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日记上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责任编辑:徐玚杜泽彦副刊专刊部电话:23602884
今年,我市大力倡导“书香天津全民阅读”,举办了一系列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
有趣的是,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不仅爱读书、爱写作,还把曾经的日记作为读物,他们认为,“看看曾经的日记,不仅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青春的成长”。
写日记帮我缓解了压力 今年上大二的笑笑是从初三那年开始写日记的。
“初三毕业班那年,原来始终在班里保持前十名的我,因为 在心里默默地问他们,如果我发挥不正常怎么办呢?”因为压力大,笑笑开始写日记发泄情绪。
“一开始,我每写完一篇就把它撕掉,一方面怕爸妈看到这些负面文字,另一方面我也不想 思想压力太大,成绩忽高忽低,最差的让任何载体记录我的心情。
后来,我 日记像面镜子让我反思 暑假,一些来张锦家做客的朋友将破解日记本上的密码锁当做了一个乐 一次居然考了个26名。
那段时间,班主任和爸妈轮番上阵找我谈话,说真 逐渐不舍得撕了,因为每篇日记都能缓解我的压力,撕掉了压力似乎又回 初识张锦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外趣“。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成为少年时的,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希望帮我缓来了。
就像‘吃药’一样,写日记成为 表时尚、面容姣好、性格开朗活泼的女期的美好回忆。
” 解压力,但殊不知,他们越是这样,我我情绪发泄的唯一途径。
”笑笑说,如 孩喜欢写日记“。
我从2010年开始写日 曾经有人问过张锦:“你把想说的越是压力大。
每当爸妈说他们不在乎果不是因为找到了写日记这个减压途 记,转眼间已经坚持9年了。
”说到“9话都写进了日记,那还会和朋友们聊名次,只要我能正常发挥就行时,我都径,她恐怕会得抑郁症。
年”,张锦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时天吗?”张锦说“:日记就像一面镜子,时 间过得太快了,一晃都9年了,现在我常拿出来读读,能督促我成长,也能让 的日记本已经装满了四个大抽屉,我我反思更多。
正是因为这面镜子,才 和日记是无话不谈的闺蜜。
”她还记得使我现在越来越开朗活泼,交友圈子 因为实在是太好奇日记的内容,某年越来越广。
” 读过去的日记成为乐趣 张锦的好闺蜜炎炎说:“我和张锦是大学室友,都住在上铺,每天晚上关灯前她都会拿起小本写日记,一开始我还笑她太原始,因为现在大家都习惯用微博记录生活,但时间一长,我居然也被她感染了。
我还记得,那天我特意让她陪我挑了一个特别好看的笔记本,还买了一支名牌钢笔。
第一次写,我居然写了一个小时,要不是因为 熄灯了,恐怕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那天晚上写完日记后,我躺在床上心情大好,感觉曾经的那些烦恼一下子都从脑袋里倒出去了。
就这样,我逐渐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已经坚持两年了。
前不久我生病三天没写日记,睡梦中,我居然梦见日记本和我说话。
现在,在无聊时读读自己以前写的日记也成为一种乐趣,那时的想法、那时的状态都对我审视自己的现在有很大帮助。
” 朱炯骁绘 日记承载12年青春故事 宽慰……现在,路荣每次读那些日记,要么 用手写比打字更有温度 笔写日记,感觉特别棒。
可能因为好久没亲笔写字了,刚写时,居然有种 路荣今年26岁,虽然年龄不算大,忍俊不禁,要么感慨万千。
她说,正是 从用微博打日记转变为手写日重生的感觉。
现在每写完一篇,我总 却是写日记的老人儿了。
“我已经坚持这些日记帮她留住成长轨迹,帮她对记的秦永泰说:“以前我大事小情都会翻看前面的日记阅读一下。
这种 写了12年。
”路荣的抽屉里装满了码放比今时往昔,让她感悟何为成熟。
会记录在微博上。
但今年我打算戒感觉与发微博很不一样,微博上面的 整齐的一本本厚厚日记。
她说这数
十 最令她难忘的是高三毕业班时,掉微博,因为现在刷微博的时间越来字没有温度,但日记本上亲笔写的字 本风格迥异、厚薄不一的日记本记录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她仍然坚持写日越长,太耽误事儿了。
不久前,女朋有温度有情感,透过当时写的字,能 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记。
“父母说我写日记是在浪费时间,友送给我一套钢笔,预祝我未来销售看出当时的心情。
现在我才发现,我 中学时期的日记本里,路荣已经他们说得多了,我也难免打退堂鼓。
”签单顺利。
出于新鲜,我开始用新钢的字会发生变化。
” 是满腹心事的小姑娘了。
“日记本里有得知她想放弃写日记的语文老师告 了各种小情绪,小本本摇身一变成了我的心灵秘密基地。
”高中时期,好闺蜜知道路荣爱写日记,特意送她一本名为“secretstory”的彩页本。
在这本“secretstory”中,有她为了给自己加油鼓劲而写下的“狂妄话语”,有夜半读书后的所思所想,有对未来的期许与盼望,有高考前的忐忑与难寐,也有高考后突然轻松下来的那些不适,更有高考揭榜尘埃落定后的失落及自我 诉她:“希望你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都不要放弃写日记,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坚持写日记的效果。
”路荣感慨,那位语文老师是她的贵人。
