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精品传播”“精准传播”,微博二维码在哪里

二维码 3
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扫二维码看科学网扫二维码医问医答 CHINASCIENCEDAILY 总第 期 2016年12月14日星期
今日8版 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再 ︱︱ ︱ 聚 成都 姻本报记者张林王佳雯 当一家科研机构决定向“改革”要发展动力的时候,必然要经历一个“重新审视、痛定思痛”的艰难历程。
它需要再次回答“什么是特色”“主战场在哪里“”需求如何带动学科 中科院科学传播工作会议要求 扎实推进“精准传播“”精品传播” 山地 创所建 新所力周 年巡 奔礼︵向下主︶ 50 发展”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并且要让答案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作为改革先行者,在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所推进的研究所分类改革中,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凝练“特色”的过程也是如此。
以学科积累为根基,以山地灾害研究为特色,以山区重大工程安全和生态保障为己任,并能够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的解决方案。
这些就是它“不可替代性”的具体体现。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 一条铁路与“一个链条” 11月末的成都,几乎都是阴天,空气也很湿冷。
在拥挤而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刚刚卸任所长职务的邓伟研究员,向记者讲述了川藏线上科技人员攻坚克难的故事。
2011年,中科院科发局原副局长冯仁国与邓伟等人一起行走川藏线,边考察边讨论,谋划着为这条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铁路建设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
聆听大山的召唤,必须先由交通入手,打开锦绣山川的通天大道。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山地所曾布局过一系列围绕公路、铁路沿 战场 线地质灾害研究与生态保障的科学课题。
事实上,中科院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川藏线上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研究。
在山地所,崔鹏院士于2001年就在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的支持下带领院队进行了川藏交通廊道的减灾的研究,其后又连续主持两个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聚焦川藏交通减灾与工程安全研究,率先 提出避灾选线的原则与技术方法。
而类似青藏、川藏这样重要的交 通廊道,事实上早就进入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之中了。
长期的科学积淀凸显作为的时刻终于来了。
“2014
年,在中科 院STS计划框架下,科发局部署的川藏铁路项目(川藏铁路山地 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项目)STS项目启动以后,组成了大约40人 的科研团队,从风险分析到防治新技术再到减灾对策,所有的 工作历时两年就基本完成了,山地所科学家领衔绘制出了一份 尽可能详尽的灾害防控工程的科学指南。
”邓伟介绍说。
这是一条新时期的战略通道。
对内,将加大对西藏建设的 支撑强度,提速藏区经济产业发展;对外,则为未来连通南亚设 置了伏笔。
这里是我国地形条件最为复杂的区域。
要保证以
200公里 的时速穿越这片地质灾害类型最为汇集的地区,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挑战。
山地所科学家与中铁二院的科技人员开展多次联合考察、 会商,为工程的前期选址及设计施工提供了防灾减灾方面的科 技支撑。
这也成为山地所探索构建“科学—技术—工程—用户”全链 条创新服务体系的一个典型示范。
“以前是半开着门,现在我们完全把门打开了。
”邓伟如是说。
按照这样的要求,从工程前期选线到建设再到通车后的运营 维护,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将全程参与。
同时,科研人员必须在现场 和用户面对面解决问题,必须把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把自己与用 户真正粘连起来。
“过去做横向项目,都是用户碰到具体问题然后委托给研 究所去做,课题都很小。
现在的横向项目基本都是全链条来做, 把科研任务和生产任务结合在一起做。
”山地所科技处副处长 葛永刚解释道。
而在研究所层面,这种全链条的合作模式也已经成为一种共 识:它是新时期山地所以特色“立所”的有益而必要的尝试。
(下转第
2版) 本报北京12月13日讯(记者王佳雯)今天,中科院科学传播工作会议在国科大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会议旨在系统部署中科院“十三五”期间的科学传播工作,提升科学传播队伍素质,为“率先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会前就全院科学传播工作作出工作指示。
他表示,2013年,中科院启动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整合了全院的科学传播职能,新成立了科学传播局。
实践表明,这一改革举措得到了院内外的普遍支持,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全院改革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舆论支撑,实现了院党组决策的战略目标。
白春礼强调,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 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科院有责任、有义务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好各项科学传播工作,担当好科学传播国家队的角色。
白春礼勉励中科院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立足大视野、大格局、大目标,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全院科学传播规划,努力构建立体传播渠道,扎实推进“精准传播”和“精品传播”,探索建设全院形象资产建设与管理体系,在科学传播领域实现重大产出目标,做出标志性的亮点工作,为全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谭铁牛在会上表示,中科院必须切实作好科学传播各项工作,这一方面是责任使然,需要以此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 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国家队”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压力使然,需要通过讲好中科院故事、传播好中科院声音,更充分地发挥国家科技智库的功能,引领和促进我国创新事业取得新进展。
谭铁牛指出,回顾三年的工作,全院科学传播基本实现了“树立良好形象、传播科学文化、促进效能提升”的目标,为建设科学传播国家队夯实了基础。
他希望,“十三五”时期,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中科院科学传播工作的战略谋划和能力建设:一要切实抓好“十三五”规划组织实施;二是要启动构建中科院形象资产的建设和管理体系;三是要组织实施“精准传播”计划和“精品传播”计划;四是要丰富完善立体化的科学传播体系;五是要做强做精“互联网+科学传播”; 六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科学传播素养。
谭铁牛强调,我们要立足中科院,面向 科技界,辐射海内外,树立正形象,传播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风气。
同时,为深入推动“率先行动”计划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部等部委相关代表与会讲话,并对中科院的科学传播工作表示了肯定。
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作了工作报告,相关领域专家受邀进行了专题培训。
会上,“2014—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颁奖仪式举行,谭铁牛等为获奖代表颁奖。
