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维码 主编:苏博 资关 编辑:王福达 讯注 责编:赵艳芳 汇聚每日养老产业时事动态,为您一站式提供全面养老资讯 主编:苏博2020年4月30日星期二(2020第66期)庚子年四月初
八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亮点解读汇聚每日养老产业时事动态,为您一站式提供全面养老资讯 2019年5月27日星期一(第96期)己亥年四月二十
三 紧扣时代之问,推动高质量发展 现行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走过近7年的历程。
这一时期,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提速、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井喷”的重要时期。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亿万老年人和家庭有一个可期的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业乘势而为,迎来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
民政部等四部门召开2019年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民政部等四部门召开2019年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天亮了。
”在得知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将全
面恢复后,有养老驿站站长如此感叹道。
经历了3个月的线下停工,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终于迎来了重启之日。
在4月29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正式宣布,北京将全面恢复社
区养老服务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等为老服务项目。
养老内参
目录
养老视点.......................................................................................................................................
4 疫情期间民办养老机构收入骤减,如何走出"沼泽"?
............................................................................................................................................................................................4
陕西:5月1日起,西安市“养老”新法将正式施行!...........................................................................................................................................................................................4
江苏;句容市12余万名老年人将免费享受意外伤害险.......................................................................................................................................................................................5
浙江:“养老题”解出多重效应................................................................................................................................................................................................................................
5浙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养老服务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5四川:努力构建城市养老15分钟服务圈................................................................................................................................................................................................................6广东:深化多元化养老体系建设改革......................................................................................................................................................................................................................6
广东:湛江将完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湛江模式”............................................................................................................................................................
6内蒙古:通辽市实施多项工程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6 老龄数据.......................................................................................................................................
7 广东:老龄化程度仍较低,人口密度是全国4.4
倍..............................................................................................................................................................................................
7
政策法规.......................................................................................................................................
7
紧扣时代之问,推动高质量发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亮点解读...................................................................................................................
7
养老研究.......................................................................................................................................
8
聚焦“抱团养老”的可持续运作..............................................................................................................................................................................................................................
8
养老类型.......................................................................................................................................
8
北京:社区养老驿站“天亮了”,经营压力大,连亏数月..................................................................................................................................................................................
湖北:武汉养老机构有序恢复服务..........................................................................................................................................................................................................................
9
智慧养老.....................................................................................................................................
10 江苏:启东适老化智慧监管平台五一上线运行...................................................................................................................................................................................................
10聚焦应用场景需求“智慧养老”渐行渐近................................................................................................................................................................................................................
10 养老培训.....................................................................................................................................
11 做好精品课程资源,助力养老人才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作用...............................................................................11 健康管理.....................................................................................................................................
11 对于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不仅要救急也要治缓...................................................................................................................................................................................................
11 养老金融.....................................................................................................................................
11 深耕养老年金保险,平安养老险推出“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
11瞄准“银发市场”,银行理财子公司抢滩养老金融.............................................................................................................................................................................................12 社会保障.....................................................................................................................................
12 江西:定了!今年养老金再涨5%..........................................................................................................................................................................................................................122020
年继续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12养老金缓涨并不代表收不抵支................................................................................................................................................................................................................................
12董克用:养老金不足GDP8%,这“奥数题”中国如何解................................................................................................................................................................................13 国际交流.....................................................................................................................................
14 韩国统计厅:2060年韩国9岁至24岁人口将减少一半....................................................................................................................................................................................
14荔枝特报驻伦敦记者观察:养老院为何成疫情“黑洞”.......................................................................................................................................................................................
14 政府购买服务.............................................................................................................................
15 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朝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功能区委托运营项目公开招标公告.....................................................................................................................................15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公开招标公告..................................................................................................................................................................15
广东:恩平市养老助残服务“平安通”项目公开招标公告..................................................................................................................................................................................16
关于我们.....................................................................................................................................................................................................................................................
17联系我们.....................................................................................................................................................................................................................................................
172 养老内参
3 养老内参 养老视点 疫情期间民办养老机构收入骤减,如何走出"沼泽"?
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进行封闭式管理,一方面能更好地保护老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亲人无法探视、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
运营成本加大是养老机构面临的感受最强烈、问题最突出、压力最明显的挑战,甚至已到了难以支撑的局面养老机构是保民生、保基础、保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长效性、前瞻性和保障性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养老机构给予指导和帮扶4月24日,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说,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据民政部抽样调查,与同期相比,民办养老机构收入减少20%左右,
平均支出增加20%至30%,压力陡增。
随着疫情防控范围扩大、防控力度加强,封闭式管理的养老机构面临更大的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封闭式管理能更好地保护老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亲人无法探视、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超说。
李超建议,可以通过对接互联网医疗平台、运用智慧养老信息技术等措施,帮助养老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度过危机。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养老机构是保民生、保基础、保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因此应该对养老机构的老人给予更多关注,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从长效性、前瞻性和保障性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养老机构给予指
导和帮扶。
多措并举加强管理,养老机构筑牢防线 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出台《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
2月7日,民政部印发《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养老机构纷纷采取封闭式管理。
然而,由于养老机构中老人共享活动空间、食物和设备,因此他们的集体生活更易引起传染病暴发。
老年人免疫力低,也更容易发病并导致死亡。
2月16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圣水湖养老院60号楼,有24位老人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全部在齐齐哈尔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同时,整个养老机构全面进入严格的隔离观察,同期和养老院接触的家人及护理
人员、管理人员也全部进行隔离观察。
2月17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指南的通知》明确要求:
一、密切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
二、老年人身体出现不适或疾病发作,养老机构应当及时与老年人和家属沟通商量,达成一致后,通过机构内医务人员处置、电话求助医疗机构、请医疗机构医生出诊、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医或由家属送医。
有条件
的或根据入住服务协议,由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随同协助就医。
三、老年人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不排除有流行病学史的,应立即执行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医排查。
四、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应当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养老机构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在当地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等)开展排查,实施14天隔离
观察;机构开展全面消杀、规范处置个人物品等相关工作。
五、在医疗机构就诊后返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员,应当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入住和工作。
新冠肺炎老年人治愈后需返回养老机构的,应当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入住。
“我国的养老机构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高云霞说。
高云霞具体分析称,从政府部门来说,民政部以及各地民政部门非常重视养老机构的管理,采取了包括检查、培训、协调防护物资在内的多种措施,快速出台了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护指南,各地民政部门也分别召开线
上培训会议。
从养老机构本身来说,很多养老机构在具体管理措施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地也没有出现类似西方国家的大面积老年人感染、死亡或护理人员逃离等现象。
高云霞说,由于养老机构特别需要注意输入性管理,因此,很多养老机构对访客管理、登记非常严格。
针对已经离开养老机构的老人,采取延期返回、严格进行体温检查等措施。
养老机构内部也对员工和老年人进行
严格的管理。
例如,针对老年人用餐,采取分餐制,送餐到房间等措施。
同时,对场所、用具严格进行消毒。
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养老机构经营承压 不过,封闭式管理给养老机构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疫情防控期间,除了收入下降以外,新增支出较同期相比也大幅提高,养老机构经营承压。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军、比利时根特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张维宏等人于2月7日至19日,对北京、河北、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天津、福建、四川、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黑龙江
14个省市的29家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包括公办公营、民办民营和公办民营)进行调查。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撰写发表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一文中,被调查的29所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期间,51.7%的养老机构有老人返院,51.7%的养老机构有员工
返院;93.1%的养老机构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89.7%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够满足需求,69%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能够满足需求;仅有37.9%的养老机构防疫物资能够满足需求,75.9%的养老机构生活物资能够满足需
求;100%的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增加,58.6%的养老机构获得社会支持救助。
“运营成本高,持续经营有压力”的问题出现在张军、张维宏等人的调查结论中。
在调查了29家养老机构后,他们发现,运营成本加大是养老机构面临的感受最强烈、问题最突出、压力最明显的挑战,甚至已到了难
以支撑的局面。
具体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封闭期间,返院的老人和员工需单间隔离,增加了空间需求和医疗成本;对新冠肺炎患者或处于高发区不能返院的员工要照常发放工资,这方面的成本没有减少;因员工不足,临时招募人员,
需要加大投入;对封闭期间不能回家的员工,给予的物质奖励及对其家人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也是额外的支出;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价格上涨,必然大幅增加成本。
同时,张军、张维宏等人发现疫情防控期间,销售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新的床位不能推向市场、新签约的客户不能入住。
运营链受到巨大的影响,总体经济收入大幅减少。
与增加的运营成本和大幅减少的经济收入
相比,社会救助只是杯水车薪。
制定专门扶持措施,平稳渡过疫情难关 李邦华表示,为了帮助养老机构渡过难关,民政部一方面推动相关部门在出台支持企业的税收、融资、就业等政策措施中将民办养老机构纳入其中,同时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扶持政策。
“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出台了实施办法和细则,主要集中在提高运营补贴标准。
例如,提前发放半年的运营补贴资金,降低房租成本、优化授信条件、开展费用减免、提供物资保障等方面,帮助养老机构渡过疫情难 关。
随着养老机构服务逐步恢复,养老机构可以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和返院老年人后,养老机构的压力会逐步缓解。
”李邦华称。
张军、张维宏等人则建议,财政、税务和金融等部门应针对养老行业受疫情冲击的特殊情况,制定专门扶持措施。
除了国家和各地出台税收减免、租金减免等措施外,对养老机构要额外增加非常时期的财政补贴。
一 是建议暂缓养老机构为员工缴纳社保;二是财政部门对日常医疗易耗品的高价部分提供补贴,可根据养老机构信用情况先发放补贴,疫情结束后再补充评审;三是特殊时期,可以给予养老机构水电暖煤气等特殊补贴;
四 是给予疫情防控期间在岗护理人员岗位补贴,给予养老机构信贷融资政策支持。
此外,张军、张维宏等人还撰文建议,重新审视养老机构关于残障人士待遇的政策。
养老机构服务的对象都是高龄、失智、失能、行动不便人员,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残疾人员,希望政府降低或取消养老企业安排残疾 人就业的比例要求,减免养老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同时,提高养老机构接收失能老人的补贴,加强医疗机构对伤残及不能自理老人护理的支持,并提供便利的上门指导和治疗。
?