正是因为坚持写日记,路荣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北京知名的年轻编剧了。
“这12年的坚持,换来了我现在谋生的饭碗,未来,我将写一部与日记有关的剧本,我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亲笔写日记。
”路荣说。
编者心得写日记让心安顿下来 采访完这期选题,我开始重拾尘封多年的日记本。
说真的,我从没想过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多人愿意写日记,而且坚持写日记。
我想,恐怕是因为这些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见惯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资讯,见惯了页面复杂的手机App,因此日记“返璞归 真”地成为他们的一个简单且不用与别人分享的一方天地。
采访中,很多年轻人觉得日记有疗愈心情的作用,能够记录青春故事,但其实日记只是令这些年轻人的心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了片刻宁静。
徐玚 “书香家庭”是怎样炼成的?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家长身教远胜言教 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2%的父母每天使用手机超过6小时,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大多在3小时。
与该调查报告相呼应的是,记者在日常采访中也了解到,“父母手里捧着手机,嘴上却督促孩子做作业、不要玩游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上周六恰逢“六一”儿童节,记者在本市图书大厦、河西区图书馆却发现,当孩子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们普遍具有榜样的“意识”,静静在旁“陪读”没有人玩手机。
老爸玩手机孩子抱怨多 下周日是“父亲节”。
早在上个月“母亲节”记者对一所小学五年级一个 班进行调查时,女生玲玲把母亲与父亲进行了对比,并抱怨父亲因“爱玩手机”而疏忽了对她的关爱。
玲玲简单举出几个例子。
“我周日要去上英语辅导班,我爸在家低头看手机,我妈催他,他好像也没听见,妈妈便一气之下骑电动车带我去上课;我爸开车接我下课,我出校门时看到他还在玩手机,是我找他而不是他找我。
”在家时,玲玲的父亲也总是机不离手,“除了吃饭和睡觉不玩,上厕所也带着手机,我妈说他,他还不听。
”玲玲说,爸爸爱看球赛,但也常常是对着电视玩手机,更让她不喜欢的是,就连给自己辅导功课,爸爸也经常捧着手机说“等会儿”,最后还是妈妈辅导她。
“我爸也是这样!”同班女生莹莹也向记者讲述了她和父亲之间的“手机大战”。
“爸爸辅导我做作业时,问他啥,他都用手机上网查。
”渐渐地,莹莹遇到不懂的问题,会自己直接用父母的手机查询,但每次被父亲发现都会挨批评。
“你可以用手机,却不让我用,这不公平。
”莹莹委屈地说,爸爸唯一和她的“亲子互动”就是玩IPad对战游戏。
“就是给我过生日,他也是不停地看手机,跟我很少说话。
” 孩子玩手机根源在家长 玲玲的母亲朱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姥姥接送,每天一下班,她就心急火燎地往家赶,只为了多陪女儿一会儿。
在陪伴女儿的时候,她时常也会刷一下手机,这时她发现女儿好像有“特异功能”,只要她一拿起手机,女儿马上会放下手里的 玩具缠着她。
“有一回,女儿正在专注地看儿童剧,我背对着她偷偷拿出手机,她马上转过头说,妈妈不要玩手机,陪我看电视。
”从此,朱女士一直留心,在陪孩子时尽量不摸手机。
“父母一边陪孩子一边刷手机的行为,严重降低了亲子陪伴的质量,不仅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而且还可能令孩子将来也沉溺于手机、网络,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玲玲和莹莹的班主任张老师透露,学生写作文——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有可能全都会反映在孩子的作文里,其中父母玩手机的出镜率极高。
“即使是赞美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父母对手机的迷恋。
” 张老师表示,眼下家长微信群里,处处充满了家长对孩子沉溺手机、电脑的担忧,舆论也多次讨论如何应对孩子们的网瘾、手机瘾和游戏瘾。
如果家长都控制不住“手机瘾”,叫孩子如何“理性”。
“父母要有榜样意识,先自己放下手机再教育孩子。
” 孩子在看书家长也看书 “六一”儿童节期间图书大厦正在举办“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的读书活动,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购书,各个角落处处可见父母陪伴孩子读书的身影。
低头和女儿正在各自看书的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女儿今年6岁,在他和妻子的影响下,女儿从上幼儿园后就特别喜欢看书,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
周先生说,其实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很简单,家长先要陪伴孩子读书,尤其是在孩子看书、学习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看电视、玩手机。
孩子在少儿时期,很善于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
