,他命令当时日军驻杭嘉湖地区司令牧次郎出面“保护”嘉业藏书楼。
但无论是松井,还是牧次郎,对嘉业堂的保护都具有两层含义:一层可能是碍于松崎鹤雄的面子,为使嘉业堂免遭外人以及来自日本军队的破坏,而对其加以军事性防护;另一层则可能是出于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要求,对嘉业堂进行饿虎牧羊、监守自盗的文化侵略活动。
如果把松崎鹤雄看作大连满铁图书馆的代表,松井与牧次郎由于松崎鹤雄的个人关系“保护”嘉业堂,也算作满铁一派,那么,小竹与福崎则可视为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代理。
小竹全名叫小竹文夫(1900~1962),日本东洋史学家。
于1928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史学科,不久即赴中国,就任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教授。
福崎的全名及其他情况不详,但从《信函》可以得知,他与小竹同在东亚同文书院任职。
在嘉业堂售书过程中,他俩代表同文书院一方。
在松崎鹤雄与小竹、福崎之间,也就是满铁与同文之间,处于调停位置的是桥川时雄。
桥川时雄(1894~1982),字子雍,号醉轩、晓夫、潜夫等,日本福井 2见《嘉业堂藏书志》第141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另有材料说,牧次郎与松崎鹤雄是妻舅。
-27-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县人,汉学家。
1918年来华,任《顺天时报》记者,1927年创办并主编《文字同盟》杂志。
1928年起,担任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委员及其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总务委员署理。
1946年回国。
在华期间,他与中国的学界名流如罗振玉、王国维、鲁迅、周作人等,都有不浅的交往,并频繁出入于各书肆及藏书家之间。
编有《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一书。
他虽然与松崎鹤雄个人交情不错,但在满铁与同文之间,他或许更倾向于满铁,却又不必代表那一方,又加以在华资历较长,因此可以消减两派的摩擦从而实现共同的目的。

二、售书过程的曲折复杂性本批信札所展示的嘉业堂售书满铁图书馆的过程,具有空前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根据笔者所见各信函的落款日期,以及一般关于嘉业堂曾于1943年向满铁图书馆出售《永乐大典》的记载,可以大体推知,嘉业堂和满铁图书馆之间的这笔书籍交易发生在1939年夏秋至1943年间。
这时,日本的侵略中华和中国的抗日卫国都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侵略者的猛烈攻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因而需要进一步蓄积力量,中国的抗日力量阻止了敌人的疯狂进攻但也困难重重。
许多中间人士看到了日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却又无法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
双方均在观望、等待,在十分谨慎的联系和对峙中,维持着非常艰难的生存和发展。
刘承幹在这样的时局下和日本人进行图书交易,可以预想,肯定要碰到曲折而复杂的斗争。
众所周知,日本侵略者在对中国发动猛烈的政治、军事进攻的同时,也展开了疯狂的经济和文化掠夺。
在文化教育领域,他们一方面大肆宣扬日本侵华有功等殖民思想,另一方面则大肆掠夺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破坏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建立他们进一步侵略、奴役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地。
而在这种恶毒的目的下,中国许多私人藏书家的珍本秘籍就成了他们垂涎已久的“美食”。
就日本参与购买嘉业堂藏书的满铁和同文两大团体而言,它们几乎在创办之初就将对中国政治、经济、地理、风俗、文化的调查,作为它们的主要职责之
一,象嘉业堂这样的重要私人藏书楼,当然也是它们时刻关注的对象。
日本侵略者要实现对这批藏书的占有,自然也会以这两个机构所提供的信息为第一参考资料,换句话说,当刘承幹还未准备出售其藏书时,这批珍贵文献即已成为日本方面蓄谋已久的“猎物”,而当他出于政治和经济的无奈而预备售书时,他也同样很无奈地只有首先确定日本方面为售书对象,他可以做选择的只有经手人和销售金额。
所以,刘承幹向日本人售书不仅充满了非常复杂的心情,同时也是在极不正常的条件下任人摆布。