id=454&aid=77139 (来源:法制日报) 陕西:5月1日起,西安市“养老”新法将正式施行! 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68.66万人,占总人口的16.53%。
老龄化持续加剧,使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大。
5月1日起,《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
作为我市首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条例》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条例》的实施将给西安养老事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对全市老年人的生活将产生什么影响?今天为您带来详细解读 我市首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破解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堵点 《条例》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养老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将之固定下来,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破解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促进和保障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条例》共包含九章七十六条,坚持政府兜底与多元供给相结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扶持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努力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
《条例》明确了一个定位,强化了两个要求,突出了三个重点,完善了两项措施,全力保障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明确一个定位,建立多方发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条例规定,养老服务是在家庭成员承担赡养、扶养法定义务的基础上,由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互助性服务、企业的市场化服务共同组成的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条例》第四条明确,养老服务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原则,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解读:养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还需要多方发力。
从《条例》第四条可以看出,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包含政府、社会、市场、居家、社区、机构等多个主体,全社会都要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同时,《条例》第六条明确,市、区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养老服务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发改、财政、人社、资源规划、住建、卫生健康、审计、公安、市场监
管、应急管理、医疗保障、工信、教育、体育、大数据等部门和群团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养老服务有关的工作。
4 养老内参 强化两个要求,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 首先,针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不足、应建不建、建而不交等问题,条例从设施用地、配建标准、设施建设、设施移交等方面,明确了部门职责,细化了工作程序。
《条例》第十一条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条例》同时明确,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
解读:针对新建居住区和已建成居住区两种不同情况,《条例》分别做出了相应规定。
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已建成居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者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没有达到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的,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设置。
其次,《条例》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按照公共配套设施和老年人设施的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进行建设,推动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市、区县住建部门应当会同城管、民政、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推进居住区坡道、电梯、扶手、座椅等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擅自改变养老服务设施用途或者拆除、侵占、破坏养老服务设施。
也就是说,《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两个层面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突出三个重点,首次提出老年人子女护理假 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既强调政府履行兜底职责,优先为特困供养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又注重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居
家养老服务;并首次提出老年人子女护理假。
《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倡导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承担照料责任。
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的用人单位应当支持护理照料,给予独生子女每年累计二十天、非独生子女每年累计十天
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条例》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服务细则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运营管
理,也可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无偿或者低偿交由专业组织、机构运营管理。
在机构养老方面,《条例》从登记备案、人员配备、服务标准、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条例》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举办养老机构。
同时,在收费标准上也有相应条款。
政府运营的养老机构,按照非营利原则,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运营者依据委托合同合理确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服务
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
养老机构应当将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内容在收费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条例》注重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加强衔接配合。
并对医保报销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明确。
解读:医养结合是推进高质量养老事业发展的关键。
在这点上,我市多次出台文件,鼓励支持二级以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职工医院等转型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相应的鼓励奖
励等措施。
完善两项措施:首次明确境外资本进入,我市养老市场优惠政策 第
一,针对养老行业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慢、利润低、融资难等问题,从资金扶持、税费减免、慈善公益、人才保障、金融保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措施。
首次对境外资本进入我市养老市场的优惠政策进行了明 确。
《条例》明确,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各级各类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展专业人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给予扶持和补贴。
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照 有关规定享受培训费补贴。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补贴标准。
解读: 《条例》首次对境外资本进入我市养老市场的优惠政策进行了明确。
境外资本在本市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享受境内资本同等待遇。
境外资本在本市设立的养 老机构接收特困供养老年人的,享受运营补贴等同等优惠政策。
第
二,从部门监管、标准体系、质量评估、投诉处理、人员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监管措施,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
《条例》明确,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养老服务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和信息共享机制,并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予以公开,接受社会查 询。
在监管和处罚方面,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对养老工作进行专门立法,监管和处罚缺少依据和标准。
为此,《条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借鉴其他省市立法经验,对未按照规定建设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按 照规定移交,以及养老服务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设定了处罚条款,量化了处罚标准。
对养老服务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设定了处分措施。
?
id=456&aid=77146 (来源:西安发布) 江苏;句容市12余万名老年人将免费享受意外伤害险 近日,从句容市民政局获悉,今年由市政府出资60余万元,对句容市户籍60—79周岁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据统计,全市符合财政补贴的老年人12余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80%以上。
此项政策的实施, 意味着该市老年人意外伤害险覆盖率将达到100%。
句容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保障非常齐全,保障范围涵盖: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意外伤害导致残疾、意外伤害医疗费、意外伤害住院护理费、自然灾害意外伤害身故(冰雹、龙卷风、洪水、地震)、交通事故逃 逸意外伤害身故,赔付金额500元—10000元不等。
此项政策体现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关心与关爱,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贴心保障。
?
id=456&aid=77172 (来源:中国江苏网) 浙江:“养老题”解出多重效应 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2020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浙江平均每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支出标准为6000元。
老龄化社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远超10%的人口老龄化指标。
如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任务非常迫切。
鉴于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 老年人的选择,对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这道“养老题”能解出专业效应。
专业化养老是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必须必会”。
一些适老化改造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已经将适老化设计作为普通住宅建设的通用标准,所有住宅都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建设。
由政 府介入的适老化改造,功能标准起点更高,有助于推动我国养老专业领域的发展。
这道“养老题”能解出文明效应。
去年,杭州推出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试点方案,对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设施进行改造,比如对浴室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加装安全扶手、进行电气改造等。
对养老课题的 重视,凸显文明标准线的高度,是城市吸引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政府率先垂范,才能把尊老爱老落到实处,扮靓我省精神文明风景。
这道“养老题”也蕴含着“就业题”,能解出发展效应。
适老化改造只是养老服务中的一环,助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同时 具有吸纳社会就业等联动效应。
尤其在受疫情影响的经济环境下,政策层面的导向,将有助于引领养老经济健康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荣。
?
id=456&aid=77138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养老服务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程、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工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工程、养老消费促进工程、养老护理员素质“补短”工程……2019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
展的意见》,就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出五项改革措施,这标志着浙江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迈入新时代。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政部门将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挂在心头,医养康养紧密衔接、智慧养老提质增效、护理员素养不断提升,老年人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得到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重质量医养康养结合提升幸福感 早上9点,住在温州市南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曹爷爷在护理员的搀扶下,准点开始复健活动。
“曹爷爷脑血栓导致右侧肢体失能,刚来中心时,只能借工作人员的力量站一小会儿。
通过康复护理,现在可以扶着墙自
己行走了。
”中心负责人朱小玲说。
这得益于中心为老人定制的个性化康复保健计划。
翻开康复计划执行表,几点洗脸、吃饭,何时进行步态、力量训练,恢复效果如何都一目了然。
“作为衡量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身体功能维持是医养康养结合的重点任务。
”温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朱智奇告诉记者,该市在强化硬件支撑、统一评估标准、打通支付渠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通
过把康复资源、医疗资源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
”“您好,这里是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随着视频接通,刘奶奶的健康档案及定位立刻显示在后台屏幕上。
“今天头有点不舒服……”刘奶奶开始向工作人员咨询。
“老人安装定制机顶盒和摄像头后,只需打开电视长按遥控器0键,就能立即进入服务中心的会诊界面,实现老人与医护人员的视频问诊。
再按直播键就可以返回收看电视了,操作非常简单。
”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
5 养老内参 中心院长郑显秋介绍,视频会诊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流动巡诊车及医护人员上门出诊的形式,让老人在家享受诊疗服务。
目前,丽岙街道所在的瓯海区有9003户老年人家庭签约安装了相关设备,平台连线服务1
万余人次,派单服务1.1万余人次。
近年来,浙江各地积极探索,涌现出多种医养康养结合模式,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康养融合的局面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共554家,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机构达1625家,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进一步实现。
强技术“互联网+”助力服务提质增效 “年纪大了,总是丢三落
四,找不到饭卡,但有了智慧餐台,一刷脸就能吃饭,真是太方便了。
”在老年食堂,杜爷爷站在摄像头前一刷脸,菜品的结算支付便立即完成。
“随着智慧餐台的普及,老年人只要在任何一台智慧餐台上完成建档,就可实现跨街道、跨社区‘刷脸吃饭’。
”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贾磊告诉记者,智慧餐台将覆盖全市所有老年食堂。
近年来,杭州市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互联网+养老”对数字杭州来说不可或缺。
随着“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的上线,养老服务正不断联结各个应用场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通过‘一网、一键、一卡、一码’,杭州打造的无围墙养老院,让老年人充分享受互联网发展成果。
”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处处长吴强向记者介绍。
“一网”服务集成化。
杭州搭建“互联网+养老”系统,全市174万老年人通过手机APP即可查询养老设施布局及机构VR全景,“养老服务商城”内商家服务项目和价格可见可比较。
“一键”呼叫智能化。
为14万孤寡、高龄及享受政府补贴的老年人发放智能终端,依托终端可享受3大类13项服务。
“一卡”支付便捷化。
在老年人社保卡中设立养老服务专户,创设“重阳分”,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结算,老人持卡自主选择、自主消费、全程通用,并实现服务监管与支付结算一体化。
“一码”办理数字化。
养老服务实现“码上办”,“一码”办理入住、“一码”享受服务、“一码”预约餐品。
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建义认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解决了养老服务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实现了多部门数据共享交互以及服务质量全流程闭环监管,养
老服务精细化、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浙江养老服务从‘有保障’逐步向‘更完善’转变。
” 兴人才保障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第九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中,浙江养老护理员大放异彩,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以及团体一等奖。
这得益于浙江省近年持续实施的养老护理员技能“补短”工程,就如何提升养老护理员技能水平、如何提高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如何让更多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等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养老护 理员队伍。
“养老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行业难题,我们通过两种渠道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水平。
”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陈忠军介绍。
一种是政校合作模式,由省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支持部分大 中专院校开展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教育,采取“3+2”或“五年一贯制”模式培养养老护理人才。
目前,全省27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13个老年服务类专业及方向,近两年招收学生近3万名。
另一种是政企合作模式,在全 省设立160余家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基地,县级对应初级、中级护理员,市级对应高级护理员,省级对应全省养老护理师资力量。
2019年举办护理员技能培训多达100余场、2万余人次。
针对养老护理员社会认同感低、工资待遇差、从业风险高、获得感少、成就感低的窘境,出台《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奖补办法》,对在非营利养老机构工作满5年的养老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毕业 生,实施“入职奖补”政策,省财政分别给予2.1万元至4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于未来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方仁表表示:“发挥优秀护理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先进经验总结转化为行业标准、护理规范等,带动身边人一起为养老事业作出贡献。
发挥省老年服务业 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协同抓好培训、评估和比赛。
发挥市县民政部门政策引导作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努力创新突破。
” ?