随着天气的转热,每到双休日,胡女士会像往年一样,带着儿子来到河西区图书馆写作业,做完作业,母子俩还会再待上一两个小时,各自静静地看书,互不打扰。
“我大学时学的是文科,本身就很喜欢阅读,有了儿子以后就非常注重引导孩子阅读,而且读纸质图书对保护孩子视力等益处多多。
”胡女士分享了能让孩子“坐住看书”的小诀窍:她在家里给儿子布置了一块专属的“阅读天地”,添置一张小沙发、一个小书柜、一套小桌椅,图书平时就放在儿子随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在儿子看书的时候,胡女士和丈夫在旁边从不玩手机。
在胡女士看来,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因此在让儿子阅读的同时,她和丈夫也会各自捧着一本书陪孩子一起看。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给他一个好的氛围,孩子就能慢慢养成好习惯。
”胡女士说,她借书的时候会综合全家人的“口味”,给儿子借他喜欢看的少儿图书,给丈夫借历史方面的书籍,她自己则喜欢看小说和散文。
戒掉手机瘾全家乐融融 自由撰稿人熊燕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去年他们一家三口人戒掉“手机瘾”的故事。
熊女士和丈夫都爱玩手机,她在手机上看文章、刷朋友圈,丈夫在手机 刘乃文/摄 上下象棋、看微视频。
起初,一个人玩手机时,另一个人辅导五年级的儿子做作业。
后来,两个人虽然身在儿子旁边,但眼睛却在手机上,久而久之,儿子的心思也飘到了手机上。
每次听到他们望着手机哈哈大笑时,儿子就离开书桌,凑过去一起看并跟着哈哈大笑。
再到后来,儿子做完作业就趴在丈夫肩膀上一起看微视频,有时还要将手机抢过来,这里翻翻,那里看看。
儿子发现手机功能强大,渐渐不满足于看微视频,拿着手机不松手,有时来了电话,也不愿意放下手机。
不久,老师告诉熊女士,儿子上课不专心,时常走神。
于是,熊女士与丈夫商量不能再在儿子面前玩手机了。
儿子回家后,他们便将自家的网络断掉,可是没想到,儿子有时竟然拿着他们的手机连上了邻居家的WIFI,依旧玩得不亦乐乎。
索性,熊女士和丈夫买来一部“老人机”,在家时,将自己的智能手机藏起来,只用“老人机”接打电话。
没过多长时间,一家人又恢复到了以前常在一起聊天的美好时光。
熊女士说,自从远离了智能手机,每晚一家三口人的交流多了起来,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儿子的学习也进步了许多。
文/杜泽彦摄影/刘乃文 致青春?
好孩子 敢于吃苦才能苦尽甘来 大学毕业后,小A在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
为了让自己成为培训机构的“头牌”英语老师,他必须让单词课生动有趣。
他要不停地给学员们讲笑话,还要把易混的单词串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学员终生难忘。
但对平时不苟言笑的小A来说,变幽默简直让他“生不如死”。
当时这是个高薪工作,当小A坚持不住想辞职时,他就会量量自己的存款到梦想的距离,于是他就有动力了。
小A的梦想很简单,在这个大城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把父母从山区接过来。
小A开始努力寻找浑身上下所有的幽默细胞,只可惜,幽默细胞在他身上比“癌细胞”还少。
于是,他开始每天背诵网上的幽默段子。
在第四年的时候,小A开始翻译国外的笑话网站。
最后,小A将幽默笑话背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第五年时,他自己开了一个英语笑话网站,他将英 语单词融入笑话之中,让网友们在听笑话中背单词,出人意料,这个网站的人气非常高。
第七年时,小A的网站点击率已经相当高了,很多广告商纷纷进驻。
当然,从那时起,他已经不再是英语老师了,他是一名赢得天使投资的CEO。
如今,小A当初的那个梦想也早已实现,只不过,他依然还是不苟言笑,只是在给下属开会或者演讲时,他才会妙语连珠,尽显背诵幽默段子的功力。
小A说,自己的网站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他很逗趣,但只有他知道,变幽默的初衷是为了挣钱。
很多年轻人都说,要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可是,感兴趣是什么?从学校步入社会,你的兴趣社会不会埋单。
所以,无论你是否感兴趣,工作永远都是烦恼比快乐多,但我们一定要学会苦中作乐,敢于吃苦,乐 普铒于吃苦,才会迎来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终于释怀的初恋 朋友说他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但最终因为女孩背弃了诺言导致分手,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无法忘怀,想起她时心里还会隐隐作痛。
那女孩,是他大三时认识的,他到校园后面的小河边散步,就遇见了她。
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长腿女孩,有着一对深深的酒窝,白皙的皮肤,嫩得就像河边那棵新发芽的柳树,只一眼,他就喜欢上了那个美好的姑娘。
她是大一新生,刚进大学有很多不适应,苦涩和茫然无从找到出口,刚好就碰见了他,没多久就败在他狠命的追求中,甘心情愿做了他的女友。
以后的日子如蜜一样甜,她陪他散步、打球,陪他温习功课,他陪她看电影、逛街、品美食,校园内外都留下了他们相伴相依的身影。
他对她发誓,这辈子非她不娶,而她呢,也说这辈子就只爱他一个人。
毕业后他到外地工作,不得已俩人只能鸿雁传书,谁知,仅过半年她便提出分手,原因是她爱上了另一个男生。