我们不知道在刘承幹迫于无奈预备出售其藏书之前,满铁和同文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双方整体的人员构成状况以及各自与刘承幹、王季烈等人的熟悉程度如何,也无法确知。
而据目前的材料,大约松崎鹤雄以及满铁大连图书馆与刘承幹的交情更深一些,把书卖给他们,刘承幹更愿意或更放心。
尤其是满铁所买之书庋藏于大连(旅顺),在刘承幹、王季烈、罗振玉、许汝棻等满清遗老遗少的心目中,或许还存有书虽归日本人所有但仍存放在中国(满洲国)之地的感觉。
所以,他们都很愿意促成由满铁买取嘉业堂藏书的事情。
只是希望松崎鹤雄能多方努力,争取到最好的价钱。
而松崎鹤雄本人对嘉业堂藏书的价值早就有了解,大连又是自己的活动据点,当然也愿意这笔买卖尽快成交。
但由于大连图书馆辖属于满铁株式会社,买取大宗书籍的事情,要听取其上级机关——满铁调查部甚至公司总部的决定。
从当时的来往信函知,起初有许多满铁内部成员“以买书为不急 -28-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之事业”为由而加以反对,虽经松崎努力,反对的人数渐少,但已经为买书之事
3 4 埋下了曲折之根。
此后,满铁理事中西敏宪别有他心,派人去南浔查书以借端
5 6 挑剔,以及满铁总部要将书归于调查部而不放在图书馆,大概都是出于同样的
7 原因。
松崎一再说买书的价格不成问题,但我们理解,满铁内部有人提出的“买 书为不急之事业”,应该主要针对买书所涉及的资金问题。
所以,松崎在最初向
8 嘉业堂交涉时只露了卅五或少加至卅
七、八的底价,后来,他又提议将保护费
9 10 及搬运费加进去,罗振玉又向刘承幹提出给松崎鹤雄以酬报的意见,这样就有 了书价增加至四十万的说法。
而在松崎的努力下,这个价码也被初步确定下来了。
不过,在满铁内部由谁来经手买书的问题并没有完全确定。
本来,买刘氏书是松 崎首倡,他又与书主人及主人的朋友交往较深,且供职于图书馆,由他出面经办 此事再合适不过。
然而,由于当时的满铁总裁松冈洋右在组建满铁大调查部时, 与中西敏宪理事发生了矛盾,中西敏宪曾反对成立这一部门,之后,又感觉有必 要缓和与松冈总裁及调查部的矛盾,就转而参与并支持调查部的活动,插手买取 嘉业堂藏书即是他实施这一想法的一部分。
谁知,满铁调查部内以部长田中清
郎为首,还是不买他的帐,因为他的任期只有半年了,让他插手太多,会留下不 11 必要的后患

于是,当中西敏宪理事拉上他的日本同乡桥川时雄,又通过中国 的刘诗孙,来经手图书馆买书之事时,松崎鹤雄虽已有意退出,但满铁调查部方 面仍然不肯迅速办理此事,甚至还提出:书即使买了,也不归图书馆,而归调查 部。
满铁内部意见不
一,使买取嘉业堂藏书之事久议而不决。
当松崎鹤雄克服满铁内部的各种阻力,和刘承幹、王季烈等人积极酝酿着买 卖藏书事情的时候,上海同文书院也加了进来。
同文书院的介入是否也有小竹等 人的首倡作用,他们提出买书要求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而据刘承幹致王季烈的信,同文书院之介入完全是由于来薰阁主人陈济川的作 12 用,“其意欲藉同文之力将书运沪,然后任其摆布”

松崎致信王季烈也说,来 13 薰阁屡往返东京卖书,“能知敝国人之弱点”,因而欲与同文联手,分取嘉业堂。
我们不知道他们所谓“敝国人之弱点”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陈济川是否有能力 策动起同文书院,总之,同文书院介入售书事件的事实是确凿无疑的。
同文书院本来也只是一个文化教育机构,但它与日本军部的联系似乎更直接 更密切些,因而,满铁在买书事情上就不能不对它的介入有所防备,并做好了随 时让步的准备。
虽然在同文方面用武力胁迫刘承幹时,松崎等人表示出强烈的不 满,又通过牧次郎向兴亚院院长柳川中将进言,希望他主持公道,制止同文的暴 14 力行为,或以天下公论及中国公法来保全刘氏
,但是,他们最终还不忘了表示, 满铁不愿与同文相争。
甚至向刘承幹提出“与以之为阋墙之具,宁以之将来为贵 3见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一4见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三5见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
三、之六,罗振玉致王季烈函之
幹6见刘承致王季烈函之十三幹7见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九,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一幹8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六、之十,罗振玉致王季烈函之一幹9刘承致王季烈函之十 10同
9 幹11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三“旧梦录”。
12刘承致王季烈函之二十
四。
13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
八。
14松崎鹤雄致罗振玉函之
二。
-29-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15 国公产,开图书馆以嘉惠学人”的无奈建议。
