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六 WEEKEND 艺术生活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艺术 编辑李洁美编唐倩01 大 周 末 说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潘媛 华西坝的故事我是听过一些的。
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是当年华西坝的医科学生。
据说这位年老以后仍然极爱漂亮的老爷子,在那个年代就是时髦的人,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喝下午茶,过很洋派的生活。
我想,兴许还能跳跳舞。
我曾采访过另一位传奇的老先生,他是那个年代驻扎“成都省”的年轻军官,穿高腰的空军皮衣,开着美国吉普在街上乱窜,喜欢跳舞,至今说话仍夹杂英文单词,说到高兴时轻轻哼唱“桑塔露琪亚”。
而我先生的外公,更年长一些,上个世纪40年代已经在大学任教。
和那个时代学贯中西的先生们一样,外公才华逼人,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拉丁语、古希腊语、意大利 语、西班牙语。
他的国文底子也好,能写很好的古体诗,也写充满革命热情的现代诗,“春雷动了”“上路的人”“你的眼睛里有的是爱情,还有的是火”。
我有幸在家里读到一本他的散文书稿,他的文章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情感烙印:敏感、多情,文字优美,小我和大我交织在一起,组合成对家国的爱与忧伤。
与他同年的巴金读着他的文章,“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激荡,仿佛就要把我的心推出我口腔来,又好像要将它捣成粉碎似的。
接着我全身起了一阵轻微的颤动。
这颤动一下就过去了,但我感到相当长期的喜悦”。
至今网络上仍有外公签名的旧书和书信贩卖。
一些关于外公的报道说,巴金曾称他是 “中国的甘地”。
年轻时候他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差一点去苏联。
他在新思潮中组织学生联合会,印传单,办刊物,开演讲会。
他被捕,并判处死刑,在执行枪决的路上被杨森叫停———因为这位川军将领赏识他的才华。
死里逃生的外公出川求学并再次回到成都。
他奔波在华西坝上,办讲习班,推广世界语,和车耀先一起办杂志,用私人通信的方式鼓励年轻人。
那一代的先生似乎精力无穷,他们在激动人心的历史洪流中忘我投入,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心学术,写作,翻译。
外公在而立之后娶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外婆:大地主家的千金,念了洋书,后来做中学教员。
先生的家里人曾对我描述那个年代 的日常生活:家住华西坝,坐黄包车去春熙路,进口的麻纱手绢一买就是一打。
早餐是黄油面包和牛奶,进馆子多吃西餐,在有名的裁缝那里做衣服。
这样的生活使外婆的子女上大学之后感到羞愧,因为见到同学穿打补丁的衣服,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不戴手表,不穿洋装。
几年前,92岁的外婆离开人世。
去世前一阵她瘦到皮包骨头,但仍将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
她有点糊涂,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常常宣称隔天要跟人到乡下去收租。
有时候她又处在少妇的年纪,握着我的手跟我说,黄包车在外面,等着拉她去春熙路,或者,到别家的大宅子里打麻将。
她嫌别的肉粗糙,一生只吃鱼。
我记得她的那双手,纤细,白得透了明。
可惜我没能亲眼见到老先生。
1991年,他在87岁高龄上辞世。
他一屋子的藏书和著作都捐给了国家。
我曾在一篇报道上见过他的样子。