id=456&aid=77147 (来源:中国社会报) 四川:努力构建城市养老15分钟服务圈 4月27日,全市民政工作暨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总结2019年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民政工作。
副市长雷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9年,我市民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投资1.42亿元,实施民政项目61个。
2020年,我市将完善基本社会服务制度体系。
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国有资产,在街道或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在 社区层面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努力构建城市养老15分钟服务圈。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以县为单位,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和分散供 养特困老年人巡访制度。
建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综合协调监管机制,实施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红黑名单”管理。
会前,与会人员前往市河东新区慈音寺社区联福小区东区、船山区北河街社区等地,了解回迁安置小区治理、老旧社区治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等。
?
id=456&aid=77145 (来源:遂宁日报) 广东:深化多元化养老体系建设改革 近日,省民政厅厅长卓志强带领调研组到我市调研,了解我市华侨农场改制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惠来县大南山华侨农场、普宁华侨农场、揭西县钱坑镇敬老院等地调研,详细了解惠来县、普宁市关于华侨农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和敬老院软硬件建设情况。
在钱坑镇敬老院,调研组考察了敬老院 的环境、硬件设施、服务配套等情况,对敬老院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我市继续加快各地区域敬老院建设,深化多元化养老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医养结合建设工作,让更多的老人得到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在座谈会上,市民政局和揭西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分别向调研组汇报了疫情防控工作和今年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调研组充分肯定今年来我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做好下一步民政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组 提出,要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毫不松懈、抓细抓实新形势下防控常态化工作;要进一步做好宗教场所收留孤弃儿童跟踪落实工作;要持续深化民政系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全面开展民政领域7项专项整治行动,提升 民政品质建设;要以专精细实的作风,突出做好今年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副市长姚丽璇参加活动。
?
id=456&aid=77166 (来源:揭阳日报) 广东:湛江将完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湛江模式” 记者从4月29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继续完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区域示范养老模式。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
2019年,湛江市养老服务中心首期工程建成运营,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公建民营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初具规模,70多家签约服 务商和志愿服务组织为老人提供咨询及上门服务达上万人次。
长者饭堂、日间照料中心试点项目有序运营。
全市养老床位达到50249张,建成农村幸福院228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站32个。
按照《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今年,我市将加快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具体行动包括: 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启动建设市养老服务中心第二期项目,建设区域性示范养老中心,以示范点建设带动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化建设;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建设湛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和 家庭照护床位监管指导中心,支持建设嵌入社区的小型养老机构和可以承担临时托养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丰富和提升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打造养老“湛江模式”;优化提升长者 助餐配餐服务,在中心城区赤坎、霞山分别设立长者饭堂等。
?
id=456&aid=77171 (来源:湛江日报) 内蒙古:通辽市实施多项工程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今年通辽市将实施多项工程,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实施敬老院整合提质工程,撤并整合7所、新建4所、改造9所。
撤并整合7所敬老院分别是: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镇敬老院、架玛吐镇敬老院、花吐古拉镇敬老院;科尔沁区育新镇敬老院、建国街道敬老院、清河镇敬老 院、余粮堡镇敬老院。
新建4所敬老院分别是:霍林郭勒市中心敬老院;科左中旗保康中心敬老院、舍伯吐中心敬老院;奈曼旗八仙筒中心敬老院。
改造9所敬老院分别是:科尔沁区大林镇敬老院、丰田镇敬老院、敖力布 皋镇敬老院;奈曼旗大沁他拉中心敬老院、青龙山中心敬老院;库伦旗中心敬老院、水泉乡敬老院、额勒顺镇敬老院;开发区辽河镇敬老院。
实施社会养老服务提升工程,打造中高端医养结合社会化养老机构8个。
分别是:通辽市老年人养护中心、科尔沁区天颐老年公寓、开鲁县惠民社会福利中心、开鲁县惠民养老康复中心、奈曼旗诺恩吉雅健康养老中 心、奈曼旗康德苑老年公寓、科左中旗养老服务中心、扎鲁特旗社会福利中心。
全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000张。
分别是:通辽市老年人养护中心投入运营新增500张、科尔沁区天颐老年公寓投入运营新增300张、通辽市健安医院养老护理中心投入运营新增100张、通辽市点点牛居家和社区养老 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新增20张、库伦旗祥和惠泽养老中心投入运营新增80张。
?
id=456&aid=77160 (来源:正北方网)
6 养老内参 老龄数据 广东:老龄化程度仍较低,人口密度是全国4.4倍 人口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广东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9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2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1人,为全国的4.4倍。
老龄化程度仍比较低 截至2019年底,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1521万人,比上年增加175万人,增长1.54%,超越浙江、江苏和山东这三个经济大省人口增量之和。
近年来,广东人口增长呈现迅猛态势,2014年广东的常住人口为10724万人,也就是说,近5年广东人口增加了797万人,接近800万大关。
广东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较高的人口出生率。
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省出生人数143.38万人,出生率为12.54‰,自然增长人口92.38万人,自然增长率8.08‰。
从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看,人口出生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6个千分点,同比提高0.21个千分点;且高于常住人口第二大省山东0.77个千分点。
此外,“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持续发挥作用,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超过60%。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尽管城镇化率高居全国第
四,但2019年广东人口出生率在全国位居第
十,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中出生率最高的省份。
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去年广东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从省外净流入的常住人口,也达到了82.62万人,尽管近年来首度略微低于浙江,但仍保持较快的流入态势。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受户籍人口基数较大以及规模庞大的外来人口影响,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流动、迁移的原因,尤其是外来人口规模相对较大,使得广东人口老年化进程比其他省份有所减缓。
2019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主要年龄段人数分别为:0~14周岁1875.62万人、15~64周岁8608.49万人、65周岁及以上1036.89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总量的16.28%、74.72%和9.00%。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仍然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明显特征。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19个省份65岁以上人口比例(部分省份未发布)统计发现,广东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位列倒数第
二,是老龄化程度最低的省份之
一。
若从成年人口所担负抚养的少儿、老年人口的情况看,报告显示,目前,广东全省每100名成年人口大致需要负担34名少儿和老年人口。
同样受外来劳动适龄人口(15~64周岁)数量相对较多的影响,广东常住人口总抚养比与同期全国平均值相比低7.72个百分点,仍然是全国人口总抚养比相对较低的省份之
一。
人口加速向珠三角都市圈集聚 从人口的空间分布来看,人口流动进一步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
报告显示,2019年广东三大功能区域人口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及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人口数量分别增长
2.32%、 0.63%和0.47%。
珠三角核心区始终是全省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2019年常住人口数量比上年增加145.9万人,增幅虽然同比回落0.13个百分点,但比同期全省常住人口增幅高0.78个百分点。
其中,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0.15万人和41.22万人,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增量的46.5%和55.73%,是对珠三角核心区以及全省常住人口增量贡献率最高的地级以上市, 对全省人口增量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46%以上。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深圳、广州人口增量分列2、3位,此外,珠江西岸的佛山也位列第
五。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尽管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抚养比较低,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明显落差依然是导致人口分布不均衡的主因。
未来应重点依托汕头和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支撑点,持 续引领当地的城镇化进程,继续补上粤东西北地区安居、就业、社保、入学、医疗等现实问题短板。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强调通过省域副中心城市带动粤东粤西发展,体现的正是以点带面的思路。
如果没有形成中心城市,资源就会比较分散,就没有领头羊和火车头,粤东粤西的人才等要素就 仍会继续往珠三角走。
由广深带动汕头、湛江发展,有利于这两个省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提升集聚资源要素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
?