其灰心表现,足以说明同文书院 力量之强大。
这是日本方面的情况。
而在中国方面,王季烈、罗振玉等人虽然都希望由满铁来买取嘉业堂藏书, 但如何应对满铁与同文相争的局面,又各有所见。
罗振玉主张将满铁以四十万金 买书之消息径直告诉同文方面,给其以刺激从而促使它尽快做出痛快的答复。
如 果同文及军部坚持要将这批书留在上海,也可以考虑先答应此要求,等到事情成 16 交,然后再想办法将书北运至大连

许汝棻认为此法太显鲁莽,有急于出手之 17 嫌,主张等到同文方面的小竹等人到来后,听他们的口气再做商议。
王季烈则 一方面对同文书院暴力对付刘承幹的行为不满,并指出这是武力没收嘉业堂藏书 之开始,另一方面仍希望由松崎出面求牧次郎少将,请兴亚院主持公道,以挽回 18 僵局。
看来,在满铁和同文之间,王季烈、罗振玉、许汝棻等虽然倾向前者, 但又不愿也不敢彻底得罪后者。
只要价钱合适,无论谁买,他们都会主张刘承幹 放手。
与此同时,与日本人联系的陈济川和刘诗孙,一个代表同文方面,一个站 在桥川时雄——中西敏宪一线。
刘承幹、松崎等人对陈济川十分反感,视其为为 19 虎“作伥者”
,但《郑振铎日记》多次提到陈济川时,却并无反感之意。
萧乾 《挽救旧书业》一文也回忆说,陈济川曾在抗战期间,将书拆成单页,寄给住在 20 重庆的胡厚宣教授,战后,当胡教授提起时,他则表示分文不收

看来,他并 不是一个不讲人情、不顾大义的书贾,顶多是一个善做生意的商人。
他与同文方 面密切联系,或许就是想法由自己买下这批书。
同时引起了刘承幹、许汝棻等人 不愉快的刘诗孙,在郑振铎心目中的印象也不太好,郑振铎
1940年8月8日 曾致信张咏霓,对刘诗孙为满铁买嘉业堂藏书做说客之事颇为不满,且称:“此 21 人甚可恶”。
不过,从目前的资料看,陈济川和刘诗孙两人的行为只是增加了 售书过程的曲折程度,而没有影响到全局。
而此时,与日本关系较近又作为一个政权代表的汪精卫、梁鸿志(梁众异) 等人一方面讨好日本人,另一方面又需要笼络当时的一些学者名流,同时还要进 行必要的文化建设,于是,他们在对待满铁收买嘉业堂藏书一事时,也采取了非 常暧昧的态度和行为。
他们依靠日本人吃饭,当然不敢对对方的行为公开予以阻 拦,更不敢与之争抢。
不过,在他们看来,趁机分一杯羹则不是不可能的。
尤其 22 是梁众异,他出生于书香门第
,对古代典籍有较深的感情;他投靠了日本人, 23 但对方又对他有很多的不满。
于是,松崎等人提出借助他的名义,让他向日本 24 军部说项将书从南浔运出时,他很可能也萌发了从嘉业堂买一些书的冲动。
而 且,据刘承幹1942年的日记讲,刘承幹曾托褚民谊并经过梁鸿志,让汪精卫个 人出资,买走了朱祖谋《彊邨丛书》,以解救朱氏遗孀的生活危机。
说明梁众异 买刘承幹的书,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汪伪政权纯粹是一个傀儡政权,既无政治 基础亦无经济实力,因而“虽有图书馆急待购书之说,顾财政权掺诸对方,在事 15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
八。

16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六,罗振玉致王季烈函之
四。
幹17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六。
幹18王季烈致松崎鹤雄函之
一。
19刘承致王季烈函之二十
四、二十
五,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
八。
20《逛旧书店淘旧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
21《郑振铎日记》。
22梁鸿志祖父为清代大学者梁章钜。
幹23罗振常致王季烈函之
一。
24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一、之二。
-30-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25 实上亦非易易。
”买书只能是个人的愿望而不可能成行。
汪、梁等人对日本人买 书的结果并无实质性的影响,但同样增加了这次事件的复杂程度和戏剧色彩。
就笔者所看到的这批信札看,由于满铁内部在买与不买、出价多少以及书归 何处等问题上意见的不统
一,
加以同文书院的无端介入、军部对满铁行为的不 支持甚至阻挠,尤其是关键人物刘承幹举棋不定、忽左忽右,而另一个关键人物 松崎鹤雄出于对中日双方人员的某些不满和对个人最终利益的考虑,对买书之事 26 渐渐采取了旁观的态度
,从而使紧锣密鼓、反复磋商的售书活动始终未见结果, 甚至到了“前功尽弃”的地步,在罗振玉致王季烈函中,就有“嘉业堂书事,又 27 被横风吹散”的说法。
尽管后来松崎鹤雄介绍桥川时雄出面做中间人
,许汝棻 28 也寄希望于满铁内部与施韵秋关系较密切的“查君”从中调停。
但最终是否成 交,在这批信中始终没有交代。
我们只看到了斗争的过程,而没有看到斗争的结 果。
事实上,嘉业堂最终还是将书卖给了满铁大连图书馆,这就更可见此次售书 事件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特殊行为。

