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期,什么网页游戏好玩不花钱

不花钱 6
易读 2020年第2期 本期关注 在家 被技术重塑的宅居读书金字塔:从高往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及其校订广川书跋十卷将阅读进行到底死诸葛能走活仲达 卷首语 比尔•盖茨在一份备忘录里发表对当前疫情的看 法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经历的 决定性时刻,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同样,新冠肺炎— 卷 —第一个现代大流行病——也将重新定义我们这个时 首 代。
此“疫”,让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组织、 语 每个人都得直面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
在家,是疫情肆虐下,高速运转的经济社会按下
冯暂停键的无奈之举,也成为预演网络环境新的学习工 玲作生活方式的可行之变。
本期关注的三篇文章,尝试 通过回望历史和现实,梳理离家和在家之间,经济、 社会和文化划出的运动轨迹。
因为疫情,线下与线上孰优孰劣已不再是争论的 主题,形势倒逼各行各业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一个 线上、网上、云上的世界被加速构建。
在线教育、在 线医疗、在线营业、远程办公……短视频、直播、电 商、娱乐、社交……等新业态、新媒体,前所未有的 忙碌和活跃,云端生活在不断拓宽。
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
中国图书馆学会今年的全 民阅读工作主题是“书香助力战‘疫’,阅读通达未
来”,学会搭建了读联体•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 组织协调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8大类54项阅读推广 重点活动。
各馆疫情期间服务不打烊,依托数字资源 和服务平台的基础优势,采用微信、微博、抖音、直 播等多媒体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线上阅读、听书、讲 座、展览、读书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创造多元化的公 众阅读需求。
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各地活动创意 迭出,如高品质的“艺术与阅读”线上美育展览系列, 以AR技术实现线上共读的粤鄂澳“共读半小时”,国 图文创与天猫联合打造的“书迷的春天”主题营销等活 动,展现了阅读、艺术、技术的结合,展示了图书馆界 的联动性和影响力。
图书馆线上服务的崛起,并不只是线下服务简单 的平移,可能更是一个互联网思维的转向,会带来相 应工作模式的突破,促进对用户需求、推广方式、内 容组织、社会合作等的深入探索——相信这将为图书 馆服务开辟新的生长空间! 目 卷首语
本期关注 录 目录 被技术重塑的宅居/禾刀/4改变世界的宅男/齐亮/8从“闺阁”到“自己的房间”/寇研/12 书目推荐 在家之书小辑/东图/15 易读问 止庵:读书金字塔:从高往低/易读编辑部/20 阅读前沿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及其校订/王新才/24千万不要满足于你已知的东西/夏学杰/28赴一场与众多生灵的真诚之约/邓晓东/31史鉴:百年前那场致命的灾难/林颐/34乡土文化的“拾穗者”/徐朝光/37新书扫描/陈伟华/40 书香社会 大岭山图书馆打造“岭”字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黎少玲/46展古韵书香弘传统文化——记吉林省典籍博物馆/黄东霞/49 易读社区 《伦明全集》的整理与出版/蔡冰钟敬忠/52我的复签本/李剑明/56病毒的考验/乐倚萍/58往事并不如烟——从李辉编《居京琐记》说起/张家鸿/60
3 本期 被技术重塑的宅居 关 注 禾刀 睡到自然醒曾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然而,在2020年的这个春天,宅,却成了武汉人最渴望走出的生活状态——被新冠疫情推入“宅时代”的武汉人,“睡眠流量”已经严重超支,生物钟完全错乱,早上醒来,不知道星期几,几月几日,是早上几点,还是中午抑或下午几点。
武汉的这次全民被“宅”,全家被“宅”,时间之长、人数之多、难度之大,均是世所罕见。
回溯武汉这次非正常的被“宅”历程,不管是否出于我们初衷,“宅文化”这次被注入了新的内涵。
宅,陡然裂开的地理鸿沟 有资料称,宅,来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是“御宅族”的缩略——“最早是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1983年通过漫画作品提出的,主要描写那些对动漫等着迷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的人。
后来,‘宅’就逐渐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称呼”。
“宅”现象概念的最先提出来自日本,但“宅”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早已有之,古代女子足不出户,何尝不是一种宅。
殊知,人类从农牧时代到大航海时代、工业时代,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总体上是一条从家庭“出走”并越走越远的路线图。
正是这种跋山涉水和飘洋出海的“出走”努力,世界最终连成了一个整体。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
今天我们所说的那些“宅文化”,更像是对人类“出走”趋势的“离经叛道”。
就“宅”这个话题,晚上与孩子聊天。
作为新冠疫情期间的超级被“宅男”,小伙子认为“宅”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上的“宅”,一种是思想上的“宅”。
前者迫于外部压力,比
4 如当下武汉人出于新冠抗疫形势需要,居民不得不宅在家里。
后 本 者则是一些人不愿走出家门,其原因自然是五花八门,有的迷恋 期 游戏,有的则是啃老,有的因为性格过于内向,缺乏必要的社交 关 注 技能等等。
以此观之,武汉人的这次“宅”,理当属于前者。
1月23日十时正式封城,4月8日零时解封,武汉这座城市里 的上千万人被物理隔离了1814小时。
2月10日,武汉新冠指挥部 发布12号公告,决定自当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 闭管理,自此,武汉全市小区进入封闭模式,并有人值守。
封闭 期间,“铁公机”全部停止运营,过江桥梁和重要路段设立禁止 通行路障。
这个春天,武汉人包括那些滞留在武汉的人,就这样 被扎扎实实地“宅”在家里。
宅在家里的武汉人,除了紧急就医外,不能外出,所需生活 物资全部由社区负责保障。
为此,全市大批志愿者下沉社区,负 责最后一公里居民家庭的生活保障任务,与封闭隔离的居民交接 基本无接触。
从医学角度看,武汉的这次封闭管理,就是物理切 断传统社交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彼此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防疫安全 距离。
作为下沉社区的志愿者,我不是“宅人”,但是“宅人”的 “密接者”,或者说是旁观者。
与此同时,我们又是一种被置于 封闭管理体系之外的“宅”。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亦无法与 更多人亲密接触,即便是交管部门开出的车辆通行证,也明确了 严格的行驶路线。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想利用休息时间去隔壁 的青菱湖看看,结果前脚刚到那里,后脚就被那个社区的居民当 成外来人反复盘问。
抗疫时代的另类“宅” 2010年1月,日本NHK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纪录片《无缘社
会-无缘死的冲击》,“描述的是当今日本正在步入无缘社会的现状。
许多日本人,一是没朋友,‘无社缘’,二是和家庭关系疏离甚至崩坏,这是‘无血缘’,三则与家乡关系隔离断绝‘无地缘’”。
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立即在日本社会上下引起广泛关注。
“无缘社会”是“宅文化”的升级版。
这些人长期“宅”在家
5 里,由于与社会的关系日渐疏离,他们的存在与不存在,与社会 本 期 越来越没有关系。
关 与“无缘社会”阶层的主动“宅”不同,武汉76天封城书写 注 的则是另一种“宅文化”。
那些被“宅”在家里的人,大多数有 工作,有自己的社交圈,只是出于疫情控制需要,不得不暂时呆 在家里。
就目前形势来看,武汉以封城之举阻断病毒传播的方式 取得了明显效果。
有报道说,目前在全球至少被50个国家的国民 不得不开始践行非常时期的“宅”生活。
我们常说,再宏大的历史,都是由无数微不足道的历史细节 编织而成。
就我下沉社区这段时期的了解,宅在家里的武汉人, 除了传统“宅文化”中的打游戏追剧外,更多人则是在初尝“宅 苦”后,依托互联网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生活。
有的晒美食,当 越来越多宅在家里的武汉人试着学做包子和馒头时,居然导致全 市面粉还有酵母缺货;有的开发出各种脑洞大开的居家娱乐模 式,什么室内游、室内运动会、室内健身等;有的小区开始大合 唱,相互鼓劲打气…… 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吸引互联网上那些认 识和不认识的看客,形成类似于现实中那种类似轰动现象的社群 效应。
毫无疑问,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让武汉人长时间“宅”在家 里成为一种可能,但科技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真的总是起到正激励 作用吗? 不妨让我们看看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在赫胥黎笔下的 未来新世界,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了人类绝大多数体 力劳动,甚至包括部分脑力劳动。
人类足不出户,便可实现今天 人们苦苦追求的目标。
在那个故事里,宅,更像是人类未来的主 流生活模式。
不知这是否预示,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终将阻止我们继续 从家里“出走”的步伐。
宅,互联网重塑了新的社群关系 有人说,“懒人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宅”在家里的武汉
人,这次让“懒”文化更是发扬光大。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平台的大规模介入,进一步推动了“懒人经济”的发展,几乎
6 所有东西都能在网上买到。
过去想吃地道的热干面,非品牌门店 本 不可。
疫情期间,许多人团购了热干面,食材佐料一应俱全,口 期 味之地道一点也不输品牌店。
可想而知,一旦这种习惯侵入武汉 关 注 人的日常生活,很难说日久月累不会改变武汉人的思维,思维常 常是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投射。
事实上,现实中的“宅”人,很可能是另一世界的“密接 者”。
那些以前“宅”在家里的人,常常会因为某款游戏或某
方面爱好,而虚构出一个“志同道合”的世界。
而在武汉封城期 间,上千万被迫“宅”在家里的武汉人,同样被迫构建了一个全 新的网上社会。
封控措施推出后,为保证上千万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经过 短暂的混乱后,由政府倡导的互联网保障平台应运而生。
首当其 冲地是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保障的。
从我们支援的社区来看,这 些群不下十个,这也构成了封闭期间居民日常生活物资保障的重 要力量。
一开始,居民生活保障主要由社区统一代购,这也是最原始 的保障模式。
互联网的介入,市场迅速生发出强大的力量,现在 有卖菜卖药的,有消息称有的平台卖手机,一个小区的代售营业 额一晚居然超过一万。
而那些为方便居民与社区联络而建立的网 格群,更像是整个社群关系的兜底机制。
众多的互联网平台,为“宅”在家里的武汉人提供了众多的 选择。
特别是,许多人还通过广泛参与多种平台,弥补了现实中 因“宅”在家里无人交流的诸多困惑。
互联网还像一个巨大的磁 铁,将那些过去不怎么相信甚至对互联网一知半解的居民也吸了 进来。
网上称呼也剥离了现实中的阶层化,大家或者用网名, 或者用房号,有事一起商量,物资一起团购,各种经验一起交 流……再后来,居民通过网上虚拟社会,可以轻松解决绝大部分 日常生活问题,社区保障压力越来越小。
不难看出,当疫情暂时阻断人类相互交流的渠道时,互联网 及时为“宅”在家里的武汉人重塑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网上社会。
不过,当互联网将我们快速导向虚拟社会轨道时,我们也许应该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未来的某一天,技术会不会成为我们不 得不宅在家里的囚笼。

7
期 改变世界的宅男 关 注 齐亮
哲学家康德是一个典型的宅男。
他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这里是当年的普鲁士首府。
他在这里上学,毕业,教书。
一生中除了几次短暂的短途旅行之外,其他时间都不曾离开过家乡。
康德相貌丑陋,身高只有152厘米。
作为一个宅男,他的生活十分有规律。
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然后头戴睡帽、身穿长袍在书桌前工作到七点,晚上10点准时就寝。
每当他要去上课就换上庄重的外衣,下课回家后立刻穿上他的长袍继续工作。
当时广为流传着一个故事,称柯尼斯堡的家庭主妇都是按照他下午散步的时间设置时钟的。
康德每天下午四点都准时出门去散步,遇上下雨天,佣人会撑着伞老老实实地跟在他后面。
有一次康德因为沉迷于阅读卢梭的《爱弥儿》而忘记了按时出门散步,但教堂的钟声依然准时响起,人们没有怀疑康德,而是怀疑教堂的钟错了。
康德一辈子都习惯独自用早餐,一天早上,有位朋友未事先通知就到访,他实在受不了和他人一起吃面包、喝茶,于是便要求朋友离席。
就是这样一个一生未曾出远门的宅男,对这个世界却充满了好奇。
他中学时就熟悉了罗马古典作家,对这些古典作家们怀着刻骨铭心的爱,大学时他则什么专业都学,无论是数学、哲学、希腊和拉丁语言文学还是神学。
他的学习全然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并不考虑今后的职业。
神学教授曾经问学生们:你们究竟为什么要听神学课?年轻的康德回答说,出于求知欲。
年复一年,他在书桌前贪婪的阅读,勤奋的创作,对各个学科做了大量的笔记,写下了地理、数学、人类学、物理学、宇宙学、生物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以及伦理学方面的书,也讲过这些课。
他陆续完成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一批伟大著作,深刻的改变了西方哲学,掀起了一场哲学史上的
8 革命。
本 后世评价说:“他的学说取众家所处,摒众家所短,缜密细致 期 的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庞大哲学体系。
近代哲学在康德这里汇集,现 关 注 代哲学又在康德这里出发……康德沿着牛顿的自然科学体系,卢梭 的自由学说之路,全面考察了人类社会。
” “康德之前的人是不懂分科的,他就如同一位高超的外科医 生,用他手术刀般的批判思维,把以前杂糅在一起的学问进行了精 准的划分。
我们现在之所以知道,科学的归科学,美学的归美学, 神学的归神学,知道把不同的问题放到不同的学科里进行有效的解 决,让科学、审美、道德、宗教各归其位、互不冲突,这完全是康 德一人之功劳。
” 黑格尔总结说,康德是启蒙运动的理论总结。
一个宅男会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康德的临终遗言是:“这很 好!”
