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星期
一 周刊 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 主编:王珺编辑:王珺却咏梅设计:聂磊校对:冯华电话:010-82296505邮箱:dushuzhoukan@QQ群:226839819 06 新春特辑·书店篇 春节,返乡的脚步匆匆。
与家人团聚之余,也许信步逛逛久违的小城,你便会找寻到有关故乡的种种记忆;也许宅在家里,醉心于书之乡,你便在捧读凝思时,唤醒一个更丰富的自己。
本期读书周刊推出“新春特辑”,讲述读书人透过家乡书店的兴衰,看见的自己和时代;讲述读书人以书为宴,在有滋有味的阅读中,体验精神世界的富足。
春节假日已尽,归家的脚步重新回到出发的方向。
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春天已经来了,我们便将心安顿,在人类智慧里寻找精神的故乡。
衰落还是坚持 ︱︱ ︱ 有关故乡书店的记忆 ■孙明云 越是临近春节,家乡的记忆就越发地鲜活起来。
我的家乡福建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山区,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冬季寒冷,春季潮湿多雨,夏秋两季是最好的季节,青山碧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号称天然的空调城。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乡是质朴的,虽然地处“穷山恶水”,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但人际之间特别友善祥和,对知识和文化有种天然的仰慕和敬重。
但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后,家乡几乎人人皆商,创造了很多一夜致富的传奇,“读书无用论”喧嚣一时,曾经的质朴和对文化的崇尚似乎正在沦陷。
离开家乡多年,对于故乡的记忆多停留在20年前。
今年春节回到家乡,专门寻访与我的成长息息相关的书店,心中难免五味杂陈,记忆中的故乡已然远去,眼里所见的景象多与记忆无法重叠。
“小人书”,书店记忆的另一面 书店,是关于家乡的重要记忆之
一,是我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我少年时代的精神栖息地。
当时全县唯一的一家书店———新华书店,坐落在县城最繁华的北街,那是我上下学的必经之路。
虽然地处喧闹的街区,但书店内外俨然两个世界:店外人潮如织,熙熙攘攘,店内却总是安静得出奇。
柜台里几乎顶到天花板的高大书柜上,满满当当的书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让进到书店里的人自然地放慢脚步,自然地轻声细语,喧哗被自动地隔绝在店门外。
也许是因为书店里的安静和店外的喧闹形成的巨大反差,年少的我对书店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总觉得书店里弥漫着庄重、肃穆甚至神秘的气息,这种敬畏感也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对书籍的态度。
大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总要到书店待上一阵子,看看期待中的书有没有到,蹭蹭书看,或是翻弄翻弄,过过眼瘾,唯其如此,心才踏实。
新华书店成了家和学校之外,给我留下最多记忆,记录最多期待、最多快乐的地方。
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小人书”和“书店”是一体两面的记忆,不可分割。
孩提时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看“小人书”(连环画)了,当时的“小人书”题材非常广泛,很多世界名著、古典文学作品都被编画成“小人书”。
最让人期待的“小人书”是像《三国演义》那样,与原著对应一个回目一本,像连载小说一样,一本一本断断续续面市,让人等得心焦。
“小人书”是那个时代小学生最主要 的课外读物,能够拿到最新面市的“小人书”,也成了在同学和其他小伙伴面前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是购买小人书对我来说,炫耀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看完一本连环画后,那最后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总会搅得我心神不宁,欲罢不能。
于是,每天萦绕脑海的事情就是书店里某套连环画出到哪一集了。
为了能够及时买到新出的“小人书”,我动用了能想到的所有资源。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物质仍然极为匮乏,除了春节时有限的压岁钱外,平时要从父母那里拿到零花钱几乎没有可能。
小时候我家住在县通用机械厂的职工宿舍,我们几个小伙伴隔三岔五就到厂里的废品垃圾堆里找破铜烂铁,积累一定数量后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每次都能分到一元多钱,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可以买好几本“小人书”了,有了钱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书店,把早就看好的“小人书”买来。
接下来的几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小人书”和找同学交换“小人书”了。