三、人物心理及时局形势的微妙反映 《信函》反映的不仅是围绕买卖书籍所展开的纷争,背后也包涵着丰富的人 物心理活动和剧烈的政治文化势力较量。
刘承幹亦文亦商的双重出身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
他 耽乐文史,倾心文化典籍,但并非嗜书如命、视富贵如浮云;他花钱大手大脚, 因而更需要钱来为他的生活铺平道路。
他庋藏的十几万部珍本秘籍,的确花去了 他不少的钱,但与许多藏书家的藏书经历相比,刘承幹似乎没有太多的艰辛和周 折,这又使他对藏书的体会更多地集中在“耗财”二字上,而没有多少费心耗神 之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家庭经济境况出现危机、藏书又面临危险时,刘承幹 就会觉得售书是天经地义的选择。
他曾经慨叹成千上万的典籍“自我得之,自我 失之”,而在卖书当时的感觉未必就一定有这么深刻。
所以,我们从《信函》看, 刘承幹售书的主意一直很坚定而且越来越强烈。
但到底能卖多少钱呢?这是刘承 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些书曾经花去了他不少钱而他眼下正需要钱,所以 他对“卅万”“卅五万”“卅七八万”“四十万”等数字提得很多,也正是在这
点上,他对松崎鹤雄积极为他争取最佳书价很感激也很信任。
作为一个商人藏书 家,这种表现是十分正常的、无可非议的。
与价钱相联系的是出售对象问题。
受罗振玉、罗振常、王季烈、许汝棻等人 的影响,并根据自己的一些亲身体验,刘承幹对日本人的印象应该说还不是很坏, 对日本人的买书要求他不会拒绝,甚至还存有通过卖书取得日本人的好感进而对 自己的身家性命给予保护的幻想。
但当时日本正侵略蹂躏着中国,而且刘承幹的 藏书楼也确实受到了日本人的骚扰和限制,他不能不考虑国人的议论,心理上也 不是非常情愿地、毫无保留地将藏书痛快让与日本人。
他曾在致王季烈的信中说, 29 日本撤除对嘉业楼的“保护”恰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他又曾将藏书分做几处而 30 给日本人以书已残缺之假象,也很能说明这一点。
如果不是碍于松崎鹤雄以及 幹25刘承幹棻26刘承幹27刘承棻28许汝幹29刘承 致王季烈函之
三。
致王季烈函之十
四、十五、二十
五,许汝致王季烈函之二
十。
致王季烈函之
八。
致王季烈第一封函。
致王季烈函之
七。
30李性忠《嘉业藏书楼》第137页,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许寅《“傻公子”做出的“傻贡献”》,《学 林漫录》第八集,中华书局1983年。
-31-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王季烈、罗振玉、许汝棻等人的面子,他是否还能够依然毫不动摇地坚持向满铁 售书,这也是很难逆料的。
所以,由于刘承幹的特殊家庭背景,再加以当时的特 殊形势,刘承幹在卖书问题上既表现出一定的坚定性,更具有相当的反复性。
在 日本人准备收买嘉业堂藏书时,郑振铎、蒋复璁、张寿镛、何炳松、徐森玉等人 所组织的“文献保存同志会”,也在抢购嘉业堂藏书在内的一大批民族文化遗产。
但在这个过程中,刘承幹同样表现得很优柔寡断。
郑振铎在致张寿镛的信中多次 31 32 33 说,嘉业堂“主人颇懦弱寡断”
,“举棋不定”、“言而少信”“欲望甚奢”。
当然,由于日本大举侵华这一总的形势的要求,刘承幹最终也得卖去其藏书却是 在意料之中的。
我们始终也不能忘记,买刘承幹书的是归属满铁公司的图书馆, 而满铁公司特别是直接领导图书馆的满铁调查部,在当时的日本具有非常特殊的 地位,它与日本政界及军方的关系或矛盾,远非寻常一个实业集团所可比拟。
在 信函中,我们就多次看到了书归何处甚至买与不买均由军部来决定的现象,而军 部当时的身份和地位,不用解释,谁都明白。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说它是 一般的买卖书籍行为吗?面对如此的大背景,刘承幹既患得又患失,前后反复, 左右摇摆,最终还是掉进了日本人的圈套里。
他的表现,反映了文人与商人双重 身份及心态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彷徨不定,反映了在国家遭受凌辱时,个人力量的 无奈与无助。
在这次售书活动中,日本的松崎、桥川等人从表面上还是为刘承幹谋利的, 而他们自己如此卖力的目的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意义,但这两点 其实都是很有条件的。
他们为刘承幹多方筹计,是因为刘承幹卖书给他们,本来 就已失去了许多,于个人,于国家,其损失皆不可以金钱来计算。
他们替刘承幹 去争取比较“丰厚”的书价,无非是为了还一个“人情”,或者替日本的文化掠 夺制造一个掩耳盗铃的假象。
松崎在给王季烈信中说,书籍不应幽闭个人藏室而 应公诸世人以嘉惠学界,并信誓旦旦地说嘉业堂藏书归大连图书馆,他在此研究 34 中国文化,“弟死可也”

证明他的一切行为都出于其对中国文化的崇拜与仰慕。
不错,我们不否认,即使在抗战时期,还有不少正直的日本人士,潜心研究中国 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而努力,甚至有人还积极地为保卫和平、结束战争而奔走。