照片上老先生穿着灰布罩衫,系深色围巾,戴圆圆的黑框眼镜———对,就是胡适钱锺书那种,双手背在背后,脸很清瘦,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他是一个病弱的人,但眼神里掩饰不住赤子的心。
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长得都好看———当然也有可能是黑白照片能把人显得好看的原因。
(相关内容详见今明两日连续推出的“天府地理”之“风过华西坝”。
) “ 老 成 都 记 忆 ” 艺 术 征 集 令 韩国庆老桥、老街,老摄影 春熙路夜市的最后一夜(2001年4月21日) 前半生都只在部队工作的他,1987年退伍后来到老伴儿的家乡成都定居。
从此,他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每天大早起床,背着相机,骑着电动车,韩国庆逛遍成都市区的大街小巷,用掉了不计其数的方块胶片。
他看报纸、听广播,哪里有好玩有趣新鲜的新闻发生,他必定背着相机最先到场,笑嘻嘻的一张脸,让不准他拍照的保安、工作人员,都难以抗拒。
在成都商报的“老成都记忆”艺术征集令发出之后,自然也少不了这一位被摄影同行们誉为“蓉城老摄影”的韩国庆的响应。
在他的照片中,老桥、老街、老房子,老新闻,都是成都人曾经的生活缩影。
成都商报记者向晨晨
2 3
1 4
5 1柳荫街住户搬迁(1994年)2新南门大桥(1987年) 3新南门大桥新貌(2002年)4八宝街旧貌(1996年) 5老南门大桥(1994年) 老南门大桥(1994年) 不放过每一次拍照机会 1930年出生的韩国庆,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
这20年的岁月痕迹,似乎都消失在他每天“扫街”式的摄影运动中。
“我是业余的,自己喜欢,就爱捣鼓照片。
”黑龙江人韩国庆一说话,依然留着一口清晰的东北口音。
1987年,韩国庆离休后来到成都,因为太清闲,于是他在四川省老年大学学习了一年摄影,如何用相机、如何利用光线……50多岁的韩国庆从最基础的摄影知识学起。
一年后,他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新南门大桥重建、春熙路夜市最后一夜、水井坊居民乔迁等上万幅关于成都生活的照片。
现在,韩国庆每天除了拍照,也在对以前的照片进行大规模整理。
因为还没学会电脑,韩国庆采用了最古老的方式———将胶片剪成一小块,贴在照片旁边,每一处老成都旧景都会有一新一旧的对比照,贴在白纸上。
韩国庆还会附上时间与名称。
“现在整理出来了两千多张,还有好多等着收拾呢。
” 韩国庆的照片不是按时间分类,也不按主题,而是按地理位置。
“你说要成都哪个地方的照片,我差不多都能找出来。
”红星路一段、二段、四段,南门大桥,东郊记忆旧厂……老先生用最直白的方式收藏着老成都。
几十年的拍摄,也让“业余”的韩国庆在成 都摄影圈里出了名,一提到他的名字,几乎年轻的、年长的摄影人都认识。
现在,韩国庆是成都老年摄影协会和四川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每天,背着单反相机,上街寻觅精彩瞬间仍是他的“例行功课”。
“我不希望再放过每一次可以拍照的机会。
” 钟爱拍摄新旧对比照片 一个“望江路”的路牌,韩国庆也在20多年间专程拍了三张。
三张照片中,只有“望江路”三个字没变,但背后的房子从瓦房到水泥房,到如今的高楼大厦,几十年的变化就在一页纸上。
一张热闹的夜市照片里,一个小伙子举着长裙高高叫卖,狭窄的路两旁是灯火通明的小集市。
韩国庆说,这是曾经的春熙路市场,“这是最后一天的夜市,第二天就不准在这里摆摊卖东西了。
” 众多作品中,韩国庆最钟爱拍摄新旧对比照片,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去相同的地方照上一张,“比如新南门大桥整修了多次,我就照了许多张。
” 除了建筑的对比照,成都人的对比照也不少。
一幅名为“告别水井坊团年饭”的对比照片最让他印象深刻。
那是水井坊拆迁前的一个大年三
十。
道路两旁挂满了彩带,居民们开心得很,小朋友们在街边嬉戏打闹。