到上初中时,我已经拥有400多本“小人书”了,《说唐》、《说岳全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几乎都买全了。
400多本“小人书”记录了我和书店的一次次交往、一次次焦急的等待、一次次拥有的喜悦和一次次心灵的成长。
“小人书”已经成为历史,和现在 到两人都喜欢的书籍,表哥就和我商量,我们俩各出一半钱购买,书买来后,表哥总是很大度地让我先读。
能够先睹为快,我总是很感激表哥。
这样“合资”买了几本书后,直到我向表哥索要我们一起买的《战争与和平》重读时,表哥找了种种借口,一拖再拖,最终也没把书给我,我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当时很是懊恼了一阵子。
现在想起来,这大概也是爱书人为了拥有喜爱的书籍而冒出的“小小私心”吧!回忆起来,好笑之余,竟有丝丝温暖,也只有那样经济困难而又渴望知识的时代,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那一段逛书店的岁月,也成了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
书店衰败,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北方小镇的书店 郑铁军摄 精美的绘本比起来,“小人书”显得有些粗糙,但“小人书”图文并茂,语言精练而又通俗易懂,题材广泛,适合识字不多的孩子阅读。
不仅如此,“小人书”的插画也成了许多喜爱绘画的孩子最好的临摹范本。
“小人书”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最初的精神乳汁,拓宽了我们的知识和视野,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逛书店,每个故事都温暖 上初中以后,父母每个月会给我一点零用钱,刚刚参加工作的哥哥和姐姐偶尔也会给我几元钱,让我进书店时底气足了不少。
但初中开始,买书以小说为主,其价格与“小人书”不可同日而语,买书依然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得掂量着买,有时候一本书要去书店看几趟,才能最终决定是否买下来。
初中时候眼睛近视了,书店里的玻璃柜台能够摆放的书籍毕竟有限,更多的书都是摆在柜台后面的书架上,每次到书店看书,总要眯缝着眼睛,吃力地看书架上每本书书脊上的字。
有一天,我试着和书店里的售货阿姨商量,能否让我到柜台里挑书,没想到阿姨稍稍犹豫就同意了,只是叮嘱我不能在里面待太长时间,让我很是欢喜了一阵。
和书店有关的记忆还有一件也颇有意思,大概是高中时期,我一个也很爱看书的表哥,有时会和我一同逛书店,遇 上图:县城的第一家书店现在成了药店。
下图:“邮政书店”现在是手机城。
孙明云摄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也许是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缘故,新华书店将原来的店面租给其他商户,自身则从黄金地段迁到县城的东南角,搬迁后的新华书店似乎变成了专营教材教辅的书店,除了种类繁多的教辅书籍和一些充数量的陈旧杂书之外,似乎就没什么别的新书了,书店也随之门可罗雀。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教书的我去了几次之后,再也找不到先前温馨恬静的感觉了,颇感失望。
此后,我就很少再走进这个书店了。
新华书店,一个在少年时期感觉神圣而又温暖的地方,就这样渐渐地淡出了我的生活。
新华书店惨淡经营的同时,一家公私合营的邮政书店以不同的经营模式出现(图一)。
邮政书店在县城繁华的南街,宽敞、明亮,布局也从旧式书店的封闭柜台变为开放的书柜、展台,特别方便购书者阅读、挑选书籍,书店同时还兼营音像制品。
这个时期,虽然教学工作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但每到周末,逛逛书店,淘几本教育书籍或者小说,仍然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但这家书店的书多以教辅材料、刊物杂志、流行小说为主,书店商业气息浓厚,书的选择空间也不是特别大,能够买到的好书有限,甚是令人遗憾。
2001年我调到厦门工作,回家乡的次数渐渐稀少,即便回去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光顾家乡的书店。
今年春节回家,走了县城的几条主要街道,竟然寻觅不到书店踪迹了。
学生时期经常光顾的新华书店已经成为药店(图2),搬迁后的新华书店店址现在正在兴建一个房地产项目,邮政书店则变成了手机城(图1)。
呜呼!难道一个县城已经不足以支撑一家书店的生存?几经打听,才知道新华书店依然有,只是迁到了更加偏僻的地方。
询问了书店地址,专程寻访,可能是因为春节放假,书店并没有营业,但其斑驳的檐栏、略显破落的门面和周边的清冷,无不在向人诉说着书店惨淡的经营景况。
记忆中的家乡书店已经不复存在了。
曾经位于繁华地段的书店退隐到县城的偏僻一隅,曾经神圣的书店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吗?随着快速、便捷、海量的网络阅读时代的到来,以及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网络购书平台的兴起,一些实体书店接连倒闭关门,书店过去的盛景已然成为了历史。
但对于像我这样喜欢与书近距离接触,与书面对面交流的人而言,书店永远是无可替代的。
流连在书架间,手握一本好书,觉得自己的灵魂得以丰盈,那是一种心灵的救赎。
书店还有着文化和文明的象征意义,一个好的书店甚至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地,让很多人因为它的温度而温暖,因为它的气息熏染而高雅,因为它的墨香润泽而深邃……让这个城市的许多人刻上它的烙印。
怀念那些逛书店的日子,那里沉淀了太多美好的时光。