和康德类似的一个宅男是数学王子高斯。

他们一样出身贫寒,一样很少出远门,一样热衷于坐在书桌前研究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
高斯的爸爸是一个贫穷的园丁,一双手什么时候都是脏的,一开口便是抱怨或者下达命令。
母亲是一个忧郁的家庭主妇,他的小学老师毕特纳先生有一大爱好是揍学生。
有一天老师让学生们计算1到100所有自然数之和。
三分钟后高斯就算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从小学时就熟悉的那个传奇故事。
那一年,高斯八岁。
老师把自己心爱的《高等数学》借给他阅读,第二天他就还了回来,书里的知识已经全部掌握了。
真实发生的传奇让老师知道,如果不把高斯培养成才,他这辈子就算白活了。
在老师的支持下,神童高斯获得了免费的中学入学名额,还得到了公爵提供的奖学金。
高斯没有辜负“神童”之名,快满19岁时,他通过数论方法对正多边形的欧几里得作图理论(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了惊人的贡献,还发现了17边形的作图方法,这是一个两千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难题。
等到了24岁的时候,高斯已经大功告成,出版了他的《算数研究》。
后人评价说这
9 本书开创了现代数论的新纪元。
书中出现了有关正多边形的作图方 本 期 法、优美的二次互反律的首次证明等。
关 现在,是时候去拜访康德了,也许这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理解他 注 的人。
高斯带上了自己的著作,在扉页上写上了崇敬的致辞和感谢 的话。
这会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见面吗?此时的康德已经垂垂老矣,他 的大脑已经衰退,他的思维已经迟钝。
高斯渴望得到前辈的肯定与 欣赏,而康德流着口水,让年轻人去给自己拿香肠。
这场会面来自小说《丈量世界》,未必属实。
但却反映了高斯 本人的性格,数学王子能够计算星辰的运行,能够揭开诸多困扰前 人的谜题。
但他对现实一贯迟钝,以至于没有判断康德的年龄还能 否和他讨论数学。
他不知道战争正在发生,不知道老婆要生孩子,他所专注的, 就是坐在书桌前计算。
他对数学有多敏锐,对生活就有多迟钝。
他 在人情世故面前,幼稚如小学生面对微积分,一筹莫展。
朋友劝他 去看一看大海,看一看戏剧。
他的内心却只有排斥,强拉着他走进 剧院的朋友惊喜的发现歌德就坐在附近。
高斯问:就是那个自以为 能够纠正牛顿所提出的光学原理的蠢驴?人们纷纷侧目而视。
做高斯的朋友是很难的事,做他的妻子也是。
婚礼的那天轮到 他发言时,他说,这像是一个计算错误,一个误差,希望它永远不 要被修正。
宾客们面无表情,内心充满尴尬。
同时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近代地理学的开创者洪堡曾向高斯 讲述自己的历险传奇,关于他对每一座山峰的测量,对新的植物和 动物的发现。
高斯却认为这并不是科学。
那么,什么是科学?高斯说,“一个人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对 一张白纸,当然也少不了一架望远镜。
窗户外面是明朗的夜空,繁 星清晰可辨。
如果这人在理解繁星之前能够坚持而不放弃,这大概 就是科学了。

年轻的高斯去拜访康德,年轻的康德也曾写下著作参与牛顿和
莱布尼茨的争论,为这位大神辩护。
牛顿是神一样的存在,哪怕是对于科学史上的许多巨人而言。
10 除了会做出用锥子摩擦自己眼睛这样的光学实验,除了擅长和同时 本 代的伟大科学家撕逼,牛顿宅的定力也非同常人。
期 1665年到1667年的英国,瘟疫盛行,人心惶恐。
剑桥大学都关 关 注 闭了,人们普遍生活在病毒带来的焦虑之中。
此时,年轻的大学生 艾萨克•牛顿将书本打包,回到他母亲的农场独自沉思。
当人们被 尘世的苦难折磨时,牛顿却将注意力转向了天际,他将宇宙描述成 如希腊神殿般比例完美。
天才并非只来自灵感,22岁的牛顿在这18个月的宅居岁月里疯 狂的阅读和创作。
一开始读笛卡尔的几何学是很困难的事,读了两 三页牛顿就失去了方向。
他一次次的重新开始,缓慢,缓慢的理解 书中的内容。
牛顿逐渐驾驭了笛卡尔的几何学,他在研究创造方面 取得了和阅读领域一样的重大突破。
他记录下自己的数学发现,证 明了了二项式定力,发现了计算切线的方法,发明了微积分,提出 了色彩理论,发现了光的本质,思考延伸到月球的引力…… 这些工作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微积分——研究变化的数学、 万有引力、光学。
牛顿后来回忆说“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1665- 1666年瘟疫盛行的时候。
那些日子是我的发明黄金时期,我对数学 与哲学的清晰思路胜过后来的任何时候。
”这段时光,被称之为 “奇迹岁月”。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也被安排在这个时期,据牛顿晚年回忆, 某一天他坐在自己的果园里,看到一棵苹果从树上掉落,于是发现 月球轨道是由地球引力所控制的。
当然,据专家考证,这个故事应 该是牛顿瞎编的。
可能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他的理论吧。
瘟疫结束 后,牛顿重返剑桥。
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在许多领域做出了后世广 为人知的成就…… 伟人的成就写在教科书上,伟人的故事则启迪着我们,在因 为病毒而全民宅在家的时间里,我们有没有把这段时间变成自己的 “奇迹岁月”? 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11 本
期 从“闺阁”到“自己的房 关注 间” 寇研 曾经,“在家”是女性生活的主旋律,她们有着自己的专属空间:闺阁。
闺阁是数千年传统男权社会的产物,上古时期,是没有闺阁一说的。
你不能想象人首蛇身、脾气暴躁的女娲娘娘会被圈在闺阁里,摆弄那些胭脂水粉,会在午睡后细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20世纪初,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语出金句:“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自那时起,此后百余年中,“自己的房间”逐渐成为现代女性的座右铭,成为她们追求“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
那从“闺阁”到“自己的房间”,在数千年浩瀚的历史发展中,女性的“自我”又经历了怎样的文化变迁呢?
若为闺阁时代的女性描画一幅气质群像图,闺阁文学便是最好的参考。
据学者统计,古代女性诗词中,瘦、病、愁一直都是高频率词汇。
比如清代一部作品《销魂词》,收录的234首女性诗词中,“愁”、“断肠”、“哭”俯首皆是,“与消极情绪相关的词汇出现总数达1600多次”。
再如我们熟知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与贾宝玉的因缘,“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意,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可说林黛玉的短暂人生,就是用眼泪用生命谱写一阙“爱而不得”的闺怨词。
如果说古代闺阁文学的这些特点,与时代风尚有关,一如“楚王好细腰”、“三寸金莲”,是古怪的男性审美情趣造就的,但若将视角转移到女性本身,或又可看出,这愁、这断肠等抑郁情愫的表象之下,实也暗藏着闺中女性种种“自我”探索的 12 冲突。
因时代所拘,古代深闺女性与外界隔绝,与正常的社会生 本 活隔绝,甚至与柴米油盐的日常也隔膜着(通常有能力将女儿养 期 在闺中的,至少也是殷实之家),因之,在闺阁文学这方狭小天 关 注 地中,女性“自我”的探索围绕身与心、情与欲这类主题展开, 便不足为奇了。
这类探索的高峰当然首推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了。
《牡 丹亭》之前,数千年闺阁文学“情与欲”的探索可说基本都在兜 圈子,无法摆脱“三从四德”的正轨。
比较之下,《牡丹亭》确 是打开了深闺女性的新视界。
虽然在这部作品中,她们做自己身 体的主、她们的情欲表达是通过梦中的云雨之欢来实现,并严严 实实笼罩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文艺外套,但能摆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自身的主,最后还没被男主抛弃以显 示女性“逆天而行”而遭报应,还因女主自己的执着最终赢得了 大团圆的结局……汤显祖在《牡丹亭》推崇的价值观当真石破天 惊,自其诞生迅速引发女性的阅读狂潮,也在情理之中了。
放眼整个人类发展史,“闺阁”亦可看作历史上所有女性处 境的隐喻。
在中国式闺阁中,有难以计数的女性“为伊消得人憔 悴”,将生命的热情圈禁闺阁和白日幻想中,而在西方文学史, 则流行着著名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如《简爱》中那位充满哥 特意味的疯妻。
但不论憔悴还是发疯,这都是生命的内耗,因为她们没有更 大的天地。
方寸之间,只有将拳头转向自己,作为消磨光阴的方式。

若说“闺阁”是一个十足的阴性词,女性气质浓郁,比较之
下,“房间”一词则充满着中性气质,雌雄难辨,这或也可以作为当代女性处境的隐喻。
闺阁时代,女性只能在女儿、妻子、母亲三种身份中腾挪,她们的命运其实可以翻译成另一个词——男人。
因为她们始终不曾脱离家庭,始终依附着父亲、丈夫或儿子。
百余年前,因为一战后恢复经济的需要,女性逐渐走出家庭,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女性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也是在 13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伍尔夫提出“女人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 本 期 间”的主张。
其时,“房间”既意味着能赚钱养活自己,也意味 关 着人身、思想的非依附性。
注 迄今,一百多年过去,当代女性的活动范围已经发生翻天覆 地的变化,除了家庭,除了职场,还参与着各种社会、文化生 活。
这一变化,也是女性的“自我”从单一到多元的变迁。
按理 这是值得庆幸的。
可事实上,纵观当代女性的处境会发现,当我 们谈论女性解放时,却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严峻的悖论:伴随“解 放”而来的,是压覆在女性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因为生 育的自然本能,女性可说比男性天然多一些家庭属性,当女性走 出家庭,走向职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时,却也意味着她们除了 承担从前女性的家庭责任之外,又要额外承担养家糊口和许多社 会责任。
这或是百余年前伍尔夫提出“房间”主张时,没有想到 的吧。
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女性早已完成了“灵与肉”的探索课 题,在职场上也显示出不亚于男性的“狩猎”能力,所以,“
间自己的房间”也应被赋予与时俱进的新涵义。
如果说从前“房 间”意味着摆脱对男性的依附,那现在,当拥有一套有N个房间 的公寓都不再是困扰许多女性的问题时,也许该做的已经是:想 一想怎样布置自己的房间。
你怎样布置自己的房间,你便会拥有 怎样的生活。
如果喜欢相夫教子的传统生活,可以,如果推崇丁克,可 以,如果信奉独身主义,还是可以,如果热衷社交,可以,如果 天生肥宅,也无不可……关键,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过你最想 要的生活,寻求同类人的支持。
学会断舍离,至少不要为了“大 团圆”而委屈自己,不要在习俗的重压下被迫变成贤妻良母。
现代人热衷讨论女权,但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命题,任重 道远。
我也总以为心心念念感喟性别的优势、劣势,太形而上, 也往往不能解决许多逼到眼前的实际问题,还不如在自己房间写 下铭刻在希腊神庙的这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并成为你自己。
14 在家之书小辑
本期 关 东图 注 每一个人都有过在家或宅家的经历。
在家,可能一种需要,可能是一种生活,也可能一种无奈。
那么,如何认识“在家”这个现象?如何更好地在家?如何利用在家这段时光?这里推荐二十余种图书,供大家阅读,看看他人是如何在家的。
《在家上学的孩子:一个母亲的“教育革命”》 王俊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4月东莞图书馆石龙分馆索书号:G78/30本书介绍如何从孩子自身的性格、心理、兴趣、习惯出发,因材施教,培养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来享受。
《在家工作一样赚大钱》 高溥超、高桐宣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B848.4/1235本书介绍了在家工作一样也可以挣钱的思路和方法,如在有鱼的地方下钓、创富从小事做起、思路决定财路、长处就是致富的本钱等,以供在家创业的人阅读参考。
《宅男生活大爆炸:史上最强无厘头爆笑都市“宅男”日记》 林长治著,华文出版社,2010年9月东莞图书馆南城分馆索书号:I247.57/1710本书为长篇小说,讲述合租在一起的六个可爱年轻人宅出的无数笑话。
桩桩日常琐事,恶搞残酷现实,都市宅男传说,爆笑乐翻天。
