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档的诗意和生意,4□本版编辑:高艳鸽

比较好 4
美编:杨兴□热线电话:(010)64810710□E-mail:artxh@ 特别关注 本期关注情人节档的诗意和生意 ·2012年2月13日 记者观察 情侣,很忙! □本报记者张悦 又到情人节,情侣们翘首以盼着同时也发愁着情人节该怎么过。
下班后走上街头,琢磨着是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还是去小剧场看话剧?是去听音乐会还是去听场相声?如果达成一致看电影,看哪部影片依然颇费思量;那么换个口味去看场话剧呢?看哪一部依然令人伤脑筋……今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拥挤的情人节档。
或许是2011年的“光棍节”,一部《失恋33天》的意外“杀出”令不少人始料未及。
所以今年的情人节仿佛备受关注。
先说说电影,今年的情人节档共有5部爱情片公映,包括《高海拔之恋Ⅱ》《我愿意》《LOVE》《豪门生死恋》《真心话大冒险》。
此外,还有原定上映的《嫁个一百分男人》《乌龙戏凤2012》《女人如花》和《初恋时光》这4部电影“知难而退”逃离情人节档期改期上映。
即便如此,今年的情人节档期依然“爆挤”,就目前国内市场容量而言,一周内最多能容纳2到3部影片大卖,像这样仅情人节一天就有三部爱情片集中上映,再加上《碟中谍4》仍有很高热度且还未下映,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只为应景的争夺“情人节”这一天,那么多数影片成为炮灰已是必然。
相比起2010年“情人节档”的《全城热恋》以及2011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今年情人节档的影片给人感觉重点不突出,不仅观众选择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影院来说也是一场“灾难”,排片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
几部影片同时上映,在宣传和影片质量上基本差不多,场次有限,的确左右为难。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应景的爱情片虽多,却并没有一部营销做得人尽皆知,甚至有的影片连影院的从业人员都不知道讲的什么,难以向观众推荐,而作为普通观众就更不知所以了。
我们再来看看演出市场。
今年演出市场的“情人节档”大有与电影一分高下的态势,全北京各大演出场所有不下10台专门针对情人节“订制”的演出和剧目,令人眼花缭乱。
先说说最热闹的小剧场演出,多以“轻喜剧”的面目出现,国话先锋剧场上演的《女婿驾到》,东宫影剧院上演的《非情勿扰》以及北京9剧场上演的《世界第一个情人节》等多以幽默见长,直面剖析和呈现有关婚姻、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而演员和台词方面也都有更多探索。
经典剧目也将再度来袭,田沁鑫导演的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将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而其新作《夜店之天生绝配》继去年首轮演出获得好评并巡演十几个城市后再度回归首都舞台,情人节时将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再度上演。
孟京辉任艺术总监、廖一梅编剧、杨婷执导的《新娘》继去年首演后也将在情人节登陆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与舞台剧主打轻喜剧风格不同,正乙祠情人节档推出的开年戏《凤戏游龙》则突出的是雅致,由青年“乾旦”刘欣然和“坤生”李晶领衔主演,融合传统京剧名篇《梅妃》和《游龙戏凤》的这出新京剧预计也会吸引不少情侣观众。
电影《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都是感动过无数青年男女的集锦爱情片,如今仿效“我爱你”题材,首部由5位艺术家跨界执导的话剧《北京我爱你》也赶在2月14日情人节档期在朝阳9剧场上演。
分别由影视导演杨亚洲、罗康、陈奕名以及音乐人张亚东、子曰乐队主唱秋野跨界执导,可以说是今年最具看点的情人节档剧目。
对了,别忘了还有相声,贾玲和白凯南携“新笑声客栈”推出的爆笑相声演出《爱的代价》也来凑热闹,一男一女,舞台上逗贫嘴,相信也会令台下的情侣开心不已。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这一天。
