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B042021

公众 0
年5月25日星期二责编:陈少英美编:郑芸如投稿邮箱:csy@ Citsyupplement身/边/人/身/边/事 XIAMENDAILY 那是一座“暖心桥”♥AMY2013年,83岁高龄的姑妈飞往天堂和姑父团聚。
过了“头七”,家人开始整理房屋,拆除“违章”搭建10年之久的水泥桥。
这座短短的水泥桥,样式普通,但意义不一般,在我们全家人心中,是一座见证城管“执法为民”,心里装着百姓的“暖心桥”。
2003年,姑妈所在的洪文村拆迁安置房交房了,村民开始装修入住。
虽然入住了商品房,但不少村民依然保留过去的生活习惯,喜欢种菜、养家禽。
整个小区绿化带被楼下住户见缝插针种满青菜,房前屋后的空地被围起来养鸡鸭,顶楼的住户争相搭盖简易铁皮屋……整个小区私搭乱建比比皆是,邻里时常因为琐事纠纷不断。
姑妈因为双腿长期不能站立行走,靠轮椅代步,拆迁时为了方便出入,特意选了一楼的房子。
没想到安置房的底层架空,上一楼还有十几级台阶,姑父一人没办法抬轮椅上、下台阶,而住隔壁单元的姑父弟弟也因为中风,拖着腿、拄着拐杖,上台阶很艰难,两家人就合计在屋后空地上,建一座简易水泥桥通往一楼家门。
那会儿,经常有人打电话投诉、举报,城管人员每天轮流到小区巡查、监督,刚开始有些闲散村民煽动闹事,遇到阻拦恶语相向。
对村民的抗拒行为,城管人员据理力争,讲明利害关系,责令限期整改。
同时,城管人员加强宣传引导,耐心解释,逐一做思想工作,讲清违章搭盖、违规养家禽的危害。
渐渐地,村民也愿意主动配合,开始自行拆除违章搭盖了。
正当姑父和他弟弟担心水泥桥被强制拆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筹莫展的时候,村委会和城管工作人员入户了解情况,详细查看水泥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破坏房屋结构……得知这是三位古稀老人每日出行所需的通道,且不影响其他住户和整栋楼美观,城管人员通情达理,摈弃那种“为了执法而执法”、片面追求所谓“执行力”的做法,而是以人为本,特别批准保留这座桥。
2005年,我搬到姑妈家附近居住,我看到他们小区环境整洁、优美。
去姑妈家串门,经常遇见姑父的弟弟拄着拐杖从水泥桥走到小区凉亭和邻居下象棋。
姑父更是每天推姑妈出门看风景,路上还经常有城管人员帮忙推轮椅上坡、护送过马路。
姑妈经过水泥桥都会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城管,为老人出行方便着想,温暖老人的心。
现在姑妈已经走了,但我仍会时不时到她生前居住的小区走走“,暖心桥”早已拆除,但城管工作人员的那句话依然萦绕在我耳畔:我们不能做“城官”,而要做“诚管”,做市民的“保姆”,城市的“管家”。
读来读往♥杨圣兰 遇见“城市副刊”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就像遇见《厦门日报》“城市副刊”一样。
与“城市副刊”相伴的日子里,每每看到好词好句,我便会摘抄,甚至背下来。
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开始尝试“爬格子”,写一些“豆腐块”。
也许从此时开始,写作梦想的种子在心中扎了根。
还记得求学时代,我对写作是十分抵触的,但凡遇到写文字的作业,总是抱着能拖就拖,能凑合就凑合的心态来对付。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对文笔好的同事特崇拜,崇拜的同时又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是一块写作的料,没有天赋、没有悟性。
纵然平时脑海中有点儿想法儿,可到了真正动手的时候,下笔却是一团糟。
那是个夏日的午后,“叮当”一声响,我习惯性地打开信息对话窗“,近期刊用”赫然出现眼前。
当时我的一颗心猛地跳得飞快,久久不能平静。
《远去的麦芽糖》这是我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刊发的第一篇文章。
只有经历投稿后收到无数次自动回复的作者,才能真正体会到稿件被选用、被肯定的那份喜悦。
于我,《厦门日报》“城市副刊”就是连接写作梦想与现实的舞台。
曾读过一篇写毛竹的文章,毛竹在生长的最初几年,只是把根深深扎进土里,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变化。
可是几年之后,会在短短几个月内,迸发蓄积的力量疯狂生长,快速超越其他树木。
世间万象,事理相通,写作亦是如此。
写作梦想的小船,只有插上努力的双桨,奋力摇动,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现在,每次我写了新的习作,总会第一时间发给“城市副刊”的编辑。