15 本《有种生活比上班幸福:资深御宅族生存手册》 期 博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11月 关 东莞图书馆道滘分馆索书号:C913.2/30 注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自由职业者,内容包括:人人都有自由 魂、宅神也有压力、你有你专属的生活方式、填饱肚子还不容易、 你有你的幸福方程式、给幸福生活加个保护锁等。
《宅男拯救计划》 刘诗晨著,群众出版社,2011年1月
东莞图书馆索书号:I247.57/12600本书为长篇小说,讲述青年才俊木凌云在一次沉痛的失恋后,开始借网游消愁、苦练宅功的生活,终于登上宅男团团长的宝座,成了一名顶级御宅族。
《闺阁里的那点春风》 姜鹏著,故宫出版社,2011年12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D691.968/12本书讲述女子闺阁生活,以女子的青春年龄为顺序,描画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闺阁生活画卷。
《宅着就要折腾:简单创意生活修行手册》 辛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TS973.5/332本书介绍了从纸艺、布艺等传统材料到软陶、羊毛毡等流行材料的十多种手工艺品制作方法,让你花点儿小钱,甚至不用花钱也能拥有无限创意的好生活。
《宅女日记》 王晶著,安徽文艺出版,2013年8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I267.5/321作者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幽默地再现了80后女生毕业后10年来生活、感情、工作的经历,反映了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面貌和心理世界。
16 《知日.14·家宅》本 苏静主编,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 期 东莞图书馆索书号:K931.3-55/2/14 关 注 本书深入日本人的私密生活空间——“家”,带你走访日本居 住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感受来自日本的“家”的魅力。
《零通勤住宅:生活工作一体化的规划与设计》 (美)托马斯·多兰著,葛艳红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年3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TU241/352本书探讨了生活工作一体化的市场,为新建筑和改造建筑提供指导,并描述了各大都市如何将生活工作一体化融入城市规划中。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任祥编著,新星出版社,2015年4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K203-49/132/(#3)/1-4全书分春、夏、秋、冬四册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每册内容分“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展现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精粹。
《家的日常,家的自在》 (日)渡边有子著,杨林蔚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9月东莞图书馆大岭山分馆索书号:TS976.3/61作者将自己日常衣食住行的经验与诀窍以诗化文字进行分享,传达出“以认真的心和坚持的热爱,打造和享受清爽自在的家”的生活美学。
《财富第六波:在家微创业》 禹路、刘勇军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年11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F713.36/893 17 本书包括“我们所处的世界”,“互联网的力量”,“直销: 本 期 微创业的最佳选择”,“微创业的趋势”,“直销与微营销的碰撞 关 注 与融合”,“微创业常用的营销工具与操作技巧”六章。
《在家就能读MBA:掌握经营的艺术》 (美)乔希·考夫曼著
,王占波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 东莞图书馆索书号:F203.9/98/
(2)本书分享了经营理念、营销、销售、谈判、运营、系统设计、战略等许多核心课程,把那些有价值的商业课程浓缩成简单的、令人难忘的心智模型。
《远离学校的教育: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 王佳佳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G78/4005本书对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的理念、发展演变、教育教学、社会基础、合法化进程等开展了研究。
《我的相关生活》 何小竹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I267/9279本书记录了作者自己生活的四个方面:居家、看球、阅读、写作。
何小竹的语言自然而随性,善用口语化的文字、拉家常的口吻,与读者分享日常生活的点滴与琐碎。
《宅人约会指南:宅很好,一起宅更好!》 (美)埃里克·史密斯著,梁涵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9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C912.11-49/247 18 本书将带你了解隐藏在宅界经典的那些像素块、代码、方程式 本 和数据流背后的奥义,那个世界里有关情与爱、荣誉与诱惑、心碎 期 关 与失落的经验和教训。
注 《线上沟通这样才高效》 (美)尼可·史汀顿著,黄睿睿译,九州出版社,
2018年5月东莞图书馆企石分馆索书号:F713.3/71作者分享了各类线上沟通工具及使用方法,包括:社交软件的留言方式、电话会议、邮件写作技巧,视频演讲技巧、远程培训等等,还给读者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住宅读本》 (日)中村好文著,蕾克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12月东莞图书馆松山湖分馆索书号:TU241/4作者从“住宅设计师”和“居住者”的双重身份出发,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家宅图景。
《十宅论》 (日)隈研吾著,朱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TU241/413作者以敏锐的建筑嗅觉,洞悉日本消费者对于住宅的需求,并戏谑式地将战后日本的住宅分为十类,通过这十类住宅探索日本人的居住文化,批判日本住宅对于西方住宅的模仿与崇拜。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13个在家上学的真实故事》 查敏等著,晨光出版社,2019年5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G52/115本书收录了13个在家上学的真实故事,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真实记录,去感受在家上学者的苦辣酸甜,了解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19 易读读书金字塔:从高往低 问 易读问·本期嘉宾:止庵 著作集。
止庵,本名王进文,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
学者,作家,著有《画见》《惜别》《神拳考》《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等约三十部作品,并编订周作人、张爱玲的 《易读》:您印象深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止庵:印象深刻的第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我读的第一本书,现在印象还很深刻。
现在看起来没什么意思。
那时大概四五岁吧,我的启蒙读物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当时有两套,一套八册,一套十几册,第二套没出全。
我小时候知道的关于世界的一些基本的事情,地理呀天文呀,生物呀等等,都是从这儿来的。
《十万个为什么》,小小的一个小百科全书。
《易读》:在您的阅读生涯中,是否走过弯路?读过哪些烂书?止庵:走过的弯路非常多。
1966年我七岁到1978年我19岁,这中间我读的书基本都是走的弯路。
因为没有书,找到什么读什么,66年前出的中国小说,基本都读过,之后十年出的中国小说,都读过,这两部分都可以说是弯路,根本没有任何读的必要。
还有就是66年前出的苏联小说,也读了大部分,没有多大意义。
好多书当时找不着,找着的就如获至宝,也不管它有没有用。
比如我读过斯坦尼夫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现在也没用上,我也不当导演,也不当演员,这个完全是白读了。
后来我看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那个角色倒是 20 读过这书。
类似这样的都是弯路。
我读书弯路走得太厉害,读了好多易 没有必要读的书。
人在年青的时候,兴趣很广泛,记忆力很好,读了 读 好多书后来也忘不掉,但是一点没有意义。
都说书是精神上的粮食, 问 其实书不是真的粮食,真的粮食吃了都管饱,甭管粗的还是精的。
但 书好的才管饱,坏的一点用也没有。
《易读》:您怎样选定要您想读的书?您是怎样读一本书
的?谈谈您的阅读经验。
止庵: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你知道什么,一个是口味如何。
知道什么就得读得多,不仅读书,还读关于书的书,甚至读关于书的书的书。
文学得读文学史,哲学得读哲学史,历史也得读相关著作。
这样大概知道别人怎么说的,别人都说好的不一定好,别人都说坏的一般来说就不好。
另外也长一些见识,知道有些人的书不能碰的,读了一本就发现这人的书这辈子不能再看了。
读了好多坏书,有个好处,就是练就一副眼光,有了一点口味,就知道什么不能读了。
现在豆瓣上,个人看不懂的就说不好,符合我意的就好,我不赞同这个标准。
作者有作者的想法,他给你的就是这东西。
庄子有句话叫求马唐肆,唐就是空,肆就是市场,意思是到没有马的地方去找马。
读书不能这样,作者只能给你这个,比如鲁迅只写短篇,你不能要求他写长篇,契诃夫也只写短篇不写长篇,只写长篇的你不能要求他写短篇。
一样道理,他给你什么,在他的体系里边,价值标准里边,去判断他写得好不好。
读书多了就知道谁合你意,谁不合你意。
另外,一本书一看前面三五页,大概就知道作者怎么回事。
读到五十页了,就知道作者跟你合不合拍。
合拍不是说合你的意,是说能否跟你产生共鸣。
比方说到泰山,你不能去看海,你到海边儿不能去看泰山,读书跟旅游一样。
作者位置是固定的,读者得改变自己的位置。
我特别反对读者固定位置,合我意就算好,不合我意就算坏,这种读书方法不是高级的方法。
《易读》:阅读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过哪些影响? 21 止庵:职业原来跟阅读没什么关系。
我大学学的口腔系,后来做 易 读 医生,做记者,到外企工作,有十来年,然后回家了,这过程前半截 问 跟读书没什么关系,纯粹爱好,读书纯粹是生活调剂。
21世纪以后, 阅读跟我的生活有关系了,在出版社当副总编辑,在出版界工作,参 与一些图书评比、讲解,跟读书有关系了。
等于是年轻是读了好多 书,不知干嘛用,后来用上了。
《易读》:您说读书是为了遇见高人,您遇到了怎样的高人?
止庵:我的兴趣事在两块:一在先秦哲学,一在现代文学。
这两块都是通过自学而知晓的。
关于先秦哲学我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樗下读庄》,一本《老子演义》,现在在写关于《论语》的书。
这都算遇见高人的一种。
其实读的书比这三种多得多,比如,我就特别喜欢《韩非子》,只是没有精力去写什么了。
1919-1949现代文学,诗、剧本、小说,都看过。
看过之后,就从中挑出鲁迅、周作人、张爱玲三个人来,对这三个人都花了很大功夫。
关于周作人,我写过《周作人传》,也编了他的书;鲁迅呢,我也编过他的书:编年体的《鲁迅著译全集》;张爱玲也编过她的书,也可以考虑写一本小书。
高人就是从这儿来的,从低到高都知道了,对高人多下点功夫。
但是假如你根本不知道,一开始就捡到一个读一个,就分不出什么高低。
先见低的后见高的,经历是很惨痛的,虽然最后知道了谁高谁低。
但是这种方法,不是读书的高明方法,高明的是直接接触最高的,能够节省很多精力。
所以我主张的是从那个头儿往下读,从金字塔尖往底下读。
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从那尖上往下读没到四五排,就已经一辈子过去了。
如从低处读呢,永远就上不到高处了。
《易读》:您喜欢的阅读环境是什么样的?您对当前的社会阅读现状有什么看法? 止庵:阅读环境这词比较含混。
个人小环境,家里安静,没有吵闹,没有干扰,就行,一个角落里就能读。
我以前的阅读环境很差, 22 曾在公共汽车上读过很多书,最挤的时候我把书举天花板上读。
坐 易 船、坐飞机、坐火车,都读书。
环境要求安静都是奢侈,要能因陋就 读 简。
至于大阅读环境,我根本不相信,这跟我没关,别人读什么书, 问 读不读书,跟我有什么关系?读书是自己的事,不受别人影响。
《易读》:您欣赏的作家有哪些?