诚愿实体书店能在变迁中坚守,在经济大潮的洪流中守望,能以更为优雅的姿态,坚强地在每个城市存在下去。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出版 历时36年始终不忘国家任务———编纂一部《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一年前,车洪才老人的故事成为一个新闻事件引起关注,并因此荣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大奖,入选“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记者近日从商务印书馆获悉,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和外交官张敏主编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
一,主要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使用,在中国只有近百人掌握,是名副其实的"小语种",多年来国内一直缺少普什图语工具书。
这部词典收录词目5万余条,共230余万字,是我国第一次辞书编写出版规划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普什图语双语词典之
一。
(王珺) 最新书事 第十五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在京颁奖 第十五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颁奖近日在京举行,比赛共有32个 国家的华校参加,共收到国内外来稿20.7万件。
与此同时,第十六届 华人少年作文大赛正式启动,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总裁梁学全宣读 了征文启事,比赛主题是地球故事———由恐龙灭绝想到自然、生命 与人类的关系。
组委会向每个参赛学生赠送一本精美期刊,期刊中 附带组委会提供的作文素材及免费稿纸,参赛学生可根据大赛组 委会要求的参考内容,围绕主题将作品写在稿纸上。
据了解,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是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 司、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等联合主办 的,该活动由已故著名教育家韩作黎先生于1993年发起,至 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
(却咏梅) 和最美的声音一起“阅读中国” 日前,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阅读中国”公益计 划“阅读大使”授牌暨捐赠仪式于京举行。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梁 艳、经蓓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杨波、马宗武等共18位“阅 读大使”上台接受了聘书。
长江商学院EMBA二十期牛队代表 吴亦忻和李猛、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等向中国青基会与蒲公英中 学捐赠了现金、数字期刊图书馆、数字阅读屏等。
“阅读中国”公益计划是以推动青少年阅读习惯养成及全面 提升阅读质量和品质为目标,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等媒体的主播们担任“阅读大使”,录制有声读物,通过微信、 微博等多媒体平台,先让孩子们“网上听书”,然后举办线下读书 会。
同时,组织专业“阅读导师”团队研制适合青少年的分级 阅读书目,并对教师进行阅读培训。
(肖晓) 报眼态度 纸将质阅经读典引至深处 ■王洪岳 上学期,我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一次历时5个月的图书漂流活动,我受邀参加了最后的环节———读者心得交流活动,也引发了我对于纸质经典文本与深阅读的思考。
纸质经典文本呈现给我们的是具体的、物的存在,是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结合体或中介。
阅读纸质经典,与阅读手机或电脑上的文本的接受美学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当你阅读一本别人多次借阅过的文学经典图书,你会发现里面有他人甚或前人阅读时有意无意留下的“痕迹”。
如果是借阅一本朋友的书,或许书上还会有他涂画、标注的各种符号,还有那种泛黄的纸页,那种字里行间透露的细微信息,都显示出这书本的独一无
二。
虽然它可能印刷上万册,但你手头的这本经典向你展露的是独特的“这一本”,展现了经过岁月的浸淫而有的排他性。
如果你捧读的是一本新印刷出版的精美道林纸、铜版纸经典,还会散发出或浓或淡的墨香,一如中国古人最早的审美发生那般,真是书中自有香如故。
深阅读是沉醉的阅读。
沉醉不是感官的快适,而是由阅读时的感官非快适所引发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迷恋和享受。
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说过,对文本的阅读接受往往有两种快感,其一是快乐,指的是一般的、普遍性的、较易获得的快乐,那些通俗作品如武侠类、言情类、穿越类、玄幻类等所引发的阅读快感都属于此范围;其二是极乐,指的是醉感,是阅读那种佶屈聱牙的现代派文本或伟大经典时的心理状态。