为了让他死心,她把她和那男生的合影邮寄给他看,他看见她倚在那男生的臂弯里笑得甜蜜灿烂。
但他依旧不甘心,不停地给她写信,但那些信,最终都被她原封不动地退了 回来。
再后来,她毕业了,听说和那男 孩也分了手。
再后来,她在外地结婚了,这时他才死心。
走进围城的他,心里一直不肯原谅她,想起她时,还会有恨意。
那日,听说她的家庭极不幸福,他心里便有了些快意,他想,她一定是后悔的吧。
他趁出差的机会,路过她所在的城市,想去看个究竟。
果然,她的家境并不好,但她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狼狈不堪,她的脸上挂着当年的微笑,给他泡茶、做饭。
他找了个空当,偷偷地问她:“当年,你爱我是真的还是假的?”她浅笑:“当然是真的呀。
”他又继续追问:“那些誓言呢?你说过一辈子只爱我一个人的呢?”她的脸刷地就红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真的只有你一个人。
我真的爱过你,狠狠地爱过。
”他听到她的话,突然间就释怀了,眼前晃动着那些和她牵手走过的日子,她细心地为他叠的千纸鹤,她总是讨他的欢心,每天都准备一个笑话讲给他听。
每一个细碎的片段都是那么美好而幸福,他不恨她了,尽管她给过他那 煜柠么多的伤痛,但与那些美好的记忆比 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宝宝启蒙绘画(十五)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画画 毕加索是位高寿且高产的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几乎涉及所有艺术形式,14岁时就能像拉斐尔一样画得好,晚年最钟情的是儿童艺术,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 毕加索有句非常有名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难的是他们如何在长大之后保持。
”为什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呢?爱画画和敢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画画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表达自身情感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或许一些大艺术家毕生想要追求的,就是能像孩子们一样,用好奇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而不受任何束缚。
米罗曾经说过:“儿童时期的天赋最珍贵。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画画,画他们关注的事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表达。
喜欢公主的女孩,就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画各式各样的公主;喜欢怪兽的男孩,就会在画里设计着千奇百怪的怪兽。
他们爱画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特意去关注这些事物,并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画得会越来越细 致,越来越具体。
我的女儿在七岁半的时候,画 猫蝴蝶和独角兽蝴蝶,翅膀和身子的不同花纹视觉冲击力很强,天上的太阳看起来又像是花朵,背景的 见点点似乎就是漂在空中的花粉(上图)。
女儿开心时,会选择明亮的 颜色,不开心时,会用灰暗的颜色;开心时画的人都是笑的,细节也很丰富,不开心时会画得粗糙而模糊。
让孩子画他们想要画的,那是最纯粹的视角和生命最初的律动,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欣赏和鼓励,悉 姜啸然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成长的蜕变 今年上六年级的儿子前些日子很忙,放学做完作业后,马上就练习唱歌,一遍又一遍,翻来覆去地练习,力求悦耳动听。
我心疼地说:“没必要那么认真吧?”儿子说:“必须认真,这可是我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儿童节表演节目。
” “六一”儿童节如期而至,家长和孩子们一样兴高采烈地坐在舞台下,看着小演员们载歌载舞,儿子演唱的是《奉献》。
我和老公目不转睛,屏气凝神,仔细倾听: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师;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同学……原来是改编了苏芮的《奉献》,蛮应景!唱到情深处,儿子不禁声音哽咽。
“儿子是在用心歌唱,老师和同学们相亲相爱像一家人,马上就要离开了,儿子肯定难舍难离。
”我伤感地对老公说,六年时光里,儿子和同学 们一起,从简单的拼音到能独立写作文,从简单的识数到复杂的数学知识,老师付出了辛勤汗水,同学们互帮互助,留下了珍贵的友谊,儿子依依不舍是人之常情。
老公感触地说:“是呀,时光真快,儿子背着小书包走进校园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一转眼就要从一名儿童变为少年。
” 在大家的掌声中,儿子眼含泪花走下舞台,老公拉着他,轻声安慰说:“人生成长路上,我们要经历许多别离,面对别离,最好的姿势是微笑挥手、努力上进。
”儿子突然对我一笑:“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很多,您对我的关爱和教育,深深影响了我……”我正在惊诧,儿子又转身对老公说“:爸爸,感谢您对我的呵护和引导,您用实际行动,为我做出了榜样。
