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科研只为国,autonavi是什么文件夹

文件夹 8
CHINASCIENCEDAILY 628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乙未年三月十
总第 期 今日8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官方微博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铁电材料中通量全闭合畴结构被发现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铁电材料和铁磁材料有很多相似性,其背后的物理本质也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然而,人们对此种物理本质的理解仍然有待深入。
例如,在铁磁材料中发现的通量全闭合畴结构,理论上也应该出现在铁电材料中,但始终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日前,中科院金属所科研人员通过实验首次观察到铁电材料中通量全闭合畴结构,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此前科学家无法在铁电材料中发现通量全闭合畴结构,是因为铁电材料中通量全闭合畴结构必然导致巨大的晶格应变,而如何突破铁电极化与晶格应变的相互制约是当今铁电材料领域面临的一个基础性科学难题。
为此,中科院金属所的科研人员通过逆向思维设计,实施应变调控在钪酸盐衬底上制备出一系列超薄的Pb- TiO3铁电薄膜,利用具有原子尺度分辨能力的像差校正电子显微术,不仅发现通量全闭合畴结构及其新奇的原子构型图谱,而且观察到由顺时针和逆时针闭合结构交替排列所构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阵列。
在此基础上,他们揭示了周期性闭合结构的形成规律,推导出闭合结构核心处超大的应变梯度以及整个闭合结构中巨大的长程弹性应变梯度。
专家指出,铁电材料中通量全闭合结构以及核心处巨大弯电效应的发现,将把铁电薄膜器件的设计和研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探索基于铁电材料的高密度信息存储器提供新途径。
同时,该项工作证实了巨大的弹性应变梯度可以通过多层膜的形式保存下来,实现了相关物理性能的连续调控,为新型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好人”徐光宪:一生科研只为国 姻本报记者王珊甘晓 初夏时节,北京大学红楼前的老槐树已经郁郁葱葱,未名湖湖面上已经被细细碎碎的柳絮洒满。
只是,穿梭不息的人流中再也不见了那位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喜欢读金庸、喜欢下围棋的老人。
4月28日上午,被公认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徐光宪去世。
“先生是一个好人”,想了一宿,中科院院士严纯华等人终于想到了一句话来概括徐光宪的一生。
“先生一生从来没有说过别人的坏话,生气了也就最多不说话。
” 听闻徐光宪去世的消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金林培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1962年。
“当时,我还在苏州大学读大
三,学习物质结构课程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徐光宪的名字。
” 在他的记忆里,徐光宪虽然是大家,但非常平易近人。
金林培注意到一个细节,“徐先生称呼他的学生黄春辉、黎乐民都叫‘黄老师’‘黎老师’,给我打电话也说找‘金老师’”。
稀土之父 徐光宪更多的“好”是在科研上。
他科研事业的巅峰,与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分离镨钕,刚从北大技术物理系回到化学系的徐光宪成为这个任务的领军人物。
镨钕都属于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一共有17 种,包括Sc(钪)、Y(钇)和15种镧系元素。
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尤其是15种镧系元素,犹如15个孪生兄弟一样,化学性质几乎一致,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
多番思量后,他决定放弃国际上流行的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以特有的学术敏感性选择萃取法来完成分离。
由于采用了独特的“推拉体系”,使本身难以分离的镨钕具有高达4的分离系数,远远超过了国际同行的结果。
徐光宪不满足于这些,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他设计出一种新的回流串级萃取工艺。
一排排看似貌不惊人的萃取箱像流水线一样连接起来。
你只需要在这边放入原料,在流水线另一端的不同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
原来那种耗时长、产量低、分离系数低、无法连续生产的工艺被彻底抛弃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贡献,徐光宪被人们尊称为“稀土之父”。
“跟徐先生讨论,你能感受到他在学术中的睿智、前瞻以及深邃的眼光,他能从尚不能完全掌握规律的数据和曲线中一下子抓住要害。
”严纯华说。
直到前几年,徐光宪还在密切关注着稀土行业的发展。
他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宝贵的稀土和钍资源,避免包头市和黄河受放射性污染,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矿调查研究。
道德文章 作为徐光宪的研究生,在与徐光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黎乐民认为:“老师是‘道德文章’。
”在黎乐民眼里,老师为人道德高尚,做学问融会贯通,做科研执着追求,“是我一生的榜样”。
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相机镜头前,徐光宪被他的院士学生黎乐民、黄春辉紧紧簇拥在中间,于是,一张温馨而又极为少见的瞬间就这样定格在中国科研人才培养的历史中。
加上中科院院士高松,师徒一门四院士,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并不多见。
对此,黎乐民说“:老师非常重视提携年轻人才,经常创造条件,让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同行看。
” 严纯华当时听徐光宪的一堂课就是高等无机化学。
厚厚的一本英文原著放在讲桌上,让台下的他心里发憷。
“先生居然能将那本书讲得深入浅出。
”严纯华到现在都很清楚地记得徐光宪在薄膜纸上写的课件,一笔一画力透纸背,“他的字非常有架子,很大气”。
徐光宪一生改变了四次研究方向,从量子化学到络合物化学,再转入核燃料萃取方向,接着是稀土分离,最后又回到量子化学方向。
而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出于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
在跟严纯华聊天的时候,徐光宪曾说过:“也许一辈子在一个方向上作研究,获得学术成 就会更大,但是多发一些文章不如对国家在产业或者技术上的推动有用。
” 永为师表 严纯华说,徐光宪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做人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体会越深。
“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没有真正学会像徐先生那样指导好自己的学生。
” 1993年,73岁高龄的徐光宪和多名科学家一起,到美国参加稀土国际会议。
金林培也是其中一员。
“住宿的宾馆一个房间46美元,大家都说徐先生自己住一间,可徐先生坚持要和大家住一起,节省一个房间。
” 在徐光宪家中的书柜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文件夹,而每一个文件夹都有一个编码,对应着一个学生。
严纯华也有自己的文件夹。
“我们修改过的论文,相关的交流资料,先生都会放在单独的文件夹中。
”严纯华说,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文件夹的时候,这些资料都存放在茯苓夹饼的盒子里,每个人对应着一个。
“先生中间搬了好多次家,但这些东西却一直在他的书架上。
” 打开徐光宪的文稿草稿,会看到有“abc”字母的标注。
“先生很早就会使用电脑,但是前鼻音后鼻音分不太清楚,就用字母代替,有时还会打电话过来问我们一个字应该怎么拼。
“90多岁时,他的每一张PPT都是自己一点点敲进去的。
尽管形式和字体不是很‘炫’。
”严纯华说。