像《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悲惨世界》、《红与黑》、《战争与和平》、《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等一般公认的经典作品,往往刚开始阅读时,心里是有抵触的,因为这些作品往往博大精深,臻于化境,没有良好的心理、文化和身体的准备,阅读这类书就要承受折磨。
这也类似于某种行动之前的表决心或宣誓,会帮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接受心境去拜读伟大经典。
作家莫言曾经谈到,人们说他深受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响,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但是他真正看完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经典,是在他成名很久以后的事,他早年仅仅看过一两个章节,就激动地把书本放在一边,开始构建其文学的“高密东北乡”王国。
前些年,他觉得自己要是仅仅看一两个章节而不看完全书,很对不起这位大师。
于是,为了向马尔克斯致敬,他挤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完整地看了这部经典之作。
他认为小说的最后两章是败笔,要是删掉就更好了。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深阅读的例子,而莫言的读书生涯也证实了读经典的意义。
早年因为没有多少书,莫言不得不把高密东北乡四邻八村几乎所有的书都借阅遍了,《聊斋志异》、《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几本古代经典,还有一本《新华字典》,20多本“小人书”(即连环画书,俗称“画书”)。
我去参观设在山东高密一中的“莫言文学馆”,其中有一个展柜里面是莫言小时候看过的书,有《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苦菜花》、《烈火金刚》等,这些往往带有通俗演义性质的准经典和红色经典成为他迈向作家之路的重要奠基。
成为作家后,莫言的阅读指向则往往是那些真正的、人类历史上的文学经典,侧重点是现当代先锋作家或现代主义大师们的作品。
我很喜欢在自己的书上勾勾画画,这些年偶尔也会买些旧书。
但见那书页上有原书拥有者的批注、划线等,便如获至宝。
我想,这也是纸质书的魅力所在。
当你捧读一本经典读物的时候,进入的是一个只有文字以及所潜藏着的思想、精神、形式静静地留存的世界。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文字的作用被忽视了,不是“言语”高于“文字”,而应该是“文字”高于“言语”,他主张应该以文字取代言语的本体性地位。
当然他是针对西方传统重视言语而相对忽略文字的弊端而言的,但这与中国古代民间传统“敬惜字纸”理念不谋而合,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一 周刊 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 主编:王珺编辑:王珺却咏梅设计:聂磊校对:冯华电话:010-82296505邮箱:dushuzhoukan@QQ群:226839819 06 新春特辑·书店篇 春节,返乡的脚步匆匆。
与家人团聚之余,也许信步逛逛久违的小城,你便会找寻到有关故乡的种种记忆;也许宅在家里,醉心于书之乡,你便在捧读凝思时,唤醒一个更丰富的自己。
本期读书周刊推出“新春特辑”,讲述读书人透过家乡书店的兴衰,看见的自己和时代;讲述读书人以书为宴,在有滋有味的阅读中,体验精神世界的富足。
春节假日已尽,归家的脚步重新回到出发的方向。
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春天已经来了,我们便将心安顿,在人类智慧里寻找精神的故乡。
衰落还是坚持 ︱︱ ︱ 有关故乡书店的记忆 ■孙明云 越是临近春节,家乡的记忆就越发地鲜活起来。
我的家乡福建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山区,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冬季寒冷,春季潮湿多雨,夏秋两季是最好的季节,青山碧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号称天然的空调城。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乡是质朴的,虽然地处“穷山恶水”,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但人际之间特别友善祥和,对知识和文化有种天然的仰慕和敬重。
但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后,家乡几乎人人皆商,创造了很多一夜致富的传奇,“读书无用论”喧嚣一时,曾经的质朴和对文化的崇尚似乎正在沦陷。
离开家乡多年,对于故乡的记忆多停留在20年前。
今年春节回到家乡,专门寻访与我的成长息息相关的书店,心中难免五味杂陈,记忆中的故乡已然远去,眼里所见的景象多与记忆无法重叠。
“小人书”,书店记忆的另一面 书店,是关于家乡的重要记忆之
一,是我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我少年时代的精神栖息地。
当时全县唯一的一家书店———新华书店,坐落在县城最繁华的北街,那是我上下学的必经之路。
虽然地处喧闹的街区,但书店内外俨然两个世界:店外人潮如织,熙熙攘攘,店内却总是安静得出奇。
柜台里几乎顶到天花板的高大书柜上,满满当当的书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让进到书店里的人自然地放慢脚步,自然地轻声细语,喧哗被自动地隔绝在店门外。