” 这一瞬间,我突然感到儿子真正长大了。
成长,有时需要一个漫 熊燕长的过程,而有时却是一瞬间就能 完成的事情。
有趣的是,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不仅爱读书、爱写作,还把曾经的日记作为读物,他们认为,“看看曾经的日记,不仅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青春的成长”。
写日记帮我缓解了压力 今年上大二的笑笑是从初三那年开始写日记的。
“初三毕业班那年,原来始终在班里保持前十名的我,因为 在心里默默地问他们,如果我发挥不正常怎么办呢?”因为压力大,笑笑开始写日记发泄情绪。
“一开始,我每写完一篇就把它撕掉,一方面怕爸妈看到这些负面文字,另一方面我也不想 思想压力太大,成绩忽高忽低,最差的让任何载体记录我的心情。
后来,我 日记像面镜子让我反思 暑假,一些来张锦家做客的朋友将破解日记本上的密码锁当做了一个乐 一次居然考了个26名。
那段时间,班主任和爸妈轮番上阵找我谈话,说真 逐渐不舍得撕了,因为每篇日记都能缓解我的压力,撕掉了压力似乎又回 初识张锦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外趣“。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成为少年时的,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希望帮我缓来了。
就像‘吃药’一样,写日记成为 表时尚、面容姣好、性格开朗活泼的女期的美好回忆。
” 解压力,但殊不知,他们越是这样,我我情绪发泄的唯一途径。
”笑笑说,如 孩喜欢写日记“。
我从2010年开始写日 曾经有人问过张锦:“你把想说的越是压力大。
每当爸妈说他们不在乎果不是因为找到了写日记这个减压途 记,转眼间已经坚持9年了。
”说到“9话都写进了日记,那还会和朋友们聊名次,只要我能正常发挥就行时,我都径,她恐怕会得抑郁症。
年”,张锦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时天吗?”张锦说“:日记就像一面镜子,时 间过得太快了,一晃都9年了,现在我常拿出来读读,能督促我成长,也能让 的日记本已经装满了四个大抽屉,我我反思更多。
正是因为这面镜子,才 和日记是无话不谈的闺蜜。
”她还记得使我现在越来越开朗活泼,交友圈子 因为实在是太好奇日记的内容,某年越来越广。
” 读过去的日记成为乐趣 张锦的好闺蜜炎炎说:“我和张锦是大学室友,都住在上铺,每天晚上关灯前她都会拿起小本写日记,一开始我还笑她太原始,因为现在大家都习惯用微博记录生活,但时间一长,我居然也被她感染了。
我还记得,那天我特意让她陪我挑了一个特别好看的笔记本,还买了一支名牌钢笔。
第一次写,我居然写了一个小时,要不是因为 熄灯了,恐怕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那天晚上写完日记后,我躺在床上心情大好,感觉曾经的那些烦恼一下子都从脑袋里倒出去了。
就这样,我逐渐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已经坚持两年了。
前不久我生病三天没写日记,睡梦中,我居然梦见日记本和我说话。
现在,在无聊时读读自己以前写的日记也成为一种乐趣,那时的想法、那时的状态都对我审视自己的现在有很大帮助。
” 朱炯骁绘 日记承载12年青春故事 宽慰……现在,路荣每次读那些日记,要么 用手写比打字更有温度 笔写日记,感觉特别棒。
可能因为好久没亲笔写字了,刚写时,居然有种 路荣今年26岁,虽然年龄不算大,忍俊不禁,要么感慨万千。
她说,正是 从用微博打日记转变为手写日重生的感觉。
现在每写完一篇,我总 却是写日记的老人儿了。
“我已经坚持这些日记帮她留住成长轨迹,帮她对记的秦永泰说:“以前我大事小情都会翻看前面的日记阅读一下。
这种 写了12年。
”路荣的抽屉里装满了码放比今时往昔,让她感悟何为成熟。
会记录在微博上。
但今年我打算戒感觉与发微博很不一样,微博上面的 整齐的一本本厚厚日记。
她说这数
十 最令她难忘的是高三毕业班时,掉微博,因为现在刷微博的时间越来字没有温度,但日记本上亲笔写的字 本风格迥异、厚薄不一的日记本记录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她仍然坚持写日越长,太耽误事儿了。
不久前,女朋有温度有情感,透过当时写的字,能 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记。
“父母说我写日记是在浪费时间,友送给我一套钢笔,预祝我未来销售看出当时的心情。
现在我才发现,我 中学时期的日记本里,路荣已经他们说得多了,我也难免打退堂鼓。
”签单顺利。
出于新鲜,我开始用新钢的字会发生变化。
” 是满腹心事的小姑娘了。
“日记本里有得知她想放弃写日记的语文老师告 了各种小情绪,小本本摇身一变成了我的心灵秘密基地。
”高中时期,好闺蜜知道路荣爱写日记,特意送她一本名为“secretstory”的彩页本。
在这本“secretstory”中,有她为了给自己加油鼓劲而写下的“狂妄话语”,有夜半读书后的所思所想,有对未来的期许与盼望,有高考前的忐忑与难寐,也有高考后突然轻松下来的那些不适,更有高考揭榜尘埃落定后的失落及自我 诉她:“希望你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都不要放弃写日记,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坚持写日记的效果。
”路荣感慨,那位语文老师是她的贵人。
正是因为坚持写日记,路荣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北京知名的年轻编剧了。
“这12年的坚持,换来了我现在谋生的饭碗,未来,我将写一部与日记有关的剧本,我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亲笔写日记。
