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生活,校园2019

视频 0
年4月24日星期
执行主编/陈彬编辑/韩天琪校对/王心怡Tel:(010)62580712E-mail押bchen@
7 微博、朋友圈都是记录、分享生活的重要阵地。
但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兴起后,用视频记录身边发生的片段,成为不少潮人的选择。
自去年开始,Vlog进入国内,引发了新的视频分享潮流。
Vlog是英文Videoblog的缩写,国内有人将其译为“视频博客”。
Vlog以制作者的视角,用录像设备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拼接剪辑,再加上字幕与背景音乐,制作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并分享到网络上。
被留学生带起的Vlog 对Vlog略有了解的人,相信对CaseyNeistat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这位来自美国的Vlog达人被称为Vlog的“鼻祖”。
自2016年,Casey就开始了Vlog的拍摄,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在视频网站YouTube的粉丝就达到了600万。
而且根据网站记录,他的一条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最多能有两千多万人观看。
当Vlog在国外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时,中国的Vlog还是一片“蓝海”,由海外留学生们最早涉足,并借鉴国外的创作方式,开始了自身日常的生活记录。
在众多留学生中,目前最成功的当数演员欧阳娜娜。
拥有演员与留学生双重身份的她,一边用Vlog记录着工作的点点滴滴,一边也与众人分享她的大学生活———熬夜赶论文、上课、与家人同学聚会等。
其实,Vlog的博主们分享的都是身边点滴之事。
曾有人在评价Casey的成功时说,他能吸引这么多粉丝的重要原因在于,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拍出了电影大片的感觉。
用艺术的形式分享平凡生活中的亮点,然后让自己过一把万众瞩目的明星瘾。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通过Vlog可以分享的是日常学习与生活。
虽然这对他们自己来说再平常不过,但是对受众来说,不同学校的求学经历以及所见所闻就是吸引人的题材。
相信看过《蜘蛛侠:英雄归来》的观众可能对电影开头的一个片段还有记忆。
在影片中“,小蜘蛛”彼得·帕克是个在校生,同时也是个Vlog记录者。
他见到钢铁侠时就一直在用DV进行录制,并同时在网上进行分享。
关注他的人则通过“小蜘蛛”的镜头体验着与钢铁侠“同行”。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换个角度看生活 姻本报记者袁一雪 或许未来在政策和平台、创作者和受众共同的发力下,会生产出更多优质作品,让Vlog在青年人之间流传更广。
加入了Vlog行列。
一个名为“大二工科狗”的学生就在网络上传一段Vlog。
这段视频内容从起床开始,到吃早饭、上课,回到宿舍,却发现舍友们睡觉的睡觉、打游戏的打游戏,而他却在一片狼藉的书桌上清出一片区域,准备开始做作业。
虽然整体视频均为手持拍摄,剪辑也并不专业,只是简单地切割拼接,搭配的也是很简单的背景音乐,但真实的生活场景还是引来了围观者。
有网友甚至在下面留言:看到你的频道我笑了,感觉看到了自己,可能我做的还没你好。
来,加油! 四川大学的黄颖璐也曾试水Vlog,记录的内容是她所在协会的读书会活动。
之所以尝试Vlog,是因为她感觉现在Vlog是个新的潮 流,“另外就是用视频记录下来更有仪式感”。
在后期制作时,黄颖璐选择的是手机上的Vlog软件,并评价其“很容易上手”。
不过对于平时习惯用电脑剪辑的她来说,手机上的Vlog功能还是略显粗糙,但好在只是小众传播,而且所获评价甚佳。
只是对于自诩走“技术流”路线的黄颖璐来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肯定会选择用电脑制作。
”她告诉《中国科学报》。
一种尝试 这些学生的尝试,引领了高校中一部分人的潮流走向。
在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读的硕士研究生宾振宇就关注到了Vlog走进中国后的发展,并将相关内容写成了 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他先分析了留学生 “玩”Vlog的原因:通过内容分享,留学生与国内网友形成一个社交圈,从而弥补背井离乡带来的归属感的缺失。
而Vlog进入中国的时机,恰逢短视频平台呈现出高度同质化,且有低俗化倾向,受众的审美疲劳。
市场急需一款新的视频产品来引发新一轮的浪潮,于是,Vlog被推向前台。
目前,Vlog的主题以时尚、美食、旅行、数码产品开箱或者生活事件为主。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拍摄,则可观性不高。
纵观Vlog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Vlog的多种主题的演变离不开参与者的风格。
除了有想法,想要拍摄一部博人眼球的作品,良好的设备也十分重要。
Casey就曾在拍摄一个酒店顶层游泳池的片段时,使用了四组镜头,一组负责“与他对话”,一组侧面拍摄他的入水动作,还有一组拍摄他入水后在泳池内的正面镜头,最后一组在无人机上。
对于器材和创作素材的高要求,“倒逼”创作者在创作前就得做好拍摄的准备。
那些真正用心的拍摄者们,甚至已经开始在用Vlog赢利。
但这对于大部分Vlog创作者来说还太过遥远。