也许是因为书店里的安静和店外的喧闹形成的巨大反差,年少的我对书店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总觉得书店里弥漫着庄重、肃穆甚至神秘的气息,这种敬畏感也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对书籍的态度。
大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总要到书店待上一阵子,看看期待中的书有没有到,蹭蹭书看,或是翻弄翻弄,过过眼瘾,唯其如此,心才踏实。
新华书店成了家和学校之外,给我留下最多记忆,记录最多期待、最多快乐的地方。
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小人书”和“书店”是一体两面的记忆,不可分割。
孩提时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看“小人书”(连环画)了,当时的“小人书”题材非常广泛,很多世界名著、古典文学作品都被编画成“小人书”。
最让人期待的“小人书”是像《三国演义》那样,与原著对应一个回目一本,像连载小说一样,一本一本断断续续面市,让人等得心焦。
“小人书”是那个时代小学生最主要 的课外读物,能够拿到最新面市的“小人书”,也成了在同学和其他小伙伴面前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是购买小人书对我来说,炫耀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看完一本连环画后,那最后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总会搅得我心神不宁,欲罢不能。
于是,每天萦绕脑海的事情就是书店里某套连环画出到哪一集了。
为了能够及时买到新出的“小人书”,我动用了能想到的所有资源。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物质仍然极为匮乏,除了春节时有限的压岁钱外,平时要从父母那里拿到零花钱几乎没有可能。
小时候我家住在县通用机械厂的职工宿舍,我们几个小伙伴隔三岔五就到厂里的废品垃圾堆里找破铜烂铁,积累一定数量后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每次都能分到一元多钱,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可以买好几本“小人书”了,有了钱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书店,把早就看好的“小人书”买来。
接下来的几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小人书”和找同学交换“小人书”了。
到上初中时,我已经拥有400多本“小人书”了,《说唐》、《说岳全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几乎都买全了。
400多本“小人书”记录了我和书店的一次次交往、一次次焦急的等待、一次次拥有的喜悦和一次次心灵的成长。
“小人书”已经成为历史,和现在 到两人都喜欢的书籍,表哥就和我商量,我们俩各出一半钱购买,书买来后,表哥总是很大度地让我先读。
能够先睹为快,我总是很感激表哥。
这样“合资”买了几本书后,直到我向表哥索要我们一起买的《战争与和平》重读时,表哥找了种种借口,一拖再拖,最终也没把书给我,我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当时很是懊恼了一阵子。
现在想起来,这大概也是爱书人为了拥有喜爱的书籍而冒出的“小小私心”吧!回忆起来,好笑之余,竟有丝丝温暖,也只有那样经济困难而又渴望知识的时代,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那一段逛书店的岁月,也成了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
书店衰败,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北方小镇的书店 郑铁军摄 精美的绘本比起来,“小人书”显得有些粗糙,但“小人书”图文并茂,语言精练而又通俗易懂,题材广泛,适合识字不多的孩子阅读。
不仅如此,“小人书”的插画也成了许多喜爱绘画的孩子最好的临摹范本。
“小人书”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最初的精神乳汁,拓宽了我们的知识和视野,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逛书店,每个故事都温暖 上初中以后,父母每个月会给我一点零用钱,刚刚参加工作的哥哥和姐姐偶尔也会给我几元钱,让我进书店时底气足了不少。
但初中开始,买书以小说为主,其价格与“小人书”不可同日而语,买书依然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得掂量着买,有时候一本书要去书店看几趟,才能最终决定是否买下来。
初中时候眼睛近视了,书店里的玻璃柜台能够摆放的书籍毕竟有限,更多的书都是摆在柜台后面的书架上,每次到书店看书,总要眯缝着眼睛,吃力地看书架上每本书书脊上的字。
有一天,我试着和书店里的售货阿姨商量,能否让我到柜台里挑书,没想到阿姨稍稍犹豫就同意了,只是叮嘱我不能在里面待太长时间,让我很是欢喜了一阵。
和书店有关的记忆还有一件也颇有意思,大概是高中时期,我一个也很爱看书的表哥,有时会和我一同逛书店,遇 上图:县城的第一家书店现在成了药店。
下图:“邮政书店”现在是手机城。