止庵:数不过来。
从风格上说,我喜欢靠两头的作家:要么干干净净,很质朴,要么特别繁复。
我不喜欢处于中间位置的作家,你说他不够吧,他也有,说他到哪他又不到。
每个国家不同时期都有喜欢的作家。
有些是我一贯喜欢的,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有些是原来喜欢后来不那么特别喜欢的,如蒲宁。
前后有一些口味的变化。
总的来说我不喜欢抒情的东西,不喜欢盛气凌人的东西,不喜欢太正面太光亮的东西。
《易读》:阅读是您每天的功课吗?您的阅读有量的要求吗?止庵:完全没有量的要求,我这人最怕限量,凡是限量的事都干不来,所以不能给报纸写专栏。
定期交什么东西就做不成。
读书不是靠量,靠质。
限量根本是错的,也没有必要。
有些读好多书的朋友,我一看他们写的相关文章,其实没有读进去,记住的都是序言或者后记里别人说过的话。
读书是要有所得的。
这跟吃饭其实很像,就是你吃肉,你得咽下,得消化了,得吸收了,读书也是这么一个事儿,完全不是靠量来取胜,不是往里搬运,是吸收的过程。
所以我的意见就是,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易读》:如果一定要做减法,只能选一种读物陪伴自己,您会选哪一种? 止庵:先秦呢?其实我不太接受只选一部,我要选两部,一部《庄子》,一部《论语》。
但是如果非选一部,还是《庄子》。
《庄子》是不太可能写出来的,超越时代,想象力丰富,词汇那么多,是后来人达不到的。
如果现代只选一位,就张爱玲吧,理由跟庄子一样,就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够企及的。
23 阅读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前沿 史》及其校订 王新才 《易读》阅读前沿要推俞国林先生校订的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河源兄希望我写个书评,一下子勾起我购读任公大作的记忆,因此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我在珞珈山畔读研,大约1986年春夏间吧,在枫园食堂门口,有人摆地摊,我看到任公的这本大作,就买了。
回宿舍一读,就像任公初读龚定盦一样,“如受电然”。
那文笔之流畅,视野之宏大,条理之清晰,见解之独到,尤其那笔端所饱含之深情,倍移我情。
河源说他记得也是从我书架上读的任公。
那年月,对同一本好书的热爱可以立即增进相互的友情。
至今三十多年过去,想起秋日红枫,彼此言笑,仿佛如昨。
我后来留校教书,写《梁启超读书生涯》,因将《饮冰室合集》翻阅一过。
通过《三十自述》可知,影响梁氏至深的是康有为。
当年他方中举人,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而康则是一个三十几岁的老秀才。
梁少举人一见康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梁启超著俞国林校订中华书局2020年1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B249.05/29 24 老秀才即如遭冷水浇背,当头一棒,故垒尽失,一时惊喜交集、 阅 怨艾无端、疑惧莫明。
康南海所授,乃人格养成之性命之学,乃 读 前 治国平天下之学。
沿 可能正是当年万木草堂的经历令任公一辈子都注重学术源 流的求解与传播。
中国学者一向比较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 流”(章学诚语),从《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司马 谈“论六家要旨”等,到刘向刘歆,进而成为目录评价的一个重 要指标。
任公在万木草堂,注重学术源流的学习,随后到北京, 随康有为办强学会,编《西学书目表》,开始注重利用学术源流 以影响大众。
他曾说:“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 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戊戌之前,康梁宣传西学,是希望作 为变法的重要借鉴。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落日本,有所反思。
他觉得变法的失败在于民众之不觉醒,因而主张“新民”,并于 1902年创办有《新民丛报》。
在该刊及此前的《清议报》上,他 对西方各国历史,各类学术人物及其学术思想,不厌其烦加以介 绍,所谓“更研哲理牗新知”,所谓西方思想之“杂货店”。
他 之所以要开窗,要办店,目的却不在这光、这货本身,而在于要 让这光照亮自身,让这货来营卫自己。
引进西学的目的,实际在 于振兴中学。
与前此张南皮“中体西用”论有所不同的是,梁启 超所要振兴的中学,不在中学本身,而更在这种学所塑造的人。
这样的新民,当具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国家意识,知道权利与 义务,有担当,有作为。
在民众多不知有世界的时候,梁启超积极引介西学。
他时 常担心的,不是西学之不兴,而是中学之将亡。
欧战的发生使人 们对科学万能说产生失望。
任公以为,新近流行的实用哲学,以 及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都是要把理想纳入实际里头,意图心物 之调和。
而在这一方面,中国先秦学术老孔墨三位,都在求理想 与实用之一致。
所以,1920年3月欧游归来,他精神一振,将所 谓暮气一扫而空,并放弃上层政治活动,组织共学社,成立讲学 25 社,整顿《改造》杂志,专心讲学著述,致力于培养人才,发掘 阅 读 中华文化,并从这年冬开始在清华学校讲授《国学小史》。
前 沿 梁启超希望借助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来研究中华文化, 分析发现其真相,并能善于借鉴其他文化,从而化合成一个新系 统,这个新文化系统才是值得向外推广的。
正是对如何塑造新民 重振华夏以立于世界之林的渴望,使梁任公对学术史的抱有极浓 的兴趣。
他的目标极其宏大,举凡中国之政治思想史、佛教史、 文化史都在他的考虑之中,《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则是1923年 他在清华及南开讲学时的讲义。
两处的讲义任公都亲为写定。
梁任公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
一。
清华大学国学院自2009 年恢复以来,计划对早期导师著作来一次系统校订。
《中国近 三百年学术史》即由俞国林先生负责。
而整理这本名著,也是俞 先生的多年心愿。
图书校订通常与古籍相关,民国文献似乎用不 着。
而实际上像梁任公这样的大家,其只言片语,也往往不胫而 走。
像这本讲义,多达十六讲,又在多地讲过,其流传分歧自是 在所难免,其校订之需求比之普通古籍更形必要。
俞国林先生的 这次校订,有三点值得一述。

一,确定底本,博采众本。
底本采用通行的中华书局1936 年《饮冰室合集》本,通校以国家图书馆藏稿本、清华学校讲义 本、史地学报刊载本、东方杂志刊载本、民志书店本、东方文库 续编本,并参校国家图书馆藏《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稿本、 南开大学暑期讲义本、辅仁大学铅排本、重庆中华书局重排重校 单行本,以及《学灯》《晨报》所刊载者。

二,恢复标点。
通行的中华书局本只有简单的句读,而任 公稿本却标点清晰,人名下有直线,书名下有波浪纹,重点句子 下甚至还标有圆点。
随举两例即可见标点之重要。
如第24页: 那群被“诱奸”过的下等“念书人”,不大用得着了。
这是探讨顺治亲政后政策有别于多尔衮而故意“遭蹋”读书 人时所言。
引号及因引号所突出的词,尤其是“诱奸”一词,
26 看便知作者无论是对施予者,还是受施者之不满与嘲讽。
阅 再如第37页: 读 凡当主权者喜欢干涉人民思想的时代,学者的聪明才力,只有全部 前 沿 用去注释古典。
这一句,下面都加圆点,这种着重号,非常突出地加强了作 者的用意。

三,出校简明而详实。
简明,是指校语简明。
而详实, 是指所记校出歧异之处较多。
这得力于版本的发掘。
即如书名, 梁氏手稿所书原不称“学术史”,而是称“学术概略”(第
1 页)。
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史”,体现了梁任公认识上的一个变化,他最初只是为了讲学, 所以提笔写下的是“概略”,而因涉猎广博,征引丰富,见解 独到,条理清晰,语言晓畅,实际上是当“史”在写,因而以 “史”名书也名副其实。
因底本为中华本,所以校记多记据稿本等补或改,或有不同 而未改,则记稿本作
X。
有一些地方出入较大,如第467-468页, 自“惜所成者”至“为诸家冠”,字近三行,而原作只“柯著彪 然大帙”六字。
通过校注可知,稿本用墨笔涂去六字,另旁书
行。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任公晚年之一绝大手笔。
其 目的正像他在书中所言:“我自己和我的朋友,继续我们从前的 奋斗,鼓吹政治革命。
同时‘无揀择的’输入外国学说,且力谋 中国过去善良思想之复活。
”对于“誓起民权移旧俗”,“著论 求为百世师”的梁启超,他的“新民”思想影响了众多的有识之 士,而其“学术史”,无疑是他发掘出来用来新民的内容。
这本 书无论是从学术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角度,都极具意义,值 得一读。
而俞国林先生的校订本,用功细致,是目前为止最好的 一个版本。
对于校订近现代名著,这校订本也可以说提供了一个 范例。
27 阅读
千万不要满足于你已知的东西 前 夏学杰 沿 托马斯•杰斐逊曾说过:为任何国家做的最大贡献,都莫过于能为其增添一种可供栽培的有用植物。
19世纪的美国,食物品种单
一。
没人会想到在新世纪来临前,一位植物学家会给美国人的餐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意大利的无籽葡萄、克罗地亚的甘蓝、巴伐利亚的啤酒花、伊拉克的海枣、中国的桃子、智利的鳄梨……这些都是“食物间谍”戴维•费尔柴尔德带回美国的“战利品”。
戴维•费尔柴尔德一生到过50多个国家,为美国引进了成千上万种植物。
他发现的不只是食物,也将埃及品种丰富的棉花引入美国,从而带动了新产业的发展;他从日本引进樱花树,粉嫩的花朵至今装点着华盛顿的街区。
《食物探险者:跑遍全球的植物学家如何改变美国人的饮食》以文学的笔调讲述了戴维•费尔柴尔德为美国引进植物的传奇故事。
作者丹尼尔•斯通系美国环境科学、植物学、农业领域资深作家。
费尔柴尔德少年时,著名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曾在他家做客,后者长期在爪哇岛一带考察研究热 《食物探险者:跑遍全球的植物学家如何改变美国人的饮食》(美)丹尼尔·斯通著张建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K837.126.15/15 28 带作物,并取得了辉煌成就,费尔柴尔德从此产生了研究生物并 阅 到爪哇岛考察的理想。
在横穿大西洋的海上航行中,费尔柴尔德 读 在轮船上偶遇喜爱到世界各地探险猎奇的富豪莱思罗普,并向其 前 沿 提及想前往爪哇岛的梦想。
莱思罗普感到他很有潜力,就慷慨资 助他实现了前往爪哇岛的梦想。
后来,莱思罗普又建议他顺应时 势为美国引进新的作物。
他与好友沃尔特•斯温格尔一起说服了 农业部部长,创立了种子暨植物引进办公室。
本书生动地描绘了费尔柴尔德经历的一个个惊险且颇富戏剧 性的传奇故事。
比如,费尔柴尔德从德国“引进”塞姆施啤酒花 的经过,就颇具有戏剧性。
为了获取相关信息,费尔柴尔德与波 莱皮村一个名叫赫尔•沃斯的旅店老板交上了朋友。
费尔柴尔德 通过给他照相取悦他。
塞姆施啤酒花是新品种,其培育者名叫温 策尔•塞姆施。
一天夜晚,在啤酒厅里,费尔柴尔德说,他将乐 于看到波莱皮村的骄子塞姆施出生的屋子。
塞姆施早已去世了, 造访者的这一兴趣使塞姆施的儿子受宠若惊,第二天,他在父亲 曾住过的屋子里接待了费尔柴尔德。
费尔柴尔德对小塞姆施说, 啤酒花新品种的发现缺乏正式记载,他担心,再过几代人,年轻 种植者会完全忘记塞姆施啤酒花起源的历史故事。
“我建议在塞 姆施的房子前面安置一块匾,并提出要为这一支出慷慨捐献。
” 于是,费尔柴尔德花了几十美元,就使这个小村庄的居民对美国 及其富有创意和慷慨大度的人民产生好感。
作者丹尼尔到日本追寻费尔柴尔德的踪迹时,为了体会费尔 柴尔德当年的行动,他偷了三支樱花树插条。
等樱花的女主人不 注意之时,他放慢脚步,迅速挥动胳臂,从樱花树上截取三根芽 枝,塞进口袋。
他模仿费尔柴尔德用潮湿苔藓的包裹方式,用纸 巾把三根插条包起来,然后用塑料袋封好,放进手提箱中带回华 盛顿。
40个小时之后,他就把插条带到了自己的厨房,这速度与 一百年前的运送速度比起来,简直快如闪电。
他将三根插条蘸了 蘸生根激素液中,然后把每一根都插进一个生马铃薯中。
可是, 两周后,也就是插条上的嫩芽处该生出根的时候,插条枯萎了, 很显然,丹尼尔弄来的插条未能成活。
丹尼尔感叹:在一个世纪 29 之前,现代生活的便捷条件都不存在,而费尔柴尔德却成功地移 阅 读 植了那么多植物。
前 费尔柴尔德的引进还不得不面对国内的各种阻力,比如担心 沿 植物瘟疫、还有可能携带的病虫害等问题。
一次,费尔柴尔德的 得意门徒迈耶从亚洲运回重达30吨的植物,当他运送的一箱箱东 西抵达旧金山后,就被扣留、消毒、烧成灰烬,迈耶得知后,无 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顿时双眼圆睁,呆若木鸡。
马特拉就是一位 对引进国外植物持有强烈反对意见的官员,一些昆虫学家在美国 发现了一种新的蚧虫,马特拉就恶毒地把这种害虫命名为“迈耶 盾蚧”。
丹尼尔在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能否再出现费尔柴尔德那样的人物?他自问自答道:放眼现实,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由于全球化带来了便捷,不可能再出现英 勇无畏、业绩卓著的食物探险者了。
农民现在可以在国际博览会 上相互交流作物、种子以及种植的相关经验。
人们可以参加有关 如何种植世上最优质水稻的在线研讨会,然后通过网络购买稻 种。
如今很难保护农业机密。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跨国食品公司, 其经营范围遍及全球,所以,一个普通人想发现一种能够振兴美 国某一产业的独特食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如用羽衣甘蓝和 藜麦做的食品那样,当代的食物能否受到大众青睐主要取决于营 销者,而不是探险者。
丹尼尔还向费尔柴尔德的孙女海琳•潘科斯特寻求答案:在 人们不再有疑问的情况下,费尔柴尔德是否还能发现新问题?她 紧紧抓住我的胳膊,正视着我说:“他常常说:‘千万不要满足 于你已知的东西,使你满足的只能是,你发现了新的东西。
’” 的确,人类还远没有达到什么都知晓的程度,我们未知的领 域还有很多很多,人类又怎能停止求知的脚步呢?左拉说:生活 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 多的知识。
30 赴一场与众多生灵的真诚之
阅读 约 前沿 邓晓东 《守山》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确是通过一个白马雪山藏族守林员的故事,来展开叙事的;它也不算科普作品,但当你读完这本书之后,会发现自己又了解了许多稀有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生态知识;它也不是游记,却可从中遍览茶马古道的历史陈迹,欣赏“曲宗贡”的珍禽异卉。
或者可以说,《守山》是自传、科普、游记的混合体吧。
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云南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和时代变迁,更展现和阐释了许多藏文化独特的符号,以及藏族人的生命观和信仰观。
恰恰是这些独特的民族气息和浓郁的地域文化,令人迷醉在这本文字构成的乌托邦式世界里。
《守山》的叙事结构,并不完全按时间线展开。
全书八个章节,也很难清晰的理出一个主线来。
如果说有,也只能勉强说是一个点,即本书作者之一的肖林。