”路荣说。
编者心得写日记让心安顿下来 采访完这期选题,我开始重拾尘封多年的日记本。
说真的,我从没想过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多人愿意写日记,而且坚持写日记。
我想,恐怕是因为这些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见惯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资讯,见惯了页面复杂的手机App,因此日记“返璞归 真”地成为他们的一个简单且不用与别人分享的一方天地。
采访中,很多年轻人觉得日记有疗愈心情的作用,能够记录青春故事,但其实日记只是令这些年轻人的心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了片刻宁静。
徐玚 “书香家庭”是怎样炼成的?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家长身教远胜言教 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2%的父母每天使用手机超过6小时,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大多在3小时。
与该调查报告相呼应的是,记者在日常采访中也了解到,“父母手里捧着手机,嘴上却督促孩子做作业、不要玩游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上周六恰逢“六一”儿童节,记者在本市图书大厦、河西区图书馆却发现,当孩子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们普遍具有榜样的“意识”,静静在旁“陪读”没有人玩手机。
老爸玩手机孩子抱怨多 下周日是“父亲节”。
早在上个月“母亲节”记者对一所小学五年级一个 班进行调查时,女生玲玲把母亲与父亲进行了对比,并抱怨父亲因“爱玩手机”而疏忽了对她的关爱。
玲玲简单举出几个例子。
“我周日要去上英语辅导班,我爸在家低头看手机,我妈催他,他好像也没听见,妈妈便一气之下骑电动车带我去上课;我爸开车接我下课,我出校门时看到他还在玩手机,是我找他而不是他找我。
”在家时,玲玲的父亲也总是机不离手,“除了吃饭和睡觉不玩,上厕所也带着手机,我妈说他,他还不听。
”玲玲说,爸爸爱看球赛,但也常常是对着电视玩手机,更让她不喜欢的是,就连给自己辅导功课,爸爸也经常捧着手机说“等会儿”,最后还是妈妈辅导她。
“我爸也是这样!”同班女生莹莹也向记者讲述了她和父亲之间的“手机大战”。
“爸爸辅导我做作业时,问他啥,他都用手机上网查。
”渐渐地,莹莹遇到不懂的问题,会自己直接用父母的手机查询,但每次被父亲发现都会挨批评。
“你可以用手机,却不让我用,这不公平。
”莹莹委屈地说,爸爸唯一和她的“亲子互动”就是玩IPad对战游戏。
“就是给我过生日,他也是不停地看手机,跟我很少说话。
” 孩子玩手机根源在家长 玲玲的母亲朱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姥姥接送,每天一下班,她就心急火燎地往家赶,只为了多陪女儿一会儿。
在陪伴女儿的时候,她时常也会刷一下手机,这时她发现女儿好像有“特异功能”,只要她一拿起手机,女儿马上会放下手里的 玩具缠着她。
“有一回,女儿正在专注地看儿童剧,我背对着她偷偷拿出手机,她马上转过头说,妈妈不要玩手机,陪我看电视。
”从此,朱女士一直留心,在陪孩子时尽量不摸手机。
“父母一边陪孩子一边刷手机的行为,严重降低了亲子陪伴的质量,不仅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而且还可能令孩子将来也沉溺于手机、网络,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玲玲和莹莹的班主任张老师透露,学生写作文——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有可能全都会反映在孩子的作文里,其中父母玩手机的出镜率极高。
“即使是赞美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父母对手机的迷恋。
” 张老师表示,眼下家长微信群里,处处充满了家长对孩子沉溺手机、电脑的担忧,舆论也多次讨论如何应对孩子们的网瘾、手机瘾和游戏瘾。
如果家长都控制不住“手机瘾”,叫孩子如何“理性”。
“父母要有榜样意识,先自己放下手机再教育孩子。
” 孩子在看书家长也看书 “六一”儿童节期间图书大厦正在举办“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的读书活动,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购书,各个角落处处可见父母陪伴孩子读书的身影。
低头和女儿正在各自看书的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女儿今年6岁,在他和妻子的影响下,女儿从上幼儿园后就特别喜欢看书,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
周先生说,其实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很简单,家长先要陪伴孩子读书,尤其是在孩子看书、学习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看电视、玩手机。
孩子在少儿时期,很善于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
随着天气的转热,每到双休日,胡女士会像往年一样,带着儿子来到河西区图书馆写作业,做完作业,母子俩还会再待上一两个小时,各自静静地看书,互不打扰。
“我大学时学的是文科,本身就很喜欢阅读,有了儿子以后就非常注重引导孩子阅读,而且读纸质图书对保护孩子视力等益处多多。