但是,我们在肯定他们的正直正义一面之时,也不能忘了在一个国家不正义时其 国民的普遍反常心理。
他们说买书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文化,那么,我们不禁 要问:书在浙江湖州或上海由刘承幹保护不是也一样可以研究吗?当初松崎鹤雄 不是还曾数次光顾嘉业堂并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关照吗?要说保护,就该让书 在原地保持原状,而不该来回搬移造成磨损。
在他们的身上,还是露出了日本军 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某些影子。
尤其是松崎鹤雄提出要刘承幹卖掉全部藏书,桥川 35 打探翁方纲《四库提要》稿本是否在议售之列
,这就更是一种趁火打劫的抢劫 行为。
如果说松崎、桥川的行为还有一定的文化背景,那么,松井、牧次郎等人的 做法就更近于饿虎守羊式的明抢暗偷。
他们最初应松崎之请出面保护嘉业楼,善 良的刘承幹还是很感激的,并曾派人前往致谢。
刘承幹致王季烈第一封信中说: 他“曾托教育部参事汪郁年代表,至军部达感谢之意。
”然而,他们驻进之后, 一切都变了。
他们严令外人入楼阅书,而他们却动辄上楼,乱翻、乱放、乱拿, 31
1941年4月5日函,《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第209页。
321940年12月17日函,同上第171页。
331940年12月17日函,同上第171页。
3435 幹松崎鹤雄致王季烈函之
二。
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十。
-32-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36 并在四围钉上栅栏,逼令交出钥匙,俨然以书楼的主人自居。
同时,他们还逼 37 38 迫刘承幹购买用于日本军队开支的“复兴公债”,让刘承幹交付书楼保护费等, 从经济上限制和威胁刘承幹。
看到这些情况,我们还能说松崎介绍“保护”不是 一出“双簧戏”吗?因而不由得再次为刘承幹慌不择路时的开门揖盗而感到无奈。
他虽然也讲出了“不保全则自保全”的看法,但除了建议王季烈向松崎提出请求 外,还能干什么呢?他甚至于不敢指出日本军队在书楼四周围栏是一种侵略行 为,
却违心地说成是“为了防御计,绝非属意书楼。
”这种言不由衷的表现,不 也正好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军队对中国文化人士的强度压迫吗?刘承幹等人 在信中一再提到请牧次郎帮忙,寻求恰当公正结果的意图,似乎牧次郎就是一个 真正的和平使者。
然而,刘承幹《求恕斋日记》在
1958年3月12日分明回忆 到:牧次郎到南浔向刘氏要当地志书,刘承幹送了湖州府乌程、归安二县及南浔 39 镇志,价买《永乐大典》四十三册,计四万二千元。
据此,我们就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牧次郎除了在名义上的保护下实施着霸占,可能还在背地里与军部合伙 阴谋下套,迫使刘承幹就范,从而更彻底、更肆无忌惮地达到霸占的目的。
当日本侵略军以及日本文化人结成一气,大肆掠夺中国文化典籍时,罗振玉、 王季烈、许汝棻等中国文化人士,也在其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他 们都不愿得罪日本人包括日本侵略军队,甚至想借用日本人的力量来达到某种个 人的目的,比如罗振玉在给王季烈的的第三封信中说,他到对门政记公司观看其 新建房屋,回来后就感冒了。
政记公司的主人张本政是一个投身日本人的卖国商 人,在抗战期间曾冒着生命危险为日本军队运送兵力和供给,被日本誉为“图谋 40 两国亲善的先驱者”

罗振玉与这样的人打得火热,是否也有什么政治企图呢? 抱着这样或那样的政治心态,刘承幹的这几个故交知己一方面要替刘承幹尽力筹 划,尽量减少他的损失,另一方面则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要牺牲刘 承幹的某些利益,甚至于在政治上表现出某些有失气节的行为。
罗振玉在致王季 烈的信中就曾激愤地抨击当时国内一些掌权者“认贼作父”“初则坚愎自欺,继 则怙过不悛,及至着着失败,仍舍正路而不由,仓皇颠倒,丧心至此,何可与言”, 对当时的卖国投敌行为予以严辞鞭挞。
其所指当然并不一定包括王季烈、许汝棻 等人,但在讨论卖书的问题时出此严辞,恐怕也有旁敲侧击之义。
许汝棻致王季 烈的第六封信在提及松崎鹤雄时,有这么几句话:“此事如过峰越岭,人皆说有 虎当关,其实虎未必咥人。
”这表明许汝棻等人还没有认清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和 吃人嘴脸,看来,罗振玉所说的“认贼作父”是事出有因的。
其实,无论是罗振 玉,还是王季烈,或者是许汝棻,都不愿也不敢与日本人彻底对抗,如果对方的 态度和行为强硬起来,他们就只有听其摆布。