1983年,初中毕业的肖林,背着行李,告别父母,走进白马雪山自然保护 《守山》肖林,王蕾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1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I253.9/119 31 所。
用他的话说是“青春是缺席的,我从幼年直接迈进成年”。
阅 读 巡山是保护区的重要工作。
肖林的第一次巡山,就惊心动 前 魄,险象环生。
先是在“哈吉尼”(意为:马鹿喝水的地方)山 沿 脊,抓到三个盗猎者。
接下来在珠巴洛河谷,又抓到八个。
肖林 和老站长走了一天半,最终将十九个盗猎分子押回保护区森林派 出所。
林业公安做了简单笔录,开了很少罚款,要求他们清理下 的钢丝套,放人。
当发现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抓回来的盗猎分子, 被轻易放了。
肖林无奈感慨:“是的,竟然就这么放了”。
执法 的不规范,以及当时开展保护区工作的艰难,可见一斑。
1986年,白马雪山遭遇了建区以来第一场大火。
肖林临危受 命,担起火灾扑救中所有的后勤和财务工作。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肖林,一个人带着5万元现金在路边拦车,赶往火灾现场。
正是 这场灾难,让肖林产生了宿命感:“面对灾难,每个个体大概都 会缩成一个卑微的存在。
”在冠状病毒肆虐的当下,读到这句, 更是心有戚戚。
藏传佛教有句名言:“每一种相遇,每一个缘分,无论善 恶,无论悲喜,都是来度化你的”。
在肖林的意识里,滇金丝猴 就是这样的存在。
1871年法国传教士谭卫道首次报道了滇金丝猴,并捕获两只 送回法国。
之后近百年时间里,滇金丝猴从人类视线中消失了。
直到1979年中科院组织横断山综合科考时,才见到滇金丝猴。
1987年肖林的同事钟泰,在白马雪山保护区南部,近距离看到了 滇金丝猴,是保护区见过滇金丝猴的第一人。
肖林的命运也因滇 金丝猴的再次发现而被改写。
从1992年5月2日开始,肖林和钟泰陪同美国加州大学学生柯 瑞戈进山,对滇金丝猴做为期三年的户外调查,从此开始了“我 们的生活,只有山!除了山,还是山”的枯燥而常常让人绝望的 野外生活,直到滇金丝猴的出现。
在考察滇金丝猴的过程中,我们会“见到”傈僳族的村寨, 生产盐的盐井,和西藏自治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天主教堂——盐井 的“拉康”(意为神的房子)。
会“路过”被《中国国家地理》 32 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森林”的白马雪山杜鹃林;“五星级”的户 阅 外营地——一个看来普通的岩洞。
之所以谓之“五星级”,是因 读 为洞里铺满了厚厚一层鬣羚的粪蛋,躺上去既可以吸潮,减轻长 前 沿 期露宿在外带来的风湿关节痛,又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
滇金丝猴的社会结构中,没有猴王。
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附 生在云杉、冷杉上的松萝。
滇金丝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以至 于肖林感叹:“一种野生动物的原始本能中,吃占了多大的分量 啊!”至于美国人老柯把老印刷画《向雷锋同志学习》带到海拔 4300米的地方,挂在自己的床头,很有行为艺术范儿,在肖林看来。
当然,跟滇金丝猴联系在一起的,最重要名字之
一,该是奚 志农。
奚的到来,不仅完成了人类对滇金丝猴的首次视频记录, 而且帮肖林打开了摄影之门。
奚志农等人成功阻止当地政府开采 施坝林区,为滇金丝猴保留了宝贵的栖息地,这算得上是中国当 代环境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随着媒体的跟进,滇金丝猴的名 气越来越大,为保护区吸引了一些NGO的关注,并达成一系列合 作,主要有“自然之友”组织的“大学生绿色营”项目和世界自 然基金会的社区项目。
滇金丝猴野生公园的建立,在“曲宗贡”通过人工促进白马 鸡种群的恢复,11月大巡护省……文中的每一段时间,每一个事 件,都是沉甸甸的座座丰碑,必将是白马雪山保护区发展史的珍 贵史料。
《守山》这本书,文字生动而不浮夸,情节鲜活而不乏慈 悲。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守山》则是有关自然的一本极佳的 教科书。
“藏宝的地方不在山上,也不在水中,而一直存在于我们人 类的心里。
一颗安宁喜乐的心,便能产出最珍贵的财宝”,“环 境保护首先要做的也是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护人的心灵”等藏人 的生命观,反映的也是人类最朴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功利 世界里的人们,会有触动吧。
33 阅读
史鉴:百年前那场致命的 前沿 灾难 林颐 《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是英国记者、历史学家凯瑟琳•阿诺德撰写的一部纪事作品。
在当下,读这本书,仿佛就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
1918年1月至1919年底,从欧洲到非洲,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印度到挪威,疾病所到之处,1/3人口被感染,其中10%至20%的感染者死亡。
疫症暴发的头25周,就有2500万人死亡,后来官方统计的疾病死亡人数约1亿,那些缺乏准确记录和死亡证明或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以及军队的死亡人数,尚未计算在内。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灾难之
一。
本书扉页题词:“谨以此书纪念我的祖父母奥布里•格拉德温和拉拉吉•巴格利•格拉德温,以及数百万同他们一样湮灭在1918-1919年大流感中的人。
”作者的家族也经历伤痛,她选择关注那些通过家族记忆、文书档案和回忆录保存下来的私人故事,也讲述名人们的生活。
由于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她选取的对象主要是欧洲人和美国人,其他国 《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英)凯瑟琳·阿诺德著田奥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3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R373.1/4 34 家的灾难情景因为缺乏明确记载而无法成文。
阅 一个英国二等兵在1917年冬天病逝,死因被定为“化脓性支 读 前 气管炎”,他生前所在的埃塔普尔军事基地的大量士兵接着纷纷死 沿 亡;1918年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迈纳尔医生深夜前往堪萨斯州哈 斯克尔县出诊,他被眼前的病情所惊吓。
当地居民在短短几周内不 断被迫面对亲人的陆续去世。
病毒不分阶层,一视同仁。
西班牙国 王阿方索十三世、德国皇帝威廉、英国首相乔治•劳合、时任海军 部副部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等名流都先后中招。
病愈者还有小说 家约翰•斯坦贝克、玛丽•麦卡锡,电影明星莉莲•吉许、格劳乔•马 克斯和沃尔特•迪士尼等人,大流感的经历给他们的文学艺术创作 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和生死体验。
大多数医护人员起初相信他们不过是在处理与普通流感或季 节性流感严重程度相差无几的流行病暴发。
英国和美国的审查制度 开始时仅让讨论推测停留在诸如《柳叶刀》或《英国医学杂志》等 专业期刊上。
由于战争还未结束,为避免影响士气,在《领土防 务法案》管制下,报纸被禁止传播可能引起恐惧和丧气情绪的报 道。
娱乐场所照常歌舞升平,殡葬馆在连轴加班。
美国海军“利维 坦号”运输10万名士兵穿越大西洋,没有人意识到,这艘船将成为 “幽灵船”,这是一次绝命航行。
直到资深病理学家威廉•韦尔奇 在1918年秋天考察马萨诸塞州德文斯营之后,向军方提交情势严峻 的报告,加之当时疾病波及的人群已经向上流社会渗透,情况方才 得到了改善。
1918年大流感经历了三次传染浪潮,夺走了亿万人的 生命。
加缪说:“能够战胜瘟疫的,只有人类的正直。
”流行疾病 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对付它的办法,首先就是坦诚,学会理解疾病。
据环境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研究,从根本上说,病菌的演化 和其他物种没有什么两样。
瘟疫的扩散,依赖人群的聚集程度。
城 市给微生物提供了农村没有的生存环境。
人们密切接触,互相传递 废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下水道和通风管道;阻断 的河流和池塘成为蚊虫的孳生地……毁灭性最强的流行病几乎总是 35 在人口数量庞大的大都市里才能达到可怕的规模,微生物成功地利 阅 读 用了城市化的生态环境,制造大规模的暴发。
前 沿 比尔•盖茨有个疾病建模团队,曾采用1918年大流感的真实数 据,在现代社会中模拟了该病毒传播的过程。
结论是,由于今天社 会的交通发达程度是1918年的50倍,在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疫情 很快会失去控制,可能短短300天,全球将被病毒打垮。
盖茨警告 我们,“这是目前为止能够在一年内杀死1亿人的唯一可能。
”瘟 疫的传播速度和难以对付的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
城市和乡村的 公共防疫体系和紧急救治系统保持良好运转,疫情通报透明准确, 避免官僚不作为,发挥民间自救,医疗防护到位及时掐灭苗头,是 最正确的方法。
人类与疫病的斗争由来已久,为什么1918年大流感格外厉 害?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在当时是人们没有认识的新病毒。
很多 科学家费尽心思想弄清病因,从1997年至2005年初,美军病理研究 所分子生物学组组长杰弗里•陶本博格医生率领团队解剖当年病人 的遗体后,才终于完成了病毒基因组的完整测序。
科学研究发现, 这种病毒其实是某种禽流感病毒,通过某种变异传播到了人类身 上,引发了一种叫作“细胞因子风暴”的自发性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结论提供了两大教训。

一,正如陶本博格所言: “不是病毒要你的命,而是你自己身体的免疫系统要杀死你。
”微 生物群系已经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千年,它是人类的自卫部队,保 障我们的健康。
抗生素、消毒剂、杀菌剂等药物在现代社会的滥 用,导致耐药病原体增多,微生物群系多样性的丧失,意味着人体 在面对新的病原体时,往往无法有效组织生理机制防御。

二,在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微生物中,有很多是由动物传染给我们的,比如 1918年大流感、埃博拉、艾滋病、SARS等。
某些潜在的致命性突变 细菌也许此时此刻正生活在某种动物体内,躲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但是,无须谈病色变。
保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证生态平衡,可 以避免人类自身命运的终结。
36 乡土文化的“拾穗者”
阅读 前 徐朝光 沿 聚落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名城”之“名”大多来源于名人,流传千古的名人无外乎王侯将相、文人骚客,因此,名城承载的是庙堂文化和士大夫文化。
而乡土建筑是乡土文化的载体,农民、小手工业者、乡村知识分子和小商人穿行于期间。
书写历史文化名城的书籍汗牛充栋,对乡土建筑的记录少之又少。
“乡土文化是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的共同基础”,乡土文化的演变牵引着上层文化的成长、兴盛、消亡和更替,《碛口古镇》正是这一文化关系的写照。
《碛口古镇》是“乡土•建筑”系列丛书的一本,这套从书是一群师生“抢救性”研究乡土建筑的成果。
所谓“抢救性”是指研究对象并非“已经名满天下的聚落”,而是“一些默默无闻但很有价值的聚落”,如系列丛书中的阳城郭峪村、广州炭步镇、闽西培田村。
碛口地处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临县,这里土地贫瘠,连饮水都困难。
“碛”字释义为“沙漠和不生草木的地方”,可见地理环境之恶劣。
若非时势造化,碛口恐怕很难成就“物阜民熙”的小 《碛口古镇》李秋香,陈志华,罗德胤著北京出版社2020年2月东莞图书馆索书号:TU-092.925.5/1 37 都会。
“时”是指清代初期河套地区的大开发,“势”指的是两 阅 读 河一山(黄河、湫水和吕梁山)的地势。
上游的产品要进入下游 前 的市场,水运成为最快捷廉价的交通方式,碛口恰恰处在水运转 沿 陆运的黄金位置。
转运主要是走水路把河套地区的粮、油、盐、 碱、皮毛、草药运到碛口,然后走旱路转运到太原和晋中,其中 一小部分再运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
从清乾隆年间到上世纪 三十年代,碛口一直是著名的商埠重镇,当时北方很多地方市 面上的烟丝、碱、油、粉条都被冠以碛口的名头,被叫作“碛口 烟”、“碛口碱”、“碛口油”、“碛口粉条”。
200多年间, 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镇上“从早到晚,三千 来个坐商、客商,忙忙碌碌,订货、批货、零售、讨账。
迎客 的、问安的、隔着人头打招呼,嘈嘈杂杂又红红火火,生气蓬 勃”,故有谚语“驮不完的碛口”“满地是银子”。
碛口是个商埠,商人是碛口社会的主体。
书中记述了很多精 明而诚信的经营者,最详细者当属西湾村陈三锡,传说他一生在 碛口开设了三十家商号,他的后代在碛口拥有一百多家商号,占 了半个街面。
在乡土社会,商人虽然有钱,但终究还是小农,多 数都如陈三锡,把钱带回老家盖房子去了。
所以,碛口附近的偏 僻农村都建起了精致的房子,砖雕、木雕、厦檐、影壁、门楼、 牌楼……一样都不少。
李家山、西湾村、高家坪、寨子山、孙家 沟等村不但建起了居住的深宅大院,还有公共使用的祠堂和庙 宇。
全书从始至终穿插着精美的照片和测绘图,居住建筑、礼制 建筑、崇祀建筑、商业建筑、公益建筑、文化建筑,“紧凑有序 地与环境结合在一起”,满足着乡民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民俗传说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个传说背后都有 要隐藏的真相,或者是被人利用来达到某种目的。
作者在高家坪 村一章写到庙宇的故事,最初,山神和土地统一在一座庙里受香 火,后来“山神、土地不团结闹起纠纷”,“不再显灵”还“经 常托梦给村人要求分开”,后来村民将山神迁到山上,土地老爷 留在原来庙里,后来庙又开始显灵了。
小塌则村老君庙选址的传 38 说更加离奇,相传庙址最初是在村南面山坡上,而且在那里已 阅 经打了桩,可是第二天早上打好的桩居然不见了,自己跑到了现 读 在的庙址。
于是,村民认定这是太上老君显灵,“不可违抗”, 前 沿 就把老君庙建在此处。
而老君庙的选址正是小塌则村坡度最缓而 面积最大的一个地方,“只有选在这里,才有可能容纳最多的香 客”。
孙家沟有一座“锁龟桥”,村里人传说这座桥架在一块形 似乌龟的大石头上,老辈子传说亲眼见过大乌龟上岸来晒太阳。
碛口周边的村子到处散落着这样的传说,遗憾的是,本书限于研 究主题并没有对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
传说表面上看是神怪,背 后的归根结底都是人。
全书主体分为“碛口古镇”、“周边辐射村落”、“采访访 问纪要”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章节。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 “采访访问纪要”,这部分收录了10篇重要人物访谈记录。