孙明云摄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也许是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缘故,新华书店将原来的店面租给其他商户,自身则从黄金地段迁到县城的东南角,搬迁后的新华书店似乎变成了专营教材教辅的书店,除了种类繁多的教辅书籍和一些充数量的陈旧杂书之外,似乎就没什么别的新书了,书店也随之门可罗雀。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教书的我去了几次之后,再也找不到先前温馨恬静的感觉了,颇感失望。
此后,我就很少再走进这个书店了。
新华书店,一个在少年时期感觉神圣而又温暖的地方,就这样渐渐地淡出了我的生活。
新华书店惨淡经营的同时,一家公私合营的邮政书店以不同的经营模式出现(图一)。
邮政书店在县城繁华的南街,宽敞、明亮,布局也从旧式书店的封闭柜台变为开放的书柜、展台,特别方便购书者阅读、挑选书籍,书店同时还兼营音像制品。
这个时期,虽然教学工作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但每到周末,逛逛书店,淘几本教育书籍或者小说,仍然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但这家书店的书多以教辅材料、刊物杂志、流行小说为主,书店商业气息浓厚,书的选择空间也不是特别大,能够买到的好书有限,甚是令人遗憾。
2001年我调到厦门工作,回家乡的次数渐渐稀少,即便回去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光顾家乡的书店。
今年春节回家,走了县城的几条主要街道,竟然寻觅不到书店踪迹了。
学生时期经常光顾的新华书店已经成为药店(图2),搬迁后的新华书店店址现在正在兴建一个房地产项目,邮政书店则变成了手机城(图1)。
呜呼!难道一个县城已经不足以支撑一家书店的生存?几经打听,才知道新华书店依然有,只是迁到了更加偏僻的地方。
询问了书店地址,专程寻访,可能是因为春节放假,书店并没有营业,但其斑驳的檐栏、略显破落的门面和周边的清冷,无不在向人诉说着书店惨淡的经营景况。
记忆中的家乡书店已经不复存在了。
曾经位于繁华地段的书店退隐到县城的偏僻一隅,曾经神圣的书店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吗?随着快速、便捷、海量的网络阅读时代的到来,以及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网络购书平台的兴起,一些实体书店接连倒闭关门,书店过去的盛景已然成为了历史。
但对于像我这样喜欢与书近距离接触,与书面对面交流的人而言,书店永远是无可替代的。
流连在书架间,手握一本好书,觉得自己的灵魂得以丰盈,那是一种心灵的救赎。
书店还有着文化和文明的象征意义,一个好的书店甚至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地,让很多人因为它的温度而温暖,因为它的气息熏染而高雅,因为它的墨香润泽而深邃……让这个城市的许多人刻上它的烙印。
怀念那些逛书店的日子,那里沉淀了太多美好的时光。
诚愿实体书店能在变迁中坚守,在经济大潮的洪流中守望,能以更为优雅的姿态,坚强地在每个城市存在下去。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出版 历时36年始终不忘国家任务———编纂一部《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一年前,车洪才老人的故事成为一个新闻事件引起关注,并因此荣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大奖,入选“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记者近日从商务印书馆获悉,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和外交官张敏主编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
一,主要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使用,在中国只有近百人掌握,是名副其实的"小语种",多年来国内一直缺少普什图语工具书。
这部词典收录词目5万余条,共230余万字,是我国第一次辞书编写出版规划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普什图语双语词典之
一。
(王珺) 最新书事 第十五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在京颁奖 第十五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颁奖近日在京举行,比赛共有32个 国家的华校参加,共收到国内外来稿20.7万件。
与此同时,第十六届 华人少年作文大赛正式启动,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总裁梁学全宣读 了征文启事,比赛主题是地球故事———由恐龙灭绝想到自然、生命 与人类的关系。
组委会向每个参赛学生赠送一本精美期刊,期刊中 附带组委会提供的作文素材及免费稿纸,参赛学生可根据大赛组 委会要求的参考内容,围绕主题将作品写在稿纸上。
据了解,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是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 司、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等联合主办 的,该活动由已故著名教育家韩作黎先生于1993年发起,至 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