“创作者们缺乏的不是渠道,而是流量。
流量的积累需要时间,而作品的质量成为能否带来流量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一步。
”宾振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其实,从记录的角度看,Vlog比文字更能具象地记录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
当你希望回忆某些事件时,不必费力在记忆中搜索当时的人物与场景,只需要打开Vlog就能立刻将影像回放。
在视频中,你能看到过去的故事和故事里的自己。
Vlog与短视频相互补充 Vlog兴起时,有人将其与小视频混为一谈,但细辨之下,两者不论从制作过程还是受众要求均不相同。
短视频一般为15~60秒,而Vlog的长度则多为4~10分钟,创作者一般是拍摄者,其内容主要与拍摄者亲身经历相关,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更有生活代入感。
除了时长不同,相较于短视频,Vlog看起来没有那么多华丽的画面,或者博人眼球的情节,但它能够展示创作者的日常生活,给人带来新鲜感。
对此,宾振宇认为,Vlog和抖音等小视频并不能算竞争关系,而是彼此的补充。
“Vlog的剪辑风格、配乐等都是衡量一个人审美和品位的标尺,而短视频却是不需要剪辑的。
”宾振宇说。
这也决定了Vlog内容更具个性,同质化更低。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推出了专门针对短视频剪辑的App,使得制作Vlog的技术门槛有了一定的降低,并吸引了一批大学生Vlog博主的进驻。
但要让Vlog真正发展起来,宾振宇认为还需要在个人隐私保护、盈利空间、内容把控等方面有所提升。
或许未来在政策和平台、创作者和受众共同的发力下,会生产出更多优质作品,让Vlog在青年人之间流传更广。
学苑律动 让青春在服务育人中绽放 ———记中国海洋大学后勤综合服务平台青年集体 姻本报记者廖洋通讯员冯文波 实验室灯不亮、宿舍门窗需维修、暖气漏水、教室保洁……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此类烦心事找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中国海洋大学师生的共识。
“这个平台既智能,又人性,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曾多次向该平台求助的学生李晓雨深有感触。
多年来,这一平台员工凭着优质的服务、扎实的技能在高校智慧后勤建设的道路上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让青春在服务育人中绽放光彩,成为师生交口称赞的“贴心管家”“服务明星”。
“互联网+”服务:打造智慧后勤 2012年末,“互联网+”理念在国内萌生之时,中国海洋大学应声而动,率先启动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后勤服务大厅、“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后勤服务一号通66781000、后勤集团微信公众号、移动后勤App为载体的“五位一体”后勤服务新格局。
“同学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老师您好,请问您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房间门锁坏了,我们已经记下,马上派人前去维修”……走进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区的后勤服务大厅,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客服人员忙碌的场景,接听电话、受理来访、录入信息、派工、回访……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一站式”“一次办好”“线上+ 线下”智慧服务的理念。
滕旭征是“后勤一号通”接线 员,每年供暖季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充水试压,易出现暖气漏水、水管爆裂的情况,夜晚发生此种情况更要紧急处理。
某天凌晨,果真有暖气漏水,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一号通”,当听到“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句亲切的话语时,同学“无助”的心一下释然了。
毕业离校时,该名同学在留言栏里写道:大学四年,感触颇深的是后勤服务的日益改进,海大也成了令其他高校学生羡慕的“别人家的大学”。
目前,该平台平均每天有效信息录入量100余条,高峰期达500余条;24小时服务热线“一号通”平均每天接打电话200余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逾两万人,移动后勤App已经成为了广受师生青睐的后勤 服务“神器”。
创建“青年文明号”:传递青春正能量 2018年12月24日,共青团青岛市委公布了新当选的“青年文明号”,中国海洋大学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名列其中。
“青春建功、服务育人”是这一青年集体的创建口号,也是激发他们开拓创新,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动力之源。
“叔叔、阿姨,今后我再也不在海边乱丢垃圾了。