顶多只能寄希望于松崎、桥川等人 的所谓调停,以缓解冲突。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不顾及国内的清议舆论,不肯 轻易承担汉奸的罪名,这样的软弱动摇、首鼠两端,无疑将更进一步加剧售书事 件的曲折性。
许汝棻致王季烈的信中也说到:“计自嘉业书楼受制以来,视眈眈而欲逐逐 者不乏其人,皆平日握手称莫逆,杯酒言欢者也。

看来,刘承幹的“朋友”中 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也大有人在。
虽然王季烈、罗振玉等人并不一定在这类人 中,但是,从信中所透射出来的彼此的某些误解甚至猜忌,以及刘承幹多次慨叹 幹幹36刘承致王季烈函之二
十、二十
五、二十
四。
刘承致王季烈函之一幹37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六、之十。
38此条材料来自国学网站上发表的署名后钢的《嘉业堂藏书楼研究》一文,日记原文尚未获寓目。
幹39刘承致王季烈函之
十。
40《烟台市志》第794页。
-33-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难得真心之人,我们也能推测出,为刘承幹谋划的朋友并不一定全是出于真心,至少可以说,是各有所图的。
俗语云:患难之处见真情,在国难当头的特殊时候,每个人的政治气节和为人之道都要经受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而任何的摇摆与分歧既可为日本人任意摆布提供机会,同时也会使很多的活动变得复杂迷离。
许汝 41 棻在替日本人文过饰非的同时又指出:“为之伥者,助之啸,为可畏耳”,这几句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在《信函》中,就不仅感受到罗振玉、王季烈、许汝棻等人彼此之间的某些互相误解,更能体会到各自的性情风格。
王季烈的老成持重,罗振玉的焦灼,许汝棻的激愤,都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而出。
41棻许汝致王季烈函之
六。
-34-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中西功和他的中共党史研究 张惠才✚ 曾在电视中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智者无畏》的主人公中村功,确有其人,他的真名叫中西功(NAKANiSHiiSAO)。
他是日本共产党党员、日本著名的中共党史研究专家。
电视剧中那惊心动魄的场景,正是他作为革命者为共产国际从事情报工作的一段伟业,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中西功,1910年出生在日本三重县。
1929年作为公派留学生进入日本特务机关掌控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学习。
1930年在校学习期间,因参加学生运动遭逮捕。
1931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回国,在无产阶级科学研究所和中国问题研究会工作期间,第二次被捕,不久获释。
1933年返回故乡,从事农民运动。
1934年在大原社会问题研究所工作,后经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尾崎秀实介绍进入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务机关“满铁”,他曾在天津、上海、大连等地办事处工作过。
1936年至1939年,与“满铁”的大塚令三一起进入原江西苏区收集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资料。
1938年在“支那派遣军”特务部第4班任职期间,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联系,并成立秘密的反战组织。
1939年,参加“满铁”调查部的“支那抗战力量调查委员会”。
由于从事反战等活动,于1942年在上海被捕,后被引渡到东京警视厅,当时被判处死刑。
在狱中,中西功坚持编写《中国共产党史》。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根据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的释放政治犯命令于10月出狱。
战后,中西功参加筹建中国研究所,并任《人民》和《民报》编辑。
1946年6月加入日本共产党。
1947年当选为参议员,并任共产党国会议员团主任。
1948年,作为共产党代表参加建立拥护民主主义同盟工作。
1950年,因与日共主流派发生矛盾,被开除出党,另组成中西派。
1955年恢复党籍,并当选为日共中央委员,在共产党中央劳动组合对策部任职。
1958年至1963年,任神奈川县日本共产党委员会委员长。
1960年,因领导反对日美安保条约斗争一度被捕。
1966年以后,继续研究中国问题。
1973年8月18日病故。