”胡女士分享了能让孩子“坐住看书”的小诀窍:她在家里给儿子布置了一块专属的“阅读天地”,添置一张小沙发、一个小书柜、一套小桌椅,图书平时就放在儿子随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在儿子看书的时候,胡女士和丈夫在旁边从不玩手机。
在胡女士看来,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因此在让儿子阅读的同时,她和丈夫也会各自捧着一本书陪孩子一起看。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给他一个好的氛围,孩子就能慢慢养成好习惯。
”胡女士说,她借书的时候会综合全家人的“口味”,给儿子借他喜欢看的少儿图书,给丈夫借历史方面的书籍,她自己则喜欢看小说和散文。
戒掉手机瘾全家乐融融 自由撰稿人熊燕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去年他们一家三口人戒掉“手机瘾”的故事。
熊女士和丈夫都爱玩手机,她在手机上看文章、刷朋友圈,丈夫在手机 刘乃文/摄 上下象棋、看微视频。
起初,一个人玩手机时,另一个人辅导五年级的儿子做作业。
后来,两个人虽然身在儿子旁边,但眼睛却在手机上,久而久之,儿子的心思也飘到了手机上。
每次听到他们望着手机哈哈大笑时,儿子就离开书桌,凑过去一起看并跟着哈哈大笑。
再到后来,儿子做完作业就趴在丈夫肩膀上一起看微视频,有时还要将手机抢过来,这里翻翻,那里看看。
儿子发现手机功能强大,渐渐不满足于看微视频,拿着手机不松手,有时来了电话,也不愿意放下手机。
不久,老师告诉熊女士,儿子上课不专心,时常走神。
于是,熊女士与丈夫商量不能再在儿子面前玩手机了。
儿子回家后,他们便将自家的网络断掉,可是没想到,儿子有时竟然拿着他们的手机连上了邻居家的WIFI,依旧玩得不亦乐乎。
索性,熊女士和丈夫买来一部“老人机”,在家时,将自己的智能手机藏起来,只用“老人机”接打电话。
没过多长时间,一家人又恢复到了以前常在一起聊天的美好时光。
熊女士说,自从远离了智能手机,每晚一家三口人的交流多了起来,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儿子的学习也进步了许多。
文/杜泽彦摄影/刘乃文 致青春?
好孩子 敢于吃苦才能苦尽甘来 大学毕业后,小A在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
为了让自己成为培训机构的“头牌”英语老师,他必须让单词课生动有趣。
他要不停地给学员们讲笑话,还要把易混的单词串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学员终生难忘。
但对平时不苟言笑的小A来说,变幽默简直让他“生不如死”。
当时这是个高薪工作,当小A坚持不住想辞职时,他就会量量自己的存款到梦想的距离,于是他就有动力了。
小A的梦想很简单,在这个大城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把父母从山区接过来。
小A开始努力寻找浑身上下所有的幽默细胞,只可惜,幽默细胞在他身上比“癌细胞”还少。
于是,他开始每天背诵网上的幽默段子。
在第四年的时候,小A开始翻译国外的笑话网站。
最后,小A将幽默笑话背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第五年时,他自己开了一个英语笑话网站,他将英 语单词融入笑话之中,让网友们在听笑话中背单词,出人意料,这个网站的人气非常高。
第七年时,小A的网站点击率已经相当高了,很多广告商纷纷进驻。
当然,从那时起,他已经不再是英语老师了,他是一名赢得天使投资的CEO。
如今,小A当初的那个梦想也早已实现,只不过,他依然还是不苟言笑,只是在给下属开会或者演讲时,他才会妙语连珠,尽显背诵幽默段子的功力。
小A说,自己的网站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他很逗趣,但只有他知道,变幽默的初衷是为了挣钱。
很多年轻人都说,要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可是,感兴趣是什么?从学校步入社会,你的兴趣社会不会埋单。
所以,无论你是否感兴趣,工作永远都是烦恼比快乐多,但我们一定要学会苦中作乐,敢于吃苦,乐 普铒于吃苦,才会迎来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终于释怀的初恋 朋友说他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但最终因为女孩背弃了诺言导致分手,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无法忘怀,想起她时心里还会隐隐作痛。
那女孩,是他大三时认识的,他到校园后面的小河边散步,就遇见了她。
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长腿女孩,有着一对深深的酒窝,白皙的皮肤,嫩得就像河边那棵新发芽的柳树,只一眼,他就喜欢上了那个美好的姑娘。
她是大一新生,刚进大学有很多不适应,苦涩和茫然无从找到出口,刚好就碰见了他,没多久就败在他狠命的追求中,甘心情愿做了他的女友。
以后的日子如蜜一样甜,她陪他散步、打球,陪他温习功课,他陪她看电影、逛街、品美食,校园内外都留下了他们相伴相依的身影。
他对她发誓,这辈子非她不娶,而她呢,也说这辈子就只爱他一个人。
毕业后他到外地工作,不得已俩人只能鸿雁传书,谁知,仅过半年她便提出分手,原因是她爱上了另一个男生。
为了让他死心,她把她和那男生的合影邮寄给他看,他看见她倚在那男生的臂弯里笑得甜蜜灿烂。
但他依旧不甘心,不停地给她写信,但那些信,最终都被她原封不动地退了 回来。
再后来,她毕业了,听说和那男 孩也分了手。
再后来,她在外地结婚了,这时他才死心。
走进围城的他,心里一直不肯原谅她,想起她时,还会有恨意。
