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改”资本市场激涟漪,PublicOpinion

摩托车 5
舆情 主编:何敬东编辑:吴智钢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Tel:(0755)83501640 A6 “新土改”资本市场激涟漪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李勇 “如果出现了财富超过了自身需求的增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考虑投资。
而最合适的投资对象是土地,这在古今中外都是通例。
”这段话出自《罗马人的故事》一书,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当下资本市场被炒得火热的“新土改”概念。
近一个月以来,以北大荒、永安林业、罗牛山、辉隆股份、中华企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分外抢眼。
市场普遍认为,这些公司都拥有大量土地,因而将受益于未来可能推出土地流转改革政策。
而未来的土地流转,就被称为“新土改” 舆情起伏 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关注到,资本市场对土地的追捧,在2012年就开始了。
2012年5月,深圳的土地新政受到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当时不少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深圳农村集体用地将放开入市”,这也引起了深圳本地一些股票的异动。
不过,当时深圳市政府称舆论对于深圳的土地制度改革存在“误读”。
实际上,深圳于2004年就宣布全市土地国有化,2012年5月推行的“新土改”,着重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即便舆论对于土改存有一定误读,但舆论普遍认为土改的步伐并未止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经济观察报》指出,中央近年来首次在一号文件中鼓励土地流转。
这一中央政府释放的信号,随后得到了地方的响应。
5月份,海南省制定《海南省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被媒体冠以“土地流转的实质性破题”。
随后,各地频频出现的政策变动,也推动了股市一波波的土改行情。
8月份以来,关于土地改革的舆情更是不绝于耳。
广东、浙江温州等地先后公布了有关集体土地流转的政策。
8月末,更有媒体称“一份事关农村土地改革进程的重要文件已下发至河北、辽宁、吉林等18个省市”。
下发文件的消息很快被国土部否认,但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称“十八届三中全会或破局新土改”,并称国土部表示“虽然目前没有形成最终的指导文件,但其实各地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已经广泛展开”。
似乎“新土改”已经箭在弦上,不过又有消息称改革进度“仍存变数”。
9月5日,多家权威媒体称“土改”新政已完成框架建议,官方有望提前在今年11月前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
但9月16日,《民营经济报》又有文章称“传各地反对强烈,新土改或无缘三中全会”。
9月23日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讯又援引有关专家观点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土地流转工作恐难取得实 质性进展,其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农地利益分割与产权明晰。
正当舆论摇摆之际,9月25日的几则消息又再次刺激了公众的预期。
25日晚,新华网称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基本完成。
而当天,安徽省合肥、淮北、淮南、马鞍山等4市2013年度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方案获国务院批准。
至少从消息层面看,“新土改”仍呼之欲出。
利弊之辩 尽管资本市场对土改概念十分关注,但多数投资者紧盯着的是上市公司中的“大地主”,按照分析人士的说法,看重的是“土地价值重估”。
但是究竟舆论对于新一轮的土地改革有什么样的评价,仍值得探究。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曾指出,“可以说我国目前的一些重大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管理制度有关,现行土地管理制度逐渐逼近了重大变革的临界点,需要统筹考虑加快推进。
”这一段表述,深得舆论赞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曾撰文称,土地改革贯穿于“三个十年”,释放了较为显著的“制度红利”,成为中国经济持久增长的重要基础。
但是,这一基础的作用似乎正在削弱。
《经济观察报》撰文指出,1983年推 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如今在激发起农民种田积极性上已难有作为,分散经营也无法为现代工业提供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可追溯的农产品原料。
潜在的危机意味着,“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舆论普遍认为,城镇化与土地改革是紧密相关的。