“这篇写得不错“”可以看看今天版面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文字哪些方面比较欠缺”……在编辑的鼓励和指导下,我的写作能力日渐有了起色,偶然间还会迸发出灵感,这也让自己信心倍增。
《一碗特殊的汤圆》获得了“爱国心·中国梦”主题征文优秀奖;《图书馆里的新年“小确幸”》也在“学习强国”平台过年征文版块上刊载。
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上了网页,欣喜之余更有一种收获的满足感。
感恩遇见《厦门日报》“城市副刊”,她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老照片之旧物件♥三页从骑车到开轿车 储藏间摆放着两部旧自行车,转眼十几年没用了,但我总舍不得清理掉。
想想骑自行车,那可是我当年梦寐以求的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是摆阔显贵的“三大件”。
限于经济水平,我家于1982年才拥有自行车。
当时,购买自行车,还要到市交警中队办理自行车登记手续,领取自行车执照和车牌。
这本《厦门特区自行车执照》(如图),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时隔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家又陆续添置了缝纫机、电视机,心中的梦想一个个实现。
有了自行车,上课、办事、上街购物、接送小孩上下学,太方便了。
空闲时勤动手,把自行车擦得光亮,格外爱惜。
小孩上中学后,给小孩都买了自行车,骑车上学。
家里最多时拥有5辆自行车,上中学的小孩每人一辆,我同爱人各一辆。
自行车在我家普及,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出行代步工具。
那时,小轿车对于普通老百姓,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乘小轿车或驾驶小轿车、拥有小轿车成为我家新追求的高级梦想。
进入新世纪,小轿车开始逐步为寻常百姓家所拥有。
我家最先学会开车的是大女儿。
因为她常上夜班,家里筹了5万元购买了一部吉利车给大女儿用。
有了这部车,不仅大女儿上下班便捷,全家人出行都大为沾光得利,称便叫好。
随着家庭经济水平提升,六年后,小吉利车换成了12万元的速腾。
我学开车的机遇则是在退休后。
原想这辈子与驾驶小轿车无缘了,然而,机遇却在不经意间来了。
我退休后,2007年漳州一所民办高校聘请我去执教,待遇优厚,不仅有别墅住,还有购车补贴。
这为我实现驾驶小轿车梦想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我报名了驾校培训,理论科目考试顺利通过。
之后,我利用双休日参加驾校的驾驶训练,想着就要实现驾车的愿望,学习格外认真、用心。
记得上小学时,看到语文课本封面上一幅驾驶拖拉机图,对拖拉机司机很羡慕,在写《我的理想》作文时,我写了要当一名拖拉机手的理想,至今印象深刻。
现在手握方向盘,即将成为小轿车驾驶员,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
我用心学习、领会教练的每一个驾驶动作和操作要领,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终于迎来了驾考。
那天考试,同一驾校有三名学员参加,由教练带领赴考。
最后结果:我通过了,另两位没有过关。
教练为我高兴:“原来我最不看好的是你这位大龄学员,因为另两位都比你年轻。
结果你成功了,真是出乎意料。
”我后来又通过了路考,终于拿到了驾照。
我深切体会到“有志不在年高”,关键在于用功、用心。
当我驾驶着小轿车行驶在环岛路上,行驶在市区道路上,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时,心里美滋滋的。
我终于实现了从骑自行车到驾驶小轿车的梦想,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为老百姓生活带来的满满幸福。
集美红色记忆征文征图选登 投稿邮箱:zfk@ 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 和集美有缘,小学第一次参加夏令营就是到集美。
那个夏天,鳌园的夹竹桃开得轰轰烈烈,花海中,老师深情地讲述了长眠在此的陈嘉庚先生的故事。