id=615&aid=77164 (来源:第一财经) 政策法规 紧扣时代之问,推动高质量发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 见稿)》亮点解读 现行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走过近7年的历程。
这一时期,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提速、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井喷”的重要时期。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
生活的期盼,让亿万老年人和家庭有一个可期的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业乘势而为,迎来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
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呼唤新的担当作为。
当前,全国有近20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发展程度不同、管理难度各异、监管责任重大,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要求实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和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对养老机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政
策,对加快推进养老机构服务作出了新的部署;近3年来,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在此背景下,民政部着手修改现行《办法》显得十分迫切。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显得十分及时和必要。
规定更细:让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纵观整体内容,感觉对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待早日落地实施。
”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徐媛媛对修订内容给予高度评价。
以备案管理为例,这是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建立的新制度,征求意见稿首次予以专章规定:细化了养老机构设立登记的相关内容(第九条),明确了养老机构的备案、备案机关(第十条),
规定了养老机构备案材料、办理流程及备案事项变更等内容,对备案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提出了要求(第十四条)。
四方面内容将备案管理的流程及具体操作细化,可操作性强。
“此次修订,在充分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也合理吸纳了地方实践经验。
”在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刘大伟看来,“这是一部能够解决问题的部门规章。
”以养老机构准入、变更和退出机制为例,征求意见稿在备案管理的相关条款中明确了养老机构的准入、变更机制,第三十五条明确了终止服务的相关情形和处置措施,要求妥善安置老年人,并依法进行清算和注销登
记。
第四十六条对未经登记的机构,要求进行书面通报并进行查处,“这样一来,就理顺了养老机构的准入、变更和退出机制,力求让养老机构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刘大伟表示。
此外,在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方面的规定也更加细化和具体。
例如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方面,第二十六条提出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在安全规范方面,首次提出了养老机构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
对食品安全要求机构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且规定严格遵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制度,还要求在食堂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内容更新:让服务顺应现实、与时俱进 “此次修订,顺应了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对解决养老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养老产业专家、大爱城控股副总裁兼养老运营公司总经理乌丹星表示。
与现行《办法》相比,此次修订顺应现实、与时俱进的内容随处可见。
例如在备案管理中,对备案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提出了要求。
乌丹星坦言:“信息共享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未来养老服务机构的信息共
享能真正落地。
”再如,对养老机构服务内容的拓展。
此次修订首次在部门规章中提出入院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的运用进行界定;对服务协议的内容进行完善补充,特别是对暂停或终止服务时老年人安置方式予以规定;对服务内容如
生活照料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服务进行合理规定,特别是第二十
三、二十四条增加机构协助探望服务和延伸社区服务。
协助探望服务,一方面明确了家庭成员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并非甩包袱,另一方
面也增加了养老机构与老人家属间的沟通交流;延伸社区服务则是顺应了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广泛需求,便于养老机构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辐射社区居家,扩大社会影响力。
7 养老内参 又如,养老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此次修订第二十条中,依法完善了养老机构发现老年人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时的应对措施等。
此外,此次修订还提出信用监管,
对养老机构信用体系建设提出要求,并要求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领域诚信建设。
权责更明:让监管凝聚合力、更有力度 “养老服务到底由谁来监管?
监管哪些内容?
如何处罚?
此次修订,我们欣喜地看到各方法律义务和边界的明晰,政府、市场、家庭、个人责任的细化。
”说到这一点,乌丹星难掩兴奋。
在养老机构监督检查方面,此次修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完善,以适应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后有效监管的要求。
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养老机构全方位监管,赋予了民政部门监督执法手段,明确通过现场检查、查阅 或复制资料、责令整改,责令停业整顿等4种措施,增加了民政部门执法依据和可操作性。
强调了日常监督检查方式,规定了养老机构监督检查重点和频次。
“备案制管理后要防止监管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在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雷雨若看来,今后还需要在强化监督理念、完善监督工作程序、提高监督效率、监督精细化方面下功夫,比如将“双 随机、一公开”监管理念渗透到日常监管中,实现监督的常态化。
在法律责任上,此次修订细化了养老机构应尽义务未履行到位的8类应追究责任情形,加大了事后惩戒的力度,增加了警告的处罚方式,完善了养老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方式。
明确民政部门的法律责任,有利于规 范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行为,避免人为因素产生养老机构的安全稳定问题,将有利于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
id=461&aid=77149 (来源:中国社会报) 养老研究 聚焦“抱团养老”的可持续运作 2019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要探索社区互助式养老,鼓励老年人基于自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式养老。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路
径,互助式养老被寄予厚望。
“抱团养老”是一种以健康自理老人自愿聚居为基础,以自主平等、成本均摊为原则,以共同生活或活动来追求精神愉悦与养老品质为目标的互助养老方式。
近年来兴起于天津、杭州、上海
等地的抱团养老实验,一出现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但人们对其能否可持续运作提出了诸多担忧。
对此,笔者基于相关调研提出几点思考。
抱团养老具有潜在价值 近年来,在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流动常态化、亲子分居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传统养老方式正面临诸多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闲暇增多和健康自理时间延长,一些独立意识较强的低龄老人,为克服独居或
空巢带来的孤独与空虚,选择主动融入同辈群体之中,积极探索抱团养老,寻求愉悦与幸福。
可以预见,在当前与未来老龄人口中,抱团养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虽然全国各地抱团养老的方式各异、形式不同,面临的问题迥异,但都反映出新形势下部分健康自理老人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出现了新变化,即不愿做养老的“等待者”“索取者”,被动地依赖家庭和社会养老,
而选择做养老的“探索者”“贡献者”,积极发挥自身潜能,探寻适意的养老方式。
这一彰显老年人自主性的养老新方式,反映了老年人的心声和需要,也为破解当前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路径。
正因为抱团养老具有这样的潜在价值,才会激励更多老年人积极探索与社会持续关注。
抱团养老需要有效的组织管理 抱团养老的持续运作需要解决“谁来组织”(组织者)、“谁来参与”(参与者)、“如何有序运营”的基本问题。
据笔者观察,抱团养老的可持续运作需要爱心与能力兼备的组织者。
建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的抱团
养老,原则上需要参与者共担组织成本,但实践中往往需要富有爱心且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发起人或组织者额外付出。
各地的实践探索均显示,任何形式的抱团养老都需要发起人或组织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做抱团成
员的遴选、信息对接、关系协调、行为纠偏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付出除了能让组织者收获情感慰藉与精神满足,并无经济回报,若无“爱心”与坚定信念,很难推动其持续投入。
而抱团成员在长期相处中,难免会发生摩
擦或冲突,这些都要求组织者做好冲突与纠纷防范预案,建立起平衡各方利益冲突与纠纷处置机制。
遴选谈得来、合得来的成员是抱团养老可持续运作的必要条件。
生活有保障且能自理的独居或空巢老人抱团时,更看重一起聊天、出游、学习等活动的陪伴优势。
通过“在一起”和“共同行动”,抱团成员得以重新
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和互相陪伴的幸福。
为此,需要成员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在相处过程中相互理解、彼此包容,而非斤斤计较。
在各地探索中,为了降低抱团成员选择与磨合的成本与风险,抱团成员的遴选工作
一般选择在知根知底且长期和谐相处的熟人间或亲戚朋友的小圈子里进行。
抱团成员的数量也需要与抱团方式相适应。
对于自组织式抱团,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对于他组织式抱团,成员规模可较大,但为促进成员间更
有效地互助,也需按照成员间关系距离远近,将其细分成10人以下的小团体。
制定“抱团公约”使抱团养老持续运作有章可循。
为了确保抱团养老有序运营,需要在全员参与、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对事关抱团养老可持续运行的重大事项,如目标设定、功能定位、议事规则、成本分担、居住空
间、活动内容、风险防控、矛盾纠纷处置预案、成员进入与退出机制等内容,以抱团公约的方式予以明确化和规范化。
从各地探索、实验的经验来看,对于抱团养老日常运作所需的资金、人力、时间、劳务等投入,一般
按成本共担的原则由各成员分摊;而对于抱团养老中存在的风险,则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处理。
为了便于抱团成员共同行动与相互照应,需要解决抱团成员“住在哪里”的问题。
总体来看,抱团成员各自购买就近居住或
共同租居的方式相对较多。
近距离居住和贯彻AA制原则是其基本做法。
抱团养老的活动内容,因抱团成员的生活品位、消费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围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展开的较多。
抱团养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支持 面对各地不断涌现的抱团养老实验,如何因势利导并积极地回应与支持,适时协助老年人解决抱团养老过程中的难题,是摆在政府和老龄福利服务部门面前的新议题。
笔者建议,政府和老龄福利服务部门可考虑从以 下层面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第
一,重塑养老文化,更新养老观念。
不应将抱团养老行为与子女孝顺情况直接关联,子女在积极履行应尽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应尊重并支持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宜的养老方式。
第
二,资 助专业组织为各类抱团养老自组织发起人或管理者提供“实战性”咨询与指导,充分发挥专业社工在资源链接与社会资本重建方面的优势。
社会对抱团养老除了应给予必要的舆论支持,还需要学界和法律界提出具有指引 意义的行动指南,以规避抱团养老过程中的风险。
总之,社会各界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各地老年人基于实际需要与资源禀赋差异开展的多元化抱团养老实践探索。
?