稍微说远一点,在国外情人节可以说是一个全民的情义节,表达一种感恩的心绪,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情侣的节日,而且与国内某些人认为的“情妇”“情夫”节更是相距千里。
或许在浮躁喧嚣的当下,在一切都要抢商机“挤爆棚”的推推搡搡中,更应听听高晓松妈妈送给大家的那句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
” 话剧《夜店之天生绝配》剧照 时尚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话剧《新娘》剧照 创作谈“不是小清新也不是童话” ——台湾导演钮承泽谈新片《LOVE》 □本报记者张悦 “《LOVE》并不是一部在情人节上映的应景爱情文艺片,这部电影里我有很大的企图心可以表现北京和台北两个城市里,男男女女之间的各种爱情态度,最关键的一句话印在海报上——‘我会负责的’,我想也是这部影片传达给观众的爱情态度。
”钮承泽对记者这样说。
2月14日,情人节的正日子,由赵薇、舒淇、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郭采洁、陈意涵等两岸明星领衔出演、投资高达7500万元的爱情大片《LOVE》将高调登场,讲述一段台北/北京双城有关“爱”的故事。
钮承泽导演的《艋舺》,吹响了台湾电影的复苏号角,也为台湾影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和《艋舺》的血气方刚不同,首次与大陆合作的《LOVE》充满着爱情的浪漫,却也担负着不少压力。
《LOVE》的投资总额高达7500万元,一部爱情题材电影竟有如此大手笔投入,足见投资方华谊兄弟以及红豆制作对《LOVE》的重视和对钮承泽的信任。
钮承泽对《LOVE》也是信心十足:“不管对华谊兄弟还是对红豆制作而言,《LOVE》都是一次非常勇敢的投资,如果只是一般的‘爱情电影’,不会 做这么大规模的制作。
”超高的影片投入加上导演钮承泽在圈内的好人缘,使得《LOVE》汇聚了两岸顶级明星的倾情加盟,仅就星光度这一项来看,影片《LOVE》豪华的明星阵容堪称爱情电影的“顶级配置”。
此次身兼导演、演员、老板、监制的钮承泽更是希望《LOVE》能够完成一次突破,与同为华谊“H计划”的台湾导演林书宇根据几米漫画改编的电影《星空》相比,《LOVE》显然更具实力也更有“卖相”。
针对这部影片难得的投资背景,钮承泽表示:“我有这个机会,现在可以有这样的发挥,我真的想要完全地付出,想要不计回报地看能不能多做出一些好的电影。
苦是苦,有时候还抹两滴眼泪,情绪来了还是会愤怒骂人,但是内心的自己是从来没有过的透彻与清明,抱着一个很大的爱,想要看看我还能做多少事。
” “从小就站在自卑与自负的交界”的钮承泽虽然当初做演员并不太如意,但他仍然很想演那种“可以深刻表达出人的寂寞的任何角色”。
正如钮承泽对《LOVE》的定位“不是小清新,也不是童话,更像是当今社会的爱情 纪实电影。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北京和台北的4对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在这其中不仅有型男美女的热辣配对,也有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间青涩而浓烈的爱的气息,以及单亲妈妈与腹黑贵公子的命运之恋。
赵薇的“泼辣”与亲和力,舒淇的性感和洒脱,阮经天的“萌态”和执著,赵又廷的孤傲和善良,彭于晏的率真和深情,陈意涵的温柔和懦弱,郭采洁的霸道和坚持,都融汇在《LOVE》所呈现出的爱情众生相中。
钮承泽坦言自己对“爱”的见解是缘于自己的人生阅历,“这几年,通过我的个人遭遇,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我们往往曲解了爱的含义,在爱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只想到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对方,这是不对的!”钮承泽希望《LOVE》能让人们去重新审视自己在爱情关系中的态度,对自己的爱情负责,对自己的心负责。
“活到这个年纪,我其实是一个常常感到孤单寂寞的中年人。
而且我一直相信,爱是我一辈子的课题。
如果我们好好地跟自己相处,温柔地对待自己,我们就可以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从此拥有爱的能力。
” □ 创艺 在情人节即将来临之际,一部探讨当代都市 男女情感话题的话剧《非情勿扰》自2月10日起 在北京东宫影剧院上演,并将持续上演至19日。