那日,听说她的家庭极不幸福,他心里便有了些快意,他想,她一定是后悔的吧。
他趁出差的机会,路过她所在的城市,想去看个究竟。
果然,她的家境并不好,但她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狼狈不堪,她的脸上挂着当年的微笑,给他泡茶、做饭。
他找了个空当,偷偷地问她:“当年,你爱我是真的还是假的?”她浅笑:“当然是真的呀。
”他又继续追问:“那些誓言呢?你说过一辈子只爱我一个人的呢?”她的脸刷地就红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真的只有你一个人。
我真的爱过你,狠狠地爱过。
”他听到她的话,突然间就释怀了,眼前晃动着那些和她牵手走过的日子,她细心地为他叠的千纸鹤,她总是讨他的欢心,每天都准备一个笑话讲给他听。
每一个细碎的片段都是那么美好而幸福,他不恨她了,尽管她给过他那 煜柠么多的伤痛,但与那些美好的记忆比 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宝宝启蒙绘画(十五)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画画 毕加索是位高寿且高产的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几乎涉及所有艺术形式,14岁时就能像拉斐尔一样画得好,晚年最钟情的是儿童艺术,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 毕加索有句非常有名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难的是他们如何在长大之后保持。
”为什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呢?爱画画和敢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画画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表达自身情感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或许一些大艺术家毕生想要追求的,就是能像孩子们一样,用好奇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而不受任何束缚。
米罗曾经说过:“儿童时期的天赋最珍贵。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画画,画他们关注的事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表达。
喜欢公主的女孩,就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画各式各样的公主;喜欢怪兽的男孩,就会在画里设计着千奇百怪的怪兽。
他们爱画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特意去关注这些事物,并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画得会越来越细 致,越来越具体。
我的女儿在七岁半的时候,画 猫蝴蝶和独角兽蝴蝶,翅膀和身子的不同花纹视觉冲击力很强,天上的太阳看起来又像是花朵,背景的 见点点似乎就是漂在空中的花粉(上图)。
女儿开心时,会选择明亮的 颜色,不开心时,会用灰暗的颜色;开心时画的人都是笑的,细节也很丰富,不开心时会画得粗糙而模糊。
让孩子画他们想要画的,那是最纯粹的视角和生命最初的律动,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欣赏和鼓励,悉 姜啸然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成长的蜕变 今年上六年级的儿子前些日子很忙,放学做完作业后,马上就练习唱歌,一遍又一遍,翻来覆去地练习,力求悦耳动听。
我心疼地说:“没必要那么认真吧?”儿子说:“必须认真,这可是我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儿童节表演节目。
” “六一”儿童节如期而至,家长和孩子们一样兴高采烈地坐在舞台下,看着小演员们载歌载舞,儿子演唱的是《奉献》。
我和老公目不转睛,屏气凝神,仔细倾听: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师;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同学……原来是改编了苏芮的《奉献》,蛮应景!唱到情深处,儿子不禁声音哽咽。
“儿子是在用心歌唱,老师和同学们相亲相爱像一家人,马上就要离开了,儿子肯定难舍难离。
”我伤感地对老公说,六年时光里,儿子和同学 们一起,从简单的拼音到能独立写作文,从简单的识数到复杂的数学知识,老师付出了辛勤汗水,同学们互帮互助,留下了珍贵的友谊,儿子依依不舍是人之常情。
老公感触地说:“是呀,时光真快,儿子背着小书包走进校园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一转眼就要从一名儿童变为少年。
” 在大家的掌声中,儿子眼含泪花走下舞台,老公拉着他,轻声安慰说:“人生成长路上,我们要经历许多别离,面对别离,最好的姿势是微笑挥手、努力上进。
”儿子突然对我一笑:“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很多,您对我的关爱和教育,深深影响了我……”我正在惊诧,儿子又转身对老公说“:爸爸,感谢您对我的呵护和引导,您用实际行动,为我做出了榜样。
” 这一瞬间,我突然感到儿子真正长大了。
成长,有时需要一个漫 熊燕长的过程,而有时却是一瞬间就能 完成的事情。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