“好漂亮的喜庆场面,” 恰巧路经水井坊的韩国庆立即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个幸福瞬间。
几年后,韩老凭着当初的记忆,几经周折,在沙河堡秀水苑找到了这些搬迁到漂亮新家的街坊们,又拍下了一张崭新的集体照。
在韩国庆的照片中,建设路区域的沙河算是他的重点拍摄地点之
一。
踏水桥、杉板桥、东院桥、跳蹬河等。
韩国庆说,河流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自己一直喜欢拍摄桥和河。
仅仅南门大桥的爆破与新建,他就拍了一大摞照片。
2001年,沙河沿岸居民开始搬迁后,韩国庆便想到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在原洞子口五福村12组,韩老找到了正在老沙河边遛鸟的村民陈德华。
“他坐在竹椅上,嘴里叼着根烟,旁边的树上挂着鸟笼,身后便是沙河。
”举起相机,韩国庆摁下了快门,捕捉了这位沙河人悠闲自得的一瞬间。
在这张照片上,主角身后是浑浊的河水和杂乱的草丛。
如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周围则簇拥着漂亮的沙河公园。
从他的照片窥视岁月一角 韩国庆的照片都分别装在黄色牛皮纸袋里,“东郊老工厂”就是其中厚厚的一袋。
成都钢铁厂、热电厂、宏明厂、国光厂、亚光厂、虹波厂、成发科技……如今难觅踪迹的老工 厂,仅剩下那些留在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中的记忆,其余的,还能在韩国庆的图片中窥视到岁月一角。
“现在,这些工厂都变成高楼大厦了。
”韩国庆拿出最新拍摄的建设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的街道照片,连连感叹东郊业态布局的成功转型。
“我都不知道自己去了多少次了。
”韩国庆说,以前工厂里的工人们很多都是东北人,一到过年,还会经常扭秧歌,爱拍照的他就和厂里的很多人都认识了。
2000年初,听说工厂要拆迁,他便频繁去往东郊,为的就是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不难发现,韩国庆的许多摄影作品不仅仅是慢悠悠的创作,还是充满了动态和鲜活的新闻现场,例如当年春熙路晚上的夜市,韩国庆回忆说,这样的最后一晚一定要去。
他说,经常有人好奇地问他,您一个摄影协会的老年人,怎么消息这么快?“我看报纸,听广播。
一遇到有新闻发生就会把成都的几家报纸都买起来,出去拍照还经常和记者们碰到一起。
很多记者都认识我,碰到会说‘好久没见到你了’。
”韩国庆笑说。
在拍照这件事上,记者有的是任务,韩国庆有的却是兴趣。
韩国庆去的很多地方都是不让拍照的。
例如医院、旧建筑的爆破现场等。
但他总有自己的办法,软磨硬泡也好,承诺送对方照片也好,韩国庆总是笑嘻嘻的样子,让对方难以拒绝。
“反 正就是想办法套近乎,总能拍到的。
”讲到自己拍摄老南门大桥爆破时的情景时,韩国庆仍激动不已。
他说,为了拍摄爆破的那一瞬间,他在楼顶上等了5个小时才捕捉到,而令他欣慰的是,这一张照片最后被成都的摄影圈公认为记录老南门大桥爆破时刻最清晰的照片。
韩国庆以前喜欢抓拍,房子建设、人物样貌等,他称之为“扫街”。
他拍过的很多东西后来都拆掉了,比如未来号天桥,比如柳荫街。
于是他总结经验,之后的拍摄中他不再等报纸消息,看到街上旧的就拍,“不要等到改变了才去拍,可能就晚了。
”韩国庆说。
“老成都记忆”艺术征集令 如果您本人或者您的父母、长辈曾经创作过有关于老成都的绘画、摄影作品或者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邮寄或者亲自将作品送至: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159号14F《成都商报》文化新闻部邮编:610017,同时欢迎电子邮箱投稿:laochengdu2013@,来讲述您的故事和您对这个城市的爱与记忆。
在收集更多作品后,我们将在东郊记忆的成都艺术超市举办一场关于“老成都记忆”的展览,集中展现一个图画世界的老成都。
