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尽是坑,A152022年3月4日

费用 1
星期五责编刘浩美编刘婷审读隋静 办卡容易退卡难“套路”背后尽是坑 退卡无门、无端跑路、诱导续缴、霸王合同……记者调查揭秘健身行业乱象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浩 “办卡一时爽,退卡万般难……”孙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去年9月刚在自己常去的健身房续了费,11月份健身房转让,12月份突然关门,健身房负责人“人间蒸发”。
同样遭遇还发生在于女士身上,她去年“双11”在市北区一家宏帝健身馆办了一张年卡,充值1800元,先是健身房转让,随后闭店。
退卡无门、无端跑路、诱导续缴、霸王合同……近年来,健身服务投诉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健身房为何频关门?是故意圈钱还是经营不善“?跑路”背后有什么“秘密”?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开业数月就“倒闭” “健身圈这样的套路太常见了,租个地方,装修装修,再租些设备,开业前期做铺垫,优惠大酬宾,等收了足够的钱后,直接跑路。
” 姜璐(化名)先生从事健身行业8年,目前正在经营一家健身工作室。
他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开一家正规的健身房,前期投入成本很高,但若想圈钱“跑路”,通过预售卡吸引会员充值则很快就回本。
但过了开业前的预售阶段,就基本无利可图了。
这期间的房租、装修、器械、人力等,对健身房老板来说,都是损耗。
姜璐说,开业前的大促销结束后,等到真正开业,新会员的数量大大减少,即使有部分零散会员的资金注入,和接下来要投入的经营成本也根本没法比。
“所以很多圈钱的健身房刚开业几个 月就倒闭了。
对外都说是经营不善,资金链断了,其实就是不想承担接下来的运营成本。
”姜璐表示。
另外,姜璐还透露,有的健身房通过低价“诱惑”消费者办卡,有的则以装修等为由不断延迟开业等等。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生存困难 “青岛新开的健身房存活率很低。
很多装修到一半感觉(健身卡)卖得不行,不挣钱,就会转让。
”在姜璐看来,健身行业的门槛很低:租个场地,办个营业执照就可以开始预售卖卡,用卖卡的钱买器械、请教练。
“表面看很挣钱,一家健身房只要开业,会员的会费就卷入其中了,这就是为什么会员想退费退不出来的原因。
”姜璐 资料图视觉中国 认为,虽然入行门槛低,但经验不是人人都有,加上房租、装修、教练素质等因素的叠加,健身房很容易因经营不善关门。
姜璐总结,如今的青岛健身市场有以下三个问题:市场饱和、经营模式老化、教练素质参差不齐“。
以青岛为例,大大小小的健身工作室遍布,市场基本饱和,一家新开的、非品牌连锁的健身房,在这种环境下怎么竞争得过那些老品牌?”姜璐说。
退费须扣30%?多地推出健身卡“冷静期” “我在凯德商圈4L全时健身房被‘套路’消费69120元。
”2月26日,一位女顾客向本报消费维权热线80889311反映。
据她透露,经店员推荐她在健身房做 了一个体测,报告显示身体指标异常,店员建议她报私教课改善。
在店员的不断劝说下,她稀里糊涂刷卡交了69120元。
等回过神来想退的时候,健身房却要扣30%手续费。
随后,她只得去正规三甲医院又重新做了一个体检,报告却显示该指标并不异常,目前她已经报警。
其实,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内不少城市都推出了健身卡“冷静期”。
自去年1月1日,《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正式发布,消费者在签署合同后的7日内,在未开卡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并获得全额退款。
实施效果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对比2020年,此类投诉数量同比下降23.46%、环比下降29.64%。
另外,去年《北京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公开征求意见,曾一度上热搜,其中也对健身卡拟设7天冷静期,消费者拥有“后悔权”。
冷静期期间,只要消费者未开卡使用健身服务,就有权无条件解除本合同。
商家要在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返还全部预付费用。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体育局在去年也制定《青岛市体育预付式消费合同范本》并向社会公示,征询意见。
设定七天的“冷静期”,消费者在交付预付费用之日起七日内尚未开卡的,有权无理由退卡。
就此事,记者致电全时健身凯德店,工作人员回复,他们只是给客户做了一个正常体测,不会明确告知哪里有问题,只是建议。
另外退款扣30%是协议中明确约定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他们也在积极与客户协商,记者将继续关注后续进展。
打造“市南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 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市南区以数字化、信息化服务链接全球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媛 2020年8月2日,青岛市获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今年,青岛市在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中提出新目标,即优化服务贸易空间布局,加快服务贸易重点领域集群式发展,突出重点区域信息集聚、要素集聚和资源集聚的优势,促进贸易和产业的融合联动,推动青岛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升级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日前,记者跟随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服务贸易协会对青岛各区市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探访,首站来到市南区。
市南区作为服务贸易企业集聚发展的先行区市,始终走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前沿。
据市南区商务局统计,目前共有服务外包及服务贸易重点企业70余家,服务外包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为主,2021全年离岸及在岸服务外包总计完成10.7亿美元,列全市第
四。
我区服务贸易以运输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为主,全年服务贸易额为24.4亿美元。
在青岛格兰德信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新上线的“跨境信用服务平台”把跨境征信数据变成了国内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钥匙”。
平台开辟了“选市场“”找客户“”查全球”“信用报告“”催全球“”GCA国际认证”等功能。
记者看到,在“选市场”板块,只要输入要出口的商品编码或名称,中国出口规模、全 球进口商分布、国际市场规模等全球行情分析数据一屏尽显;在“找客户”板块,出口商品的全球进口商信息、采购商分布、采购量及金额等信息应有尽有;“查全球”板块则像“世界版”的天眼查、企查查;“信用报告”可调查全球216个国家企业信用;“催全球“帮助企业低成本快速回款…… 近两年,外贸企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跨境贸易环境挑战,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跨国贸易经验不足“,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欺诈、信用等多重风险,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拓展全球市场,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
平台整合了海外国家征信库、全球海关进出口数据、中国企业数据库,帮助外贸企业高效、便捷地获取海外采购商名单、海外企业基础信用信息与海外企业信用报告,帮助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全球市场,同时规避贸易风险,让全球生意更成功。
”格兰德总裁宋述大介绍。
在青岛阿斯顿工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中国-上合技术转移中心门户网站和青岛国际技术交易市场网站,签约服务50余家企业,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财税服务、法律服务、科创服务等,解决企业在咨询、创新、销售、运营等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做好规划与发展分析。
企业线上服务平台整合专家智库、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等科技创新资源1500余项,网站的访问量达50余万人次,依托大数据配置,实现 信息资源的精准对接与服务。
优创(青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数字 化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在业务流程中的优化与应用,自主研发数据分析系统帮助客户查找保单错误源头,降低客户损失,给客户企业的精细化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和咨询建议。
企业在机器人项目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迄今已经成功研发出了数十个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
RPA的全称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ProcessAutomation),可模拟人在电脑上的 不同系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自动化操作行为,替代人在电脑前执行具有规律与重复性高的办公流程。
据市南区商务局介绍,当前市南区正在打造服务贸易集聚区。
具体来说,打造运输服务特色集聚区、计算机信息服务集聚区、技术服务集聚区,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
鼓励企业借助服贸会、进博会等大型国际型展会,对标先进地区、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

标签: #cph4是什么 #开什么车 #crf #苹果 #construction #crack #container #c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