id=469&aid=771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张旭升、牟来娣) 养老类型 北京:社区养老驿站“天亮了”,经营压力大,连亏数月 “天亮了。
”在得知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将全面恢复后,有养老驿站站长如此感叹道。
经历了3个月的线下停工,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终于迎来了重启之日。
在4月29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正式宣布,北京将全面恢复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等为老服务项目。
就此,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走访全市近10家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调查了解它们的生存近况和复工筹备进
展,覆盖北京市内190家养老驿站及照料中心。
停摆3个月 “从1月下旬至今,我们的驿站停工已有3个多月了。
”诚和敬养老驿站东城区草厂站站长刘宝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驿站已经向所在街道提出了复工申请,工作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重新开门营业。
近期,驿
站已经尝试开展一些线上服务,以及零接触配送服务,但站内80%-90%的业务还待“解封”。
草厂驿站只是北京众多居家养老服务商真实境况的一个缩影。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受访的近10家企业的190家养老驿站、照料中心几乎都表示,日前,各区、街道、社区已开始出现恢复居家养老服务的迹象,但
8 养老内参 大多推进脚步仍较谨慎,放开程度也各有不
一。
据悉,当前本市已有街道、社区开始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商在活动室甚至入户提供一些刚需服务了。
北京优护万家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绿色驿站站长侯景芸介绍,就在4月28日,该驿站与社区合作,首次恢复了疫情 前实行的每月一次修脚、理发服务,“从上午9点活动开始后,仅2个小时我们就接待了23位老年人。
老年人都是在接到社区通知后,到现场领取号码后按顺序接受服务”。
这也是疫情以来驿站停止营业后我们首次提供上
门居家养老服务。
北京优护万家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雪梅介绍,整体来看,目前,优护万家在京的驿站已恢复了10%-20%左右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养老驿站负责人表示,随着家政人员入小区“解禁”,近期驿站旗下不少长期住家的护理员、老年人照料人员率先恢复“入户”。
刘宝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诚和敬已经通过资源链接“储
备”了20-30名做完相应检测、已隔离14天的住家护理员,且有护理员已进入老年人家中开始服务了,“这些护理员在入户之后,仍然可以按照服务家庭及老人的需求继续住家隔离14天,在这14天内,住家可只提供食宿
不负担工资”。
北京宏源丽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汪晓红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企业在京共运营着3个驿站、2个照料中心和2个服务站点,整体业务恢复占比大约在一成。
汪晓红表示,如今公司旗下入户照护的长期护工已
经可以开展服务了,已有10户完成了派驻入户。
同样在京运营养老驿站的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监李昂坦言,慈爱嘉在京的驿站尚未实质性恢复入户服务。
在他看来,对于老年人来说,入户助浴洗浴、康复护理、家庭清洁等都是刚需的居家服务,随着这
一行业加速恢复,这些业务也会慢慢重开。
驿站中的“新生意” 居家养老服务正式解封的消息迅速在“养老圈”内传开,在迅速联系员工筹备恢复经营的过程中,不少驿站也整理出了疫情期新鲜出炉的各项业务,并开始思考复工后这些应需而生的“新生意”该何去何从。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家驿站及照料中心后发现,疫情期间,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及倾向有了一定改变,针对这些变化,各驿站推出的“新品”服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市场之中。
在这之中,无接触服务、线上业务
成为各家驿站及照料中心的“主攻方向”。
“受疫情影响,不少服务在供给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但老年人的需求没有中断。
对此我们重新开发了一些服务,如远程问诊,替代暂时无法实现的上门诊疗服务。
”张雪梅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也发现,疫情发生
后,绝大多数受访企业都逐步开设了线上服务以及线下零接触业务。
刘宝三介绍称,在接到老年人相关诉求后,驿站陆续对接了各种品类的服务商,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渠道在线展示商品,老年人下单后由物流进行配
送。
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张玉也表示,驿站增设配送蔬菜水果的业务,解决了不少老年人疫情期买菜难的问题。
张玉还提出,随着老年人电话咨询量的不断递增,驿站快速调整“战术”,加大力度新建了不少微信沟通交流群,还增开了如“视频教做饭等”新生服务内容,在线指导老年人做饭流程。
未来还将开设烹调课,线上
线下联动教学,丰富服务种类。
此外,火遍各个领域的“先预约”,也以另一种方式悄悄进入了居家养老领域。
颐佳(北京)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副总李敬昂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疫情以来,整合“预约”服务成为驿站的主要工作之
一。
“员工通过
电话、微信等形式与老年人沟通,随时跟进最新需求,整理汇总后登记备案,按照老年人需求提供现阶段可实现的服务。
通过这类模式,既能及时掌握老年人需求,也能将驿站可提供的服务更大范围地进行推广,让老年
人了解到驿站究竟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重启前的艰难抉择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行业之所以对于“重启”如此敏感,是因为大多数驿站、照料中心和服务企业在过去的3个月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
李昂认为,一直以来,北京部分驿站的运行情况并不是很顺畅,而疫情更加重了运营危机,令企业雪上加霜。
“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养老企业,突遇疫情、不能开展居家服务后,收入直接归零,同时,人力、防疫
防护设备采购等支出却仍然是一笔非常沉重的负担。
”“在经历了3个月的停摆后,已有个别新开业、非连锁性质、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可能撑不到业务、收入全面恢复的阶段了。
”有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负责人透露,在北京运营一个养老驿站,收入主要来源是日间照料、
居家养老服务、政府采购项目等,在疫情期间,大多数开设了线上服务的企业,还增加了电商类业务或代买、代订服务的收入,居家养老服务叫停后,主要收入来源没有了,新增设网上业务毛利又低,仅为10%左右。
与
此同时,每家驿站如果照常发放人员工资,加上“五险一金”、水电支出、折旧摊销等,一个月亏损至少都在3万-4万元左右,这对于小型连锁企业或者单体驿站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承受之痛”。
在这种情况下,有不止一家企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撑过低潮期,过去3个月对部分员工采取了发放底薪或最低工资的“无奈之举”,还有驿站经营者表示,自己已经有3个月未发放管理层人员的薪酬了。
但另一方面,中关村大健康服务平台主任迟胜则提出,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北京有部分驿站经营压力比较大,但大多数企业仍在尽力坚持,有些还通过贷款等方式维持支出,等待“春天”的到来。
在调查中,超过九
成的受访企业都表示,虽然目前自己正经历资金困难的时期,但至今仍未考虑退出市场或缩减连锁规模。
除了资金承压外,如何重塑员工团队也是摆在各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汪晓红表示,目前公司部分员工还未返京,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这些员工返京后,安排住宿、确保隔离空间也是一个难题。
“而且,短时间内
重新招聘员工再培训也不适合居家养老行业。
”汪晓红坦言,入户服务技术性相对较强、培训周期也较长,目前由于护理员的缺失,自己手里已经积压了7、8个订单了。
李敬昂也坦言,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经验的积
累,这部分人才一旦流失,短时间内就很难重新培养,服务队伍建设不起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就面临着供需难对接的问题。
此外,李敬昂还提出,在居家养老服务重启阶段,老年人及其家人要重新适应入户服务还需一个过程,出于对防控安全等各种因素的考量,即使需求压抑了一段时间,可能业务恢复周期也会比较长。
复工后的新风向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恢复的消息,虽为企业、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但同时也让居家养老服务商们开始思考,究竟哪些服务最可能率先“走进”老年人家门。
刘宝三介绍,在驿站、居家养老服务重启初期,修脚、助浴、老年餐和保洁等服务需求可能会集中先行恢复。
不过他也直言,修脚、助浴、保洁在严格执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基本安全可控,但集中就餐服务确实相对 风险系数较高,如果要恢复还需做好相关预案和准备。
张雪梅则表示,居家服务的恢复还需配合员工的复工时间。
“部分驿站的员工还未完全复工,员工返京后到可以上岗还需一段隔离及准备时间,在人员团队相对有限 的情况下,需求相对较集中的修脚、理发等服务可能会率先恢复。
” 居家服务陆续恢复,但疫情期间不少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部分驿站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随着无接触及预约模式成为各行各业主流,不少老年人在进行线上预约、在线挂号、扫码问诊等方 面颇为吃力,加大了单独就医的难度。
对此,多家驿站均表示,未来将加码“医疗健康”陪同业务,安排专门员工帮助老人完成线上就医、预约问诊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加大老年人的心理照护服务,将老年人按照实际情 况及年龄分类,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驿站都表示未来将加码线上业务。
对此,迟胜分析指出,疫情使智能设备在老年人群体中得以进一步普及。
“为减少接触,日常生活中的支付模式也更加向线上倾斜,老年 人也因此增加了智能设备的使用,微信下单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很多驿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规划,还有部分驿站通过新媒体形式探索更多的盈利空间,去适应当前的老年人消费趋势。
” “疫情期间快递配送无法进入小区,但老年人已经初步体会到了线上购物的便利,驿站重开后,智能服务、线上服务需求会整体向前推进一大步。
”迟胜称。
?
id=519&aid=77162 (来源:北京商报) 浙江:杭州下城区居家养老可以“私人定制”了 武林街道养老顾问方艳上门为老人服务。
“黄奶奶,我是您的养老顾问,来给您讲解养老服务政策。
”4月29日上午10时30分,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社工方艳拿着“养老服务需求”调研表来到中北社区,走进一位84岁独居老人的家门。
政府养老服务政策如何与老人的需求精准对接?近日,下城区在全省率先试行“养老顾问”制度,方艳等10名专业社工以首批“养老顾问”身份上岗。
他们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熟悉老年群体、了解养老服务政策, 专为老人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定制个性化服务。
家访持续近一个小时,方艳在调研表上仔细记录:老人虽生活能自理,但腿脚不便很少下楼;女儿经常来照顾,但带老人去医院做针灸不太方便……家访结束,方艳在微信“养老顾问”服务小程序上录入信息,初步 为老人选定“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电维修”的居家养老服务套餐。
“到去年底,下城区老年人口达11.5万,超过96%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下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他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不了解。
政府每年为特定人群发放的居家养 老服务补贴,有一半老人不知道如何使用,会使用的大部分仅用来购买家政服务。
实际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作为养老服务的刚需群体,更需要的是康复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
“养老顾问”的出现打破信息壁垒,成为政 府服务与老人需求的“中介”。
据了解,“养老顾问”除了为特定老人上门服务外,还分别在8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对面为老人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等服务。
同时,在下城区智慧养老平台,常设的15名座席顾问可随时通过电话为老人 解惑。
目前,“养老顾问”们正在进行首次家访,后续将与老人协商签订正式服务协议,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及时将服务需求派单给服务商,实现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和老人满意度评价一网监管。
?