六 WEEKEND 艺术生活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艺术 编辑李洁美编唐倩01 大 周 末 说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潘媛 华西坝的故事我是听过一些的。
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是当年华西坝的医科学生。
据说这位年老以后仍然极爱漂亮的老爷子,在那个年代就是时髦的人,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喝下午茶,过很洋派的生活。
我想,兴许还能跳跳舞。
我曾采访过另一位传奇的老先生,他是那个年代驻扎“成都省”的年轻军官,穿高腰的空军皮衣,开着美国吉普在街上乱窜,喜欢跳舞,至今说话仍夹杂英文单词,说到高兴时轻轻哼唱“桑塔露琪亚”。
而我先生的外公,更年长一些,上个世纪40年代已经在大学任教。
和那个时代学贯中西的先生们一样,外公才华逼人,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拉丁语、古希腊语、意大利 语、西班牙语。
他的国文底子也好,能写很好的古体诗,也写充满革命热情的现代诗,“春雷动了”“上路的人”“你的眼睛里有的是爱情,还有的是火”。
我有幸在家里读到一本他的散文书稿,他的文章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情感烙印:敏感、多情,文字优美,小我和大我交织在一起,组合成对家国的爱与忧伤。
与他同年的巴金读着他的文章,“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激荡,仿佛就要把我的心推出我口腔来,又好像要将它捣成粉碎似的。
接着我全身起了一阵轻微的颤动。
这颤动一下就过去了,但我感到相当长期的喜悦”。
至今网络上仍有外公签名的旧书和书信贩卖。
一些关于外公的报道说,巴金曾称他是 “中国的甘地”。
年轻时候他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差一点去苏联。
他在新思潮中组织学生联合会,印传单,办刊物,开演讲会。
他被捕,并判处死刑,在执行枪决的路上被杨森叫停———因为这位川军将领赏识他的才华。
死里逃生的外公出川求学并再次回到成都。
他奔波在华西坝上,办讲习班,推广世界语,和车耀先一起办杂志,用私人通信的方式鼓励年轻人。
那一代的先生似乎精力无穷,他们在激动人心的历史洪流中忘我投入,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心学术,写作,翻译。
外公在而立之后娶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外婆:大地主家的千金,念了洋书,后来做中学教员。
先生的家里人曾对我描述那个年代 的日常生活:家住华西坝,坐黄包车去春熙路,进口的麻纱手绢一买就是一打。
早餐是黄油面包和牛奶,进馆子多吃西餐,在有名的裁缝那里做衣服。
这样的生活使外婆的子女上大学之后感到羞愧,因为见到同学穿打补丁的衣服,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不戴手表,不穿洋装。
几年前,92岁的外婆离开人世。
去世前一阵她瘦到皮包骨头,但仍将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
她有点糊涂,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常常宣称隔天要跟人到乡下去收租。
有时候她又处在少妇的年纪,握着我的手跟我说,黄包车在外面,等着拉她去春熙路,或者,到别家的大宅子里打麻将。
她嫌别的肉粗糙,一生只吃鱼。
我记得她的那双手,纤细,白得透了明。
可惜我没能亲眼见到老先生。
1991年,他在87岁高龄上辞世。
他一屋子的藏书和著作都捐给了国家。
我曾在一篇报道上见过他的样子。