就像该剧导演邵泽辉所说的,“其实这是个很简 《单的作品”。
它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男主人公家明是个事业不济的男演员,有个谈了10年的女 非朋友晓雪,到了结婚的年龄,迫于经济的压力,他只能去相亲网站当婚托儿,于是开始了和一个个职业、个性迥异的剩女相亲的经历。
事情最终败 情露,事实上并不在意他经济条件的晓雪选择了和 他分手。
一年后,两人偶遇,发现这一年当中彼 勿此还是单身,于是又重新在一起开始了新生活。
这个剧的故事来源于邵泽辉身边的同学朋 扰友们的亲身经历。
毕业后因为工作太忙等原因还是单身的他们开始了各自的相亲生涯,同学聚 》会的时候,大家就会在一起分享这些有趣的相亲经历,述说各自遇到了什么样的人,碰到了什么 :样的事。
正是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邵泽辉意识到,当代都市年轻人对情感的价值观是存在问题 一的:在高强度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下,大家对物质、硬件的要求太多,那种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爱的自然过程反而变得越来越难。
“这是个很普 部遍的现象,折射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对情感的 态度,对财富的态度,对情感和财富之间的关系 简的态度等。
”他说。
这些故事和思考催生了这部话剧。
它融合了当代都市年轻人的情感和生活现状,所以不管 单是已婚的还是单身的年轻人,大概都会从中看到 当年或现在的自己,“包括自己曾经的想法,和对 好方吵架时说的话,语言模式和争吵模式都是一样的。
”邵泽辉说。
他用这个话剧提出和探讨一个 玩话题: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和处理我们的情感关系?该剧的名字已经提供了他想给出的答案:非 的情勿扰。
在该剧于去年光棍节第一轮上演时,它﹃的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剩》,邵泽辉表示,其实“非 情勿扰”这个名字更准确,“有电影和电视相亲节 类目都叫《非诚勿扰》,真诚和诚实固然重要,但是两个人能在一起相伴到老,比起财富、地位、学识等,可能情感这个无法衡量和捉摸的东西才是最 型重要的。
”他也是想通过这部戏告诉观众,在情感 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剧从两次上演时的名字改动,就可以看出这可能是一部瞄准特定档期上演的应景话剧,连邵泽 ﹄辉自己都说,这是一部和他之前的具有艺术探索性质的话剧不同的商业化运作程度比较高的作 品。
去年的光棍节因为恰逢2011年,被称为非常 难得的“圣光节”,关于剩男剩女的“剩”话题无疑 非常应景,《一个都不能剩》顺势推出。
到了今年 情人节,爱情本身又会成为热议话题,于是《非情 勿扰》来了。
作为去年《一个都不能剩》的升级 版,《非情勿扰》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在细节上 做了一些调整,加入了一些最新的网络热点事 本报
“件休,闲比生如活微体博”上以流及“行出的租由司梁机朝体伟”等喂,鸽会子让引年发轻观的 记 众在观看时会心一笑。
者 “其实这样一部作品,只要是跟情感生活相 关的任何一个档期,都可以上演。
”当记者问到这 高 部话剧是否是专为光棍节和情人节而作时,邵泽 艳 辉回答。
“这类话剧的确会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并 鸽 适合在一些特定节日里演出,比如光棍节、情人 节和中国的七夕等。
随后我们可能还会做系列 性的作品,同样适合在这些跟情感相关的节日里 演出。
”他说,“这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操作模式, 我们也是在尝试。
” “就像电影中的类型片,这种作品也是话剧中 的类型剧。
”邵泽辉这样定义《非情勿扰》这类话 剧。
他一直强调这类话剧是简单的“,是在现实主 义美学基础之上的生活化表达,表演模式和美学都 是相对简单的,在技术技巧、形式感、美学上没有特 别突破和实验的地方,但也因此在生活化和接地气 上做得比较好。
”在他看来,这类话剧的目标受众和 电影《失恋
33天》的受众基本是相同的“。
它有娱乐 性,同时又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探讨,适合 这些非艺术类和非文艺批评类的观众观看,他们也 会给这样的话剧以不错的评价。