巴曙松就认为“有什么样的土地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增长方式,也就相应有什么样的城镇化模式”。
在他看来,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寻找城镇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为了推进这种转换,耕地需要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土地从数量扩张向效率扩张转变,农村转移人口向市民化转变。
不过,真的要实施土地改革的话,仍要面对很多问题。
《民营经济报》文章称,中央对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踌躇不决,是出于对农民利益、地方阻力等因素的顾虑,“中央层面担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会造成农民大量失地,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国务院方面一直未对土地流转有过明确表态;另一方面,若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势必破坏地方政府垄断土地的平台,各地反对声音比较强烈。
” 有改革自然会有利益变动,各种舆论交织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总体来看,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相信也是各方人士的共识。
现在,大家想要看的,是这条变化何时发生,道路如何选择,细节方面如何体现公平。
民资都想开银行想要赚钱不容易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曾召鑫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用金融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措施。
3个月后的A股市场,为此刮起一阵强劲的“民营银行旋风”。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自央行行长周小川19日在《求是》刊文支持民资设立民营银行以来,新浪微博上关于“民营银行”的讨论已经超过7万余条,而在百度新闻搜索栏也有近24000篇相关新闻报道。
在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票此起彼伏爆炒中,此次关于民营银行的舆情持续时间长,传播热度高。
行行都要办银行 网上有言论称,开民营银行已成为企业新的投资趋向,卖鞋的要开、卖肉的要开、卖电表的要开、卖摩托的也要开。
现在看,不打算开家民营银行,你都不太好意思出门了。
可谓是,“360行,行行办银行”。
从上周到本周,资本市场关于民营 银行的讨论重心也发生了变化。
上周舆情主要集中在新公司络绎不绝地加入民营银行概念导致股票疯狂上涨,恰如名为@股社区的微博用户所说的,“红豆股份什么也没干,就是打听了一下成立银行的事项和流程,市值涨了12亿。
”而随着时间推移,本周市场声音开始更理性起来,讨论起为何那些仅仅是有意涉足民营银行的公司,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情况下公司股票就逆天疯涨,而现有那些汇聚了专业优势、资源和人才优势的银行股票竟然如同死水一滩趴着不动。
微博认证为明石基金执行总裁管理合伙人的网友@明石高峰称,“A股市场就是真奇怪!真正的银行跌得成孙子样了没人要!注册个名字的所谓民营银行就涨上天,将来要是真成立了民营银行,目前这些股的市盈率是不是要向5-6倍看齐呀!要是56倍市盈率,苏宁股价只值1元钱!” 只是看上去很美 要开银行的公司股价猛涨而现有的银行股持续低迷,有人揶揄道“这是 婚前与婚后的差别”。
可新婚的和旧爱的差别真的有这么大吗? 对此,有观点认为银行业获利能力远超实业是众多民间资本趋之若鹜的根本所在。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7531亿元,而A股16家上市银行仅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银行挣大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企业家追逐利润是其天性,当国务院大旗一挥号召民资设立民营银行时,各种鱼龙混杂的企业挤破脑袋往民营银行靠就变得再正常不过了。
没有人会怀疑银行是门好生意,而原来的人能赚到钱并不意味着新来的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作为A股市场唯一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的董事长,董文标的话非常有借鉴的价值,“我国民营银行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非常小,服务能力跟不上。
新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前三年到五年肯定不赚钱。
” 同样,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在其专栏《上市公司批量设立民营银行前景堪忧》中这样提到,“这些上市公司必须要意识到的是,利率市场化已经逐渐放开,未来银行业的竞 争将更加激烈,净息差收缩是必然趋势。
拿什么和国有银行竞争才能盈利。
” 另一方面,市场也有诸多为民间办民营银行叫好的声音。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在其水皮杂谈中列举了民间办银行的三大动力:其
