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微博二维码在哪里

二维码 2
CHINASCIENCEDAILY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乙未年二月十
总第6263期 今日8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官方微博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机器学习算法 本报讯(记者杨保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机器学习算法。
这是量子计算应用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性实验工作。
《物理评论快报》近日发表了该成果,物理组织网站等科学新闻媒体也对这一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通过使机器模拟人类学习行为,智能化地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经验,从而改善其整体性能,重组内在知识结构,并对未知事件进行准确的推断。
机器学习在科学和工程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金融分析、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医学诊断、电子商务等。
人类产生的电子数据正在以每两年翻一番的增幅爆炸式增长。
另一方面,经典计算机芯片尺寸难以进一步缩小,计 算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受到限制,科学家预测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分析任务未来或将面临大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巨大挑战。
从理论上估计,计算两个亿亿亿维向量的距离,用目前全球最快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大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用千兆赫兹时钟频率的量子计算机则只需不到1秒就可完成。
潘建伟团队发展了世界领先的光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研究平台,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了基于量子比特的机器学习算法演示。
该算法以高维量子态编码经典数据,通过量子逻辑运算制备高维量子态和辅助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通过量子纠缠特性带来的并行计算优势,快速提取出向量之间的距离等重要信息。
审稿人认为该工作“非常前沿,具有高度的兴趣”“在量子机器学习这个重要而有趣的课题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 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完成全部研制工作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本报讯(记者黄辛)3月30日21时52分,伴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载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颗卫星飞向太空,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总装部部长张又侠、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到发射现场鼓励发射和研制人员,感谢他们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这颗卫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颗卫星总指挥相里斌告诉记者,此次北斗卫星发射,迈出了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组网的第一步。
这颗卫星属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
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底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可运用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
该工程正式启动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这颗卫星的方案、初样、正样等各个阶段的全部研制工作。
“技术难度之大,任务要求之高,研制进度之紧,在中国研制小卫星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卫星副总指挥李国通表示,这支2/3人员年龄小于30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充分发扬了中科院的创新精神与航天工程的严谨精神,不仅完成了重任,而且实 现了多个首创———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
卫星总师林宝军、沈学民介绍,这颗卫星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试验和验证适应直接入轨发射的框架面板式轻量化构型设计、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态确定技术、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体系架构等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关键技术,为全球组网星的设计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也是中科院承担的首颗长寿命、高可靠业务星。
这颗星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照功能链设计理念,整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和热控、电子学和姿态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
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等出席发射现场。
○主持:张林彭科峰○邮箱:lzhang@ 远郊大学城不应成“孤岛” 姻萧杨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的扩招,许多地方政府在远郊区域修建了数量众多的大学城。
但在体验过新鲜的空气、宽敞的道路后,学生们发现,生活在远郊的大学城,不 院士之声 焦念志 ■本报记者陆琦彭科峰 “‘中国蓝碳计划’对外服务于我国应对气候问题国际谈判,对内支撑海洋生态健康和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助推器。
”近日,中科院院士焦念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
“蓝碳”概念最早来自联合国2009年发布的《蓝碳报告》,指的是近岸、河口、浅海、深海生态系统中可保持的碳。
“中国蓝碳计划”的内涵包括了陆海统筹、减排增汇、生态系统健康、沿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个一揽子系统工程,将直面长期以来的许多难题,比如自然海岸线大量丧失、陆源排放过量、生态灾害频发、渔业资源枯竭等。
”焦念志说。
在焦念志看来,沿着蓝碳计划这条主线推进,海洋低碳经济就有了具体可行的抓手、陆海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就有了科学定量指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经济层面还有更深刻的内涵。
比如海洋科技,焦念志认为,相对于周边国家,我国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国际交流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中国蓝碳计划’正是这样一个柔 以﹃ 中科院 蓝 院士 碳 焦念 计志: 划 ﹄助 推﹃ 海 上 丝 路 ﹄ 仅实习不便,就连找兼职、参加社会 性利器。
”焦念志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 实践都很困难。
贵州花溪大学城、成 路沿岸国家几乎全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 都温江大学城的多名学生向媒体感 和环境问题的困扰,蓝碳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无疑,将蓝 叹,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被“圈养”, 碳计划拓展到这些国家,发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优势,不 远郊大学城成为“孤岛”。
但有利于对方解决难题,还可以大大增强中国的地区影响力, 应该说,大学城并非中国特色产 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
物。
大学城在国外出现已有近半个世 对此,焦念志提出,应鼓励和支持我国科技人员与东盟、 纪。
国外在郊区形成的大学城,其实 印度等国家的海洋科技交流与合作。
一般都是自然生成的,如美国波士 “这方面的努力有可能产生巨大的附加值效应。
”焦念志说, 顿,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城,它们都 对于有争议的海域和岛屿,我们除了靠政治、军事力量宣示主权 经过百年以上的历史才成熟。
当然, 之外,还有一张“科技牌”。
为了共同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 二战结束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 可以达成共识,在有争议的海域和岛屿开展蓝碳监测与研究。