我第一次知道有种魄力叫以一己之力创办学村和大学,第一次知道有种博大的胸怀叫散尽家财兴学救国,第一次知道有种人生信条叫“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到厦门工作后,我不止一次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集美参观陈嘉庚先生的故居,探寻他爱国的足迹。
这座罗马式建筑里陈列着嘉庚先生生前用过的物品——破旧的沙发、换了布面的雨伞、缺了齿的梳子、磨去了铁皮的拐杖等等物件,其中有个倒置的杯子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那是个闽南常见的白瓷杯,杯上印着红双喜的字样以及佛手、石榴的吉祥图案,特别的是这个杯子已然没了手柄,杯子倒置,上面立着一根红蜡烛,烛泪低 旧物有光♥李胜春 垂,布满杯面。
看得出,这个残杯成为烛台的时间有些久远了。
这是个普通的水杯,却是个不普通的烛台。
嘉庚先生正是用这个烛台支起一根根蜡烛,照亮了居住在集美的夜晚,照亮了闽南教育之路,照亮了他的教育兴国志。
当年,嘉庚先生回厦创办学校,电厂夜里只供电到十点,十点后,他便用这个残损的水杯支起蜡烛继续工作。
在一个个烛光闪烁的深夜,嘉庚先生思索着校舍如何合理地布局,思索着怎样“挽救本省教育之颓风”,思索着中国的未来。
这个简易的烛台与嘉庚先生作为著名实业家的财富是不相匹配的,他对自己和家人是十足的“铁公鸡”。
据统计,在1904-1931年间,嘉庚先生的支出约1321万元,捐资办学的费用占92%,花费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的仅仅2.2%。
对于这个废物再利用的烛台,家人曾劝嘉庚先生买个新的、合用的,他却回答“:该 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很显然,更新烛台是属于他说的“不该用的钱”。
他是这样的“吝啬”,又是那么的慷慨,“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
”他以俭朴的本色存储的一文又一文都投入到了振兴中华的教育中去,所创办和资助的学校高达118所,资金按黄金价格计算,达一亿美金以上。
他以大爱的情怀,终其一生都在做“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的践行者,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者,做“毕生以诚信勤俭做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的奋斗者。
水杯破损,烛台陈旧,然而,嘉庚先生高尚的人格赋予了它特殊的光亮。
感念嘉庚先生的无私奉献,为我的心中播下“诚毅”的火种,人生之旅,一路行来,我督促自己不可懈怠,努力做一朵浪花,奔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入夏,万木蓬勃,百草葳蕤,我想永泰老家的管茅也应该是长得最茂盛的时候了。
管茅是永泰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植物,山坡上、道路旁、小溪边、荒地里随处可见,有零星的、也有成丛成林的。
管茅学名叫五节芒,有的地方管它叫芒草、管芒、管草等,但永泰人皆称它为管茅。
管茅是耕牛的主粮。
管茅花又是编织扫帚的好材料,茎秆还可以造纸及用作建筑材料。
春天一到,管茅就开始冒芽,经过几场春雨的滋润,很快就拔芽,长出幼苗。
入夏的管茅茎肥叶厚,鲜嫩多汁,是牛最爱吃的饲料。
小时候,我经常跟二哥去割管茅,送到生产队称斤计两换取工分。
管茅的叶片狭长,两侧长满利齿,一不小心就会被割破皮肉。
老师说,鲁班发明锯子就是从管茅的利齿中受到启发的。
记得第一次割管茅时,看到管茅叶片上长满利齿,不敢握紧,结果一刀劈下,管茅没劈断,反而左手掌、手指被划开了许多口子,鲜血直流,又痒又痛。
二哥见状,赶紧掏出火柴盒,撕 人间草木♥山泉 管茅 下能打火的那一片,贴在伤口上,让我按住止血;又从自己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包扎我的手掌。
二哥告诉我,割管茅时,手一定要握紧,不让它滑动,否则就会被割伤。
我按二哥说的办法去做,果然奏效。
生活中许多事就是这样,你越害怕,它越伤害你;你勇敢面对,它就服软了。
秋天,管茅开花了,山村里随处可见小旗一样的茅花随风摇摆,花序上蒲公英似的花籽不时飘扬开来,像一群小蜜蜂在无声地飞翔。
这时,妈妈就会让我们去山上割些管茅花回来,用来扎扫帚。
老家用的扫帚主要有二种,用竹枝编的,叫作硬扫帚,用于打扫室外以及摊晒谷物;用管茅花编的叫软扫帚,用于打扫室内。
爸爸编的管茅扫帚结实、美观、耐用,除家用之 外,赶集时还能拿到街上卖,换些生活用品。
秋冬季节,爸爸也常常带我们去砍管茅秆。