中西功在狱中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史》总目录如下:序篇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章中国社会的新阶段及其结构第二章中国革命的各阶级第三章中国革命的特点第四章: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基本政策。
第一卷新民主主义时代第一章中共诞生第二章当时的民族运动与工人运动第三章中共二大、三大与党内斗争第四章新三民主义第五章中国国民党改组 ✚张惠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日语译审。
-35-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第六章国共合作后的“国民会议”运动第二卷第一次大革命第一章大革命前的中共组织活动第二章大革命爆发——第一次攻势“五卅”第三章第二次攻势与防御——反奉战争与“
三.一八”事件第四章加强革命根据地第五章大革命的第二阶段——北伐战争第六章大革命的最高潮与新阶段开始第七章武汉的革命与反革命第八章退却与转换——新路线第九章小结。
第三卷“苏维埃革命”时代前言第一章新阶段与新形势第二章苏维埃革命的基本问题第三章苏维埃革命的基本方略第四章从暂时失败到再高涨第五章李立三路线与党内斗争第六章苏维埃革命的大攻势第七章炽热的内战第八章苏维埃政策的诸问题第九章白区的工农斗争与抗日反帝斗争第十章苏维埃革命的紧急关头与抗日的转换(北上抗日)第十一章长征与西北新根据地 国外研究和编写中国共产党史的学者不少,但是在狱中,尤其在被判处死刑之后仍然坚持研究和编写中国共产党史的人物却是罕见的,而日本学者中西功就是这样的人。
为什么他在狱中坚持编写《中国共产党史》以及他是怎样在那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完成这部中共党史专著的?中西功在自传体回忆录《在中国革命的暴风雨》(日本青木书店,1974年)里这样写道:“我们也许不久将离开这个世界,此时此刻痛感有必要把我们从中华民族,从中国共产党那里学到的东西留给后人”。
《中国共产党史》一书于日本战败投降后的1946年由日本北斗书院正式出版。
中西功在“前言”中写道:“这本书是我被关押时写的。
当时,手头上除了作为证据的很少资料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供参考的年鉴之类的东西也没有。
因此,全凭自己的记忆。
我写这本书的心情,与其说是把它作为理论著作献给世人,莫如说我想把以前对中国革命的思考记录下来。
通过这本书,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理论上的高水平。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仅有20多年,它的起点非常低,而且在这个工人阶级数量比例很小的国家里,党的成长受到诸多制约。
在其历史的前半部分,党内充满着‘左’右倾向。
长期以来,党中央为这些倾向分子所把持。
然而,中国共产党经过三次革命,同这些错误倾向做斗争,很好地克服了它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革命经验。
这个拥有150万名党员的大政党,今天已经成为左右东亚命运的力量。
这个党不仅党员数量众多,力量强大,并且党的领导机关以及全体党员的政治水平极高,最终出现了毛泽东这样的伟大领导人,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进而,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策略 -36-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得到充分发展。
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和策略,研究它的革命实践,还要研究理论问题。
” 中西功在死亡的威胁下坚持研究和编写《中国共产党史》,这实在令人感动,他作为革命者的政治勇气更令人敬佩。
在日本的中共党史研究者中,不少学者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都有研究和评说,中西功亦然。
他在1969年出版的《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一书中,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他写道:“毛泽东在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发挥了卓越的才干。
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在中国这样一直以武装斗争形式为主的革命中,他确实是最为有用的人才。
他在三十年的革命过程中竭尽一切努力,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独创,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西功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经历了非常有特色的四个时期——第一次大革命、苏维埃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各个时期的具体纲领(总路线)并为之奋斗。