id=456&aid=77158 (来源:浙江日报) 湖北:武汉养老机构有序恢复服务 “母亲一直想回养老院,现在回去了,我们复工也安心多了。
”核酸、血清抗体和CT检查无异常,周先生将回家住了3个多月的母亲,送回了武昌区团结社区悦善养老院。
武汉养老机构服务秩序正有序恢复,越来越多的老人得以返院。
武汉晚报记者29日从武汉市民政局获悉,3项检查无异常,疫情防控期间回家和在康复隔离点、隔离观察点期满无异常的两类老人,目前可有序返回符
合返院条件的养老机构。
八部门对养老院综合评估,全员需28天核酸检测无阳性 “全员核酸检测阴性,你院综合评估合格。
”4月28日,接到这份通知,江汉区姑嫂树社区养老院负责人曹汉林算是放了心,这意味着该院符合接收老人返院的条件。
“评估要求比较严,这也是对老人负责。
”
曹汉林说的评估,是武汉有关部门4月就继续做好养老机构封控管理所下发通知中的具体要求。
通知指出,各区民政、卫生、疾控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养老机构开展综合评估,进行一次全面核酸采样筛查,排除无症状感
染者后,报区防控指挥部同意,养老机构才能接收人员返院。
“综合评估由八个部门共同开展,评估不合格不能接收老人返院。
”武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综合评估重点围绕养老机构全员是否连续28天
无核酸检测阳性病例、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场所设置是否规范等多个方面进行。
为了能“达标”,在江汉区姑嫂树社区养老院,返院老人被安排在有5间房的独立区居住,独立区和其他老人生活区中间用大柜子阻断,同时还设有1间隔离室,老人一旦发烧将转进隔离室。
曹汉林在硚口开的另一家
养老院,拿出了四楼左侧一半的房间用作独立缓冲区,地上贴有独立缓冲区的标识和方向箭头,“有人进院就要对他量体温、喷洒消毒液,进院的物品全部进仓库照2小时的紫外线灯,每天给老人发2-3个口罩。
”
9 养老内参 老人返院需做3项检查,返院后在独立区域观察14天 春节前夕,周先生将73岁曾患中风的母亲,从武昌区团结社区悦善养老院接回老家黄冈过年。
2月16日回到武汉后,母亲在家一直住不习惯,提出在养老院有人指导锻炼,利于身体康复。
周先生为此多次向该院和武
昌区民政局反映,希望母亲返院,得到的答复是“养老院目前封控管理,只出不进”。
“返院要做3项检查,我们也放心些。
”不久前,养老院通知周先生的母亲到医院做核酸、血清抗体和CT检查。
3项检查正常,4月24日,周先生将母亲送到了养老院门口,养老院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拿出额温枪测量体
温,对老人身上的衣服和携带的物品消毒后,周先生的母亲顺利返院。
“母亲以前住二楼,现在要在三楼独立区的单间里观察14天,这样管理蛮放心。
”周先生说。
70岁的李爷爷住在硚口一家民办养老院,为减少感染风险,疫情防控期间养老院将他和部分老人分流到辖区酒店隔离。
李爷爷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他在酒店住了50多天,3项检查无异常后返院,目前和另一位返院老
人住在一间房,两张床间隔约2米。
“我们不担心,养老院不让大家串门,早中晚都有消毒。
” 记者了解到,核酸、血清抗体和CT3项检查正常的两类老人,如原养老机构综合评估合格,报辖区民政部门同意,可有序返回养老院。
对返院老人,武汉养老机构必须划出独立区域,安排单间或双人间,固定护理人
员及活动场所,实行最少14天的照料观察。
点对点接送后集中隔离观察,全市544名护理员已返岗 截至4月28日,全市已有15个区193家养老机构开展综合评估。
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洪山、江夏、黄陂、新洲9个区符合条件的养老院,已陆续接收两类老人返院,其他区正有序推进评估和老人返院工作。
老人陆续返院,养老机构护理员需求增大,返岗成了难题。
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余晓兰住在黄陂,公共交通暂停后她无法出行,该院及时将她从黄陂接回。
“很感激福利院,没想到专门派车来接我。
”余晓兰说。
疫情防控期间,各区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组织车辆,点对点上门将护理员接回。
接回后,各区统一组织返岗护理员集中隔离观察,并开展2次核酸和CT、血清抗体检测。
检查合格,诊断未感染新冠病毒,且在隔离观
察期间无异常的,统一接送到原所在养老机构上岗。
通过点对点统一接送,全市已有544名护理员返岗。
近期有望开放家属探望,养老院暂不接收新入住老人 每周只要有空,刘女士都会带着药品和生活用品前往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探望母亲。
目前,她只能站在福利院大门外的安全绳前,将物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物品消毒后再转交给她的母亲,自己则不能进入福利 院。
“蛮想当面看看母亲,希望福利院早点让家属进来探视。
” 武汉晚报记者以家属身份探访多家公办福利院和民办养老院,发现这些养老机构大门口都设有安全绳,对于外来人员,院门口驻点值守的民政部门或街道工作人员会严格盘问。
记者提出希望入院看望父母,均被告知 目前尚不能进入院内探望。
“问了几家养老院,都说现在老人住不进来。
”上个月,杨先生的企业复工,79岁的父亲摔伤后长期卧床,自己要上班没法照料,便想着把父亲送到养老院,联系了多家却无果。
近期,多个区民政部门接到不少类似 的咨询电话,询问老人是否能入住养老机构。
“一些养老机构正尝试建立独立探访区,我市正在制定探望制度,通过预约限流等方式,近期将有序恢复家属探望。
”武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封控解除后,各区将根据各自实际,稳妥有序地 解除养老机构封控管理。
除两类返院老人外,目前养老机构及内设医疗机构暂停一切对外服务,暂停老人新入住(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除外)申请。
?
id=520&aid=77159 (来源:武汉晚报) 智慧养老 江苏:启东适老化智慧监管平台五一上线运行 27日,随着第1131只智能烟感报警器在启东市南阳镇村民邱志兵家安装完成,标志着该市烟感报警适老化改造项目的设备安装阶段全部结束,经过紧张的系统调试,该项目将于5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今年69岁的邱志兵是启东南阳镇的一名分散五保对象,老人有着40多年的烟龄,常年独居,靠着每月670元的农村分散特困供养金维持基本生活。
“这类农村独居老人,家里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
”启东市 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高乙今告诉记者,为能最大程度保障这部分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启东于去年底“试水”推出烟感报警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受到众多老年人的欢迎。
当天上午,在位于南阳镇正谊村5组邱志兵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崭新的烟感报警器已经安在老人卧室的顶部,智慧家庭服务工程师杨中秋正在给老人以及他的紧急联络人介绍设备使用方法。
“搜索‘智慧消防’小程 序,点击设备查询录入您家的地址,就会出现4个紧急联络人。
”杨中秋说,当报警器探测到燃烧产生的烟雾浓度达到5vol%的峰值时,家里就会发出“哔”的蜂鸣声,同时伴有LED灯的闪烁。
信号同步传输到适老化智慧 监管平台,那里的工作人员接警后会第一时间与之取得联系,由紧急联络人实地查看反馈警情,进而避免火灾、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我们在设备调试、信息录入的过程中,对每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的4名紧急联络人的配置明确为村书记1名、邻居1名、亲属1名、片区网格员1名,将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启东分公 司政企客户服务部副经理彭泉敏介绍,“收到报警提示后,告警位置、类型、登记、次数以及首次告警的时间等相关信息均会在适老化智慧监管平台上逐一显示,如果属于误报警,我们会安排专员上门将设备复位;如为 真实火灾”引起的报警,将转由消防部门及时处置。
“我们与中国电信这样的国有企业合作,借助第三方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让适老化改造项目后续的设备与平台维护得到了有效保障。
”启东市民政局局长陈玲表示,这一模式是可复制的,烟感报警是启 东民政部门落实适老化改造的“第一步”,接下来,将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推进,切实解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居家安全的现实难题。
?
id=528&aid=77173 (来源:南通市委宣传部) 聚焦应用场景需求“智慧养老”渐行渐近 疫情期间,一款智能穿戴式设备引起了上海养老机构关注。
轻轻一按就能自动处理失能老人的大小便,自动冲洗犹如自带净化器,解决了卧床老人的生活难题,也减少了与护理人员的接触,避免了感染病毒及引起老人并发症。
如今,不仅仅是穿戴式设备,包括远程报警设备、
辅助器具等在内的智能产品不断涌现,让老人享受到智能社会带来的便利。
作为我国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智慧养老是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但是目前,并非所有智慧养老产品都适老。
有些产品与老人实际需求还有差
距,处在“看上去挺好,但叫好不卖座”的尴尬境地。
比如不少便携式、穿戴式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给长期使用带来不便;实时发现老年人跌倒等意外事件的现有视频分析技术、探测技术,还不太成熟;很多智慧养老
产品对于方言的识别准确率不够;部分穿戴式设备在工学力学设计上没有针对老人身心特点,导致穿戴不舒适,老人有抵触情绪。
能否提供整合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市经信委推出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让智慧养老渐行渐近。
聚焦难点挖掘需求
在智慧养老产品供给日渐丰富的今天,如何更精准地“以老人需求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大城市养老”服务?
照护服务类,包括老年人卧床护理场景、家庭照护床位远
程支持场景2个。
健康服务类,包括老年慢性病用药场景、机构无接触式智能消毒场景2个。
情感关爱类,包括老年人智能语音交流互动场景、老年人智能相伴场景2个。
据介绍,这12个场景都属于单个应用场景,企业可通过组合方式,提供整合性的系统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需求。
今后,市民政局还将定期向社会发布新的场景需求,同时鼓励成熟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相应技术产品参与申报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获奖或入围的产品可获得知识产权服务、优先进入产品目录、
专区展示、媒体宣传、资本对接、商用转化等专项支持。
精准有效提供服务 新技术的引入,正在改变传统养老市场。
站立养老产业风口,智慧养老亟须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即重技术轻需求、重产品轻服务、重概念轻场景,补强有效供给能力,细分产品,精准满足适老化需求。
“产品和服务都要体现人性化、有温度,不能简单地替代老年人尚有的生活能力。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强调,适老应用场景,不仅要求产品紧贴用户需求、形成服务闭环、强化服务配套,还要力求价廉物美、 注重人文关怀。
目前,市场上不少智能护理床价格昂贵、使用复杂、维修保障要求和费用较高,而且不能解决失能老人大小便处理等需求。
为此,“老年人卧床护理场景”提出,针对中度、重度失能老人长期卧床或老人术后卧床等, 智能护理床需要功能多元,既能处理大小便、辅助翻身和体位调整,又能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以及预防褥疮等,真正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老人康复。
在疫情期间,养老机构封闭管理,消毒工作成为常态。
但工作人员在对隔离对象和疑似病人房间进行消杀时,会存在安全风险。
“机构无接触式智能消毒场景”成为迫切需求。
此外,“机构出入管控场景”也很重要。
各类人员进出养老机构频繁,平时管理就有较大难度,疫情期间的管理更为困难。
目前,养老机构已有人脸识别等系统,但难以满足人员精准管理、快速进入的需要。
?