”“离岸流这么可怕,以后在海里游泳我还是和爸爸一起吧!”这些略带醒悟和惊奇的话语,是该集体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开展以“关爱海洋、守望蔚蓝”为主题的环保活动时,现场小朋友 目前,该平台平均每天有效信息录入量100余条,微信公众号粉丝逾两万人,移动后勤App已成为广受师生青睐的后勤服务“神器”。
中国海洋大学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员工解答学生疑问 给予他们的反馈。
该集体自发成立了“亲海”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开展海洋知识宣讲进社区、进学校和海洋保护公益活动。
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海洋知识普及、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贡献一份力量。
“网聚青春同路人”是该集体在青年文明号创建过程中,打造的品牌活动。
通过举办“你说我听”真情座谈会、“遇见青春·遇见后勤·遇见你”大走访和“网聚心声”后勤朋友圈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与广大青年学子面对面、心连心,主动听取他们关于改进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解除后顾之忧。
此外,他们还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提供便利,在文明礼仪、语言交际、智慧后勤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 行指导,使他们在青春扬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历练青春:实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3月31日,新时代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论坛暨后勤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授予中国海洋大学思想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国高校后勤事业发展先进单位”。
这是中国海大在智慧后勤建设中赢得无数奖励后的又一次“+1”。
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中国海洋大学“巾帼文明示范岗“”服务明星“”后勤之星”……系列荣誉折射出这一青春集体的实力与能力。
原本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高校后勤工作,也因他们的辛勤付出而变得灵动多姿、别样精彩。
12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2岁,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
为了永葆为师生服务的初心,他们通过举办互助学习小组、业务强化训练班、交流调研团,以及“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岗”评选等形式和活动,历练青春、追求卓越,积极争取在服务育人的道路上实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高校后勤工作是纽带,它把‘互联网+’技术和青年人干事创业的热情连接了起来,构成了后勤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大舞台。
青年职工在舞台上挥洒汗水、锻炼成长,在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践行着青春理想。
”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保障处处长王哲强说。
“‘学习强国’今天学了没?”“每天必上‘学习强国’。
” “慕课里最近更新了不少大数据的内容,还有我喜欢的诗词大会一口气看完了一至四季。
” 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电梯里、课间、餐厅、宿舍,经常听到师生类似的对话,他们谈论的“学习强国”是中央宣传部主管的一款党员干部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自年初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面推广以来,每天登录“学习强国”,看时政、学理论、赏文化、晒观点、比积分,爱上“学习强国”,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文化修养,正在成为全校党员和众多师生的新风尚。
内容丰富,师生爱上“爆款”软件 中 师国 生石 油 爱大 姻本 上报 学︵ 通 ﹃讯 华 学员刘积东︶: 习强国﹄舜 “每天打开‘学习强国’学习,在我们党支部已经形成了习惯,就像原来刷微博一样。
”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之
一、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测井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姜春阳说。
“学习强国”是由中央宣传部组织建设,并于2019年1月正式上线的,是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新性平台,由PC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二合
一。