访谈 对象有商店掌柜后人,有年过古稀的骆驼主人,有“爬河滩”的 码头工,还有当地著名的老艄公,涵盖碛口社会各个阶层。
我的 兴趣在于鲜活的故事本身,更在于故事之外的轶事。
我从来没想 过社会科学的访谈法竟然能够应用到建筑学研究中,而且成为正 文三个主体之一被收录进来。
更难得的是,这些访谈大多来源于 当地的两位“不务正业者”,一位是临县的工会主席王洪廷,另 一位是县党校老师薛荣茂。
正是这两位先生的“不务正业”,让 文化研究这块麦田里的几颗金黄的麦穗回到人类知识的粮仓。
他 们是真正的“拾穗者”。
1997年11月,应吕梁地区旅游总公司的邀请,陈志华、李秋 香等几位乡土建筑者,开始了碛口研究。
由于许多村子和建筑已 经被破坏,再加上经费紧缺,甚至“有意的阻挠”,研究竟然断 断续续持续了十年。
拾穗不易! 古老的中国还有很多文化的麦穗,被遗忘在现代文明的田间 地头,金黄渐渐褪去,等待着被发现。
有的会被捡起,有的终究 要化作秋泥。
39 阅读
新书扫描 前 沿 陈伟华 一部随身携带的茶事美学经典 “日日是好日”、“一期一会”、“好事不如无”、“平常心是道”……是茶室中挂轴常见的禅语。
美国文化大家、以研究中日传统文化闻名英语世界的学者威廉•斯科特•威尔逊广泛搜集100余条“一行物”,对其内涵进行通俗导读,解释了禅是茶道的根本与核心、禅对艺术与茶之哲学的影响,也回溯了茶诞生的历史。
对于这本谈禅意和饮茶的有趣之书——《禅与饮茶的艺术:安然度日的哲学》,我们不妨配上一壶好茶,边品边读。
约你在云端 《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是一部颇有新意的传播社会学作品,聚焦于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语境下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生态。
南希•拜厄姆反复将线上交往与线下交往进行一体化的联系和分析,既探究互联网社交媒体给人际交往带来的新变化与新特点,又强调这种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交往跟传统交往方式的内在联系与顺承关系。
尽管作者的分析,是以美国的互联网社交为主要经验材料,但在网络一体化的语境下,其论述内容,对于互联网日益普及化的中国,也颇具参考和启示意义。
我们做好迎接下一场大流感的准备了吗? 从1918年那场大流感至今,人类与之抗争依然处于劣势。
尽管现代医学手段之高明,治愈流感仍是难题。
甚至大多数专家认为,下一次疫情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
杰瑞米•布朗医生所撰写的《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带我们走进人类与流感病毒“兵戎相见”的竞技现场,并聆听了一场关于应对流感的“赛后报告”——在回顾流感历史、解析病理的基础上,聚焦这个时段的科研成果与 40 应对措施。
人类的免疫力不仅来自免疫细胞,还包括经验和教训。
阅 迎接下一场流感,我们准备好了。
读 前 沿 哲学教授跨界考察滇南植物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刘华杰,先后6次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各个 乡镇,经历两个多月的调研和野外拍摄,查阅大量资料,撰写了 《勐海植物记》这本书。
全书采用科学的分类系统,收录苔藓植 物、石松植物、链束植物(蕨类)、种子植物共120余科400余种。
图片精美,叙述流畅,介绍了勐海珍稀物种、重点保护物种乃至入 侵物种,尤其关注本土野生物种,记录了一些平时人们不容易见到 的勐海本土植物。
书中也清楚叙述作者见到某种植物的时间和地 点,读者有机会的话可以背上行囊亲自走一遍。
以小说的方法重塑那十年的中国 对于1998-2008之间的中国,可以说是城乡人口大流动的十
年。
流动人口塑造了那十年的中国,而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全球化、市场化,这个力量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
作家路内的《雾行者》从寒冷北方到炎热南方,从江浙沪交界处开发区到西南部废弃兵工厂,横穿318国道,直抵喜马拉雅山脉,各色人物登场讲述奇迹式的故事,以小说的方法重塑那十年的时空。
这其中有关于梦想与现实、文学和世俗、追寻及失去的讲述......这些故事或并行或叠加,以世纪交替的时空背景,显现出彼时中国社会的某个侧面。
一座灯塔是一部历史 灯塔的故事鲜有人谈及,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灯塔,就像尘封起来的历史,等着人们揭开面纱,露出真容。
一本出自英国历史学者
R.G.格兰特之手的《灯塔之书》可谓是灯塔界的百科全书,史料充足、图文并茂。
从埃迪斯通灯塔的故事说起,介绍了灯塔的诞生、艰险的造塔历程、塔灯与透镜的演化以及守塔人的故事,揭示了灯塔从航海者的领航法宝走向退居二线的建筑物的历史变迁。
一部集历史与科普于一身的读物,你不容错过。
41 阅从“一身诗意”、“人间四月天”再出发 读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在“才 前 女”、“名媛”、“情种”等标签化下,她真实的面貌是如何? 沿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从被误读的林徽因再出发,“拨 开云雾”,从日记、信件、家书、回忆文字等旧史料中打捞出历史 的真相,展示一个从传统家庭生长、带有“新女性”的行事风格, 一面备受宠爱、一面又备受争议的林徽因,她的个体成长和生命体 验,并以此为主线,生动刻画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归途。
这是 陈新华写这本书最大的动机。
巴黎“双城记” “巴黎不是他的故乡,却对巴黎一见如故。
”这是一本于坚
的私人日记《巴黎记》,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18年,记录了他多次到巴黎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63段巴黎絮语,163张实地街景,带领读者漫步“双城”巴黎。
一个是诗人眼里真实的巴黎,十九世纪、二十一世纪的巴黎;一个是诗人眼里虚构的巴黎,存在于他心中的精神故乡里的巴黎。
这是一个男人对远去时光的回望,记录着他的青春记忆和人生履历。
被发明的传统 “那些表面看起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时间常常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里一直阐述这个观点。
书中通过六个案例研究,包括威尔士的民族服装、苏格兰的典籍再造、英国皇家仪式变迁、英国统治下印度庆典礼仪的变化、非洲民族对英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模仿以及1870-1914年英法德三国民族节日和大众文化方面的变化,揭示了传统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不变的陈迹,而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那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表面看来或声称久远的传统,其实只有很短暂的历史。
我们一直处于而且不得不处于发明传统的状态中,只不过在现代,这种发明加速了。
42 一个人的博物馆阅 二十余年来,陈丹燕一直在行走。
穿行在欧洲的大小国度, 读 踏访花木掩映的老城旧巷,日渐积累的笔记和沉淀的感想,促成了 前 沿 《往事住的房间:陈丹燕的博物馆旅行》这部文化随笔集的出版。
这是“陈丹燕•旅行汇”系列的第12本,用二十年积累写的博物馆 游记,从但丁到弗洛伊德,从郁特里洛到克利姆特,从奥赛到卢浮 宫,从奥斯维辛到东宫,她从这些被人类收藏起来的最值得纪念的 东西前走过,看这个世界的往事怎样住进一间间房间里。
她的一双 眼睛很尖也很特别,总是盯上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并且有她的新 发现。
那些她喜欢的,打动了她、多年之后仍留在记忆中的事物, 也许别人觉得平常,可经由她的描述,就独有一种韵味和情调。
何以为家 作为陪审团一员的沙里子是一名全职妈妈,在庭审过程中遇
见与自己有着相类似处境的被告(案中弑女的母亲),由于“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结构造成的“丧偶式育儿”。
当她提出个人见解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观点很难被陪审团里的中年女性以及男性所理解。
男性习惯了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年长的女性更是和男警察一样习惯了“丈夫就是连尿布都不会换的存在”。
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把新手妈妈的困境写得生动具体,充满人文关怀。
全书基于案情的审理,层层抽丝剥茧窥探日本司法机构的运作以及女性面临的问题,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特别是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女性的生存状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路 我们身后的历史、面对的前程,本就是无尽的长路。
长路上留着一代代人的足迹与印痕。
我们有过迟疑有过惶惑,有过崎岖有过周折,但也有携手尝试与努力,有相互理解与抚慰,有漫漫路途中的执着与坚持。
《长路:邓小南学术文化随笔》承载着邓小南若干往事的片段,其中有着述序引、访谈记录、会议致辞,也有对逝去的亲人、师友的怀念。
内容虽分散杂陈,但都是多年间她一路走 43 来的印迹;文字清晰,细节丰富,对于史学研究也很有启发。
阅读 前沿在灰阑中迸发力量 “灰阑”一词出自元杂剧《灰阑记》,即古时法官、判官用石灰在地上所划的圆圈,包拯巧妙使用“灰阑计”让犯人沉冤得雪。
在这个“无往而不灰阑”的世界里,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从两方面展示“文本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互动”:一是“小说”是如何被卷入社会之中,担负建构社会的重任;二是社会又如何深刻改变了我们想象、虚构和叙述历史与现实的方式,在这一讲述过程中,“小说”形式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书为增订本,收录了2001年版全部正文章节。
附录增加上万余字,其中既有对本书的深度解读,又有不少在之前的版本中从未出现过的新讨论。
清代的赋税与财政 田赋是清朝的“维正之供”,关系国计民生甚巨,也是民众最主要的赋税负担。
田赋联系着皇帝、官僚、绅衿与小民,以其为切入点,可以观察到国家、社会的运转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那么,清代的税收与财政制度是怎样制定的,运作过程中又是怎样变通,财税问题对清朝的衰败乃至覆亡有怎样的关联?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健副教授撰写的《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一书,细致讨论了这些问题。
本书是在作者论文基础上大幅修订而成,依据大量的清代档案、政书、文集与方志,探讨了清代的陋规与摊捐、漕运问题、地丁银制度、同治年间的第二次耗羡归公、江苏减赋、光宣之际的平余提解与钱漕加捐等制度与史事。
给你一个真实的王阳明 作为国内阳明学研究的大家,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束景南经历五十余年,在浩瀚史料的字字爬梳考证中,还原一个真正的王阳明。
他的逾百万字的《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将王阳明还“圣”为“人”、将阳明心学还“玄学”为“实学”。
本书对王阳明的生平行事与思想上都有许多独到的新发现、新开拓,特别是 44 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上提出了十大新发现,颠覆了五百年来人们对 阅 王阳明的传统认识与看法。
该著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而 读 是国内首部详密、完备、真实可信的王阳明思想大传。
前 沿 把牢底看穿 我们一直认为监狱的存在理所当然,然而在历史上,监狱一
次又一次变成公众关注的焦点。
监禁何时成为惩罚罪犯的主要方式?监狱制度曾激起怎样的强烈反抗?哪些有关痛苦的新认识能解释这种刑罚方法上的大转型?《痛苦的尺度:工业革命中的监狱1750-1850》作者叶礼庭重回工业革命时期的英格兰,探索“针对心灵”的监狱管教如何逐步取代“针对身体”的公开刑罚,解释监狱内部权力运作现代化规范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被誉为可与《规训与惩罚》对照阅读的刑罚研究力作,对监狱的诞生做出了精彩的阐述,对刑罚变迁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又做出了引人入胜又具有争议的新解读。
20世纪三本至关重要探索了监狱制度的书之
一,肯定让你爱不释手。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 广布于西西伯利亚等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青铜器与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存在密切联系。
2013年,林梅村带领的科研团队对欧亚草原以及中国境内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遗存作了全面调查。
塞伊玛—图尔宾诺倒钩铜矛及其仿制品在中国的发现,证明中国冶金术很可能来自欧亚草原文化。
但中国青铜文化并非简单地接受西方冶金术,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一书汇集了林梅村团队等赴俄罗斯各大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以及中国北方和西北各大博物馆、研究所的考察成果。
史料丰富,图片较多,很多资料都是首次揭示,也展示了很多馆藏的重要珍品。
45 书香大岭山图书馆打造“岭” 社会 字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实践 黎少玲 东莞市大岭山图书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并依托馆藏和空间优势,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岭”字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培育阅读风尚,营造阅读氛围。
“岭”字品牌活动内容 一是“岭图耕耘乐”亲子体验活动。
依托微农业园特色区域,策划亲子生态农业活动,并结合“微农寻宝”“农作物小知识”和“亲子种植”等活动,让大小读者通过对50余种植物的“看”、“闻”、“摸”和趣味寻宝游戏,认识园内植物,体验“识土”、“松土”、“施肥”、“浇水”等整套种植流程。
活动透过一盆青菜,一颗果实,紧密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把阅读带进读者的日常生活。
二是“岭读童心”亲子故事会。
本项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是破冰问答。
以趣味问答的方式,引发孩子的思考,拉近他们的距离;其次是“故事姐姐”绘声绘色讲绘本故事,并针对故事内容进行延伸开展小游戏、朗诵、歌唱等;最后是在心灵手巧“故事姐姐”的指导下,父母带领孩子共同完成与故事相关联的手工品。