一,中国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长期处于饥渴状态;其
二,银行业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粗放经营状态,高成长期可期;其
三,银行可以吸收社会资金,必要时可以向大股东拆借。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深,国有银行靠垄断获取暴利将逐渐被终结,这也就给了未来民营银行夹缝生存的机会。
如今中国企业融资难也是众所周知的,在国有银行涉足比较少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依然有民营银行广阔的天空。
《东方企业家》执行主编魏寒枫有一句话说得颇为深刻“重要的不是既有模式有多强,而是未来思维有多新”。
这或许能解释当前为何民营银行概念股能受到市场的青睐。
当然,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和命脉,出于风险控制的需求,未来民营银行设立势必会受到监管机构更为严苛的监管。
而对于民营银行而言,即便是戴着脚镣跳舞,他们的舞姿也值得人们期待。
上市公司舆情周榜 中银绒业否认造假奥飞动漫收购喜羊羊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黄帆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分析,9月20日至9月26日,舆情热度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中银绒业、奥飞动漫、上海家化、明星电缆以及苏宁云商。
中银绒业否认财务造假:中银绒业近期连续遭致媒体质疑,公司及董秘陈晓非本周对此作出了回应。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了解,媒体质疑的内容主要包括存货攀升涉嫌虚增利润;3家外销客户为皮包公司;5家内销客户存在关联关系或控制关系、利用进出口报关公司虚增出口业务骗取出口退税等方面。
针对上述质疑,中银绒业除了否认带病定增外,还对媒体回应称,65%的存货都已经抵押给银行,贷款银行进行过核查,所以存货是真实存在的,同时否认公司有虚增利润。
受媒体负面报道影响,中银绒业在9月23日曾经跌停,但其后在低位获得资金看好,成为部分资金买入的融资标的,并引起媒体关注。
《证券时报》以《风波栽倒中银绒业,千万融资反手力挺》为题报道此事。
此外,虽然股价下挫,但公司在25日与全景网投资者进行网上交流时,表示对定增事项的顺利实施很有信心,并且增发价格不会有变。
奥飞动漫收购喜羊羊引关注:奥飞动漫于9月18日晚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称将以近5.4亿元收购“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独家运营权及制作团队。
针对本次收购,公司坦言,收购是冲着“喜羊羊”这一知名品牌而去。
《证券日报》引述奥飞动漫董秘郑克东的言论,称“接下来会利用品牌提高其运营能力,在游戏、舞台剧、手机游戏、动漫、演绎等方面加强业务,直到它有更好的商业回报”。
但亦有报道认为,“喜羊羊”系列变化不大,观众可能产生审美疲劳,这会给奥飞动漫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
从7月23日起,奥飞动漫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外界纷纷猜测奥飞动漫此次收购和此前停牌所述重组事项之间的关联,公司对此也予以否认。
上海家化葛文耀退休:上周,原本公开表示希望“再做两三年”的“家化教父”葛文耀请辞,消息 引来投资者和媒体圈的广泛关注。
本周一上海家化公告称,前董事长葛文耀的退休申请已正式获董事会批准,董事会选举独立董事张纯为代理董事长。
此前5月,葛文耀曾与大股东平安信托发生持续多时的口水战,葛文耀被平安罢免集团董事长一职,只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
后经上海国资委调停,双方“停战”。
外界原以为“和平已定”,葛文耀的突然请辞引发热议。
《21世纪经济报道》则发问,请辞是内斗结束还是新斗争的开始?后葛文耀时代到来了,上海家化前景和稳定性如何,着实引发了基金和媒体的担忧。
明星电缆副总坠亡:本周,明星电缆宣布,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何玉英不幸去世。
在公司的公告中,未说明何玉英去世原因。
此后多家媒体报道,何玉英在9月23日晚上坠楼身亡,地点位于成都武侯区火南街道辖区,当地警方尚未公布最后调查结论。
明星电缆与中石油关系密切,被称为中石油的“寄生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石油是明星电缆的最大销售客户之
一。
此前,明星电缆的董事长李广元和董事、总经理沈卢东以及董事、财务总监杨萍三人均“已失去联系”。
据《香港经济日报》等多家香港媒体报道,李广元于今年7月中旬,因与四川省文联主席郭永祥案有关联,被相关部门从北京带走。
而今年6月新华社报道,郭永祥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苏宁云商开银行被热炒: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23家上市公司表达想要进军银行业的愿望。
9月12日,“苏宁银行”通过工商总局预核,苏宁云商成为A股首家宣布试水民营银行的上市公司。
银行还没开,投资者却迅速地获得了“回报”。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截至9月26日收盘,公司的股价在过去60日上涨135.87%。