管茅秆是农民搭盖简易房屋的好材料,可以铺在屋顶替代瓦片;也可用作夯筑土墙的骨干,起到防裂、加固的作用,我看到姐姐家盖厨房时就把管茅秆筑在墙里;管茅秆与条木配搭还可以编成“墙板”,抹上草土、石灰很是精致美观。
后来,人们还用腐朽后的管茅秆种植蘑菇等食用菌,解决了木料不足的问题。
管茅秆可以用于造纸,供销社每年都会来收购,一百斤管茅秆可卖两元多,这对当时的农民来说已是不菲的收入。
管茅虽不起眼,但全身是宝,幼笋可食用,根可入药。
管茅生命力十分顽强,生长环境十分随意,有土的地方都可以长。
甚至被火烧后,地面的秆叶都烧成灰,第二年开春又会长出新芽。
管茅这种顽强坚韧的品性,仿佛是广袤中华大地上无数辛勤劳动者的精神象征。
母亲是2003年5月12日离开人世的。
那年4月,母亲昏迷,被送到景德镇市三院抢救苏醒后,我从厦门打电话回去,答应五一放假就回去看她。
此前我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了。
当时非典形势严峻,各地都在控制人员流动,单位没有准假,领导劝我等情况稳定些再回去。
5月12日,母亲走了,终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母亲走时才69岁,辛劳了一辈子,家里日子刚刚好起来,她却匆匆离开了我们。
事后,一位长辈对我说,你母亲去世你们兄妹是有责任的,这话分量很重。
的确,母亲身体无大病,仅是呼吸系统有问题——也许跟她长年吸烟有关,我们兄妹都各自忙工作,从未想到要送她去大医院做全面检查治疗。
2001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全身心投入新工作,都没空回乡探亲。
转业的前一年回去探亲,母亲告诉我,她身体大不如前了,有时大小便还会失禁。
她问我,如果她卧病在床不能自理,我会不会照顾她,我不以为然,脱口而出,现 相思树♥曹少平 五月的那张日历 在都有纸尿裤不用洗的,我买给你。
想想这是多么冷酷的回答,但母亲脸上并没有不悦,她掩藏了内心的失落。
我这个儿子已经离家20多年,从来都是被牵挂,从未照顾过她一天。
探亲结束离家时,母亲掏出2000元硬塞给我,我知道,这是她从家里经营的食杂店积攒的私房钱,我推辞不下,就收下了1000元,母亲有种释然的感觉,我却觉得有些沉重。
母亲永远在给予,我却是以这种方式与母亲诀别的。
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九个,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还不少。
除了年轻时在县城棉纺厂短暂上班外,母亲一辈子都在带孩子、洗衣、做饭。
到了晚年,弟妹大了自立了,她协助父亲开店,每天早出晚归,提着一个小竹篮踽踽独行穿过几公里的街镇,为这个大 家庭脱贫致富奉献。
母亲的性格很要强,因为子女多,家里经济拮据,在我们成长的记忆中,没少跟父亲吵架,家里的氛围总是带些压抑。
我们长大后,有一次我劝她,你不要总是骂父亲,她回答说“我不骂他,谁骂他”,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尤其是在我们也成家之后。
母亲从不愿给子女添麻烦,我在厦门部队服役20年,其间她来过两次,婚前婚后各一次,每次都只小住几天。
小弟告诉我,母亲去世前,她把5月1日那天的日历专门折起来,每天都去撕一页,期待着我五一回去。
子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
没有失去,就不懂得珍惜,自从母亲去世之后,我每年都至少回老家两次看望父亲,兄弟姊妹的团聚也比以前多了。
五月的那一张日历,成了我思念母亲时永远的影像。
无论是当年的非典还是现今的新冠,突如其来的特殊时期总给人间亲情留下许多遗憾。
其实,又不完全如此,遗憾的还有自己当年的无知。
谨以此文,怀念我的母亲。
我的退役故事征选文登 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 投稿邮箱:csfk@ 做港口发展的追梦人 ♥吴建良 1985年底,我作为一名超期服役的海军战士进入港务系统。
当时特区建设和港口发展都处于初创时期,对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暗下决心,要不辱军人荣誉,为港口发展尽心尽力。
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外轮理货员,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英语。
所有单证都是英文的,和船员大副联系沟通工作只能用英语,既要求会写又要求会说,怎么办,当逃兵?不可能! 迎难而上,整整三个月,我白天参加培训上课,晚上在家自学复习,把休息日都搭进去,硬是把《理货英语》上下册、《港口装卸工艺》和《货物学》三门课攻了下来,第一批取得交通部颁发的《理货员证书》。