三是“岭绘先锋”绘画故事会。
大岭山艺术氛围浓厚,有许多孩子喜欢画画。
图书馆以此为契机,策划了以绘画为主的幼儿活动,活动围绕“思考”、“观赏”和“动手”这三个方向开展。
通过“趣味问答”、“看图识物”、“听声辨物”等激发孩子们的思考,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卡通赏析”,抓住孩子的眼球和思绪,然后由“美术姐姐”带领大家绘出心中的美好画面。
四是“岭探索”少儿体验活动。
为让家长和孩子了解新馆的藏 46 书、设备等资源和服务,大岭山图书馆推出了由“岭图探秘团”、 书 “岭图寻宝”组成的少儿体验活动。
参加对象分少儿组(7-12岁) 香 和幼儿组(4-6岁),每组限30人。
参与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 社 会 遍图书馆的每个角落,了解各区域的设备配置和服务项目,了解了 “岭图秘籍”,充当了一回小小馆员。
五是“岭图影院”亲子观影活动。
“多功能报告厅”是大岭山 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此为阵地,举办“岭图影 院”亲子观影活动。
开馆之际就策划了红色主题电影展播周,并在 每周六下午固定播放一场电影,同时推荐与电影相关的书籍,深受 读者欢迎。
此外,“岭”字品牌活动还包括:“岭你共读”快闪活动—— 在“4.23”粤港澳“共读半小时”活动期间,组织了具有仪式感的 小剧场、共读表演活动;“岭头故事人”——招募讲故事志愿者, 充实绘本故事团队;“岭图玩具小达人”活动——每次组织10组亲 子家庭参加,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让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
“岭”字品牌活动特点 一是亲子共享。
在活动设计上,强调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如亲
子故事会的回答问题环节,孩子可以和家长商量,家长也可以替孩子作补充;活动结束后,老师会推荐绘本,鼓励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阅读。
这种举措,强化了家长的参与感。
二是知识性强。
所有的“岭”品牌活动,十分注重读者知识的获取。
如“岭图耕耘乐”亲子体验活动,以科普生态农业知识为主,介绍植物的生命特点,介绍生态农业,介绍芳香蔬菜等;“岭绘先锋”活动,贯穿透视、色彩、构图等绘画基本知识,增长孩子们的绘画知识。
三是寓教于乐。
如“岭绘先锋”和“岭读童心”故事会的最后环节,老师作活动总结回顾,会将感恩、爱国、节俭、环保、讲卫生等寓意自然穿插进去,巧妙地加以引导,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四是活动密集。
“岭”字活动场次密集,频率很高。
“岭图耕 47 耘乐”每周4场,周
六、日早晚各一场;“岭图探秘团”每周2场; 书 香 “岭图玩具小达人”,每周
六、日共安排12场。
活动气氛热烈,给 社 更多的小读者和家长提供了体验机会,也给更多家庭创造了和孩子 会 们互动的条件。
五是多方合作。
注重与工会、妇联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多方合 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比如与大岭山镇妇联
、大岭山镇工人文 化宫合作举办“家庭饺子争霸赛”,联合妇联举办“岭绘先锋”绘 本知识讲座和线上抗疫绘画征集比赛,与培训机构共同组织“岭图 童心”故事会和新春演出活动等。
“岭”字品牌活动效果 丰富多样的“岭”字活动,效果良好,受到读者欢迎。

一是充盈了孩子们的阅读生活。
“岭”字活动参与者绝大部分是小读者,活动又在图书馆举行,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他们有的流连于绘本,有的痴迷于阅读机,有的醉心于体验区,阅读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
二是壮大了阅读队伍。
孩子们通过参加“岭图探秘团”活动,了解了图书馆的绘本,知道了图书馆好玩的阅读设备,自然成为了图书馆的小读者。
家长也通过陪孩子参加“岭图耕耘乐”、“岭图玩具小达人”等活动,了解到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条件,他们也自然转化为图书馆的读者,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十分明显。
特别是很多家长是跟孩子一起来的,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三是营造了阅读氛围。
密集的活动,热闹的场景,形成了大岭山图书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9年,大岭山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活动比2018年的增长了4.3倍,参与活动的人次达到7.5万人次,是2018年的5.3倍。
“岭”字品牌活动为大岭山阅读氛围的营造,起到了“领”读作用。
48 展古韵书香弘传统文化书香 ——记吉林省典籍博物馆 社 会 黄东霞 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 诗词歌赋,戏曲小说,历史故事……说起古代,说起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也就是这些了。
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蕴含着太多思想与智慧,时光流转,中华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着真实的模样,迸发着蓬勃的力量。
中国古代先贤凭借一纸、一笔、一墨、一板使之经历千百年的沧桑依旧可以呈现在你我面前,沉甸甸的传递着文明、传承着文脉、积淀着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让现在的我们为前人的学识和智慧感叹,为珍本佳椠的劫后余生感慨,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自豪。
静待花开的文化宝库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古代先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吉林省地处东北,典籍藏量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
据统计,吉林省藏古籍线装书约12万种155万余册(件),其中古籍善本1.5万余种,近17万余册(件),藏品时间跨度1200多年,典籍类型包括敦煌遗书、善本古籍、名家手稿、金石拓片、舆图等,基本涵盖了传世中华古籍的重要品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
全省共有427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但由于古籍本身的特殊性,其必须存放在恒温恒湿的书库中,每一次的提阅都会改变古籍的保存环境,进而影响古籍的寿命,因此各图书馆藏的古籍很难像其他普通书籍一样面向大众全面开放,同时又由于古籍晦涩难懂,鲜有人问津,使得这些泛黄的古籍终日沉睡在图书馆的书架上静待属于它们的“春暖花开”。
49 书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联袂演出 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 社 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会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到“传 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
”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这些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 托,也是我们新一代图书馆人保护经典、传承经典、弘扬经典的新 思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让珍贵典籍走进大 众,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生命力,吉林省图书馆积极发挥新时代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重要使命,集思广益,组织筹建吉林省典籍博物馆,以满足社会民 众体验典籍文化的需求,同时为束之高阁的典籍走出神圣殿堂发挥 其价值提供了舞台。
吉林省典籍博物馆是国内首家省级典籍博物馆,是继国家典籍 博物馆后第二家依托于图书馆馆藏建立的典籍博物馆,是集典籍收 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的 综合性博物馆,是吉林省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 研究、交流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将在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它将依托于吉林省丰富典籍资源,以展示典籍、弘扬中华文化 为宗旨,发挥典籍收藏中心、保护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功能,全 面展示吉林省古籍收藏的菁华,拓展省级图书馆社会教育新职能, 为民众上演一场精美绝伦的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联袂演出。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碰撞 吉林省典籍博物馆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墨雅余香
纸润流芳——吉林省图书馆藏珍籍展”“册府千华——吉林省珍贵古籍特 50 展”和“书林明话——吉林省图书馆藏明代版刻专题展”三个专 书 业性古籍展览,共展出吉林省藏珍贵古籍237部,展品既有宋元孤 香 本,亦有明清佳刻,其中大部分古籍是入藏以来首次在公众面前亮 社 会 相,每一个展览都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盛宴。
目前“书林明话 ——吉林省图书馆藏明代版刻专题展”正在展出,展览分为墨韵源 起、明本揽秀、版刻撷英、鉴藏名家、永乐大典、永乐南藏六部 分,全面展示了明代版刻历史的发展与繁荣。
为了使展览内容更丰 富、形式更多样,展览设置了明代名人书画展区和明代著名历史人 物展区,让您穿越古今,通过展板上的一字、一图,仿佛与各位名 家来一场时空对话。
每一个展览的成功举办都让吉图人更加明白吉林省典籍博物馆 的光环不能仅仅依赖于典籍,其内在魅力更多的在于典籍背后的内 容。
典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光芒亘古不变,但是时代在变,社 会在变,需求在变,典籍展览不应只是对珍贵典籍的单一呈现,而 是如何以“不变”应“万变”,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吉图 人对每一个展览从主题的敲定到每一部展出古籍的选择,从展出文 献的介绍到背景文字的撰写,从展览风格的设计到展出形式的布局 都经过慎重的考虑与分析和不断思考与学习,因为我们知道新时代 下每一次展出都是重新审视典籍的机会,对典籍都会有新的理解和 认识。
未来可期的文化巡游 未来吉林省典籍博物馆的展览不仅局限于吉林省的藏书,还计
划承接省外乃至国内外典籍方面的展览,尽可能通过更为立体和生动的形式来传承、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多元的视角,建立典籍展览,文化传承的立体格局。
我们将努力把它打造成兼具图书馆和博物馆功能,独具特色的典籍展陈中心、教育学习基地,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从而使民众接近典籍、了解典籍、喜爱典籍、保护典籍,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同时,使民众赏古风之美,享古书意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加民族自豪感。
51 易读《伦明全集》的整理与出 社区 版 蔡冰钟敬忠 伦明(1878-1844),东莞望牛墩人,近代中国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大学教授,一生著述丰厚。
2010年,东莞图书馆开始全面系统搜集、整理伦明著述资料,决定编纂《伦明全集》。
历经八年默默坚守和辛勤耕耘,2017年12月,凝聚东莞图书馆以及专家、学者心血的《伦明全集》公开出版,与读者见面。
《伦明全集》是伦明著述的大集成,也是伦明学术思想的凝华。
全书共五册:第一册为伦明诗稿及版本目录学讲义,第二册为伦明学术文章及序跋、题识与书信,第三册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四册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子部、集部),第五册为《东莞伦氏续书楼藏书目》《清代及今人文集书名索引》《清代及今人文集著者索引》。
《伦明全集》的整理初心 编辑出版《伦明全集》,出于以下几个考虑:一是伦明的学术成果值得挖掘。
伦明一生浮沉书海,沉湎于目录版本之学,为续修《四库全书》奔走呼喊,为文献典籍的抢救与保存、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完善矢志不渝。
伦明一生与书结缘,著述颇丰,史料珍贵。
然而,其著述除少量传世以外,其他则散见于民国报刊及一些专著中,部分手稿则鲜为人知,值得挖掘。
二是伦氏家族的读书风气值得传承。
伦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养花种树得春气,读画听香生妙心”,是伦明父亲伦常的联语墨宝。
在父亲影响下,伦明从小便酷爱读书,最后毕业并任教于京师 52 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的前身)。
伦明的弟弟伦叙、伦绰、伦鉴均毕 易 业于京师大学堂。
伦氏一门五杰,其中,四人毕业于京师大学堂。
读 社 为此,当时有“望溪五鱼”的美谈。
伦氏家族的读书精神,在当今 区 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很好的榜样示范作 用,值得传承与发扬。
三是伦明“藏书为公”的思想值得光大。
伦明幼年时常省下 父亲的赏钱买书,成年后更是节衣缩食、倾家所有集书。
其续书楼 “耗尽千金,藏书百万”。
伦明的藏书观非常开明,崇尚“藏以致 用”,不仅对研究治学者慷慨相借,而且在晚年病革时,嘱将全部 藏书捐赠给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以延续典籍的生命。
伦 明这种“藏书为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值得发扬光大。
四是伦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值得弘扬。
伦明以续修 《四库全书》为一生之志,其藏书楼取名“续书楼”即为此意。
伦 明在京师大学堂念书期间,就发现《四库全书》“搜采未尽”,于 是凡是过眼《四库全书》未收之书便抄录,期待有一天能补齐缺 失。
后甚至辞去北大教席,奔走呼吁,率先撰稿,只为续修《四库 全书》。
伦明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稿总量中占二十分之
一,为撰稿最多者。
伦明这种矢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厚 而坚执的中国典籍文化情意,念兹在兹的历史文献价值观值得大力 弘扬。