“直到2013年下半年,老师还经常在网上看新闻、查资料,经常发E-mail和我们探讨科技政策方面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经常给他讲讲社会上的新鲜事。
”黎乐民说。
风云二号G星投入使用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记者甘晓)今天,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在京举行风云二号G星在轨交付仪式,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中国气象局。
其中,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
2015年1月6日,风云二号G星定点于东经99.5°赤道上空。
根据在轨测试大纲,对风云二号G星和地面应用系统进行了3个月的全面测试。
结果表明,星地系统接口协调、匹配、运行稳定,实现了原始云图获取,展宽云图生产、广播,数据收集和空间环境监测等全部业务功能。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风云二号03批卫星寿命由3年提高到4年,汛期观测间隔大幅缩短,空间环境监测性能大幅提升。
” 风云二号G星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气象观测能力和对台风、暴雨、大雾、沙尘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风云二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目前在轨的有02批的
D、E和03批的
F、G共四颗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4月28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都市农业园区里体验摘水果。
近日,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都市农业园区建成并试运营,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此观赏和游玩。
都市农业园区占地约12万平方米,由农耕博览、农科奇观、水耕蔬园、缤纷花苑、南国风情、热带雨林等六个展馆组成,是集观光旅游、教育教学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园区。
王靖摄(新华社供图) ○主持:张林彭科峰○邮箱:lzhang@ 近年来,各类“在线医生” 项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但 网日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 表示,互联网络医学诊断治疗 络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医疗机构 和医疗人员只能开展健康方 面的网络视频咨询活动。
这番 医表态,实际上已经为我国互联 网络医疗活动敲响了警钟。
疗从医疗诊断来看,互联网 络医疗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姻乔 当首先,如果只通过现代网新 络视频技术进行观察,而没有生 其他辅助诊断手段,那么,很 慎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
如果诊 断缺乏科学性,会给患者带来 极大危害。
现代医疗机构借助 重于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就 是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 从观能动性,通过现场观察分 析,作出科学的诊断。
网络技 术可以把各类医疗技术专家 事聚合在一起,为现场治疗提供 咨询服务,但是,如果医疗人 员不对患者进行直接接触,不 精确地观察患者的基本情况,要作出科学的 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医疗诊断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患 者交流的过程。
在互联网络医疗诊断过程中, 医务人员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视频技术和 患者进行直接对话,但是,由于缺乏人文交 流,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很难和患者产 生一种良性的互动。
部分学者认为,现在我国网上视频诊疗 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从事医疗诊断 活动的人员缺乏法定的医疗资格,其身份可 疑。
从理论上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 如果放开网络视频诊疗服务市场,那么肯定 需要对网络视频治疗行为人的主体资格进 行审查。
现在的问题是,医疗诊断活动是
个情感交流的活动。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 应当提倡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直接的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状 况,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综合信息对患者的 病情作出判断。
如果能对患者的病情作出科学判断, 那
么在如何治疗的问题上,完全可以借助 于现代网络视频技术,让医务人员通过网 络进行会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最 佳治疗方案。
总之,在网络视频治疗的问题上不应该 讳疾忌医,不应该抱残守缺,而应该采取慎重 的态度。
短期内应当禁止网络视频诊断活动, 但是,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投资 者建立专业的互联网络专家会诊机制,对
些常见病情提出科学解决方案,因为只有这 样才能群策群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 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我国医疗事业 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随着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一带

”战略的逐步实施,区域性经贸合作的 编 基础设施建设使山地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结合日趋紧密。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重 者按大持需不求懈,地中科科研院攻成关都,山在地山所区几防代灾科减学灾家研坚究 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科技成果。
山地灾害之痛 姻本报记者王珊彭丽 山地灾害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两会期间,“一带一路”“京津唐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颇受关注。
在这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坐标中,多山的西部作为生态服务和资源供给的关键支撑点,承载着历史,也昭示着未来。
山地的协调与可持续性,既关乎民生大计,也关乎国家大战略格局的构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薄弱而重要的区域。
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将第一站选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山区防灾减灾的高度重视与关切。
灾难不仅造成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给山区人民的心灵刻上了一道道伤痛的疤痕。
地震和山地灾害伴生,使山地灾害的威胁与影响此消彼长,成为山区发展抹不去的隐痛。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全球进入了一个地震活跃期。
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6年内在世界范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131次,产生重大灾害的为11次,其中包括中国的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
2008年以来的5年内中国的地震活动 也十分频繁,6级以上的地震达到40次。
山地灾害集中爆发的惨剧一次又一次重演, 给人们敲响了科学防御的警钟。
山区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必须高度重视的新常态。