展,日本等国也兴起了一些由国家、 同时,焦念志建议,我国可向全世界定期发布《中国蓝碳 地
方、高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构建的 报告》,宣传中国新常态下的低碳经济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力; 大学城。
所以说,中国的大学城是向 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北京时间3月31日凌晨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正式开启中国 还可以设立“中国蓝碳计划”国际奖学金,用于南海周边国家 西方学习的产物。
旅程。
该飞机3月9日从阿联酋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飞行,重庆是此次环球飞行的第五站。
优秀青年来华攻读学位或交流合作,“一方面为周边国家培养 为何大学城这种“舶来品”会水 图为“阳光动力”2号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左)与上段航程的飞行员贝特朗·皮卡尔(右)握手。
上 人才,贡献于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传播中华 土不服?为何学生会感觉自己被圈 段航程由贝特朗·皮卡尔执飞,于北京时间
3月30日清晨从缅甸曼德勒起飞,经过19小时连续飞行顺利降 文明和现代科技理念,播撒睦邻友好的种子,为亚太地区和平 养?首先,自然是新建校园远离市区, 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发展作出贡献”。
而学生一族大都是公车族,往返市区 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物理距离太 远;其次,城中的大学生与真实社会 脱节,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
大学是 年轻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相对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的机构,对青年人的社会化过程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但因为远离“市井之气”,远郊大学城的学生往往参加大众活动较少,与社会脱节,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除了参加社团外,很少接触现实社会,成为内心的囚徒。
有人也许会说,国外的大学城为何不会让学生感到孤独?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大学城是自然形成,周边的商业、社区、医疗、就业等配套设施都已经相对完善,不会让人感觉远离社会。
此外,中外文化的差异也是主因,国外的学生大多有独立自主的意识,而经历过填鸭式教育的中国大学生,则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外界的信息,难言独立。
中国的远郊大学城走到今天,的确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大学从来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殿堂,远郊大学城也不能成为与社会脱节的“孤岛”;今天的社会也不再需要象牙塔里的囚徒,而需要实践能力更强的大学生。
如果说,过去的远郊大学城光修大学而没有真正地“建城”,今天的教育主管部门理应为大学城加快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并吸引各界学者、政府与企业代表进“城”交流,让大学生能够融入人群。
此外,大学城理应帮助学生准备更多的通勤班车,同时也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从4月1日开始,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开始接受推荐。
这是《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和《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在2014年完成修订后启动的第一次推荐工作。
不论身份唯论贡献 ———访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李婷 姻本报记者王珊彭科峰 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奖项,陈嘉庚科学奖有着良好的声誉。
坚持原创导向,高举创新大旗,与时俱进,与国同行,这是陈嘉庚科学奖的光荣,也是骄傲。
2014年,经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的《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公布实施。
如今,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推荐工作正式启动。
修订后的陈嘉庚科学奖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了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了解陈嘉庚科学奖,《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李婷。
凸显时效性,引领科学奖励风向 《中国科学报》:从设立以来,陈嘉庚科学奖进行了多次修订,您能否谈一下,今年修订的方 李婷:为了进一步提高陈嘉庚科学奖的声誉和影响力,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理事会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奖项的定位和标准进行了调整:一是更加强调奖励近期做出的科技成果,在重视原创性的同时,兼顾时效性;二是强调科技成果在中国完成和取得,不再限定获奖人国籍,并将陈嘉庚科学奖奖金从50万元增加至100万元。
需要强调的是,修订后的陈嘉庚科学奖更加重视科学家的贡献,不再强调科学家的身份。
这也是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回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科学家到中国来,并且有很好的成果出现。
因此,修订后的陈嘉庚科学奖主要强调科技成果在中国完成和取得,不再限定获奖人国籍。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陈嘉庚科学奖要作出这样的修订?这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 李婷:近些年来,国内的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正处于从跟踪到并行发 创性成果的涌现。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
要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国有所呼,我有所应。
可以说,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更需要有权威的科学奖励引领风向,及时对重大原创性成果作出肯定,刺激科研工作者的热情。
应该说,陈嘉庚科学奖勇于担当这一重任。
事实上,从最初设立“为奖励获得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我国优秀科学家”到如今“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科学家”的变化,陈嘉庚科学奖也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定位和标准越来越明确,以更好地激励创新成果的涌现。
如今的再次修订,也显示了陈嘉庚科学奖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敏锐触觉,也是陈嘉庚科学奖不断完善和成熟的标志。
力争高标准,坚持原创性 有一点一直是陈嘉庚科学奖所强调的,即坚持“原创性”,对此,您怎样看待这种坚持? 李婷: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
李克强总理也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以说,原创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提倡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多出原创性成果,而这才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构成原理性知识的科学创新和对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而形成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是科技劳动中程度最高的创新。
一直以来,原创性技术创新力度不足,严重影响和束缚了我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迈进。
在实现“创新2050”的征途中,光靠模仿式创新是没有前途的,源头创新、原始创新才能保证我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占得先机。
在中科院新一轮的办院方针中,院长白春礼明确提出,要致力于“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这样就需要更加强调原始创新,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哪里来?当然需要科技奖项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
所以,我们的陈嘉庚科学奖也一直坚持奖励 案有哪些亮点? 展的重要转型期。
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更多原 《中国科学报》:尽管标准修订了多次,但是原始创新的原则不放松。
(下转第2版)

标签: #东西 #漂流瓶 #视频 #微信授权管理在哪里 #文件 #可以找到 #文件 #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