在第一次大革命和苏维埃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和政治上尚未成熟,可以说处在修养时期。
毛泽东在理论上进行精心创作是在西安事变之后。
在这一发展时期,中共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掌握了高水平的领导艺术,这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进行了总结。
那时,中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被命名为“毛泽东思想”。
虽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还不明确,但是它作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方针,经受了长期革命斗争的考验,所以它可以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 关于毛泽东晚年思想,中西功先生在同一本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正处在高潮之时,其观点独特,十分有见地。
他认为,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之所以产生种种分歧,关键在于他们把非常不同的观点和政治方针统统叫做“毛泽东思想”。
中西功主张把毛泽东思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受了考验的毛泽东思想,即“七大”所确立的毛泽东思想;另一部分是今天的毛泽东思想,即1957年、1958年后展开的毛泽东思想。
他认为,这两种毛泽东思想在政治内容上,在对事物的看法上和对世界形势的分析上都非常不同。
中西功所分析的毛泽东晚年思想就是所谓1957年以后的毛泽东思想。
中西功对毛泽东晚年思想持批判态度。
他认为,今天的毛泽东思想,其特点是没有把毛泽东在不同革命阶段的观点和路线加以区分,而是罗列在一起;这样一种形式上的特点反映了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本质,即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但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后,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中国问题的核心是毛泽东晚年思想与中国变化了的现实的矛盾。
中西功对晚年毛泽东思想的分析毫无疑问包含着合理的成分。
例如,他把“今天的毛泽东思想”同“经受了考验的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的观点,接近后来我们关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观点;他把毛泽东晚年思想的起点定在1957年、1958年之后,认为晚年思想的错误同全面否定“八大”路线有直接关系,这也有其合理的一面,至于把毛泽东晚年思想概括为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虽然未必都能为人们所接受,但也有独到之处,可视为一家之言。
由此可见,同中国的情形相似,毛泽东晚年思想及其经验教训,已经成为日本学者的关心课题,这是件好事。
他们的研究态度比较冷静、客观,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可供参考之处。
不过,从学术研究角度看,中西功的某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

一,他对两种毛泽东思想的划分是不够准确的。
在他看来作为科学体系加以肯定的毛泽东 -37- 《满铁研究》2012No4总第16期 思想,似乎仅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所以他认为,毛泽东终究没有成为一名 社会主义者。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国内所讲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制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标签: #cdc #ceo #con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capacity #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