id=528&aid=77148 (来源:中国社会报) 10 养老内参 养老培训 做好精品课程资源,助力养老人才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 资源库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作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5号) 文件精神,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下简称“老年资源库”)第一主持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老年资源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疫情 防控期间老年资源库在线教学与组织管理的整体部署安排,统筹做好资源库更新优化、宣传推广、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积极发挥老年资源库在养老领域线上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能学、辅教”作用,多项数据指标取得突破。
截止2020年4月24日,老年资源库现有用户60337个,是2018年项目结项时用户数的3倍,相比2020年1月底,新增用户24291个,其中新增教师用户 1405,新增学生用户22886,活跃用户比例为97.67%。
根据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反馈的月度报告,2~3月份,老年资源库资源访问数合计60902次,课程访问数合计229567次,用户访问数合 计416497人次,用户覆盖全国超过600所职业院校。
二是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促进老年失智症照护1+X证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疫情期间,由第二批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评价组织——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失智老年人照护》(1+X证书) 初级和中级课程分别于2月15日和4月8日在老年资源库平台上线,方便广大用户在线学习,截至目前,用户数已分别达到3870和429个,并在持续增长。
老年资源库平台后期将陆续上线“失智老年人照护(1+X证书)考 试”相关的培训师资、考务考评员、考务技术员及检查督导员四类人员培训课程,为各试点院校、有关单位及人员提供线上学习和服务。
三是广泛利用资源优势,助力行业企业开展培训。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利用率,老年资源库将“培训中心”下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内容同步到“民政人才在线培训平台”,目前在线人数已超过3万人。
同时,疫情期间,老年资源库与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合作,协助制作《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国家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定制版宣传片,免费向协会推荐优质课程和远程提供培训指导,积极协助协会开展 针对山东省养老行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行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合力调配行业企业和相关职业院校资源,组建并扩大共建共享联盟,更大范围服务养老类专业的线上教学。
积极与老年资源库其他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并实施适应 “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更新优质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资源,对接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健全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机制,建立老年资源库建用结合的长效机制。
附件:
1.老年资源库简介
2.老年资源库电脑端学习步骤(针对所有用户)
3.老年资源库手机端学习指南(针对社会企业用户) ?
id=533&aid=77174 (来源: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健康管理 对于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不仅要救急也要治缓 4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讲述亲身经历以及与湖北的医务人员、英雄的湖北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故事,并回答媒体提问。
北京医院外科ICU副主任常志刚介绍,抗疫期间收治的病人平均年龄是在60岁以上,最大年龄患者是92岁。
这是一位男性患者,主要是因为发热、呼吸困难和低氧,是从其他的医院转到来的。
老人家同时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和抑郁症。
针对这个患者,医疗队高度重视,每天上午多学科讨论。
治疗上主要是密切监护,包括病人的饮食、心理、生命体征、器官功能还有各种实验室和影像学的结果。
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氧疗,包括鼻导管吸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并进行积极的器官支持,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时也配合采用了中医中药治疗。
新冠肺炎影响了患者慢性病的进展,包括他的血压和血糖的控制,同时慢性病也会影响到新冠肺炎病情的预后,所以医护人员体会到,对于老年的新冠肺炎患者,不仅要救急也要治缓,因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在住 院的两周时间里面,慢性病控制得好,对这位老人良好的预后也非常关键。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通力协作。
?
id=627&aid=77165 (来源:央视网) 养老金融 深耕养老年金保险,平安养老险推出“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 如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
险相衔接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提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三支柱的发展尚不均衡。
第一支柱政府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广覆盖低保障,仅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第二支柱雇主统筹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面低,
增长陷入瓶颈期。
因此,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障产品未来承载着重大期望。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包括个人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个人储蓄等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
其中,个人养老年金保险可以对抗市场风
险、长寿风险,更好地契合了养老需求,因此被市场给予厚望。
响应监管号召,纾困养老难题 今年1月,银保监会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发展有
助于实现养老金融产品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
对此,各保险公司积极行动,加大产品创新。
作为国内首家养老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养老险”)近期推出“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首期上线“平安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
该产品具有收费低、领取灵活、条款清晰、产品纯粹等特点。
该产品于2020年5月1日正式上线。
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安养老险公众号、平安好福利、平安口袋银行和陆金所APP等渠道线上投保,也可以在平安银行全国各大网点进行购买。
契合养老需求,财富稳健增值 具体而言,在最让消费者头痛的产品复杂度上,
“安之心”设计简单纯粹,专注养老需求,并且条款描述简单,让客户能够轻松掌握规则。
同时对于养老年金险的保障性和灵活性均有所兼顾。
保障性方面,“安之心”可以提供定期的年领或月龄养老年金,且管理费用较低(初始费低至1%,退保费用仅收3年)。
充分考虑到中老年人既有长期稳定养老收入的需求,又有重大疾病等短期突发状况下用钱的需求,资金长期积累常常有所顾虑。
在产品灵活性方面,客户可以不定期、不定额、不定次地向自己的保单账户追加保费。
而除了定期的养老年金领取外,该产品还支持客户灵活设置领取方式或退保,充分契合养老生活实际需要,在确保稳健收益的同时,也能灵活应对中老年人相对更高的意外和疾病等风险所带来的突发资金需求。
考虑到中老年人的需求,平安养老险对线上投保流程进行了大量优化,确保大部分中老年人可以顺畅地完成投保流程。
同时开通了线下网点销售的方式,符合不同中老年人的支付习惯。
据悉,“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后续还将推出投资连结型年金保险,与“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实现零手续费的灵活转换(1年4次),可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保险消费者。
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产品创新 在养老年金保险方面,平安养老险此前已建立了包含传统型及分红、投连、万能等新型产品的全系列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2018年,公司成为首批具备个人税延养老年金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并推出三款税延
养老保险产品。
据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介绍,此次推出“平安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弥补了平安养老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领域的空白,也是平安养老险发挥养老的定位优势,向C端转型的重
要创新举措,大力布局个人养老保险市场。
平安养老险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成立16年来专注养老市场并拥有丰富经验。
公司希望凭借十多年团体养老市场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帮助更多人实现“拥有平安、幸福养老“,把“家家有平
安”的美好承诺带给千家万户。
11 养老内参 ?
id=572&aid=77150 (来源:新华网) 瞄准“银发市场”,银行理财子公司抢滩养老金融 步入2020年,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获批开业,运营之初,产品先行,养老金融成为不少理财子公司布局的重心。
近日,兴银理财推出首款养老型理财产品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资金募集,该产品采用5年期封闭式管理,且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基准为5%~5.5%;此前,光大理财于2月
20日正式上线一款5年期封闭式 净值型养老主题理财,1000元起投,业绩比较基准为4.7%~6.1%。
截至目前,除兴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外,还有多家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养老系列相关产品,比如工银理财的颐合系列养老产品、交银理财的稳享养老三年定开产品、中邮理财的财富养老三年定开产品、招银理财的招睿颐 养系列产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理财子公司将养老理财作为公司开业首发的理财产品。
抢滩养老市场已是业内共识。
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就曾介绍,中邮理财已初步确立了搭建“普惠+财富+养老”产品体系;兴银理财在成立伊始就把面向老年细分客群、创新养老理财产品作为该 公司三大特色产品之
一。
那么,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何加码布局养老产品?上海基煜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总裁王翔称,这既是解决我国居民养老资金不足、资本市场改革需要吸引长期资金的外在需求,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基于养老场景应用的内在 需求。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力布局养老金融可以发挥其母行在个人账户体系上的天然优势,可以直接连接银行的客户资金资源和实体资产,是实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也曾发文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呈现整体规模小、结构失衡两个突出特征,特别是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显著落后。
在资管新规对资管机构统一规制、公平准入的要求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能 够打通银行渠道、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体系特别是第三支柱的建设,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
一方面,银行可以凭借渠道客户优势提高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规模,并以账户为基础更好了解客户,实现大类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投资端上,在布局现金管理和“固收+”产品的同时,还可借助与对公企业的长期 险黏性,挖掘更好的投资方向,降低净值的波动性,满足银行客户的风险偏好。
工银理财总裁、董事会执行董事唐凌云亦认为,银行渠道是养老理财最重要的流量入口,银行可以依托各经营业务积累的大量的代发养老金、代发工资之类的客户资源,为客户定制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 运营基础。
另外,银行理财公司也应该抓住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推动银行理财产品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纵观目前理财子公司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多位于4%~6%之间,期限较长,且大多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又以固收增强型为主,即固定收益类资产权重占比较大,辅以权益类及衍生品资产,权益 类资产的投资标的又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二级市场结构化优先级等。
有观点分析,虽然与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相比,银行在网点渠道、客户基础等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养老产品主要诉求还是在权益类投资方面,理财子公司现阶段的权益投研能力还有待检验。
不过,王翔表示,养老产品的设计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所以需要理财子公司发挥资产配置功能,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组合投资的模式投资于公募基金,也可以通过与 基金投顾合作,分散投资、优中选优,弥补自身权益投资能力不足的劣势,达到上述目标。
潘东也提及,银行理财已在基建等非标投资、股票FOF、股权投资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范围还将更加多元化,第三支柱长期资金的稳定性有助于银行理财将更多长期资金配置到资本市场 和股权市场。
除此,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养老市场的深耕还需培养客户建立养老意识,即唤醒民众的养老金融意识;而银行在设计相关产品时,也应考虑客户自身风险偏好、资产及收入情况、理财目标等。
王翔也称,理财子公司在进行养老金融的创新时,可发挥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比如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养老产业金融、税务和法律顾问服务等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在养老业务方面的全方位需求。
?