照片上老先生穿着灰布罩衫,系深色围巾,戴圆圆的黑框眼镜———对,就是胡适钱锺书那种,双手背在背后,脸很清瘦,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他是一个病弱的人,但眼神里掩饰不住赤子的心。
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长得都好看———当然也有可能是黑白照片能把人显得好看的原因。
(相关内容详见今明两日连续推出的“天府地理”之“风过华西坝”。
) “ 老 成 都 记 忆 ” 艺 术 征 集 令 韩国庆老桥、老街,老摄影 春熙路夜市的最后一夜(2001年4月21日) 前半生都只在部队工作的他,1987年退伍后来到老伴儿的家乡成都定居。
从此,他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每天大早起床,背着相机,骑着电动车,韩国庆逛遍成都市区的大街小巷,用掉了不计其数的方块胶片。
他看报纸、听广播,哪里有好玩有趣新鲜的新闻发生,他必定背着相机最先到场,笑嘻嘻的一张脸,让不准他拍照的保安、工作人员,都难以抗拒。
在成都商报的“老成都记忆”艺术征集令发出之后,自然也少不了这一位被摄影同行们誉为“蓉城老摄影”的韩国庆的响应。
在他的照片中,老桥、老街、老房子,老新闻,都是成都人曾经的生活缩影。
成都商报记者向晨晨
2 3
1 4
5 1柳荫街住户搬迁(1994年)2新南门大桥(1987年) 3新南门大桥新貌(2002年)4八宝街旧貌(1996年) 5老南门大桥(1994年) 老南门大桥(1994年) 不放过每一次拍照机会 1930年出生的韩国庆,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
这20年的岁月痕迹,似乎都消失在他每天“扫街”式的摄影运动中。
“我是业余的,自己喜欢,就爱捣鼓照片。
”黑龙江人韩国庆一说话,依然留着一口清晰的东北口音。
1987年,韩国庆离休后来到成都,因为太清闲,于是他在四川省老年大学学习了一年摄影,如何用相机、如何利用光线……50多岁的韩国庆从最基础的摄影知识学起。
一年后,他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新南门大桥重建、春熙路夜市最后一夜、水井坊居民乔迁等上万幅关于成都生活的照片。
现在,韩国庆每天除了拍照,也在对以前的照片进行大规模整理。
因为还没学会电脑,韩国庆采用了最古老的方式———将胶片剪成一小块,贴在照片旁边,每一处老成都旧景都会有一新一旧的对比照,贴在白纸上。
韩国庆还会附上时间与名称。
“现在整理出来了两千多张,还有好多等着收拾呢。
” 韩国庆的照片不是按时间分类,也不按主题,而是按地理位置。
“你说要成都哪个地方的照片,我差不多都能找出来。
”红星路一段、二段、四段,南门大桥,东郊记忆旧厂……老先生用最直白的方式收藏着老成都。
几十年的拍摄,也让“业余”的韩国庆在成 都摄影圈里出了名,一提到他的名字,几乎年轻的、年长的摄影人都认识。
现在,韩国庆是成都老年摄影协会和四川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每天,背着单反相机,上街寻觅精彩瞬间仍是他的“例行功课”。
“我不希望再放过每一次可以拍照的机会。
” 钟爱拍摄新旧对比照片 一个“望江路”的路牌,韩国庆也在20多年间专程拍了三张。
三张照片中,只有“望江路”三个字没变,但背后的房子从瓦房到水泥房,到如今的高楼大厦,几十年的变化就在一页纸上。
一张热闹的夜市照片里,一个小伙子举着长裙高高叫卖,狭窄的路两旁是灯火通明的小集市。
韩国庆说,这是曾经的春熙路市场,“这是最后一天的夜市,第二天就不准在这里摆摊卖东西了。
” 众多作品中,韩国庆最钟爱拍摄新旧对比照片,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去相同的地方照上一张,“比如新南门大桥整修了多次,我就照了许多张。
” 除了建筑的对比照,成都人的对比照也不少。
一幅名为“告别水井坊团年饭”的对比照片最让他印象深刻。
那是水井坊拆迁前的一个大年三
十。
道路两旁挂满了彩带,居民们开心得很,小朋友们在街边嬉戏打闹。
“好漂亮的喜庆场面,” 恰巧路经水井坊的韩国庆立即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个幸福瞬间。