从这个角度讲,它 和观众的交流是成功的。
”邵泽辉说。
新作快议
《高海拔之恋Ⅱ》中的虚拟与现实 □李强 远离了逼仄城市的喧嚣,转身走向广袤高原,《高海拔之恋Ⅱ》完全不同于杜琪峰先前拍摄的任何爱情故事。
不仅是因为它完全回避了繁华都市的男女困惑以及雕饰过度的小资情调,重新回归真挚、单纯与深沉,更因为它奇怪命名背后隐含的独特话语方式。
几乎所有看到《高海拔之恋Ⅱ》这个名称的人都会本能地认为它是一部续拍片,其实这么想也没错,只是《高海拔之恋Ⅰ》的故事就藏在这部《高海拔之恋Ⅱ》当中。
《高海拔之恋Ⅱ》之所以是一部相当特别的作品,是因为它颠覆了一部商业片惯常的时空叙事 结构。
应该说,情节在假定性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对立与重合中步步推进是《高海拔之恋Ⅱ》在叙事上的最大亮点,它们通过现实媒介、主观想象、回忆和演绎四种形式彼此黏合。
由此,角色之间可以彼此代入与置换而不显突兀,而实现这种奇妙效果的重要前提,就是影片在视点的转换上要做到不留痕迹。
与众多爱情片类似,《高海拔之恋Ⅱ》的故事由一段破碎的爱情所引出。
影片伊始就以阿秀的视点讲述了(实际上是展示了)一个真实但距离遥远的关于麦克的爱情悲剧。
当然,由于电视媒介的隔离,这个故事被披上了“虚幻”的外 衣,直到旅馆里的三个姑娘意识到电视里的麦克此时正躺在自己旅馆的床上,虚幻才走进现实,这也是虚幻与现实的第一次“相遇”。
影片有意识地在巨星麦克与现实的麦克之间构成疏离感,因为他们之间需要一个中间人——小田来重新建立彼此的联系。
而一场精彩的角色轮转就此拉开序幕。
随着剧情的深入,影片充分展现了它戏剧性的一面:阿秀眼中的麦克被置换为已然过世的、并不存在的小田,这是一个蹩脚的小田:他撞坏了小田的卡车,骑坏了小田的三轮车,还试图修好小田那台没有哆来咪的钢琴……而在倒叙的段落中,生前的小田则将自 己代入电影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并不存在的——麦克的角色。
当然,这也是一个蹩脚的麦克:他花一年的时间来学习麦克的钢琴曲;笨手笨脚地骑上麦克电影中的机车……所以,当麦克满怀爱怜地载着阿秀,模拟小田,或者说是自己电影中的样子,骑着车驰骋原野追赶落日时,他既是小田,也是自己,更是小田和阿秀梦想中的巨星麦克。
在这一刻,他代表三个人,穿行于三个时空,演绎着三个不同的故事。
影片行将结束,搜寻队根据背包的线索,最终还是找到了小田的尸体,故事进行到此,叙事视点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麦克、阿秀以及 医生这个小田失踪故事的讲述者三人。
而此时影片却突然对小田在林海中的7天生活进行了铺陈。
这明显脱离了影片中任何一位叙述者的认知范围。
但之后,当镜头再次对准已是奄奄一息的小田时,镜头缓缓拉出,观众遂知这只是麦克拍摄《高海拔之恋》的片场,也就是说,小田在林海中的桥段仅仅存在于麦克的意念之中,它是基于对真实的想象,而并非真实存在。
而先前的故事则同时作为《高海拔之恋》的文本而存在,被纳入到麦克的单一视点当中。
以麦克的视点为依据,这部《高海拔之恋》的戏中戏成为了阿秀与麦克情感认同的媒介。
影片 最后,阿秀在影院看着麦克在《高海拔之恋》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戏中戏《高海拔之恋》与本片《高海拔之恋Ⅱ》在结构上是完全同一的。
《高海拔之恋》可视为麦克对真实以及基于真实的想象所进行的再演绎,而演绎的对象正是《高海拔之恋Ⅱ》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情节。
但若《高海拔之恋》的戏份是《高海拔之恋Ⅱ》当中的一个片段结构,而不能对后者产生推动力,那它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在伤心欲绝的阿秀行将离开影院的时候,整部影片的神来之笔终于出现:《高海拔之恋》的故事突然脱离了所有现实依据,小田苏 醒并获救,并最终与阿秀团聚!至此,虚构的阿秀重新得到了爱人,而现实的阿秀则得到了永久的释怀。
“假象”无法代替“真相”,但“虚幻”最终拯救了“现实”,原本凄美的故事也因为《高海拔之恋》的圆满而同样获得了完美结局。
只是《高海拔之恋》是虚构的圆满,而《高海拔之恋Ⅱ》才是现实中的圆满。
至此,《高海拔之恋Ⅱ》的故事构建完毕,这其中既有剧中角色之间的代入与置换,又有剧情之间的借用、解构与重建。
层层推进,虚实交错。
能用如此复杂的手法表现一部爱情片,不失为一种突破,也足见杜琪峰的胆量和能力。

标签: #高中 #大片 #找工作 #比较好 #聊天软件 #视频剪辑 #输赢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