中科院院机关、分院及院属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并将就中科院“十三五”科学传播规划及先进科学传播经验开展交流探讨。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据新华社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明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中国科协、科技部12月13日表示:将会同各方面力量,谋划组织好科技工作者日的各项活动,把8100万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周围,深入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凝聚起向科技强国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余晓洁白国龙) 五年建成:阿里项目正式启动 12月13日,“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简称阿里项目)正式启动。
阿里项目包括阿里1号和阿里2号两部分,建成后 将在五年内开始科学观测,带领我国原初引力波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该项目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牵头,国家天文台、上海微系统所、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诸多国内科研机构、大学参与其中。
(详细报道见第4版) 科考队员在回收观测设备。
我国远洋综合考察船“科学”号正在西太平洋执行潜标观测网维护与升级任务。
截至目前,科考队员已获取了140余件观测设备连续1年的现场数据,维护了8套深海潜标,并重新布放至西太平洋海域。
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12月13日讯(记者甘晓)今天上午,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未来,科学基金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等两类基础研究进行重点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杨卫在会上表示,科学基金作为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五类之
一,是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
科学基金将以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基础为核心,以新的视角分类推进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体现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面向全球性挑战的基础研究和具有地区或行业特点的基础研究,通过促进基础研究达到“三个并行”来服务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杨卫强调,2017年,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 科 学年 基度 金 国家 将自 重 然科 点学 资 基金 助两 管理工 类 作会 基议 础 召开 研 究 创新等领域前 携手开创科学基金管理新局面 姻柯金平 砥砺奋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全面总结了基金委成立30年来的辉煌成就,重点部署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战略任务,统筹安排2017年科学基金重点资助工作,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科学基金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30周年。
30年来,科学基金资源总量显著增长,资助格局不断优化,资助机制持续创新,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基金文化健康发展,为促进我国基础研究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基础研究在论文成果产出方面,不管是论文总量还是高 影响力论文均同步攀升;学科发展方面,我国逐步从“仰视”向“平视”演进,部分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重大成果方面,铁基超导、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成果涌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高性能计算、盾构等有力支撑了我国的高技术发展。
科技强国,时不我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吹响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集结号。
“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这既是对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期许,又是对国家基础研究发展的鞭策激励。
科学基金在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科学基金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领域和前瞻布局,不断加大青年人才 支持力度,积极促进交叉融合研究,深入推进“放管服落”改革,以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基础为核心,以基础原创促进重大颠覆性突破,以创新人才激发磅礴创新活力,通过促进基础研究达到“三个并行”,强力助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
勠力同心,其利断金。
依托单位的卓越管理始终是科学基金实现精准管理的重要支撑。
依托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职责,广泛传播毫不懈怠,做好科学基金规章制度的“宣传员”;拓展“带宽”提高“网速”,做好基金委与科学家之间的“通讯员”;创新管理优化保障,做好科学基金项目执行期间的“服务员”;手握戒尺勇于担当,做好科研诚信建设的“督察员”。
基金委也将加强依托单位管理和能力建设,建立依托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对在新形势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
《细则》明确提出要积极建立与科学家、依托单位之间的“亲、清”关系,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做到不得违反规定在依托单位中兼职、取酬等“十不”。
基金委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依托单位的广泛监督和真诚帮助,努力打造政治合格、清正廉洁,值得科学家信赖的干部队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是科技界的共同使命。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突出“聚力科学突破、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精准管理”的战略导向,在新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夯实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基础作出新贡献。
瞻布局,加强指南引导作用,通过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集中优势力量挑战前沿科学问题。
同时,科学基金将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适度提高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强度,统筹各类青年人才项目资助政策,稳定支持冷门学科、濒危学科等特殊学科人才等。
在促进交叉融合研究方面,科学基金将加强与中科院等部门、国家电网等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加强与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科技委等部门的战略合作,共同支持国家安全需求基础科学研究;科学中心项目将继续实施。
此外,推进“放管服落”改革也是未来科学基金管理的重点工作。
据悉,基金委成立30年来,科学基金资源总量显著增长、资助格局不断优化、资助机制持续创新、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基金文化健康发展、产出数量与质量同步攀升,成绩显著,有效支撑了国 家创新驱动发展。

标签: #东西 #漂流瓶 #视频 #微信授权管理在哪里 #文件 #可以找到 #文件 #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