大量事实表明,地震及其触发的山地灾害严重阻碍我国山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山区安全保障的一块心病。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多亿元,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40%多。
在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不仅有山地灾害给山区人民带来的家园毁灭之痛,也有其对国家发展战略具体实施的严重制约。
中国西部广袤的崇山峻岭是古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的战略高地,防治山地灾害首当其冲。
据统计,我国现有公路193万公里,铁路7.4万公里,其中60%穿越山区,因而很有可能受到山地灾害的威胁。
在实施城镇化的国家战略中,西部山区的城镇化更是与防治山地灾害紧密相连。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山区有1000多座城镇、5万多个自然村存在山地灾害隐患,这些自然村大都集中于泥石流或山洪堆积扇区和古滑坡平台。
我国6.8亿千瓦的水能资源蕴涵量,70%集中在 山地灾害严重的西南山区;我国170多类矿种、大部分矿山集中于山区,并且普遍靠近山地灾害易发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也大部分处于山区,与山地灾害如影相随……这些隐患像定时炸弹一样,一旦被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的那样:“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我们应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多的忧患意识,必须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求科学发展,否则便没有出路。
” 破解难题“防害”时不我待 山地灾害的肆虐与惨烈,使人们痛定思痛。
专家指出,山地灾害大多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个区域山势陡峻,地质环境复杂而脆弱,又集中分布了相当多的人口,包括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所有这些受山地灾害的威胁非常大。
山区脆弱的地质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强烈扰动和极端气象事件的影响下,导致山地灾害频发,区域危险性增加,而地震使山区的灾害局面更加严峻。
纵观历史,中国山区100年来经历了战乱、盲目森林砍伐、过度垦荒、无序建设,使山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 弱,水土流失形势十分严峻。
人类活动违背自然之道,已经给山区人民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布局,西部山区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预示着西部发展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建设发展的节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更加铿锵有力。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城镇化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向中西部倾斜。
”机遇蕴涵着挑战。
由于中国中西部是山地聚集的区域,因此,山地问题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国情,这关乎近6亿山区人的福祉。
其中,山地灾害问题不容回避地摆在了国人面前。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山区有24万处山地灾害隐患点,直接影响着3500多万人的居住安全,尤其是西部省区山地灾害隐患甚大、风险甚高。
足见,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和多发的山地灾害威胁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山区城镇建设面临的一大症结。
事实证明,我国作为多山的山地国家,西部山地既承载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与屏障功能,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巨量的水资源。
高强度的山区资源开发和山区发展与日益加剧的山地灾害对立的尖锐矛盾,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紧迫性的难题。
显然,山区发展与防灾减灾到了必须并举同行的时候。
在山区人民多层次的需求中,生存安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底线,正所谓一安百泰,反之,不安则百废。
从国家需求层面看,加强山区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减灾技术的基础研究已迫在眉睫。
为此,专家们呼吁:在山区建设中必须把提高社会防灾抗灾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考虑,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忘了安全,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科学发展直面现实和未来 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事实:山地生态服务功 能和安全屏障作用的可持续性发挥,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山地灾害防治和风险管控技术研发的急迫性和创新性问题,山区开发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阈值问题等等,都是牵动国家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大格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山地生态系统健康,也就失去了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水、土、气、生四大系统的生态维系基础,也就动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根基;没有强大的山地灾害防治能力和体系,山区安全发展就无法保证。
关注山地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大命题,是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召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所在。
从国家公共安全和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山区的国家地位越来越显要,越来越受到全球广泛关注———重视山地科学发展,是国家意识的觉醒。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粗放的发展模式,让我们忽视了资源、环境对人类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忽视了人为因素对日益脆弱的山地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山地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
我国山区的基本国土形势,倒逼我们重新思考未来发展路径。
中国西部山区如何突破山地资源要素的制约?如何摆脱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怎样理解“环境也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西部山区,西部大开发实则是山区大开发,开发西部必须解决好山区科学发展这样一个宏大的社会课题。
忧患山区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
我们务必切记:抓山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把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

标签: #cl #cdp #c60是什么 #什么意思 #网页设计 #文件 #什么意思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