随着港口的发展,工作岗位也随之变动,为适应新的工作,我不停地参加业务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用于学习,克服了工学矛盾和家务问题。
大专读完读本科,读完本科读研究生,研究生读完读EDP课程,从一线理货员逐渐成长为企业领导干部,我先后取得多种岗位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和高级政工师职称。
2013年9月,集团领导找我谈话,说集团劳务公司要和物业公司合并,两个企业经营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整顿,党委准备调我任劳务公司总经理,征求我本人意见,看我有什么要求,我说,“没有要求,听组织的。
”有的同志好心提醒我,劳务公司是困难企业,年薪和我现在的会差十几万元,建议我可以提一点要求。
我心想,身为一名党员、退役军人,不能和组织谈条件。
所以,我的回答是:“年薪的事由组织定,该拿多少就拿多少。
” 我上任后,针对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推进后勤保障服务改革和劳动用工机制的改革,这些改革涉及1400多名职工,其中农民工占90%。
当时,员工人数多、业务量少,收入低,职工思想波动,我们面临的既有劳动关系的变更转移问题,又有岗位安置问题,还有薪酬待遇问题。
改革中,既要有序推进措施落地,又要保持队伍稳定,还要加强安全管控,确保生产安全,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公司主要领导,我秉承军人勇于担当的作风,带领班子成员深入班组与员工谈心,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参加所有场次的座谈会,为职工答疑解惑;拟定改革方案,征求职工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在职代会上顺利通过,既维护职工的利益,得到职工的认可和支持,又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和圆满完成。
2020年,厦门港已位列全国第七大集装箱港、世界第十四大集装箱港。
港口的发展给了我成长进步的舞台,保持人民军队“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精神状态,永做港口发展的追梦人,是我不变的初衷。
征文启事
一.征文内容:紧扣主题,通过见闻、经历,记录抒写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故事。
征文以记叙文为主,侧重于征集退役军人退伍后创新业、立新功的故事,可以是退役军人讲述亲身经历和感悟;也可以写战友的故事,或者记录身边退役军人的故事,展现他们忠诚奉献、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和军人风采。

二.征文时间:2021年5月11日至2021年7月25日
三.征文要求:扣紧主题,弘扬主旋律。
以记叙文为主,篇幅800字左右为宜,长则不超过1000字。
题目可自拟,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作品须是署名作者自己所写、首发,严禁抄袭。

四.征文邮箱:征文作品请发送到邮箱csfk@,注明“退役军人故事”字样,并留下真实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五.奖项设置:设一等奖2名,各奖励1000元;二等奖5名,各奖励500元;三等奖8名,各奖励300元;优秀奖10名,各奖励2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六.刊发方式:入选的优秀作品将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陆续刊发,同步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
作者若无特殊声明,入选及获奖作品一经投稿即视为同意无偿授权主办方纸质媒介、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线上线下以推文、公众号文章转发或汇编丛书发行等方式对外宣传。

标签: #好用 #在哪里买 #好友 #拼车 #哪里找 #微信怎么查看去过哪里 #信号 #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