但就在26日,公司股票出现跳水,下跌近7%。
迅速上涨的股价引来了部分媒体的警惕。
财经网发文质疑,认为题材系炒作存在一定风险,民营银行概念股能走多远是未知数。
不少媒体也在报道中提醒股民,对于此轮概念股的涨势,投资者需谨慎对待,防范其中风险。
不过,至少,持续多时的涨幅,已让去年参与定增的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和弘毅投资顺利解套。
从“绞童门”看海尔的危机公关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赖梓铭 海尔洗衣机“绞死”了女童?虽然,对于这一惊诧世人的社会案件,警方尚未定论,但海尔集团在汹涌的舆情面前“躺枪”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事情起源于9月22日下午,江西今视网发布一则新闻,称江西南昌新建县樵舍镇一对年幼的姐妹在家玩时,不慎爬进海尔洗衣机被“绞死”,姐姐不到4岁,妹妹2岁。
当晚11时许,这则新闻经过凤凰网官方微博二次传播后,成为公共话题,引来大量关注。
截至发稿时止,新浪微博微话题“洗衣机绞死女童”已有30余万条讨论。
此事疑窦重重,微博网友纷纷发起讨论,围绕疑团展开考证。
逻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女童是怎样进入洗衣机的、洗衣机盖子是如何盖上并启动的、女童体重超过洗衣机限重为何洗衣机还会转动…… 鉴于舆情汹涌,9月23日上午,认证账号@南昌公安表示警方已介入调查。
在接下去的两天,@南昌公安又两次发微博公告此案调查最新进展,并表示,南昌警方已询问了女童的亲人及其 他相关人员,并对尸体进行尸检,但未有进一步结论。
在这一事件中,无端卷入的海尔值得关注。
9月23日17时57分,距离江西今视网率先报道此事恰好24小时,海尔官方微博@海尔发布署名为“海尔集团公关部”的声明,称“由于报道中没有关于事件发生的确切细节和肯定性描述,因此,对报道无法评价。
但根据我司洗衣机产品的设计原理和性能分析,在报道陈述的条件下,海尔洗衣机不可能发生转动”。
声明还强调,海尔的工作人员也已赶到事发现场协助进行调查。
截至发稿时止,警方调查未有结论,案件本身亦缺乏更多细节,“事故”或是“他杀”仍然难以下一结论。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海尔在这一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公关却是值得肯定的,并给后来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范本。

一,不管主动或是被动,海尔集团首先采用了“以静制动”的方式,静观事态发展。
当舆论焦点汇聚于对女童父母的质疑后,海尔迅速把握黄金24小时定律,发布声明并表达“工作 人员已赶赴现场”的积极合作态度,为其打造了危机公关的良好开头。
其次,海尔的官方声明中,“对报道无法评价”、“在报道陈述的条件下”等表述相对严谨,在媒体缺乏足够细节、足够证据的报道面前,并未急于撇清自己,相反其未对媒体报道做出任何负面评价,但同时既否认了产品存在问题,又为之后的进一步澄清留有余地。
这样的行事方式,与时下动辄直斥媒体造谣却拿不出证据、声明中自说自话甚至诉诸民族企业,而在最后又被证实确实存在问题的某些上市公司相比,海尔确实狡黠、聪慧,以“扮猪”的方式吃到了老虎,还赢得了媒体的转头支持。
此外,除了媒体在态度上的微妙倒戈,海尔的声明显然还得到了网友的认可,其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被越来越多的网友认为是“躺枪了”。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截至发稿时止,海尔发布声明的微博获得了3322个“赞”,12393次转发。
从微博的评论中可以发现,不少网友认为海尔危机公关“反应迅速、处理得当”,还有网友评论道:“埋在地下也中枪”。
不过,评 论中也出现了疑似水军,如简单发表“支持海尔”言论的网友,及与质疑海尔的人士进行逐一辩论的“热心”网友。
若确认“水军”属实,则这应该算是海尔此次危机公关中的小小败笔。
有趣的是,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九点半》试图模拟事件实录,用两袋共重20公斤的大米放入相同型号的海尔洗衣机,结果,这一台洗衣机在超过限重后仍能转动。
该节目以此实验结果,试图证明海尔声明中“在报道陈述的条件下,海尔洗衣机不可能发生转动”的表述失实。
然而,犀利的网友提出,两袋大米与两个身高不
一、体重不一的女童显然区别不小,节目组因其实验设计不严谨,而吸引了一大批网友的嘲笑。
尽管海尔的危机公关从某种程度上值得称道,但其在面对媒体时却失去了撰写声明时的那份从容和高明。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试图就此事的后续处理采访海尔相关工作人员,一如其他危机事件时,被卷入的一方紧张告知“对此事不清楚”。
而其后,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在工作时间多次致电海尔集团公关部,其电话也一直处于无人应答状态。
注:“上市公司舆情热度”是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根据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网民、舆情分析师对一定时间段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舆情热度的综合评估,系综合传统媒体报道量、新闻网络转载量、网络用户检索变化情况、舆情分析师评分等数据计算得出。

标签: #网站 #护肤品 #找工作 #买手机 #机顶盒 #房屋出租 #便宜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