冷板凳上的八年坚守 《伦明全集》的点校、整理与出版,是东莞图书馆八年坚
守,克服重重困难而结出的硕果。
其难在三个方面: 一是伦明著述分散,收集齐全难。
伦明著述和相关资料,除民国时期少量刊印外,大部分手稿均散落于各地未出版。
为了收齐伦明的著述及相关资料,东莞图书馆组织专业团队以大海捞针的方式遍查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档案馆、中国社会 53 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暨 易 读 南大学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澳门“中央”图书馆等多个 社 区 单位的馆藏目录,以及清末、民国的各种文献数据库,对现存伦明 的诗、文、信札、手稿、墨迹等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伦明著述及相 关资料的存世情况。
然后采取合作编纂、出资复制、家属捐赠、专 家学者有偿补充等方式,终将伦明著述资料收集齐全。
二是伦明的著述多为反复涂改的稿本,认字断句难。
伦明230 余万字的著述及相关资料除少量繁体刊印外,大部分为繁体、无标 点文言、字迹潦草、反复涂改的草书手稿,识字断句难度非常大。
东莞图书馆多次召开伦明手稿识字断句专题工作会,聘请全国知名 古籍专家、文献学专家、书法专家集中识字断句。
三是伦明的著述涉及历代文献,核对原文难。
伦明作为著名 的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其著述及相关资料往往信手拈来历代文 献中某段内容或某个作者,原文校对量和难度都非常大。
东莞图书 馆先后邀请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参与 《伦明全集》的整理,一方面利用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丰 富的历史文献进行原文查对,另一方面利用专家的学识为伦明手稿 的点校审核把关。
《伦明全集》的价值和社会影响 《伦明全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价值。
《伦明全集》是伦明著述第一次全面系统搜集,第一次标点,第一次校对,第一次将繁体字变简体字,第一次公开整理出版的成果,为近代中国藏书史、目录学史、续修四库全书研究填补了诸多文献空白,提供了诸多珍贵史料。
二是研究价值。
《伦明全集》系统收录了伦明的存世著述。
其中,《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记载了中国藏书家之渊源、递嬗及流变,是深化研究近代中国图书馆史和藏书史的重要依据;《续修 54 四库全书提要》等是深化研究近代中国文献学、目录学和版本学的 易 重要突破口。
《伦明全集》出版后,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的关注、 读 社 利用和研究,产生了一批伦明研究的论文,为东莞图书馆续编《伦 区 明研究》夯实了基础。
三是文化价值。
《伦明全集》的出版,能让伦明毕生矢志收 集、保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薪火相传,为当今社会提供精 神典范;能让伦明读书、教书、写书、访书、抄书、校书、论书、 编书、续书、藏书,终生与书相伴,独乐其中的爱书情趣感染后 学,激励我辈秉承先贤精神,提升学习和读书热情,促进东莞学习 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伦明全集》的出版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产 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余光教授评价道: “《伦明全集》汇伦明著述与学术之大成,承续修四库与藏书之精 神,对认识伦明的思想与学术成就、民国藏书史及《四库全书》的 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东莞文史专家杨宝霖老先生评价道: “皇皇巨著,又为东莞增添一块文化瑰宝;编者劳苦功高,贡献甚 伟。
”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评价道:“《伦明全集》 的出版,是传承与弘扬东莞名人文化,讲好东莞名人故事,提升东 莞文化自信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国内知名媒体如《中华读书 报》《中国文化报》、光明网、读书网、腾讯网等进行了深度报道 和广为传播,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55 易读
我的复签本 社 区 李剑明 “复签本”这个词借自山东书友阿滢,他多年前在《悦读时代》创刊号上刊登过《“复签本”》一文,提到了把从二手书市场上得到的作者签名本再让原作者签一次,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签名本,这样这本书就有了独特的流传故事可说,还是挺有趣味的。
我这里要说的一册复签本,就是在我的老家乐清桃园书店买到的阿滢先生的书《秋缘斋书事四编》,这本书应该是一册自印本,有香港的出版社书号。
阿滢当年在天涯社区的博客“秋缘斋书事”在读书圈很有影响,我也在网上看过一些内容,里面记录了各种书人书事,内容非常丰富。
后来因为参加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就和他认识了,至今见过多次面,已经是老朋友了。
在旧书店看到老朋友的书自然要关注一些,翻看了一下还有签名,自然就买下了这册书。
店主告诉我这册签名本是原书主人通过网络处理给他的,书的主人也是我有所了解的一位书友,虽然没见过面,但也看过他的文章,也加了他的微信,可以算是熟悉的书友。
对于上下款都是熟人的书,我自然觉得特别的亲切。
知道自己的签名书被卖到旧书店后阿滢兄可能会有些失望,但我相信他还是能理解的。
他的书和文章里就有拿王稼句和自牧给别人的签名本再让他们签名的记录,其实也是蛮经常的事情,还有一段书籍流传的故事可以讲讲呢,不是很有意思吗? 二〇一九年十月,我去哈尔滨参加十七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又见到了阿滢兄,开会的时候还和他坐在一起,真是很有缘分。
于是我拿出那一册《秋缘斋书事四编》对他说,再给我签个名吧。
阿滢兄也是颇有感慨,给我签了下面一行字:“旧书流落旧书摊,总能遇到有缘人。
感谢剑明兄厚爱!”后来他在《再说复签本》一文中提到这件事。
56 以前在旧书网买到过成都作家蒋蓝送给龚明德的签名本《思 易 想存档》,因为龚明德向来是坚持认同二手书籍保留原状流传的观 读 社 点,家里藏书无数,自然定期也要处理掉一些不再看的书,他认为 区 不需要把签名页撕去,让书籍原貌流转应该更有意义。
有一次我去 龙游听蒋蓝老师的文学讲座,带去了这本书让他再签名,他在书上 签下了“再送剑明”四字,想必心中也只能苦笑吧。
我还在衢州的旧书店买到过庄月江老人送人的旧书《劳碌斋随 笔》,是比较难得的自印本,后来认识他以后带了这本书去让他重 新签名,他见到以后叹息了一阵,只有无奈的摇摇头,但还是大方 地在原签名页写下一行字:“剑明先生在旧书店购来此书,是一位 有心人,见此书,如遇旧雨,乱写几字以示感谢”。
还特意给我盖 了章,并再送了我一册《这就是衢州》签名本,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作者们其实也并不需要太介意签名本流失到旧书店这种事情 的,据说名满天下的作家贾平凹也在旧书摊买到过自己给人的签名 本,还再签一次再赠一次那个人,这个确实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的事情,不过想开了也没什么。
现在出书可是比以前容易多了,书 也是有生命的,把一些读过的书流转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书的价值。
人的阅读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旧书流落到二手 市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能够被喜欢这种书的读者带回家,那 就获得了第二次的生命。
但是签名本流落旧书市场总是难免令原作 者有些尴尬,所以经常会见到一些被撕掉签名扉页的书,受赠人对 处理朋友赠书一般难免总是有点愧疚的,这也是正常的心态。
这样 的残书我一般是不会买的,这件事情上我还是比较欣赏龚明德保持 原貌流传的看法,要不我也没机会写这篇文章了。
57 易读
病毒的考验 社 区 乐倚萍 季节性流感年年造访,致死率约为1%。
显然,病毒的传播率决定了具体的死亡人数,也影响了我们对某次流感的关注程度。
近代最严重的一次大流感发生在1918年,当时的医学尚不知有“病毒”一词,遑论治疗之法。
除了胡乱服用阿司匹林,有人把孩子送去吸煤气,有人迷信化工厂的“以毒攻毒”。
以当代医学的后见之明,100年后的我们固然不会如此盲目。
然而对于病毒的考验,今人真的做得更好吗?美国医生杰瑞米•布朗的《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一书呈现的不尽然是医学的发展,更有今昔相仿的场景:对于公共卫生问题,仅关注疾病本身是不够的。
不妨先从众人关注的医学问题说起。
看起来,在病毒的防控上,今人略有优势,不至于如1918年4月,纽约市自由债券大游行一般去人流密集场所凑热闹。
可这样还不够,流感让人防不胜防,病毒传入阿拉斯加即是一例:当时的朱诺州长下令,设置码头医生,禁止有流感症状者进入,然此举未能阻挡处于病毒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
至今也没什么特效药可以治愈流感病毒,作者甚至说,大部分的患者没必要进行流感检测——检测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措施没有任何改变,仅是统计数据的差异。
最终,都要交给我们的免疫系统去对抗病毒。
而现代医学值得称道的疫苗技术,在对付流感上也力不从心。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极快,另一厢的疫苗研发、审批、生产得等上半年,使得流感疫苗的有效率不高。
在较好的年份,能达到50-60%,糟糕的年份就只有10%了。
当预防、治疗、免疫都颇有难度的情况下,我们还要针对病毒做很多选择。
书中提到,要不要接种流感疫苗就是个难题,它透露出不同文化下人们看待疾病的态度。
英国人认为,流感极少对健康 58 的年轻人造成严重威胁,全民接种不符合成本效益;而在美国人看 易 来,反应过度也好过什么都不做,他们还储备了大量神经氨酸酶抑 读 社 制剂药物(如达菲)——尽管大量研究质疑其对流感的有效性—— 区 以应对流感大爆发。
一位卫生官员说得精准:流感疫苗的最大价值 在于缓解“流感恐惧症”! 那么,制造这种恐惧的又是谁呢?布朗称,比病毒传播更快的 是错误的信息。
相较于公众对于医学术语的一知半解,更危险的恐 怕是人为地封锁消息,乃至提供误导。
1918年大流感之初,“英国 政府和富有同情心的媒体”认为,他们限制讨论流感的出发点是善 意的:“目的是避免削弱公众士气”。
可是,此举并不能阻挡病毒 的蔓延,看着周围人倒下却得不到可靠的官方信息,随之而来的必 是流言和恐慌。
另一方面,亦需警惕语言的客观性和严谨性,2009 年的流感是个反例。
当时,世卫组织使用了“流感大流行”一词, 因此波流感流行程度高,公众为此惶惶不安,但事实上,流感的严 重程度却很低。
布朗总结道:“语言既是武器又是障碍”。
当代的 信息渠道不止于政府、科研机构、传统媒体,还包括自媒体和社交 软件。
广开言路的同时,无疑也是对作为武器和障碍的语言使用的 极大考验。
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由来不是个体的事。
在人类对抗病毒的历 史上,也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仔细地研究病毒,竭力寻找 病毒的共性和弱点,与此同时,病毒竟也在利用我们的弱点:不只 是免疫系统的弱点,更有“我们在政策、准备、响应和媒体反应方 面的不足”。
战疫的考验是一场全方位的战役! 59 易读
往事并不如烟 社 ——从李辉编《居京琐记》说起 区 张家鸿 一九八七年调至《人民日报》之前,李辉是《北京晚报》的副刊编辑。
为了办好“五色土”副刊,他特意开辟“居京琐记”专栏,邀请居京五十岁以上的名家们为该专栏写稿。
“这些名家都是文章高手,只要涉及现实问题,甚至针砭现实,就一定会有精彩之笔,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社会反响。
”一九九九年九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居京琐记》便是这些文章的结集。
冰心、萧乾、冯至、常书鸿、吴晓铃、吴祖光、李泽厚、刘再复等名家便是李辉眼里的文章高手。
名家们笔下所写既有八十年代的北京,也有更早的北京。
虽是居于生活层面的,琐碎却真实,零散却有温度。
他们笔下的日常琐碎繁杂,故而感受也就千滋百味。
萧乾于《向城市建设部门进三言》中问道:屋顶为何不建成花园?北京为何不建个博物馆?大楼建完后是否该有个保修期?关于八十年代北京的日常书写,至今不过三十余年。
其今昔对比之后的强烈差异,却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当年的问题而今不再是问题,可以见出城市的进步,亦可看出文化人建设美好家园的赤诚之心。
旧书不旧,旧书中的旧文依然有鲜活的生命力。
叶君健怀着敬意描绘医生工作的难度,“而每个病人的病情又不同,医生的思路和判断也就得随着病人的不同而改变”。
常任侠借《琉璃厂杂忆》对人心的恶与美进行强烈的比较,“回想起这些可纪念的东西,就想起了琉璃厂的许多友好店主们”。
黄宗江追忆南开时的英语老师李尧林时倍感亲切,“他是那样的平易而又深情,很像其弟巴金对待我辈后生”。
这些至今依然感人的文章里,最有魅力的是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
在多数年过半百甚至不少已到古稀之年的文化老人身上,这种情怀是珍贵的。
谢添以为不可小看玩具的重要性,它会很直接 60 很奏效地给孩子以启发和联想,活跃他们的想象力。
常书鸿尤其怀 易 念隆福寺等地的庙会盛况,“变戏法的、玩蛇的、卖膏药的、斗蟋 读 蟀的、拉洋片的、各种花鸟虫鱼摊贩、说书的、看相的”。
鲍昌怀 社 区 念四十年前于东直门外的所见所闻,玉米、高粱、蚂蚱、蜻蜓、纺 织娘带来的声与色如在目前。
读此书,可追踪编者李辉在《北京晚报》任副刊编辑时的交游 史。
虽然后来工作调动,但是对李辉来说,这些先生和他的交谊并 不止于《北京晚报》任职期间。
当年的年轻人和老人们的忘年交情 长达几十年,可以说有生之年、长伴左右。
他后来的写作,少不了 先生们的提携、鞭策之功与督促、建议之力。
因此,亦可见出李辉 写作史与成长史的些许端倪。
在新近出版的《先生们》中,李辉向给予过他帮助与鼓励的先 生们表达了自己珍藏心中许久的感谢。
《在信中品读教诲》写的是 萧乾在一封封来信中给予的劝诫:“巴金写信要我‘深沉些’。
我 也转来劝你。
这些年,你够顺当的了。
一篇篇,一本本地问世。
望 更上一层楼。
构思更周密,文字更推敲。
我从沈从文那里学的主要 是多搞搞文字,更含蓄些、更俏皮些。
文字要跳动,不呆板,在字 里行间多下点功夫。
逐渐创出自己的风格——但又永不可停留。
” 引用即是言谢,就是终生的感激。
萧乾虽已远行多年,但已然创出 自己风格、走出自己道路的李辉一直在用自己不倦的创作表达心中 的感谢与想念。
书中丁聪的插图惟妙惟肖,令人有先生们如在目前之感。
文图 交相辉映,互相成就彼此,是《居京琐记》的特点。
亦是它吸引读 者的别致之处。
丁聪也是名家之
一,是他居中串连起文章和报纸, 让版面生辉,让创作美好。
同时,此书开本手可盈握,读起来轻松 便捷。
此书从一九九九年九月问世至今,已在李辉先生的看云斋 里,安然度过二十多个春秋。
如今进驻我的书房文心斋,从北到南 迁徙长达两千多公里,书缘实在妙不可言。
千里书缘一线牵,线的 那一头是李辉先生,线的这一头是我这个读者。
这是曾经的副刊编 辑如今的爱书人李辉先生的无私分享,我当笑嘻嘻乐呵呵地细读之 珍藏之。
61

标签: #constant #网站 #cto #语言 #文件夹 #文件 #文件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