几年后,韩老凭着当初的记忆,几经周折,在沙河堡秀水苑找到了这些搬迁到漂亮新家的街坊们,又拍下了一张崭新的集体照。
在韩国庆的照片中,建设路区域的沙河算是他的重点拍摄地点之
一。
踏水桥、杉板桥、东院桥、跳蹬河等。
韩国庆说,河流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自己一直喜欢拍摄桥和河。
仅仅南门大桥的爆破与新建,他就拍了一大摞照片。
2001年,沙河沿岸居民开始搬迁后,韩国庆便想到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在原洞子口五福村12组,韩老找到了正在老沙河边遛鸟的村民陈德华。
“他坐在竹椅上,嘴里叼着根烟,旁边的树上挂着鸟笼,身后便是沙河。
”举起相机,韩国庆摁下了快门,捕捉了这位沙河人悠闲自得的一瞬间。
在这张照片上,主角身后是浑浊的河水和杂乱的草丛。
如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周围则簇拥着漂亮的沙河公园。
从他的照片窥视岁月一角 韩国庆的照片都分别装在黄色牛皮纸袋里,“东郊老工厂”就是其中厚厚的一袋。
成都钢铁厂、热电厂、宏明厂、国光厂、亚光厂、虹波厂、成发科技……如今难觅踪迹的老工 厂,仅剩下那些留在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中的记忆,其余的,还能在韩国庆的图片中窥视到岁月一角。
“现在,这些工厂都变成高楼大厦了。
”韩国庆拿出最新拍摄的建设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的街道照片,连连感叹东郊业态布局的成功转型。
“我都不知道自己去了多少次了。
”韩国庆说,以前工厂里的工人们很多都是东北人,一到过年,还会经常扭秧歌,爱拍照的他就和厂里的很多人都认识了。
2000年初,听说工厂要拆迁,他便频繁去往东郊,为的就是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不难发现,韩国庆的许多摄影作品不仅仅是慢悠悠的创作,还是充满了动态和鲜活的新闻现场,例如当年春熙路晚上的夜市,韩国庆回忆说,这样的最后一晚一定要去。
他说,经常有人好奇地问他,您一个摄影协会的老年人,怎么消息这么快?“我看报纸,听广播。
一遇到有新闻发生就会把成都的几家报纸都买起来,出去拍照还经常和记者们碰到一起。
很多记者都认识我,碰到会说‘好久没见到你了’。
”韩国庆笑说。
在拍照这件事上,记者有的是任务,韩国庆有的却是兴趣。
韩国庆去的很多地方都是不让拍照的。
例如医院、旧建筑的爆破现场等。
但他总有自己的办法,软磨硬泡也好,承诺送对方照片也好,韩国庆总是笑嘻嘻的样子,让对方难以拒绝。
“反 正就是想办法套近乎,总能拍到的。
”讲到自己拍摄老南门大桥爆破时的情景时,韩国庆仍激动不已。
他说,为了拍摄爆破的那一瞬间,他在楼顶上等了5个小时才捕捉到,而令他欣慰的是,这一张照片最后被成都的摄影圈公认为记录老南门大桥爆破时刻最清晰的照片。
韩国庆以前喜欢抓拍,房子建设、人物样貌等,他称之为“扫街”。
他拍过的很多东西后来都拆掉了,比如未来号天桥,比如柳荫街。
于是他总结经验,之后的拍摄中他不再等报纸消息,看到街上旧的就拍,“不要等到改变了才去拍,可能就晚了。
”韩国庆说。
“老成都记忆”艺术征集令 如果您本人或者您的父母、长辈曾经创作过有关于老成都的绘画、摄影作品或者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邮寄或者亲自将作品送至: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159号14F《成都商报》文化新闻部邮编:610017,同时欢迎电子邮箱投稿:laochengdu2013@,来讲述您的故事和您对这个城市的爱与记忆。
在收集更多作品后,我们将在东郊记忆的成都艺术超市举办一场关于“老成都记忆”的展览,集中展现一个图画世界的老成都。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