(却咏梅) 和最美的声音一起“阅读中国” 日前,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阅读中国”公益计 划“阅读大使”授牌暨捐赠仪式于京举行。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梁 艳、经蓓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杨波、马宗武等共18位“阅 读大使”上台接受了聘书。
长江商学院EMBA二十期牛队代表 吴亦忻和李猛、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等向中国青基会与蒲公英中 学捐赠了现金、数字期刊图书馆、数字阅读屏等。
“阅读中国”公益计划是以推动青少年阅读习惯养成及全面 提升阅读质量和品质为目标,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等媒体的主播们担任“阅读大使”,录制有声读物,通过微信、 微博等多媒体平台,先让孩子们“网上听书”,然后举办线下读书 会。
同时,组织专业“阅读导师”团队研制适合青少年的分级 阅读书目,并对教师进行阅读培训。
(肖晓) 报眼态度 纸将质阅经读典引至深处 ■王洪岳 上学期,我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一次历时5个月的图书漂流活动,我受邀参加了最后的环节———读者心得交流活动,也引发了我对于纸质经典文本与深阅读的思考。
纸质经典文本呈现给我们的是具体的、物的存在,是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结合体或中介。
阅读纸质经典,与阅读手机或电脑上的文本的接受美学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当你阅读一本别人多次借阅过的文学经典图书,你会发现里面有他人甚或前人阅读时有意无意留下的“痕迹”。
如果是借阅一本朋友的书,或许书上还会有他涂画、标注的各种符号,还有那种泛黄的纸页,那种字里行间透露的细微信息,都显示出这书本的独一无
二。
虽然它可能印刷上万册,但你手头的这本经典向你展露的是独特的“这一本”,展现了经过岁月的浸淫而有的排他性。
如果你捧读的是一本新印刷出版的精美道林纸、铜版纸经典,还会散发出或浓或淡的墨香,一如中国古人最早的审美发生那般,真是书中自有香如故。
深阅读是沉醉的阅读。
沉醉不是感官的快适,而是由阅读时的感官非快适所引发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迷恋和享受。
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说过,对文本的阅读接受往往有两种快感,其一是快乐,指的是一般的、普遍性的、较易获得的快乐,那些通俗作品如武侠类、言情类、穿越类、玄幻类等所引发的阅读快感都属于此范围;其二是极乐,指的是醉感,是阅读那种佶屈聱牙的现代派文本或伟大经典时的心理状态。
像《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悲惨世界》、《红与黑》、《战争与和平》、《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等一般公认的经典作品,往往刚开始阅读时,心里是有抵触的,因为这些作品往往博大精深,臻于化境,没有良好的心理、文化和身体的准备,阅读这类书就要承受折磨。
这也类似于某种行动之前的表决心或宣誓,会帮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接受心境去拜读伟大经典。
作家莫言曾经谈到,人们说他深受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响,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但是他真正看完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经典,是在他成名很久以后的事,他早年仅仅看过一两个章节,就激动地把书本放在一边,开始构建其文学的“高密东北乡”王国。
前些年,他觉得自己要是仅仅看一两个章节而不看完全书,很对不起这位大师。
于是,为了向马尔克斯致敬,他挤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完整地看了这部经典之作。
他认为小说的最后两章是败笔,要是删掉就更好了。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深阅读的例子,而莫言的读书生涯也证实了读经典的意义。
早年因为没有多少书,莫言不得不把高密东北乡四邻八村几乎所有的书都借阅遍了,《聊斋志异》、《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几本古代经典,还有一本《新华字典》,20多本“小人书”(即连环画书,俗称“画书”)。
我去参观设在山东高密一中的“莫言文学馆”,其中有一个展柜里面是莫言小时候看过的书,有《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苦菜花》、《烈火金刚》等,这些往往带有通俗演义性质的准经典和红色经典成为他迈向作家之路的重要奠基。
成为作家后,莫言的阅读指向则往往是那些真正的、人类历史上的文学经典,侧重点是现当代先锋作家或现代主义大师们的作品。
我很喜欢在自己的书上勾勾画画,这些年偶尔也会买些旧书。
但见那书页上有原书拥有者的批注、划线等,便如获至宝。
我想,这也是纸质书的魅力所在。
当你捧读一本经典读物的时候,进入的是一个只有文字以及所潜藏着的思想、精神、形式静静地留存的世界。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文字的作用被忽视了,不是“言语”高于“文字”,而应该是“文字”高于“言语”,他主张应该以文字取代言语的本体性地位。
当然他是针对西方传统重视言语而相对忽略文字的弊端而言的,但这与中国古代民间传统“敬惜字纸”理念不谋而合,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