id=572&aid=77163 (来源:一财网) 社会保障 江西:定了!今年养老金再涨5% 4月28日,记者从省人社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群众关心的养老金问题,省社保中心回应,今年我省将扎实做好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的 5%,并有望于7月底前调整和发放到位。
这将是我省连续第1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是连续第5年同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
“随着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的实施,在稳住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同时,我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扩面,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略有增长。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克琦介绍说,一季度,全省城镇企业职 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46万人、158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长0.5%、1.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88.9万人,同比增长0.4%;建筑业新开工建设项目和在建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均 达到100%。
“今年,我省将扎实做好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的5%,并有望于7月底前调整和发放到位。
”省社保中心副主任邓忠明介绍,这将是我省连续第16年调 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据悉,我省已实现了就业、社保、人事人才等46项人社业务数据的内部共享,以及公安、教育、民政等47项数据的外部共享,办事群众在办理人社业务时,所有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的证明材料都不需要再提供,无 需跑多个部门开具证明材料,不再“往返跑、多次跑”。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争取在五六月份再上线两批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并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拓展办事渠道,届时可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一网通 办、全程网办、全省通办”的办理事项将达到140项左右,基本形成“窗口端、网端、掌端”等线上线下互通的多渠道办事格局,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人社公共服务。
?
id=573&aid=77161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20年继续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
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 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
id=573&aid=77144 (来源:人社部) 养老金缓涨并不代表收不抵支 综合来看,5%的调整幅度,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确保养老金购买力水平不降低,也能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行。
在基本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5万亿元,且近年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一些“已经没钱发放养老金”的观点显然立不住脚。
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
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
这意味着,从2005年至今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涨”。
自2005年到2015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都以平均10%左右的幅度递增。
到了2016年,养老金平均涨幅调整为6.5%左右,打破了两位数增长趋势。
2017年下调至5.5%左右,2018年和2019年为5%左右。
今年5%的调整比例虽然与去年持平,但却去掉了“左右”二字,明确各省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这意味着5%将是今年各省养老金调幅上限。
对此,有人认为养老金调整幅度近年来不断收缩,可能意味着财政无力承担了,养老金发放压力将越来越大。
其实,如此疑虑大可不必。
先看财政投入。
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重点是向基金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倾斜。
从1998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累
计超过4万亿元,其中2019年安排5261亿元,而且今年补助力度将继续加大,帮助地方缓解因阶段性降费给基金造成的收支压力。
再看基金储备。
在实施较大幅度降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2019年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
在基本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5万亿元,且近年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一些“已经没钱发放养老金”的观点显然立不住脚。
今年出台的缓免社保费政策虽会导致基金收入减少,但影响总体可控,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有保障。
客观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为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同时,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特别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养老保险事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速均呈放缓趋势。
受疫情影响,眼下养老金的调整,既要考虑到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的强烈呼声,这关乎稳就业大计;又要考虑民众的生活需要,以
发挥养命钱效用。
综合来看,5%的调整幅度,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确保养老金购买力水平不降低,也能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行。
有分析指出,我国将在2025年左右进入深度化老龄社会。
届时,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高峰持续长等特征更加明显,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对职工养老保险来说,老龄化使参保缴费人数少、退休
人数多,制度抚养比逐步走低,待遇刚性增长的趋势短时间很难改变,省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愈加突出,因此制度可持续性尤其值得关注。
其实,我国在制度安排上早已未雨绸缪。
今年,我国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基金调剂比例从去年的3.5%提高至4%,一季度的调剂资金已拨付到位。
同时,我国还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改革力度,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正加快推进。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实行了基金省级统收统支,预计到今年年底所有省份都会实现基金统收统支,这将为养老金全国统筹打下坚实基础。
养老金水平调整是民生大事,既要切实保障退休人员有获得感,也不宜超过经济、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养老金不切实际地持续保持高增长,既不科学,也不可行。
展望未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 12 养老内参 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引导社会形成合理预期,将是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
id=573&aid=77156 (来源:经济日报) 董克用:养老金不足GDP8%,这“奥数题”中国如何解 4月24日,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第9期)以“老龄化与养老金制度”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主讲。
董克用,著名管理学家,人大国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核心观点如下:
1、我国养老金体系是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大、第二支柱发展较为滞后、第三支柱还未在全国推行。
然而,发达国家
二、三支柱已经成为国民养老的主要收入来源,不但减轻了公共财政的压力,也实现了社会均衡发展,
这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2、我国正值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高原期,养老金制度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世界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养老金制度的现收现付模式或完全积累模式都不足以应对老龄化挑战,所以需要建立养老金三支柱模式以应对挑
战。
以下是演讲实录:目前,抗击疫情已获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产正在部署中,我们有时间来思考战略性长期问题——老龄化和养老金制度。
今天的主题将围绕四方面内容展开讨论:(一)人口老龄化和我国的特点、(二)养老金的模式与发展方向、(三)我国养老金体系建设成就、(四)完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思考。
(一)人口老龄化和我国的特点 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是有标准的: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比重的10%,或是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就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了。
两个条件只要一个达标就意味着这个国
家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的社会叫老龄化社会(AgingSociety),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4%的为深度老龄化社会(AgedSociety),65岁以上人口超过20%的为超老龄化社会(Hyper-agedsociety)。
国际上,讨论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时候多将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作为判断的标准。
还有一种说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为重度老龄化,超过35%为深度老龄化。
60岁以上人口超过30%是什么概念?就是三个人里有一
人年龄是超过60岁的。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口司隔年对人口进行预测,我们看一下2019年的预测。
预测了三种趋势,一种是比较乐观的情况,未来人口发展乐观、出生人口比较多。
一种是比较悲观的情况,年轻人不生孩子、人口增长很慢、
老龄化严重。
第三种是中间值估计,既不很乐观,也不很悲观的情况,我们看一下中间值的情况。
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不到6亿总人口,在2020年中国人口超过14亿。
预测高峰值可能在2030年出现,从2030年开始,我国人口总量开始下降,到本世纪末2100年,总人口在10亿左右。
预测依据人口学的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是指每一位育龄妇女一生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如果一位育龄妇女一生中生育4、5个孩子,这就是我国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口增长情况。
如果一位育龄妇女一生中只生1个孩
子,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就会受到影响。
因为,一个国家若要保持正常的人口替代,每一位育龄妇女至少要生2.1到2.2个孩子,因为孩子从出生到成人过程中需要考虑死亡率,所以总和生育率在2.1到2.2才能够保持稳定的人口结构。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口司采用总和生育率为1.8进行上述人口预测,如果现实的总和生育率没有达到1.8,那么,有可能在我国在2025年就能达到人口高峰,而不是2030年。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但连续
三年新生儿数量是连续下降的。
再看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1950年的时候数量很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高龄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增长。
预测2060年,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估计会有4亿人超过65岁。
2060年这个高峰有没有疑问?答案是没什么疑问的。
206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出生了,在座的各位许多就属于2060年65岁以上的人口这个群体,所以这个数是很真实的。
回到老龄化社会问题,按照国际标准,新
中国在本世纪初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过去二十年中,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是缓慢增长的,从6.81%到8%再到今年接近12%。
前面讲到65岁以上人口超过20%的为超老龄化社会(Hyper-agedsociety),我们国家估计到2035年会超过20%达到30%,也就是深度老龄化。
更重要的是,在2060年老龄人口达到高峰后还会持续在30%上下波动,29.89%、31%、31%一直持续到本世纪末,这意味着什么?我国老龄化不像是一个山的高峰,过了高峰就下坡。
从2060前后,就像是我们进入了黄土高原,是人口老龄化高原期,目前看,一直到本世纪末都是深度老龄化。
因此,中国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是目前老龄化开始加速,
加速到206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原期,65岁以上人口占到30%(深度老龄化),三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年龄会超过65岁。
是否只有中国存在老龄化现象?不是这样的,老龄化不是从中国开始的,老龄化最早出现于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城镇化后逐渐发生了老龄化。
随后,这种现象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总和生育率低
过平衡点2.1,随着时间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都将会迈入老龄化社会。
所以,一个国家何时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要看这个国家的出生率。
为什么说我们国家老龄化的速度很快?根据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到14%所用的时间,法国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6年,英国用了45年,日本用了30年,中国仅25年。
目前来看,中国老
龄化速度是最快的,压力同样也非常大。
日本在197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当时日本的经济水平是人均GDP为2272美元,中国在1999年人均GDP是873美元,2019年人均GDP也才达到1万美金,所以说我们当初是“未富先老”,现在是“小富快老”。
我国
老龄化正在加速并且将会进入高原区,所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所以习总书记提出来“三个应对”: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
因为需要方方面面综合应对,养老金是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养老金的模式与发展方向 其实养老金制度不复杂,就是如何筹钱如何发钱,一边在收钱一边在支钱。
世界上的养老金制度有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模式,以及二者结合起来的多支柱模式,即第三种情
况。
首先是现收现付模式,即代际抚养。
现收现付是指在职的一代,向养老金“大池子”里缴费,可以理解为蓄水,同时,池子的另一端向退出劳动力的一代人放水(“支付”)。
这像是一道奥数题,一个池子一边注水
一边放水,什么时候池子满? 现收现付制度并不需要池子满,只要正常的渠道规范“来水”——劳动力队伍规范缴费,就可以向退出劳动力的人群支付。
所以,现收现付制度是很好的构想。
它是一个社会保险模式,可以帮助大家规避风险、希望
通过多数人来帮助少数人。
制度原则是收支平衡、以支定收,要支多少我们就取多少。
为此,在社会保险缴费端设计了两大要素,缴费基数和缴费率。
缴费基数是指依据什么缴费,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依据的是职工工资水平,缴费率个人是按照工资的8%,单位按照16%进行缴费的。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缴费端。
待遇端取决于个人的退休年龄。
当然,现在的制度是多缴多得,就是个人缴纳的基数高退休时养老金就会高、缴纳的时间长也能够获得的多,可总结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现收现付制度有几大优点。
首先是容易建立,只要政府出面建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职工都必须参加到制度中来,不用等池子水满,而是这个池子有水了就可以给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
其次,池子里有基金,但不需
要积累一大笔资金,这样避免了基金贬值的风险。
再次,养老金制度可以实现再分配,如果你的工资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便要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进行缴纳社会保险,但养老金领取时并不一定是平均养老金的3倍。
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再分配功
能。
当然,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的缺点是,如果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了,特别是社会老龄化了,那么资金就会有负担。
看一下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