“内容强大,既有高大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有接地气的青年学生喜欢的慕课视频、红色电影,还可以订阅我个人喜欢的法律、经济专题。
”姜春阳说,在“学习强国”上,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本领,学习后获得积分还有一种奖励的荣誉感,智能答题则检验了学习成效,“是一款量身定制的贴心学习平台”。
正像姜春阳所描述的,“学习强国”PC端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38个频道,聚合了大量文章、视频、试题、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
用户可在PC端登陆网址或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浏览,在各手机应用商店免费下载使用App。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
所以,这款软件并不是靠硬性要求,而是靠内容吸引了我们的。
”该校理学院本科生物理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刘杰说。
“我们党支部既有工人党员,也有即将退休的老党员,但是大家喜爱‘学习强国’的热情是一样的。
”陈强是东营校区党工委物业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他说大家每天基本上能把积分学满。
“可以学习发布即时的两会精神,观看《血战湘江》这样的红色电影,还可以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专题中接受教育,平台太丰富了。
” “我的积分有2900多了,但在我们党支部,这些分数还不能名列前茅。
”陈强说。
由于党员使用手机熟悉程度不同,陈强所在的党支部在使用软件时还专门组织了学习,“像老党员,我们就手把手教给他们如何下载使用,他们学会这款时尚的软件后,内心是非常有获得感的。
” 像这个党支部一样,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99个党支部、5483名党员已经下载注册“学习强国”并加入学习组织。
汲取营养,以崇尚学习激发奋进力量 “除了关注时政新闻外,我还喜欢看‘学习强国’上的历史故事,更喜欢‘大国重器’这些有技术含量的视频。
”在紧张的教学、科研之余,该校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蒋文春每天都登录“学习强国”学习,“我从来不刻意为了积分而学习,这个平台的很多内容对我开拓科研视野、提升个人修养非常有用。
” 着眼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文明素质、科学素养,是“学习强国”建设和推广的初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在热情学习中也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学习方式灵活,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效果明显。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油气田化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吕开河教授说,创新性的“学习革命”对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基层党支部和教学科研一线党员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理学院本科生物理学生党支部的全体党员都下载了“学习强国”,包括在国外短期访学的党员。
这个党支部每周五下午还开展集体学习,“就是要通过仪式感传递崇尚学习这样一个信号,”党支部副书记刘杰介绍,集体学习设有主题,并进行发言讨论,“交流心得、交换思想,学习又深入了一步。
” 刘杰所在的党支部成员大部分是大四毕业生,即将读研深造。
在学习讨论中,大家被“时代楷模”钟扬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所感动,而学习物理的他们,对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事迹和精神更有触动,“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对于科学家取得卓越的成就至关重要,我们作为准研究生,在‘学习强国’里汲取了专业发展的精神和力量”。
“信息时代,来自网络的信息海量,有时候真伪难辨,标题党频出。
‘学习强国’上的信息权威、准确、正确。
”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爱心党支部书记武楚萧说,在娱乐化信息过多的今天,多登陆“学习强国”会让成长的道路充满正气。
“‘学习强国’是新时代党员、师生充实学习内容、丰富学习生活、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理论素养的‘风水宝地’,是互联网时代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
”正如该校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平发所言,“学习强国”是集大成的创新平台,集纳了数以亿计的文字、音视频资料,在海量信息与特定需求之间搭起了一座智慧桥梁,广大党员和师生在崇尚学习、加强学习中激发了向上的力量。

标签: #网站 #租房信息 #网站 #买书 #可靠 #货源 #会计 #下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